膀胱冲洗法操作并发症与预防及应急处理
- 格式:doc
- 大小:21.00 KB
- 文档页数:6
一膀胱冲洗法操作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措施并发症:一、感染二、血尿三、膀胱刺激症状四、膀胱痉挛五、膀胱麻痹预防及处理措施一、感染(1)安抚患者,加强心理护理。
(2)留置导尿管的时间尽可能的缩短,尽可能的不冲洗膀胱。
(3)如有必要冲洗膀胱时应在冲洗前,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原则进行尿道口护理。
(4)密切观察冲洗情况,使冲洗管的位置低于病人膀胱位置约15~20cm。
(5)不使用过期的冲洗液,冲洗液使用前应仔细观察瓶口有无松动、瓶身有无裂缝及溶液有无沉淀等。
(6)必要时局部或全身使用抗生素。
二、血尿(1)预防及处理同导尿术并发症。
(2)每次灌洗的冲洗液以200~300ml为宜,停留时间以5~10分钟为宜。
三、膀胱刺激症状(1)如由感染引起,给予适当的抗感染治疗。
(2)碱化尿液对缓解症状有一定作用。
(3)遇寒冷气候,冲洗液应加温至38~40℃,以防冷刺激膀胱。
四、膀胱痉挛(1)做好心理护理,缓解患者的紧张情绪,术前对患者进行疾病的详细讲解,使患者对疾病有充分的认识,同时保持一个良好的心态;术后引导患者转移注意力,以减轻患者的紧张。
(2)在病情允许的情况下尽早停止膀胱冲洗,使病人减轻痛苦。
(3)冲洗时密切观察,保持管道的通畅,注意冲洗液的温度(以20℃较为合适)和速度(每分钟80~120滴,每15~30分钟快速冲洗半分钟为宜)以防对膀胱造成刺激而引起痉挛。
(4)必要时给予镇静剂、止痛剂以减轻患者的痛苦。
(5)操作动作要轻柔,技术过硬以减少对病人的刺激。
(6)酌情减少导尿管气囊内的气体(或液体),以减轻对膀胱三角区的刺激。
(7)教会患者应对膀胱痉挛的方法:如深呼吸、屏气呼吸法等。
(8)术前选用光滑、组织相容性强、型号合适的硅胶导尿管。
五、膀胱麻痹(1)重新导尿,必要时留置导尿管。
膀胱冲洗护理措施第一篇:膀胱冲洗护理措施什么叫膀胱冲洗?利用虹吸原理,将一定量的无菌液体注入膀胱,达到清洁膀胱稀释尿液,清除沉淀,混浊结晶物,防止尿管都塞,维持尿管通畅。
(一)目的1、使尿液引流通畅。
2、治疗某些膀胱疾病的逆行感染。
3、前列腺及膀胱术后预防血凝。
4、清除膀胱内的血凝块、粘液、细菌等异物,预防膀胱感染。
膀胱冲洗法操作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措施并发症:一、感染二、血尿三、膀胱刺激症状四、膀胱痉挛五、膀胱麻痹预防及处理措施一、感染(1)安抚患者,加强心理护理。
(2)留置导尿管的时间尽可能的缩短,尽可能的不冲洗膀胱。
(3)如有必要冲洗膀胱时应在冲洗前,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原则进行尿道口护理。
(4)密切观察冲洗情况,使冲洗管的位置低于病人膀胱位置约15~20cm。
(5)不使用过期的冲洗液,冲洗液使用前应仔细观察瓶口有无松动、瓶身有无裂缝及溶液有无沉淀等。
(6)必要时局部或全身使用抗生素。
二、血尿(1)预防及处理同导尿术并发症。
(2)每次灌洗的冲洗液以200~300ml为宜,停留时间以5~10分钟为宜。
三、膀胱刺激症状(1)如由感染引起,给予适当的抗感染治疗。
(2)碱化尿液对缓解症状有一定作用。
(3)遇寒冷气候,冲洗液应加温至38~40℃,以防冷刺激膀胱。
四、膀胱痉挛(1)做好心理护理,缓解患者的紧张情绪,术前对患者进行疾病的详细讲解,使患者对疾病有充分的认识,同时保持一个良好的心态;术后引导患者转移注意力,以减轻患者的紧张。
(2)在病情允许的情况下尽早停止膀胱冲洗,使病人减轻痛苦。
(3)冲洗时密切观察,保持管道的通畅,注意冲洗液的温度(以20℃较为合适)和速度(每分钟80~120滴,每15~30分钟快速冲洗半分钟为宜)以防对膀胱造成刺激而引起痉挛。
(4)必要时给予镇静剂、止痛剂以减轻患者的痛苦。
(5)操作动作要轻柔,技术过硬以减少对病人的刺激。
(6)酌情减少导尿管气囊内的气体(或液体),以减轻对膀胱三角区的刺激。
留置针膀胱冲洗应用技术应急预案及流程一、应急预案的目的为了确保留置针膀胱冲洗操作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及时应对可能出现的意外情况,提高护理人员对突发事件的应对能力,制定本应急预案。
本预案旨在规范留置针膀胱冲洗操作流程,确保患者安全,提高护理质量。
二、应急预案的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医院所有开展留置针膀胱冲洗操作的护理人员及相关医务人员。
三、应急预案的内容1. 应急预案的启动条件在留置针膀胱冲洗操作过程中,如出现以下情况,立即启动应急预案:(1)患者出现剧烈疼痛、面色苍白、出汗、恶心、呕吐等症状。
(2)冲洗过程中出现导尿管堵塞、导尿管脱落、膀胱破裂等意外情况。
(3)冲洗液出现异常颜色、异味、结晶等。
2. 应急预案的操作流程(1)立即停止冲洗,保持患者平卧位,安慰患者,报告医生。
(2)根据患者症状,给予相应的心血管药物、抗过敏药物等,必要时给予吸氧、建立静脉通道。
(3)对症处理:如患者出现剧烈疼痛,可给予局部热敷、按摩等缓解疼痛;如患者出现恶心、呕吐,可给予止吐、止泻药物。
(4)及时更换导尿管,确保导尿管通畅。
(5)对膀胱破裂、导尿管脱落等严重意外情况,立即进行紧急处理,如手术修补、引流等。
(6)对冲洗液异常的情况,及时进行实验室检查,根据检查结果给予相应处理。
3. 应急预案的培训与演练(1)定期组织护理人员进行留置针膀胱冲洗操作的培训,提高护理人员的操作技能和应急处理能力。
(2)定期进行应急预案的演练,确保护理人员在实际操作中能够熟练应对突发事件。
四、应急预案的评估与改进1. 定期对应急预案的实施情况进行评估,分析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措施。
2. 根据实际情况,不断完善应急预案,确保应急预案的实用性和有效性。
3. 加强护理人员的相关培训,提高护理人员对应急预案的知晓率和执行能力。
总之,留置针膀胱冲洗应急预案的制定和实施,有助于提高护理人员对突发事件的应对能力,确保患者安全,提高护理质量。
通过不断评估和改进,使应急预案更加完善,为患者提供更优质的服务。
一、预案背景膀胱冲洗是泌尿外科常见操作,用于治疗膀胱炎、膀胱结石、前列腺增生等疾病。
但在操作过程中,由于导尿管堵塞等原因,可能导致冲洗不畅,甚至出现尿路感染等并发症。
为提高膀胱冲洗操作的安全性,制定本应急预案。
二、预案目标1. 及时发现并解决膀胱冲洗堵塞问题,确保患者安全。
2. 减少膀胱冲洗操作过程中并发症的发生。
3. 提高医护人员应对膀胱冲洗堵塞的能力。
三、预案组织与职责1. 医护人员:负责膀胱冲洗操作的执行与监控。
2. 护士长:负责组织协调应急预案的实施。
3. 医疗护理部:负责应急预案的制定、修订及监督实施。
四、预案流程1. 发现膀胱冲洗堵塞(1)医护人员在操作过程中发现冲洗不畅,患者出现膀胱刺激症状(如尿频、尿急、尿痛等)。
(2)立即夹闭冲洗管,观察尿袋是否充盈,确认堵塞情况。
2. 初步处理(1)医护人员保持冷静,安抚患者情绪。
(2)根据堵塞原因,采取以下措施:a. 若为导尿管打折、扭曲,协助患者调整体位,使导尿管恢复通畅。
b. 若为尿液结晶或结石堵塞,尝试使用注射器或导丝进行冲洗。
c. 若为导尿管脱落,立即更换导尿管。
3. 严重堵塞处理(1)若初步处理无效,应立即报告护士长及医疗护理部。
(2)护士长组织相关医护人员进行会诊,制定进一步治疗方案。
(3)根据病情,采取以下措施:a. 若为尿路感染,给予抗生素治疗。
b. 若为膀胱结石,给予碎石治疗。
c. 若为导尿管脱落,立即更换导尿管。
4. 预防措施(1)医护人员加强膀胱冲洗操作的规范培训,提高操作技能。
(2)定期检查导尿管,确保导尿管通畅。
(3)指导患者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预防尿路感染。
五、应急预案的培训和演练1. 定期对医护人员进行膀胱冲洗操作的培训,提高其应对堵塞问题的能力。
2. 组织应急预案的演练,确保医护人员熟悉预案流程,提高应对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对演练过程中发现的问题进行总结,及时修订预案。
六、预案的监督与评估1. 医疗护理部定期对应急预案的实施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什么叫膀胱冲洗?利用虹吸原理,将一定量无菌液体注入膀胱,达成清洁膀胱稀释尿液,清除沉淀,混浊结晶物,预防尿管全部塞,维持尿管通畅。
(一)目标1、使尿液引流通畅。
2、诊疗一些膀胱疾病逆行感染。
3、前列腺及膀胱术后预防血凝。
4、清除膀胱内血凝块、粘液、细菌等异物,预防膀胱感染。
膀胱冲洗法操作并发症预防及处理方法并发症:一、感染二、血尿三、膀胱刺激症状四、膀胱痉挛五、膀胱麻痹预防及处理方法一、感染(1)抚慰患者,加强心理护理。
(2)留置导尿管时间尽可能缩短,尽可能不冲洗膀胱。
(3)如有必需冲洗膀胱时应在冲洗前,严格遵守无菌操作标准进行尿道口护理。
(4)亲密观察冲洗情况,使冲洗管位置低于病人膀胱位置约15~20cm。
(5)不使用过期冲洗液,冲洗液使用前应仔细观察瓶口有没有松动、瓶身有没有裂缝及溶液有没有沉淀等。
(6)必需时局部或全身使用抗生素。
二、血尿(1)预防及处理同导尿术并发症。
(2)每次灌洗冲洗液以200~300ml为宜,停留时间以5~10分钟为宜。
三、膀胱刺激症状(1)如由感染引发,给合适抗感染诊疗。
(2)碱化尿液对缓解症状有一定作用。
(3)遇严寒气候,冲洗液应加温至38~40℃,以防冷刺激膀胱。
四、膀胱痉挛(1)做好心理护理,缓解患者担心情绪,术前对患者进行疾病具体讲解,使患者对疾病有充足认识,同时保持一个良好心态;术后引导患者转移注意力,以减轻患者担心。
(2)在病情许可情况下尽早停止膀胱冲洗,使病人减轻痛苦。
(3)冲洗时亲密观察,保持管道通畅,注意冲洗液温度(以20℃较为适宜)和速度(每分钟80~120滴,每15~30分钟快速冲洗半分钟为宜)以防对膀胱造成刺激而引发痉挛。
(4)必需时给镇静剂、止痛剂以减轻患者痛苦。
(5)操作动作要轻柔,技术过硬以降低对病人刺激。
(6)酌情降低导尿管气囊内气体(或液体),以减轻对膀胱三角区刺激。
(7)教会患者应对膀胱痉挛方法:如深呼吸、屏气呼吸法等。
(8)术前选择光滑、组织相容性强、型号适宜硅胶导尿管。
一、背景及目的膀胱冲洗是泌尿系统疾病治疗中常用的一种方法,通过冲洗液对膀胱进行清洁,预防感染,促进尿路通畅。
然而,膀胱冲洗过程中可能存在一定的风险,为了确保患者的安全,特制定本应急预案。
二、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医院内所有进行膀胱冲洗的患者,以及相关医护人员。
三、应急预案组织架构1. 主任:负责应急预案的总体协调和决策。
2. 护理组长:负责具体实施应急预案,协调各部门工作。
3. 护士:负责患者的护理工作,执行应急预案的具体措施。
4. 医生:负责患者的病情观察和诊断,指导护理工作。
5. 药剂科:负责提供所需药物和冲洗液。
四、应急预案措施1. 评估患者情况(1)对患者进行全面的病情评估,了解患者是否存在感染、出血、凝血功能障碍等禁忌症。
(2)了解患者的病史、过敏史,评估患者的耐受性。
2. 操作前的准备(1)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原则,确保操作环境、器械、药物等符合要求。
(2)核对患者信息,确保操作准确无误。
(3)向患者解释操作目的、过程及可能出现的风险,取得患者同意。
3. 操作过程中的监测(1)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如心率、血压、呼吸等。
(2)观察患者的主诉,如疼痛、不适等。
(3)观察冲洗液的颜色、性质,及时调整冲洗速度。
4. 并发症的预防和处理(1)感染: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原则,定期更换冲洗液,必要时给予抗生素治疗。
(2)血尿:观察尿色,如发现血尿,及时调整冲洗速度,必要时给予止血药物。
(3)导尿管堵塞:观察导尿管通畅情况,必要时进行导尿管冲洗或更换导尿管。
(4)过敏反应:密切观察患者有无过敏反应,如有发生,立即停止操作,给予抗过敏治疗。
5. 应急处理(1)患者出现紧急情况,如呼吸困难、血压下降等,立即停止操作,启动紧急预案。
(2)医护人员立即进行抢救,同时报告上级领导。
(3)根据患者病情,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五、应急预案的培训与演练1. 定期对医护人员进行应急预案培训,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2. 定期进行应急预案演练,检验预案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膀胱冲洗法操作并发症与预防及应急处理
一、感染
(一)发生原因
1.导尿破坏了泌尿系局部的防御机制,尿道分泌物无法排出,细菌在局部繁殖,逆行感染。
2.膀胱冲洗破坏了引流系统的密闭状态,增加了逆行感染的机会。
3.没有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原则。
4.引流管的位置过高,致使尿液倒流回膀胱,引起逆行感染。
5.冲洗液被细菌污染。
(二)临床表现
排尿时尿道烧灼感,常有尿急、尿频、尿痛、排尿不畅、下腹部不适等膀胱刺激症状,急迫性尿失禁,膀胱区压痛,尿常规检查可见脓尿、血尿。
尿培养细菌阳性。
(三)预防及处理
1.安抚患者,加强心理护理。
2.留置导尿管的时间尽可能缩短,尽可能不冲洗膀胱。
3.如有必要冲洗膀胱时应在冲洗前,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原则进行尿道口护理。
4.密切观察冲洗情况,使冲洗管的位置低于病人膀胱位置约15~20cm。
5.不使用过期的冲洗液,冲洗液使用前应仔细观察瓶口有无松动、瓶身有无裂缝及溶液有无沉淀等。
6.必要时局部或全身使用抗生素。
二、血尿
(一)发生原因
1.插导尿管损伤尿道。
2.冲洗液灌入过多并停留时间过长后放出,导致膀胱内突然减压,使黏膜急剧充血而引起,一般常见于昏迷的病人。
3.继发于膀胱炎。
(二)临床表现
尿外观呈洗肉水状,甚至有血凝块,尿常规每高倍镜视野红细胞多于5个。
(三)预防及处理
1.预防及处理同导尿术并发症。
2.每次灌注的冲洗液以200~300ml为宜,停留时间以5~10分钟为宜。
三、膀胱刺激症状
(一)发生原因
1,泌尿系感染。
2.冲洗液温度过低。
(二)临床表现
患者出现尿频、尿急、尿痛等症状。
(三)预防及处理
1.如由感染引起,给予适当的抗感染治疗。
2.碱化尿液对缓解症状有一定作用。
3.遇寒冷气候,冲洗液应加温至38~40℃,以防冷刺激膀胱。
四、膀胱痉挛
(一)发生原因
1.膀胱内有异物(如血凝块)阻塞导尿管致使引起不畅,导致膀胱压力过高。
2.冲洗液选择错误:例如尿道前列腺电切术后的患者,由于手术部位疼痛,愈合不良,膀胱充盈欠佳,这时如选用无菌生理盐水冲洗会导致膀胱痉挛。
3.膀胱手术后进行冲洗时速度过快(或温度过低)刺激手术伤口而引起。
4.手术创伤。
5.引流管的刺激。
6.前列腺增生的患者由于长期膀胱出口部梗阻,膀胱逼尿肌代偿性增生、肥厚,膀胱内压增高,以致出现膀胱高敏性,不稳定膀胱以及顺应性降低,手术切除后易出现逼尿肌无抑制性收缩。
7.患者的精神因素。
(二)临床表现
膀胱区或尿道阵发性痉挛性疼痛,肛门坠胀感,尿意强烈,导尿管旁有尿液涌出,病人焦躁不安。
(三)预防及处理
1.做好心理护理,缓解患者的紧张情绪,术前对患者进行疾
病的详细讲解,使患者对疾病有充分的认识,同时保持一个良好的心态;术后引导患者转移注意力,以减轻患者的紧张。
2.在病情允许的情况下尽早停止膀胱冲洗,使病人减轻痛苦。
3.冲洗时密切观察,保持管道的通畅,注意冲洗液的温度(以20℃较为合适)和速度(每分钟80~120滴,每15~30分钟快速冲洗半分钟为宜)以防对膀胱造成刺激而引起痉挛。
4.必要时给予镇静剂、止痛剂以减轻患者的痛苦。
5.操作动作要轻柔,技术过硬以减少对病人的刺激。
6.酌情减少导尿管气囊内的气体(或液体),以减轻对膀胱三角区的刺激。
7.教会患者应对膀胱痉挛的方法:如深呼吸法、屏气呼吸法等。
8.术前选用光滑、组织相容性强、型号合适的硅胶导尿管。
五、膀胱麻痹
(一)发生原因
某些冲洗液如呋喃西林冲洗液被吸收后,可干扰神经组织的糖代谢,引起周围神经炎,导致膀胱麻痹。
(二)临床表现
既往无排尿困难,拔除导尿管后意识清醒的病人不能自行排尿,出现明显的尿潴留症状和体征,并能排除尿路梗阻。
(三)预防和处理
1.重新导尿,必要时留置导尿管。
2.停用某些膀胱冲洗液,如呋喃西林冲洗液,改用温生理盐水冲洗膀胱。
3.局部热敷、针灸等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