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保高中高三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
- 格式:doc
- 大小:63.00 KB
- 文档页数:7
2021年高三上学期零月考语文含答案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Ⅰ卷一、(15分,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A.勾.结/勾.当扫.除/扫.帚咽.气/狼吞虎咽.兴.奋/兴.高采烈B.奔.跑/投奔.空.气/空.闲累.赘/罪行累累..丧.礼/丧.心病狂C.栏杆./竹竿.侪.辈/肚脐.投缘./不容置喙.俘.虏/饿殍.遍野D.宣.布/渲.染凄怆./呛.人旺.盛/矫枉.过正假.装/久假.不归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表率黄粱梦震聋发聩弥天大谎B.坐阵绩优股礼义廉耻涣然冰释C.怄气和事老指手画脚苦思冥想D.通缉急就章钟灵毓秀额首称庆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中横线处的词,最恰当的一组是()①菜籽油含有亚油酸、亚麻酸、花生酸等三种人体________的脂肪酸,还有油酸。
②春节后,争抢农民工——中国劳动力市场这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已然从珠三角、长三角局部地区______到包括中、西部在内的全中国。
③葬礼没了众多与此无关的热闹,老人的身后却多了一份______ ,老人本来就是寂寞的。
A.必须漫延清净 B.必需蔓延清净C.必需漫延清静 D.必须蔓延清静4.下列语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权力部门应当善待媒体,善用媒体,信任媒体,以便使媒体更好地发挥引导社会热点、通达社情民意、搞好舆论监督的作用。
B.人大代表提议,我国应加快铁路投资体制改革,修改铁路法、担保法等相关法律,制定详细的优惠政策,填补民间资本参与铁路建设的法律空白。
C.六部委联合举办的“中华赞”诗词征集活动,将围绕春节、清明、端午、中秋四个传统节日为主题征集原创性诗词。
D.凭借着在本届澳网比赛中的超强发挥,李娜成为第一个晋级大满贯赛决赛的亚洲球员,从而奠定了她中国体坛一姐的宝座。
5.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的使用合乎规范的一项是( )A. 我们应该了解作为高中生接受文明礼仪教育遵守礼仪规范有什么好处,不这样做有什么坏处?B. 校团委组织的为甘肃舟曲灾区“献爱心”活动所募集的捐款,据不完全统计:高一年级捐了两万元,高二年级捐了一万五千元,而高三年级则多达四万三千元,同学们捐款十分踊跃。
——教学资料参考参考范本——【高中教育】高三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______年______月______日____________________部门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文艺是一种表现而不是一种卖弄。
表现的理想是文情并茂,“充实而有光辉”,虽经苦心雕琢,却是天衣无缝,自然熨贴,不现勉强作为痕迹。
一件完美的艺术品像一个大家闺秀,引人注目而却不招邀人注目,举止大方之中仍有她的贞静幽闲,有她的高贵的身份。
艺术和人一样,有它的品格,我们常说某种艺术品高,某种艺术品低,品的高低固然可以在多方面见出,最重要的仍在作者的态度。
品高的是诚于中,形于外,表里如一的高华完美。
品低的是内不充实而外求光辉,存心卖弄,像小家娼妇涂脂抹粉,招摇过市,眉挑目送的样子。
文艺的卖弄有种种方式。
最普遍的是卖弄词藻,只顾堆砌漂亮的字眼,显得花枝招展,绚烂夺目,不管它对于思想情感是否有绝对的必要。
从前骈俪文犯这毛病的最多,现在新进作家也有时不免。
其次是卖弄学识。
文艺作者不能没有学识,但是他的学识须如盐溶解在水里,尝得出味,指不出形状。
有时饱学的作者无心中在作品中流露学识,我们尚不免有“学问汩没性灵”之感,至于有意要卖弄学识,如暴发户对人夸数家珍,在寻常人如此已足见趣味低劣,在文艺作品中如此更不免令人作呕了。
过去中国文人犯这病的最多,在诗中用僻典,谈哲理,写古字,都是最显著的例。
新文学作家常爱把自己知道比较清楚的材料不分皂白地和盘托出,不管它是否对于表现情调、描写人物或是点明故事为绝对必需,写农村就把农村所有的东西都摆进去,写官场也就把官场所有的奇形怪状都摆进去,有如杂货店,七零八落的货物乱堆在一起,没有一点整一性,连比较著名的作品如赛珍珠的《大地》,吴趼人的《二十年来目睹之怪现状》之类均不免此病,这也还是卖弄学识。
第三是卖弄才气。
文艺作者固不能没有才气,但是逞才使气,存心炫耀,仍是趣味低劣。
高三年级第一学期月考语文试卷(考试时间:120分钟,满分150分钟)第Ι卷(选择题,共60分)一、(24分,每小题4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的注音全都不相同...的一组是A.坡.度被.覆偏颇.推波.助澜披.星戴月B.枯.竭骷.蝼估.计沽.名钓誉怙.恶不悛C.碑.文牌.匾裨.益沁人心脾.纵横捭.阖D.矩.形沮.丧狙.击踽踽..独行前倨.后恭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的一组是...别字A.黯淡好高骛远焕然冰释初生牛犊不怕虎B.憔悴仗义执言痛心疾首防患于未然C.洗练琳琅满目各行其事迅雷不及掩耳D.晦涩振聋发溃高屋建瓴放之四海而皆准3.依次填人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①最近,美国向伊朗施加压力,企图伊朗放弃其核努力并接受国际原子能机构全面核查。
②这次抢购风潮来得迅猛,波及面广,其原因固然很多,比如媒体真相滞后,少数商家乘机利用等,但归根结底,是群众性的盲目跟从。
⑧充分正视,积极应对,中国出版产业必能开辟出一片新天地,应该成为文化信息产业中的一大亮点。
A.促使披露只有/而且 B.迫使透露只有/而且C.促使透露只要/并且 D.迫使披露只要/并且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就这场战争来看,美国没有获得联合国授权就擅自行动,可能使战后的结果与美国本身意愿大相径庭....,也就是说,美国这次擅自攻打伊拉克将得不偿失。
B.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可以减轻考生过重的课业负担,有利于考生的身心健康,真可谓两全其美....。
C.人类所面临的资源匮乏危机已经迫在眉睫....了,我们必须给予应有的关心和重视。
D.既破世界纪录又拿金牌的北岛康介在比赛中有一种不认输的拼劲。
对于这一点,从中学二年级起开始指导他游泳的平井教练赞不绝口....。
5.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昨天,世界各大报纸关于萨达姆总统的两个儿子被打死事件都在显要位置作了详细的报道。
B.商场保安员的职责是保护商场的货物安全和环境安全,不是执法机构,擅自打人行为属于执行公务过程中侵害他人权利的行为。
高三语文上册第一次月考检测题语文试卷第Ⅰ卷一、基础知识(每题3分,共12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有误的一项是()jué nè chī zhīA.谲.诈口讷.妍媸.毕露胼手胝.足jiàn nào fútūnB.僭.称濯淖.祓.除朝暾.夕月nān qiāng xuè tiānC.赧.然强.颜欢谑.暴殄.天物sǒng dá wǔ zhìD.惶悚.惨怛.怃.然栉.风沐雨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误字的一项是()A.追溯告罄出类拔粹面面相觑B.慰籍睥睨光风霁月迥然不同C.蛊惑部暑芸芸众生视若草芥D.罹难棰楚烟消云散出言无状3.下列句子中加点熟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为了不让下一代输在起跑线上,年轻的父母纷纷送孩子去练钢琴,学围棋,上英语兴趣班,真是费尽心思,无所不为....。
B.随着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安土重迁....的观念越来越深入人心、即使富庶地区的人们也乐意告别家乡,外出闯荡一番。
C.书法是中国传统的艺术形式,风格各异的书法精品,或古朴,或隽秀,或雄浑,或飘逸,将汉字之美表现得淋漓尽致....。
D.老李从小就养成了勤学好问的良好习惯,遇到问题,总是不耻下问....,及时向同事、亲朋好友甚至左邻右舍请教。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塑料购物袋国家强制性标准的实施,从源头上限制了塑料袋的生产,但要真正减少塑料袋污染,还需消费者从自身做起。
B.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年老、疾病、或丧失劳动能力的情况下,有从国家和社会获得物质帮助的权利。
C.三年来的“旅游兴区”竟成为今天发展核电的障碍,这可能是地方政府当初始料不及的。
D.他潜心研究,反复试验,终于成功开发了具有预防及治疗甲型H1N1流感的药粥系列产品。
二、科技文阅读(每题3分,共9分)尹鸿:大片的路会不会越走越窄?,张艺谋的《英雄》创造了中国国产电影前无古人,尚无来者的最高票房记录。
2021-2022学年上学期高三第一次月考备考金卷 语 文 (A )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第Ⅰ卷(阅读题)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一直以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从时间上说,是在明朝之前的。
明朝之前,占据社会主流的,是清明理性的孔孟之道,崇尚自然,游离社会的道学,作为主流思想的补充,与儒学一起“相辅相成”,“一明一阳”,使得社会主流思想具有强大的活力从总体上来说,中国文化的源头,无论是周公、老子、孔子,还是后来的诸子百家,都对人生保持清醒、冷静的理性态度,保持着孔子学说理性的基本精神。
中国文化在明朝之前,占据社会主流的,是高蹈的士大夫精神。
最显著的表现在于人们尊崇天地人伦之间的道德,有高远的理想,讲究人格的修炼,反对人生世俗化,鄙视犬儒的人格特征,从春秋时代起,中国知识分子一直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为人生使命,以追求道德、知识和审美为人生归宿。
比如说孔子,从他的言语来看,更像是倡导一种人生价值观,追求人生的美学意义、又比如庄子,他的学说,不像是哲学,更像是一种生活美学。
道是无情却有情,看似说了很多超脱、冷酷的话,实际上透露出对于生命,本真的眷恋和爱护,要求对整体人生采取审美观照态度,不计功利是非,忘乎物我、主客,人己,以达到安详和此卷只装订不密封 班级 姓名 准考证号 考场号 座位号宁静,让自我与整个宇宙合为一体,这就是中国历代士大夫知识分子一以贯之的艺术清洁精神。
2021-2022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语文注意事项:1、本卷共150分,试卷共8页,答题卡共4页,考试时间150分钟。
2、考生在答题卡上务必用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
3、请用黑色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4、考试结束后,上交答题卡。
一、选择题(12 分,每小题3 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僭.称(jiàn)稗.(bài)官怃.(fǔ)然溘.(kè)然长逝B.伉.(hàng)俪戏谑.(xuè)追溯.(sù)妍媸.(chī)毕露C.湍.急(tuān)口讷.(nè)崔嵬.(wéi)衣.(yī)帛食肉D.饿殍.(piǎo)赧.(nǎn)然咨.(zī)嗟胼手胝.(zhī)足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这次图书展销会,聚集了世界各地的好作品,真可谓浩如烟海....,应有尽有。
B.《春天的故事》曲词优美,为群众喜闻乐见,真不愧为阳春白雪....。
C.人家都在捐钱物,你却细大不捐....,真是不好意思。
D.从风格上看,李诗飘逸豪放,杜诗沉郁顿挫,孰优孰劣,半斤八两....,各有千秋。
3.依次填入下面各句横线上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①王胡惊得一跳,同时电光石火似的赶快缩了头,而听的人又都______而且______了。
②据阿Q说,他是在举人老爷家里帮忙。
这一节,听的人都________了。
③什么假洋鬼子,只要放在城里的十几岁的小乌龟子的手里,也就立刻是“小鬼见阎王”。
这一节,听的人都________了。
A.赧然肃然欣然悚然 B.欣然悚然赧然肃然C.悚然欣然肃然赧然 D.肃然欣然悚然赧然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记者就甘肃14名婴儿因食用三鹿奶粉致肾病联系了三鹿集团,想确认三鹿奶粉是否真的存在质量问题和对婴儿可能因为食用该奶粉而患肾病的情况是否知情。
广西德保县高三上学期语文第一次诊断性考试试卷姓名: __________ 班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成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选择题(共1题;共6分)1. (6分)(2018高一上•潮州期末)阅读下面的表格,按要求填写适当的文字。
某年大学毕业生要求求职去向调査统讣表(1)从上表可以看出大学毕业生求职地区的选择有如下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 (要求:对比说明,不得使用数字)(2)这种状况如果持续下去,令人担忧的结果是________________ o二.现代文阅读(共3题;共27分)2. (6分)阅读下而的文字,完成下而小题。
民族学视野下的中国书法罗海东中国式文人以独特的审美情感和系统的技术枝巧用毛笔书写汉字,书写主体的集体人格化、书写工具的强大表现力、书写技法的高度程式化、表现客体的形音义自足与千变万化,使得中国书法区别于一般意义上的“写字”,成为民族特色鲜明的专门艺术。
在中国艺术内部,书法也颇有代表性。
文字是文明最基本的要素,而汉字的实用与书法的审美一体两用密不可分,所以中国书法地位特殊。
历史上,汉字始终是中国的通用文字,故以汉字为载体的中国书法,民族跨度较大,更加广泛地承载着56个民族所共有的中华民族精神,如天人合一的自然观、阴阳调和的辩证法、自强不息的生命观、写意抒怀的艺术观等,在中国书法中均有集中的、综合的反映。
中国书法以汉字为载体,自然依随汉族的文脉而发生、发展,同时也得益于中国少数民族的参与和创造。
早在东周时期,鲜虞族建立的中山国所出“中山三器”与"守丘刻石”,便是中国书法史上的划作。
楚汉相承,由南方少数民族参与创造的先秦楚系书法与周一秦文字系统一道,对汉代书法产生重要影响。
正是在汉代,篆、隶、草、行、楷五种书体创立完备,从此中国书法以风格史为主线,不断从辉煌疋向新的辉煌。
魏晋南北朝时期,书法资源南北分流,由此逐渐形成1700年来中国书法碑、帖两大体系双蜂并峙的基本格局。
——教学资料参考参考范本——届高三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______年______月______日____________________部门本试卷共22题,共150分。
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填涂清楚。
2.2答题时请按要求用笔。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答题卡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
4.作图可先使用铅笔画出,确定后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描黑。
5.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第Ⅰ卷阅读题一、现代文阅读。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共3小题,共9分)。
得益于中国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领域的卓著进步,人工智能在国内发展迅猛。
在可以预见的未来,中国的人工智能产业将在自动驾驶、智慧医疗、智慧金融、机器人等领域获得蓬勃发展。
高阶人工智能带来福祉还是挑战,是许多文学、电影、哲学作品不断探讨的主题。
近年来大众传播对人工智能的关注,无形中也加重了人们对“人机关系”的焦虑。
以音源库和全息投影技术为支撑的“二次元”虚拟偶像上台劲歌热舞,人工智能用人脸识别技术与深度学习能力挑战人类记忆高手,“阿尔法狗”击败各国围棋大师,攻占了人类智力游戏的高地……尤其是一些以“人机对战”为噱头的综艺节目,通过混淆人工智能的概念,人为渲染了一种人机之间紧张的对立气氛,既无必要,也缺乏科学性。
事实上,现在所有人工智能仍属于在“图灵测试”概念下界定的“智能”,无论是将要盛行的根据神经网络算法的翻译程序,抑或是基于量子计算理论的各种模型,在未来很长时间内都将是从属于人类的工具。
作家韩少功提出了“当机器人成立作家协会”的有趣假设,从文学的角度解释了自己对于人机对立关系的看法。
他认为价值观才是人类最终的特点和优势,人工智能的发展,应该促使人们对自身存在的本质进行更加深刻的探索,并坚定人类本身的存在价值。
尽管如此,行将迈入人工智能时代,我们仍需谨慎界定人机之间的关系格局。
高三年级语文第一次月考测试语文试卷本试卷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第Ⅰ卷三、四题为选考题,其他题为必考题。
第Ⅰ卷阅读题甲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经常听到这样的议论:社会转型时期,旧的道德规范已经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而新的道德规范体系还没有建立起来,因此就难免存在道德紊乱的现象。
这种议论似乎是在说,今天一些不符合道德标准的行为的出现是因为道德标准过时了。
这其实是站不住脚的。
因为自古及今,道德的一些基本原则并没有发生变化,在社会实际中客观存在着一条“道德黄金律”。
“黄金”是指普遍适应性,即它是基本标准;而“律”就是“戒律”,是人人都应当遵守的普遍准则。
谈到做人的道德,涉及到一个人的修养和待人的态度和方式,在这一点上,世界各个民族都有一个大致相近的基本标准,就是要求人们“待人如己”。
孔子所说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和“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就是这样的基本标准,它的意思与“待人如己”是一样的,说它是“道德黄金律”最早的充满伦理智慧的体现,也并不过分。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出自《论语》,意思是不要对别人施与你不喜欢的别人以此待你的行为。
你只要不把你所厌恶的东西让别人来承受,就达到了道德的基本要求。
但是,许多人并没有达到,因为这些人心中没有“他人”的位置,这就是我们常说的自私自利。
“自利”一词在单独使用时并不是贬义,它只是表示一种行为特点。
人人都具有自利的倾向,而且要有自利的能力,才可以生活。
但“自私自利”表示的是“自私”,而“自私”则是品德上的缺陷。
自私自利就是在任何情况下仅仅考虑自己的利益,而忽视其他利益相关者的感受、要求和愿望,要求一切都以自己的意愿来体现。
自私自利的人按照自己的主观意愿设定对自己有利的标准。
所以,有时候有人虽知道不能以己所不欲待人,但还是做了对别人不好的事。
反之,一个能够经常站在别人的立场和角度来思考问题、善于体谅他人的人,他的行为常常会符合“道德黄金律”的基本要求。
2021届保德中学高三语文月考试题及答案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现代文阅读I(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阿玛克家的小儿子李娟阿玛克家的小儿子特别坏,老是朝我扔雪球。
到了夏天,就朝我扔石头。
活该这个死小孩都长到一米七了还在上小学六年级。
喀吾图乡小学放学时,就是喀吾图最热闹的时候。
整条马路上到处大呼小叫的,无数个书包上下乱飞,丢来甩去。
——阿玛克的小儿子突然从背后袭来,一把揪住我的辫子。
出于对他长期以来的经验性的防备,我迅速做出反击,用手肘往后一顶,另一只手连忙攥着辫子根往回拔。
并且回过头来用脚踢他。
可是这死小孩左闪右闪的,就是踢不着,而且死也不松手。
我急了,拽着他的衣服,用力往回扯辫子,还伸出指甲去抓他的手背。
可是他个子比我高那么多,我哪是他的对手呀,而且又不敢太猛地跟他拼命,辫子扯着会很疼……结果当然是他赢了——同过去无数次发生过的一样。
我哪能善罢甘休!咬在他后面紧追不舍,我们两个一前一后地呼啸着穿过整个村子,一直追到边防站圈马的院子的后院墙那儿。
我就知道我逮不住他的——他冲到院墙跟前,往墙上一扑,双手撑在上面,长腿一迈,就跳过去了。
我又气呼呼往回跑,径直去到这死小孩家,堵在门口等。
他美丽的母亲从那儿进进出出的,不时地给我打着招呼。
我正气得要死,又和她说不清楚——她一句汉话也不会,只好哼哼哈哈和她应付一阵……突然瞥见院墙拐角处有人影鬼鬼祟祟往这边看,可一转眼的工夫又不见了。
我真是快要疯掉了!直冲进他家正屋,大喊一声,向他爸爸冲去:“哥哥!你家娃娃坏得很!他太坏了,他抢我东西呢!”“哦?”他把头扭向儿子:“怎么回事?”他那个臭儿子这会儿又一副老实得不得了的样子,飞快地给他说了两句什么,然后再委屈地把衣服左边的口袋翻出来,再把右边的口袋也翻出来,然后翻裤子口袋。
“还有书包!”我不依不饶。
这个死小孩很无奈的样子,捞过书包带子,把里面的书呀本子呀铅笔呀什么的稀里哗啦全抖出来倒了一炕。
我气得……我都快要哭出来了——不过是一个五毛钱的橡皮筋!我扭头踢开门就跑了,不管他母亲在后面怎么喊。
德保高中高三年级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本试卷分为第1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I卷(选择题,共30分)一、(12分,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咋.舌(zà) 嘈.杂(cáo)恬.不知耻(tián)大雨滂.沱(pāng)B.打的.(dí) 露.相(lù) 椿.萱并茂(chūn) 圆凿方枘.(ruì)C.咨嗟.(jiē) 剽.窃(piāo)杀鸡儆.猴(jǐng)佶.屈聱牙(jí)D.愆.期(qiān)狡黠.(xié) 嗷嗷待哺.(bǔ) 徇.私舞弊(xùn)2.下列各项中,加点熟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桂林山水,如诗如画,巧夺天工....,怪不得有“桂林山水甲天下”的美誉。
B.深沉的科技精英们,不为获奖,不为金钱,他们是为人类造福,这对于那些大捞名利的电影明星来说很难理解,正所谓夏虫不可以语冰.......。
C.在用钱问题上,要有计划,该用的用,不该用的坚决不用,要留有余地,力争做到寅吃卯粮....,那种“今朝有酒今朝醉”的败家子作风要不得。
D.古人中不乏刻苦学习的楷模,悬梁刺股者,秉烛达旦者,闻鸡起舞者,在历史上汗牛充栋....。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哈佛燕京图书馆每年都有一次卖旧书的盛会,每次我都能在一堆堆五花八门的书里淘到如金子般珍贵的书,并因此而兴奋。
B.这个剧本的创作原型是市大学生服务中心全力资助的身患大病的在校大学生的真实经历,着重反映了贫困大学生群体自强不息精神和社会各界扶助贫困大学生的感人事迹。
C.奥运会开幕式一向是主办城市向世界推介其文化和历史的舞台,伦敦奥运会也不例外:从田园牧歌到工业革命,从莎士比亚到罗琳,从工业革命到社交网络……英国人试图通过三个小时的表演和狂欢向世界做出展示。
D. 2012年教育部出台的“贫困地区专项计划”,我国部分知名院校专门辟出一万个招生计划,提供给全国680个集中连片贫困县学籍的考生。
4.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风在瓦缝中穿行,声如短笛,拖着长长的尾音,是底气充足的美声。
雨点落下,清越激昂,雨越来越大,击瓦之声,与飞流的雨声汇聚成一曲浑厚的交响乐。
最美要数檐下滴雨了,____,____,____。
____。
____,____。
当檐下雨珠落成一条雨线时,雨就大了,很大,很大。
①下系在地上一洼清亮的雨水里②风吹来,雨珠飘来荡去,像个顽皮的孩子,尽情地撒欢,恣意地嬉戏③上连着屋檐最边沿的沟瓦④雨珠稀稀落落,那是小雨⑤像是有一根无形的线,把那雨珠串起来⑥雨珠变得密密挤挤,那是雨势明显增大之故A.⑤②①○3④⑥ B.④⑥②⑤③① C.④⑥⑤②①③ D.⑤③①②④⑥二、(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7题。
中医药文化与民族凝聚力①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和血脉。
中华民族曾经创造过饮誉世界的优秀传统文化,其中包括至今仍屹立于世界医学之林的中医药学。
这些优秀传统文化既是凝聚中华民族的精神纽带,也是世界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海内外炎黄子孙对中医药的认同是民族文化共识的表现,这一民族文化共识促使炎黄子孙团结、内聚,形成民族凝聚力。
②中医药学诞生于中国传统文化。
中国古代哲学对中医药学理论的形成起着重要的奠基作用,其中如阴阳五行精气学说等,不仅奠定了中医理论的哲学基础,即朴素唯物论和自然辩证法的方法论,而且直接构成中医的理论和概念。
中医学还受到儒、道、佛等哲学思想的影响,如儒家文化中的“仁”、“礼”观念,在医学家们的文化心理结构中,内化为“发大慈恻隐之心”、“普救含灵之苦”(《千金方》)的从医动因,外化为“博及医源,精勤不倦”的大医风范,铸造了高尚圣洁的医学伦理观,孕育出如张仲景、孙思邈、李时珍等无数的光辉典范。
道家始祖老子在他的《道德经》中创立辩证法体系早在《内经》中就已被接受,道家恬淡自然的养生观及炼丹术对中医药的发展也有不可低估的作用。
③中医药文化具有明显的民族精神标记。
中医药文化的核心价值观,可以用“大医精诚”四个字来高度概括。
如学医先学德之风,就是中华民族崇德尚义的反映。
不问贫富,不问长幼,不问美丑,不问亲疏,一视同仁一心赴救的学医宗旨,实质上和儒家传统的以仁爱为核心的人文道德观密切相关。
医术上望闻问切的诊断方法与中华民族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的传统认识模式基本吻合;寒热调配、补泻兼施的配方原则与中华民族兼收并蓄、和而不同的处世态度一脉相通;循序渐进、务除首恶的治病程序与中华民族临变不惊、标本兼顾的务实精神彼此呼应;统观全局、辨证施治的医学理论与中华民族整体至上、因人制宜的哲学思想互为协调,诸如此类不胜枚举。
这就是中医药文化具有凝聚中华民族功能的原因,并多形式多方面表现出中华民族的文化精神。
④中医药学术在全世界华人中享有崇高声誉,这就是文化共识的表现。
文化共识在文化心理上造成民族成员一致的看法和共同的行为,从而加强民族成员之间的相互联结,其形成和稳定促使其载体(民族成员)在思想上、行为上更加紧密和相似,以至民族成员之间团结、内聚,形成民族凝聚力。
我们可以看到,世界各地的华人虽然生活在不同的国度,其政治、经济环境都不同,但他们在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影响下都以民族文化作为归根。
因此可以理解,民族凝聚力是以民族文化共识为基础而产生的,中医药文化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代表,目前正以蓬勃发展之势得到更广泛的认同,预示着中医药学新的发展高潮的到来。
5.下列关于“中医药文化”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享誉世界的中医药文化,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凝结着中华民族的灵魂和血脉,为人类文明作出了贡献。
B.中医药文化诞生于中国传统文化,古代哲学与儒、道、佛等学派的哲学思想融入在中医药文化当中。
C.中医药文化具有明显的民族精神标记,“寒热调配”就与中华民族“临变不惊、标本兼顾”的务实精神相呼应。
D.中医药文化具有凝聚中华民族的功能,多形式多方面表现出中华民族的文化精神。
6.下列不能体现中医药学的“文化共识”的一项是()A.“大医精诚”的中医药文化价值观,不问贫富,不问亲疏,一视同仁一心赴救的学医宗旨。
B.中医理论由朴素唯物论和自然辩证法的方法论构成,望闻问切的诊断方法与传统的认识模式基本吻合。
C.海内外炎黄子孙对中医药的普通认同,中医药学术在全世界华人中享有崇高声誉。
D.中医药学使民族成员在思想上、行为上更加紧密,民族成员之间团结、内聚,形成民族凝聚力。
7.下列说法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儒家的“仁”、“礼”等哲学思想,内化或外化在各中医名家身上,形成了独特的文化心理观和医学伦理观。
B.道家的“恬淡自然”的养生观及其不论贫富,一视同仁的从医道德观,让中医具有了鲜明的民族精神标记。
C.中国古代哲学奠定了中医理论的哲学基础,中华民族整体至上、因人制宜的哲学思想与中医药文化中的统观全局、辨证施治的医学理论互为协调。
D.中医药学丰富的民族文化表现与深厚的哲学内涵,令全球华人产生强烈的归宿感,同时也被越来越多的人认同。
三、(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0题。
陆琼,字伯玉,吴郡吴人也。
父云公,梁给事黄门侍郎,掌著作。
琼幼聪惠有思理,六岁为五言诗,颇有词采.大同末,云公受梁武帝诏校定《棋品》,朱异、刘溉以下并集.琼时年八岁,于客前覆局①,由是京师号日“神童”。
异言之武帝,有敕召见,琼风神②警亮,进退详审,帝甚异之。
十一,丁.父忧,毁瘠有至性,从祖襄叹日:“此儿必荷.门基,所谓一不为少,”及侯景作逆,携母避地于县之西乡,勤苦读书,昼夜无怠,遂博学,善属.文。
永定中,州举秀才。
天嘉元年,为宁远始兴王府法曹行参军,寻以本官兼尚书外兵郎,满岁为真。
琼素有令名,深为世祖所赏。
及讨周迪、陈宝应等,都官符③及诸大手笔,并敕付琼。
迁新安王文学,掌东宫管记。
及高宗为司徒,妙简僚佐,吏部尚书徐陵荐琼于高宗曰:“新安王文学陆琼,见识优敏,文史足用,进居郎署,岁月过淹,左西掾缺,允膺兹选。
”乃除司徒左西掾。
太建元年,除太子庶子,兼通事舍人。
转中书侍郎、太子家令。
长沙王为江州刺史,不循法度,高宗以王年少,授琼长史,行江州府国事,带寻阳太守。
琼以母老,不欲远出,太子亦固请留之,遂不行。
累迁给事黄门侍郎,领羽林监。
转太子中庶子,领步兵校尉。
又领大著作,撰国史。
后主即位.直中书省,掌诏诰.初,琼父云公奉梁武帝敕撰《嘉瑞记》,琼述其旨而续焉,自永定讫于至德,勒成一家之言。
迁吏部尚书,著作如故。
琼性谦俭,不自封植,虽位望日隆,而执志愈下。
园池室宇,无所改作,车马衣服,不尚.鲜华,四时禄俸,皆散之宗族,家无馀财。
暮年深怀知足,思避权要,恒谢病不视事。
俄丁母忧,去职。
初,琼之侍东宫也,母随在官舍,后主赏赐优厚。
及丧柩还乡,诏加赙赠,并遣谒者黄长贵持册奠祭,后主又自制志铭,朝野荣之。
琼哀慕过毁,以至德四年卒,时年五十,诏赠领军将军,官给丧事。
有集二十卷行于世。
(选自《陈书卷三十》)【注】①覆局,《三国志·魏书·王粲传》:“观入围棋,局坏,(王)粲为覆之。
”覆,同“复”,覆局,指记忆力极强。
②风神,指神态。
③都官符,指诏书。
8.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丁.父忧丁:分担 B.此儿必荷.门基荷:承担C.善属.文属:写作 D.不尚.鲜华尚:崇尚9.下面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体现陆琼“见识优敏,文史足用”的一组是()①丁父忧,毁瘠有至性②琼素有令名,深为世祖所赏③都官符及诸大手笔,并敕付琼④又领大著作,撰国史⑤勒成一家之言⑥虽位望日隆,而执志愈下A.①②④ B.③④⑤ C.②③⑥ D.①⑤⑥10.下列对原文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陆琼的父亲陆云公接受梁武帝的诏令校定《棋品》,朱异、刘溉以下人员同时集中在一起,陆琼这时八岁,能在客人面前覆盘。
B.天嘉元年,陆琼担任宁远始兴王府法曹行参军。
不久以法曹行参军的身份兼任尚书外兵郎,任职期满由代理转为正职。
C.长沙王做江州刺史时,不遵循法度,高宗因为长沙王年少,派陆琼去做长史。
陆琼前去担任了江州府国事,兼任寻阳太守。
D.陆琼生性谦虚俭朴,从不为自己聚敛财货。
四时的俸禄,都散发给宗族人员,自己家中没有剩余财产。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120 分)四、(23分)11.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加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1)异言之武帝,有敕召见,琼风神警亮,进退详审,帝甚异之。
(6分)译文:(2)暮年深怀知足,思避权要,恒谢病不视事。
(4分)译文:12.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回答问题。
(8分)清明黄庭坚佳节清明桃李笑,野田荒冢自生愁。
雷惊天地龙蛇蛰,雨足郊原草木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