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高三月考语文试卷教学内容
- 格式:doc
- 大小:45.50 KB
- 文档页数:9
福建省2019年高三毕业班质量检查测试语文试卷附参考答案福建省2019年高三毕业班质量检查测试语文试题注意事项: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写在试题卷、草稿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世界上早期发展的各民族最初的历史总是用“口耳相传”的方法流传下来,在文字出现之前所有民族都有一个漫长的传说时代。
以口头叙事保存至今的关于炎黄时代的历史文化,称之为炎黄传说。
作为炎黄学研究对象,炎黄传说首先是广义的传说,涵括神话、传说、故事和诗歌等多种体裁。
炎黄传说的内容,一部分是关于炎黄及炎黄时代历史文化的原生形态炎黄传说,包括被考古发掘所证实(如炎黄及炎黄时代的发明、创造活动)和尚未经过考古证实的炎黄及炎黄时代的历史文化。
其次,炎黄传说更多的事历经附会、添加而成的衍生形态炎黄传说,如“神农下凡”“神农抱太阳”的神话、黄帝与节节草传说、蚩尤智斗饿虎的故事等。
在被考古发掘印证之前,未经证实的关于炎黄及炎黄时代史实的原生形态炎黄传说,属于“史书没有能够记载的历史”。
衍生形态的炎黄传说,可能不是炎黄及炎黄时代的史实(历史背景),而是后人为表达对炎黄及炎黄时代的尊崇与景仰,附会或嫁接到炎黄及炎黄时代,保存至今的传说;也可能是后人为保存炎黄及炎黄时代的记忆,而把所闻所见的生动故事、幻想性情节添加至炎黄及炎黄时代,流传至今。
其间,普通百姓往往是生动故事或幻想性情节的创造者,知识精英则是历史背景或历史知识的传播者。
像这样屡经时代附会、添加“层累地造成”,并流传至今的衍生形态的炎黄传说,可谓之“依然活着的历史”。
2018-2019年福建高三水平语文会考题卷及解答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解答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1.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A.近日,十岁女孩小琴的父母在孩子受伤离世后自愿捐出孩子的器官,让五名患者重获生,这件事经媒体报道后,深受社会各界所称颂。
B.新的一年,中国公民将迎来一批新规,其中,一代身份证正式失效,房贷开始“瘦身”,以及号称史上最严的《机动车驾驶证申领和使用规定》等新规备受关注。
C.虽然呼吁允许考生异地高考的报道时常见诸于各类媒体,但去年最后一天出台的各地政策并没有真正放开,而是设定了较高门槛。
D.为在全社会形成关心、支持乡村医生的良好氛围,展示全国扎根基层的一百多万乡村医生坚守、奉献的高尚情操,中央电视台于正式启动“寻找最美乡村医生”大型公益活动。
【解答】B【解析】试题解析:此类题目要在理解句意的基础上,仔细解析病句的类型,如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等。
A句式杂糅,应改为“被各界称所颂”或“深受各界称颂”。
C成分赘余,应删掉“于”改为“见诸各类媒体”。
D语序不当,应该是“为展示全国扎根基层的一百多万乡村医生坚守、奉献的高尚情操,在全社会形成关心、支持乡村医生的良好氛围”。
所以选B。
考点:辨析并修改病句。
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2.对下列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此三者,吾遗恨也遗憾B.田园将芜胡不归?疑问代词,为什么C.欲勿予,即患秦兵之来担忧,担心D.既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或者【解答】 D【解析】试题解析:有人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 )A.作为一个现代人,在享受信息时代便利的同时,却也不得不接受它泥沙俱下的另一面。
每天,数不清的资讯都像潮水一般向我们涌来,其中鱼目混珠,真伪难辨,充斥着大量有意或者无意的谣言。
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带答案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什么是龙,确乎是一个谜。
龙像马,所以马往往被呼为龙。
《月令》“驾苍龙”,《周礼·庾人》“马八尺以上为龙”,皆其例。
龙有时又像狗。
《后汉书·孔僖传》“画龙不成反类狗”,所以狗也被呼为龙。
此外还有一种有鳞的龙像鱼,一种有翼的又像鸟,一种有角的又像鹿。
至于与龙最容易相混的各种爬虫类的生物,更不必列举了。
然则龙究竟是个什么东西呢?我们的答案是:它是一种图腾(Totem),并且是只存在于图腾中而不存在于生物界中的一种虚拟的生物,因为它是由许多不同的图腾糅合成的一种综合体。
因部落的兼并而产生的混合的图腾,古埃及是一个最显著的例子。
在我们历史上,五方兽中的北方玄武本是龟蛇二兽,也是一个好例。
不同的是,这些是几个图腾单位并存着,各单位的个别形态依然未变,而龙则是许多单位经过融化作用,形成了一个新的大单位,其各小单位已经是不复个别的存在罢了。
前者可称为混合式的图腾,后者化合式的图腾。
部落既总是强的兼并弱的,大的兼并小的,所以在混合式的图腾中总有一种主要的生物或无生物,作为它的基本的中心单位,同样的在化合式的图腾中,也必然是以一种生物或无生物的形态为其主干,而以其他若干生物或无生物的形态为附加部分。
龙图腾,不拘它局部的像马也好,像狗也好,或像鱼,像鸟,像鹿都好,它的主干部分和基本形态却是蛇。
这表明在当初那众图腾单位林立的时代,内中以蛇图腾为最强大,众图腾的合并与融化,便是这蛇图腾兼并与同化了许多弱小单位的结果。
金文龙字的偏旁皆从巳,而巳即蛇,可见龙的基调还是蛇。
大概图腾未合并以前,所谓龙者只是一种大蛇。
这种蛇的名字便叫作“龙”。
后来有一个以这种大蛇为图腾的团族(Klan)兼并了吸收了许多别的形形色色的图腾团族,大蛇这才接受了兽类的四脚,马的头,鬣的尾,鹿的角,狗的爪,鱼的鳞和须……于是便成为我们现在所知道的龙了。
2018~2019学年度济宁市高考模拟考试语文试题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直根系”这一概念是苏秉琦先生在20世纪80年代提出来的。
苏先生认为,中华文明起源所涉及的范围是从关中西部起,经山西全境向西北至内蒙古河曲地区,向东北经冀西北延伸至辽西地区,形成“Y”字形文化带。
这一地带是中华诸文明升起最早也是最光亮的地带,也是“中华文化总根系中一个最重要的直根系”。
红山文化处在“Y”字形的右上部,是直根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红山文化和中华古文化都有着高度发达的祖先崇拜。
中国没有传统的宗教,以血缘为纽带的祖先崇拜是中国人信仰和崇拜礼仪的主要形式,也是中国文化传统的根脉。
安阳殷墟西北岗王陵区内上千座祭祀坑和卜辞中对先公先王各类祭祀礼仪的记载表明,商代的祖先崇拜十分发达,为国家重典,礼繁而隆重,向前追溯到史前时期顺理成章,但目前所知的史前文化中,只有五千年前的红山文化可以与之有较为紧密的衔接。
红山文化被认定为中华古文化直根系,发达的祖先崇拜是一个主要实证。
祭祀遗存的规范化也是理解红山文化为中华古文化直根系的重要方面。
苏先生最早注意到辽西地区的红山文化,是在发现东山嘴遗址之时。
这个遗址面对河川和大山山口的高岗,布局以中轴线为中心南圆北方、左右对称,这完全不同于其他史前文化,却与后世建筑,特别是礼仪性建筑如天坛、太庙、明十三陵的布局相近。
红山文化建筑地址的规范化可视为中国传统祭祀礼仪的源头所在。
红山文化是史前两大玉文化中心之一,其玉文化具有高度抽象化又高度规范化的特点。
山西运城市临猗中学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版)人教版高三2018-学年第一学期高三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文字是记录和传达语言的书写符号。
语言是有声的思维,文字是有形的思维。
二者都是思维的外化。
像语言一样,文字也是思维能力的反映,蕴含着思维的特点。
从某种意义上说,古文字是对思维进行考古的工具。
古人类主要运用形象进行思维。
这种特点反映在古诗歌中,人们喜欢用比兴来说明某种道理;反映在原始神话中,人们通过具体的故事来说明某个道理,抽象的道理是没用的。
形象思维曾是人类最得心应手的思维方式。
抽象思维是在形象思维的基础上逐步发展起来的。
从文字的创造特点看,绘画文字是最早的文字。
这种文字的主要特点是象形。
不仅中国的古文字用形象来表示,古巴比伦人、古雅玛人、古埃及人等无一不是从象形开始来创造古文字的。
创造文字的时代,人们抽象思维的能力还比较薄弱。
人们进行抽象思维,还很难脱离具体形象来进行,往往要依赖于对形象的类比、比较、联想来进行。
表现在文字的创造上,形与义密切结合在一起,人们是从形象来了解符号的意义的。
文字的产生一方面是以人类抽象思维的能力达到一定水平为基础的。
但另一方面,象形文字又标志着人类抽象思维能力还不发达,这种低下的抽象思维能力不可能创造太抽象的符号。
抽象思维能力的低下还主要表现在古文字上的词类上,表现为形容词的极端贫乏。
从甲古文看,形容词数量相当少,只有白、厚、明、光、赤、美、丽等为数不多的形容词。
事物的性质包含在事物之中,与事物不可分离,只能通过人的思维才能把事物的性质从事物本身分开。
在近代一些少数民族那里,要说热,只能说“像火一样”。
早期文字中的“鱼”字是各种各样的鱼类象形,后来逐渐概括出一种共同的鱼的特征的象形文字,作为各种各样鱼的代表。
早期文字中,几乎每个文字都经历了一定的概括过程。
没有概括过程,就不可能产生一般意义上的文字。
这种概括能力使人们能概括出事物的共同性质,撇开了同类事物之间的差别性、个性和偶然性,产生了最初的种、类概念。
林芝市二高2018-2019学年第一学期第一次月考高三藏文班语文试卷考试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出题人:袁龙艳一、知识与运用: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曝.晒(pù)慰藉.(jí) 称.心(chèn) 呕.心沥血(ōu)B.游弋.(gē) 供.奉(gōng) 档.案(dàng) 兢兢..业业(jīng)C.怪癖.(pǐ)亵.渎(xiè)桂冠.(guàn)浑身解.数(xiè)D.旖旎.(nǐ) 夙.愿(sù)踉.跄(liàng) 忧心忡忡..(chōng)2.下列各组词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起迄厮杀燥热兴高彩烈B.翱翔暴躁伫立百尺竿头C.辩析藐视肿胀貌和神离D.向隅编纂拮据义愤填鹰3.下列各组用横线连接的词语,全是反义词的一项是()A.坚如磐石——牢不可破坚信不疑——半信半疑坚贞不屈——卑躬屈节B.克己奉公——假公济私怒发冲冠——喜不自胜功亏一篑——功败垂成C.浓墨重彩——轻描淡写飞黄腾达——穷途潦倒铁面无私——徇私枉法D.弹指之间——千秋万代泰然自若——惊慌失措群策群力——集思广益4.下列各组短语,搭配不完全恰当的一项是()A.持续战斗连续生产延续生活继续工作B.勤恳地劳动勤劳的民族勤俭的生活勤奋的学生C.生活清贫家世清寒日子清苦性格清高D.柔弱的幼芽脆弱的心灵软弱的性格羸弱的身体5.下列各句中画线的成语,全都是褒义词的一项是()A.岳飞的刚正不阿与秦桧的阿谀奉承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B.当地人民发扬精卫填海、愚公移山的精神,建起了一座海上新城。
C.两个天南地北的朋友聚在一起,侃得天昏地暗。
D.他这番啼笑皆非的言论令人大跌眼镜。
6.下列词语中加点字字义相同的一项是()A.闲暇.目不暇.接B.谋.生不谋.而合C.安.抚安.然无恙D.精致.闲情逸致.7.将下列词语填入语段横线处,排序完全恰当的一项是()沧桑数千载,磨炼百代人。
2018-2019年高中语文安徽高考真题模拟试卷【63】含答案考点及解析班级:___________ :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1.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
这种文化思维从传统时代,到近代、现代,一直长期影响着我们整个的文化。
①采取毫不留情的斗争的态度来对待②当一个学者觉得自己是正确的时候,他就有一种强烈的道德自我优越感③而对与自己不同的意见,就会定位为道德上的邪恶④中国人的文化思维,从传统时代到革命时代,都存在两极思维:正和邪⑤于是产生了一种所谓的斗争哲学A.②①④③⑤B.④③①②⑤C.②⑤①③④D.④②③①⑤【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第④句“存在两极思维:正和邪”是总括句,决定了下面的句子的排序,应先“正”后“邪”,②是“正”,③是“邪”,①句是对待“邪”的态度,应在③后面。
⑤句是结果句。
所以选D项。
解答连贯题,概括来说,第一,要综观材料,把握材料的中心;第二,要弄清材料的陈述对象,语段的结构特点、感情基调,主要句子的句式特点等;第三,语句的连贯不能只注重语言形式的连贯,应看句子的内容是否前后照应,意思是否连贯顺畅。
具体来说注重三个“抓”:抓中心,抓思路,抓标志。
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
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2.以下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分泌(mì)煞风景〔shà〕悄声细语(qiǎo)量体裁衣(liáng)B.剽窃(piāo)瞭望(liào) 不胫而走(jìng)飞来横祸(hèng)C.湍急(tuān) 模具(mó) 暴殄天物(tiǎn)既往不咎(jiū)D.字帖(tiè) 泥淖(nào) 徇私枉法(xún) 数见不鲜(shuò)【答案】B【解析】略3.以下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首屈一指相辅相成滥竽充数皇天后土B.歪风邪气纪律松散暗渡陈仓气喘吁吁C.和颜悦色呱呱坠地甘之如饴异曲同功D.关心备致严惩不贷无事生非残篇断简【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考查字形可以单独出题也可以结合字音出题,百分之八十的汉字是形声字,可以依据形声字、词义、组合词的特点来识别。
边城高级中学2018届高三月考试卷语文命题人:1-3张翠俞4-6刘芳7-9周彩云10-13王麦14-16关爱萍17-19向金玲20王前进21龙绍辉22吴寿星审题组合龙绍辉第Ⅰ卷阅读题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所谓社会流动,简而言之,是指人们的社会地位以及职业的变动。
社会流动是社会自我调节的重要机制之一,是社会富有活力与否的一个重要标志。
面对社会流动增大的现实,宋人感慨颇多:“今日万钟,明日弃之;今日富贵,明日饿饥。
”宋代社会流动趋势增大,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其一,政治上:“贱不必不贵”。
魏晋南北朝时期,门阀士族往往世代为官。
这种状况到唐代没有根本性改变。
宋代“朝廷无世臣”“无百年之家”,士庶界限趋于消解,官民之别可以转化。
宋太宗曾叹息:“大臣子孙皆鲜克继祖父之业。
”宋代政治上的社会流动,与科举改革关系极大。
和唐代不尽相同,宋代“取士不问家世”,“一切考诸试篇”,采取弥封、誊录等措施,平民子弟仕进的可能性增大。
明代学者胡应麟说:“五代以还,不崇门阀。
”宋代门第观念相对淡薄,人们更加看重科举和官职,并影响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从前士庶不通婚、不交往一类的旧习俗有所改变。
其二,经济上:“贫不必不富”。
魏晋南北朝时期,自然经济色彩浓重。
中唐前后,商品经济有所发展。
时至宋代,商品经济发展更上一层楼。
商品经济竞争性强,胜负盈亏难料。
营利者往往“累千金之得,以求田问舍”。
政治权力往往向经济力量屈服,宋朝政府不得不减少对土地买卖的限制和干预。
土地作为商品较多地进入流通领域,土地所有权转换频率明显加快,以致“庄田置后频移主”。
如今人们常说:“富不过三代。
”其实,宋时已有此一说:“此今之富民,鲜有三世之久者。
”对于经济上的社会流动,宋人概括道:“富儿更替做”;“贫富久必易位”。
与社会竞争日益激烈相适应,人们格外重视教育后代:“人生至要,无如教子”,以此来防止家道衰败。
黑龙江省朝鲜族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汉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姓名:一、基础知识:(每小题2分,共22分)1、下列词语中书写和注意都正确的一项是()A、百舸.gě遏.制è斑澜.lán 羞涩.shèB、盎.然àng 吝啬..lìn sè擎.起qíng 灰烬.jìnC、捷.毛jié脊.骨jí瞳.孔tóng 惆怅..chóu chàngD、新颖.yǐng 撰.文zhuàn 心血.xiě苛.责kē2、下列词语注音、字形和解释都正确的一项是()A、峥嵘..岁月:不平常猝.(cù)不及防:超出正常范围B、罪魁.(kúi)祸首:为首的言简意赅.(gāi):完备C、流连忘反.:返回乳臭.(xiù)未干:气味D、煞.费苦心:极,很熙熙..攘攘:乱纷纷的样子3、根据句意,下列加粗的词语可以用括号中的词语替换的一项是()A.富有创造性的人总是孜孜不倦地汲取(吸取)知识,使自己学识渊博。
B.我珍惜阳光,因为她给我温暖;我珍惜绿叶,因为她给我生机;我珍惜星空,因为她给我遐想(幻想)。
C.经过重新装修,教学楼里里外外焕然一新(改头换面),给了刚返校的师生们一个惊喜。
D.故宫博物院的珍宝馆里,陈列着各种奇珍异宝、古玩文物,真是赏心悦目(沁人心脾)。
4、下面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目前家电市场硝烟弥漫,空调降价大战一触即发....。
B、在学习遇到困难的时候,我们要善于虚张声势....把大家的自信心树立起来。
C、日本军国主义所发动的侵华战争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可是日本文部省却别出..心裁..地一再修改日本中学历史教科书,掩盖战争罪行。
D、听到有儿童落水了,正在江边消夏的人们纷纷忘乎所以....地跳入水中去营救。
5、下列句子使用关联词语正确的一项是()A. 只有没有太阳,才没有地球上的一切生物。
2018—2019学年高三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试卷满分 150分考试时间 150分钟注意事项:①为保证书写效果,请用0.5毫米黑色水签字笔答题。
②卷面整洁,书写规范(包括标点),字迹清楚。
③请将答案写在答题纸上,否则不得分。
④违反以上①或②规定者均酌情扣3至5分。
一、文言基础知识(21分,每小题3分)1.下列加点字的解释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①失其所与.,不知亲附,结交②独.畏廉将军哉唯独B.①纵一苇之所如.如愿②谨.庠序之教认真从事C.①公车特征.拜郎中征召②逮.奉圣朝及、至D.①不如因善遇.之对待②虞常果引.张胜延请2.下列加点字的意义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①吾属今为.之虏矣②君为.我呼入B.①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②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C.①余船以.次俱进②少以.父任,兄弟并为郎D.①不知老之.将至②寡人之.于国也3.下列文言实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A.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
病: 疲惫B.中间力拉崩倒之声。
间:夹杂C. 臣有客在市屠中,愿枉车骑过之。
过:经过D.樊哙从良坐。
从: 跟随4.下列文言实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A.公等遇雨,皆已失期,失期当斩。
当:应当B.去北军二里余,同时发火。
去:离开C.唯大王与群臣孰计议之。
孰:形容词,仔细,周详D.从郦山下,道芝阳间行。
道:道路5.下列文言句式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例句: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A.以其无礼于晋B.此亡秦之续耳C.为击破沛公军D.举孝廉不行6.下列各项有关文化常识有误..的一项是()A.“千乘之国”中的“乘”是指车辆。
春秋时,一辆兵车配甲士3人,步卒72人,称为一乘。
“参乘”亦作“骖乘”,是站在车右担任警卫的人。
B.“吾妻来归”“始适还家门”“吾妻归宁”中的“来归”“适”“归宁”均是指女子出嫁。
C. 下九:古代农历每月十九为下九,是妇女欢聚的日子。
二十九为上九,初九为中九。
D. 孝廉:汉代以来推举人才的一种科目,举孝顺父母,品行方正的人。
汉武帝开始令郡国每年推举孝廉各一名,晋时仍保留此制,但办法和名额不尽相同。
7.下列各项有关文学文化常识有误..的一项是()A.“兼”“领”均表示兼任官职,“行”“守”均表示代理官职,“署”“权”则表示暂代官职。
B.疏,又称“奏议”“奏疏”,是臣僚向帝王进言使用文书的统称。
其本意为“疏通”,这里引申为分条说明的文字。
C.“视事”指官吏到地方检查公务,“下车”指官吏初到任,“乞骸骨”指官吏因年老请求退职,“致政”则指官员到任到职。
D.《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编年体史书,与《春秋公羊传》《春秋谷梁传》合称为“春秋三传”二、古代诗文阅读(38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刘安世,字器之,魏人。
从学于司马光,咨尽心行己之要,光教之以诚,且令自不妄语始。
调洺州司法参军,司户以贪闻,转运使吴守礼将按之,问于安世,安世云:“无之。
”守礼为止。
然安世心常不自安,曰:“司户实贪而吾不以诚对,吾其违司马公教乎!”光入相,荐为秘书省正字。
光薨.,宣仁太后问可为台谏..于吕公著,公著以安世对。
擢右.正言。
时执政颇与亲戚官,安世言:“祖宗以来,大臣子弟不敢受内外华要之职。
自王安石秉政,务快私意,累圣之制,扫地不存。
今庙堂之上,犹习故态。
”因历疏文彦博以下七人,皆耆德魁旧,不少假借。
章惇以强市昆山民田罚金,安世言:“惇与蔡确、黄履、邢恕素相交结,自谓社稷之臣,贪天之功,侥幸异日,天下之人指为‘四凶’。
今惇父尚在,而别籍异财,绝灭义理,止从薄罚,何以示惩?”会吴处厚解释确《安州诗》以进,安世谓其指斥乘與,犯大不敬...,与梁焘等极论之,窜之新州。
同文馆狱起,蔡京乞诛灭安世等家,谗虽不行,犹徙梅州。
惇与蔡卞将必置之死,因使者入海岛诛陈衍,讽使者过安世,胁使自裁。
又擢一土豪为转运判官,使杀之。
判官疾驰将至梅,梅守遣客来劝安世自为计。
安世色不动,对客饮酒谈笑徐书数纸付其仆曰我即死依此行之顾客曰死不难矣客密从仆所视皆经纪同贬当死者之家事甚悉判官未至二十里,呕血而毙,危得免。
家居未尝有惰容,久坐身不倾倚,作字不草书,不好声色货利。
其忠孝正直,皆则象司马光。
年既老,群贤凋丧略尽,岿然独存,而名望益重。
(选自《宋史•列传第一百四》,有删改)8.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 对客饮酒/谈笑徐书数纸/付其仆曰/我即死/依此行之顾/客曰/死不难矣/客密从仆所视/皆经纪同贬当死者之家/事甚悉/B. 对客饮酒谈笑/徐书数纸/付寸其仆曰/我即死/依此行之/顾客曰/死不难矣/客密从仆所视/皆经纪同贬当死者之家事/甚悉/C. 对客饮酒/谈笑徐书数纸/付其仆曰/我即死/依此行之/顾客曰/死不难矣/客密从仆所视/皆经纪同贬当死者之家事/甚悉/D. 对客饮酒谈笑/徐书数纸/付其仆曰/我即死/依此行之顾/客曰/死不难矣/客密从仆所视/皆经纪同贬当死者之家/事甚悉/9.下列对文中加点字词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 薨,古代称诸侯或有爵位的大官死去。
以此推之,司马光去世时官位高且享有爵位。
B. 台谏,台官与谏官的合称,其中谏议大夫、拾遗、补阙、正言掌规谏,通称谏官。
C. 右,古时就官位而言,左比右要高;就座位而言,左比右要卑,如“虚左以待”。
D. 大不敬,中国古代侵犯皇帝人身、权力及尊严的一种罪名,“十恶不赦”中的“十恶”之一。
1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 刘安世谨遵师教,也能反躬自省。
在吴守礼将要查办贪官司户之时,刘安世遵照司马光“不妄语”的教诲没有揭发,事后为自己的不诚实而自责。
B. 刘安世身为谏官,敢于直言进谏。
针对王安石任人唯亲的做法,他认为当时的任用官员与从前大不相同,影响甚坏;甚至参奏文彦博一班旧臣借机贪污纳贿。
C. 刘安世痛斥奸人,嘴下毫不留情。
他指责章惇与蔡确、黄履、邢恕互相勾结,贪天之功,希望得到皇帝的宠幸,天下的人们将他们称为“四凶”。
D. 刘安世正身洁己,深受老师影响。
他平日在家也无倦怠之态,正襟危坐,写字不用草书,不喜爱女色和钱财,他的忠孝正直都是效法老师司马光。
11.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1)今惇父尚在,而别籍异财,绝灭义理,止从薄罚,何以示惩?(5分)(2)惇与蔡卞将必置之死,因使者入海岛诛陈衍,讽使者过安世,胁使自裁。
(5分)(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春晚书山家屋壁[唐末五代]贯休水香塘黑蒲森森,鸳鸯鸂鶒①如家禽。
前村后垄桑柘深,东邻西舍无相侵。
蚕娘洗茧前溪渌,牧童吹笛和衣浴。
山翁留我宿又宿,笑指西坡瓜豆熟。
[注] ①鸂鶒(xīchì):一种像鸳鸯的水鸟。
12. 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首联描绘了静谧安恬的田园之景,暗颂了村民的勤劳。
B.“东邻西舍无相侵”一句,写出了农家生活祥和宁静,没有恃强凌弱、尔虞我诈、互相争夺等社会现象,寄托了诗人的理想和情趣。
C.“蚕娘洗茧前溪渌”一句,通过描写“蚕娘”在渌溪边漂洗蚕茧的场景,既写出了农家劳动的艰辛,也表现出“蚕娘”的辛勤和丰收的喜悦。
D.本诗末尾用一“熟”字状“西坡瓜豆”,绘出一片丰收在望的景象,回应上文满塘黑压压的蒲与到处都是的桑柘,欣喜之情,溢于言表。
13.本诗前三句描绘了怎样的景象?有什么作用?(6分)(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0分,一空1分)14.故木受绳则直,。
15.吾师道也,?16. ,用之如泥沙?17.元嘉草草,封狼居胥,。
18. ,此时无声胜有声。
19.苏轼在《念奴娇·赤壁怀古》中,运用借代修辞展现曹军失败的句子是“”。
20.苏轼在《赤壁赋》中慨叹“人生短促,人很渺小”的句子是,。
21.屈原在《离骚》中用比喻的手法,写出自己才能优秀却遭到嫉妒和造谣中伤的句子是:“,”。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文字,完成22~24题。
(14分)医者周国华读高二那年,我妈病了,痛得满床打滚。
我背着她到赤脚医生那里。
医生为她打了针止痛剂,手一摊:“怕是大病,赶紧送县医院。
”我借了辆三轮车,把我妈拉到县医院。
医生诊断后,把我叫到一边:“你妈得的是癌症,晚期了,花再多钱也没用,你自己决定吧。
”癌症?我眼前一阵发黑。
我爸走得早,这些年来,我妈就靠种那点承包田供我上学,如今……不能这么放弃!我刚想办住院手续,我妈含笑进来说:“医生,给我开点药吧,止疼的就行,我命硬,能挺过去。
”拗了半天,我还是按我妈的意思做了。
我知道,我妈一旦决定了的事,没人能改过来。
回家的路上,我拼命憋着,不让眼泪掉下来。
兜里只有三百块钱,那是全家仅剩的那么一点点。
或许天不绝人,我去村里小店买东西,无意中听到有人说,邻乡有个老中医挺神的,治好过一些大医院都没法治的怪病。
我立马找了过去。
老中医家里坐着很多病人,得什么病的都有。
老中医话不多,而且声音很轻,只是在搭脉后简单地问上几句,就摇头晃脑开起了方子,完了,又叮嘱几句,也看不出有啥高明之处。
最后一个轮到我,老中医瞅了我一眼:“病人呢?”我拿出医院的诊断书,讲了我妈的病情和家里的情况。
我说来得急,我妈也下不了地,先来问问。
说到最后,我的眼泪扑簌簌往下掉。
老中医瞪了我一眼:“这么大了还哭,没出息。
走,带我去看看。
”老中医给我妈搭完脉,捋着花白的山羊胡子在屋里踱来踱去。
我垂手,惶惑地盯着他。
老中医让我把三轮车上那个蛇皮袋子拿进来。
一打开,里面全是草药。
老中医告诉我把这几把药分均匀,半年服完,应该就可以了,不行的话,再去找他。
我连连点头,掏出三百块钱:“只有这些了,别嫌少。
”老中医没接钱,双手把玩着桌上的青花瓷瓶,左看右看,还不住地点头:“不用了,你留着做学费吧,这个东西卖给我吧。
”我妈连忙摇手:“不,这是我的嫁妆,几块钱买来的,乡下人没闲心插花,我常说,还不如碗勺来得实用呢。
”老中医晃头捻须,说:“实用不实用我不管,家里有一个,正好配个对。
”送走老中医,我和我妈还真不敢相信天下竟有这种好事,诊费、药费没付不说,还白白拿了一千块钱!半年后,我陪着我妈去了医院,诊断结果让我欣喜若狂,我妈竟痊愈了!我拿着锦旗去谢老中医,老中医一笑:“有钱了,就把瓶子赎回去,价钱嘛,翻倍。
”我点头。
我如愿考上了医学院。
用那些钱,我撑过了第一个学期。
之后,我勤工俭学,再没用过家里一分钱。
毕业后,我凭着优异的成绩,被省城一家大医院聘用。
我接我妈进城,贷款买房,娶妻生子,进修深造……二十多年后的一天,我偶然观看《鉴宝》节目,里面一个青花瓷瓶引起了我的注意,那个瓶子,看上去跟我家的一模一样。
专家几百万的估价让我又吃惊又愤怒,原来老中医早就知道瓶子的价值。
我想起了老中医眯着眼的神情,哼,狡诈,虚伪!我憋着满肚子怨气去找老中医。
老中医已去世,他儿子接过我的字条,一笑:“家父说你会成为医生,果然没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