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黎随想_浅议旧城保护和城市复兴
- 格式:pdf
- 大小:444.73 KB
- 文档页数:2
漫谈巴黎的旧城改造作者:蓝天宇来源:《群众·下半月版》2017年第09期全世界的大城市都不得不面對这样一个难题:过快增长的城市人口挤占了大量市区空间,重新进行城市空间的规划和改造变得十分艰难,尽管工程技术和资金投入早已不是改造的最大难题。
早年间,我跟一位英国教授一同研究欧洲的黄土地质时,探访过很多欧洲城市,他跟我说他最爱的城市是巴黎——古典与现代、老建筑和新大楼、公共设施和私人场所在这里相辅相成,完美融合。
偶有一天,我遇上了巴黎的复古骑行活动,换上了19世纪装扮的巴黎市民与周围的街景合二为一,丝毫没有违和感。
若不是大家频频掏出手机和相机,说是穿越也不夸张。
后来我回到香港,邻居恰巧是几位巴黎女孩。
当时,离我们所住的公寓楼不远处有一重建项目,工地里的施工昼夜不停,噪音极大影响了我们的休息和日常生活。
几位女孩常常会提起巴黎安静的旧城区,虽然也经历了大量改造,但是很少会像香港一样大拆大建,推倒重来。
几番交流和研究过后,我大概可以厘清巴黎旧城改造的精髓或内涵:注重完整保护城市原来的传统历史风貌,让新建建筑没有侵略性,精心雕饰每一处,通过增加绿化,使其摆脱衰败面貌,安静地服务社区的居民和游客。
从19世纪开始,巴黎城市规模发展迅猛。
二战后,人口急剧增长,到上世纪60年代初,巴黎大区面积虽然仅占法国的2%,人口却占16%,7成法国大型工商企业集团将总部设在巴黎。
1965年政府出台《巴黎大区规划》,明确提出在巴黎外围设立城市副中心,以分散居住人口,解决用地压力,平衡城市布局。
这些副中心已相继建成,扭转了经济生活过于向城市中心集中的局面,缓解了旧城面临的各种压力。
但由于经费过于集中于新城开发,引导市民大量向郊区迁移,老城区许多店铺纷纷关闭,一些商业街区甚至整体陷入颓势。
为扭转这种局面,政府首先采取的措施是对老城局部加速改造,建设现代化街区,包括新住宅、新公共服务设施及商业办公空间,注意尽可能多地增加绿化用地,使传统封闭的街区充满生机。
巴黎改建运动对于我国城市建设的影响与反思巴黎改建运动是指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的法国巴黎市进行的一系列城市改造工程。
这一运动在世界范围内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包括对我国城市建设提供了许多启示与反思。
巴黎改建运动对于我国城市建设的影响在于城市规划理念的转变。
19世纪末的巴黎城市空间状况混乱,低效率的街道布局、狭窄的道路以及卫生条件的恶劣等问题严重制约了城市的发展。
巴黎改建运动倡导了以城市规划为核心的城市建设理念,强调合理的交通布局、宽敞的道路和公共空间,以及人性化的城市设计。
这种改变对于我国城市建设来说是一个重要的启示,我们需要注重城市规划与设计,合理规划城市布局,提高城市交通以及公共空间的质量。
巴黎改建运动对于我国城市建设的影响还表现在城市绿化与环境保护方面。
巴黎改建运动提倡将公园建设作为城市改造的重要内容,通过增加绿地面积和树木种植来改善城市环境。
这一理念在我国城市建设中也得到了很好的体现,我们可以看到越来越多的城市开始注重绿化工作,并进行了大规模的绿化项目。
巴黎改建运动还注重了城市环境的保护,通过加强对建筑物的保护以及环境监测等措施来改善城市的整体环境质量。
这对于我国城市建设也提供了很好的借鉴,我们需要加强对城市环境的保护与治理,推动可持续发展的城市建设。
巴黎改建运动对于我国城市建设的影响体现在城市文化与艺术的保护与传承方面。
巴黎改建运动在城市建设过程中注重了历史建筑的保护,特别是对于巴黎市中心历史遗迹的保护。
巴黎改建运动还提倡了现代艺术与建筑的结合,通过引进新的建筑风格和建筑设施来丰富城市的文化内涵。
这一经验对于我国城市建设提醒我们要注重保护城市历史建筑和文化遗产,同时也要注重推动现代艺术与建筑的发展,以提升城市的文化品位。
巴黎改建运动对于我国城市建设的影响也反映在社会管理与居民参与方面。
巴黎改建运动强调城市的人性化设计和社会管理,通过改善城市环境和提供公共设施来改善居民的生活质量。
这对于我国城市建设来说很重要,我们需要关注居民的需求,提高城市公共服务的质量,并加强社会管理以确保城市的良好秩序。
巴黎改建运动对于我国城市建设的影响与反思近年来,巴黎的城市建设经历了一系列重大改革和改建运动,这对于我国城市建设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从城市规划、交通系统、环境保护等方面对巴黎改建运动对我国城市建设的影响进行探讨,并对我们在城市建设过程中需要反思和借鉴的地方进行分析。
巴黎改建运动在城市规划方面对我国城市建设产生了很大的启示和影响。
巴黎在城市规划中注重保护历史遗产,推动了许多历史建筑的修复,充分展示了城市的历史与文化底蕴。
巴黎也注重发展现代高楼建筑,如拉德芳斯大厦等,提升了城市的现代化水平。
这对我国城市建设来说,应该注重两者的结合,既要保护好传统文化,又要积极推进现代化建设。
巴黎改建运动在交通系统上的一系列改进对我国城市交通建设有很大的借鉴意义。
巴黎开展了大规模的地铁建设,使得市内交通更加便利和高效。
在我国城市的建设中,我们也要关注交通问题,继续扩大地铁系统,提高轨道交通的覆盖率,减少对交通拥堵带来的负面影响。
巴黎还推动了自行车共享系统的建设,减少汽车使用,改善环境质量。
我们可以借鉴他们的经验,加大对自行车共享系统的投资力度,鼓励市民绿色出行,减少尾气排放,改善空气质量。
巴黎改建运动在环境保护方面做出了一系列努力,这对我国城市建设也提供了重要的启示。
巴黎在城市改建过程中采用了多种环保措施,例如增加绿地面积,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建设生态公园,提供休闲娱乐空间;推动垃圾分类和回收利用,减少对环境的污染等。
我们可以从巴黎的经验中学习,加强城市绿化建设,增加城市绿地比例,提升城市生态环境质量;加强垃圾分类和回收利用工作,减少尾气排放和对环境的污染。
我们需要反思和借鉴巴黎改建运动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之处。
一方面,巴黎的改建过程中也面临一些挑战,如土地资源短缺、建筑工期延误、成本超支等问题。
这些问题需要我们在城市建设过程中加强统筹规划,合理利用资源,严格把控工期和成本,避免出现类似的问题。
巴黎改建后的城市面貌和原有历史文化街区的冲突也引发了一些争议。
巴黎旧城改造与保护的经验、教训及启示20世纪以来,巴黎对19世纪中期的城市改造进行了反思。
一方面,设立保护区,对历史文化建筑的保护和修缮进行补贴,并拆除违章搭建、疏解人口,为低收入者提供租房补贴,使旧城改造平稳有序。
另一方面,巴黎摒弃了单中心模式,积极打造若干个选址合理、交通便利、功能全面的新城,既纾解了中心城区的人口和产业,保护了历史文化遗产,也为城市发展开辟了新的空间。
巴黎地处法国北部,塞纳河西岸,是法兰西共和国的首都,已有1500多年的建都历史。
她是法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商业中心,是法国最大的城市,也是欧洲第二大城市。
“巴黎”具有不同的范围层次(见表),狭义的巴黎市包括巴黎市域内的20个区,即法国第75行政区,面积105平方公里。
大巴黎地区则进一步包括近郊三省(即上塞纳省、瓦勒德马恩省和塞纳—圣但尼省)和远郊四省(即伊夫林省、瓦勒德瓦兹省、塞纳—马恩省和埃松省),面积1.2万平方公里。
本文中如无特别指出,巴黎一词的含义为“巴黎市”,面积105平方公里。
19世纪中期巴黎大改造的教训19世纪以来,巴黎呈现出同心圆式的扩张模式。
由于没有经过系统的规划,城市发展混乱无序,街道拥堵不堪,用水、排水等基础设施非常差。
1852—1870年,奥斯曼主持了巴黎大改造,通过大规模的道路和地下管道建设等措施,提升了城市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水平。
但是,在这场“大拆大建”中,许多历史文化建筑被拆毁,居住区分割等问题日益突出,产生了一些社会矛盾,这些教训引起了人们的反思。
为了建设发达的道路网络,巴黎拆除了城墙和60%的市内建筑,中世纪和文艺复兴时期的建筑被拆毁的比例高达1/3。
特别是西岱岛,为了打通一条南北贯穿的大道,除了巴黎圣母院等著名建筑以外,岛上几乎所有的中世纪建筑都被拆毁(高增荣,2015)。
为了打造整齐划一的城市风貌,奥斯曼规定,在道路两旁兴建的建筑风格必须统一。
在市中心,凡是买下街道两旁土地的开发商必须严格按照规定的高度、风格来建房。
巴黎改建运动对于我国城市建设的影响与反思近年来,巴黎作为世界著名的城市,持续进行了大规模的改建运动。
这一系列的城市更新与改造工程,不仅影响了巴黎的城市风貌,也给全球各国的城市建设带来了启发和思考。
这一次巴黎的改建运动,对于我国的城市建设又有着怎样的影响和启示呢?这是一个需要我们认真思考的问题。
巴黎改建运动的成功实践给我们带来了许多启示。
在这次改建过程中,巴黎政府积极推进了城市规划与管理的创新,充分尊重城市历史文化,并积极引进了新的科技和理念。
这一系列举措,为城市的更新与改造提供了重要的保障和支撑。
作为世界上的一线城市,巴黎对于城市规划和管理的经验,都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
巴黎改建运动还体现了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理念。
在改建过程中,巴黎政府注重了城市的生态环境和可持续发展,通过提高城市的绿化率和开发低碳交通方式,使城市的居民生活更加便捷和健康。
这种以人为本的城市发展理念,对于我国的城市建设也具有很重要的启示意义。
巴黎改建运动也给我们带来了一些反思。
在这个过程中,一些已有的历史文化遗产被改变或者破坏,导致了一些争议和质疑。
对于这一点,我们需要认真思考如何在城市更新与改造中,更好地保护和传承城市的历史遗产。
巴黎改建运动也暴露了一些城市规划与管理中的问题。
在这个过程中,有一些城市规划与管理的决策,没有得到足够的民意参与和公众讨论,导致了一些社会不稳定因素的产生。
这也给我们提出了一个重要的问题,就是在城市规划与管理中,如何更好地保障市民的利益和参与权。
巴黎改建运动在全球范围内都具有着重要的示范与引领作用。
该运动的成功实践,为我国城市建设提供了很多宝贵的经验与启示。
该运动也需要我们进行深入思考与反思,以充分吸取其中的教训和经验,为我国的城市建设提供更加科学严谨的指导。
我们期待着,在未来的城市建设中,能够更好地借鉴和运用巴黎改建运动的经验,使我国的城市更加宜居宜业,成为更加现代化和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城市。
【2000字】。
巴黎改建运动对于我国城市建设的影响与反思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我国城市建设面临着许多问题,如交通拥堵、环境污染、土地资源浪费等。
在这样的背景下,巴黎改建运动给予了我们很多值得借鉴的经验和启示。
本文将从巴黎改建运动的背景、影响及其对我国城市建设的启示等方面进行探讨。
我们要了解巴黎改建运动的背景。
20世纪50年代,巴黎面临着旧城市衰退、郊区扩张、交通堵塞等城市问题。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巴黎政府开始进行大规模的城市改建运动。
该运动主要包括四个方面的改革:新城建设、老城改造、交通设施完善和绿化环境提升。
这些改革措施不仅改善了巴黎的城市环境,还提升了市民的生活品质。
巴黎改建运动对我国城市建设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巴黎改建运动强调城市规划与管理的重要性。
在改建期间,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规范了城市建设,例如实行了严格的控规制度、建立了城市管理机构等。
这给我国城市建设提供了有益的借鉴,使我们认识到规划与管理至关重要。
巴黎改建运动注重提升城市绿化环境。
改建期间,巴黎政府大力绿化城市,修建了许多公园、花坛和绿地。
这不仅让城市变得更加美丽,也改善了城市环境,提高了市民的生活质量。
我们可以看到,我国的一些城市也开始注重绿化环境的建设,通过建设公园、植树造林等方式提升城市的绿化水平。
巴黎改建运动强调交通设施的完善和疏通。
巴黎的交通一直是城市发展的瓶颈,因此政府在改建期间重点解决了交通问题。
例如修建了地铁、快速路和桥梁等。
这使得城市交通更加快捷便利,也为城市的经济发展提供了保障。
我们可以借鉴这样的经验,加强我国城市交通设施的建设,提高城市交通的效率。
巴黎改建运动注重老城改造。
在改建期间,巴黎政府对老城区进行了大规模的改造,修建了许多现代化的建筑和设施。
这使得老城区焕发了新的生机,提升了人们的居住环境。
在我国,许多城市也存在着老城区的问题,巴黎改建运动给我们提供了一种解决思路,即通过改造老城区,提升其功能和形象。
巴黎改建运动也给我们的城市建设带来了一些反思。
对老城保护的建议进行探讨摘要:本文主要根据笔者近年来的实际工作经验及对老城现状的一些了解,深刻了解到老城的独特价值,对此作出了对老城保护的一些建议。
仅供参考。
关键词:老城;保护;策略1.引言进入21世纪,社会正在不断的发展,有些老城已经被大家所淡忘,从北京、南京,到西安、广州,全国各地的城市遗产都面临着城市化的挑战,所以我们更要对老城的保护起到重视。
实际上,放眼全球,近几十年来在全世界发生的对城市历史核心区的拆除,已经构成了对社会结构和文化遗产的损害。
中国的历史城市,不仅具有建筑学上的独特价值,同时,古城的居民也创造了当地独特的文化和传统的社会结构。
如何保护好老城的“城”与“人”,已是我们今日必须直面的核心课题。
2.老城的力量老城的力量,我们是可以从具象的感官来体会的。
例如,旅行者行走在街头,有时会感到城市是“老旧”的,甚至还显得有一些阴沉。
但是,这恰恰是历史和自然赋予城市的个性,如同巴黎的古旧显示的是文化,伦敦的阴霾反映的是个性,而在全球化中如何彰显自己的文化和个性,正是城市软实力和竞争力的源泉所在。
城市的魅力来自于对城市生命的尊重。
城市是为人而建的,是为了让人能够在街巷里徜徉、散步而建造的。
在一座充满魅力的人性化的城市里,人们能平静地坐在欧洲的咖啡馆或中国的茶馆里闲聊,能随时得以触摸到时间的印记与具有城市特色的空间地标。
有了这些人性化的因素,正如我们在北京什刹海、纽约曼哈顿、京都园所见到的那样,城市便具有了无穷的魅力。
然而,这种魅力正因老城内的房地产开发而日益受损。
实际上,每一个西方发达国家工业化时期,也都经历过类似对历史城市从破坏到保护的曲折历程,但最终各国政府、知识分子与人民普遍意识到了文化遗产不可再生的特殊价值,纷纷采取各项措施保护历史城市。
例如法国于1962年颁布的《马尔罗法》,将有价值的历史街区划定为“历史保护区”,它使今天的巴黎旧城既保持了迷人的魅力,又使拉德芳斯新区焕发出现代的气息,两者相得益彰。
城市风貌保护与恢复规划案例研究引言城市是人类文明的结晶,是人们居住、生活、工作的地方。
然而,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许多城市的风貌逐渐被破坏,传统的建筑、街道和文化特色逐渐消失。
为了保护和恢复城市的风貌,许多城市开始制定风貌保护与恢复规划。
本文将通过多个案例研究,探讨城市风貌保护与恢复规划的实践和效果。
案例一:巴黎老城区的保护与恢复巴黎是世界上最著名的城市之一,其老城区的建筑风格独特,具有浓厚的历史和文化氛围。
然而,随着城市的发展,老城区的建筑逐渐破旧,面临着被拆除和改建的风险。
为了保护这一宝贵的历史遗产,巴黎市政府制定了一系列的风貌保护与恢复规划。
这些规划包括修复老城区的建筑、改善街道环境、保护历史文化遗迹等。
通过这些措施,巴黎成功地保护了老城区的风貌,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和投资者,成为世界上最受欢迎的旅游目的地之一。
案例二:北京胡同的保护与改造北京是中国的首都,拥有丰富的历史和文化资源。
然而,随着城市的快速发展,许多传统的胡同被拆除,被高楼大厦所取代。
为了保护和恢复北京的传统胡同风貌,北京市政府制定了一系列的保护与改造规划。
这些规划包括修复老旧的胡同建筑、改善胡同的环境卫生、提升胡同的文化品质等。
通过这些措施,北京成功地保留了许多传统的胡同,使其成为城市的独特景观,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和居民。
案例三:巴塞罗那市中心的保护与再生巴塞罗那是西班牙著名的城市,拥有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文化。
然而,由于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巴塞罗那市中心的建筑和街道逐渐失去了原有的风貌。
为了保护和恢复市中心的风貌,巴塞罗那市政府制定了一系列的保护与再生规划。
这些规划包括修复老城区的建筑、改善街道的交通状况、提升市中心的文化活动等。
通过这些措施,巴塞罗那成功地保护和恢复了市中心的风貌,成为了一个充满活力和魅力的城市。
结论城市风貌保护与恢复规划是一项重要的工作,对于保护城市的历史和文化遗产,提升城市的形象和品质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以上的案例研究,我们可以看到,城市风貌保护与恢复规划在实践中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每次造访欧洲,作为建筑师的我就是一次“朝觐”。
此次又随团访欧,尽管日程安排十分紧张,但我还是设法借转机之际,在我向往的历史、人文、艺术之都——巴黎待了48小时。
白驹过隙之间,巴黎,这座伟大城市的保护和建设,再次给我留下了许多值得回忆,也深受启发的东西。
现略撷一二,以飨同仁。
巴黎不愧为历史、文化的世界名都,如果说自公元360年朱利安在塞纳河中的西岱岛上自称罗马皇帝作为巴黎的肇始,到今天这座伟大的城市已走过1600余年的历程。
虽经历过无数次战火的蹂躏、摧残和若干代帝王的修葺、重建,但难能可贵是,巴黎却在整个城市的发展形态、规划布局和建筑风格上,保持了高度的完整、和谐和统一。
我们今天游览巴黎,不仅是观赏一处处“景点式”名胜古迹,而是完全置身于一座巨大的历史博物馆中。
徜徉在香榭丽舍,流连于枫丹白露,触目所及,我们看到的全都是历史和文物。
不用说,大街上建于18世纪的住宅比比皆是,19世纪的商业建筑数不胜数。
始建于12世纪的巴黎圣母院、13世纪的卢浮要塞巍然屹立,就连埃菲尔铁塔、蓬皮杜国家艺术和文化中心、拉德方斯新区这些工业时代的“怪胎”,都无一不给古都增光添彩。
这正说明巴黎不仅是旧时代高卢-罗马文明的瑰宝,也仍然是新时期法兰西国家的骄傲。
在新旧更替、大浪淘沙、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的今天,古都巴黎依然青春焕发,生机勃勃,昂首走在时代的前列,以她固有的美妙笔触,谱写着崭新的篇章。
众所周知,一个世界名都、历史古城、政治文化中心、特大型城市,怎样解决随着经济发展、时代进步、人口增加、城市扩大所带来的诸如交通拥挤、居住恶劣、土地紧张、环境污染等城市弊病,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
它在很长时间内困扰着世界各国的经济学家、环境、建筑和城市规划专家。
但如果他们都到巴黎来看一看,我想至少可以找到50%的答案。
首先,立法先行。
法国政府对巴黎的发展规划、城市建设和保护,是站在发展和保护法兰西民族文化、维护国家尊严和利益的战略高度来采取相关措施的。
巴黎的《城市规划和保护法》是世界上最全面、完善和严格的城市建设法律体系之一,大到对大巴黎地区和巴黎中心城区的城市布局、用地规划、交通组织以及分区规划、城市设计原则,小到对若干城市规划控制指标和参数诸如容积率、建筑密度、高度、间距、风格、立面形式等,都有相当详细的规定。
尤其对旧城区和古建筑的保护,其重视和严格的程度,在全世界无出其右。
正是在这部法律和相关政策的指导下,20世纪50年代初,为适应巴黎城区不断扩大规模的需要,巴黎新城区——拉德方斯的总体规划,经过深入、细致、反复的研究、对比和评估,最终确定沿香榭丽舍大道西北方向延长线、距凯旋门约6公里的130公顷地块,其分区和详细规划原则基本一次制订,建设开发分期进行,至20世纪90年代,其标志性建筑物“新凯旋门”——拱门终告落成。
时间跨度长达40年,但新区建设基本按当初规划进行,反映出巴黎市政当局严格而高超的执行和管理能力,也使得拉德方斯成为以巴黎为代表的法兰西文明皇冠上的一颗璀璨明珠,成为古都巴黎新生的象征。
第二,既要保护,更要利用。
当今世界各国对文物古迹保护的一大难题,就在于保护和利用的矛盾。
只保护,没有足够的经济财力支撑,难以长久,最终也难以保护;若利用,有经济收入,可以支持保护,但也会对文物造成损毁、破坏,对保护形成冲击。
但巴黎在对旧城区的利用、经营、维修和保护方面做得极为出色,使保护和利用二者相得益彰,化矛盾
巴黎随想
——浅议旧城保护和城市复兴胡章鸿
180 北京规划建设
观察OBSERVATION
于无形。
以中心城区的重要文物古迹为圆心向外辐射,划分出不同半径的保护区域,对不同古迹建筑制订分级保护(利用)制度。
重要建筑及区域重点保护,完全由政府出资维修,维持其原有使用功能,只供游览观赏,如以荣军院、先贤祠、巴黎圣母院、圣心教堂为代表的一大批纪念及宗教建筑。
最大量的、也是做得最为成功的,是对相对次要一级建筑的保护和利用,总体维持立面风格、外形尺度不变,对内部空间进行适度改造以适应新的使用功能的需要。
如作为法国总统官邸的爱丽舍宫;为1900年世界博览会建造的大小宫殿,至今仍是汽车等机械设备、建材、纺织等工业产品的重要展览场所;巴黎警察总局的德维尔旅馆;波旁宫是法国国民议会的所在地;当然,还有作为法国国家中央艺术博物馆的卢浮宫…… 这些建筑不仅保存维护得十分完好,而且还在现代社会生活中发挥着相当重要的作用。
政府部门使用作为古迹保护的国家资产,其应交纳的房屋租赁费可能在其正常开支的办公费用中只占很小一部分,甚至可能是象征性的收取,但法律规定其必须承担对这些古迹的维护、修缮义务并达到严格的规范标准。
政府的行政性开支保证了古迹保护费用的充足来源,同时又明确了古迹保护的责任人,这一点尤为重要。
巴黎作为世界名城、欧洲古都,其依旁法国经济的强大后盾、欧洲政治文化的崇高地位、适中的地理位置、便捷发达的交通和拥有完善舒适的服务等因素,成为欧洲大陆会展经济最为发达的城市。
所以,更不用说以市场经营为手段、以赚取利润为目的的博览会、博物馆、纪念馆、美术馆等,其营业收入足以支付保护费用。
其次,离中心城区更远、重要性更低一级的建筑和街区,采取仅保留外立面、内部完全更新、改造的方法,以提高建筑的使用功能并节约城市用地。
再次,则是完全拆除重建。
在这里,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法国建筑师在注重保护巴黎古都风貌的同时,在城市文脉的延续和挖掘,在新建筑风格的继承、发扬、创新方面,做出了突出的成绩。
如果在为1889年世界博览会而建的埃菲尔铁塔、为1900年世界博览会而建的大小宫殿和为1937年世界博览会而建的夏约宫的建筑型制上,我们还依稀看到19世纪末折衷主义和20世纪初新古典主义风格的滥觞;那么,蓬皮杜国家艺术和文化中心结构主义的前卫、透明、夸张仅表明法兰西文化对外来者的宽容和大度,其建筑本身与周边环境是否融合还存有争议的话,巴士底歌剧院和阿莱商业中心后现代主义的建筑符号及处理手法的运用就已是圆润舒畅、至臻完美了,谁也不能说它们不是古都城市环境和谐、有机的一部分。
其实,蓬皮杜中心钢架和玻璃简洁、明快的外形,与周边传统建筑的繁复、威仪恰成对比,相映成趣;巴士底歌剧院的立面曲线、开缝的山墙、敦实的体量,都让人联想起昔时巴士底广场上巴洛克建筑的辉煌;从阿莱商业中心众多的钢制拱架和大面积的深色坡屋顶上,我们也可以看到哥特复兴和浪漫主义建筑的些许身影。
这就是法国人的聪颖和睿智,复古可以以“假”乱真,创新也能水乳交融。
第三,文化保护是法兰西国家和全民族的精神意识。
漫步巴黎街头,到处都可以看到对古建筑的保护性修缮。
这种保护不仅是法律所规定,也是房屋的主人引以为自豪的善事义举。
为了不影响建筑的整体外观以干扰游客观赏,这些修缮都必须做到精心保护、精心施工。
我还看到两座桥,因塞纳河水的冲刷和潮气的侵蚀,两个桥孔的石拱和桥墩的石雕像都风化得十分厉害,已经影响到整座桥的安全和美观,维修势在必行。
为不影响塞纳河的航行,一个桥孔一个桥孔的施工。
工人们细心地将风化的石块从桥拱中取出,又将新的、相同的石材原模原样地安装回去,丝丝入扣,一丝不苟。
桥墩的石雕像也复制得惟妙惟肖,不知道的还以为只是将旧雕像清洗干净了。
这些需要更换的雕像不是一个两个,而是几十上百个,显然需要花费大量的人力、财力、物力。
但巴黎市政当局并不吝惜投入,因为他们知道,经过维修,这些建筑都会相当程度地恢复过去的面貌,焕发新的生命,尽展昔时的风采,又可以将古都巴黎的神韵传承数十年,又可以让法兰西的子孙后代乃至全人类,在今后几十上百年中还可以像我们今天一样,感悟和领略巴黎的风采,永远看到和铭记法兰西文明的辉煌。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文化精髓是不可以、也不可能因时事的变迁而轻易消亡的,但需要我们精心呵护,努力传承。
不经过艰苦的拼搏和奋斗,是不可能使我们自己变得强盛,使我们自己的民族文化发扬光大的,当然,也不可能赢得别人的景仰和尊敬。
我感到,中国的城市建设和保护,可以从巴黎的城市建设和保护的理论及实践中,得出许多有益、有用的启示。
作者单位:新华联集团副总裁
责任编辑:文爱平
北京规划建设181
OBSERVATION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