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农业大学生物科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 格式:pdf
- 大小:230.29 KB
- 文档页数:6
青岛农业大学动物科学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1. 学历层次:四年本科,农学学士。
2. 掌握的知识: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动物生产与管理、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动物营养与饲料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接受与动物生产相关的调查、分析、评估、设计等方面的基本训练,掌握动物生产与管理、动物育种和繁殖、饲料加工与利用等方面的基本能力,学习现代最新的动物生物技术和手段,适应科学技术的发展。
3. 具备的能力:培养学生系统掌握动物科学和相关学科的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具备动物遗传育种、营养分析检测、饲料研制、疾病防治、产品加工与经营管理以及教学、科学研究能力。
有较高的从事本专业及相关专业业务工作的基本素质和能力,有良好的文字与口头表达能力和计算机应用能力,有较强的创新精神和实际工作、管理能力。
能在畜牧业及相关领域从事教学科研、生产、市场开发、经营管理及科技推广工作的应用型、复合型高级专门人才。
4. 优势或特色:在动物生物技术育种、动物的生殖发育、转基因、克隆技术、动物营养调控等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和特色。
二、学习经历1.主要基础课程:大学英语、高等数学、计算机、动物学、动物解剖与组织胚胎学、动物生理学、动物生物化学、动物遗传学。
2.主要专业课程:动物育种学、动物繁殖学、动物营养学、饲料学、兽医微生物学、生物统计与试验设计、家畜环境卫生学、动物生产学、动物基因(生物)工程。
3.主要实践项目:动物基础实验、动物生理生化实验、动物环境卫生教学实习、动物繁殖学教学实习、动物生产学教学实习、兽医学教学实习、动物生物技术实验操作等。
三、就业情况1.就业方向:一是畜牧业及相关领域:主要从事教学科研、生产、饲料加工、市场开发、经营管理及科技推广工作,初次就业率达到95%以上。
二是报考研究生:多年来考研录取率一直保持在40%左右。
三是考取国家公务员、选调生等:每年都有相当一部分本科和硕士毕业生考上国家机关和事业单位(如畜牧相关行政执法部门、学校和行政机关单位等)公务员。
设施农业科学与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一、专业名称(中英文);专业代码设施农业科学与工程专业:Agriculture Facility Science and Engineering专业代码:090106二、培养目标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对国家和社会有高度责任感,具备良好的科学文化素养。
掌握园艺和农业工程领域基本理论、农业设施结构设计和环境调控装备开发技能,具有设施园艺生产过程管理、设施园艺产业开发与经营管理等技能,专业素质高,实践能力强,具有社会适应能力,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从事设施装备研发、产业技术推广、产品开发、设施农业产业经营管理工作的复合型高级专门人才。
三、培养要求(一)专业培养基本要求1. 知识要求(1)掌握数学、物理、化学等基础理论知识;(2)掌握生物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3)掌握工程制图、建筑学、工程学基本理论知识;(4)掌握农业设施建筑、农业设施环境工程的基本理论知识;(5)掌握设施园艺作物栽培管理等基本知识;(6)熟悉设施农业产业发展相关的方针、政策、法律和法规;(7)掌握一门外语;掌握资料查询、文献检索的基本方法。
2. 能力要求(1)具备园艺、设施园艺、环境控制的实验技能;(2)具有设施结构与环境调控装备开发设计的能力;(3)熟悉设施农业施工和管理各环节,具有生产管理能力;(4)具有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新问题的科技创新能力;3. 素质要求(1)具有较强政治素质、团队协作意识、组织管理与决策能力;(2)具备良好的语言沟通交流、健康的人际交往能力。
专业培养特色:(1)设施农业科学与工程专业是一门涉及生物、工程、环境等多学科有机结合与统一形成的新兴专业,旨在培养具备在可控环境条件下的农业生产(即工厂化农业生产)领域从事科学研究与工程建设等方面工作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能在设施农业建筑与环境控制、工厂化农业生产系统、城镇规划、设施栽培灌排技术等方面,从事规划设计、装备开发与集成、经营与管理、教学与科研等方面工作的综合型技术人才。
2023年生物科学专业高校排名
全国生物科学类大学排行榜
1、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2、北京大学
3、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4、成都理工大学
5、西北大学
6、南京大学
7、中国海洋大学
8、浙江大学
9、兰州大学
生物科学专业就业方向
生物科学专业就业方向包括化工、医药、金融、教育行业等。
毕业从业方向有初中教师、公务员、小学教师、考研、科研人员、生物工程、生物制药、高中教师、事业单位人员等。
就业主要方向包括化工、医药、金融、教育行业等。
相比之一,一些盲目开设生物学专业的高校,师资、科研等跟不上,其毕业生就业肯定会遇到更多困难。
目前,国内生命科学所带动的下游产业有限,但也有向好的趋势。
有的年轻人认为毕业到企业公司工作就觉得掉价,实际上杭州、上海、北京等很多跨国的和国内有名的生物医药企业都需要优秀的生物学人才,将来企业才是创新的主体,那里有年轻人可以施展才华的空间和平台。
生物科学专业学什么
生物科学专业学习微生物学、植物生物学、遗传学、动物生物学、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普通生态学。
生物科学有两个专业方向,分别是生物科学和生物技术,主要培养学生学习专业基础知识理论,通过科学实验,开发学生的科学思维,使得他们具有良好的科学素养以及研究、开发和管理的基本能力。
新农科背景下地方农业院校生物学专业人才分类培养模式的思考与探索发布时间:2021-11-11T07:58:50.195Z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1年第17期作者:刘新叶青易晓华侯丽霞刘广超[导读] 实施本科生分类培养是满足学生个性发展和社会多元化人才需求的必要措施,本文以生物科学和生物技术专业为例,实践“以学生为本,培养创新创业能力”的教育理念,构建了“学术型、复合型、应用型”分类培养模式刘新叶青易晓华侯丽霞刘广超青岛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山东青岛 266109【摘要】: 实施本科生分类培养是满足学生个性发展和社会多元化人才需求的必要措施,本文以生物科学和生物技术专业为例,实践“以学生为本,培养创新创业能力”的教育理念,构建了“学术型、复合型、应用型”分类培养模式,实施“三早、二选、一强”策略,制订了“强化基础能力、专业核心能力和拓展能力”的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依托平台建设和团队建设,培育以“全程全方位导师组”为主体的六位一体的教师队伍,实施“加入一个团队,主持一项课题,访问一所学校,深入一个行业”的“四个一”教师培养计划,提出了建立分类培养相适应的育人模式的思考和探索,为地方农业高等院校深入改革本科人才培养模式提供借鉴。
Thinking and Exploration on the Classified Training Model of Biological Talents in Local Agricultural Colleges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Emerging AgriculturalLIU Xin YE Qing YI Xiao-hua HOU Li-xia LIU Guang-chao Qingdao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college of life science Qingdao, Shandong Province,266109 【Abstract】: The implementation of undergraduate classification training is to meet the needs of students personality development and social diversity of the necessary measures, this paper to bioscience and biotechnology as an example, the educational concept of "student-oriented, innovative and entrepreneurial" was put into practice, and the classified training mode of "academic, compound and applied" was set up, it has formulated a talent training program and curriculum system for "strengthening basic capabilities, professional core capabilities and expanding capabilities, " relying on platform construction and team building, foster a "six-in-one" teaching force with the "all-round Tutorial Group" as the main body, implement the "Four ones" teacher training plan of "joining a team, presiding over a project, visiting a school and going deep into a trade" ,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the thought and exploration of establishing the mode of cultivating talents by classification, which can be used for reference in reforming the mode of cultivating undergraduates in local agricultural colleges. 关键词:新农科;地方农业院校;生物学;专业人才;分类培养模式中图分类号:Q-4;G642 文献标识码:A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应优化结构办出特色,根据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对高等教育结构进行调整。
园艺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一、专业名称园艺专业(Horticulture Majors)专业代码:090102二、培养目标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掌握生物学和园艺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具备较完整的现代生物科学知识体系,掌握园艺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专业素质高,实践能力强,具有社会适应能力、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能够从事园艺产业技术推广、产业开发、经营管理和科学研究等相关工作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
三、基本规格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个方面的知识和能力:1. 具备扎实的数学、物理、化学等基本理论知识;2. 掌握植物学、植物生理学、生物化学、普通遗传学等生物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实验技能;3. 系统掌握园艺学(果树、蔬菜和观赏园艺)科学研究和产业经营所必需的自然科学和管理科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掌握园艺产业规划设计、园艺植物栽培、品种选育和良种繁育、病虫害防治、园艺产品商品化处理等方面的技能;4. 掌握科技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较强的调查研究与决策、组织与管理、文字表达能力与科技写作能力;15. 具备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意识和基本知识,了解园艺生产和科学研究的科学前沿和发展趋势;熟悉农业生产、农村工作和与园艺生产相关的方针、政策和法规;6. 具有较好的计算机应用能力。
熟练掌握一门外国语,能顺利阅读本专业的外文书刊。
四、学制与修业年限学制四年;修业年限3-8年五、授予学位农学学士六、专业核心课程植物生理学、生物化学、普通遗传学、土壤肥料学、园艺植物栽培原理、园艺植物育种原理、园艺植物病理学、园艺植物昆虫学、园艺植物生物技术、园艺产品贮藏运销学。
七、全学程时间分配2八、毕业基本要求3九、课程设置与教学进程一览表表Ⅰ必修课课程设置与教学进程一览表园艺专业4567备注: 果树模块和蔬菜模块自主选择一个模块,其余课程按学期选课学分要求从共选课里自主选择。
89。
生物科学类专业及院校介绍1. 生物科学主干学科:生物学主要课程:动物生物学、植物生物学、微生物学、生物化学、细胞生物学、遗传学、发育生物学、神经生物学、分子生物学、生态学等。
专业概况教学实践包括野外实习、毕业论文等,一般安排10~20周。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生物科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较强的实验技能,能在科研机构、高等学校及企事业单位等从事科学研究、教学工作及管理工作的生物科学高级专门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生物科学方面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受到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方面的科学思维和科学实验训练,具有较好的科学素养及一定的教学、科研能力。
就业方向1.掌握数学、物理、化学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2.掌握动物生物学、植物生物学、微生物学、生物化学、细胞生物学、遗传学、发育生物学、神经生物学、分子生物学、生态学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实验技能;3.了解相近专业的一般原理和知识:4.了解国家科技政策、知识产权等有关政策和法规:5.了解生物科学的理论前沿、应用前景和最新发展动态;6.掌握资料查询、文献检索及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相关信息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实验设计,创造实验条件,归纳、整理、分析实验结果,撰写论文,参与学术交流的能力。
开设院校[北京]北京大学[北京]清华大学[广东]中山大学[上海]复旦大学[吉林]吉林大学[江苏]苏州大学[天津]南开大学[重庆]西南大学[上海]华东理工大学[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山东]烟台大学[广东]暨南大学[广东]广州大学[上海]华东师范大学[甘肃]兰州大学[陕西]西北大学[河南]河南科技大学[辽宁]辽宁大学[广东]华南农业大学[河南]河南大学[山东]山东农业大学[江苏]扬州大学[天津]天津师范大学[四川]四川师范大学[广东]华南师范大学[湖北]华中师范大学[山东]山东师范大学[湖南]湖南师范大学[河北]河北科技大学[上海]上海师范大学[江苏]南京师范大学[山东]青岛农业大学[江苏]南京农业大学[浙江]浙江师范大学[陕西]陕西师范大学[新疆]石河子大学[黑龙江]东北林业大学[四川]四川农业大学[浙江]杭州师范大学[山西]山西大学[河南]河南农业大学[江苏]南京林业大学[福建]福建师范大学[湖北]武汉工业学院[山东]聊城大学[广西]广西师范大学[江西]江西农业大学[山东]曲阜师范大学[四川]成都中医药大学[辽宁]沈阳大学2.生物技术主干学科:生物学主要课程:微生物学、细胞生物学、遗传学、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基因工程、细胞工程、微生物工程、生化工程、生物工程下游技术、发酵工程设备等。
新农科创新人才培养方案的探讨——以临沂大学农业生物安全专业建设方案为例刘云国冯桂芳*巩敏康大成王芳芳于娇娇刘一萌(临沂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山东临沂276000)摘要本文以临沂大学农业生物安全专业的建设方案为例,对新农科创新人才培养方案进行了探讨,从国内外农业生物安全专业现状、人才培养目标、多元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全程课程设置、软硬件教学资源、实验实践教学体系、强化劳动教育等方面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新农科人才;农业生物安全;专业建设;培养方案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7731(2023)07-0178-04Discussion on the Culture Regimen of New Agricultural Innovation Talents ——Taking the Agricultural Biosecurity Professional Construction Scheme of Linyi University as an Example LIU Yunguo FENG Guifang*GONG Min KANG Dacheng WANG Fangfang YU Jiaojiao LIU Yimeng(College of Life Sciences,Linyi University,Linyi Shandong276000)Abstract It was discussed on the new agricultural science innovation talent training program by taking the construction plan of the agricultural biosecurity major of Linyi University as an example.It was discussed about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agricultural biosecurity majors at home and abroad,talent training goals,diversified innovative talent training models,full curriculum settings,school software and hardware teaching resources,experimental practice teaching system,and strengthened labor education.Keywords new agricultural talents;agricultural biosecurity;professional construction;culture regimen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加剧,国际贸易往来频繁,生物入侵所带来的生物灾害和生物安全问题日益严峻。
农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一、专业名称(中英文);专业代码农学专业:Agronomy Major专业代码:090101二、培养目标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对国家和社会有较强的责任心,掌握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理论知识,作物生长发育、作物栽培与耕作、作物遗传育种等基本理论,具备较完备的现代生物科学知识体系,了解作物生产现状和发展趋势。
具有作物生产、新品种选育、种子生产与经营等方面的科学素养和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强,具有社会适应能力,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能够从事现代农业生产、农业技术推广、农业经营管理、科学研究和教学等工作的应用型人才。
三、培养要求(一)专业培养基本要求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能力和素质要求:1.知识要求(1)掌握数学、物理、化学等自然科学基础理论知识;(2)掌握生物学科和农学学科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实验技术;(3)掌握作物栽培、作物种植制度、作物新品种选育和种子生产与检验、农田水肥管理、用地养地制度、作物病虫草害及其防治等专业知识;(4)具备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意识和基本知识,了解农业科学技术的发展前沿与发展趋势;(5)熟悉国内外农业生产、农村工作的有关方针、政策和法规以及农业经济和管理等方面的理论和知识;(6)掌握一门外语,掌握资料查询、文献检索的基本方法。
2.能力要求(1)具有生物化学、生物学、遗传学和土壤肥料学和农业气象学的基础实验技能;(2)具有从事作物育种、栽培、管理和数据分析的能力;(3)具有较强的调查研究与决策、组织与管理、口头与文字表达能力以及独立获取知识、信息处理和创新的能力;(4)能阅读外文专业文献,具有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相关信息的能力。
3.素质要求(1)养成良好的政治思想道德素质,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2)具有乐观向上、积极进取、甘于奉献、团结协作的心理素质和良好的身体素质;(3)具备良好的语言沟通交流、健康的人际交往能力;(4)具备从事本学科和相关学科工作和研究的基本技能和素质。
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一、专业名称(中英文);专业代码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Agricultural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 Majors专业代码:090201二、培养目标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对国家和社会有高度责任感,具备良好的科学文化素养,掌握化学、生物学、地学基础知识,掌握农业资源与环境科学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精通植物营养与施肥技术、土壤资源调查与利用技术、农业分析与测试技术,能在农业、环保、土壤肥料等相关领域从事农业资源管理及利用、农业环境保护、肥料研发与农化技术服务等工作的应用型、复合型高级专门人才。
三、培养要求(一)专业培养基本要求1.知识要求(1)掌握扎实的数学和化学等自然科学基础理论知识;(2)掌握植物学、植物生理、微生物学、生态学、环境地学、仪器分析等生物学和地学等方面的基础理论知识;(3)掌握土壤学、土壤资源调查与评价、植物营养学、环境监测、养分资源管理与利用等农业资源与环境科学等方面基础理论知识;(4)掌握肥料生产原理与工艺、新型肥料研发与利用、农业废弃物资源化技术等方面基础理论知识;(5)熟悉国家农业资源开发利用、养分资源管理、肥料研发生产及生态环境保护等有关政策和法规。
2.能力要求(1)掌握一门外语,具备基本的读、写、听、说能力;(2)具备生物学和化学等实验技能;(3)具备从事农业资源利用、肥料生产与应用和环境保护等方面工作的能力;(4)具有一定的实验设计、实施、总结及撰写论文的科学研究基本能力。
3.素质要求(1)具备良好的身体素质、心理素质;(2)具备良好的政治素质、思想素质、道德品质、法制意识、诚信意识;(3)具备良好的科学素质、文化素质、文学艺术修养、现代意识,具备从事农业资源管理及利用、农业环境保护、肥料研发与农化技术服务等工作的信心和能力。
专业培养特色: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立足传统专业的优势,紧密面向行业(土壤肥料、土地资源、农业生态环境)与产业(肥料生产企业、农资公司等)发展的需求,通过厚基础(夯实化学、生物学和地学知识基础),强能力(通过实验实践教学体系、科研训练体系与创业教育体系,强化农业资源利用、农业环境保护和肥料资源开发等专业核心能力),以学生为主(以专业方向模块课程为基础,产学研为抓手,注重学生个性化和差别化培养),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主,兼顾学术型人才和复合型人才发展为目标,培养符合国家与社会发展的高素质专业人才。
生命科学学院生物科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生命科学学院生物科学专业(含基地班)人才培养方案(级与二年实行大类培养,不分专业,进入三年级后依据兴趣与前两年学习情况编入不同专业学习。
生物科学既是一门具有悠久历史的学科,又是当今蓬勃发展的热门学科。
是研究生物的结构、功能、发生和发展的规律,以及生物与周围环境的关系等的科学。
在科技迅猛发展的21世纪,生物科学正从分子、细胞、个体和群体等不同层次上综合运用现代技术系统地研究生命的奥秘。
生物科学作为自然科学研究的前沿领域,正成为发展最快、应用前景最广的学科之一,其研究成果为人类的健康与发展乃至整个世界的发展与变革带来了深远影响。
生物科学的发展将推动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兰州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的生物科学专业是整合动物学专业(1946年)、植物学专业(1946年)、植物生理学专业(1980年)、细胞生物学专业(1980年)、生物化学专业(1980年)等本科专业而建成的综合性理科专业。
兰州大学生物科学专业是国家“国家生命基础学科人才培养基地”之一(1993年),教育部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点()。
学院师资力量雄厚,拥有国家“千人计划”1人,“外专千人计划”1人,“长江学者”特聘教授4人,“长江学者”讲座教授1人,国家自然科学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4人,兰州大学“萃英”特聘教授10人,中科院“百人计划”资助4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共22人,甘肃省领军人才8人,“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获得者1人。
历经多年的建设,目前该专业学生的培养在“211”、“985”工程建设资金的支持下,依托国家重点实验室、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生物学实习基地等教学实验实习平台,利用学院雄厚的师资队伍,已经培养出一批基础扎实、创新能力强和综合素质高的人才,为国家人才培养做出了巨大贡献,受到社会的广泛赞誉。
该专业分生物科学基础理论班(基地班)和生物科学班。
同时,该专业的学生有机会进入教育部“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计划”,即兰州大学“萃英学院”(萃英生物班)学习,在学期间或毕业后将被选送国际一流大学或研究机构深造。
生物科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专业代码:070401)一、培养目标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掌握生物科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 能在科研机构、高等学校从事科研和教学工作,能在企业、事业和行政管理部门从事 与生物科学有关的应用、研究、技术开发和管理等工作的应用型、复合型高级专门人 才。
二、基本规格(业务要求及毕业生应获得的能力)主要学习生物科学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接受从事生物学研究和技术应用 的基本训练,具有研究、开发和应用生物科学各领域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1.掌握数学、物理、化学及现代生物学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2.掌握生物科学相关领域的发展现状和趋势,具备生物学的基本实验技能,具备 初步从事生物学工程和研究开发工作的能力;3.能运用一门外语熟练阅读本专业外文书刊;4.掌握计算机理论与应用知识;5.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6.具备生物学相关领域工作的管理能力;7.具有一定的科研、实践与科技写作能力。
三、学 制四年(基本修业年限38年)四、授予学位理学学士五、主干学科生物学六、主要课程植物学、动物学、微生物学、生物化学、动物生理学、植物生理学、生态学、细 胞生物学、分子生物学、发育生物学、遗传学、生物统计学、发酵工程原理、基因与 蛋白质组学、细胞工程、基因工程等。
七、全学程时间分配表Ⅰ 生物科学 专业 全学程时间分配(周)实 践 教 学理论实验教学 教学实习 生产实习 毕业实习 毕业设计 其 他 考 试 假 期机 动201 周119.52.5162+(4)14416 八、主要专业实验植物学实验、动物学实验、普通遗传学实验、细胞生物学实验、高级生化研究技 术、动物生理学实验、植物生理学实验、微生物学实验技术、分子生物学大实验Ⅰ、 分子生物学大实验Ⅱ、综合实验操作等。
九、毕业基本要求表Ⅱ生物科学 专业 课 内 教 学课 程 分 类学时比例% 学分 实践教 学学分体育 学分毕 业 要 求(须 修读的最低学分)公共课512 21.2 32 学科基础课 1072 44.3 67 必修专业课272 11.2 17 专业选修课 368 15.3 23 选修公共选修课1928.01233.54187十、教学计划进程一览表表Ⅲ生物科学 专业学时 各 学 期 学 时 分 配课程类型 课程代码课程名称学分总学时 理论 实验 一 二三四五六七八开课单位B1200008 大学英语Ⅰ 3.5 56 56 0 56外语学院 B1200010 大学英语Ⅱ 4.0 64 64 0 64外语学院 B1200011 大学英语Ⅲ 4.0 64 64 0 64外语学院 B1200015 大学英语Ⅳ 4.0 64 64 0 64外语学院 公共课B0100002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3.04848 0 48 人文学院B0100004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2.0 32 32 0 32 人文学院 B2700001 计算机基础 1.5 24 24 0 24 理信学院 B2700002 计算机基础实验 1.5 24 0 24 24 理信学院 B0100005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2.0 32 32 0 32人文学院 B2700003 计算机应用 2.0 32 32 0 32 理信学院 B2700004计算机应用实验 1.5242424理信学院B0500001 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 3.0 48 48 0 48 人文学院小计 32 512 464 48 232 120 96 64B1700033 普通化学 3.5 56 56 0 56 化药学院 B1500002 高等数学Ⅰ 4.5 72 72 0 72理信学院 B1500016 线性代数 2.0 32 32 0 32 理信学院 B1700042 分析化学Ⅱ 1.5 24 24 0 24 化药学院 B1500046 概率论 2.0 32 32 0 32 理信学院 B1700027 基础化学实验Ⅰ 2.5 40 0 40 40化药学院B1700028 基础化学实验Ⅱ2.0 32 0 32 32 化药学院 B1700009 有机化学3.0 48 48 0 48 化药学院 B2100004 植物学4.0 64 40 24 64 生科学院 B2100015 动物学 4.0 64 46 18 64生科学院 B1600001 大学物理学 3.0 48 48 0 48 理信科学 B1600002 大学物理学实验 1.0 16 0 16 16理信学院 B2100009 植物生理学 3.0 48 48 0 48 生科学院 B2100081 动物生理学 3.0 48 48 0 48 生科学院 B1700025 生物化学 5.0 80 80 0 80 生科学院 B1700029 生物化学实验 2.0 32 0 32 32生科学院 B2100016 普通遗传学 3.5 56 56 0 56 生科学院 B2100017 普通遗传学实验 1.0 16 0 16 16 生科学院 B2100082 微生物学(双语) 2.5 40 40 0 40 生科学院 学科基础课B2100083微生物学实验1.52424 24生科学院B2100020 细胞生物学 3.5 56 56 0 56 生科学院 B2100021 细胞生物学实验 1.0 16 0 16 16 生科学院 B2100112 分子生物学(双语)3.0 48 48 0 48 生科学院 B2100022 生态学 2.5 40 40 0 40资环学院 B7700005基因与蛋白质组学 2.5 40 4040 生科学院小计 67 1072 854 218 192 240 208 232 160 40B2100024 细胞工程 2.0 32 32 0 32 生科学院 B2100025 细胞工程实验 2.0 32 0 32 32 生科学院 B2100085 基因工程 2.5 40 40 0 40 生科学院 B2100026 发酵工程原理 2.5 40 40 0 40 生科学院 B2100027 发酵工程原理实验 1.0 16 0 16 16 生科学院 B2100028 分子生物学大实验Ⅰ 1.5 24 0 24 24生科学院 B2100086 分子生物学大实验Ⅱ2.5 40 0 40 40 生科学院 B2100087综合实验操作 3.0 484848 生科学院专业课小计17 272 112 160 2418464 必 修 课 合 计116 1856 1430426 424 360 304 296 184 22464 专业选修课23 368 5688 56 80 88 选修课合计公共选修课12 192 32646432课内学时、学分总合计151 24161430 426 424 360 360 416 304 368 184学分32 1 1.51.52.513 116. 5 实践教学合计周数24. 51.5 0.5 2 16. 5各学期平均周学时25. 720 20. 623. 116. 9 2310. 2 十一、选修课课程设置一览表表Ⅳ生物科学 专业学 时 分 配课程 类型 课程代码课 程 名 称学分总学时理论 实验开设 学期最低选修的 学时、学分 开课单位B7700006 高级生化研究技术 * 3.5 56 0 56 3 学时:56 学分:3.5 生科学院专业选B1500024试验设计与统计方法*3.55640164学时:88农学院B2100084 动物生理学实验 * 2.0 32 0 32 学分:5.5生科学院 B2100010 植物生理学实验技术 * 2.0 32 0 32 生科学院 B2100029 基因与蛋白质组数据分析 2.0 32 0 32 生科学院 B7700007 常用统计分析软件应用2.0 32 0 32 农学院B7700008 分子免疫学 2.0 32 32 0生科学院 B2100106 动物营养与消化生理 2.0 32 32 0 生科学院 B7700009 走进生活的生物化学 2.0 32 32 0 生科学院 B2100108 种子植物分类学 2.0 32 22 10 生科学院 B7700010 人类疾病与生物化学 2.0 32 32 0 5学时:56 学分:3.5生科学院 B4200040 作物生长发育的化学控制 2.0 32 32 0 农学院 B7700011 植物基因资源及生物多样性 2.0 32 32 0 农学院 B2100032 食用菌栽培学 2.0 32 22 10 生科学院 B2100107 发育生物学* 3.0 48 38 10 生科学院B2100109 蛋白质化学 2.0 32 32 0 生科学院 B7700012 核酸化学 2.0 32 32 0 生科学院 B7700013 酶化学 2.0 32 32 0 生科学院 B2100030 生物信息学 2.0 32 24 8 生科学院 B4200073 育种学原理* 2.0 32 32 0 6学时:80 学分:5农学院 B6700003 仪器分析Ⅰ 2.0 32 18 14 化药学院 B2100094 生命科学前沿讲座 * 1.0 16 16 0 生科学院 B5800012 科技论文写作 * 1.0 16 16 0 生科学院B1200270 专业英语* 2.0 32 32 0 生科学院B2100110 资源植物学 2.0 32 32 0 生科学院 B2100111 植物胚胎学 2.0 32 16 16 生科学院 修课B7700014发酵工程下游技术 2.0 32 22 10 7 学时:88 学分:5.5生科学院 公共选修 课学期 一二三四五六七八合计学时 32 64 64 32 192学分 2 4 4 2 12 注:学生必须修读人文素质教育课程4学分、跨学科课程8学分。
注:标注*的课程为限选课程十二、实践教学课程设置一览表表Ⅴ 生物科学 专业课程类型 课程代码 课程名称 学分 开设学期时间(周)开课单位B5800001 专业与公益劳动Ⅰ 0.5 1 (1) 绿卫办B5800002 专业与公益劳动Ⅱ 0.5 2 (1) 绿卫办B5800003 专业与公益劳动Ⅲ 0.5 3 (1) 绿卫办 劳 动B5800004 专业与公益劳动Ⅳ 0.5 4 (1) 绿卫办 入学教育、军训 B5800005 入学教育、军训 0.5 1 1.5 生科学院 毕业教育 B0800005 毕业教育 0.5 8 0.5 生科学院社会实践 B0100010 两课及专业社会实践 4.0 假期 4 团委、人文学 院、生科学院B0500002 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课程论文1.0 2 (1) 人文学院B2100019 植物学实习 0.5 3 0.5 生科学院B2100046 发酵工程原理实习 2.0 6 2 生科学院 教学实习B5800037 科研训练与课程论文 3.0 3、 4、 5、6、7(5) 生科学院B5800038 毕业实习(设计) 16.0 8 生科学院毕业实习B2100089 毕业设计(论文) 4.0 8 16生科学院合 计 33.5 24.5+(10) 十三、创新教育创新教育0.52学分十四、其他说明1.军事理论教育、时事政治与经济、思想政治教育、就业指导等可以采用讲座、 授课、报告、各种活动等形式,但不计入总学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