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书快读 - 语文阅读欣赏网
- 格式:pdf
- 大小:435.14 KB
- 文档页数:2
跌宕慷慨之气。
整首诗灵活运用用典手法,蕴意深刻,情思隽永,以通情达理之态来争取贤才,也充分发挥了诗歌的感染作用。
【诊断意见】习作按诗歌行文顺序一路翻译下来,侧重点不明显,层次性不足。
另外,语言不够精练,论述不够集中。
建议从意象设计、意境氛围、艺术手法、主题情感、语言品味、名句评析、结构布局中选取一到两个角度,写出深度。
标题应突出文章重点,行文使用“总—分—总”结构,明晰分段,突出文学评论的层次感和逻辑性。
【原稿修改升格】引成辞以明志——《短歌行》文学短评当年,曹操平定北方,率八十万大军饮马长江。
若无意外,他即将扫平四海,一统华夏。
酾酒临江,他有感而发,一首热烈豪迈的《短歌行》在他的笔下绽放,由此为我们打开了一道门缝以揣测他内心的世界。
而这门缝的开启,则是“对酒当歌,人生几何!”在推杯换盏、琴歌酒赋之际,曹操却生出些许悲凉—“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朝露”一词常用来比喻人生短促,这是汉魏人一向的习惯,也体现了曹操对人生短暂的慨叹。
宴会上的歌声激越不平,而曹操却在借酒消愁,乐景哀情,是什么使他如此发愁呢?“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一句运用典故,将出自《诗经》写姑娘思念情人的诗句用来隐晦地表达自己渴望贤才的心情,但这种磅礴而热烈的心情却不能被长久地隐藏,被曹操刻意省去的那句“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与后文的“我有嘉宾,鼓瑟吹笙”,再次将曹操求贤若渴的热情推向了高潮。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
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这里再次引用《诗经·小雅·鹿鸣》中的4句,描写宾主欢宴的情景。
曹操含蓄蕴藉地表达了自己求贤若渴的心情,贤才若来投奔于己,必将以嘉宾之礼待之,极尽礼节招待他。
而贤才与自己之间的君臣关系,也会像鹿与鹿之间相处那样和乐美好,是能够欢快融洽地相处并合作的。
“山不厌高,水不厌深”表明曹操将自己比为高山、深海,才如此虚怀若谷迎接贤才。
最后以“周公吐哺”收束,借周公的典故,既表达了对人才的谦敬,又委婉地流露出其吞吐天下的雄心壮志,气势宏大,意义深远。
新中国妓女改造轶史作者:暂无来源:《农家之友》 2014年第5期建国之初,北京一夜之间封闭了全市所有的妓院,并对妓女进行集中收容改造,这种断然禁娼的方式,被称为“北京方式”。
2000 年中国人权状况白皮书高度肯定了这项成就。
1949 年11 月21 日晚,冬日北京的街巷渐渐地沉寂下来,但八大胡同却正是迎来送往的热闹时分。
晚饭刚过,胡同里来了些穿干部服的人,他们将各个妓院的老板和领家(俗称“老鸨”)叫去派出所开会。
这并不是第一次集中开会,老板、领家虽心有不满,却并不反抗,乖乖地去了。
大约8 点左右,突然有几辆卡车疾驰入胡同口,“嘎”地停下。
从上面冲下来带枪的解放军战士和穿制服的民警,他们堵住每一个妓院的门口,熟练地登上房顶,占据最高点,其余的人则迅速守住大门口、天井以及街角。
这一日,北京市所有的妓院一夜之间被查封,无一漏网。
行动由北京市公安局长罗瑞卿亲自指挥。
就在此前,当天下午5 点,北京市第二届人民代表会议通过了关于封闭妓院的决议。
“晚上8 点开始行动,天亮前就把全北京244 个妓院全部封闭,把1200多妓女集中起来。
”时任北京市妇联联络部副部长、现年已89 岁高龄的张洁珣道。
第二日,《人民日报》即发表评论文章宣告:从此,在人民的首都,妓院绝迹,妓女解放。
但是,对于妓女们来说,她们并不知道被“解放”意味着什么。
一名妓女对着站岗的战士敞开上衣查封妓院的当晚,北京各处的妓女们被送到北京市妇女生产教养院来。
“封闭妓院之前,市妇联抽调了10 个人,市政府、公安局、民政局各单位抽调了一些女同志,一共80多人,成立了北京市妇女生产教养院。
当时是市妇联副主任杨蕴玉负责,我协助她。
中途她走了之后,就是我来负责。
”张洁珣说。
北京市妇女生产教养院的指挥部就设在八大胡同的春艳院,下设8 个分所,集中在八大胡同的两条胡同:韩家潭和百顺胡同,任务是教育改造妓女,将她们变成社会普通劳动者。
教养院工作人员的年龄普遍偏小,都在20 岁上下。
学生佳作|“如何读书”主题作文(二)如材料原文阅读,有手不释卷者独爱纸本墨香,沉醉于书展、书店、书本的魅力;也有视听兼备者更喜声画共赏,享受着听书、快读、刷屏的自在。
调查显示,近年来我国人均纸质书阅读量有所减少,数字阅读用户规模与人均数字阅读量均有明显上升。
白纸黑字进入方寸屏幕,章节句段搭配背景音乐,起承转合变身简短解说,诗文意象融合视听效果……越来越多的“读者”开始以“听众”“观众”的角色来“读书”。
然而,“刷屏”式阅读,在让阅读习惯触手可及、方式灵活多变的同时,也带来了注意力碎片化、内容娱乐化、思维简单化、理解庸俗化等不同程度的问题,屡屡引发争论与担忧。
在信息时代,关于读书内容、读书方式、读什么、怎样读,你有哪些感想?请你结合自己的学习和生活经验,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写作提示:围绕纸质阅读或者数字阅读论述,或者二者相结合的方式阅读论述都可以,但要能够辩证地分析数字阅读的利弊。
论述要有深度,能够分析出应该怎样读书,读哪些书。
掌明辨之舵,畅游书海高一九班:李萌菲指导老师:李玉琳当白纸黑字进入方寸屏幕,当方寸屏幕成为移动书屋,当移动书屋成为手中之物……调查研究表明,如今数字阅读的人远多于纸质阅读,然而信息时代的读书生活于当今处在日新月异的时代的我们究竟是利是弊?我认为,若是我们能以明辨的态度对待这“手中之物”,亦可畅游书海,与诗书为伴。
沉醉于诗书墨香,不忘传统。
从最早的石刻、结绳记事,到后来的竹简木刻,再到毕昇改进活字印刷术……直到今日的纸质图书、数字阅读。
阅读的形式和载体不断改进,然而我们不可忘却,纸质书凭笔墨传世,书香盎然,承载着千秋文明。
古有“春风拂面书香来”,现有“最是书香能致远”,这些无不体现着传统阅读对人心灵的抚慰。
当我们捧起一本书,冲一壶淡茶,闲坐窗前,阳光照拂,氤氲的油墨香中蕴含多少文化的结晶,淡茶入口也更为浓郁。
2024六年级人教版语文上学期期末知识点归纳复习〔有答案〕班级: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补全词语1. 先将下列词语补充完整,然后选择最恰当的词语填空。
全神(____)注斩钉(____)铁居高(____)下排山(____)海别出心(____)技高一(____)忘(____)所以暴露无(____)1.我费了很大力气爬上了山顶,终于可以__________,观赏美景了。
2.这个人工智能机器人的外观设计__________,十分引人注目。
2. 把词语补充完整,再按要求做题。
A.一(____)千里 B.断断续续 C.(____)不齐 D.孤芳自(____)E.群马疾(____) F.硕大无鹏 G.翠色(____)流1.上面的词语中有错字的词语是______(填字母),正确答案是:________________2.分别写出画线词语结构相同的词: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3.给C写出近义词:____________3. 把词语补充完整,并按语境选择恰当的词语填空。
汹涌(____)湃笔走(____)蛇一尘不(____)(____)视眈眈鞠躬(____)瘁余音绕(____)1.王羲之写起字来,真是__________,令人叹为观止。
2.演唱会上,世界男高音歌唱家的歌声令人陶醉,真可以称得上是_____________,回味无穷。
3.周恩来总理为了新中国的发展,______________不辞劳苦。
4.在志愿活动中,同学们把敬老院打扫得_____________。
4. 把词语补充完整,然后完成练习。
硕大无(____)顾影自(____)(____)然大悟翠(____)欲流一(____)千里(____)驰神往孤芳自(____)参(____)不齐1.以上词语中描写颜色的有:_______ 、_______ ,这样的词语还有______ 、_____________ 、______ 。
第五单元《夏天里的成长盼预习及记叙文词语的含义和作用【学习目标】1.(1)掌握课内课文的主要内容和主题思想。
(2)能赏析文中重点语句和段落。
2.(1)掌握记叙文中字词含义分析的方法。
(2)能够结合具体语境揣摩词语的含义和作用。
【互动探究】小古文夏日成长小故事胤恭勤不倦,博学多通。
家贫,不常得油。
夏月,则练囊盛数十萤火以照书,以夜继日焉。
思考:1.试着翻译这篇小古文。
2.这篇小故事的主人公是谁?和它有关的成语是什么?从文中我们可以感知他内心盼望的是什么事呢?3.你有什么夏日成长小故事或者自己盼望的事情要和大家分享呢?【知识精讲】一、第15 课夏天里的成长【知识梳理】1.【单元导语】初中阶段的读与写,本是不可分割的一个整体。
本单元的阅读,充分考虑到了写作的因素,主要学习如何围绕中心选材和组材。
本单元选了三篇文章,要求在阅读过程中,思考作者是怎样围绕中心来选取材料,表现事物特点的:《夏天里的成长》围绕“万物迅速生长的季节”,选择各种各样事物的成长,表现夏日的生机与活力;《盼》紧扣“盼”字,具体描写了“我”盼的心情;《小站》则围绕“小站”之“小”和“小”中透出的“温暖的春意”来选材、构思。
在阅读本单元的文章时,要学会概括中心,分析材料,从材料和中心的关系上探究作者的写作意图,学习围绕中心选材的思考方法和写作技巧,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
2.【课文导读】这是一篇通过夏天万物生长的例子,阐释夏日的生机与活力的文章。
文章紧紧围绕夏季,叙写人们所熟悉的事物,如绿色植物、动物(猫狗鸡鸭等),以及自然界的河水,人筑就的铁轨、柏油路,使读者感受到世间的一切,都会随着夏天一起增长。
阅读时,要结合写作,分析作者如何确立主旨,怎样围绕主旨选材构思的。
比如,文章第 1 句“夏天是万物迅速生长的季节”,总括全文、确定本文介绍对象。
第2、3 段先说植物后说动物,使文中所表述的种种事物可亲可近。
全文紧扣特定时段“夏天”,特定规律“成长”。
烧马棚阅读理解最新马棚阅读理解答案人类内心自古都向往着公平和正义、平等和自尊。
理想和希望,而对于自私虚伪、暴力偏执的人往往提不起好感,甚至憎恶。
今天带来的是烧马棚阅读理解最新,跟随一起来看看吧。
烧马棚[美]威廉福克纳爸爸转过身,孩子跟着走去。
他听见有个声音在悄悄地骂:"烧马棚的贼!'他猛地对准那张脸儿扑去,爸爸一把把他拉了回来:"到车上去。
' 大车停在对面。
他们已经搬过十多次家了,只剩下这些旧炉子,破床破椅,永远停在两点十四分的嵌贝壳的钟。
妈妈正在淌眼泪。
孩子爬过后挡板。
大车往前拐了个弯,一切全瞧不见了。
孩子心想:永远看不见了,爸爸该满意了吧。
第二天下午,车停在一所没有上过漆的小屋前。
爸爸不大灵便地从车头爬了下来:"跟我来。
'"阿伯纳!'妈妈喊爸爸。
爸爸花白的浓眉下,笔直地射出严厉的光。
"人家就要做我八个月的主子了,我总得找他说句话。
'他们沿着一道攀满忍冬和野蔷薇的篱笆走去,他看见车道尽头就是那座宅第。
大得真像个官府呢他心里顿时安定起来:爸爸不敢惹他们了。
说不定,我们可以过一段安定的日子了。
爸爸的身影却并没有矮上三分。
孩子看着,爸爸只朝一个方向走去,脚下绝不肯半点偏离。
车道上拴过马,有一堆新鲜马粪,他看见那只不灵便的脚不偏不斜踩在粪堆里。
他们穿过门廊,他听见爸爸一下一下蹬在地板上。
门开得快极了,那是个黑老头,花白的头发梳得整整齐齐,穿一件亚麻布茄克,他把门堵住:"白人,把脚擦一擦。
'"滚开,黑鬼。
'爸爸把那黑人连人带门一推。
孩子看见浅色的羊毛地毯上出现了一个个脚印。
那黑人狂喊:"萝拉小姐!'孩子看见这光洁优雅的铺毯回梯、熠熠耀眼的枝形吊灯、描金画框的柔和光彩,早已被一股暖流淹没了,眼里闪烁着惊异与歆羡。
他看见了这位小姐。
她直盯着地毯上的一串足迹。
"请你出去好不好?'贵妇人的声音都发抖了,"德斯班少校不在家。
四川省成都市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一、基础知识(每小题3分,共12分)1.下面加点字的读音全对的一项是()A.济.南(jì)澄.清(chéng)地毯.(tǎn)发髻.(jì)B.着.落(zhāo)幻.想(huàn)狭.窄(xiá)镶.边(xiāmg)C.暖和.(huo)慈.善(cí)安适.(shì)贮.蓄(zhù)D.伦敦.(dūn)刮.风(guǎ)宽敞.(chang)狭窄.(zhǎi)2.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走到你做祷告..这花香。
..的小庭院时,你会臭到B.半夜里听见繁杂..的天,我觉得有些烦闷。
..的雨声,早起是浓荫C.徘徊..了一会子,窗外雷声作丁,大雨接着就来,愈下愈大。
D.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谁是我在无遮拦..?..天空下的阴蔽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公园里有水波粼粼....的湖面,绚丽多彩的花儿,多么令人心旷神怡啊。
B.这次春游,一出发他们就各得其所....,一点统一行动的意思也没有。
C.我的回答已经让她喜出望外....了。
D.她常常肝疼得整宿整宿翻来覆去....地睡不了觉。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中国严格落实新冠疫情防控措施,积极推动2022年北京冬奥会各项筹办工作稳步向前。
B.一个人能否成为真正的读者,关键在于青少年时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C.通过这次失败,使我明白了一个道理:粗心原来就是自己成功路上最大的障碍。
D.他是一位有三十多年教龄的五十多岁的有经验的语文教师。
二、文言文阅读(每小题3分,共12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
【甲】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述而》【乙】孔子曰:“吾死之后则商①也日益②赐也日损③。
2025届新疆呼图壁县一中高考语文三模试卷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考生信息条形码粘贴区。
2.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4.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与一国一城的战疫相比,国际战疫的难度更大,最难处是在协调。
没有协调又无法取胜,因为病毒是全球流动全球攻击,谁不防它就侵害谁,谁不抗它便进攻谁,( ),所以,国际战疫需要形成一个全球性的有效战疫体系。
但是,建设这么一个国际性的“铜墙铁壁”,何其难也。
具体来说就会有三难:一是国际信息的_______、甄别、分析和传递的难度,要远大于一国一城。
信息是战疫的基础,假如信息不准不全不及时,就没有了协调战疫的基础,就只有瞎冲盲打,自然无法打胜仗。
二是利益难以协调。
疫情之下,不同的国家和地区,必然有不同的利益伤害和利益诉求,在一国一城,此类协调由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完成。
而在全球,这需要国际组织、全球每个国家和地区的共同努力,这种协调难度无疑要大得多。
三是客观差异的确较大,给协调战疫平添难度。
这一点不难理解,因为全球各地在地理、文化、体制上均有很大差别,仅仅一个时差就会给各国协调行动带来困难。
国际社会应相互间放下陈见,撤去围篱,以大局为重,方能协调战疫。
不必讳言,在漫长的历史演变中,国际社会间________了无数的歧见和纷争。
在平时,我们也许有时间和空间去条分缕析,去按部就班应对解决。
可如今,我们人类共同的敌人——新冠病毒就在眼前,它可一分一秒也不肯等待我们。
大敌当前,________。
我们必须放下包袱,共同对敌。
但是现在,我们已经看到了不少令人难受的反例。
在地球已然成村、人类命运与共的今天,没有一个国家和地区能够__________,唯有齐心战疫,方能取得国际战疫的全胜。
我读过的一本好书作文汇总10篇我读过的一本好书作文 1大作家冰心说过:“读好书,读书好,好读书。
”所以我很爱读书,我现在正在读的好书有:《青鸟》《手绢上的花田》《王子与贫儿》《金银岛》。
今天,我给大家推荐的是一本名叫《青鸟》的书。
《青鸟》是梅特林克著的,梅特林克是比利时著名剧作家、诗人、散文家。
这本书由孙蕾珠编译的,由吉林美术出版社出版。
作品讲述了一对兄妹寻找青鸟的故事,他们是乐于助人的人,善良的迪迪和米迪妹妹,为了找到青鸟,他们曾来过怀念国,与去世的爷爷、奶奶短暂相聚,还进入夜宫,打开了神秘的五道大门,同时还经历过恐怖的墓地之行,见识过幸福家园的奇景。
这一切都是为了让兄妹俩明白幸福的真正含义,因此,也可以说这是一个用心灵寻找幸福的哲理故事。
这本书其中的一个故事很好,我来给大家讲一讲吧!迪迪和米迪来到了未来王国,他们见到了未来要出生的孩子,见到了他们未来的弟弟,但是,他们的弟弟会带猩红热、百日咳、荨麻疹其中的一种疾病而死去,三个人都很悲伤,我感受到了他们的亲情。
阅读很重要,这本书讲的内容即精彩又有意义,你想看吗?快点去书城“抢”一本吧!我读过的一本好书作文 2我的第一本书,现在已找不到它了,回忆起来印象也不是很深,就像深海中的夜明珠,虽说珍贵,但光芒却不过是模糊的一点点,不很起眼,但它却曾真正地、一点都不掺假的存在过,于我有着非凡的意义。
回忆它的时候感觉有些累,时间久远我几乎将它忘记了。
极力想起来的一丝丝线索、一幅幅画面也如同被细沙铺了一层一样,不很清晰,隐隐记着上面画着猫、狗、猴子,还有一头大象,剩下的实在是想不起来了。
让我印象深刻的是母亲经常给躺在床上的我读里面的故事,直到现在,我还清晰地记得母亲坐在床头边,有感情地绘声绘色地读着,我也是使劲地睁着眼睛,生怕睡着了,错过了哪个精彩环节。
那时,年幼的我对母亲读的故事一知半解,但却由衷地对书感到好奇,特别想知道这薄薄的书中怎么会藏着那么多故事,而每一个故事里都会有淘气可爱的小朋友和那些顽皮机灵的小动物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