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必修一至五)情境式默写训练 (1)
- 格式:doc
- 大小:34.50 KB
- 文档页数:11
人教版必修1—必修5情景式默写名句基础练习1、在《师说》中,韩愈以“,”这两句,颠覆了老师胜过学生这一传统观念。
2、辛弃疾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抒发了对东吴曾经的繁华、孙权的伟大业绩已随历史而去的感慨。
答案:1、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与弟子(或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与弟子)2、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3、白居易的《琵琶行》中既写出琵琶女的矜持、腼腆,又写出作者急于与琵琶女相见的心情的句子是“,”。
答案:3、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4、《离骚》中以违背标准而歪曲苟合于人为法度的两句是:,。
5、《蜀道难》中把神话和夸张融为一体,写山之高及回川之险的两句是:,。
答案:4、背绳墨以追曲兮,竞周容以为度。
5、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6、杜甫在《登高》中感慨漂泊离乡、年老多病的诗句是“____ ,____。
”答案:6、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7、白居易的《琵琶行》中描写琵琶女刚出场时的情态的诗句是:,。
答案:7、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8、《诗经•氓》中以“,”两句斥责负心男子,指责他誓言真挚诚恳,变心却如此之快。
9、韩愈在《师说》中用对比手法揭示了古代圣人和当时一般人形成巨大差距的原因。
古代圣人敏而好学,尊师重教,虚心请教,而现在的人“,”,怎能不更加愚昧?答案:8、信誓旦旦,不思其反9、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10、屈原在《离骚》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塑造了一个戴着高高的帽子、佩着长长的宝剑的特立独行的高士形象。
答案:10、高余冠之岌岌兮,长余佩之陆离。
11、《滕王阁序》中描写山光水色,被人誉为“写尽九月之景”的两句是:,。
12、《离骚》中表现诗人忍受委屈压抑意志,忍受责骂和侮辱的句子是:,。
13、李白《蜀道难》中“,”两句写急流和瀑布在千山万壑间发出的巨大声响再次强调蜀道的山高路险。
高中语文(必修一至五)情境式默写训练含答案高中语文(必修)背诵篇目情景默写必修一《沁园春长沙》1.《沁园春长沙》这首词上半阕着重写景,写景的角度多样,远看:“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近观:“漫江碧透,百舸争流”。
仰视:“鹰击长空”;俯瞰:“鱼翔浅底”。
2.表现诗人雄心壮志和博大胸怀的句子: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3.《沁园春· 长沙》中表现了词人年轻时意气奔放,强劲有力的两句是:书生意气,挥斥方遒。
4.《沁园春· 长沙》中表明在革命洪流汹涌之时,年轻人要起到中流砥柱的作用的三句是: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5.《沁园春· 长沙》中表达了词人蔑视反动统治者的诗句是:粪土当年万户侯。
《雨巷》6.《雨巷》中使用了顶真手法表现“丁香姑娘”伤感的诗句是:在雨中哀怨,哀怨又彷徨。
7.《雨巷》中,丁香姑娘与我擦肩而过后,我目送她渐渐远去的情景的句子是:她静默地远了,远了,到了颓圮的篱墙,走尽这雨巷。
《再别康桥》8.《再别康桥》中,饱含深情地表达了诗人对康河的眷恋的句子是:在康河的柔波里,我甘心做一条水草!9.《再别康桥》中,使用了比喻,生动地写出了斜阳映照下河边柳树的美好形象,这两句是: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
10.我与康桥离别时的“化静为动、化虚为实、化无形为有形、话无声为有声”的比喻句是:悄悄是别离的笙箫。
《荆轲刺秦王》11.《荆轲刺秦王》表现同仇敌忾的画面的句子是:士皆瞋目,发尽上指冠。
12.《荆轲刺秦王》中,用荆轲悲壮的唱词来渲染氛围,表现慷慨赴难、为国捐躯精神的句子是: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13.《荆轲刺秦王》中,“于是荆轲遂就车而去,终已不顾”这两句通过动作描写表现了荆轲义无反顾的精神。
《记念刘和珍君》14.《记念刘和珍君》中,“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
这是怎样的哀痛者和幸福者”体现了作者对“真的猛士”的评论。
15.《记念刘和珍君》中,描写作者面对反动派的下劣无耻而无法忍受的句子是:惨象,已使我目不忍视了;流言,尤使我耳不忍闻。
人教版高中篇目默写组合强化训练(必修1~5)(一)(1)古代文人常借荷花表明高洁的志趣,屈原《离骚》中“,”两句便是如此。
(2)《赤壁赋》中,苏轼借“客”之口,描述了赤壁大战前夕曹操“,”的文武兼备、豪迈洒脱的英雄形象。
(3)《过秦论》中用比喻形象生动写出陈涉起义后得到热烈响应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诗经*氓》中,“,”两句描绘了男女主人公童年时两小无猜、欢乐嬉戏的情景。
(5)荀子在《劝学》中,用借助舆马而致千里、借助舟楫渡江河的例子,引出“,”的观点。
(6)白居易在《琵琶行》中,写自己在浔阳城终年不能欣赏到美妙的音乐,之后用“,”两句突出琵琶女的演奏带来的与乡间音乐不同的艺术感受。
(7)李白在《蜀道难》先以“六龙回日”的神话极写山势的高峻,以“”描写激浪回旋的河川,再以“”一句用拟人的手法衬托山之高峻。
(8)“没有人是天生懂道理的”,这与《师说》中“,”一致。
(9)《离骚》中屈原通过整理自己的帽子和佩带表明要使自己品格更加高洁的两句是“,”。
(10)同为赤壁怀古诗词,杜牧在《赤壁》中说周瑜侥幸取得赤壁大战的成功,苏轼则用“,”来赞赏其战场上的指挥若定。
(11)苏轼在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时,由明月江水感悟到“变”与“不变”的道理:从“变”的角度看“”,从“不变”的角度看“,”。
(12)《离骚》中,屈原宁愿一面忍受委屈,压抑心志,一面“”,是因为他明白,“”本就是受前代圣贤嘉许的。
(13)李煜的《虞美人》一词中含蓄地表现出李煜对人生绝望的句子是:“,”。
(14)白居易在《琵琶行》中形容琵琶女的弹奏像仙曲一般让听者耳朵清明的两句诗是:“,”。
(15)荀子在《劝学》中认为,蚓从先天条件上看,不如蟹更容易生存,而结果却恰恰相反,是因为蚓“”,而蟹“”。
(16)《赤壁赋》中写作者与友人于扁舟举杯共饮的句子是:“,”。
(17)不吸取经验教训让人痛惜,正如杜牧《阿房宫赋》中说:“,”。
高中语文必修上册情境默写练习班级考号姓名总分1.《短歌行》(曹操)(1)《短歌行》中写诗人一边喝酒一边高歌,感叹人生短促,日月如梭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
(2)曹操《短歌行》中“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把贤才比作光照宇内、可望而不可即的明月,表达了对贤才的渴慕。
(3)《短歌行》中,作者引用《诗经》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借写姑娘思念情人来表达渴慕贤才之意。
(4)曹操《短歌行》中“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想象贤才踏着田间小路,一个个屈驾前来探望我。
(5)曹操《短歌行》中,诗人借《诗经·鹿鸣》里的“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表达了招纳贤才的热情。
(6)《短歌行》中运用比喻的手法感慨人生短暂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
(7)《短歌行》中写诗人在宴饮欢乐中仍忧思不忘(写诗人在酒席上歌声激昂慷慨,忧郁长久难遣)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
(8)《短歌行》中运用借代手法写解除忧愁的唯有美酒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
(9)《短歌行》中运用典故,自比周公,说自己也有周公那样的胸襟一定会热切殷勤地接待贤才,使天下的人才都心悦诚服地归顺的诗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
”(10)《短歌行》写诗人通过想象与贤才彼此久别重逢,谈心宴饮,争着将往日的情意诉说。
表达了诗人希望与贤才真诚交往的强烈愿望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
2.《归园田居(其一)》(陶渊明)(1)《归园田居》中表明作者不随波逐流、固守节操、回乡开荒种地、过田园生活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
(2)《归园田居》中透过“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我们可以看出作者生活十分闲适,有很多空闲时间。
新课标˙新高考部编版高中语文教材全五册默写篇篇通(必修上、下册,选择性必修上、中、下册)内部资料购买请联系:137****1575(同微信)部编版教材全五册默写篇篇通(必修上、下册,选择性必修上、中、下册)部编版高中语文教材必修上册情境式默写《芣苢》理解性默写1.《芣苢》中,“”是全诗的总起,“采呀采呀采起来”的歌声,可称之为劳作的前奏曲。
2.《芣苢》一诗出自《诗经·周南》,这是妇女们采集野菜时唱的一首民歌,它的起首句是:。
3.《芣苢》中,“”,是整个劳作过程的总述。
“采呀采呀采起来”的歌声,表现出她们见到芣苢的无限欣喜之情。
由此,奏响了劳作的进行曲。
4.《芣苢》中,《芣苢》一诗中,“采采芣苢,。
采采芣苢,”是对采摘过程的细腻观察。
5.《芣苢》一诗中,“采采芣苢,。
采采芣苢,”是对收工时满载而归的叙写。
6.《芣苢》中,写采芣苢一片一片摘下来的两句是“”。
7.《芣苢》中,写采芣苢一把一把捋下来的两句是“”。
8.《芣苢》中,描写女子顺着茎成把采取车前草的句子是:。
9.《芣苢》中,描写女子用衣襟兜住采摘车前草的句子是:。
10.《芣苢》中,写繁茂鲜艳的芣苢呀,提起衣襟兜起来的两句是“”。
11.《芣苢》中,描写女子把衣襟掖在腰带上装车前草回家的句子是:。
12.《芣苢》中,写繁茂鲜艳的芣苢呀,掖起衣襟兜回来的两句是“”。
13.《芣苢》一诗通过动词的变换,将劳动的细节和劳动的过程真实地表现出来。
其中,由“”到“”,是对采摘过程的细腻观察;由“”到“”,是对收工时满载而归的叙写。
14.《芣苢》一诗由“薄言掇之”到“薄言捋之”,叙写从一棵一棵地拾,到一把一把地捋,可谓—路辛苦,但反映出这些当时的劳动妇女的心情是快乐的。
15.《芣苢》一诗由“”到“”,叙写此间有收获的满足,有对自身力量的欣赏,亦有与自然相融的愉悦。
16.《芣苢》一诗由“薄言掇之”到“薄言捋之”可谓一路辛劳,一路欢歌。
在与自然相交响的情态中,她们情绪饱满,歌声高昂。
高考情景式默写训练-高一语文情景默写高中语文古文情景默写(1)高考必背语文古文情景默写1. 《劝学》中连用了“冰,水为之而寒于水”五个比喻,论证学习的意义在于能够提高自己,改变自己,从不同的角度阐述“学不可以已”的观点。
2. 孔子曰:“学而时习之”,又说:“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
”荀子《劝学》中提出“学不可以已”的观点,继承发展了孔子对学习的认识。
3. 刘禹锡诗云:“芳林新叶催新叶,流水前波让后波。
”和《荀子》中的“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都表达出学生可以超过老师或后人超过前人的思想。
4. 荀子在《劝学》中指出“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这与韩愈的“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的思想一致。
5. “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通过“木”于“金”的变化来进一步说明客观事物经过人工改造,可以改变原来的状况。
6. 荀子认为人的知识、道德、才能是后天不断广泛学习改造获得的。
“金”要锋利,需“就砺”;人要改造成为君子,就要“博学而日三省乎己”,可见,学习的意义是十分重大的。
7. 荀子《劝学》中“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强调了整天空想不如片刻学习收获大的道理。
8. “君子生非异也”是说君子的天赋本性跟其他人并没有什么不同,然而最终却超过一般人,是因为“善假于物也”说明了利用学习可以弥补自己不足的道理。
9. 古代诗文中,有许多借助描写“风雨”来抒发情感的名句。
而《荀子. 劝学》则用了一句“积土成山,风雨兴焉”来形象论述积累的重要性。
10. 儒道两家都曾用行路来形象地论述了积累的重要性。
《老子》中说“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荀子在《劝学》中则说“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11. 只要坚持,就会成功。
正如《劝学》中说“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12.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却能“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的“用心一” 和螃蟹虽有六跪而二螯却无可寄托的“用心躁也”形成鲜明对比,突出了学习必须用心专一,才能获得成功。
高中情景式默写大全:必修一——必修五(附答案)(一)《诗经•卫风•氓》1.写女子在无奈下与男子约定婚期的句子是:将子无怒,秋以为期。
2.用动物比喻女子不要沉迷爱情的句子是:于嗟鸠兮,无食桑葚。
3.写女子家人对其不理解的句子是:兄弟不知,咥其笑矣。
4.与“青梅竹马”意境相仿的一句是:总角之宴,言笑晏晏。
5.写女子不愿同氓终老的句子是:及尔偕老,老使我怨。
6.通过写桑叶凋落喻指女子年华逝去的一句是:桑之落矣,其黄而陨。
7.写女子在断墙上眺望心上人,见到心上人后前后行为差异的句子是:不见复关,泣涕涟涟。
既见复关,载笑载言。
8.写女子回忆小时候与氓嬉戏玩耍的快乐场景的是:总角之宴,言笑晏晏。
9.写女子为人妇后早晚辛苦劳动的句子是:三岁为妇,靡室劳矣。
夙兴夜寐,靡有朝矣10写男子变化无常,三心二意的句子是:士也罔极,二三其德.11、女子总述自己得出的生活经验的句子:于嗟女兮,无与士耽!12.女子表明自己不幸生活的感受和决心的句子:反是不思,亦已焉哉!13.表明文中女子热情、温柔的句子:既见复关,载笑载言。
(二)《离骚》1.《离骚》一文中以博大的胸怀,对广大劳动人民寄予深深同情的语句是: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2.《离骚》中写自己虽崇尚美德约束自己,多少年仍然遭到贬黜的两句:余虽好修姱以鞿羁兮,謇朝谇而夕替。
3.“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诗人直抒胸臆、表白心志写自己对美好德行的追求,至死不改。
14.《离骚》中表明作者保持清白为正道而死,也是以古贤为榜样的两句(表明自己追慕古代圣贤,宁死不失正义):“伏清白以死直兮,固前圣之所厚。
”23.《离骚》中用反问句表明屈原即使受挫也不会改变自己志向的两句: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24.《离骚》中表明自己即使佩带芳草和玉佩,但是自己光明纯洁的品质没有亏损的两句:芳与泽其杂糅兮,唯昭质其犹未亏。
25.表现诗人忧国忧民、热爱祖国的诗句: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高一语文必修上册情景默写专题集训(一)一、《短歌行》1.《短歌行》中写诗人一边喝酒一边高歌,感叹人生短促,日月如梭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短歌行》中运用比喻的手法感慨人生短暂(感叹失去的时日实在太多,好比晨露转瞬即逝)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短歌行》中写诗人在宴饮欢乐中仍忧思不忘(写诗人在酒席上歌声激昂慷慨,忧郁长久难遣)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短歌行》中运用借代手法写解除忧愁的唯有美酒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短歌行》中运用典故指出作者渴望得到贤才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短歌行》中诗人因思念贤才而一直低声吟诵到今天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曹操在《短歌行》中化用《诗经·郑风·子衿》中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几句点明了“愁”的一个原因,即对人才的渴求。
作者所引用的诗经原是写恋人之间的思念,那种悠长,那种亦喜亦忧,可见诗人对人才的一片深情。
8.曹操在《短歌行》中化用《诗经·小雅·鹿鸣》中的诗句,表达了作者欢迎贤才的心情。
一旦四方贤才光临舍下,作者将奏瑟吹笙,宴请宾客,不甚欣喜(运用典故表明诗人优待贤才的态度)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短歌行》中运用比兴手法,将贤才喻为明月,恰如其分地表达诗人渴望贤才来归的心意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0.《短歌行》中,写诗人通过想象贤才,踏着田间小路,一个个屈驾前来探望我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1~5情景默写练习1、王勃在《滕王阁序》中表现作者怀才不遇的苦闷心绪的句子是:“关山难越,谁悲失路之人;萍水相逢,尽是他乡之客。
”2、《归去来兮辞》中写诗人自己问自己为什么心神不定,不知道要到哪儿去,表现诗人不奢求富贵与仙境的人生态度的句子是:“胡为乎遑遑欲何之?富贵非吾愿,帝乡不可期。
”3、杜甫在《登高》中感叹自己白发日多、因病戒酒的名句是:“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4、白居易《琵琶行》中琵琶女演奏琵琶过程中,声虽“暂歇”,却产生更好效果的两句是:“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
”5、李商隐在《锦瑟》中借庄周梦蝶、杜鹃悲啼两个典故来抒发自己感情的名句是:“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6、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中用“寓形宇内复几时,曷不委心任去留?”两句表明生命有限,应顺从本心而为的人生态度。
7、辛弃疾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赞叹北伐中的刘裕驰骋疆场,叱咤风云的两句是:“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8、苏轼在《赤壁赋》中用“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展现出作者乏舟于江面,随意飘荡,自由自在的情景。
9、联想是回忆的一种形式。
表象联想就是表象之间彼此互相引起的。
《琵琶行》中的一句“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由琴声想到珠玉声,是声音的类比联想。
10、《诗经•氓》中“桑之未落,其叶沃若”两句借写桑叶的新鲜润泽来比兴婚前女主人公容颜的鲜艳明媚。
11、《赤壁赋》说“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文中具体写泛舟的句子是“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
12、庄子的《逍遥游》中写宋荣子看淡了世间的荣辱,不会因为外界的评价而更加奋勉或沮丧的句子是:“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劝,举世非之而不加沮”。
13、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中,用“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将江山之胜与怀古之情融为一体,有力地收束了上阕。
14、《庄子•逍遥游》中以“朝菌”与“蟪蛄”为例来说明“小年”一词的两句是:“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
人教版必修1——必修5情景式默写名句突破练习及答案1、杜甫在《登高》中感叹自己白发日多、因病戒酒的名句是:“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白居易《琵琶行》中琵琶女演奏琵琶过程中,声虽“暂歇”,却产生更好效果的两句是:“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中用“,?”两句表明生命有限,应顺从本心而为的人生态度。
4、辛弃疾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赞叹北伐中的刘裕驰骋疆场,叱咤风云的两句是:“,。
5、苏轼在《赤壁赋》中用“,”展现出作者乏舟于江面,随意飘荡,自由自在的情景。
6、联想是回忆的一种形式。
表象联想就是表象之间彼此互相引起的。
《琵琶行》中的一句“,”,由琴声想到珠玉声,是声音的类比联想。
7、《诗经·氓》中“,”两句借写桑叶的新鲜润泽来比兴婚前女主人公容颜的鲜艳明媚。
8、《赤壁赋》说“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文中具体写泛舟的句子是“,”。
9、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中,用“,”将江山之胜与怀古之情融为一体,有力地收束了上阕。
10、《琵琶行》中两句“,”是写琵琶女出场时的矜持与腼腆。
11、《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描写庙宇下神鸦社鼓的热闹景象,意在指人们早已忘却亡国的耻辱。
12、《滕王阁序》中,两句,从高下,动静,远近,点面等诸多角度为我们展现了一幅天阔水远,水鸟高飞,秋霞绚烂的鲜活图景,意境描写达于化境。
13、苏轼在《定风波》中有“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诗句,借此表现不惧风雨,悠然前行的情态。
14、李密《陈情表》中在叙述自己履历有污、地位低下后,用“,”两句来表达朝廷对自己的特别恩宠。
15、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中描写自由自在的景物,借此来表达自己出仕本属无心,选择田园生活的愉快的两句诗是:,。
高中语文(必修)背诵篇目情景默写必修四《念奴娇·赤壁怀古》1.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描绘了周瑜的英气勃发。
2.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中,运用比喻修辞描写赤壁古战场的险要形势的一句: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3.《念奴娇·赤壁怀古》中既点题,又为周瑜出场营造声势的句子是: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4.具体描写“江山如画”之意的句子是: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5.表达诗人旷达之情的句子是: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6.苏轼在《念奴娇·赤壁怀古》中既表明了大浪淘沙,又表明历史终将记住英雄人物的句子是:“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7.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中“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写出了大江气势磅礴、宏伟壮阔的景象。
8.苏轼在《念奴娇·赤壁怀古》中写出周瑜有儒将风度,且指挥若定的句子是:“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9.在《念奴娇·赤壁怀古》中词人神游故国后,用“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来书写自己多愁善感而年华逝去的感叹。
10.苏轼在《念奴娇·赤壁怀古》中借美女衬托英雄人物的句子是:“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11.在《念奴娇·赤壁怀古》中苏轼以洒酒祭奠江月的豪举来抒发人生似梦,壮志难酬的感叹的句子是“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12.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中运用比喻修辞描写赤壁古战场的险要形势的句子是: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13.被贬于黄州的苏轼与客人泛舟长江,面对长江的浩荡无穷而感慨万千:“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
”(《赤壁赋》)在游赤壁时,目击滚滚长江“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他在“故国神游中”得到解脱,抒发了“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的心底悲歌。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1.《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作者登高望远,首先想到孙权这位著名的历史人物不禁感叹的两句: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
2.《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感叹东吴那个强盛的局面,孙权那个英雄、风流余韵,都经历了无数的风雨,一去不返了的句子是: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3.辛弃疾赞叹刘裕北伐的赫赫战功的两句是: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4.写刘裕的儿子刘义隆轻率举兵北伐,结果吃了败仗,张皇南逃,狼狈不堪的句子是: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
5.词人借历史影射现实,说朝廷的失败,金人的南侵,国家的耻辱随着时光的流逝,而渐渐地被人们淡忘了的句子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
6.他借用廉颇的典故,表明自己虽然年老却还是壮志犹存,希望能够为国立功的句子是: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7.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词人借用孙权的典故表达英雄难寻的句子是:“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
”8.辛弃疾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描写刘寄奴驰骋战场,所向披靡的句子是“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9.《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借古讽今,用“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
”来告诫南宋统治阶级不要草率北伐,重蹈覆辙。
10.词人辛弃疾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以廉颇自喻,抒发报国无门,壮志难酬的悲愤之情的句子是:“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11.《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描写庙宇下神鸦社鼓的热闹景象,意在指出人们早已忘却亡国的耻辱。
12雨本寻常,但却常常能淋湿诗家的心。
读韩愈的《早春》中的诗句“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我们能体会到一种清新与宁静的自然;而读李商隐的《夜雨寄北》中的诗句“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便感到随着那夜雨的慢涨,作者心中的愁绪也在渐增。
读辛弃疾的《京口北固亭怀古》中的诗句“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我们会从中感觉到一种人生的无常。
13.古代写有志的人虽年老而仍有雄心壮志的诗文很多。
如曹操的《龟虽寿》中有“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末句写道“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14.古代诗文中有许多今昔对比而感慨横生的名句,如白居易《琵琶行》“弟走从军阿姨死,暮去朝来颜色故。
门前冷落车马稀,老大嫁作商人妇”写出了琵琶女年老色衰后的凄凉处境;李煜《虞美人》“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表达了物是人非的感慨;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借历史人物的英雄壮举来寄寓自己的壮志难酬。
15.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开头“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两句描绘了一幅楚天千里,辽远空阔,秋色无边无际,大江流向天边,烟波浩渺,与天相接,不见尽头的壮阔图景。
16.用典是诗词中经常采用的一种修辞手法,诗人常借它曲折达意。
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下阕中“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犹如此”化用桓温北伐的典故有什么深意?一方面作者借桓温北伐来表达自己对北伐的渴望;另一方面,也感慨年华易逝而功业难成,表明了作者对朝廷不思进取的不满之情。
《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声声慢(寻寻觅觅)》1.《醉花阴》是李清照的代表作之一,其中以生动的形象来表达相思之苦,并将“为伊消得人憔悴”的含义蕴涵其中的词句是: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2. 李清照的《醉花阴》中以花喻人的千古名句是: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3. 李清照的《醉花阴》中直抒胸臆,亦以景见情,以物拟人,委婉曲折地写出了抒情主人公憔悴的面容和愁苦的神情的诗句是: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4.《醉花阴》中既写人,又写景,创造了一个凄清寂寥的深秋境界的佳句是: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5.《醉花阴》中的“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让李清照回忆起她和丈夫东篱对酒赏菊共度佳节的美好环境,然而现在夫妻离别,这佳节美景反而勾起词人的离愁别恨;该诗句又暗含佳节思亲的情绪。
这两句诗既写人,又写景,创造了一个凄清寂寥的深秋境界,让人回味无穷。
6.《醉花阴》是李清照的代表作之一,其中以生动的形象来表达相思之苦,并将“为伊消得人憔悴”的含义蕴含其中的诗句是:人比黄花瘦。
7.李清照的《声声慢》十四个叠字层层铺叙,分三个层次,由外而内,由浅入深,把词人内心深处的悲哀、孤独、寂寞、痛苦表现得淋漓尽致的诗句: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8. 李清照的《声声慢》中运用日常生活中的起居环境、行动、细节来展现词人内心世界的句子有: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9. 李清照的《声声慢》中突出的直抒胸臆的句子是: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10.《声声慢》一词中从动作、环境到心理感受多层次地表现出寡居老人闷坐无聊、茫然若失而四顾寻觅的恍惚悲凉心态的句子是: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11. 李清照的《声声慢》中词人化繁为简,化多为少,把所有的凄苦,所有的孤独,所有的无奈,所有纷繁的说不尽的思绪,用“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代之。
《廉颇蔺相如列传》1.公而忘私是历代中华儿女的优秀品质,《廉颇蔺相如列传》中蔺相如曾经说:“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蔺相如特别强调要把国家的事情放在前,而把个人的私事放在后。
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也曾说:“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意思就是要把国家、民族的利益摆在首位,为祖国的前途、命运担忧分愁,为天底下的人民幸福出汗流血。
必修五《归去来兮辞》1.回顾当初为了谋生而出仕,而今感到悲哀,自责之词是:既自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2.诗人的自恕自慰之词是:悟以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
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
3.回家途中,表现自己摆脱束缚,重返自然的欢快舒畅的句子:舟遥遥以轻飏,风飘飘而吹衣。
4.诗人自斟自酌,享受室中之乐:引壶觞以自酌,眄庭柯以怡颜。
5.“倚南窗以寄傲,审容膝之易安”两句写出了物质生活的清贫,而精神富足、孤高。
6.“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以云鸟自喻,过去做官出自无心,如今归田恰如鸟倦飞而知还。
7.《归去来兮辞》中“景翳翳以将入,抚孤松而盘桓”两句写天色已晚,作者还手抚孤松不愿离去,因为作者想借孤松以咏怀,喻自己卓然独立的坚贞气节。
8.《归去来兮辞》中“三径就荒,松菊犹存”两句写作者辞官归家,让他激动而神往,质本洁来还洁去,菊前松下才是他孤洁灵魂的栖所。
9.跟乡里故人和农民的交往的句子是:农人告余以春及,将有事于西畴。
10.《归去来兮辞》中写诗人出游。
表示出游方式的句子是:或命巾车,或棹孤舟。
游中所见的句子是: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
游中所感的句子是:善万物之得时,感吾生之行休。
11.表现诗人不奢求富贵与仙境的人生态度:富贵非吾愿,帝乡不可期。
12.《归去来兮辞》中描写作者登山临河长啸赋诗的诗句是:登东皋以舒啸,临清流而赋诗。
13.描绘了作者顺随自然的变化走到生命的尽头,点出:“乐天安命“的思想,卒章显志的句子是: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14.《归去来兮辞》中“寓形宇内复几时,曷不委心任去留”两句省察生命之有限,生年无多,何不顺从心愿而行。
《滕王阁序》1、王勃在《滕王阁序》一文中,为我们描绘了一幅天阔水远、孤鹜高飞、晚霞绚烂的秋景图的句子是:“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此句化用自庾信的《马射赋》“落花与芝盖齐飞,杨柳共春旗一色”两句。
2、王勃《滕王阁序》一文写景字字珠玑,尤其是“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着力表现大自然的色彩变幻,突出秋日景物的特征,被前人誉为“写尽九月之景”。
3、王勃《滕王阁序》用“闾阎扑地,钟鸣鼎食之家;舸舰迷津,青雀黄龙之舳”写出了滕王阁四周人烟繁盛,富庶繁华的气象。
4、王勃《滕王阁序》中直接点出时间已到深秋的句子是:时维九月,序属三秋。
5、傍晚时分,一叶叶小渔船飘荡在鄱阳湖的水面上,船歌相呼应和,悠长而辽远。
此景此情正应了王勃《滕王阁序》中的两句:“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
”6、范仲淹有词云:“塞下秋来风景异。
衡阳雁去无留意。
四面边声连角起。
”其中关于“衡阳雁”的意象在王勃的《滕王阁序》中“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也曾出现过。
7.“山原旷其盈视,川泽与其骇瞩”两句,写山峦、平原的广阔和川流、湖泽的迂回。
8.描写雨过天晴、阳光普照,天空晴朗的两句是:云销雨霁,彩彻区明。
9.表达自己不因年华流逝和处境困顿而自暴自弃的句子是: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逍遥游》1.《逍遥游》中以“朝菌”和“蟪蛄”为例来说明“小年”一词的两句是: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