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厌食症的食疗方
- 格式:doc
- 大小:31.50 KB
- 文档页数:7
孩子脾胃虚弱及食疗法面色发黄多为脾胃虚弱儿童脾胃虚弱多因长期饮食不规律、过食生冷食物、长期服用抗生素或某些疾病(如慢性肺炎等)引起。
脾胃虚弱的孩子多面色发黄或面部色素沉着不均匀(花斑),头发稀疏,消瘦,指甲脆薄、有白点,脐周经常疼痛、时轻时重。
脾胃虚弱偏内寒的患儿除了有上述症状外,还有大便次数多、量大,食后即拉等表现;脾胃虚弱偏内热的患儿常食欲不佳、大便干(2~3天大便1次)。
咳嗽久治不愈病根在脾胃虚弱脾胃虚弱,正气不足,所以咳嗽难以治愈,应在调理脾胃的基础上治疗咳嗽,还可配合捏脊疗法(双手的中指、无名指、小指握成空拳状,食指半屈,拇指伸长,捏起背部皮肤约0.5~1厘米,从下往上推进,如此反复,每日1~2次)、穴位敷贴(将膏药贴于肺俞穴)、雾化吸入(每次15分钟左右)、神灯照射(用神灯照射背部,每次不超过15分钟,早晚各1次)等方法。
脾胃虚弱患儿对症选用食疗莲子山药粥:莲子30克,山药80克,粳米50克。
将莲子去心,与山药、粳米、水共煮粥食用。
此方适用于消瘦、食欲不振的脾胃虚弱患儿。
红枣小米粥:红枣10个,小米30克,先将小米清洗后,放入锅内用小火炒至略黄,然后加红枣及水适量,用大火烧开后再改用小火熬成粥食用。
此方适用于消化不良伴有厌食的脾胃虚弱患儿麦冬沙参扁豆粥:沙参、麦冬各10克,扁豆15克,粳米50克。
将沙参、麦冬加水煮20分钟取汁,用此汁液与粳米、扁豆共煮粥食用。
此方适用于手足心热、大便干的脾胃虚弱患儿。
沙参麦冬扁豆粥:取沙参10克,麦冬10克,扁豆15克,粳米50克。
先将沙参、麦冬加水煮20分钟取汁,将汁加粳米、扁豆煮成粥食用。
适用于手足心热、便干的脾阴虚小儿。
忌食和少食:水果:西瓜、梨、釉子、金橘、橙子蔬菜:冬瓜、生萝卜、大蒜零食:牛奶、油炸食品、口香糖、冷饮、冰糕、凉茶经常食用:山药、枸杞煮、蒸、粥都可以。
在药店来当归片煮成茶喝。
羊肉是热性食品,冬天可做成羊肉汤。
大枣每天必吃5-10个.脾胃虚弱儿童多吃莲藕可增强免疫力为了让孩子能吃得好,家长们总要耗费不少心思。
4小儿挑食,中医有话说高小燕一、小儿挑食中医怎么看小儿挑食与小儿发热一样,属于儿童中较为常见的一种症状。
其患儿会出现食欲低下、挑食择食甚至拒食等表现,同时会伴随恶心、腹胀、腹痛、面色无华以及口臭等症状。
若是小儿过于挑食与偏食,会导致小儿体质降低、营养不良,从而十分容易导致佝偻病、缺铁性贫血等情况发生,严重时甚至可能导致发育迟滞,特别是神经运动发育迟滞等不可逆的影响。
挑食属于中医中的纳呆、脾虚以及疳积的范畴,中医认为“胃为水谷之海”“脾主运化”。
如果存在脾胃虚弱、脾虚湿盛、胃阴不足、元气虚弱以及食滞胃肠等,都可能导致小儿挑食产生。
小儿挑食对于西医来说,只可以使用一些有利于消化的药物进行治疗,通常取得的疗效不会较好,而中医辨证食疗对于小儿厌食有着较好的效果。
二、中医解说小儿挑食原因小儿挑食发生的临床原因中主要有喂养不当、先天不足、情志失调以及他病伤脾等几个方面。
经过大量的临床研究观察发现,小儿挑食主要原因是喂养不当以及饮食不节。
其中比较多见的就是长期喂食过肥且高营养的滋补食物,同时添加的辅食不正确,零食水果饮料等胡乱饮用等。
中医学中普遍认为,脾作为人们主要的生理功能,其有着主运化功能,运者运其水谷,化者能够化其精微,脾能够有效运化,水谷精微则能够遍布全身,濡养脏腑,从而有效地满足小儿生长发育的需求;若是小儿脾常常不足,脾胃发育也没有完善,运化功能未健全,这时若是饮食不节以及喂养不当,则十分容易导致脾胃不和,运化失健,时间长了则可能引发小儿挑食。
三、小儿挑食有什么危害1. 最大的危害是影响孩子的成长。
婴儿时期的孩子体重会发生明显的变化,若孩子挑食、偏食会直接影响体重,使得孩子成长的速度变慢,严重者会出现营养不良的现象。
孩子在5岁之前是重要的发育阶段,一定要注重孩子的饮食习惯。
2. 对孩子智力的发育产生影响。
据英国的一例研究证明,偏食或者挑食的孩子智力明显低于正常吃饭的孩子。
3. 影响家庭和睦。
对于孩子挑食、偏食,家长就会产生烦躁的心理,使得夫妻之间吵架频率上升。
民间偏方治孩子食积食积多由于饮食、内伤乳食、喂养不当、停积胃肠、脾运失司所引起的一种小儿常见的脾胃病症。
临床以不思乳食、腹胀嗳腐、大便酸臭或便秘为特征。
食积还常在感冒、泄泻、疳证中合并出现。
食积的预后一般较好,也有少数患儿食积日久,迁延失治,脾胃功能严重受损,导致营养和生长发育障碍,形体日渐羸瘦,可转化成疳证,也就是西医所称的营养不良。
对于食积的治疗,首先是控制饮食,特别是伴有呕吐、腹泻的患儿,可以暂时禁食8~12小时,待呕吐停止后,给予清淡的流质口服,如藕粉、蔬菜汤等。
轻症食积患儿经过控制饮食,很快可以痊愈,重症食积的患儿须去医院治疗。
中医对食积的治疗有很好的效果,中医一般将食积分为虚实两大类辨证施治。
凡病程比较短,腹胀且拒绝抚按,或者伴有低热、哭闹不安,多属实证,而病程较长,虽然腹胀,但喜欢抚按,精神疲惫,形体消瘦,多属虚中夹实证。
虚中夹实证治以健脾消食,消补兼施。
健脾丸加减。
常用药:枳实、党参、山楂、麦芽、白术、神曲、陈皮。
如果孩子舌苔腻、不想吃饭,可加藿香、砂仁;舌质淡、腹胀、大便不成形,可加炮姜、厚朴、苍术。
食积的实证治以消食导滞为主,可选消乳丸或保和丸加减。
常用山楂、神曲、莱菔子、麦芽、陈皮、香附、砂仁、茯苓、半夏、连翘等中药。
伴有腹胀疼痛者加厚朴、枳实;大便秘结者加木香、槟榔消积导滞,重者暂加大黄通腑;呕吐甚者,加姜、竹茹清胃降逆止呕;如果孩子有低热、舌红、苔腻微黄,可加胡黄连消积清热。
许多中成药对食积的治疗也有很好的疗效,如可给孩子服王氏保赤丸,每次1/3~1支,1天2~3次。
还可以服化积口服液,每次5~10毫升,1天2~3次。
如果孩子食积较重,而且伴低热,大便秘结,可以用枳实导滞丸,每次服2~3克,1天2~3次。
孩子食积时间已经很长,腹胀喜按,面色萎黄,精神不振,选用小儿香橘丹则比较合适,每次服2~3克,1天2~3次。
这些中成药药店里都有出售。
民间流传的一些单方验方,不妨试一试,如:将鸡内金30克烤黄,研细末。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生活常识分享萝卜骨头汤功效是什么
导语:大家在平时的饮食安排当中,往往都会准备到一些肉类以及蔬菜,这样就能够很好的进行各方面的营养的搭配的,对于人体的健康也是比较有利的,
大家在平时的饮食安排当中,往往都会准备到一些肉类以及蔬菜,这样就能够很好的进行各方面的营养的搭配的,对于人体的健康也是比较有利的,其中大家在平时少不了的就是喝骨头汤,而一般在炖骨头汤的时候,往往还会加入一些萝卜,这样味道更鲜,而且还具有很多的功效,下面我就具体的讲讲萝卜骨头汤功效是什么的知识吧。
白萝卜排骨汤可消食健胃,理气化痰,用于治疗小儿厌食症。
白萝卜味甘性凉,宽中下气,消食化痰;排骨甘平,补虚弱,强筋骨,与萝卜炖服,气香味鲜,是患厌食症小儿的辅助食疗菜肴。
在炎热夏季,给孩子喝点白萝卜排骨汤,不仅味道清甜不油腻,还有很好的降暑消渴的作用。
食物相克
做法一
白萝卜排骨汤
1,排骨清洗干净,剁成小块(这步很重要),萝卜去皮切滚刀块。
2,切成小块的排骨放入大碗中,调入盐,鸡精,白胡椒粉,料酒,酱油及生粉腌制10分钟。
3,取砂锅放水及萝卜大火煮开备用。
4,锅中放油烧热,放入腌好的排骨翻炒至肉排变白没有血水,放入烧开的萝卜汤中,丢进姜片葱段烧开转小火煲20分钟左右,放入盐及鸡精葱花调味即可。
做法二。
中医以为脾为小儿之本,很多疾病源于脾胃.小孩脾胃衰弱的症状如腹泻.便秘.咳嗽.湿疹.伤风.微量元素缺少.养分不良等等,是以养胃健脾成为怙恃们的重要义务.脾虚易感“脾虚易感症”通俗地说,就是小儿食欲不振,经常伤风,甚至一个月要重复伤风几回,很多家长都深有领会.那么小孩脾胃衰弱的症状还有哪些,若何疗养小孩脾胃衰弱呢?小孩脾胃衰弱的症状儿童脾胃衰弱多因长期饮食不纪律.过食生冷食物.长期服用抗生素或是某些疾病(如慢性肺炎)后引起.脾胃衰弱的孩子多面色发黄或面部色素惊慌不平均(消失花斑),头发稀少.瘦削.指甲脆薄有白点,还有经常消失发生发火性脐周痛苦悲伤,时轻时重.脾胃衰弱偏内寒的患儿除了有上述症状外,食欲虽好,但是大便次数多.量大,食后即拉;脾胃衰弱偏内热则食欲不佳,大便湿润(两三天一次),此类患儿多因过多食用零食或过量饮用牛奶所致.小孩脾胃衰弱食疗方1.红枣小米粥红枣10个,小米30克,先将小米清洗后,放入锅内用小火炒至略黄,然后加红枣及水适量,用大火烧开后再改用小火熬成粥食用.此方实用于消化不良俦随厌食的脾胃衰弱患儿.2.莲子山药粥莲子30克,山药80克,粳米50克.将莲子去心,与山药.粳米.水共煮粥,待温加积安堂枣花蜂蜜2勺食用.此方实用于瘦削.食欲不振的脾胃衰弱患儿.3.麦冬沙参扁豆粥沙参.麦冬各10克,扁豆15克,粳米50克.将沙参.麦冬加水煮20分钟取汁,用此汁液与粳米.扁豆共煮粥食用.此方实用于手足心热.大便干的脾胃衰弱患儿.4.蜂蜜山药片制法:取鲜山药洗净,放入水中煮开约10分钟后捞起,去皮切成片状,隔水蒸约30分钟,放凉,拌入积安堂荆条蜂蜜食用.山药为补中益气药,具有补益脾胃的感化,特殊合适脾胃衰弱者进补前食用.蜂蜜所含的养分成分特殊丰硕,重要成分是葡萄糖和果糖,两者的含量达70%,此外,还含有蛋白质.氨基酸.维生素A 等.蜂蜜具有强健体格.进步智力.增长血红蛋白.改良心肌功能等感化,久服可延年益寿.现代医学也证实,蜂蜜对神经衰弱.高血压.冠状动脉硬化.肺病等均有疗效.是以,在秋冬天常服用蜂蜜,可以防止秋燥对人体的损害,起到润肺.养肺感化.健脾护胃食物推举:1.玉米又称包谷.有健脾和胃功能,可强健肌肉.强体力.除湿利尿,实用于脾虚泄泻.2.糯米又称江米.有暖脾胃感化.用于胃受寒后痛苦悲伤.纳减.便稀.多汗.3.莲肉即莲子.有健脾止泻功能.用于脾虚久泻,食欲不振.4.苹果有健脾益胃.生津止渴感化.用于纳呆.脾虚.腹泻或便秘.5.石榴能生津止渴.收涩止泻.用于口渴咽干.小儿疳积.久泻脱肛.肠虫腹痛.6.红枣有益气养血.补脾健胃.生津止渴.安神感化.实用于脾胃衰弱.睡眠不安.纳食不喷鼻.大便稀薄.贫血乏力.面黄肌瘦等症.7.苡仁又称苡米仁.有健脾止泻.利水渗湿感化.用于小儿腹泻,舌苔厚腻.口臭.食欲不振.。
有健脾作用的常见食物目前,小儿脾虚证在临床中越来越多,所谓“脾虚”即指小儿面色萎黄无华,体倦乏力,形体偏瘦,厌食或拒食,或稍微多食大便中即有不消化残渣,大便多不成形,易出汗,平时易反复感冒。
要彻底治愈脾虚证,需服较长时间中药,小儿多不能坚持,所以家长就非常关心平时多给孩子吃哪些食物可以起到健脾的作用。
下面,将日常生活中有健脾作用的常见食物介绍给大家:(1)五谷杂粮:①粳米:又名大米。
味甘,性平,有健脾和胃,壮气力,强肌肉之功。
用于脾虚烦闷,泄泻,消瘦,下痢。
②玉米:又名包谷。
味甘,性平。
有补中健脾,除湿利尿之功。
可用于泄泻,痢疾等病。
③粟米:又名小米。
味甘咸,性微寒。
有补中益气,健脾益肾之功。
用于脾肾不足所致的纳食少,烦渴,反胃呕吐及病后体弱等。
④高粱:味甘,性平。
有健脾益中,渗湿止痢之功。
用于小儿消化不良,湿热吐泻下痢等。
⑤糯米:又名江米。
味甘,性温。
有暖脾胃、补中益气之功。
用于胃寒痛,消渴,自汗,便溏,腹泻。
⑥小麦:味甘,性凉。
有健脾养心益肾,除热止渴之功。
用于口干咽燥,烦躁不安,食欲不振等。
⑦大麦:味甘咸,性微寒。
有益气健脾,止渴除烦之功。
用于脾胃虚弱之消化不良,呕吐泄泻等。
⑧甘薯:又名红薯。
味甘,性平。
有健脾胃,润便之功。
用于形体消瘦,便秘等。
⑨黄豆:味甘,性平。
有健脾宽中,润燥之功。
用于疳积瘦弱,腹胀泻痢等症。
10 蚕豆:味甘,性平。
有健脾利湿之功效。
用于脾虚食少,便溏等症。
11 豆浆:味甘,性平。
有润燥补虚之功。
用于体弱不健,肠燥便秘等。
12 薏苡仁:味甘淡,性微寒。
有健脾止泻,利水渗湿之功。
用于泄泻,食欲不振之症。
13 莲子:味甘涩,性平。
有健脾止泻之功。
用于脾虚久泻,食欲不振。
14 荞麦:味甘,性凉。
有消积下气,健脾除湿之功。
用于胃肠积滞,腹胀满,及脾虚而有湿热的腹泻、痢疾。
15 芝麻油:味甘,性凉。
有润肠通便,解毒,生肌之功。
用于肠燥便秘,蛔虫,食积腹痛,溃疡等。
16 菜油:味辛,性温。
中医儿科学孩子厌食症的中医调理之道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厌食是让许多家长感到头疼的问题。
看着孩子对食物提不起兴趣,日渐消瘦,家长们往往心急如焚。
其实,中医在调理孩子厌食症方面有着独特的见解和方法。
孩子厌食症,在中医看来,多是由于脾胃功能失调所致。
小儿“脾常不足”,脾胃的消化功能相对较弱,若喂养不当、情志失调、久病体虚等,都容易导致脾胃受损,从而出现厌食的症状。
首先,喂养不当是常见的原因之一。
有些家长过于溺爱孩子,让孩子吃过多的零食、甜食,或者饮食没有规律,时而过饱,时而饥饿,这些都会损伤脾胃。
另外,食物的种类过于单一,或者烹饪方式不符合孩子的口味,也会让孩子产生厌食情绪。
情志失调也是一个重要因素。
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如果受到惊吓、压力过大,或者家庭氛围不和谐,都可能影响到脾胃的正常功能。
中医认为,“思伤脾”,过度的思虑会导致脾胃运化失常,进而影响食欲。
久病体虚同样不容忽视。
孩子生病后,身体的正气受到损伤,脾胃功能也会受到影响。
如果病后没有得到及时的调理,就容易出现厌食的症状。
那么,中医是如何调理孩子厌食症的呢?中药调理是常用的方法之一。
根据孩子的具体情况,中医会开出相应的方剂。
比如,如果孩子是脾胃气虚型厌食,表现为食欲不振、面色萎黄、神疲乏力等,可能会使用四君子汤加减来健脾益气。
如果是脾胃阴虚型厌食,表现为口干多饮、皮肤干燥、大便干结等,可能会用养胃增液汤来滋养脾胃之阴。
除了中药,中医推拿也是一种有效的调理手段。
家长可以学习一些简单的推拿手法,比如顺时针按摩孩子的腹部,能够促进胃肠蠕动,增强消化功能。
还可以按摩足三里、脾俞、胃俞等穴位,起到健脾和胃的作用。
食疗在调理孩子厌食症方面也有很好的效果。
例如,山药粥具有健脾益胃的作用,可以将山药洗净去皮,切成小块,与大米一起煮粥给孩子吃。
山楂麦芽汤能消食开胃,用山楂、麦芽加水煮后,给孩子当茶饮。
此外,中医还强调生活调理的重要性。
要让孩子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定时定量进餐,少吃零食和甜食。
厌食的针灸穴位文章目录*一、厌食的针灸穴位*二、厌食症如何预防*三、厌食食疗方厌食的针灸穴位1、厌食的针灸穴位常用的穴位是四缝。
治疗时每次仅取一侧中指四缝穴,消毒后,医者以左手固定并充分暴露穴区,右手迅速点刺,挤出少量黄白色黏液,并以消毒干棉球按压片刻。
症情较重者可加刺足三里穴,刺至得气后不留针。
隔日1次,两侧穴位交替治疗。
临床病例显示,治疗3次左右,90%以上的患者有明显效果。
对于症状较轻或有先兆症状欲作预防的小儿,可用耳穴贴豆的方法,常用的穴位有脾、胃,偶尔也可配用神门和迷根穴。
每次取一侧穴,以王不留行子贴压,每日按压2~3次,每次按压半至1分钟。
按压时注意手法不可过重,以免造成皮肤破损。
两侧穴位交替治疗,2~3日换贴1次。
2、厌食怎么诊断症状体征长时期的食欲不振、拒食,常伴有面色萎黄、形体消瘦。
病史有饮食不节,或喂养不当,以及挑食偏食的病史。
若因外感或某些慢性疾病而出现食欲不振者,则不属本病范围。
检测有条件者,可作微量元素检查,常伴有铁缺乏、锌缺乏。
3、厌食的临床表现胃伤则不纳,脾伤则不运,故患儿不思进食或食而不化。
脾胃受伤,化源不足,则面色萎黄,形体消瘦。
厌食症如何预防1、合理喂养,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从小抓起4个月以内的婴儿最好采用纯母乳喂养。
因为相关的研究表明,纯母乳喂养的小儿很少有厌食。
按顺序合理添加辅食,不要操之过急。
小儿饮食以主副食为主,不乱加额外的“营养食品”。
不要使用补药和补品去弥补孩子营养的不足,而要耐心讲解各种食品的味道及其营养价值。
2、培养良好的饮食卫生习惯定时、按顿进食,饭前不吃零食(包括饮料),因为血糖升高影响食欲,饭后吃水果。
家长要注意经常变换饮食的品种、尽量不要千篇一律,要荤素搭配。
动物食品含锌较多,须在膳食中保持一定的比例。
3、要保持轻松愉快的进食情绪创造好的吃饭气氛。
要使孩子在愉快心情下摄食。
即使有几次小儿进食不好,也不要着急,不要威协恐吓小儿进食,也不要乞求小儿进食。
孩子厌食怎么办?6个食疗方调理效果好
相信我们每个人小的时候,就会有挑食厌食的习惯。
这是因为,孩子的味蕾特别的敏感,再加上孩子更容易患上肠胃等疾病。
可是,如果孩子一旦出现厌食,是很容易影响他们的生长发育的。
所以,今天要为大家带来的就是几款可以解决孩子厌食难题的中医药方。
孩子厌食怎么办?6个食疗方调理效果好!一、南瓜红糖粥首先,我们需要准备半个南瓜,500g的大米,以及适量的红糖。
其次,将大米洗净,上锅熬制,大概七八分熟时,滤出备用。
然后,将南瓜处理后,切成块,用油、盐炒一下。
最后,将滤出的大米倒入南瓜之上,进行小火蒸煮,直至煮熟后,加入适量的红糖即可食用。
此方法适用于,由于脾胃失调而导致的小儿厌食症。
二、蚕豆粉首先,准备500g的蚕豆,以及适量的红糖。
之后,将蚕豆用水浸泡后,去皮晾干。
最后,将晾干的蚕豆,研磨成粉末。
每日取60g左右的蚕豆粉,加入适量的红糖后,用温水冲服。
此方法适合于,由于脾胃虚弱、消化不良等原因造成的小儿厌食症。
三、独脚金猪横利汤首先,取10g的独脚金,以及一条猪横利。
之后,将独脚金以及猪横利一同放入砂锅内,倒入四碗水煎煮。
最后,待锅内水由四碗变成两碗左右时,便可关火饮汤。
四、谷芽牛肚汤首先,准备适量的牛肚,15g的谷芽,以及各10g的布渣叶和孩儿草。
之后,将上诉药材一同放入砂锅之内,倒入四碗水煎煮。
最后,同上一药方一样,待锅内水由四碗变成两碗左右时,便可关火饮汤。
五、莲肉锅焦冲剂首先,分别准备各120g的莲肉以及锅焦。
然后,将连肉去心,进行蒸煮。
最。
四季保健疏春方消积祛湿,健脾养胃,疏风理气,预防伤风外感。
芒果核12克、谷芽10克、藿香5克、木棉花8克、陈皮2克。
1人份。
共煲汤饮用,可加适量黄糖调味。
如果孩子积食,可以连喝1-3天,配合素食。
喝疏春方时不用再喝其他助消化的汤水。
2岁以上辨证合适用。
蚕豆病可以用。
五星汤消食导滞,祛湿养胃。
适用于积食、湿气重的孩子。
谷芽10克、麦芽10克、山楂3克、木棉花5克、陈皮1克。
1人份。
150-200毫升水煎煮为40-60毫升即可。
3岁以上有积食、湿气重时用,当天配合素食。
蚕豆病可以用。
健夏方健脾燥湿消滞,预防手足口病、疱疹性咽峡炎适用于体虚易病、胃强脾弱、口舌长疮、口气大等症状。
炒白扁豆15克、土茯苓12克、木棉花10克、麦冬8克、莲子8克、陈皮2克、瘦肉适量。
1-2人份。
1000毫升水煎取200毫升即可,连服3天。
1岁以上辨证合适用。
蚕豆病可以用。
酸梅汤生津除烦,理气燥湿。
可作为夏日保健用方。
乌梅1个、麦冬10克、陈皮1克、冰糖适量。
1人份。
乌梅、麦冬、陈皮放入砂锅,加入适量水,大火煮开后,慢火熬煮30-40分钟,放入冰糖,化开后饮用。
1-2周喝1次。
3岁以上消化好、无病痛时用。
蚕豆病可以用。
安秋方消食健胃,理气润燥。
适用于易嗳气泛酸、口气大、卧不安、大便不调者。
炒谷芽10克、炒麦芽8克、陈皮2克、乌梅5克、莲子5克、百合8克、瘦肉适量。
1人份。
所有食材共煲汤即可。
一周2次。
3岁以上辨证合适喝;1-2岁喝汤不吃渣。
最好在无病痛时用。
蚕豆病可以用。
秋柠饮理气润燥。
适用于口干咽痒者。
陈皮1-2克、新鲜柠檬1-2片、蜂蜜10毫升。
1人份。
陈皮和柠檬用热水泡开,放温后加入蜂蜜即可。
1岁以上辨证合适用。
1岁内的孩子不能吃蜂蜜,用适量黄糖代替。
蚕豆病可以用。
暖冬方补脾益肾。
适用于胃口、睡眠不好、手足凉等症状。
白术15克、五指毛桃10克、芡实8克、核桃1个、百合5克、莲子5克。
1-2人份。
同放入砂锅,用500毫升水,大火烧开,再转小火煮40分钟即可。
小儿厌食症的食疗方
孩子出现了厌食的症状,实在是愁坏了父母。
如何安全有效,又没有什么副作用的解决宝宝的厌食症呢?今天小编就汇总了小儿厌食症的食疗方,非常实用的方子,值得家长朋友珍藏。
粥类
1、白术猪肚粥
配料:白术30克,生姜2克,槟榔10克,猪肚1个,粳米60克。
用法:猪肚同白术、槟榔、生姜共煮,至肚熟时,取汁,以汤入粳米煮粥。
以麻油、酱油拌猪肚,佐餐药粥。
功效:健脾益气,消食和胃。
主治脾胃虚弱,消化不良,不思饮食,脘腹作胀,大便泄泻。
2、麦芽粥
配料:麦芽50克,粳米50克。
用法:麦芽与粳米煮粥食用。
功效:健脾开胃消食。
主治小儿厌食症,乳食停滞者。
3、小儿消食粥
配料:山楂片10克,高粱米50克。
用法:将山楂片和高粱米一起置于铁锅,文火炒焦,取出压碾成粗粉,置于沙锅,加水煮成粥。
不满1岁,每次取10克消食粥,每日3次;2~3岁,每次取20克消食粥;4~5岁,每次取30~40克消食粥食用。
调味可加适量的奶粉和白糖。
功效:健脾消食。
主治小儿厌食、小儿消化不良。
4、扁豆薏米粥
配料:扁豆20克,淮山药15克,苡米10克。
用法:将扁豆、淮山药、苡米等洗净一同放入沙锅,加水煮沸,文火煮成粥。
每日1次,连服5~7天。
功效:和中健脾,消暑化湿。
主治小儿厌食。
汤类
1、萝卜酸梅汤
配料:鲜胡萝卜50克,酸梅5枚,盐少许。
用法:先将胡萝卜洗净,切片,加清水1大碗,同酸梅共煮,煎至半碗,加食盐调味。
功效:生津养胃,促进食欲。
对于小儿津液不足、小儿厌食症的患儿效果甚佳。
配料:菠萝肉250克,白糖适量。
用法:将菠萝肉放入淡盐水中浸泡10分钟,然后切成小块,加水煮汤,调入白糖即成。
每日1剂,连服5~7日。
功效:补脾益胃,润肠通便。
适用于小儿病后不思饮食、大便秘结等。
开胃饮料
橘皮山楂茶
配料:橘皮15克,焦山楂、莱菔子各10克。
用法:将上3味共制粗末,放入杯中,用沸水冲泡,代茶饮用。
每日1剂。
2岁以下小儿药量减半。
功效:健脾开胃,化食理气。
适用于小儿厌食症。
1、糖渍金橘
配料:新鲜金橘、白糖各500克。
用法:将金橘洗净,压扁,去核,放入瓷器内,加白糖250克拌匀,腌渍1昼夜,待金橘浸透糖后,放入锅内,加水少许,烧沸后以文火熬至汁液耗干,离火,候凉,再拌入白糖250克,然后放入搪瓷盘内,风干数日,即成金橘果脯,装瓶备用。
随意食用。
功效:理气开胃,消食化痰。
适用于小儿厌食,食欲不振,消化不良,胸闷腹胀,痰多。
2、炖苹果泥
配料:苹果1个。
用法:将苹果洗净,去皮,切成薄片,放碗内加盖,置锅中隔火炖熟,用汤
匙捣成泥状,喂幼儿服食。
功效:适用于小儿厌食。
3、山楂饼
配料:山楂15克,鸡内金7.5克,山药粉、麦粉各75克。
用法:将山楂、鸡内金研为细末,与麦粉等加清水适量揉为麦团,捏成饼,放油锅中煎至两面金黄时即成,每日1~2剂。
或将山楂、鸡内金水煎取汁与山药粉、麦粉和匀,如法做饼服食。
功效:健脾消食。
适用于小儿厌食。
4、萝卜饼
配料:白萝卜350克,瘦猪肉150克,山药粉、麦粉各适量,葱、姜、椒各适量。
用法:将萝卜洗净切丝,炒至五成熟,与猪肉同剁细馅,加葱、姜、椒、盐等拌匀,麦粉加清水适量做成麦团,拌成麦皮,以萝卜馅为心,麦皮为皮,做成夹心小饼,置油锅中烙熟服食。
每日1~2次,空腹服食。
功效:健脾消食,和胃化痰。
适用于小儿厌食。
以上就是关于小儿厌食症的食疗方介绍,所用的食材都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家长朋友可根据孩子自身的情况,选择合适的食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