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蒜油的提取工艺研究进展.kdh
- 格式:pdf
- 大小:32.32 KB
- 文档页数:3
大蒜油提取工艺的研究1、引言1.1 大蒜简介1.1.1 大蒜的生物学特性大蒜为百合科植物蒜(Allium stantivum L)的地下鳞茎,又称蒜、蒜头、独蒜、胡蒜。
大蒜呈扁球形或短圆锥形,外面有灰白色或淡棕色膜质鳞皮,剥去鳞叶,内有6-10个蒜瓣,轮生于花茎的周围,茎基部盘状,生有多数须根。
每一蒜瓣外包薄膜,剥去薄膜,即见白色、肥厚多汁的鳞片。
有浓烈的蒜臭,味辛辣[1]。
大蒜在世界各地均有种植。
我国大蒜的主要产地有:河南省杞县、中牟县,山东省金乡县、苍山县、广饶县、茌平县、成武县,江苏射阳县、太仓市,上海嘉定,安徽亳州市、来安县,四川温江县、彭州市,云南大理及新疆等地。
它原产地在西亚和中亚,自汉代张骞出使西域,把大蒜带回国安家落户,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
大蒜是人类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调料,在烹调鱼、肉、禽类和蔬菜时有去腥增味的作用,特别是在凉拌菜中,既可增味,又可杀菌。
习惯上,人们平时所说的“大蒜”,是指蒜头而言的。
大蒜的品种很多,按照鳞茎外皮的色泽可分为紫皮蒜与白皮蒜两种。
紫皮蒜的蒜瓣少而大,辛辣味浓,产量高,多分布在华北、西北与东北等地,耐寒力弱,多在春季播种,成熟期晚;白皮蒜有大瓣和小瓣两种,辛辣味较淡,比紫皮蒜耐寒,多秋季播种,成熟期略早。
1.1.2 大蒜的化学成分据分析[2],大蒜含水量可高达70%,不仅含有丰富的糖类,而且还含有蛋白质、脂肪、维生素(主要成分为维生素C、维生素B 和维生素A)、氨基酸(有17 种之多,其中有8 种是人体必需的氨基酸)、肽类和S、Ca、Cu、Fe、K、Mg、Zn等元素,大蒜中还含有防癌的稀有元素锗和硒。
梁斌等人分析[3],大蒜的基本成分是:每100克大蒜含水分69.8g,粗蛋白4.4g,脂肪0.2g,碳水化合物23.6g,粗纤维0.7g,灰分1.3g,钙5mg,铁0.4mg,硫胺素0.24mg,核黄素0.03mg,尼克酸0.9mg,抗坏血酸3mg,及微量元素硒、锗、锌等,还含有大约0.2%的挥发油,因大蒜产地的不同,以上成分的含量略有差异。
大蒜油的提取工艺大蒜主要有效成分大蒜油的各种提取方法, 对各种方法的优缺点进行了简要分析。
并对大蒜油的提取工艺和应用的发展方向提出展望。
大蒜(Allium sativum L.)为百合科葱属植物的地下鳞茎, 自古就被当作天然杀菌剂, 有天然抗生素之称。
早在2000 多年前我国就开始种植, 明代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记载:“大蒜性温, 其气熏烈, 通五脏, 达诸窍, 祛寒湿, 避邪恶, 消痈肿, 化积食, 此其功也”。
现代研究表明大蒜所含营养成分十分丰富, 每100 g 新鲜大蒜含水分70 g、蛋白质4.4 g、脂肪0.2 g、碳水化合物23 g、粗纤维0.7 g、灰分1.3 g、磷44 mg、铁0.4 mg、硫胺素0.24 mg、核黄素0.03 mg、尼克酸0.9 mg、抗坏血酸3 mg。
大蒜中含有17 种氨基酸, 其中8 种是人体必需的。
此外, 大蒜还含有硫化丙烯、蒜素及微量元素硒、锌、锗等[1- 2]。
大蒜油也叫大蒜素,是大蒜细胞经破碎后,蒜氨酸在蒜酶的催化作用下裂解生成的硫醚化合物, 具有强烈的辛辣刺激味[3]。
大蒜油是大蒜的主要活性成分, 具有抗菌消炎、提高肌体免疫能力、预防和治疗心血管系统疾病、防癌抗癌和抗衰老的作用[4]。
此外, 大蒜油还具有抗单核细胞与血管内皮细胞粘附的作用。
长期服用大蒜油, 可以提高细胞免疫力、体液免疫力和非特异免疫能力。
由于大蒜油有如此大的作用, 对于大蒜活性成分的提取及应用研究就显得极其重要。
本文介绍了近年来大蒜油的提取工艺及应用的一些研究进展。
1 大蒜油的提取工艺目前, 大蒜油的提取工艺主要有: 水蒸气蒸馏法、溶剂萃取法、超临界萃取法及超声、微波辅助提取等。
1.1 水蒸气蒸馏法其原理是将水蒸气通入不溶于水或难溶于水但具有一定挥发性的有机物质中( 大蒜油具有一定挥发性) , 使该有机物在低于100 ℃的温度下随水蒸气一起蒸馏出来, 再经进一步分离获得较纯物质。
大蒜精油的提取方法及药用价值分析大蒜(Allium sativum)是一种古老而广泛应用的蔬菜和药材,被赋予了许多药用价值。
大蒜精油是从大蒜中提取出的具有浓郁气味和强烈活性的复杂混合物。
本文将介绍大蒜精油的提取方法,并分析其药用价值。
一、大蒜精油的提取方法1. 蒸馏法:这是目前最常用的大蒜精油提取方法。
首先将大蒜研磨成碎片或浆状物,然后使用蒸馏器进行蒸馏。
通过加热和冷却过程,大蒜精油从大蒜中蒸汽化,然后通过冷凝器冷凝成液体。
2. 扩香法:这种方法利用溶剂来提取大蒜精油。
首先将大蒜切碎并置于溶剂中,让其浸泡一段时间,然后溶剂中的活性成分将被吸取到溶液中。
随后,溶剂可以通过蒸发或蒸馏的方式去除,从而得到纯净的大蒜精油。
二、大蒜精油的药用价值1. 抗菌作用:大蒜精油具有广谱抗菌作用,能够抑制多种病原菌的生长和繁殖,包括细菌、真菌和寄生虫等。
这对于预防和治疗各种感染性疾病具有重要意义。
2. 免疫调节作用:大蒜精油能够增强免疫系统的功能,提高机体对疾病的抵抗力。
它可以促进白细胞产生,并增加干扰素等免疫介质的生成,从而提高机体的抗病能力。
3. 抗氧化作用:大蒜精油富含强效抗氧化剂,能够中和自由基,减少氧化反应对细胞的损害。
这有助于预防氧化应激引起的多种疾病,如心脑血管疾病和癌症。
4. 降脂降压作用:大蒜精油中的活性成分能够抑制胆固醇的合成和吸收,降低血液中的胆固醇水平。
此外,它还能够放松血管,扩张血管,从而降低血压,减少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5. 抗肿瘤作用:大蒜精油中的硫化合物被证明对多种癌细胞具有抑制作用,能够抑制肿瘤的生长和扩散。
此外,它还能够促进癌细胞凋亡,防止肿瘤性细胞的恶性转化。
6. 抗炎作用:大蒜精油中的活性成分能够抑制炎症介质的合成和释放,减轻炎症反应。
这对于治疗关节炎、溃疡性结肠炎等炎性疾病具有积极的效果。
三、大蒜精油的使用注意事项1. 使用时需注意浓度:大蒜精油具有较高的活性和刺激性,因此在使用时应避免过量使用。
大蒜油的提取工艺大蒜油啊,这可是个好东西。
你知道吗,就像金子藏在矿石里一样,大蒜油就藏在大蒜那白胖胖的蒜瓣儿里呢。
提取大蒜油可不是个简单事儿,就好比从沙子里挑出珍珠。
大蒜里面有各种成分,要把大蒜油单独弄出来,得有一套巧妙的办法。
咱先说这原料大蒜吧。
你可不能随便拿些烂蒜就想提取大蒜油,那可不行。
就像盖房子要用好砖头一样,得选新鲜、饱满的大蒜。
那些干巴瘪瘦的蒜瓣儿,就像没吃饱饭的士兵,哪有力气给你贡献大蒜油呢?选好大蒜后,得把它们洗干净,脏乎乎的大蒜就像穿着脏衣服的人,不洗干净怎么能行呢?接下来就开始提取大蒜油的正事儿了。
有一种方法是水蒸气蒸馏法。
这就像是给大蒜洗一个超级热的热水澡,让大蒜里的油跟着水蒸气一起跑出来。
把洗干净的大蒜切成碎末或者捣成蒜泥,这个时候的大蒜就像被打败的小怪兽,变得碎碎的。
然后把这些碎大蒜放进专门的蒸馏装置里,下面加热水,水烧开了变成水蒸气,就会穿过大蒜。
这时候啊,大蒜油就像个调皮的小鬼,跟着水蒸气就往上跑了。
跑到一个冷却的地方,水蒸气又变成水了,大蒜油可不会跟着再变成水,它就和水分离出来了。
不过这种方法提取出来的大蒜油纯度可能不是特别高,就像一锅汤里有肉也有菜,大蒜油里可能还混着一些其他的成分。
还有一种溶剂萃取法。
这就好比是用一个小钩子把大蒜油从大蒜里勾出来。
先找一种合适的溶剂,这个溶剂得和大蒜油关系好,能把大蒜油拉到自己身边。
把大蒜弄碎后放到溶剂里,大蒜油就慢慢跑到溶剂那边去了。
就像小孩子喜欢找自己的小伙伴玩一样。
然后再通过一些办法把溶剂去掉,剩下的就是大蒜油了。
不过这种方法得小心选溶剂,要是选了个不好的溶剂,就像找了个坏伙伴,可能会在大蒜油里留下不好的东西,那就麻烦了。
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法听起来就很高大上。
二氧化碳这东西啊,在特殊的条件下就像个超级特工。
它能变成超临界状态,这个时候的二氧化碳就像一个超级挑剔的食客,它只对大蒜油感兴趣。
把大蒜放到超临界二氧化碳里,二氧化碳就像一个精准的小镊子,把大蒜油夹出来。
大蒜油的提取工艺介绍大蒜油提取工艺介绍大蒜油是大蒜中的特殊物质,呈现明亮透明琥珀色的液体,它是大蒜中抽取而得最重要的物质,此精油含很重要的活性硫化物,它对一般健康及心脏血管的健康很有帮助。
一、大蒜的基本功效1、体内循环系统的天然强壮剂——降低胆固醇及血脂,增强血管弹性,减低血小板凝集而促进血液循环,能预防血栓、高血压等心血管疾病。
2、预防感冒,并适用于发烧、止痛、咳嗽、喉痛及鼻塞等感冒症状。
3、激活胃肠粘膜,健胃整肠,促进食欲,加速消化。
4、能调节血糖,预防糖尿病发作。
二、大蒜的提取工艺1. 水蒸气蒸馏法其原理是将水蒸气通入不溶于水或难溶于水但具有一定挥发性的有机物质中(大蒜油具有一定挥发性),使该有机物在低于100℃的温度下随水蒸气一起蒸馏出来,再经进一步分离获得较纯物质。
本法的一般工艺流程为:大蒜去皮→洗净→加水捣碎→酶解→水蒸气蒸馏→油水分离→大蒜油。
水蒸气蒸馏法具有设备简单,成本低、稳定性好等特点,是最常用的方法之一。
但是因发酵和蒸馏温度相对较高,蒜氨酸酶的活性下降,大蒜素有损失,使出油率较低。
而且所得的蒜油有一股熟味,不够清新。
2.超临界CO2萃取法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是一种新型的萃取分离技术。
该技术是利用流体在临界点附近某一区域内,与待分离的溶质有异常相平衡行为和传递性能、且对溶质溶解能力随压力和温度改变、并在相当宽的范围内变动这一特性而达到溶质分离的一项技术。
因CO2无毒性,价格便宜,常被作为萃取剂。
超临界CO2萃取大蒜油一般流程为:大蒜去皮→洗净→捣碎→装填萃取柱→密封→超临界萃取→降压→大蒜油。
3.亚临界低温萃取亚临界低温提取技术,是以亚临界状态的低级烷烃或低沸点化合物为溶媒,在低温和一定的压力下,与溶质在系统内相继经过浸提、蒸发脱溶、压缩、冷凝回收等过程,从天然产物中提取目标组分的一种新型绿色分离技术。
亚临界低温萃取大蒜油的一般流程:大蒜去皮→破碎→亚临界低温萃取→脱溶→大蒜油4.微波辅助提取法微波是一种频率范围在300MHz~300000MHz的电磁波,极性分子在微波电场的作用下,以每秒24.5亿次的速率不断改变其正负方向,使分子高速的碰撞和摩擦而产生高热。
大蒜油提取技术的研究进展
王摇风;孙芸;熊晓辉;陆丽霞
【期刊名称】《中国调味品》
【年(卷),期】2010(035)003
【摘要】文章介绍了目前大蒜中大蒜油的几种提取技术,对各技术优缺点进行分析.并对大蒜油的提取工艺和应用提出展望.
【总页数】4页(P31-33,47)
【作者】王摇风;孙芸;熊晓辉;陆丽霞
【作者单位】南京工业大学,食品与轻工学院,南京,210009;南京工业大学,食品与轻工学院,南京,210009;南京工业大学,食品与轻工学院,南京,210009;南京工业大学,食品与轻工学院,南京,210009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S255.19
【相关文献】
1.大蒜油的提取和测定方法研究进展 [J], 梁丽军;熊涛;曾哲灵
2.大蒜油的提取工艺研究进展 [J], 张杰
3.大蒜油提取方法及其研究进展 [J], 梁斌;杨锐
4.酶辅助提取技术在天然产物提取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J], 程贤;毕良武;赵振东;张峰;王鹏
5.大蒜油提取技术的研究试验 [J], 陈庆忠;安同伟;李迎梅;孙健;冯海波;曹桂敏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大蒜油的提取和测定方法研究进展梁丽军*,熊涛*,曾哲灵(南昌大学食品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江西南昌330047)摘要:大蒜油中含有大蒜素等十多种含硫化合物,文献报道的大蒜油提取和测定方法众多,各有千秋。
本文通过分析比较,综述了各种自大蒜籽中提取大蒜油方法和各种大蒜油测定方法的原理、优缺点和适用范围,并提出了进一步改进大蒜油提取方法和测定方法的建议。
关键词:大蒜油;提取;测定;综述中图分类号:TS225.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6892(2007)05-0015-0005RecentReviewofExtractionandtheAnalyticMethodsofGarlicOilLIANGLi-jun,XIONGTao*,ZENGZhe-ling(TheKeyLabofFoodScienceofMOE,NanchangUniversity,Nanchang330047)Abstract:Garlicoilcontainvariouskindsofsulphocompoundandmanyextractionandanalyticmethodsofgarlicoilwerereported,eachhasitsstrongprospect.Thispaperintroducestheresearchprogressoftheprinciple,advantagesanddisadvantagesandrangeofapplicationscopeoftheextractionandanalyticmethodsofgarlicoilthatwasfromgarlic,throughcomparisonandanalysis.Andtheadviceaboutimprovingtheextractionandanalyticmethodsofgarlicoilwasproposed.Keywords:garlicoil;extract;analyse;review收稿日期:2007-07-16作者简介:梁丽军(1985-),男,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食物资源开发利用与生物质转化。
食品研究与开发2008年1月第29卷第1期作者简介:张杰(1975-),女(汉),讲师,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表面活性剂的应用及天然产物的开发。
粮油学报,2006,21(2)∶86-89[24]胡芳弟,封士兰,张勇,等.HPLC法测定黄芪中黄酮类成分和黄芪甲苷的含量[J].分析测试技术与仪器,2003,9(3)∶173-177[25]刘斌,石任兵,姜艳艳,等.HPLC法测定苦参汤有效部位中4种黄酮类成分含量[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05,28(6)∶59-62[26]郑莹,李绪文,金永日.RP-HPLC法测定三七叶中黄酮类成分的含量[J].药物分析杂志,2005,25(9)∶1089-1091[27]池静端,何秀峰,刘爱茹,等.HPLC法测定银杏叶中6种黄酮成分的含量[J].药学学报,1997,32(8)∶625-628[28]马强,张金兰,周玉新,等.高效液相色谱-电喷雾质谱法测定红车轴草中异黄酮类化合物[J].分析化学研究简报,2006(9)∶247-250[29]董淮海,陶冠军,王林祥,等.高效液相色谱-电喷雾质谱联用法检测大豆异黄酮和皂苷[J].无锡轻工大学学报,2002,21(4)∶415-419[30]肖贻崧,张廷志,侯镜德.苦竹叶中黄酮类化合物的液相色谱-质谱联用分析[J].宁波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1,13(3)∶123-125[31]陈刚,章慧琴,吴性良,等.毛细管电泳电化学检测葛根和葛藤中几种黄酮类化合物[J].复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43(4)∶672-675[32]吴婷,管月清,郑双杰.毛细管电泳-电化学检测益母草及其冲剂中的黄酮类化合物[J].分析科学学报,2006,22(4)∶406-408收稿日期:2007-06-05大蒜(AlliumsativumL.)为百合科葱属植物的地下鳞茎,自古就被当作天然杀菌剂,有天然抗生素之称。
早在2000多年前我国就开始种植,明代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记载:“大蒜性温,其气熏烈,通五脏,达诸窍,祛寒湿,避邪恶,消痈肿,化积食,此其功也”。
现代研究表明大蒜所含营养成分十分丰富,每100g新鲜大蒜含水分70g、蛋白质4.4g、脂肪0.2g、碳水化合物23g、粗纤维0.7g、灰分1.3g、磷44mg、铁0.4mg、硫胺素0.24mg、核黄素0.03mg、尼克酸0.9mg、抗坏血酸3mg。
大蒜中含有17种氨基酸,其中8种是人体必需的。
此外,大蒜还含有硫化丙烯、蒜素及微量元素硒、锌、锗等[1-2]。
大蒜油也叫大蒜素,是大蒜细胞经破碎后,蒜氨酸在蒜酶的催化作用下裂解生成的硫醚化合物,具有强烈的辛辣刺激味[3]。
大蒜油是大蒜的主要活性成分,具有抗菌消炎、提高肌体免疫能力、预防和治疗心血管系统疾病、防癌抗癌和抗衰老的作用[4]。
此外,大蒜油还具有抗单核细胞与血管内皮细胞粘附的作用。
长期服用大蒜油,可以提高细胞免疫力、体液免疫力和非特异免疫能力。
由于大蒜油有如此大的作用,对于大蒜活性成分的提取及应用研究就显得极其重要。
本文介绍了近年来大蒜油的提取工艺及应用的一些研究进展。
张杰(临沂师范学院化学化工学院,山东临沂276005)大蒜油的提取工艺研究进展摘要:综述了大蒜主要有效成分大蒜油的各种提取方法,对各种方法的优缺点进行了简要分析。
并对大蒜油的提取工艺和应用的发展方向提出展望。
关键词:大蒜;大蒜油;提取;研究进展RESEARCHADVANCESOFEXTRACTIONTECHNOLOGYOFGARLICOILZHANGJie(CollegeofChemistryandChemicalEngineering,LinyiNormalUniversity,Linyi276005,Shandong,China)Abstract:Thisarticlesummarizedtheextractiontechnologyofgarlicoilfromgarlic.Andtheadvantageanddis-advanrageofalltheseextractionmethodswereanalyzed.Thedevelopmentoftheextractiontechnologyandap-plicationofgarlicoilwerealsoincluded.Keywords:garlic;garlicoil;extraction;researchadvance!!!!!!!!!!!!!!!!!!!!!!!!!!!!!!!!!!!!!!!!!!!!!!综述158食品研究与开发2008年1月第29卷第1期1大蒜油的提取工艺目前,大蒜油的提取工艺主要有:水蒸气蒸馏法、溶剂萃取法、超临界萃取法及超声、微波辅助提取等。
1.1水蒸气蒸馏法其原理是将水蒸气通入不溶于水或难溶于水但具有一定挥发性的有机物质中(大蒜油具有一定挥发性),使该有机物在低于100℃的温度下随水蒸气一起蒸馏出来,再经进一步分离获得较纯物质。
本法的一般工艺流程为:大蒜去皮→洗净→加水捣碎→酶解→水蒸气蒸馏→油水分离→大蒜油孙淑爱[5]等探讨了蒸馏法提取大蒜油的适宜条件。
按照大蒜油的生产步骤和影响因素,选择大蒜的破碎粒径、蒜酶激活剂—亚铁离子的浓度、发酵温度和蒸馏提取时间这4个因素,在三水平下对大蒜油的产率进行比较。
结果表明,大蒜的破碎粒径为0.2mm、亚铁离子的浓度为10mmol/L、发酵温度在33℃、蒸馏提取时间为120min时,大蒜油的产率最高,为0.49%。
水蒸气蒸馏法具有设备简单,成本低、稳定性好等特点,是最常用的方法之一。
但是因发酵和蒸馏温度相对较高,蒜氨酸酶的活性下降,大蒜素有损失,使出油率较低。
而且所得的蒜油有一股熟味,不够清新。
1.2溶剂萃取法大蒜油微溶于水,易溶于乙醇、苯、乙醚等有机溶剂,利用这一性质可以用有机溶剂将大蒜油浸提出来。
该法得到的大蒜油与水蒸气蒸馏获得的大蒜油没有明显的区别。
有机溶剂的选择是关键,要求该溶剂对大蒜油的溶解性好,浸提结束后易于分离,沸点差异显著,不含其它不良气味和溶剂残留。
溶剂法的一般流程为:大蒜去皮→洗净→捣碎→酶解→溶剂萃取→蒸馏分离→回收溶剂→大蒜油陈彬[6]等研究了用乙醚萃取法提取大蒜中的有机硫化物,采用正交试验法考察了操作条件对提取物得率的影响,确定了影响产物得率的主要因素为酶解温度、酶解时间、酶解pH、加水量以及离心pH值。
确定的最佳提取条件为:酶解温度25℃,酶解时间为60min,酶解pH值7.0,加水量100mL,离心pH值3.2。
实验还发现二次萃取可以减少产物的流失。
李瑜[7]等以乙醇为溶剂,研究了溶剂法提取大蒜油的工艺,确定的醇提最佳工艺条件为:30℃酶解11min,乙醇浸提时间1.0h,浸提温度24℃,V(乙醇):m(大蒜)=4mL:1g,大蒜油提取率可达75.03%。
有机溶剂浸提法的优点是出油率比水蒸气蒸馏法稍高,且省去蒸气产生设备。
缺点是:由于使用有机溶剂,成本相对较高;其他可溶性物质的含量偏高;要注意控制溶剂残留量。
1.3超临界CO2萃取法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是一种新型的萃取分离技术。
该技术是利用流体在临界点附近某一区域内,与待分离的溶质有异常相平衡行为和传递性能、且对溶质溶解能力随压力和温度改变、并在相当宽的范围内变动这一特性而达到溶质分离的一项技术[8]。
因CO2无毒性,价格便宜,常被作为萃取剂。
超临界CO2萃取大蒜油一般流程为:大蒜去皮→洗净→捣碎→装填萃取柱→密封→超临界萃取→降压→大蒜油王霞[9]等研究了超临界CO2萃取大蒜油的工艺。
在对萃取压力、温度、时间、流量单因素分析的基础上,对温度、压力、流量、时间四因素进行了正交试验,确定了超临界萃取的最佳工艺参数为:萃取温度35℃,萃取压力15MPa,流量30kg/h,萃取时间2.5h。
梁永海[10]等通过实验确定的超临界CO2萃取大蒜油的具体工艺为:大蒜投料量400g,分离压力10MPa,分离温度45℃,萃取时间4h,萃取温度45℃,萃取压力15MPa,流量2L/min,大蒜油的收率为3.64mg/kg。
并对超临界CO2萃取法与溶剂萃取法作了对比,发现超临界CO2萃取的大蒜油的收率高于溶剂法,且营养成分与风味、外观都优于溶剂法所得的大蒜油。
超临界CO2萃取法的优点是操作温度低,产品质量好,提取收率高。
缺点是设备一次性投资较大,装卸料都采用间歇式。
1.4超声辅助提取法超声提取在天然产物有效成分提取方面有突出作用。
超声波能有效地打破细胞边界层,使扩散速度增加,同时提高了破碎速度,缩短了破碎时间,可显著地提高提取效率。
浸提过程中无化学反应,被浸提的生物活性物质活性不减。
何荣海[11]等研究了超声辅助提取大蒜素的方法,在考察单因素对提取效果影响的基础上设计正交试验,得出提取最优条件:超声功率1000W,料液比1∶4,提取时间60min,工作间歇时间比2s∶1s,搅拌转速500r/min,此条件下大蒜素提取率达98.5%。
与常温浸提和回流抽提方法相比,超声辅助提取法的提取时间分别缩短5/6和1/2,大蒜素的提取率分别提高81.7%和172%。
与传统的提取技术相比,超声辅助提取能明显提高大蒜油的提取率,大大缩短提取时间。
1.5微波辅助提取法微波是一种频率范围在300MHz~300000MHz的综述159食品研究与开发2008年1月第29卷第1期电磁波,极性分子在微波电场的作用下,以每秒24.5亿次的速率不断改变其正负方向,使分子高速的碰撞和摩擦而产生高热[12]。
为加快大蒜素的浸出速度并提高浸出效率,不少研究者采用微波辅助提取的手段,结果表明效果显著。
程宇[13]等研究了应用微波辅助提取技术从经过破碎酶解的新鲜大蒜中提取大蒜油的效果,以水为溶剂,采用分光光度法对提取液中大蒜油含量进行检测。
考察了微波强度、微波作用时间、液料比3个单因素对提取率的影响,用正交试验设计对提取条件进行了优化,得到的优化条件:微波强度1、微波作用时间5min、液料比40∶1。
在此优化的条件下,提取率为1%。
同时与溶剂提取方法和超声辅助提取方法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微波辅助提取法提取率比溶剂提取率0.3249%和超声辅助提取法0.3164%的提取率高。
微波辅助提取大蒜有效成分也有较好的效果,能提高有效成分的溶出速度,具有时间短、产率高、操作简单、节约能源的特点,且免去了高温对提取成分的影响。
2大蒜油的应用大蒜油是一种广谱抗菌物质,具有活化细胞、促进能量产生、增加抗菌及抗病毒能力、加快新陈代谢、缓解疲劳等多种药理功能。
因此,在很多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
在医疗方面,大蒜素可用于治疗感染性疾病、消化系统疾病、口腔疾病、心脑血管疾病等,且具有防衰老、防金属中毒、防癌抗癌等作用[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