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20世纪2030年代的流行风格
- 格式:ppt
- 大小:1018.50 KB
- 文档页数:23
德科风格,又称装饰艺术风格,是20世纪20-30年代流行的一种艺术风格,该风格是由法国装饰艺术派(Art Decoratif)的英文缩写“Art Deco”演变而来。
它源自于法国的艺术工艺运动和比利时的几何艺术风格,并在整个欧洲大陆及美国得到了广泛的传播与发展。
德科风格在当时被认为是一种现代主义的体现,其设计融合了几何形状、对称性和装饰性,风格新颖、独特,给人一种高贵、奢华和现代感。
对于20世纪20-30年代流行的德科风格的形状,我们可以从多个方面进行评估和探讨。
从形状的角度来看,德科风格的设计多采用了简洁明快的几何形状,例如椭圆形、方形、圆形等。
这些形状在德科风格中被巧妙地融合和运用,既呈现出了现代感,又保留了一定的装饰性,使得作品既具有美感又具有实用性。
德科风格的流行形状还体现在建筑、家具和装饰品等方面。
在建筑方面,德科风格的建筑物常常采用了流线型的造型,通过几何形状的运用,呈现出了动感和前卫的设计风格。
在家具方面,德科风格的家具设计通常会运用到方形、圆形等几何形状,同时结合金属、玻璃等材质,给人一种现代感十足的美学享受。
而在装饰品方面,德科风格的形状设计也同样注重几何形状的简洁明快,经常运用到镜面、烛台、雕塑等艺术品中,营造出独特的装饰效果。
20世纪20-30年代流行的德科风格的形状充满了现代感和艺术感,通过对几何形状的精妙运用,呈现出了独特的美学魅力。
这种形状设计不仅体现了当时现代主义的审美追求,更展现了艺术与生活的完美结合。
在当下的设计中,我们也可以从德科风格的形状中汲取灵感,将其融入到现代生活中,创造出更多新颖、独特的艺术作品。
让我们一起走进德科风格的世界,感受其独特魅力,从中汲取灵感,让生活更加丰富多彩。
德科风格不仅在形状上具有独特之处,在颜色的运用上也有其独到之处。
20世纪20-30年代流行的德科风格的颜色搭配常常是明快而富有魅力的。
这种风格的设计师常常喜欢采用黑、白、红、金等颜色,并将它们巧妙地融合在一起,去呈现出现代感十足的独特艺术作品。
20世纪20-30年代流行的德科风格的形状20世纪20-30年代是艺术和设计风格迅速发展的时期,德科风格作为其中的一个重要流派,在当时大受欢迎。
德科风格(Art Deco)源自法国,最初被称为“新装饰风格”,后来在国际范围内得到了广泛传播。
德科风格以其豪华、典雅、现代的特点而备受瞩目,其设计形状也是其核心特征之一。
德科风格的形状多为线条简洁、流畅的几何形状,其灵感来源于艺术家们对于现代科技及机械工业的热爱和追求。
在这个时期,建筑、家具、珠宝、时装等各个领域都体现了德科风格的设计风格,形状呈现出一种独特的美感和现代感。
首先,在建筑设计中,德科风格的形状常常体现为对称、简洁、流畅的线条,建筑物的外观通常采用几何形状的装饰,如菱形、圆形、楔形等。
同时,德科风格建筑的线条也十分流畅,常常使用水平线和垂直线的交错排列,形成了一种简洁而典雅的视觉效果。
这些形状设计体现了德科风格对于现代科技和机械工业的热爱,同时也展现出了建筑物的稳健和雄伟。
其次,在家具设计中,德科风格的形状多为简洁、对称的几何形状。
椅子、桌子、灯具等家具的设计常常采用了方形、圆形、三角形等几何形状,线条流畅、简洁,展现了一种现代感和独特美感。
这些形状设计不仅表现出了对现代科技的崇尚,也为人们的生活环境注入了一种新颖、时尚的气息。
此外,在珠宝设计中,德科风格的形状也为其注入了独特的美感。
珠宝常常采用了硬朗的几何形状设计,如方形、三角形、圆形等,同时也结合了对称、线条流畅的特点,展现出了一种奢华、现代的美感。
这些形状设计不仅体现了德科风格对于现代科技和机械的追求,也使得珠宝设计更加吸引人眼球。
最后,在时装设计中,德科风格的形状也为服饰注入了一种现代感和典雅的气息。
服装的设计常常采用了几何形状的图案,同时也运用了大面积的对称线条,展现出了一种简洁而时尚的感觉。
这些形状设计不仅代表了德科风格对于现代化的追求,也使得时装设计更加具有了视觉冲击力和时尚感。
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艺术思潮对时装的影响的开题报告
一、选题背景
时装一直被认为是艺术和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正是时尚和艺术的蓬勃发展时期。
在这个时期,许多革新性的艺术思潮和风格出现,对时装
设计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因此,本文将探讨二、三十年代艺术思潮对时装的影响。
二、研究目的和意义
二、三十年代是一个快速变化的时期,尤其是在时装和艺术领域。
在这个时期,人们开始重新审视伟大的艺术传统,并发展出许多颠覆传统的新思潮。
这些艺术思潮
影响了时装设计师的创作,并反过来影响了时尚的发展趋势。
因此,本文旨在探究二、三十年代的艺术思潮如何影响时装设计,从而对时尚的历史和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
三、研究方法
本文采用文献研究和实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
首先通过文献研究,阅读相关的书籍和文献,理解二、三十年代的艺术思潮和时尚趋势。
然后通过实证分析,收集和分
析时装设计和时尚趋势的数据,从而得出结论。
四、拟定提纲
本文将着重探究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 二、三十年代的艺术风格及其影响力
2. 二、三十年代的时装设计风格及其发展趋势
3. 艺术思潮对时装设计的影响
4. 二、三十年代的时装设计师及其代表作品
5. 二、三十年代时尚展示及其文化背景
充分研究以上方面的内容,可以深入了解二、三十年代的艺术和时装发展趋势,对今天的时尚产业发展也有启示作用。
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艺术思潮对时装的影响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是一个充满了创新和变革的时期,艺术思潮在各个领域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其中也包括了时装。
这个时期的艺术思潮对时装的影响主要体现在设计理念、材质选择和造型风格等方面。
首先,二、三十年代的艺术思潮给时装设计带来了新的设计理念。
在这个时期,人们开始追求简约和几何化的风格,拒绝繁琐和过度装饰。
这种思潮影响了时装设计师们的创作,使得他们更加注重线条和结构的美感,追求简洁而富有现代感的设计。
同时,与此相呼应的是,人们开始注重服装的实用性和功能性,这也反映在了时装设计中。
时装设计师们开始考虑穿着者的舒适度和便利性,注重服装与身体的贴合度和运动性,使得时装更加适合现代人的需求。
其次,艺术思潮对时装的影响还表现在材质选择上。
在这个时期,人们开始追求新的材质和技术的应用,这反映在时装设计中。
设计师们开始使用新的合成纤维材料,如尼龙和人造丝等,这些材料具有轻便、耐用和易打理的特点,使得时装更加实用和舒适。
同时,设计师们也开始运用机械化的生产技术,使得时装的制作更加高效和精确,为大众提供了更多的选择。
最后,二、三十年代的艺术思潮对时装的造型风格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在这个时期,人们开始追求现代主义的风格,强调简约和功能性。
这种思潮也反映在时装设计中,设计师们开始尝试新的剪裁和设计技巧,使得时装更加简洁而富有几何感。
此外,人们对于对称性和比例的追求也体现在了时装的设计中,使得服装更加对称和平衡,展现出美的秩序和和谐。
总的来说,二、三十年代的艺术思潮对时装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新的设计理念、材质选择和造型风格使得时装更加注重实用性和舒适度,同时又展现了现代主义的简约和几何感。
这种影响不仅改变了时装的外观和风格,也为后来的时装设计带来了新的启示和思考。
【西洋服装史】20世纪30年代服饰流行文化1934年莱恩德克尔时装插画《永别了,夏天》岁月如虹流年似锦在时光的轨迹里历经浮华从懵懂稚嫩到成熟优雅从绝代芳华到返璞归真在服装的历史长廊里每一段都似曾相识每一段都别有一番滋味是昙花一现亦是愈久弥新上个世纪30年代,前承经济危机,后启第二次世界大战,可谓多事之秋,但,人们并没有停下追随时尚的脚步。
《Harper’s BAZAAR》1939年10月刊的封面,此时欧洲已经进入第二次世界大战,然而“Fashion as usual〞的文字跃然纸上,穿着时髦的女士似乎与世事无关,经历了过长时间的低迷经济,一切似乎都变得都没什么大不了。
虽然经济低迷,但是人们特别是那些爱时尚的女人,总是需要找回些生活的自信。
与战争带来的不安全感不同,经济低迷带给人们更多的是心灵上的失望,而失望的心态,总是需要移情于物,因此,在如此捉襟见肘的日子里,如梦似幻的感觉暂时让人忘却了此时的囊中羞涩。
这个时期的女人,追求流行的来源不再是昂贵的高级定制,而是更多精神层面的愉悦,特别是当购置服装变得吃力时,自己做衣服穿的风潮又开始回归。
30年代的女性时尚正如这个时代一样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
如果说20年代纸醉金迷的生活还有着明显的贵族气息,那么经过30年代政治经济社会的重新整合,服饰更加简化,廓形更加流畅,正大步迈向现代社会形态的标准,为之后的女性意识回归以与二战后New Look样式的诞生打下根底。
那个时代的女人无疑史最精致的,他们妥帖的表达了时装的玄妙:不流于衣物的表象而重于体会与展现色彩、剪裁、廓型、印花,亦或是捕捉设计的灵感,情绪的显露,都被演绎得尤为玄妙。
典雅、美观、大方的形态特点史这个时代的标志,也是对以后的服装设计产生了深远影响。
如果硬是要为20世纪30年代服装文化贴上一个标签,无疑史“最优雅〞飘逸绸缎和绉纱制成的“希腊女神装〞无处不在,这也印证了30’s 确实是整个20世纪女性裙摆最低的年代。
浅谈20世纪30年代美国流线型风格作者:郑若齐温百村陈娱来源:《卷宗》2016年第06期摘要:美国30年代的经济大危机促成了一种新的设计风格--流线型风格的发展。
流线型实质上是一种外在的“样式设计”,它反映了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美国人对设计的态度,即把产品的外观造型作为促进销售的重要手段。
这种态度在流线型出现的背景原因、应用以及影响上无不体现的淋漓尽致。
虽然流线型风格不可避免地落入商业性设计的俗套,但它风靡一时、影响广泛,对于美国乃至全世界工业设计的影响是不可能被忽略的。
关键词:流线型风格;商业性;工业设计1 流线型风格简介流线型是物体的一种外部形状,通常表现为平滑而规则的表面,没有大的起伏和尖锐的棱角。
流体在流线型物体表面主要表现为层流,保证了物体受到较小的阻力。
在工业设计中,它成了一种象征速度和时代精神的造型语言,对于速度有要求的机具,从性能的角度考虑,采用流线型是非常合理必要的,流线型最早也是从汽车设计开始并发展成了一种时尚的汽车美学。
与现代主义刻板的几何形式语言相比,流线型的有机形态易于理解和接受,因此被广泛应用于产品、家具等家用产品设计中,影响了从电熨斗、烤面包机到电冰箱等的外观设计,并形成20世纪30-40年代最流行的产品风格。
2 流线型风格出现的背景及原因20世纪30年代,美国流线型风格走向高潮,一方面是由于汽车工业的快速发展,导致了对于速度的竞赛和对新形势的探索;另一方面,这种对于功能的追求实际也体现了追逐商业利润的目的,在刺激消费的目的驱使下,美国在20世纪20-30年代的工业设计开始借助流线型设计的“科技”因素重塑产品的外观以提升市场销售量。
流线型风格的魅力首先在于它是一种走向未来的标志,这给20实际30年代大萧条中的人民带来了一种希望和解脱。
因此,流线型在感情上的价值超过了在功能上的质量。
其次在艺术上,流线型与未来主义和象征主义一脉相承,它用象征性的表现手法赞颂了“速度”之类体现工业时代精神的概念,是一种不折不扣的典型美国式现代主义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