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白细胞相关抗原(CD分子)
- 格式:docx
- 大小:133.67 KB
- 文档页数:14
CD分子的概念以及在科研中的应用引言:应用以单克隆抗体鉴定为主的方法,将来自不同实验室的单克隆抗体所识别的同一分化抗原、其编码基因及其分子表达的细胞种类均鉴定明确者,统称为CD。
CD分子就是细胞外表的很多种不同的蛋白质,之所以被叫做分化群是因而这些蛋白质分子在细胞成熟和分化的过程中CD分子起关键的选择性作用,是作为抗原的存在。
目前发现的有大约250种,每种都有自己独特的作用,都很重要。
正文一.白细胞分化抗原白细胞分化抗原〔leukocyte differentiation antigen〕是指造血干细胞在分化成熟为不同谱系、分化不同阶段及细胞活化过程中,出现或消失的细胞外表标记分子。
白细胞分化抗原除表达在白细胞之外,还表达在巨核细胞/血小板谱系。
白细胞分化抗原还广泛分布于非造血细胞如血管皮细胞、成纤维细胞、上皮细胞、神经分泌细胞等。
白细胞分化抗原大都是跨膜的蛋白或糖蛋白,含胞膜外区、跨膜区和胞浆区;有些白细胞分化抗原是以糖基磷脂酰肌醇连接方式,锚定在细胞膜上。
根据人白细胞分化抗原胞膜外区构造特点,可分为不同的家族〔family〕或超家族〔superfamily〕,常见的有:免疫球蛋白超家族〔IgSF〕、细胞因子受体家族、整合素家族、C型凝集素超家族、肿瘤坏死因子超家族〔TNFSF〕肿瘤坏死因子受体超家族〔TNFRSF〕等。
二.CD分子CD分子是白细胞分化抗原。
80年代以来,由于单克隆抗体、分子克隆、基因转染细胞系等技术在白细胞分化抗原研究中得到广泛深入的应用,有关白细胞分化抗原的研究和应用进展相当迅速。
在世界卫生组织〔WHO〕和国际免疫学会联合会〔IUIS〕的组织下,自1982年至1993年先后举行了五次有关白细胞分化抗原的国际学术讨论会。
并应用以单克隆抗体鉴定为主的聚类分析法,将识别同一分化抗原的来自不同实验室的单克隆抗体归为一个分化群〔cluster of differentiation,CD〕。
同学们应重点掌握:1.基本概念(1)⽩细胞分化抗原(2)分化群(CD)(3)粘附分⼦2.CD分⼦(1)参与T细胞粘附、活化的CD分⼦(2)参与B细胞粘附、活化的CD分⼦3.粘附分⼦(1)种类(2)共性(3)功能1.基本概念(1)⽩细胞分化抗原(LDA):是不同谱系⽩细胞在正常分化,成熟,活化或消失的细胞标志。
⽩细胞分化抗原⼤多是跨膜蛋⽩,种类繁多,分布⼴泛,除表达于⽩细胞之外,还⼴泛分布于红系,巨核细胞/⾎⼩板谱系和⾮造⾎⼲细胞如⾎管内⽪细胞,呈现为细胞,上⽪细胞,神经内分泌细胞等。
(2)分化群(CD):早期对⽩细胞的命名各不相同。
⽬前决定以分化群代替以往命名,即以单克隆抗体鉴定为主要⽅法,将来⾃不同实验室的单克隆抗体所识别的同⼀⽩细胞分化抗原称为CD。
(3)粘附分⼦(AM):是⼀类介导细胞与细胞间的或细胞与细胞外基质间相互结合和杰出的分⼦,⼤多为跨膜糖蛋⽩。
2.CD分⼦(1)参与T细胞黏附,活化的CD分⼦参与T细胞识别与活化的CD分⼦主要有CD3、CD4、CD8、CD2、CD28和CD152(CTLA-4)。
①CD3分⼦由γ、δ、ε、ζ、η五种肽链组成。
与TCR形成TCR-CD3复合体。
②CD4分⼦为单链跨膜糖蛋⽩,是T细胞识别抗原的辅助受体。
③CD8为⼆聚体,主要是细胞毒T细胞。
④CD2⼜称淋巴细胞功能相关抗原2,与CD58结合增强T细胞与APC或靶细胞间粘附。
⑤CD28分⼦为同源⼆聚体。
能转导T细胞活化的辅助信号。
⑥CD152⼜称细胞毒T细胞抗原4,主要表达活化T细胞,也具有信号转导功能,能抑制活化T细胞扩增,对T细胞介导的免疫应答起负调节作⽤。
(2)参与B细胞粘附,活化的CD分⼦参与B细胞识别与分化的CD分⼦主要有CD79a/CD79b、CD19、CD21和CD40等。
①CD79a/CD79b:作为B细胞特征性表⾯标志。
②CD19:是鉴定B细胞的重要标志之⼀,也是B细胞活化的辅助受体。
③CD21:⼜称补体受体2或EB病毒受体。
T细胞膜表面有100多种特异性抗原,现已制备了多种单克隆抗体,WHO(1986)统称为白细胞分化抗原(cluster differentiation,CD)。
例如CD3代表总T细胞,CD4
代表T辅助细胞(TH),CD8代表T抑制细胞(TS)等。
应用这些细胞的单克隆抗体与T细胞表面抗原结合后,再与荧光标记二抗(兔或羊抗鼠IgG)反应,在荧光显微
镜下或流式细胞仪中计数CD的百分率。
【参考值】
免疫荧光法(IFA):CD3为63.1%±10.8%;CD4(TH)为42.8%±9.5%;CD8(TS)为19.6%±5.9%;CD4/CD8(TH/TS)为(2.2±0.7)/1。
流式细胞术:CD3为
61%~85%;CD4为28%~58%;CD8为19%~48%;CD4/CD8为0.9~2.0/1。
【临床意义】
①CD3降低:见于自身免疫性疾病,如SLE、类风湿关节炎等。
②CD4降低:见于恶性肿瘤、遗传性免疫缺陷症、艾滋病、应用免疫抑制剂者。
③CD8减低:见于自身免疫性疾病或变态反应性疾病。
④CD4/CD8比值增高:见于恶性肿瘤、自身免疫性疾病、病毒性感染、变态反应等;CD4/CD8比值减低:见于艾滋病(常<0.5)。
⑤监测器官移植排斥反应时CD4/CD8比值增高预示可能发生排斥反应。
⑥CD3、CD4、CD8较高且有CD1、CD2、CD5、CD7增高则可能为T细胞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白细胞分化抗原及其单克隆抗体的临床应用白细胞分化抗原(CD)指的是细胞表面特异性蛋白,可以用来区
分和鉴定不同类型的免疫细胞。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现在已经发现
了数百种CD抗原。
在临床方面,CD抗原已被广泛使用,并且其单克隆抗体也被制成了相应的药物,用于治疗各类疾病。
首先,CD抗原在白血病等恶性肿瘤的诊断和疗效监测中得到广泛
应用。
例如,在急性髓性白血病中,CD33和CD117是用于区分诊断的
重要标记。
在治疗过程中,可以通过测定CD33或CD117的表达水平来
评估治疗的疗效。
此外,在多发性骨髓瘤患者中,CD19、CD20和CD38
等也被作为评估疗效的指标。
其次,在器官移植领域,CD抗原的应用也得到了广泛认可。
由于
器官移植过程中,免疫系统对异体移植物有排斥反应,所以使用单克
隆抗体来清除或抑制患者体内的免疫细胞是非常必要的。
例如,单克
隆抗体OKT3可以清除患者体内的T细胞,从而降低移植物的排斥反应。
而使用CD25单克隆抗体可以抑制T细胞介导的免疫反应,降低移植物
的排斥。
最后,CD单克隆抗体在治疗肿瘤等疾病上也受到了广泛的关注。
例如,CD20单克隆抗体被广泛用于淋巴瘤等血液恶性肿瘤的治疗。
CD20单克隆抗体能够在细胞表面特异性地识别并结合CD20抗原,从而诱导肿瘤细胞凋亡。
总之,CD抗原及其单克隆抗体在诊断、治疗及疗效监测等方面都有广泛的应用。
它们不仅能够识别和区分各种免疫细胞,还可以作为治疗的药物。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相信CD抗原的应用领域还会不断扩展,并且将会为我们提供更加有效的治疗手段。
名词解释1. 白细胞分化抗原(Leukocyte differentiation antigen)2. CD(cluster of differentiation)3. 粘附分子(adhersion molecules)4. 整合素家族(intergrin family)5. 选择素家族(Selction family)问答题1. 简述与T细胞识别、粘附及活化有关的CD分子、相应配体及主要功能。
2. 简述与B细胞识别、粘附及活化有关的CD分子、相应配体及主要功能。
3. IgFc受体可分为哪几类?主要有哪些功能?4. 粘附分子可分为哪几类?主要有哪些功能?5.CD分子和粘附分子及其单克隆抗体在临床中有何应用性?名词解释1. 白细胞分化抗原(Leukocyte differentiation antigen):是指造血干细胞在分化成熟为不同谱系、谱系分化的不同阶段及成熟细胞活化过程中,出现或消失的细胞表面分子,广泛表达在白细胞、红系和巨核细胞/血小板谱系及许多非造血细胞上。
2. CD(cluster of differentiation):应用以单克隆抗体鉴定为主的方法,将来自不同实验室的单克隆抗体所识别的同一分化抗原称CD。
CD具有参与细胞的识别、粘附和活化等功能。
3. 粘附分子(adhersion molecules):介导细胞间、细胞与细胞外基质间接触和结合(或粘附)的膜表面糖蛋白。
分布于细胞表面或细胞外基质中,以配体-受体相对应的形式发挥作用。
4. 整合素家族(intergrin family):为一组细胞表面糖蛋白受体,因主要介导细胞与细胞外基质的粘附,使细胞得以附着而形成整体而得名,此外还介导白细胞与血管内皮细胞的粘附。
5. 选择素家族(Selction family):为一类跨膜分子,胞外区由C型凝集素(CL)结构域、表皮生长因子(EGF)样和补体调控蛋白(CCP)结构域组成,识别的配体主要是唾液酸化的路易斯寡糖或类似结构分子,在白细胞与内皮细胞粘附、炎症发生及淋巴细胞归巢中发挥重要作用。
CD标志分子
APC,抗原提呈细胞;BCR,B细胞受体;BM,骨髓;CAM,细胞粘附分子;CR,补体受体;CTLA-4,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抗原4;DAF,衰减加速因子;DC,树突状细胞;FDC,滤泡树突状细胞;GC,生发中心;G-CSF,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vHD,移植物抗宿主病;HEV,高内皮小静脉;HSC,造血干细胞;HSP,热休克蛋白;ICAM,胞内粘附分子;ICOS,可诱导共刺激物;ICOSL,可诱导共刺激物配体;IFN,干扰素;Ig,免疫球蛋白;iIEL,肠上皮内淋巴细胞;IL,白细胞介素;LFA,淋巴细胞功能
相关分子;ITAM ,基于免疫受体酪氨酸的活化基序;LPS ,脂多糖;LT ,淋巴毒素;mAb ,单克隆抗体;MAC ,攻膜复合体;MAdCAM ,粘膜地址素细胞黏附分子;M -CSF ,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MCP ,单核细胞趋化蛋白;MIRL ,膜抑制物反应性溶解;NKG ,自然杀伤物基因;NO ,一氧化氮;PALS ,动脉周围淋巴鞘;c r P P ,细胞朊蛋白;r res P P ,抗性朊蛋白;PRR ,模式识别受体;RBC ,红细胞;RCA ,补体激活调节因子;RNI ,反应性中间氮;ROI ,反应性中间氧;RS ,霍奇金淋巴瘤Reed -Sternberg 细胞;SCF ,干细胞因子;SDF ,基质细胞来源因子;TEC ,胸腺上皮细胞;TLR ,Toll 样受体;TNF ,肿瘤坏死因子;TNFR ,肿瘤坏死因子受体;VCAM ,血管细胞粘附分子;VLA ,晚期抗原。
CD分子同义词主要表达细胞及功能CD1a T6皮质胸腺细胞,树突状细胞,Langerhans细胞,B细胞亚群;与β2m组成MHC-Ⅰ类样分子,有抗原呈递功能CD1b 皮质胸腺细胞,树突状细胞,Langerhans细胞,B细胞亚群;与β2m组成MHC-Ⅰ类样分子,有抗原呈递功能CD1c 皮质胸腺细胞,树突状细胞,Langerhans细胞,B细胞亚群;与β2m组成MHC-Ⅰ类样分子,有抗原呈递功能CD2T11T细胞,大部分NK细胞;为SRBC受体和LFA-3(CD58)配体,T细胞活化CD2R活化T细胞,NK细胞;与胸腺细胞和外周性T细胞活化有关CD3T3,Leu-4T细胞;CD3复合体与TCRαβ或γδ结合,T细胞信号传导CD4T4,Leu-3辅助性/诱导性T细胞,单核细胞亚群,皮质胸腺细胞亚群;与TCR一起共同识别MHCⅡ类分子,为HIVgp120的受体CD5T1,Lyt1成熟T细胞,胸腺细胞,B细胞亚群;参与T细胞信号传导和增殖,为CD72配体,CD5+B细胞与自身免疫有关CD6T12成熟T细胞,B细胞亚群,胸腺细胞;参与T细胞活化CD7FcμR T细胞,NK细胞,未成熟髓细胞亚群;IgM的Fc受体(FcμR),参与T细胞和NK细胞的活化CD8T8,Leu-2,Lyt2细胞毒性/抑制性T细胞,NK细胞亚群,皮质胸腺细胞亚群;与TCR一起共同识别MHCI类分子CD8βαβ+TCR、CD8+T细胞;为CD8分子的β链CD9单核细胞,前B细胞亚群,血小板,嗜酸性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巨核细胞;属4跨膜分子超家族,起信息传递作用,与血小板凝集和活化有关,可能参与前B细胞粘附和信号转导CD10CALLA 前B细胞亚群,B细胞亚群,皮质胸腺细胞亚群,粒细胞;为中性肽链内切酶,为结合锌的金属蛋白酶,水解疏水性氨基酸氨基侧的肽键,降低细胞对肽类激素的反应CD11a 大部分淋巴细胞和髓细胞;为LFA-1复合体的αL整合素链,与CDl8形成LFA-1整合素,介导细胞-细胞粘附,结合ICAM1、2及3CD11b Mol,CR3粒细胞,单核细胞,NK细胞,巨噬细胞;为Mac-1复合体的αM整合素链,与CDl8形成Mac-1整合素,是C3bi的受体(CR3)CD11c CR4单核细胞,粒细胞,巨噬细胞,淋巴细胞亚群;为复合体的αX整合素链,与CDl8形成p150-95整合素,是C3bi及C3dg的受体(CR4)CDw12单核细胞,粒细胞,血小板;功能不详CD13髓细胞;为氨基肽酶N,能灭活具有生物学活性的肽类冠形病毒受体CD14Mo2单核细胞,粒细胞,树突状细胞,巨噬细胞,B细胞;GPI-连接的LPS受体CD15Lewisx,Lex,X-半抗原,3-FAL粒细胞,Reed Sternberg细胞;参与中性粒细胞的粘附反应和吞噬活动,促进NK细胞杀伤CD15s Sialyl Lewisx,sLex 粒细胞,单核细胞;为CD62E、CD62L、CD62P的配体,白细胞粘附到内皮细胞和血小板CD15u Sulfated Lewis X髓细胞亚群CD16FcγR III A/IIIB Nk细胞,粒细胞,巨噬细胞,单核细胞;介导对NK细胞和巨噬细胞的信息传递CD16b Fcγ R III B限于中性粒细胞;为GPI-连接的低亲和力免疫复合物受体CDw17乳糖基酰基鞘氨醇粒细胞,单核细胞,血小板;在吞噬反应和信息传递方面可能起作用CD18β2整合素的β链淋巴细胞和髓细胞;与CD1la,b或c(α链)结合形成β2整合素的异源二聚体,ICAM-1(CD54)、ICAM-2(CD102)、ICAM-3、iC3b配体,粘附,调理吞噬CD19B4,SIg家族前B细胞和B细胞;与CD21、CD81组成复合物,调节B细胞活化CD20B1前B细胞亚群,B细胞,滤泡树突状细胞;为Ca++通道,参与B细胞的活化和增殖CD21B2, CR2前体细胞和成熟B细胞;C3d受体(CR2)及EBV受体,参与B细胞的活化和增殖,是信息传递复合体的成分CD22B3,BL-CAM 前体细胞和成熟B细胞;介导粘附反应:α(gpl30)型针对单核细胞和红细胞,β型(gp140)针对T细胞和B细胞,与CD45RO、CD75结合,B细胞粘附到M,介导B-B、T-T细胞相互作用,结合唾液酸化的糖缀合物CD23B6,FCεRII B细胞亚群,单核细胞,树突状细胞,嗜酸性粒细胞,血小板;介导巨噬细胞和嗜酸性粒细胞的细胞毒性,参与IgE生成的调节,调节B细胞分化、粘附CD24B细胞,粒细胞;为GPI-连接的CD分子,调节B细胞增殖和分化,结合CD62P,协同刺激分子CD25IL-2Ra,Tac,P55活化T细胞和B细胞,活化巨噬细胞;为低亲和力IL-2受体,是IL-2受体的α链,当与IL-2受体的β链(CDl22)和γ链(CDl32)结合后就成为高亲和力IL-2R复合体,可引起T细胞增殖CD26活化T细胞和B细胞,巨噬细胞;为二肽基肽酶Ⅳ,参与T细胞活化,是腺苷脱氨酶结合蛋白CD27成熟T细胞,B细胞亚群;为TNFR样蛋白,参与T细胞活化和增殖,是CD70配体,记忆B细胞标记,促进浆细胞分化CD28Tp44T细胞亚群;为T细胞共同刺激信号,是CD80和CD86的配体CD29血小板,GPIIa,VLA-β链广谱,包括CD4+和CD8+T细胞亚群和少数B细胞;与CD49a—f亚单位结合,形成异源二聚体,是各种细胞外基质蛋白的受体,与ECM粘合,参与细胞间粘附,结合VCAM-1(CD106)CD30Ki-1,Ber-H2活化淋巴细胞,Reed-Sternberg细胞;为TNFR样蛋白,参与T细胞活化,与淋巴细胞活化和增殖有关,转导“死亡”信号CD31PECAM-1,血小板GPIIa 血小板,单核细胞,NK细胞,B细胞,粒细胞,T细胞亚群,内皮细胞;嗜同性或嗜异性(与CD38互为受体)粘附,炎症,内皮细胞功能,结合糖胺聚糖,结合ανβ3,为细胞粘附分子CD32FCγR II 巨噬细胞亚群,粒细胞,单核细胞,B细胞,嗜酸性粒细胞;与吞噬,ADCC,B细胞活化负反馈有关CD33全部髓细胞,大部分单核细胞;参与造血?CD34造血前体细胞,内皮细胞;已知有3类表位I,II,Ⅲ,可能起基质粘附作用,调控早期造血,为CD62L的配体,外周淋巴结归巢素,与外周淋巴结粘附有关CD35CR1粒细胞,单核细胞,树突状细胞,B细胞,红细胞;为C3b/C4b的受体(CRl),调理吞噬,红细胞免疫粘附,调节B细胞活化CD36血小板GPIV 单核细胞,巨噬细胞,血小板,早期红细胞,巨核细胞;为胶原、凝血酶敏感蛋白及镰状疟原虫的受体,结合ECM,参与血小板粘附CD37B细胞,某些T细胞,单核细胞,粒细胞;属4跨膜分子超家族,参与细胞间转运及信息传递CD38T10浆细胞,胸腺细胞,活化T及B细胞,单核细胞,前体细胞;参与白细胞活化,B细胞增殖,ADP核糖基环化酶,与CD31互为受体,参与细胞粘附CD39成熟B细胞,内皮细胞,活化T细胞亚群,NK细胞亚群;可能介导B细胞粘附、信号转导,为外腺苷三磷酸双磷酸酶CD40B细胞,单核细胞,树突状细胞;为TNFR家族蛋白,促进B细胞生长、分化和记忆细胞产生,配体为CD154(CD40L),参与T-B相互作用CD41血小板,GPIIb,整合素aⅡb链血小板,巨核细胞;与CD61结合成异源二聚体,是纤维蛋白原和von Willebrand因子的受体,参与血小板凝集和活化,与CD61组成ⅡbⅢaCD42a血小板GPIX 血小板,巨核细胞;与CD42b形成CD42a/CD42b复合体,为von Willebrand 因子的受体CD42b血小板GPI bα血小板,巨核细胞;与CD42a形成CD42a/CD42b复合体,为von Willebrand 因子的受体CD42c血小板GPI bβ血小板,巨核细胞;参与血小板粘附CD42d血小板GPV血小板,巨核细胞;参与血小板粘附CD43Leukosialin,Sialophorin广谱,B细胞除外;具有粘附/抗粘附功能,参与T细胞活化、增殖和粘附,与CD54结合CD44H-CAM,Pgp-1白细胞,红细胞;为淋巴细胞归巢受体,介导淋巴细胞经淋巴结HEV归巢,结合ECM,活化T细胞CD44R红细胞,白细胞;为CD44限制性表位,在上皮分化过程中可能起作用CD45T200,白细胞共同抗原(LCA)白细胞;含2个磷酸酪氨酸磷酸酶区段,参与信息传递CD45RA2H4,限制性LCA T细胞亚群,B细胞,粒细胞,单核细胞;为含有外显子A的CD45限制性分子的一种异构体,调节信号转导CD45RB限制性LCA B细胞,T细胞亚群,单核细胞,巨噬细胞,粒细胞;为含有外显子B的CD45限制性分子的一种异构体,调节信号转导CD45RC限制性LCA分布尚未确定;为含有外显子C的CD45限制性分子的异构体,调节信号转导CD45RO限制性LCA 胸腺细胞,活化T细胞,某些单核细胞和粒细胞;不含外显子的限制性LCA的异构体,与CD22结合,调节信号转导CD46膜辅助因子蛋白(MCP)广谱,包括白细胞,上皮细胞,成纤维细胞;为C3b和C4b裂解蛋白的辅助因子,麻疹病毒受体,调节补体活化CD47整合素相关蛋白(IAP)广谱;为粘附相关信息分子CD47R MEMl33淋巴细胞;功能不详CD48BLAST-1白细胞;为GPI-连接分子,在人体功能不详,在小鼠、大鼠体内为CD2配体CD49a 整合素α1链,VLA-αl链活化B和T细胞,单核细胞;为层粘连蛋白和胶原的受体CD49b 整合素α2链,VLA-α2链,血小板GpIa活化T细胞,血小板,单核细胞,胸腺细胞;为胶原和层粘连蛋白的受体,ECHO病毒受体CD49c 整合素α3链,VLA-α3链广谱,包括非造血细胞和某些外周淋巴细胞;为层粘连蛋白、胶原、纤维粘连蛋白、侵袭素等的受体CD49d 整合素α4链,VLA-α4链淋巴细胞,单核细胞,嗜酸性粒细胞,胸腺细胞,Langerhans细胞;与整合素β1(CD29)结合,形成纤维粘连蛋白和VCAM-1的受体;与整合素β7结合,形成MadCAM-1的受体CD49e 整合素α5链,VLA-α5链血小板,单核细胞,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为纤维粘连蛋白的受体CD49f 整合素α6链,VLA-α6链,血小板GPIc血小板,巨核细胞,T细胞亚群;为层粘连蛋白受体CD50I CAM-3白细胞;LFA-1的配体,可能起信息传递作用和粘附反应,CD11a-CD11b/CD18配基,信号转导和协同刺激,结合DC细胞上DC-SIGN,参与初始T/DC相互作用CD51整合素αV链血小板,内皮细胞,巨核细胞;与CD61(整合素β3)结合为异源二聚体,形成体外粘连蛋白的受体(VNR)CD52Campath-1白细胞,嗜酸性粒细胞;补体-介导性溶细胞反应的靶分子CD53MEM-53全部白细胞;属4跨膜分子超家族,参与B细胞活化,可能起膜运转作用CD54I CAM-1广谱,包括内皮细胞;为LFA-1及Mac-1的配体,鼻病毒和镰状疟原虫的受体CD55衰变加速因子(DAF)广谱,包括白细胞、红细胞和血小板;为C3和C5的衰变加速因子(DAF),调节补体活化,可与CD97结合,缺乏时将引起阵发性夜间血红蛋白尿症CD56N-CAM,NKH-1,Leu-19NK细胞,某些T细胞;为GPI-连接的膜蛋白,介导嗜同种粘附反应,诱导杀伤活性神经细胞粘附分子(N-CAM)CD57HNK-1,Leu-7NK细胞,T细胞亚群;参与NK活化后的杀伤作用,识别CD62P、CD62L和层粘连蛋白CD58LFA-3广谱,包括白细胞、红细胞和内皮细胞;为GPI-连接分子或跨膜分子,与其配体CD2结合,介导活化T细胞和胸腺细胞与靶细胞的粘附反应CD59膜反应性溶解抑制物(MIRL)广谱;为GPI-连接分子,结合C8和C9以阻止膜攻击复合物的生成,结合CD2CD60a GD3T细胞亚群,血小板;促使T细胞活化增殖CD60b9-O-乙酰-GD3T细胞亚群,活化B细胞;T细胞辅助功能,B细胞活化抗原CD60c7-O-乙酰-GD3T细胞亚群;促使T细胞活化增殖CDw609-O-乙酰-GD3T细胞亚群,血小板;参与T细胞活化CD61血小板GPⅢa,整合素β3链血小板,巨核细胞;与整合素αⅡb(CD41)或整合素αV(CD51)结合成异源二聚体,参与血小板凝集及其与细胞外基质的粘附CD62E选择素E,ELAM-1内皮细胞;与CD15s结合,以介导中性粒细胞对内皮的粘附,粘附L选择素CD62L选择素L,LECAM T及B细胞,单核细胞,NK细胞,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前体细胞;介导淋巴细胞对HEV的粘附,粘附CD15s、E选择素和P选择素,结合Gly-CAM-1、MAdCAM-1、CD34上的O-连接糖基CD62P选择素P,PADGEM血小板,巨核细胞,活化内皮细胞;介导血小板/中性粒细胞的粘附反应CD63LIMP 活化血小板,单核细胞,淋巴细胞及粒细胞有弱表达;为4跨膜分子超家族的血小板颗粒蛋白,参与血小板活化,中性粒细胞-活化内皮细胞粘附CD64FcγR1单核细胞,巨噬细胞;IgG的高亲和力受体,介导抗体依赖性细胞毒性(ADCC)和巨噬细胞活化CD65粒细胞 ;为多-N-乙酰乳糖胺糖类表位,参与中性粒细胞活化CD65s中性粒细胞,单核细胞;为多-涎酰-N-乙酰乳糖胺糖类表位CD66a胆道糖蛋白(BGP)粒细胞;为磷酸化糖蛋白,嗜同性结合,也可识别CD62ECD66b CGM6粒细胞;为CEA基因成分6(CGM6),由GPI-连接的糖蛋白CD66c NCA粒细胞;为一种非交叉反应抗原(NCA),嗜同性结合CD66d CGM1粒细胞;为CEA基因成分1(CGM1)CD66e CEA粒细胞;为癌胚抗原(CEA)CD66f PSG粒细胞,单核细胞,巨噬细胞;为妊娠特异性抗原(PSG)CD67取消,现命名为CD66bCD68巨噬细胞,单核细胞,活化血小板,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B细胞亚群;为溶酶体蛋白,参与细胞摄粒作用及/或溶酶体运转CD69AIM 活化T及B细胞,巨噬细胞,NK细胞;为活化诱导分子(AIM),参与淋巴细胞信息传递,参与TCRδγ溶细胞功能CD70Ki-24活化B及T细胞亚群,Reed-Sternberg细胞;为CD27配体,参与淋巴细胞活化CD71T9,转铁蛋白受体活化T及B细胞,巨噬细胞,增殖细胞;为转铁蛋白的受体,上调细胞增殖反应CD72Lyb-2全部B细胞,包括祖细胞;参与B细胞活化/增殖,为CD5配体CD73外-5-核苷酸酶大部分B细胞,T细胞亚群,内皮细胞;参与T细胞活化CD74MHCⅡ类恒定链(γ)B细胞,单核细胞亚群,其他MHCII类细胞;防止结合内源性肽类CD75乳糖胺B细胞亚群,上皮细胞CD75sα-2,6-涎酸乳糖胺B细胞亚群CD77BLA,Gb3活化B细胞,滤泡中心B细胞,Burkitt淋巴瘤细胞;参与细胞凋亡过程中的跨膜信息传递CD79a Mb-1,IgαB细胞;为mb基因产物,是B细胞抗原受体(BCR)的组成成分,参与信息传递CD79b B-29,IgβB细胞;为B-29基因产物,是B细胞抗原受体(BCR)的组成成分,参与信息传递CD80B7,BB1B细胞;活化B细胞抗原,CD28/CTLA-4的配体,参与对T细胞的共同刺激信号CD81TAPA-1广谱,包括B及T细胞;属4跨膜分子超家族,与CD19及CD21一起构成B细胞信息传递复合体,HCV受体CD82R2,IA4,4F9广谱,包括B细胞,上皮及内皮细胞;属4跨膜分子超家族,参与淋巴细胞活化CD83循环性树突状细胞,并指状网织细胞,Langerhans细胞;参与APC功能和细胞间相互作用CDw842G7单核细胞,巨噬细胞;血小板;功能不详,可能是一种协同刺激分子CD85VMP-55,GHI/75浆细胞,单核细胞,T细胞亚群,B细胞弱表达;抑制或活化白细胞杀伤功能CD85k ILT3树突状细胞,单核细胞,巨噬细胞,粒细胞;属ILT/LIR/MIR家族,为白细胞和单核/巨噬细胞的Ig-样受体CD86B7.2,BU63,FUN-1活化B细胞,单核细胞;为CD28/CTLA-4的配体,参与对T细胞的共同刺激信号CD87UPA-R 髓细胞,活化T细胞;为尿激酶纤维蛋白溶酶原致活酶的受体(UPA-R),参与白细胞的游出血管反应CD88C5a-R粒细胞,单核细胞,巨噬细胞;为补体5a的受体(C5a-R),刺激白细胞的脱颗粒反应CD89FcαR 粒细胞,单核细胞,巨噬细胞,B及T细胞亚群;为IgAFc的受体(FcαR),参与吞噬反应的信息传递CD90Thy-1祖细胞亚群,脑细胞及其他Thy-1生成细胞;为GPI-连接分子,参与细胞-细胞识别及信息传递CD91α2MR单核细胞,巨噬细胞;为α2巨球蛋白受体(α2MR),介导细胞摄粒作用CD92VIM15中性粒细胞,单核细胞,内皮细胞;功能不详CD93GRII中性粒细胞,单核细胞,内皮细胞;功能不详CD94KP43NK细胞,γ/δT细胞,α/βT细胞亚群;与NKG2家族组成复合物,识别HLA-E分子,调节NK细胞的细胞毒性CD95APO-1,Fas广谱,包括活化T细胞;属NGFR/TNFR家族,传递由FasL介导的凋亡信息CD96TACTILE活化T细胞和NK细胞;为T细胞活化后期表达的CD分子(TACTILE)CD97GRI TNF受体形成细胞;属TNFR家族,为淋巴细胞活化抗原GRI,可结合CD55(DAF)CD984F2,2F3广谱,单核细胞,血小板,活化T及NK细胞,但髓细胞及B细胞仅弱表达;为活化/增殖抗原,对T细胞有协助促有丝分裂作用CD99MIC2,E2广谱,包括淋巴细胞和NK细胞;可能有粘附和信息传递功能CD99R同CD99;为CD99限制性CD100BB18,A8广谱,包括活化T及B细胞;可能有T信息功能,可能参与B细胞增殖和Ig分泌CD101BB27,BA27活化T细胞,粒细胞,单核细胞,巨噬细胞,树突状细胞;可能有T细胞信息功能CD102I CAM-2静息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血小板,血管内皮细胞;为内皮细胞上的CD11a/CD18的配体CD103HML-1,整合素αE链粘膜相关T淋巴细胞;为人粘膜淋巴细胞抗原1(HML-1),与整合素β7链结合成αEβ7=MadCAMR,αEβ7结合上皮细胞上的E-钙依赖粘附素,使T细胞粘附上皮细胞CD104整合素β4链胸腺细胞;可能是层粘连蛋白和上皮粒蛋白的配体CD105内皮蛋白,TGFβ1/β3受体内皮细胞,活化单核细胞,前B细胞;结合TGFβ1和TGFβ3,可能有诱发血管疾病的作用CD106VCAM-1,INCAM-110内皮细胞;α4/β1配体,促使白细胞粘附经细胞因子激活的内皮细胞CD107a LAMP-1血小板;为溶酶体相关膜蛋白1(LAMP-1),功能不详,可能激活血小板CD107b LAMP-2血小板;为溶酶体相关膜蛋白2(LAMP-2),功能不详,可能激活血小板CD108活化T细胞;为GPI-连接分子,功能不详,可能起粘附和细胞激活作用CD1098A3,7D1活化T细胞和血小板,内皮细胞;GPI-连接分子,可能起活化/增殖信息传递作用,为血小板活化因子CD110干细胞亚群,巨核细胞,血小板(极弱);为血小板生成素受体,促使巨核细胞分化增殖CD111MPL,TPOR,PRR1中性粒细胞,干细胞亚群,巨噬细胞;细胞间粘附分子CD112PRR2单核细胞,中性粒细胞,干细胞亚群;细胞间粘附分子CD113未确定(保留)CD114G-CSFR 中性粒细胞,单核细胞,血小板仅低表达;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受体(G-CSFR),属Ig,CK和FN3家族CD115M-CSFR,CSF-1RC-fms原癌基单核细胞 和巨噬细胞及其前体细胞,绒毛膜癌细胞;为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受体(M-CSFR),属Ig超家族CD116GM-CSFRα单核细胞,粒细胞;为粒细胞/单核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受体(GM-CSFRα),属CK及FN3家族CD117C-Kit ,SCFR 造血祖细胞;为干细胞因子受体(SCFR),属Ig超家族,促使肥大细胞生长,增强其他细胞因子信号传递CD118未确定(预定为IFNα/IFNβ受体)CDw119INFγR 巨噬细胞,单核细胞,B细胞,NK细胞;为IFNγ受体(IFNγ R),诱导巨噬细胞活化B细胞分化,MHC抗原表达CD120a TNFRⅠ广谱,为TNFα和TNFβ的I型受体(TNFRI),诱导细胞毒性CD120b TNFRⅡ广谱;为TNFα和TNFβ的Ⅱ型受体(TNFRII),参与T细胞活化过程CD121a IL-1RI T细胞,胸腺细胞,成纤维细胞,内皮细胞;IL-1α或β的I型受体(IL-1RI)CD121b IL-1RII B细胞,巨噬细胞,单核细胞;IL-1α或β的Ⅱ型受体(IL-1RII)CD122IL-2Rβ,IL-2R(P75),IL-15RβNK细胞,T细胞,B细胞,单核细胞;为人IL-2受体 的β链,也是IL-15受体的β链,属CK和FN3家族,激活T、B、和单核细胞CDw123IL-3Rα髓系祖细胞;属CK和FN3家族,参与祖细胞的生长和分化过程CD124IL-4Rα,IL-13Rα成熟B及T细胞,造血前体细胞,内皮细胞;IL-4R和IL-13R的共同α链,T细胞生长,B细胞活化,Th2分化,属CK和FN3家族CDw125IL-5R 髓系祖细胞;IL-2、IL-4、IL-7、IL-9和IL-15受体共有γ链,介导信号转导,属CK和FN3家族CD126IL-6Rα活化B细胞,浆细胞,上皮细胞,内皮细胞;为IL-6受体的α链,与β链(CD130)结合成为高亲和力受体,属Ig、CK和FN3家族CD127IL-7Rα淋巴系前体细胞,前B细胞,成熟T细胞,胸腺细胞,单核细胞;为IL-7受体的α链,属CK和FN3家族,参与单核细胞的活化过程CDw128IL-8R 中性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T细胞亚群,单核细胞,角质细胞;IL-8受体,与IL-8结合能诱导趋化反应和加强粘附反应CD129未确定(预定为IL-9R,T细胞生长)CD130IL-6Rβ广谱;为IL-6/CNTF/CT/IL-11/OSM/LIF等的受体共同的传递信息的β链,属CK和FN3家族CD131KH97单核细胞,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为IL-3、IL-5、GM-CSF等的受体共同的传递信息的β链,属CK和FN3家族CD132IL-2RγT及B细胞,淋巴细胞前体细胞;为IL-2、IL-4、IL-7、IL-9和IL-15的受体的共同γ链,介导信号转导CD133Ac133干细胞亚群CD134OX40活化T细胞;属TNFR家族,OX40L受体,参与活化T细胞对血管内皮细胞的粘附反应CD135FLT3/FLK2早期淋巴系定向祖细胞;属酪氨酸激酶类受体(RTK)家族和Ig超家族,参与早期造血细胞生长调节CD136C-ron原癌基因,MSPR广谱;为巨噬细胞刺激蛋白受体(MSPR),异源二聚体/酪氨酸激酶CDw1374-1BB T细胞;属TNFR家族,是T细胞活化的协同刺激因子CD138Syndecan-1B细胞,浆细胞;为Heparan Sulfate Proteoglycan巨分子,是细胞外基质受体,介导细胞-基质相互作用CD139B细胞,滤泡树突状细胞CD140a PDGFRα广谱;为PDGF A或B? 的酪氨酸激酶类受体CD140b PDGFRβ内皮细胞,基质细胞,肾小球膜细胞;为PDGF的酪氨酸激酶类受体CD141凝血酶调节因子内皮细胞,髓细胞,平滑肌细胞;为凝血酶调节因子,有下调凝血酶受体和血液凝固的作用CD142组织因子内皮细胞,上皮细胞,单核细胞,角质细胞;血液凝固抑制因子,因子Ⅶ和Ⅷa的受体aⅦ4的辅因子CD143ACE 内皮细胞,上皮细胞,巨噬细胞;为血管紧张素转变酶(ACE)和肽基二肽酶,裂解血浆中血管紧张肽I和缓激肽CD144VE-钙依赖粘附素内皮细胞;细胞-细胞粘附分子,调控血管内皮通透性和内皮细胞生长CDw145全部内皮细胞标志,也存在于基底膜CD146MUC18,S-Endo 内皮细胞,滤泡树突状细胞,活化T细胞,黑素瘤细胞;人黑素瘤相关抗原,介导内皮细胞-白细胞相互作用,可能在活化T细胞从血管内游出的过程中起作用CD147Neurothelin,Basigin,TCSE,EMMPRIN,M6内皮细胞,髓细胞,淋巴细胞;参与细胞-细胞或细胞-基质粘附CD148DEP-1 HPTP-eta 广谱,在乳腺、肝细胞及膀胱癌细胞中消失;为磷酸酪氨酸磷酸酶,抑制细胞的接触性生长CD150SLAM B细胞,T细胞,胸腺细胞,树突状细胞;为淋巴细胞表面活化分子(SLAM),属Ig-SF,有信息传递和协同刺激受体的作用CD151PETA-3血小板,内皮及上皮细胞,粒细胞,平滑肌细胞;为4跨膜分子,与整合素起异型粘附反应CD152CTLA-4活化T细胞;属Ig-SF,下调T细胞活化过程,为CD80和CD86的配体CD153CD30配体T细胞;为CD30的配体,属TNF家族,是协同刺激分子,能介导细胞增殖或凋亡信号CD154CD40配体,G39,TRAP活化CD4+T细胞;为CD40的配体,属TNF家族,是协同刺激分子,为T细胞辅助B细胞时主要伙伴,即肿瘤坏死因子相关激活蛋白(TRAP)CD155PVR 广谱,包括单核细胞,巨噬细胞,胸腺细胞,CNS神经元;为脊髓灰质炎病毒受体(PVR),属Ig-SF,可能与CD44相互作用CD156a ADAM8单核细胞,粒细胞,巨噬细胞;是一种金属蛋白分解酶(ADAM8),属EGF-SF,与蛇毒蛋白有同源性,可能参与白细胞游出血管的过程CD156b TACE/ADAM17广谱CD157BST-1骨髓基质细胞,中性粒细胞,单核细胞,内皮细胞,滤泡树突状细胞;为骨髓基质抗原BST-1,一种GPI-连接性胞外酶,识别HLA-CW4-CW5-CW6诸靶分子CD158KIR 家族T细胞亚群,NK细胞亚群CD158a P58.1 ,P50.1NK细胞,T细胞亚群;属Ig-SFC2,识别HLA-CW2-CW4-CW5-CW6诸靶分子,NK活性被抑制或激活CD158b P58.2,P50.2NK细胞,T细胞亚群;属Ig-SFC2,识别HLA-CW1-CW3-CW7-CW8诸靶分子,NK活性被抑制或激活CD158c P50.3未确定(预定为P50.3,属Ig-SFC2,,HLA-特异性未鉴定,激活杀伤活性,诱导细胞因子产生)CD158e P70/KIR NK细胞,外周性T细胞亚群;为HLA-B二聚体抑制物受体CD159a NKG2a NK细胞,T细胞和胸腺细胞亚群;抑制NK细胞杀伤功能CD160BY55T细胞亚群,NK细胞亚群;CD160的交联可激发CD8+T细胞的协同刺激信号CD161NKRP1NK细胞,T细胞,属c-lectin-SF,激活NK细胞介导的细胞毒活性CD162CD62P配体,PSGL-1单核细胞,粒细胞,T细胞,B细胞亚群;P-选择素糖蛋白配体1(PSGL-1),为CD62P的配体,是白细胞滚动受体CD162R PEN5NK细胞亚群;结合L选择素CD163M130,清除剂受体I/II单核细胞和巨噬细胞胞浆染色;功能不详CD164MGC-24单核细胞,粒细胞,T细胞,B细胞仅低表达;是一种粘蛋白样同源二聚体,有使造血祖细胞粘附骨髓基质细胞的作用CD165AD2血小板,T细胞,NK细胞,胸腺细胞;有使胸腺细胞粘附胸腺上皮细胞的作用CD166ALCAM,CD6配体内皮细胞,T细胞,单核细胞;为CD6的配体,属Ig-SF,参与T细胞信息传递,T细胞增殖和细胞因子生成CD167a DDR1上皮细胞,成肌细胞;胶原刺激后活化CD168RHAMM胸腺细胞亚群,T细胞亚群,单核细胞;结合透明质酸,可能参与肿瘤发生和转移CD169唾液粘附素巨噬细胞亚群;白细胞粘附,介导细胞间及细胞-基质间相互作用CD170Siglec-5巨噬细胞亚群,中性粒细胞CD171L1单核细胞,T细胞亚群,B细胞;神经细胞粘附,细胞粘附分子,介导同源和异源细胞间的相互作用CD172a SIRPα单核细胞,T细胞亚群,干细胞;胞浆区具有ITIM的抑制性分子CD1732型H血型(H2)红细胞,干细胞亚群,血小板;可能为造血祖细胞的一个新标记CD174Lewis Y干细胞亚群,上皮细胞;促进NK细胞的杀伤CD175Tn干细胞亚群CD175s Sialyl-Tn成红细胞CD176TF干细胞亚群;唾液酸化TF,表达于扁桃体淋巴细胞CD177Nb1中性粒细胞亚群CD178Fas配体活化T细胞;诱导Fas阳性细胞凋亡,细胞毒效应分子CD179a Vpre-B前前B细胞,前B细胞;B细胞早期发育CD179b Lambda 5前前B细胞,前B细胞;B细胞早期发育CD180Rp105B细胞亚群,单核细胞,树突状细胞;同MD-1结合成RP105/MD-1复合物,为Toll 样受体,调节B细胞识别LPS,CD180mAb活化B细胞并表达协同刺激分子CD80和CD86CD183CXCR3活化T细胞,活化NK细胞;配体为I-TAC,IP-10,Mig,促进Th1活化和IFN-γ产生CD184CXCR4T细胞亚群,B细胞,单核细胞,树突状细胞,内皮细胞;配体为SDF-1α/β/PBSF,介导白细胞受SDF-1作用后的移行,协同刺激前B细胞增殖,诱导凋亡和HIV进入靶细胞CD195CCR5单核细胞,T细胞亚群;配体为MIP-1α、β,RANTESCDw197CCR7T细胞亚群;配体MIP-3β/ELCCD200Ox2胸腺细胞,B细胞,内皮细胞,活化T细胞CD201EPCR内皮细胞亚群CD202b Tie2(Tek)内皮细胞,干细胞;一种RTK,结合血管形成素1,2和3,参与新血管形成和成熟CD203c E-NPP3/PDNP3嗜碱性粒细胞,巨核细胞;参与变态反应性疾病发生CD204巨噬细胞清除剂受体巨噬细胞;促进巨噬细胞清除微生物、细胞碎片及凋亡细胞CD205DEC205树突状细胞,胸腺上皮细胞;抗原呈递CD206巨噬细胞甘露糖受体树突状细胞亚群,巨噬细胞,单核细胞;结合含有寡甘露糖的碳水化合物,促进吞噬CD207Langerin未成熟Langerhans细胞;结合甘露糖,参加Langerhans细胞捕捉和内吞抗原CD208DC-LAMP并指状树突状细胞CD209DC-SIGN 树突状细胞亚群;同静止T细胞上ICAM-3结合,参与免疫应答,结合HIVgp120,促进病毒感染CDw210IL-10R B细胞,T细胞,NK细胞,单核细胞,巨噬细胞;抑制T细胞、NK细胞、单核细胞和巨噬细胞的细胞因子合成,抑制巨噬细胞辅助细胞功能,刺激B细胞增殖和Ig分泌CD212IL-12R beta 1活化T细胞,活化NK细胞;促进NK杀伤,促进T细胞、NK细胞、IFNγ分泌,促进Th1细胞分化CD213α1IL-13R alpha 1B细胞,单核细胞,成纤维细胞,内皮细胞;刺激B细胞增殖分化,促进IgE转换,抑制单核细胞/巨噬细胞促炎因子产生,转导信号CD213α2IL-13R alpha 2B细胞,单核细胞;调节B细胞功能,“诱骗”受体?CDw217IL-17R广谱;诱导成纤维细胞细胞因子分泌,协同刺激活化T细胞增殖CD220胰岛素受体广谱CD221IGF1R广谱CD2226-磷酸甘露糖/IGF2R广谱;参与溶酶体功能CD223LAG-3活化T细胞,活化NK细胞;结合MHCⅡ类分子,可能参与T细胞/树突状细胞相互作用,参与免疫应答调节CD224γ-谷氨酰基转移酶白细胞,干细胞CD225Leu13广谱CD226DNAM-1(PTA1)T细胞,NK细胞,单核细胞,血小板;促进CTL和NK分化和杀伤功能,血小板活化凝集,内皮细胞与T细胞粘附CD227MUC.1干细胞亚群,上皮细胞;参与免疫应答CD228黑素转铁蛋白干细胞,黑素瘤细胞CD229Ly9T细胞,B细胞;作为淋巴细胞成熟和分化的标记CD230朊病毒蛋白广谱CD231TALLA-1/A15T细胞白血病,成神经细胞瘤;肿瘤标志物CD232VESP R广谱CD233Band 3红细胞;红细胞CO2交换运输CD234Fy-糖蛋白(DARC)红细胞;红细胞移行CD235a血型糖蛋白 A红细胞CD235b血型糖蛋白 B红细胞。
白细胞分化抗原与cd分子和黏附分子的异同点解释说明以及概述1. 引言1.1 概述白细胞分化抗原、CD分子和黏附分子是免疫学中重要的研究对象,它们在免疫应答、免疫调节以及疾病发展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
白细胞分化抗原和CD分子是人类免疫系统细胞表面上特异性表达的蛋白质标记物,而黏附分子则参与细胞间的黏附和相互作用。
1.2 文章结构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白细胞分化抗原、CD分子和黏附分子之间的异同点:- 白细胞分化抗原与CD分子的异同点- 黏附分子与CD分子的异同点- 深入解释白细胞分化抗原、CD分子和黏附分子之间的关系1.3 目的本文旨在全面了解白细胞分类和表征上的标志物,以及它们在免疫应答中扮演的角色。
通过比较和对比白细胞分类抗原、CD 分子和黏附分子的共同点和差异,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它们在免疫学中的作用和意义,进一步深入探讨其在免疫调节和疾病中的潜在应用。
2. 白细胞分化抗原与CD分子的异同点2.1 白细胞分化抗原的定义和特点白细胞分化抗原,也被称为HLA(人类白细胞抗原),是一组位于人类白细胞表面的蛋白质。
它们主要存在于外周血液中的白细胞上,并在免疫系统中发挥重要作用。
白细胞分化抗原由多个基因编码,这些基因呈现高度多态性,即存在着许多不同等位基因的变异形式。
每个人的HLA基因型都有所不同。
2.2 CD分子的定义和特点CD分子(磷脂二酰甘油酸酯)也是一类蛋白质,广泛存在于各种免疫系统相关的细胞表面,如T淋巴细胞、B淋巴细胞、自然杀伤细胞等。
CD分子在免疫系统中起到信号转导和黏附功能的重要作用。
2.3 白细胞分化抗原与CD分子的共同点尽管白细胞分化抗原和CD分子具有不同的命名和定义,但它们在免疫系统中都承担重要角色。
两者均存在于白细胞表面,并通过与其他分子的相互作用来参与免疫应答过程。
此外,白细胞分化抗原和CD分子都表现出高度多态性。
HLA基因的多态性使得不同个体之间的HLA类型差异很大。
类似地,CD分子也具有多种亚型,在人群中表现出显著的变异。
CD标志分子
APC,抗原提呈细胞;BCR,B细胞受体;BM,骨髓;CAM,细胞粘附分子;CR,补体受体;CTLA-4,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抗原4;DAF,衰减加速因子;DC,树突状细胞;FDC,滤泡树突状细胞;GC,生发中心;G-CSF,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vHD,移植物抗宿主病;HEV,高内皮小静脉;HSC,造血干细胞;HSP,热休克蛋白;ICAM,胞内粘附分子;ICOS,可诱导共刺激物;ICOSL,可诱导共刺激物配体;IFN,干扰素;Ig,免疫球蛋白;iIEL,肠上皮内淋巴细胞;IL,白细胞介素;LFA,淋巴细胞功能
相关分子;ITAM ,基于免疫受体酪氨酸的活化基序;LPS ,脂多糖;LT ,淋巴毒素;mAb ,单克隆抗体;MAC ,攻膜复合体;MAdCAM ,粘膜地址素细胞黏附分子;M -CSF ,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MCP ,单核细胞趋化蛋白;MIRL ,膜抑制物反应性溶解;NKG ,自然杀伤物基因;NO ,一氧化氮;PALS ,动脉周围淋巴鞘;c r P P ,细胞朊蛋白;r res P P ,抗性朊蛋白;PRR ,模式识别受体;RBC ,红细胞;RCA ,补体激活调节因子;RNI ,反应性中间氮;ROI ,反应性中间氧;RS ,霍奇金淋巴瘤Reed -Sternberg 细胞;SCF ,干细胞因子;SDF ,基质细胞来源因子;TEC ,胸腺上皮细胞;TLR ,Toll 样受体;TNF ,肿瘤坏死因子;TNFR ,肿瘤坏死因子受体;VCAM ,血管细胞粘附分子;VLA ,晚期抗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