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药干悬浮剂
- 格式:doc
- 大小:22.50 KB
- 文档页数:2
苯醚甲环唑干悬浮剂质量标准-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苯醚甲环唑干悬浮剂是一种常用的农药剂型,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它是一种由苯醚甲环唑作为活性成分,通过悬浮剂的形式制成的农药产品。
苯醚甲环唑是一种广谱的残杀剂,对多种作物上的真菌病害具有良好的防治效果。
随着农药市场的不断扩大和人们对食品安全的日益关注,苯醚甲环唑干悬浮剂作为一种农药剂型,其质量标准也变得愈发重要。
制定和执行严格的质量标准,能够有效保证苯醚甲环唑干悬浮剂的质量,提高产品的效果和安全性。
本文将围绕苯醚甲环唑干悬浮剂的质量标准展开深入的研究和论述。
从产品的理化性质、外观要求、有效成分含量、悬浮稳定性、毒性等多个方面进行分析和讨论,旨在全面提出苯醚甲环唑干悬浮剂质量标准所应包含的要求和指标。
同时,本文还将重点关注市场上已有的相关标准和规定,并结合农药生产和应用的实际情况,提出一些可行的建议和改进方案。
通过对苯醚甲环唑干悬浮剂质量标准的研究,旨在推动该剂型的标准化建设,促进农药行业的健康发展。
通过本文的研究和论述,我们对苯醚甲环唑干悬浮剂质量标准的要求和指标有了更具体、更全面的认识。
希望本文的研究成果能为相关行业的从业者和管理者提供科学参考,为我国农药质量标准的制定和完善提供有益的借鉴。
1.2文章结构文章结构部分的内容可以包括以下内容:文章结构部分主要介绍了本文的组织结构和各个章节的内容概要,以帮助读者了解整篇文章的框架和主题,方便读者查阅和理解文章的内容。
在本文中,文章结构分为三个部分,即引言、正文和结论。
每个部分的主要内容如下:引言部分介绍了本文的背景和目的。
在本文中,我们将重点讨论苯醚甲环唑干悬浮剂的质量标准。
首先概述了苯醚甲环唑干悬浮剂的相关信息,包括其定义、用途和重要性。
然后介绍了本文的结构和各个章节的内容安排,以便读者对整篇文章有一个整体的了解。
最后,明确了本文的目的,即通过研究和分析苯醚甲环唑干悬浮剂的质量标准,为相关行业提供参考和指导。
干悬浮剂,英文名DF(Dry Flowable),水分散粒剂英文名WDG(Water Dispersible Granules),干悬浮剂和水分散粒剂实质上是一回事,差别在于干悬浮剂是做成水悬浮剂后采用喷雾造粒的方式所得,所以外观上一般为圆球状,而水分散粒剂主流为干法工艺,目前较常见的为挤压造粒和硫化床造粒1、干悬浮剂定义:干悬浮剂是农药剂型之一,它是由水悬浮剂脱水而成,顾名思义—干悬浮剂(英文代码DF)。
近年来农业部农药检定所将干悬浮剂跟水分散性粒剂合为一起,统称为水分散性粒剂(英文代码WDG)。
其实也就是加工方法差别,DF是湿法粉碎、造粒,WDG是干法粉碎、造粒。
2、干悬浮剂的制造工艺:原药+助剂+填料+水—配料—均质—粗磨—细磨—压力喷雾干燥—检测—包装就是将原药、助剂、填料、水加入到配料槽中,搅拌均匀,然后用高速剪切机进行粗粉碎,再进入两级砂磨机细磨,磨细后加入成粒助剂后进入压力喷雾干燥塔干燥、造粒,检测喷雾干燥塔底部出的成品,合格后进入储存槽,待包装后可以出厂销售。
3、干悬浮剂的特点:优点:A、稀释后自然微粒细度可达1-5微米,明显好于干法的10-40微米。
细度的明显提高,将表现在悬浮率、分散性和药效的提高。
1、在水中能快速崩解,分散性和悬浮性好。
2、药液颗粒极细微,能均科附着在作物表面,形成致密的保护膜,辅以良好的粘附剂,可增加粘附性能,耐雨水冲刷。
3、药液颗凿大小比例分配合理,既能保证药剂的速效性和持效性,又有保护药剂与作物表面能充分完全接触,有效成分均匀一致地发挥作用,叶片每处用药能更均匀,保证更长的持效期,提高药效。
4、安全性好,不易产生药害,即使在花期也可使用。
B、生产车间环境大大改善,湿法粉碎、干燥、造粒基本没有粉尘危害,从根本上改变了干法粉碎、造粒、干燥工艺“产品好看,车间没法看”的局面。
C、由于湿法工艺物料在管道中输送,可以实现连续生产,进而可达到自动控制,装备水平可以大大提高。
水分散粒剂一、概述水分散粒剂是20 世纪80 年代初在欧美发展起来的一种农药新剂型,也称干悬浮剂。
英文名称:Water Dispersible Granual,简称WDG。
国际农药工业协会联合会将其定义为:在水中崩解和分散后使用的颗粒剂。
当加入水中稀释时,经搅拌就能迅速崩解,分散得到粒径分布为1~10μm的悬浮液。
WDG特点:(1)没有溶剂和粉尘飞扬,降低了对环境的污染,对作业者安全;(2)有效成分含量高,相对密度大,体积小,包装、贮存、运输方便;(3)倒入水中能迅速崩解,有良好的分散性;(4)有一定的硬度和强度,较难产生粉尘;(5)优良的悬浮性,只需稍加搅拌即可形成均匀悬浮液,其悬浮率可高达90%;(6)良好的在分散性,未使用完的悬浮液再次使用时只要搅拌即可重新形成均匀的悬浮液,且不影响药效;(7)贮存稳定性好,产品低毒化,提高了安全性。
水分散粒剂的组成:主要由农药有效成分、分散剂、润湿剂、黏结剂、崩解剂和填料组成,入水后能迅速崩解、分散,形成高悬浮分散体系。
21世纪农药剂型发展的主流正朝着水性化、粒状化、多功能、控释、省力化和精细化的方向发展。
而水分散粒剂可以覆盖其中的多种功能,是代表当今农药主流剂型方向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正体现了社会发展的一种需要。
一些高效、安全、经济和环境相容的新剂型正在兴起,这在毒理学、环境生物学、保护人类健康和生态环境方面都有重要意义。
水分散粒剂的开发也为化学农药的发展提供了必要的保障。
而且对科学使用化学农药,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方面具有现实意义。
二、水分散粒剂加工工艺2.1 湿法工艺湿法工艺是将原药、助剂、填料等在水为载体的状态下,经研磨(通常用砂磨机)达到一定细度后,再经喷雾干燥后形成的小颗粒。
这也是过去常说的干悬浮剂(DF)。
2.2 干法工艺干法工艺是目前国内外采用较多的加工手段,它首先将原药、助剂、填料等混合后,经气流粉碎制成可湿性粉剂,然后进行造粒,其方法有挤压造粒、盘式造粒、流化床造粒等。
农药悬浮剂操作规程一、准备工具和材料在进行农药悬浮剂操作前,需要准备以下工具和材料:1. 喷壶:用于稀释和施用农药悬浮剂。
2. 喷雾器:用于大面积施用农药悬浮剂。
3. 农药悬浮剂:根据需要选择相应的农药悬浮剂。
4. 水源:用于稀释农药悬浮剂,需选择干净、无污染的水源。
二、检查悬浮剂质量在操作前,需要对农药悬浮剂的质量进行检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外观:观察悬浮剂的外观,应无杂质、无沉淀、无色差。
2. 稳定性:摇晃悬浮剂,观察其稳定性,应无分层、无沉淀。
3. 浓度:根据产品说明书的指导,检查悬浮剂的浓度是否符合要求。
三、准备水源在稀释农药悬浮剂前,需要准备合适的水源,包括:1. 水质:应选择干净、无污染的水源,如自来水、井水等。
2. 水量:根据农药悬浮剂的使用要求,计算出所需的水量。
3. 安全防护:在取水过程中,应注意安全,避免水源污染或发生意外事故。
四、配制悬浮剂根据农药悬浮剂的使用要求,按照一定比例将悬浮剂和水进行稀释,具体步骤如下:1. 计算浓度:根据产品说明书的指导,计算出合适的浓度。
2. 测量水量:使用量杯或其他测量工具,量取所需的水量。
3. 添加药剂:将适量的农药悬浮剂加入水中,并搅拌均匀。
五、使用喷壶或喷雾器施用配制好的农药悬浮剂可以使用喷壶或喷雾器进行施用,具体步骤如下:1. 操作步骤:将喷壶或喷雾器清洗干净,将配制好的农药悬浮剂倒入喷壶或喷雾器中。
在使用喷壶时,应将喷头调节至合适的喷洒模式,然后对准目标进行喷洒。
在使用喷雾器时,应根据喷雾器类型和作物需求,调节喷雾器的喷头和压力,然后进行大面积喷洒。
2. 注意事项:在施用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首先,避免在高温、高湿或大风等恶劣天气下施用农药悬浮剂,以免影响药效和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其次,应根据作物种类和生长阶段,选择合适的施用方式和剂量,避免过量使用或重复使用。
此外,应注意保护自己的眼睛、皮肤和呼吸系统,避免长时间接触农药悬浮剂或其挥发物。
农药水性分散剂的技术跟进与创制WG和SC的加工工艺、评价手段WG及其加工工艺水分散颗粒剂(water dispersible granule)WG又叫干悬浮剂或粒型可湿性粉剂,它在水中能够快速的崩解、分散,形成高悬浮的分散体系。
一般来说,WG是由活性成分、润湿剂、分散剂、崩解剂、稳定剂、黏结剂等助剂和填料等组成。
WG的制造方法很多,总的来说分为两类:“干法”和“湿法”。
所谓湿法,是将农药、助剂等,以水为介质,在砂磨机中研细,制成悬浮剂,然后造粒,造粒方法有:喷雾干燥造粒、流动床干燥造粒、冷冻干燥造粒等。
所谓干法,是将农药、助剂等一起气流粉碎,制成可湿性粉剂,然后造粒,造粒方法有:转盘造粒、挤压造粒、高速混合造粒、流动床造粒、压缩造粒等。
水分散粒剂造粒方法及产品特征造粒方法制造条件产品的物理性能制造费用粉碎方式干燥水分% 干燥温度℃形状粒度nm 水中崩解性喷雾干燥湿式40-50 >100 球形0.1-0.5 快高流动床干燥湿式40-50 50-80 大致球形0.1-1.0 快高冷冻干燥湿式40-50 <0 不定形0.5-3.0 中中-高转盘干式10-15 50-80 大致球形0.2-3.0 中低挤压干式10-15 50-80 圆柱0.7-1.0 慢低高速混合干式10-15 50-80 不定形0.1-2.0 中中-高流动床干式20-30 50-80 大致球形0.1-1.0 中中-高压缩干式0 - 不定形0.5-3.0 慢低WG评价手段崩解性:以测定崩解时间长短来表示,一般规定小于3 min。
方法如下:向含有90 ml蒸馏水的100 ml具塞量筒中于25℃下加入样品颗粒(0.5 g,250-1410 微米),之后夹住量筒的中部,塞住筒口,以8 r/min的速度绕中心旋转,直到样品在水中完全崩解。
悬浮率:将100 ml平衡过温度的标准水加入250 ml量筒中,称取需要量的试样于50 ml烧杯中,用标准水将其定量转移至量筒中,使达250 ml。
翠贝干悬浮剂使用技术手册一、产品介绍翠贝干悬浮剂是一种高效的农药制剂,主要用于农作物的病虫害防治。
本产品采用独特的悬浮剂制备技术,能够将有效成分均匀分散于水中,使其更容易被作物吸收和利用。
翠贝干悬浮剂具有优异的防治效果,能够有效控制多种常见的农作物病虫害,提高作物产量和品质。
二、产品特点1. 高效稳定:翠贝干悬浮剂采用高效的悬浮剂制备技术,能够将有效成分均匀分散于水中。
在稀释后的溶液中,悬浮剂能够保持长时间的稳定悬浮状态,保证农药有效性和均匀性。
2. 喷雾均匀:翠贝干悬浮剂在喷雾作业过程中,能够形成均匀细小的水滴,使农药均匀附着在作物表面,提高防治效果。
3. 易于吸收:翠贝干悬浮剂中的有效成分能够迅速渗透到植物体内,经过快速吸收和传导,达到病虫害部位,起到防治作用。
4. 良好剂型稳定性:翠贝干悬浮剂不易分层和沉淀,在储存和运输过程中能够保持剂型的稳定性和均一性,延长产品的有效期。
三、使用方法1. 配制悬浮液:按照产品说明书中的配方比例,将翠贝干悬浮剂加入清水中,搅拌均匀至成悬浮液状。
推荐使用悬浮液配制器进行配制,确保均匀性和稳定性。
2. 喷雾施药:在作物发生病虫害时,使用喷雾设备将悬浮液均匀喷洒在作物叶面和枝干上。
喷雾过程中,应保持喷雾器与植物距离适当,并注意均匀喷雾,避免漏喷和重喷。
3. 喷雾时间:根据不同病虫害的特点和作物的生长发育,选择合适的喷雾时间。
一般来说,病虫害发生初期和病害高发期是喷雾的最佳时间。
4. 喷雾间隔:根据农作物的生长周期和病虫害的发展情况,合理确定喷雾间隔时间。
一般情况下,7-10天为喷雾间隔的参考范围。
四、注意事项1. 使用前请阅读产品说明书,按照使用方法正确操作。
2. 使用时请佩戴防护服、口罩和手套等个人防护装备,避免直接接触农药。
3. 储存时请将翠贝干悬浮剂放置在干燥、阴凉、通风的地方,远离食品和饮料。
4. 使用后请及时清洗喷雾设备和容器,避免农药残留。
5. 本产品仅限于农业生产使用,禁止用于其他用途。
一、农药干悬浮剂
1、干悬浮剂法义:干悬浮剂是农药剂型之一,它是由水悬浮剂脱水而成,顾名思义--干悬浮剂(英文代码DF)。
近年来农业部农药检定所将干悬浮剂跟水分散性粒剂合为一起,统称为水分散性粒剂(英文代码WDG)。
其实也就是加工方法差别,DF是湿法粉碎、造粒,WDG是干法粉碎、造粒。
2、干悬浮剂的制造工艺:原药+助剂+填料+水---配料---均质---粗磨--细磨---压力喷雾干燥---检测---包装。
就是将原药、助剂、填料、水加入到配料槽中,搅匀,然后用高速剪切机进行粗粉碎,再进入两级砂磨机细磨,磨细后加入成粒助剂后进入压力喷雾干燥塔干燥、造粒,检测喷雾干燥塔底部出的成品,合格后进入储存槽,待包装后可以出厂销售。
3、干悬浮剂的特点:
优点:A、稀释后自然微粒细度可达1-5微米,明显好于干法的10-40微米。
细度的明显提高,将表现在悬浮率、分散性和药效的提高。
B、生产车间环境大大改善,湿法粉碎、干燥、造粒基本没有粉尘危害,从根本上改变了干法粉碎、造粒、干燥工艺“产品好看,车间没法看”的局面。
C、由于湿法工艺物料在管道中输送,可以实现连续生产,进而可达到自动鞚制,装备水平可以大大提高。
D、干燥过程由于是喷雾干燥,不经过挤压,水分在很短时间迅速蒸发,颗粒蓬松,因而对助剂的加入数量和质量要求升高,可以节约助剂成本。
缺点:
A、设备投资相对偏高;
B、湿法工艺需要脱出的水量明显大于干法工艺,因储柢耗偏高。
二、农药干悬浮剂
在经常使用的农药剂型中以乳油、可湿性粉、胶悬剂、水剂等较为常见,这些剂型在特定的环境、条件下,能发挥较好的作用。
但随着人类对环保的日益重视,对使用农药也有了更高的要求,因而这些剂型又有其相应的局限性。
为此,专家们在不断追求探索更高效、更安全、更环保的农药新剂型,而干悬浮剂(DF)便是较成功的一种。
目前在一些西方发达国家,干悬浮剂已发展得较为成熟,总的来说,它具有以下特点:
(1)在水中能快速崩解,分散性和悬浮性好。
如德国巴斯夫公司生产的品润70DF、翠贝50DF和成标80DF,遇水立即崩解,6秒钟即分散开来,稍加搅拌即形成稳定的悬浮液,不沉淀,不结块,不堵塞喷头。
(2)药液颗粒极细微,能均匀附着在作物表面,形成致密的保护膜,辅以良好的粘附展着剂,可增强粘附性能,耐雨水冲刷。
一般杀菌剂持效期在5-7天,但像农利灵50DF对付灰霉病时,这样的干悬浮剂持效期就可长达10-14天,品润70DF作为霜霉病和炭疽病的预防性药剂,其持效期也长达10天以上。
(3)药液颗粒大小比例分配合理,既能保证药剂的速效性和持效性,又能保证药剂与作物表面能充分完全接触,提高药效。
以德国巴斯夫公司的成标80D为例,药剂在水中崩解后,成标80DF的颗粒在水中会崩解成直径在1-10μ间的小微粒,崩解后颗粒直径大小比例如下:(1)50%:<2μ,作用迅速,所以成标80DF即使在低温下对白粉病也非常有效;(2)40%:2μ-5μ,有效成分均匀一致地发挥作用,叶片每处用药能更均匀。
(3)10%:5μ-8μ,保证更长的持效期。
(4)安全性好,不会像有些可湿性粉剂那样,颗粒较大会形成作物表面的局部高浓度。
像农利灵50DF这样的干悬浮剂不易产生药害,即使在花期也可使用,而灰霉病往往在花期最易侵染,所以农利灵50DF在灰霉病上就显示出它的优势;再比如成标80DF,其有效成分为硫磺,但正是由于它这种先进的剂型,在安全性和药效上的优势,所以它比硫悬浮剂和硫
磺粉能适用于更多的作物,用于防治白粉病和各种害螨时,用量少但效果却很好。
(5)环保剂型,减少有机溶剂的污染。
(6)无扬尘、无粘附,利用更充分,且对操作者及周围环境更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