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语言特色类题梳理(非常好用)
- 格式:ppt
- 大小:336.50 KB
- 文档页数:33
散文专题训练------语言特点一、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清明柳戎飞①柳就柳吧,偏偏叫清明柳,读着就伤感。
柳就让人想起杨柳依依,情绵意隽地长情,加了“清明”两字,有了古意,就这么雨纷纷地潮湿起来了。
古人折柳相送,惜别怀远。
想着那情形,沉甸甸的情绪就会蓄满心头。
②几年前,清明只是个节气,只是个假日,除了休息,与我没有什么关联。
蓦地一天,清明突然就与我无法割舍了,成了心底不能愈合的痂。
③在清明还未到来的时候,一股情一种思就随着春意殷勤欲动地苏醒了,火山岩浆一样,汩汩地冒着泡泡,会在某个不经意的时刻薄发,不能设防无以按捺。
那感觉又像心头有只小兽,用尖尖的牙齿一小口一小口地啃噬我。
只有自己知道这小兽的存在,只有自己知道那疼是什么感觉,那痛是因何而起。
医生治不了这疼痛,时间也不是良药,疼痛必将如影随形地陪伴着我,相偕终老。
而我,会渐渐接受这疼痛,继而由接受到适应,再到共生。
实则,有时是这疼痛温暖着我。
④清明柳居然是味中药,性微凉,味淡,清热。
那么,煮上一碗清明柳的汤汁,降降岩浆的温度,熨帖一下心头的疼痛吧。
⑤要去看她了,像她给她母亲准备东西那样,先仔细地为她准备些可心的东西。
在准备东西的一举手一投足中,我不停地和她说着话,只有我和她懂得的话。
有时想起过去的趣事,甚至会笑起来,轻轻地笑,在心里。
这几年,渐渐懂了过去她每年清明时节,给她母亲准备东西时的虔诚。
每年清明,时光是透明的,空气清薄澈丽,她是那个时节开花的玉兰,那幽幽的香气,染上她的手指,挂在她的发际,系于她的衣襟,就连家里也是暗香浮动。
她站在光影里,背影清瘦。
她的衣着总是那么端庄,仿佛时时提醒她:她是老师,要为人师表。
这是她的职业素养,也是我对她最敬仰的一点。
⑥我总会在离她不远不近的地方,看她认真地为她母亲准备清明节祭拜的东西,神色专注而虔诚,偶尔有微笑荡过嘴角眸间。
那时,我猜测不出她心里在想什么,现在知道了。
她会准备几种精致的点心,然后再亲自去炒四样小菜。
语文备考阅读答题技巧之品味语言特色[解题指导]主要考查三点:1、理解词句的含义;2、分析句子的作用;3、词句的表达效果(语言赏析)(一)理解词语的含义:先明确词语的本义、引申义,再联系上下文结合特定语境揣摩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答题表述:“╳╳”一词原指╳╳,这里指╳╳,起到了╳╳的作用。
例如:理解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含义。
(2011年《路,在没路的地方》) 要使我们人生拥有与众不同的风景,就必须让自己的生命走一条与众不同的旅程。
答:“风景”原指供人观赏的自然景物,这里比喻人生的美好境界。
(二)理解句子的含义:主要指对句子深层意思的领会,对句子修辞方法的理解,对作者用意的解说。
理解句子本质上是一种“替换”,说穿了就是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说明深刻含蓄的语言。
技法一,抓关键词:通过抓关键词,弄清关键词的本义及其在语境中的意思,从而推知句子的深刻含义。
例1,理解下列句子的含义。
(2011年《幸福》)宫殿里有叹息,茅屋中有歌声。
解析:关键词“宫殿”在文中指“富人”,“茅屋”指“穷人”。
这句话的含义:富人也有烦恼,穷人也可快乐,幸福不为财富左右。
技法二,结合语境:有些句子的含义与上下文有着密切的联系,其答案也往往就在前面或后面的句子中,或者是原句,或者稍微变通一下即可。
例2,理解下面画线句子的含义。
(2011年《幸福》)我们终日忙碌,头脑里装满了市场和物价,壮丽的日出和春天等待观赏,我们无暇。
解析:结合语境分析,“壮丽的日出和春天”指自然的美丽和生命的美好;为什么“我们无暇顾及”?因为我们头脑里装满了市场和物价。
这句话的含义:我们忙于追求财富,无暇观赏自然的美丽和生命的美好。
(三)理解句子的作用:主要从内容、结构、位置入手分析。
1、内容上的作用:点明中心、主旨;总结全文、深化主题;2、结构上的作用:线索作用,贯穿全文;为下文埋下伏笔或作铺垫;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前后照应。
①开头句子的作用:开篇点题,总领全文;引出下文,为下文作铺垫;设置悬念,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
常见阅读题类型和答法一、语言特色形象生动,清新优美,简洁凝练,准确严密,精辟深刻,通俗易懂,节奏感强。
二、写作手法及其作用1、比喻:形象生动,简洁凝练地描写事物,讲解道理。
2、拟人:赋予事物以人的性格、思想、感情和动作,使物人格化,从而达到形象生动的效果。
3、夸张:突出人和事物的特征,揭示本质,给读者以鲜明而强烈的印象。
4、象征:把特定的意义寄托在描写的事物上,表达情感,增强表现力。
5、对比:通过比较,突出事物的特点。
6、前后照应:使情节完整,结构严谨,中心突出。
7、设置悬念:引起读者的注意和思考,使文章情节曲折,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8、排比:有气势,加强语气,一气呵成。
9、设问:一问一答,引起读者注意与思考。
10、反问:加强语气,强调,增强气势,强烈抒情。
11、反复:强调某种意思,强烈抒情,富有感染力。
三、句子或段落在结构上的作用1、承接上文。
2、开启下文。
3、承上启下。
4为后文做铺垫。
四、记叙中议论的作用引发读者思考,点明人物或事件的意义,突出中心,升华主题。
1 / 3五、抒情的作用抒发作者某种强烈的感情,引发读者的情感共鸣,使文章具有强大的感染力。
六、描写的种类及其作用种类:1、肖像。
2、动作。
3、语言。
4、心理。
5、神态或表情。
6景物。
7、场景。
8、环境。
9、细节作用:塑造人物形象和性格,推动情节发展,揭示文章主题。
七、表达方式:记叙、描写、议论、抒情、说明细节描写:语言、动作、神态、外貌、心理写作手法:动静结合、正侧结合、欲扬先抑、虚实结合(联想和想象)八、开头结尾的作用吸引读者,引出全文;升华主题,总结全文。
九、个别字词的好处1、先说一会所这个词的意思2、再说说它修饰哪个主体,这个主体有什么特征3、用了这个词后,对文章增添了什么效果。
(可以参考修辞方法的作用,总有一项适合)十、引用名言警句或名人事例的作用增强文章说服力,使文章更有文采。
十一、句子的作用一般是总结全文或前面几段;承上起下;过渡作用;(结构上)为下文做铺垫;照应开头(表达上)。
文学类文本阅读——语言表达特色题解题技巧文学类文本阅读——语言表达特色题解题技巧阅读文学类文本是许多学生和爱好者所喜爱的事情,阅读深入,感悟无穷。
而在阅读文学类文本的时候,有一种题目经常出现,那就是语言表达特色题。
今天我们就来说一下如何解答语言表达特色题目。
一、语言表达特色的定义语言表达特色是文学作品所特有的,这是一个非常好理解的问题。
不同的文学作品可能会采用不同的语言方式来表达,这也就是说,在阅读文学作品的时候,不仅要理解意思,而且还需要关注文学作品的语言表达特色。
例如,在阅读小说《红楼梦》的时候,我们经常可以发现,这部小说中采用了大量的诗词,如“草/木/花/果/鸟/兽/鱼/虫”等等等等。
这些词汇的描述通过了曹雪芹的笔触,让读者能够很好地感受到文学作品中的凄美与哀怨。
这就是语言表达特色的非常典型的一个案例。
二、语言表达特色题的解答步骤1、读懂文本首先,我们应该先了解文学作品的主题、情节以及文本所要表达的意思。
只有了解了文本的大意,我们才能更好地分析这个文本中的语言表达特色。
2、理清表述方式然而,就算我们理解了文本的含义,我们也不一定就能够摸清语言表达特色。
在这里,我们应该从以下的角度看待文学作品。
(1)使用的辞藻和造诣(如古文使用的文坛雅致字眼、现代文使用的俚俗俏皮措语等等)(2)句子的结构(是短简的口语化句子,还是略带文矫的宏亮语句)(3)描写手法(如各种形式的比喻、拟人、排比等等)3、研究文本题眼文学作品的语言表达特色主要体现在文本的题目之中,所以在研究文本的时候,我们也应该看着文本的题目,分析一下所要表达的意思。
通过题目来分析文本也是解决语言表达特色的一个好的入手点。
4、重读文本由于文学类文本的语言表达特点非常多样,所以在研究时,我们也应该多读文本,获得更深刻的理解。
阅读和理解是解答语言表达特色题的重要环节。
只有理解深入文本中的语言特点,我们才能够准确地回答问题。
三、总结解答语言表达特色题是非常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