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转子滑囊炎的治疗方法
- 格式:docx
- 大小:16.48 KB
- 文档页数:3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大转子滑囊炎的治疗方法
导语:其实在平时的生活中的时候,对于一些疾病的知识可能大家都不算是非常熟悉的,甚至是很陌生的一件事情,比如说遇到了大转子滑囊炎的疾病会显
其实在平时的生活中的时候,对于一些疾病的知识可能大家都不算是非常熟悉的,甚至是很陌生的一件事情,比如说遇到了大转子滑囊炎的疾病会显得不知所措,下面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一下大转子滑囊炎的治疗方法。
1.治疗原则舒筋解痉,滑利关节。
2.常用穴位及部位居髎、环跳、风市、阳陵、委中等穴,及下腰部、臀部、股外侧部。
3.常用手法掌根按揉法、弹拨法、拿法、擦法,及热敷。
4.操作方法患者取俯卧位,医生立于患侧,先对腰骶段两侧骶棘肌施以掌根按揉法,以患侧为重点,并逐渐向患侧臀部过渡。
从腰骶至臀部上下往返手法治疗约3~5分钟,按揉委中穴1分钟。
患者取侧卧位,患侧在上,从臀部起,经阔筋膜的外侧部、髂胫束而下用掌根按揉法至膝关节外侧,上下往返约5~8分钟,并配合髋关节屈伸的被动运动。
再沿髂胫束作自上而下往返弹拨法。
按压居髎、环跳、风市、阳陵泉诸穴。
患者取仰卧位,从髂前上棘、阔筋膜张肌起始部向下,经股前近端,股外侧至膝关节外侧用掌根按揉法,上下往返5~8分钟,并配合髋关节内、外旋转的被动运动。
再弹拨髂前上棘的阔筋膜张肌和大粗隆处紧张的筋膜。
最后在病患处施擦法,以热为度。
并可在大粗隆处加以热敷。
如症状重,条索状物增厚明显,保守治疗无效时应手术治疗,在局预防疾病常识分享,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
全髋关节置换术中大转子骨折的原因与治疗(一)作者:郭小伟,郑世军,陈金华,母心灵摘要:目的探讨全髋关节置换术及翻修术中股骨大转子骨折的原因与治疗方法。
方法对1996年5月至2005年1月,471髋行全髋关节置换及96例全髋关节翻修术发生大转子骨折及大转子截骨不愈合的14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
其中大转子骨折11例,截骨不愈合3例。
2例保守治疗,12例采用螺钉或克氏针加张力带钢丝固定的方法治疗。
结果术后随访5~64个月,平均25个月。
14例患者全部愈合。
Harris评分从术前平均48分恢复到术后随访时平均90分。
结论骨质疏松、髋内翻、髋脱位及股骨颈截骨不当等因素是全髋关节置换术及翻修术中股骨大转子骨折的主要原因。
采用螺钉或克氏针加张力带钢丝固定的方法治疗效果良好。
关键词:关节成形术;髋;骨折;股骨;张力带CausesAnalysisandTreatmentofTrochantericFracturesinPrimaryandRevision alTotalHipArthroplastyAbstract:ObjectiveToinvestigatethemaincausesandtreatmentoftrochantericfractures inprimaryandrevisionaltotalhiparthroplasty.MethodsAretrospectivestudyw ascarriedouton14patients(14hips)withtrochantericfracturesortrochanteric osteotomynonunionin471primarytotalhiparthroplastyand96revisionaltotal hiparthroplastyfromMay1996toJanuary2005.2caseswereperformedwithconservativetreatment,andother12casesweretreatedwithscrewsorKwiresandtensionbandfixation. ResultsThepatientswerefollowedupfrom5to64monthswithanaveragetimeo f25months.2patientsperformedwithconservativetreatmenthealedupat12w eeksand16weeks,and12patientstreatedbysurgicaltreatmenthealedupatanaverageof14.6wee ks.TheaverageHarrisScoreimprovedfrom48points(beforetreatment)to90poi nts(atlastfollowedup).ConclusionOsteoporosis,coxavarus,coaxdislocationandimproperfemoralneckosteotomywerethemaincausesoft rochantericfracturesinprimaryorrevisionaltotalhiparthroplasty.Trochanteric fracturesfixedwithscrewsorKwiresandtensionbandcangetexcellentresults. Keywords:arthroplasty;hip;fracture;femur;tensionband全髋关节置换术中,因骨质疏松、髋内翻、股骨颈截骨过远等因素可能发生大转子意外骨折。
90·罕少疾病杂志 2023年9月 第30卷 第 9 期 总第170期【第一作者】韦 诚,男,住院医师,主要研究方向:骨肌系统MR诊断。
E-mail:****************【通讯作者】谢婷婷,女,主治医师,主要研究方向:深度学习在肝脏疾病中的应用。
E-mail:*****************·论著·股骨大转子疼痛综合征的临床及MRI表现*韦 诚1 黄天练1 韦玉乐1 罗忠开2 欧阳永生2 彭艳斌3 谢婷婷4,* 成官迅41.广西壮族自治区田东县人民医院医学影像科 (广西 百色 531500)2.广西壮族自治区田东县人民医院骨一科 (广西 百色 531500)3.北京大学深圳医院手显微外科(广东 深圳 518036)4.北京大学深圳医院医学影像科(广东 深圳 518036)【摘要】目的 探讨股骨大转子综合征(greater trochanteric pain syndrome,GTPS)的MRI表现。
方法 回顾性收集我院2020年7月1日至2021年7月1日40例临床诊断为GTPS患者的临床及MRI资料,分析患者股骨转子区滑囊、臀肌肌腱、股骨大转子及髂胫束等解剖结构信号改变。
结果 40例患者共累及55髋,其中女性占72.5%,双髋受累15例,临床症状为髋外侧疼痛,主要MRI表现为孤立性转子区滑囊积液、扩张,呈长T 1长T 2信号(n=40),臀肌肌腱增粗、信号增高(n=13),股骨大转子骨髓水肿(n=2),臀肌肌腱信号局限性中断、缺失(n=2),髂胫束增厚并信号增高(n=1)。
结论 GTPS主要见于老年女性,多为单髋受累,MR表现具有一定特异性,准确诊断对临床治疗方案的选择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关键字】股骨大转子疼痛综合征;滑囊炎;肌腱病;磁共振成像【中图分类号】R445.2;R685.4【文献标识码】A 【基金项目】北京大学深圳医院科研基金资助课题(JCYJ2020007) DOI:10.3969/j.issn.1009-3257.2023.09.037Clinical and MRI Manifestations of Greater Trochanteric Pain Syndrome*WEi Cheng 1, Huang Tian-lian 1, WEi Yu-lie 1, LuO Zhong-kai 2, OuYang Yong-sheng 2, PEng Yan-bin 3, XiE Ting-ting 4,*, CHEng guan-xun 4.1.Medical imaging Department of Tiandong County People's Hospital in guangxi Zhuang autonomous Region,Baise 531500, guangxi, China 2.Department of Orthopedics, Tiandong County People's Hospital in guangxi Zhuang autonomous RegionBaise 531500, guangxi, China 3.Hand Microsurgery Department of Peking university Shenzhen Hospital, Shenzhen 518036, guangdong Province, China 4.Medical imaging Department of Peking university Shenzhen Hospital, Shenzhen 518036, guangdong Province,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clinical and MRi manifestations of greater trochanteric pain syndrome. Methods a total of 40 cases of gTPS which diagnosed by physicians were included in the study, the clinical and MRi data were collected, and the signal of femoral trochanteric bursa, gluteal tendon, greater trochanter and iliotibial band were analyzed. Results a total of 55 hips were involved, of which 72.5% were female and 15 cases were bilateral hips involved. The clinical symptom was lateral hip pain. The main MRi manifestations were isolated trochanteric bursa effusion and dilatation and demonstrated as hypointensity on T 1Wi images and hyperintensity on T 2Wi images (n=40). Thickening and increased hyperintensity of the gluteus medius or minimus were demonstrated in 13 cases, bone marrow edema of the greater trochanter was found in 2 cases. The signal of gluteus medius or minimus were interrupted or absent in 2 cases, and the iliotibial band was thickened and increased hyperintensity in 1 case. Conclusions gTPS is mainly seen in elderly women with single hip involvement. MR Findings are specific. accurate MR diagnosis is helpful in guiding the selection of clinical treatment.Keywords: Greater Trochanteric Pain Syndrome; Bursitis; Gluteal Tendinopathy;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股骨大转子疼痛综合征(g reate r t ro c h a n te r i c pa i n syndrome,GTPS)是一组以髋外侧疼痛为主要症状的疾病,其病因主要包括转子区滑囊炎,臀中肌及臀小肌肌腱炎或肌腱撕裂,髂胫束摩擦综合征。
滑囊炎,滑囊炎的症状,滑囊炎治疗【专业知识】疾病简介滑囊炎是指滑囊的急性或慢性炎症。
滑囊是结缔组织中的囊状间隙,是由内皮细胞组成的封闭性囊,内壁为滑膜,有少许滑液。
少数与关节相通,位于关节附近的骨突与肌腱或肌肉、皮肤之间。
凡摩擦力或压力较大的地方,都可有滑囊存在,其作用主要是有利于滑动,从而减轻或避免关节附近的骨隆突和软组织间的摩擦和压迫。
许多关节的病变都可以引起本病。
疾病病因一、病因滑囊炎可以由损伤引起,部分是直接暴力损伤,有些是关节屈、伸、外展、外旋等动作过度,经反复、长期、持续的摩擦和压迫,使滑囊劳损导致炎症,滑囊可由磨损而增厚,如跪位工作者的髌前滑囊炎、瘦弱的老年妇女久坐后发生坐骨结节滑囊炎;鞋子过紧引起的跟后滑囊炎等。
另外,感染病灶所带的致病菌可引起化脓性滑囊炎,痛风可合并肘关节部位的鹰嘴和膝关节部位的髌前滑囊炎。
滑囊炎还可能与肿瘤有关。
症状体征一、症状滑囊炎最多发生在肩部(肩峰下或三角肌下滑囊炎),其他常见发病部位有肱骨鹰嘴(矿工肘),髌前(主妇膝)或髌上,跟腱(跟腱滑囊炎),髂耻部(髂腰部),坐骨部(裁缝或织工臂),大转子和第一跖骨头(踇囊炎)。
其主要的临床表现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1、急性滑囊炎的特征是疼痛,局限性压痛和活动受限.如为浅部滑囊受累(髌前及鹰嘴),局部常红肿.化学性(如结晶所致)或细菌性滑囊炎均有剧烈疼痛,局部皮肤明显发红,温度升高.发作可持续数日到数周,而且多次复发.异常运动或用力过度之后能出现急性症状.2、慢性滑囊炎是在急性滑囊炎多次发作或反复受创伤之后发展而成.由于滑膜增生,滑囊壁变厚.滑囊最终发生粘连,形成绒毛,赘生物及钙质沉着等.因疼痛,肿胀和触痛,可导致肌肉萎缩和活动受限.三角肌下,尤其是冈下肌腱滑囊的钙质沉着可为X线片所证实.在痛风的炎症急性发作期,鹰嘴和髌前滑液囊中可析出结晶.3、肩峰下滑囊炎(三角肌下滑囊炎)表现为肩部局限性疼痛和压痛,尤其在外展50°~130°时更加明显.肩峰下滑囊炎和钙化性冈上肌肌腱炎,从临床上和X线检查上都很难区别.后者可能是部分或全部撕裂的结果,或由释放结晶所致.4、损伤性滑囊炎较多见,呈慢性。
临床大转子解剖、大转子疼痛综合征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辅助检查及治疗措施等要点大转子疼痛综合征(GTPS)指由于股骨大转子周围的组织结构发生损伤或病理改变,从而导致髋关节外侧疼痛的一系列转子周围间隙疾病的总称。
在超过60岁的人中有14.3%的人主诉经常发生髋部外侧疼痛,其中女性比男性更常见。
单侧GTPS在女性和男性中的患病率分别为8.5%和6.6%,而骨科手术后GTPS的患病率可高达20.2%。
大转子解剖解剖学上,大转子是股骨颈与股骨干连接处上外侧凸起的部位,是多个肌腱的附着点。
臀中肌、臀小肌和阔筋膜张肌共同作用使髋关节外展和内旋。
髋关节外侧的大转子和阔筋膜张肌、臀大肌、髂胫束(ITB)之间有一个空间,称为髋关节外侧间隙。
髋外展肌(包括臀中肌、臀小肌和阔筋膜张肌)是构成髋关节外侧间隙的基础结构,大转子是髋外展肌的止点,不同外展肌的肌腱止于大转子前、外、后、后上的不同位置。
臀中肌止于大转子前外侧部分的肌腱比其他部分薄,这可能是臀中肌容易在大转子处发生撕裂的原因。
髋臼前倾角增加与臀肌肌腱病和转子滑囊炎有关。
大转子疼痛综合征发病机制GTPS的发病机制包括关节内因素与关节外因素,可原发或继发于某些疾病。
年龄的增加、肥胖、髋或膝关节炎、腰痛等,以及下肢生物力学的改变和髋关节周围肌肉力量的不平衡都可能导致GTPS。
另外,GTPS还与髋部反复活动、局部机械过度负荷、错误的训练方式、久坐等有关。
导致GTPS的病因包括大转子滑囊炎、外展肌腱腱索病(臀中肌和臀小肌撕裂)以及髂胫束摩擦综合征,临床上常常同时存在2种或2种以上的病理改变。
大转子滑囊炎,或多个转子周围囊的炎症,历来被认为是髋关节外侧疼痛的主要原因,滑囊是充满液体的小囊,可以润滑臀肌肌腱,减少生理运动时的阻力。
转子滑囊位于髋关节的外侧,髋外展肌的浅层和髂胫束的深层。
由于其浅表位置靠近髋部较大的肌腱,肌腱与大转子之间长时间摩擦,导致转子滑囊炎的发生。
大量运动引起的反复微损伤、周围肌肉组织的肌腱病、严重创伤(如从高处跌落直接压迫滑囊),或是没有明确病因的特发性原因都可能导致转子滑囊炎。
大转子疼痛综合征(GTPS)的影像学特征大转子疼痛综合征(greater trochanteric pain syndrome,GTPS)是髋关节侧方疼痛的常见原因。
大多数患者对保守治疗有反应,少数难治性病例需要外科手术治疗。
多年来,这种情况一直被认为是由大转子滑囊炎引起的;最近几年提出臀中肌或臀小肌的肌腱病/撕裂是潜在病因。
'大转子滑囊炎”是既往临床描述髋关节外侧周围的所有疼痛伴有局灶性压痛,但鉴于炎症的四个基本特征中的三个:红、肿及热不常见,只有痛是一个特征,因此“大转子滑囊炎”的诊断被认为是不合适的。
本文采用大转子疼痛综合征。
原文:Localised lateral hip pain with focal point tenderness over the greater trochanter has for many years been clinically diagnosed as trochanteric bursitis. The diagnosis of trochanteric bursitis may be inappropriate,given that three of the four cardinal signs of inflammation:rubor,erthythema and oedema are uncommon with only pain being a feature.GTPS is the term that will be used for this paper.流行病学:大转子疼痛综合征患者的放射学检查结果显示,滑囊炎发病率在4%至46%之间,臀肌腱病变在18%至50%之间。
因此,髋关节侧方疼痛的首选临床术语是GTPS。
病因:GTPS确切病因尚不清楚,包括:臀中肌和小肌腱病/撕裂,转子滑囊炎和外部髋关节炎;滑囊炎和肌腱病常常共存。
影像诊断:Lequesne等提出了GTPS诊断标准包含以下6种征象,可以表现为单个征象或多种征象:臀肌腱病gluteal tendinopathy肌腱撕裂tendon tears转子滑囊炎trochanteric bursitis髂胫束增厚iliotibial band thickening骨髓水肿bone oedema骨侵蚀bone erosion病例图片:图1:女,46岁,GTPS;冠状位脂肪抑制PDWI像示臀中肌(白箭)和臀大肌(黑箭)下的滑囊炎。
第十五章:常见的肌肉骨骼损伤与运动提示单选题 ( 共21题)第1题 (分值:10分)运动员出现下列哪种损伤主要是因为训练不当造成的?A:髌骨疼痛症候群B:髌下跟腱炎C:跟腱炎D:髂胫束症候群第2题 (分值:10分)肩胛骨平面的位置是?A:与额状面一致B:位于矢状面外侧30度处C:与矢状面一致D:位于额状面前侧30度处第3题 (分值:10分)急性股后肌群拉伤客户的运动禁忌包括?A:教育客户如何使用RICE原则,以此作为早期干预策略B:对运动方案进行修改,着重对非损伤部位进行训练C:每次拉伸股后肌群要维持60秒钟D:如果疼痛迁延不退,教练要推荐客户就医第4题 (分值:10分)客户发生大转子滑囊炎,做恢复运动时一般应避免_____________。
A:压迫髂前上棘的俯卧位运动体位B:拉伸髂胫束复合体C:压迫髋关节外侧的侧卧运动体位D:强化深层髋关节回旋肌第5题 (分值:10分)为了使鞋子合脚,鞋子与最长的脚趾之间要留多大空间?A:1/2英寸B:2公分C:食指宽D:拇指指甲长第6题 (分值:10分)对有髂胫束综合征病史的客户进行训练时,哪个作用于髋关节的肌群最可能薄弱无力? A:髋屈肌B:髋伸肌C:髋内收肌D:髋外展肌第7题 (分值:10分)肱骨外上髁炎通常被称为 _________。
A:高尔夫肘B:跳者膝C:网球肘D:跑者膝第8题 (分值:10分)膝关节最常报道的膝关节损伤是指 _______________受损。
A:前十字韧带B:内侧副韧带C:髌骨D:半月板第9题 (分值:10分)损伤发生后,愈合的第一阶段是?A:重塑期B:炎症期C:增生期D:纤维形成期第10题 (分值:10分)客户是一名大转子滑囊炎患者,关于如何与该患者开展运动训练,医生给出了一些建议。
请问该客户的训练重点是强化哪个肌群?A:股后肌群B:臀肌C:股四头肌D:髂胫束复合区第11题 (分值:10分)客户外侧踝关节扭伤并且处于康复期,教练为他/她设计运动方案时,很重要的一点是初期运动要包含侧向动作,然后再进阶至直线-平面运动,最后再执行多向性动作。
大转子滑囊炎的治疗方法
其实在平时的生活中的时候,对于一些疾病的知识可能大家都不算是非常熟悉的,甚至是很陌生的一件事情,比如说遇到了大转子滑囊炎的疾病会显得不知所措,下面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一下大转子滑囊炎的治疗方法。
1.治疗原则舒筋解痉,滑利关节。
2.常用穴位及部位居髎、环跳、风市、阳陵、委中等穴,及下腰部、臀部、股外侧部。
3.常用手法掌根按揉法、弹拨法、拿法、擦法,及热敷。
4.操作方法患者取俯卧位,医生立于患侧,先对腰骶段两侧骶棘肌施以掌根按揉法,以患侧为重点,并逐渐向患侧臀部过渡。
从腰骶至臀部上下往返手法治疗约3~5分钟,按揉委中穴1分钟。
患者取侧卧位,患侧在上,从臀部起,经阔筋膜的外侧部、
髂胫束而下用掌根按揉法至膝关节外侧,上下往返约5~8分钟,并配合髋关节屈伸的被动运动。
再沿髂胫束作自上而下往返弹拨法。
按压居髎、环跳、风市、阳陵泉诸穴。
患者取仰卧位,从髂前上棘、阔筋膜张肌起始部向下,经股前近端,股外侧至膝关节外侧用掌根按揉法,上下往返5~8分钟,并配合髋关节内、外旋转的被动运动。
再弹拨髂前上棘的阔筋膜张肌和大粗隆处紧张的筋膜。
最后在病患处施擦法,以热为度。
并可在大粗隆处加以热敷。
如症状重,条索状物增厚明显,保守治疗无效时应手术治疗,在局麻下进行,有四种方法:①增厚的索状物切断或切除,直至弹响,磨擦完全消除为止,这是常用的术式;②索状物切断,远侧断端移位缝合,如伴有滑囊炎同时切除大转子滑囊;③髂胫束延长术,此术可保持骨盆在站立或行走时的稳定性。
④如局部骨突过大,也可将骨突部分凿去,术后早期功能锻炼。
以上这篇文章就为大家详细介绍了一些大转子滑囊炎的治
疗方法,相信大家已经有了一个比较初步的认识了,所以在平时的生活中的时候,就应该要注意这些情况的,一旦发现要及时的去医院做治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