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届潍坊二模语文试卷讲评
- 格式:ppt
- 大小:794.00 KB
- 文档页数:23
2017年山东省潍坊市寿光市中考语文二模试卷一.基础知识(共26分.)1.(2分)下列注音全对的一项是()A.强劲.(jìn)伫.立(zhù)骸.骨(hái)百鸟啾啾..(jiū)B.孱.弱(chán )瞰.望(gǎn )恻.隐(cè)引颈受戮.(lù)C.稽.首(qī)沉湎.(miǎn )阴霾.(mái)吹毛求疵.(chī)D.涟漪.(yī)窒.息(zhì)荣膺.(yīng)万恶不赦.(shè)2.(2分)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睡眼惺忪中流砥柱乐此不疲浩瀚无垠B.鳞次栉比断壁残垣山崩地裂粗制烂造C.怡然自得相得益彰遮天蔽日消声匿迹D.通宵达旦疲惫不堪吹毛求疵海角天崖3.(2分)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运用恰当的一项是()A.周末,同学们在老师的带领下去临沂书法广场参观游览,一路上大家沐着阳光谈笑风生,尽享天伦之乐....B.五一小长假期间,全国各大景区人满为患。
拥堵的车流、攒动的人头令许许多多的芸芸众生....纷纷慨叹出行的困难C.5月22日,新疆乌鲁木齐市再次发生了严重暴恐案,导致大量无辜市民死伤。
这一骇人听闻....的事件激起了国际社会对暴徒罪行的强烈谴责D.歌手李代沫因聚众吸毒被北京警方抓捕,其形象也跌至谷底。
面对媒体的批评,李代沫的粉丝却义愤填膺....,百般袒护他们心中的偶像4.(2分)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中央电视台举办的《中国成语大会》,得到了观众的高度赞赏,也让人们从参赛的学生身上看到了传承中华文化的希望B.滨州市即将开展中小学生艺术节活动,旨在提高学校艺术教育的氛围C.通过“12345”市民服务热线的开通,使广大群众的许多困难得到了及时解决。
如今,“12345,服务找政府”的理念已深入人心D.邵逸夫对国内教育事业做出的杰出贡献,让他的名字不仅镌刻在千万学子的心里,更镌刻在一座又一座的教学楼上5.(2分)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鲁迅先生称赞《史记》是“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B.上海迪士尼乐园的设计方案,融入了海洋、森林、高山…等六大元素C.人生在世,最高价值的欣赏是什么?是事物外表的迷人美丽?还是处于自己直觉的驱使?D.飞机在600米高空水平飞行时,只能看到两侧八、九公里和前方一、二十公里范围内的地面6.(2分)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桃花源记》中写道:“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潍坊高三年级下学期第二次模拟检测语文试题考生注意:1.本试卷分第I卷和第Ⅱ卷两部分。
满分150分。
考试用时150分钟。
2.请将各题答案填在试卷后面的答题卡上。
3.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高考全部内容。
第I卷 (共36分)一、(每小题3分,共15分)阅读下面两段文字,完成1~3题。
民歌之所以长盛不衰,是因为它是经多少代人锤炼..淘汰的结果。
民歌之所以(传播/流传)得广泛,是因为它唱的是平常人的平常心。
它从不试图揪过耳朵来把你训斥一顿,更不试图把自己装点得多么白璧无瑕....;它没有吓人之心,;它不想在众人之上,它想在大....或者多么光彩夺目家中间,因而它一开始就放弃拿腔作调和自命不凡..一时癫狂的喝彩,更不希望在其脚....;它不想搏得下跪倒一群(乞讨/求取)恩施的“信徒”;它的意蕴是生命的全息,要在天长地久中去(品味/体味)。
道法自然,民歌以真诚和素朴为美。
真诚而素朴的忧愁,真诚而素朴的爱恋,真诚而素朴的希冀..与憧憬,变成曲调,贴着山走,沿着水流,顺着天游信着天游;变成唱词,贴着心走,沿着心流,顺着心游信着心游。
其实,流行歌曲的起源也应该是这样——,唱平常人的那些平常的牵念,喜怒哀乐都是真的、刻骨铭心的、魂牵梦萦......的,珍藏的也好,坦率的也好,都是心灵的作为,而不是喉咙的集市。
1.文中加点的词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锤炼白璧无瑕B.搏得光彩夺目C.希冀自命不凡D.喉咙魂牵梦萦2.依次选用文中括号里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A.传播乞讨品味B.流传求取品味C.传播求取体味D.流传乞讨体味3.在文中两处横线上依次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A.也没有取宠之意唱平常人的平常心B.也无意取宠唱平常人的平常心C.也没有取宠之意平常人唱出平常心D.也无意取宠平常人唱出平常心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美人鱼》是林允的首秀,虽然是第一次表演,但是林允展示了正如她年纪一般青春活泼、穷形尽相....的演技,打动了无数观众。
:保密★启用前试卷类型2017年高考模拟考试高三语文2017.4注意事项:1.本试题分为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共8页。
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
2.务必将自己的班级、姓名、座号、考号填涂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
第I卷(共36分)一、(15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南阁古村地处雁荡山北部,南依凤風山,西邻显胜门,北濒大溪,由上街、下街和 果木场组成,为幸氏(聚集/聚居)之地,也是明代直臣章纶i£里。
村中有国家重点文物—“南阁牌楼群”,建筑规模(宏大/庞大),气势雄伟。
村 东是马屿山,①.塔是与古村自然景观相辉映的地标建筑。
山东侧树多岩少,道路 平坦。
缘山而上,峰回路转,眼前豁然开朗,山下美景一览无遗,临风极目,心旷神 怡。
远处白云漂荡,山峦迭翠,平畴屋舍:彳严•然,鸡犬声隐隐相闻。
前行数十步,著么畚 4,临流建有汰棬凉亭。
由巫亭上,不禁洋想联翩。
当年章纶几度宦海沉浮,终倦鸟知 还,归乡后登山赋诗,偃仰啸傲,度过了一段②”的优游岁月。
树高千丈,落 叶归根,中国士人(虽然/即使)紫蟒玉带,位极人臣,心灵的归宿仍在故乡的山水草 木间。
1.文中加点字的注音和加点词语的字形,都正确的一项是A.处(Cha) 漂荡B.濒(pin) 豁然幵朗C. f(yfln) 迭舉D.翩(pian) 心旷神怡2.依次选用文中括号里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A.聚集宏大虽然B.聚居庞大虽然C.聚居宏大即使D.聚集庞大即使3.在文中两处横线上依次填人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A.①山上建有章纶弘塔②烟霞驻鸿影,云水涤客心B.①山上建有章纶弘塔②云水涤客心,烟霞驻鸿影C.①章纶弘塔建在山上②烟霞驻鸿影,云水涤客心n.①章纶弘塔建在山上②云水涤客心,烟霞驻鸿影4.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①作者用长达两年的时间,采访了从国家元首到普通一兵等众多历史参与者,并披阅了大量哼in烟海的史料,最终写成此书。
2017年潍坊市初中学业水平模拟考试(二)语文试题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小题。
冬,如滔.光养晦的才子,(风流倜傥/含而不露);冬,如穿着素服的天使,优雅恬.(tián)静圣洁,承接着秋的盈盈豪情,把晶莹剔.(tì)透的“六角诗歌”洒向(空阔/空旷)的大地,展示出冬的意韵.,酝酿.(niàng)着来年春夏的欢乐与热情。
冬的神韵是需要用心去(感悟/感受)的。
试想,“甲”,不是一幅最美的冬天的图画吗?试想,“乙”,不也是最美的冬天的诗境吗?“丙”,不知点燃了多少困境中希望的火种。
冬引发了诗人“丁”的忧思,冬给了诗人“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的惊喜……冬日看雪,别有韵味,我看它的银白空蒙,于无色中想象有色,于无形中揣测.有形,于无生命中体味凛.(lǐn)然的生命力,任思维的雪橇怆.然滑向岁月深处,去领略世界的无涯与多姿。
1. 文中加点字的注音和字形,都正确的一项是A. 恬.静(tián)滔.光养晦B. 酝酿.(niàng)意韵.C. 晶莹剔.透(tì)揣测.D. 凛.然(lǐn)怆.然2. 依次填入文中括号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A. 含而不露空旷感受B. 风流倜傥空阔感悟C. 风流倜傥空阔感受D. 含而不露空旷感悟3. 填入文中甲、乙、丙、丁处的内容,顺序排列最恰当的一项是①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②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③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④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A. ③②①④B. ③①④②C. ②③①④D. ②③④①【答案】1. D 2. D 3. C【解析】1. 试题分析:A项应为“韬光养晦” ;B项应为“意蕴”;C项字音应为tī。
字音重点考核多音字、形声字、形似字、音近字、方言、生僻字等,多音字注意据义定音。
字形题从表象上看主要考核双音节词语和成语,有时会考核三字的专业术语和熟语,从分类看主要考核音近字或形近字,音近字注意据义定形,形近字可以以音定形。
2017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满分:150分时间:150分钟温馨提示:亲爱的同学,如果把这份试卷比作一片蔚蓝的海,那么,现在我们启航,展开你智慧和自信的双翼,乘风破浪,你定能收获无限……第Ⅰ卷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9分,每小题3分)“国学”如何“新视野”陈平原随着“国学热”的勃兴,其边界及内涵不断拓展,连我这样的门外汉,也都有机会凑热闹,贡献几句大白话。
以下五点——国学不是口号、国学并非学科、国学吸纳西学、国学兼及雅俗、国学活在当下——权当迟到的祝福与期许。
国学是好东西,但不该是震天响的口号。
因为,一旦成为口号,犹如漫天翻卷的大旗,必定旗下鱼龙混杂,招来很多翻手为云、覆手为雨的江湖骗子。
当下中国,“国学大师”的头衔似乎比物理学家、历史学家、考古学家等要好听得多。
可我对于后者基本信任,对于前者则敬畏之余,不无几分疑虑——主要是搞不清楚其研究对象、工作方式及努力方向,因而不好评价其得失成败。
国学是大学问,但不该汲汲于晋升“一级学科”。
几年前,若干出身经济学或自然科学的校长们联袂,振臂疾呼,希望国家将“国学”确定为一级学科,并授予专门学位。
理由是,现有的文学、史学、哲学、数学、化学、耢理学等分科方式,属于西方体制,无法容纳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
这里不想正面立论,单说这“一级学科”与“博士学位”,同样也属于西方体制。
除非恢复“六艺”、“四部”的分类方式,或干脆回到秀才、举人、进士的科举考试,否则很难摆脱这种“影响的焦虑”。
应某大报之邀,我正想参与讨论,一听说是反对设“国学博士”的,主事者当即表示,这文章可以不写了。
国学博大精深,但不该画地自牢。
时至今日,我还是相信王国维的话:“学无新旧也,无中西也,无有用无用也。
凡立此名者,均不学之徒,即学焉而未尝知学者也。
”硬要将“国学”与“西学”做彻底切割,不说理论上不够圆融,实际效果也不佳。
五四新文化运动期间,如何看待新旧与中外,有过很激烈的争论,而日后对中国文化研究及建设作出更大贡献的,是《新潮》诸子,而不是《国故》诸君。
潍坊市初中学业水平模拟考试(二)语文考试卷含答案(初三)中考模拟姓名:_____________ 年级: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一、xx 题 (每空xx 分,共xx 分) 【题文】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小题。
冬,如滔光养晦的才子,(风流倜傥/含而不露);冬,如穿着素服的天使,优雅恬(tián)静圣洁,承接着秋的盈盈豪情,把晶莹剔(tì)透的“六角诗歌”洒向(空阔/空旷)的大地,展示出冬的意韵,酝酿(niàng)着来年春夏的欢乐与热情。
冬的神韵是需要用心去(感悟/感受)的。
试想,“ 甲 ”,不是一幅最美的冬天的图画吗?试想,“ 乙 ”,不也是最美的冬天的诗境吗?“ 丙 ”,不知点燃了多少困境中希望的火种。
冬引发了诗人“ 丁 ”的忧思,冬给了诗人“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的惊喜……冬日看雪,别有韵味,我看它的银白空蒙,于无色中想象有色,于无形中揣测有形,于无生命中体味凛(l ǐn )然的生命力,任思维的雪橇怆然滑向岁月深处,去领略世界的无涯与多姿。
【小题1】文中加点字的注音和字形,都正确的一项是A. 恬静(ti án ) 滔光养晦B. 酝酿(ni àng ) 意韵C. 晶莹剔透(t ì) 揣测D. 凛然(l ǐn ) 怆然【小题2】依次填入文中括号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A. 含而不露 空旷 感受B. 风流倜傥 空阔 感悟C. 风流倜傥 空阔 感受D. 含而不露 空旷 感悟【小题3】填入文中甲、乙、丙、丁处的内容,顺序排列最恰当的一项是①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②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③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 ④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A. ③②①④B. ③①④②C. ②③①④D. ②③④①【答案】【小题1】D【小题2】D【小题3】C【解析】【小题1】试题分析:A 项 应为“韬光养晦” ;B 项 应为“意蕴”;C 项 字音应为t ī。
潍坊市昌乐县2017年初中学生学业水平模拟考试语文试题温馨提示:1.本试卷满分为12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2.请用蓝色或黑色笔在试卷上直接作答。
一、积累与运用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枯涸.(hé) 喷香(pēn)毛骨悚.(sǒng)然迥.(jiǒng)异不同B.气氛(fēn) 筵.席(yán) 忍俊不禁.(jīn)苦心孤诣.(yì)C.豆豉.(chĭ)殷.红(yīn)芒刺在背.(máng) 白雪皑.皑(ǎi)D.蜷.(quán)伏星宿.(s ù)小心翼翼.(yì)蓦然回首(mù)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静谧取谛珠光宝气名门旺族B.蓬篙阴霾锋芒毕露栩栩如生C.决别恻隐各得其所入目三分D. 烦琐元宵张皇失措人情世故3.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时下,概括丽江旅游市场最合适的莫过于“混乱”。
你们这样对待辛苦养育你们的父母,太没有孝心。
外交部发言人表示中国海警船进入黄岩岛海域活动。
A.词语不免无可厚非 B.词汇不免无可厚非C.词汇未免无可非议 D.词语未免无可非议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大数据教育时代,随着教育时空的变化、学习场景的变革,情感交流和思想教育将会出现新的情况。
B.留守儿童,无时无刻思念着在外打工的父母。
中/华-资*源%库C.每个学生都具有创新的潜能,要激发这种潜能,就要看能否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D.矿难的根本原因是监督管理不到位,腐败盛行造成的,各部门应该提高安全意识,确保工人人身安全5.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外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一般来说,一个人的生活阅历是不是丰富,往往与其年龄密切相关。
,,,,。
①培根认为“用书之智不是书中,而在书外,全凭观察得之”,只有亲身体验,躬行践履,才能准确把握社会现实,不断提高理解能力,做到学以致用、知行合一,从而更加深入地领悟书中蕴含是寓意和韵味。
2016—2017学年度第二学期质量检测九年级语文试题温馨提示:1.本试题由积累与运用、阅读、写作三部分组成,总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2.答卷前务必将答题纸...相...密封线内的项目填写清楚。所有答案都必须填写在答题纸应位置,答在本试卷上一律无效。3.用0.5mm黑色签字笔作答。
第一部分积累与运用(30分)一、(12分,每小题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爱是人生之源,①,那也就不会有人生的绿荫..。
有了爱,(即使/纵然)是满眼阴云、遍地荆棘..和神往。
在没有爱的世..,你都会对这个世界充满无限的迷恋界里,不会有(优美/伤感)的童话,不会有经.致.的散文,不会有动人的夜曲。
爱造.就.人,使人成为(独一无二/独占鳌头)的动物,物质的贫乏只会导致人生的(困苦/艰难);但若爱匮乏..失色多了。
..,②。
人有祟.高.伟大一说,但离开爱,便黯然1.文中加点字注音和字形,都正确的一项是A.荆.(jìng)棘绿荫B.匮.(kuì)乏迷恋C.经致.(zhì) 造就D.黯.(àn)然祟高2. 依次选用文中括号里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A.即使优美独占鳌头困苦B.纵然伤感独一无二困苦C.即使伤感独占鳌头艰难D.纵然优美独一无二艰难3.在文中①②两处横线上依次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A.①一个人的心中倘若没有爱的泉水②人生则会毫无意义B.①倘若心中没有爱②则会使人生空虚、灵魂孤独C.①一个人的心中倘若没有爱的泉水②则会使人生空虚、灵魂孤独D.①倘若心中没有爱②人生则会毫无意义4. 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合乎规范的一项是A.“变动犹鬼神,不可端倪”。
这是韩愈盛赞同时代书法家张旭的话。
B.新城区的立体斑马线视觉效果神奇:远远看去,仿佛一个个长方体凸起在地面上。
C. 在“世界读书日”来临之际,英才中学开展了《让阅读陪伴我成长》主题读书活动。
D.毕业50周年同学会现场,昔日的少年,今天的老人,你拉着我的手,我搂着你的腰,说啊、笑啊、哭啊……那场面真的是太感人了。
乱后却至近甸有感韩偓狂童容易犯金门,比屋齐人作旅魂。
夜户不扃生茂草,春渠自溢浸荒园。
关中却见屯兵卒,塞外翻闻有汉村。
堪恨无情清渭水,渺茫依旧绕秦原。
【赏析】诗人在此诗下自注为“乙卯年作”。
乙卯年即唐昭宗乾宁二年(859年)。
据《二十四史·新唐书·奉纪第十》记载:乾宁二年“五月甲予,靖难军节度使王行瑜、镇国军节度使韩建及李茂贞犯京师,杀太保致仕韦昭度、太子少师李穰。
”妄想谋废昭宗。
昭宗予是向沙陀族首领李克用求援,“是月,李克用降绛州”,“七月丙辰,李克用以兵屯于河中却,李茂贞等迫于李克用之军威,都想劫走昭宗,在长安互相攻杀,残害人民。
昭宗逃离长安,人民弃家出逃者达数十万人。
诗人题中所言“乱后”即指此次战乱之后。
全诗通过对战乱之后京城附近地区荒凉景象的描述,反映了唐朝末期腐朽黑暗的社会现实。
“却至”重新回到。
“近甸”,京城附近地区。
“狂童容易犯金门,比屋齐人作旅魂。
”“狂童”指叛乱势力的头子李茂贞等人。
“金门”,汉代未央宫前有“金马门”,简称“金门”。
这里指唐代的都城长安。
“比屋”,一家接着一家。
比是连接的意思。
“齐人”,平民。
“旅魂”,因战乱而死在他乡的人。
句意即:李茂贞等人轻易便侵占了长安,老百姓被迫一家接着一家地逃亡,很多人客死在他乡。
此联描述了唐王朝内部分裂、互相残杀,逼得广大人民一家一家地客死异乡的社会现实。
据《旧唐书-昭宗举纪》记载,在这次动乱中逃离长安的数十万民众,因干渴及遇盗而死者达三分之一,景象十分凄惨。
“夜户不扃生茂草,春渠自溢浸荒园。
”“扃”,关门的闩、钩等。
“自溢",自己漫溢。
“浸”,淹没。
句意即:千家万户到了晚上,房屋的门都没有人关锁,屋子里长满了杂草。
时令已是春天,水渠无人管理,渠水漫溢而出,淹没了荒废的田园。
此联把长安附近地区人烟稀少、几至断绝的战乱后的惨象具体而形象地描述了出来。
“夜户不扃”表示屋中已经没人,“自溢”说明水渠无是管理,也暗示已经没人。
2017年高考二模考试阅卷报告阅卷统计第13题阅卷分析一、答题基本情况本题直接考查学生的文言文翻译能力,能够反映出学生文言文的阅读与理解水平。
试题难度适中,第(1)句平均得分2.5左右分,第(2)句平均得分4分左右。
二、阅卷细则(1)乃相与构陷善思,坐流欢州。
太后知其枉,寻复召为浑仪监丞。
赋分标准:本句共四个分句,每个分句1分,共4分。
重点有以下关键词:第一分句,“相与”译为“一起”“一同”“共同”意;“构陷”:设谋陷害。
(“构”“陷”同义,可联系《指南录后序》“不幸吕师孟构恶于前”)。
第二分句,“坐”译为“被定罪、被判罪”“因为这被判罪”都可以。
第三分句,“枉”:冤枉,冤屈。
第四分句,“寻”:不久。
(可联系《陈情表》“寻蒙国恩,除臣洗马”;《桃花源记》“未果,寻病终”)若句中关键词答对,所在句子其它词的翻译有明显错误,句意很不通畅,该小句也不能得分。
关键词解释中有错别字的,该点不得分。
示例分析:示例1:第一分句虽“构陷”译对了,但主语应该是“他们”,不是“他”,故本小句不得分;第二分句“坐”译错;句中一词为错别字,扣1分。
故本题得1分。
示例2:第一分句未补充主语,扣1分,第二句“坐”译错,故本题得2分。
示例3:第一分句未补充主语,扣1分;第三分句“枉”译为“怨枉”;第四分句“寻”译为“不寻”,其中“怨枉”“不寻”,翻译中都有错别字(应为“冤枉”“不久”)。
故本题只能得1分。
示例4:第一分句虽“构陷”译对了,但主语不应是“宰相”,故本小句不得分;第二分句“坐”未译;第四分句“寻”未译。
故本题得1分。
示例5:第一分句中翻译的“构结”“污陷”都有错别字,故本小句不得分;第二分句“坐”未译;第三句“枉”译错;第四句“寻”译错。
故本题得0分。
示例6:第一分句无主语,“构陷”错译为“沦陷”,本小句不得分;第二分句“坐”未译;第三分句“其”翻译成“他们”,指代错误。
故本题得1分。
示例7:第一分句的主语理解错误,关键词翻译得比较准确,得3分。
山东省2017届高三下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第Ⅰ卷(共3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俄国画家列宾给托尔斯泰画了一幅耕作图.它长久地吸引了我,让我想象那个杰出的老人,想象他与土地须叟..不可分离的关系。
在诗人的最重要的几部文学著作之间的长长间.隔里,我们都不难发现他怎样匍匐到土地上,(1),割草、缝鞋子、编识字课本、收割、种植……他做他们所做的一切,身心与土地紧密(结合/接合).这对于他,并非完全是(故意/刻意)如此,而是一个自然而然的过程。
他就是这样的一个生命。
一个写作者必须投身于平凡琐碎..的日常劳动,这是不可偏废的重要工作。
而当时另一些写作者所犯的一个致命错误,就是将这种日常的劳作与写作绝然..分开。
今天,我们只能在一些纤.弱和虚假的制作中越滑越远,最后不可救药。
一个人只有被淳.朴的劳动完全遮盖,完全融解..的时候;只有在劳作的间隙,在喘息的时刻,仰望外部世界,那极大的陌生和惊讶阵阵袭来的时刻,(2),才有非凡的发现。
这种状态能够支持和(滋养/滋润)他饱满的诗情,给.予他真正的创造力和判断力。
舍此,便没有任何大激动,人的激动。
1。
文中加点的字的注音和加点词语的字形,都正确的一项是()A。
间(jiān)须叟 B. 纤(qiān)琐碎C。
淳(chún)绝然 D。
给(gěi)融解2。
依次选用文中括号里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A. 接合故意滋养B.结合刻意滋养3. 在文中两处横线上依次填入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A。
(1)与孩子和农妇们,特别是庄园里的农民打成一片。
(2)才有可能捕捉到什么,才有深深的感悟B。
(1)与庄园里的农民,特别是孩子和农妇们打成一片。
(2)才有深深的感悟,才有可能捕捉到什么C。
(1)与孩子和农妇们,特别是庄园里的农民打成一片.(2)才有深深的感悟,才有可能捕捉到什么D。
(1)与庄园里的农民,特别是孩子和农妇们打成一片。
(2)才有可能捕捉到什么,才有深深的感悟。
庄浪一中2016-2017学年高三第二次模拟测试试题语文命题:陈芳明审题:柳杰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两部分,共18题,满分150分。
考试时间150分钟。
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第Ⅰ卷阅读题甲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竹子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留下了浓重的痕迹。
同其它林木相比,竹子颇有一些独特之处,如虚心、有节、清拔凌云、不畏霜雪、随处而安等等。
这些特点,很自然地与历史上某些审美趣味、伦理道德意识发生契合,进而被引入社会伦理美学范畴,成为君子贤人等理想人格的化身,并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
不仅春风得意的封建宠儿常常以竹来互相吹捧或以竹自诩,那些落泊荒野的书生和隐居“南山”、待价而沽的名士,也普遍寓情于竹、引竹自况。
最早赋予竹以人的品格,把它引入社会伦理范畴的,恐怕要算《礼记》了,《礼记〃祀器》中说:“……其在人也,如竹箭之有筠也,如松柏之有心也。
二者居天下之大端矣,故贯四时而不改柯易叶。
”魏晋时期政治局势反复无常,文人士子意气消沉,以阮籍、嵇康为代表的一批失意文人,为逃避现实,不与当权者合作,遁隐竹林,借竹之高标、清姿佐己之风流,在当时社会引起很大震动,对后代封建文人的行止也产生了莫大影响,可以说,敬竹崇竹、寓情于竹、引竹自况,竹林七贤乃是“始作俑者”。
自此以后,中国的文人士大夫便与竹子结下了不解之缘。
晋室东渡之后,文人士子大量南逃,南方秀丽的山水将他们从对现实的迷惘、愤懑中解脱出来,他们纵情山水、远离尘嚣,与大自然融为一体,广袤的竹林正是他们托身、浪迹之所,竹子清丽俊逸、挺拔凌云的姿质令风流名士们沉醉痴迷。
一时间,闻有好竹即远涉造访而不通名姓者有之,种竹十顷栖居林中者有之,对竹啸吟终日不辍者亦有之,王徽之、张腐、翟庄、袁粲等,是其中风流最著者;王徽之乃至声称:不可一日无此君!这一时期,文人雅士赋竹、赞竹,为竹作谱,蔚成风气,世界上最早的一部植物专谱——戴凯之《竹谱》正是在这种风气下以韵文的形式诞生的。
潍坊市诸城市中考语文二模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积累与运用 (共6题;共46分)1. (2分) (2017七下·兰陵期中) 下列词语中划线字的读音都正确的一项是()A . 元勋(xūn)亘古(ɡènɡ)愧怍(zuò)鞠躬尽瘁(cuì)B . 气氛(fēn)卓越(zhuó)侮辱(wǔ)锋芒毕露(lù)C . 粗拙(zhuō)校对(xiào)字帖(tiè)妇孺皆知(rú)D . 咳嗽(suò)污秽(huì)荒僻(pì)深恶痛绝(wù)2. (2分)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 诏书防御自出心才纵横决荡B . 摄取牛犊络绎不绝巧妙绝伦C . 跋涉穷匮妙手偶得因地治宜D . 丘壑雕镂春寒料峭厌厌欲睡3. (8分) (2019九上·德清期末) 根据要求填写合适的古诗文名句。
(1) ________,夜吟应觉月光寒。
(李商隐《无题》)(2)溪云初起日沉阁,________。
(许浑《咸阳城东楼》)(3) ________,惯看秋月春风。
(杨慎《临江仙》)(4)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________。
(范仲淹《岳阳楼记》)(5)舟船是古诗句中比较常见的一种意象。
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的“________,________”通过对比表现诗人豁达乐观的胸襟。
李白在《行路难(其一)》中“________,________”表达诗人期望得到明主赏识的愿望。
4. (7分) (2017九上·信阳开学考) 名著阅读《贝多芬传》在立意和构思上扣住“打开窗子吧!让自由的空气重新进来!呼吸一下英雄气息”的主题来选材。
(1)《贝多芬传》是罗曼·罗兰的《名人传》之一,其他两部是________,________(2)请谈一下你从《贝多芬传》中呼吸到怎样的英雄气息。
山东省潍坊市2012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2012.4注意事项:1.本试题分为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共8页。
时间l50分钟,满分150分。
第Ⅰ卷(共36分)一、(15分,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且加点字的读音全都不同的一组是 A.逡巡皴裂教唆犯怙恶不悛B.牛虻膏肓露锋芒罔然若失C.荠菜侪辈药剂师济济一堂D.谄媚焰火设陷井掐头去尾2.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①让善良的人得到保护,邪恶的人得到惩罚,这是和谐社会的基本条件,要做到这一点,只有一条路,就是建立社会。
②人们对所谓低危害‚中式卷烟‛入围国家科技奖纷纷提出质疑,科技部于昨日就此事首度做出,称将于参评奖项公示期结束后,提出处理意见。
③竞技体育,以胜败论英雄,胜者为王,但对职业俱乐部而言,长远建设和良性发展比一时的名次进退更为重要。
A.法制回应纵然 B.法治回应固然C.法治反应固然 D.法制反应纵然3.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京剧被视为‚角儿的艺术‛,有好角儿才有好戏,有好戏才能吸引观众,因此,京剧艺术能否薪火相传,人才队伍建设至关重要。
B.欧洲多国经济长期低增长、高支出,高福利社会制度已经积羽沉舟,对这一制度进行的每项改革都遇到极大的公众阻力,举步维艰。
C.中国社会需要一个基本道理上的启蒙:我们是崛起大国的国民,现在中国这条大船已经远航出海,我们不与它共命运而能独善其身的概率微乎其微。
D.西方大国可以伸出援手帮助一个小国,培育个‚典范‛,但对中国这样的潜在战略对手它们是不可能真心相帮的,遏制与落井下石倒更符合它们的逻辑。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且句意明确的一项是A.当前,我国的发展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继续保持良好势头具备不少有利条件,但社会矛盾也日益凸显,会遇到不少需要解决的风险和难题。
B.2011年lO月31日,当第70亿个人类居民降临这个已经不堪重负的蔚蓝色星球时,让人们感受到了‚人口时钟‛的加速旋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