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秘书简史第六章 辽金元时期的秘书工作
- 格式:ppt
- 大小:420.50 KB
- 文档页数:10
71.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地方政府中的秘书机构:我国魏晋南北朝时期,与中央秘书机构呈不稳定状态相反,政府各部门内及各级地方政府中的秘书机构却沿袭两汉,相对稳定。
汉代设立的三公府中的长史,从三国至南北朝一直沿置,无甚变动。
魏晋南北朝时期,地方行政单位的建制为州,郡,县三级,各级政府部门中设有秘书机构。
汉代设置的州府主薄,魏晋时成统兵开府大臣的重要幕僚,由大臣自行聘任,负责上下行文,保管印鉴,总领府内日常事务,作用权力都颇大,为秘书首脑。
郡县衙门中仍又郡丞,县丞监管秘书工作。
各设有主薄,郡府主薄一职一直为以后各朝所沿用,县府主薄一职一直被沿用到清朝末年72.简述文笔的区别和意义:曹操之后不久,公文成为一种正式的独立文种。
当时,文章有了文笔之分,文即文章,诗赋,必须有情辞声韵。
笔即公文,不需要有韵,也不必具有文采,只要直叙,着眼于述事达意,施于实用,凡表,奏,书,檄都称笔,它有一定的格式,类似于近代的文牍。
文笔之分:说明公文写作已经成为一种专门的技能,有它独特的要求,规格。
这无疑大大有助于提高公文的质量,它是文书工作史上的一大飞跃。
73.诸葛亮从哪个方面对秘书人才进行考察:1.是“问只以是非而观其志”就是向对方提出相互矛盾的问题,看对方的辨别能力2.是“穷之以辞辩而观其变”就是反复同对方辩论一个问题,看对方的辩才和机智应变的能力3.是“咨之以计谋而观其变”就是请对方就某一问题出谋划策,提出咨询意见,以看对方申时度势和分析问题的能力4.是“告之以难而观其勇”就是将面临的危险告诉他,看他勇敢程度和献身精神5.是“醉之以酒而观其性”就是在开怀畅饮的场合,观察对方的自制能力和酒醉以后显示出来的本色6.是“临之以利而观其廉'就是让对方面临有利可图的机会,看对方是否廉洁奉公7.是”期之以事而观其信“就是从同对方约定某件事上看对方是否守信用74.为什么说唐,宋时期是秘书工作的成熟时期:在隋朝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唐朝,其朝廷的秘书机构分置于中书,门下,尚书三省内,相互配合,相互制约。
中国秘书史名词解释:1.诽谤之木:部落联盟时期,尧根据舜的建议,命舜在土阶前树立一根木柱,让百姓在上面书写意见,指出自己的过失,以修明政治,称为~,由于此木是舜受命而立的,舜又名重华,所以又称华表2.祭祀史官:是商朝史官的类型之一,专管各种祭祀,安排一切祭祀仪式。
他们类似于现代负责大会或典礼的筹备,组织,服务的人员3.甲骨文:是刻写在龟甲或兽骨上的文字,是我国发现的最早的,成熟的古文字4.卜辞:是商朝占卜时成句的贞卜文字,其内容以商王的活动为中心,其主要的殷商自武丁到纣王105年间的事情,涉及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社会组织,风俗习惯,科学技术,等方面,是殷商王室活动的真实记录,较全面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状况5.太史寮:是商朝末年出现中央秘书机构。
随着商朝统治区域的扩展,人口的激增,国事日趋繁忙,作为辅助管理者的秘书人员增加了,这样导致了秘书机构的出现,以便将秘书人员组织起来,有效处理各方面的事务。
太史寮的主官称太史,下隶有层次不同,职掌各异的史官,他的主要职责是负责商王的册命及祭祀等事宜6.卿事寮:是西周时期三公之下设置的执掌政务的官署,它以太史寮为辅助部门,作为与下属联系的秘书机构,史籍上将二者合称为“卿事寮”7.金文文书:商朝时期,人们开始在青铜器上镌刻文字,起初很简短,有的仅一个字,有的刻上姓名以示归属,渐渐地,文字多起来,最长的有45个字,被称为“铜器铭文”,又称“金文”或“钟鼎文'.他们的字体类似甲骨文,已初步具有史书的性质,所以,称之为~8.简牍文书:是刻在竹片或木片上的文书,主要用于记事。
刻写在竹片上称竹简,也称,简策,汗简,简册,杀青;刻写在木片上的称木牍,版牍9.盟书:是西周时期,周天子与诸侯之间,各诸侯国之间,诸侯和卿大夫之间杀牲血,对神盟誓而订立的协议,它没有命令的性质,而是各方均共同遵守的规则10.天府:是我国历史上最早的中央档案机构。
西周时期,由于档案种类,数量增多,档案业务更加复杂,因而设立了天府来收藏保管档案11.尚书台:西汉成帝时,为削弱相权,将尚书组成独立的官衙,称尚书台,其办公处设于皇宫内。
中国秘书史1-9章重点内容中国秘书史第一章一、秘书工作的产生需要两个社会条件:一是有了社会组织的领导部分;二是有了文字和公务文书。
二、原始文字的演进:1、原始文字的演进的过程:距今约6000年前,西安半坡等仰韶文化遗址中陶器符号。
距今约4500—4400年前的大汶口文化、良渚文化龙山文化遗址中,发现了大量陶文。
距今约4200年前,发现原始社会末期的甲骨文。
2、部落联盟的昌盛时期有原始文字的史证:《后汉书祭祀志》“自五帝始有书契”《周礼春官》中有属外史,专掌保管三皇五帝之书。
上古政治文件的汇编《尚书》,收录的文件起自《尧典》,尧、舜言行的记录。
三、有关秘书活动的记载:皇帝左右有不少史官。
《史记》、《汉书》说仓颉是皇帝的史官,执掌记录言行。
尧在位时,曾于庭前设置“进善旌”。
又据舜的建议,设“诽谤之木”。
四、国家建立1、关于我国国家形成时间的多种说法大汶口文化中晚期(约4500年以前)龙山文化中晚期(约4500—4400年前)尧舜时期:禹时期(约4100多年前);夏朝(约4100年前)商朝(约3700年前)西周(约3000年前)2、多数学者认为,夏朝是我国国家的起始,理由如下:?据《礼记》中描述,禹死以后,由“大同社会”进入“小康社会”,出现了私有财产和人剥削人、奴役人的现象。
?考古证明,河南二里头文化遗址是夏文化遗址,多数学者认为它是夏朝的国都。
四、夏朝的文字和公务文书:1、夏朝的文字距今约4000多年的登封王城岗遗址出土的陶文,已经是较为成熟古文字。
不少专家认定,这就是夏朝的文字。
2、夏朝的公务文书《尚书》中的《甘誓》《征》、《汤誓》。
五、商朝的史官1、史官的分工与民目商朝的史官大致可分为四类:(1)贞卜史官。
有卜、多卜等名目,负责占卜,解释“卜兆”,科写卜辞。
商朝的占卜史官又分为巫和史两种,前者偏重鬼神,后者偏重人事。
(2)祭祀史官。
有祝、多尹等名目,负责天室的祭祀事务。
(3)作册史官。
有乍、乍册右史等名目。
00523中国秘书史00523 中国秘书史笔记依据目录第一章我国秘书工作的起源第一节孕育于部落联盟的昌盛时期第二节萌发于夏朝第三节形成于殷商第二章两周时期的秘书工作第一节秘书机构的形成第二节秘书官吏第三节文书档案工作第四节西周的社会调查制度第三章秦、汉时期的秘书工作第一节秘书机构的确立和演进第二节秘书官吏第三节文书档案工作第四章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秘书工作第一节秘书机构和官职第二节主官与秘书的关系第三节文书档案工作第五章唐、宋时期的秘书工作第一节朝廷的秘书机构第二节皇宫的秘书机构第三节秘书官吏第四节文书档案工作第六章辽、金、元时期的秘书工作第一节辽、金的秘书工作第二节元朝的秘书机构和官职第三节元朝的文书档案工作第七章明朝的秘书工作第一节秘书机构和秘书官吏第二节秘书人员的来源和地位第三节文书档案工作第八章清朝的秘书工作第一节中央秘书机构第二节秘书官吏第三节文书档案工作第九章中国近代的秘书工作第一节南京临时政府的秘书工作第二节北洋政府的秘书工作第三节国民党政府的秘书工作第十章中国共产党的秘书工作【1921~1935年】第一节党内秘书和秘书机构的出现第二节中共中央秘书处的扩展第三节苏维埃政府和红军中秘书工作的建立第四节文书档案工作第十一章中国共产党的秘书工作【1936~1949年】第一节中央秘书机构的发展第二节其他秘书机构的发展第三节文书档案和保密工作第十二章历代秘书工作的经验和鉴戒第一节秘书机构设置的经验和教训第二节秘书官吏的选拔和管理第三节历代秘书人员的优良传统第四节主要秘书业务的经验教训第五节新中国成立前中国共产党的秘书工作经验单项选择题?我国的秘书工作孕育于【A】A部落联盟的昌盛时期B部落联盟的初期C夏朝~D殷商我国秘书工作萌发于【C】A.西周B部落联盟的昌盛时紧C夏朝D殷商我国秘书工作形成于【D】A夏朝B西周c;部落联盟的昌盛时期n殷商人类文明的重要标志之一是【B】A图画丑文字C结绳D契刻人类表意的工具是【C】A,文书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