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1课《青春的邀约》第1课时《悄悄变化的我》教学设计
- 格式:pdf
- 大小:328.97 KB
- 文档页数:5
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教材课后习题答案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课后答案第一单元青春时光第一课青春的邀约第1课时悄悄变化的我教材P2【运用你的经验】1)请完成下列比较。
[例答]身高体重肺活量奔跑速度胡须声音一年前的我154厘米48千克2200毫升现在的我163厘米56千克2350毫升百米速度为14秒47百米速度为14秒03没有童声有了稀疏的绒毛变粗2)你是否了解自己身体发生的变化?想一想:这些变化说明了什么?例答]了解或不了解。
自己身体的变化说明了我们开始进入青春期。
相伴着身材外形的明显变化,我们在经历人的一生中身材发育的重要期间。
教材P4【探究与分享】请分别从运动、娱乐、研究、社会实践等方面说说你所体验到的青春活力,用图片或讲述的方式与同学分享。
例答]结合自己的实际感受回答即可。
如运动时尽情挥洒汗水。
娱乐时凝神专注很投入等。
教材P4~P5【探讨与分享】关注自己身材的变化,说说应该怎样看待这些变化。
例答]我们要正视身体的变化,欣然接受青春花蕾的绽放。
不因自己的生理变化而自大,是我们对自己的尊重。
教材P5~P6【探究与分享】1)你遇到过类似的题目吗?例答]遇到过。
如小学时学了跆拳道,成绩很不错,曾经拿过跆拳道比赛的奖牌。
到了中学,老师让我在全校同学面前表演,可是我却畏畏缩缩不敢上台表演。
2)与同学一起讨论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
例答]进入青春期,我们的生理发育十分疾速。
而心理发展速度相对滞后,我们的身心处于不平衡的状态,这样容易引发种种心理发展上的矛盾。
这种矛盾让我们感到苦闷,感到烦恼。
教材P7【探讨与分享】你在生活中遇到过哪些烦恼?你是用什么方法进行自我调节的?例答]示例:和同学发生矛盾、考试成绩不理想、受到爸爸妈妈的批评等。
与老师、家长和朋友进行交流沟通,寻求他们的指导和帮助;在情绪不好的时候,听听音乐或打打球,转移自己的不良情绪;在感到孤独的时候,与同学聊聊天,给朋友写写信;等等。
教材P7【拓展空间】1)查找相关资料,进一步了解青春期成长的生理变化和心理变化。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一课青春的邀约第1课时悄悄变化的我》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一课时《青春的邀约》主要介绍了青春期的变化。
教材从身体变化、心理变化两个方面出发,让学生了解青春期是一个生长和发育发生重要变化的时期,其中人体形态发育的显著特点是身高突增和体重增加,心、肺等器官的功能也显著增强,其次性发育和性成熟也是青春期的重要特征。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正确对待自身的变化,学会悦纳自己,并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正处于青春期,他们对自己身体和心理的变化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但是,由于缺乏生活经验和正确的引导,他们可能会对自己的变化产生困惑和焦虑。
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心理特点,以生动、形象、贴近学生生活的方式进行教学,引导学生正确对待青春期的变化。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青春期的生理和心理变化,认识到这是成长过程中的正常现象。
2.培养学生自我悦纳的意识,学会正确对待自己的变化。
3.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促进身心健康的发展。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青春期的生理和心理变化,认识到这是成长过程中的正常现象。
2.教学难点:培养学生自我悦纳的意识,学会正确对待自己的变化。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案例教学法、分组讨论法等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六. 教学准备1.教材、教案、课件等教学资料。
2.相关案例、视频等教学素材。
3.分组讨论的道具和工具。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展示青春期的图片,让学生初步了解青春期的变化。
然后提问:“你们对自己的变化有什么感受和困惑吗?”引导学生进入本节课的主题。
2.呈现(15分钟)通过PPT呈现青春期的生理和心理变化,包括身高、体重、器官功能、性发育等方面的变化。
同时,教师可以结合教材中的案例,让学生更加直观地了解青春期的特点。
七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教材习题答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教材习题答案第一单元青春时光第一课青春的邀约第1课时悄悄变化的我(P2·运用你的经验)1.(1)请完成下列比较。
(2)你是否了解自己身体发生的变化?想一想:这些变化说明了什么?【参考答案】(1)略。
表格的内容可以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填写。
(2)我了解自己身体发生的变化,如我长高了,体重增加了,肺活量比以前大了,开始长痘痘了……这些变化说明我们的身体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开始进入青春期,这是我们一生中身体发育的重要时期。
(P4·探究与分享)2.请分别从运动、娱乐、学习社会实践等方面说说你所体验到的青春活力,用图片或讲述的方式与同学分享。
【参考答案】答案具有开放性,可以展示自己在运动、娱乐、学习、社会实践等方面的照片,也可以给大家讲述自己的相关经历。
示例:①运动方面:我参加了学校举办的春季运动会,取得了优异成绩,感觉自己的身体素质明显比小学时提高了许多。
②娱乐方面:在学校举办的爱国主义主题教育活动中,校合唱队表演了《保卫黄河》,慷慨激昂的旋律与节奏展示了青春的激扬与活力。
③学习方面:我们渴望新知,在物理实验室积极动手实验,展示青春活力。
④社会实践方面:我参与了学校组织的一些公益活动,作为一名小志愿者,与许多同学一起成为街头亮丽的青春风景线。
(P4-5·探究与分享)3.关注自己身体的变化,说说应该怎样看待这些变化。
【参考答案】进入青春期后,有些同学身高长得很快,有的却长得很慢,有的脸上开始长痘痘,还有的男生会长出胡须,有的同学开始长痘痘、变声等。
这些都是正常的身体、生理现象,我们要正视身体的变化,欣然接受青春花蕾的绽放。
不因自己的生理变化而自卑,不嘲弄同伴的生理变化等。
(P5-6·探究与分享)4.(1)你遇到过类似的回题吗?(2)与同学一起讨论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
【参考答案】(1)遇到过。
例如,性格内向的我,很希望和同学们交往,可是我却总是一个人躲在角落里,不知道如何去做。
部编人教版七下道德与法治第一单元青春时光第一课青春的邀约第1框《悄悄变化的我》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悄悄变化的我》这一课,主要让学生认识到自己在青春期所经历的身体和心理的变化,并学会接纳自己的变化,调整自己的心态,健康成长。
教材通过生动的案例和深入的剖析,引导学生正确看待青春期,从而更好地度过这段人生的黄金时期。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进入青春期后,都会经历生理和心理上的变化,这些变化给他们带来困惑和不安。
因此,他们对这节课的内容有很强的求知欲。
但同时,由于年龄和经历的限制,他们对青春期的理解可能存在片面性,需要教师的引导和纠正。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青春期的生理和心理变化,认识到这些变化是正常的,无需恐慌。
2.培养学生接纳自己的变化,调整心态,健康成长的意识。
3.引导学生正确看待青春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四. 教学重难点1.让学生理解青春期的生理和心理变化是正常的,无需担心。
2.培养学生接纳自己的变化,调整心态,健康成长。
五. 教学方法采用案例分析法、讨论法、引导法等,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案例,用于引导学生分析和讨论。
2.准备PPT,展示青春期的生理和心理变化。
3.准备纸笔,用于学生记录和总结。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发生在身边的案例,让学生了解青春期的生理和心理变化,引发学生的兴趣和思考。
2.呈现(10分钟)使用PPT展示青春期的生理和心理变化,让学生对这些变化有更直观的了解。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分析案例中的人物是如何应对青春期的变化的,讨论他们可以从中得到什么启示。
4.巩固(10分钟)让学生用自己的话总结青春期变化的应对策略,并分享给其他同学。
5.拓展(10分钟)引导学生思考青春期的意义,让他们认识到青春期是人生的黄金时期,要珍惜这段时光。
6.小结(5分钟)教师对学生的讨论和分享进行总结,强调青春期的生理和心理变化是正常的,我们要学会接纳自己,调整心态,健康成长。
第1课《青春的邀约》教学设计
第1课时悄悄变化的我
一、教材分析
《悄悄变化的我》是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1课《青春的邀约》的第一框内容。
本课从身体、心理两个维度呈现青春期的身心发展特点,引导学生以积极的姿态应对青春期身体和心理的变化,帮助学生正确对待青春期的变化,度过一个美好的、有意义的青春期。
二、学情分析
进入初中阶段的学生,已经进入了人的一生中第二个发育高峰期——青春期,此时,学生的身体和心理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也产生了很多问题和困惑。
处于青春期的学生对自己的身心变化是有些懵懂、不知所措的,加之网络信息的多元、社会环境的开放,都对处于青春期的学生的价值取向有重要影响,因此,较为系统地引导学生正确对待青春期的身心变化,逐步引导学生在青春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为学生以后的发展奠定基础,是十分必要的。
三、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感受青春成长的力量,体会青春的美好;感受青春发展的差异性,形成接纳自我、关怀他人的心理品质;关心自己的成长,培养追求美的意识,注重外在美,更注重提升内在美。
2.能力目标
能够正确对待和处理青春期身心发展困惑。
3.知识目标
了解青春期生理和心理的变化及由此产生的困惑,掌握一些处理青春期困惑的方法。
四、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
了解青春期的身心变化,悦纳自己和他人的变化,感受青春的美好,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2.教学难点
掌握一些解决青春期困惑的方法,能够正确对待青春期的困惑。
五、教学方法
情境教学法、小组讨论法。
六、教学过程
【环节一】导入新课
(设计意图)通过“猜猜他是谁”的游戏导入新课,吸引学生注意力,快速进入课堂教学中。
教师课件展示事先准备好的一个学生的不同时期的照片(幼儿园、小学二年级、小学六年级),让同学们猜一猜照片上的人物是谁。
提问:仔细观察照片,猜一猜他是谁?
学生观察照片,并猜测是哪位同学。
学生猜后,教师揭示答案。
【环节二】我们的生理变化
(设计意图)通过对比自己现在与小时候的变化,引导学生了解青春期的生理变化,并悦纳自己的变化。
师:通过上面的照片对比,我们发现与小时候相比,我们的身体发生了很多变化,我们开始进入青春期。
同学们,你们知道什么是青春期吗?
学生回答,教师点评。
教师点拨:青春期是人体生长发育的第二个高峰期,它是人生中最重要、最宝贵的时期,是人的一生中最为关键的发展阶段。
提问:仔细观察自己和周围的同学,说一说进入青春期我们的身体发生了哪些变化。
学生畅所欲言,教师适当补充学生不太好意思说出口的内容,比如第二性征的出现。
教师总结:伴随着身体外形的明显变化,我们开始进入青春期。
青春期是人一生中身体发育的重要时期。
这一时期,我们的身体变化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身体外形的变化:身体迅速长高、长壮。
内部器官的完善:运动系统、心血管系统、消化系统、内分泌系统和神经系统不断成熟。
性机能的成熟:男孩睾丸发育成熟,出现第一次遗精,长出喉结、胡须,声音变粗;女孩卵巢发育成熟,月经来潮,乳房突起,声调变高。
【环节三】青春双面观
(设计意图)通过感受青春期的活力,解决青春期的困惑,引导学生发现青春期的美好,正确对待青春期的生理变化,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1.青春的活力
师:青春期的生理变化带给我们旺盛的生命力,使我们的身体充满能量。
李大钊有这样一句名言:“青年者,人生之王,人生之春,人生之华也。
”是啊,青年者拥有充满活力的青春,其一言一行,一举一动,一颦一笑无不彰显着青春的活力,令人羡慕。
你能和同学们分享一下你体验到的青春的活力吗?
要求:以小组为单位,可以从学习、娱乐、体育、社会实践当中选择一方面说一说自己的体验,先在小组内交流,然后每个小组选派一名代表进行全班交流。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并在班级内交流,教师以引导鼓励为主进行点评。
教师总结:有的同学学习知识,有的同学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有的同学参加打篮球,有的同学参加情景剧表演,老师深深地感受到了大家的青春活力!青春期的生理变化带给我们旺盛的生命力,使我们的身体充满能量。
无论是学习,还是运动,或者生活中的其他事情,我们总有充沛的精力、敏捷的思维,我们对成长充满强烈的渴望,感觉生活拥有无限可能。
2.青春的烦恼
过渡:青春充满激情和活力,青春是美好的,可是美好的青春里也有一些不和谐的声音,不信,你听下面几位同学的心声。
小兵:哎呀,我不长个儿,光长肉啦,怎么办呢?
小明:我的声音像公鸭嗓一样,我都不好意思开口讲话了。
小丽:我的脸上长了好几颗青春痘,丑死了。
讨论:
(1)你有过和他们类似的烦恼吗?可以和大家分享一下吗?
(2)你是如何对待自己和他人的烦恼的?
(3)小丽说“丑死了”,你赞同她的说法吗?你认为什么是美,什么是丑?
学生回答,教师进行适当的点拨、引导。
教师点拨:进入青春期,我们会发现,有的同学变化大一些,有的同学变化小一些;有的同学发育快一些,有的同学发育慢一些。
这些成长的差异都是青春期的正常现象,我们不必焦虑,更不必惊慌,要正视身体的变化,不因自己的生理变化而自卑,也不嘲弄同伴的生理变化,在尊重自己的同时尊重同伴。
同时,我们要明白,仪容仪表体现的是我们的外在美,学识、品德、修养体现的是我们的内在美,内外兼修才是真正的美。
【环节四】直面矛盾心理
(设计意图)通过帮助同龄人解决矛盾心理,使学生了解青春期的心理特点,并能掌握几种解决青春期心理困惑的方法,学会正确对待青春期的心理困惑。
过渡:我们的生理在发生变化的同时,我们的心理也在发生着变化。
请分析下面情境中明明的心理。
进入七年级后,明明开始变得沉默寡言,常有莫名的孤寂和烦躁感,但是心里却很希望有人能理解自己;对父母的管教有时很抵触,其实心里也挺尊敬、孝顺父母的,就是不愿意父母总对自己的事情指手划脚,特别渴望他们能理解自己,特别渴望能得到他们的认可;有时候在陌生人面前也能夸夸其谈,可是一到上课发言时,就害怕老师点到自己的名字。
思考:
(1)请从“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三个方面来分析明明的心理。
(2)“是什么”:明明的心理是什么心理?这种心理现象的主要表现是什么?
(3)“为什么”:明明为什么会产生这种心理?
(4)“怎么做”:如何正确处理这种心理现象。
学生回答问题,教师进行适当的点评和讲解。
教师讲解:通过同学们的回答,我们可以知道,明明的这种心理是青春期的矛盾心理。
既想反抗父母的管教,又依赖父母,想得到父母的理解与认可;既封闭了自己的内心,不愿意让别人看到自己的内心,又渴望得到关心和理解;有时
候表现得很勇敢,有时候又表现得很害羞、怯懦。
青春期为什么会产生这种矛盾心理呢?这是因为青春期是一个极为特殊的阶段,生理发育十分迅速,而心理发展速度相对滞后,身心处于一种不平衡状态,引起种种心理发展上的矛盾。
青春期的矛盾心理有时让我们烦恼,但也为我们的成长提供了契机。
积极面对和正确处理这些心理矛盾,我们才能健康成长。
我们可以参加集体活动,在集体的温暖中放松自己;可以寻求老师、家长、同学的帮助,学习化解烦恼的方法;可以培养兴趣爱好,转移注意力;也可以学习一些心理学的知识,进行自我调节;等等。
直面青春期的困惑与烦恼,你会发现,你在成长。
【环节五】本课小结。
(设计意图)总结全课,提出希望
有人说,青春是奔腾的河,充满活力;有人说,青春是飞扬的旗,充满激情;也有人说,青春是绵绵细雨,带着愁绪。
青春是什么,在于我们自己去体会,去把握。
愿同学们可以在人生最美的这段年华里,悦纳自己的变化,努力学习知识,增长才干,不负青春!
七、板书设计
八、教学反思
“生活即教育”,本课的设计体现了这一教育理念。
本课根据学生的生活经验设置情境,从学生的自身实际出发,在此基础上让学生进行分析讨论,根据分析的结果,进行归纳提升,力求本课的学习对学生顺利度过青春期有所帮助。
教师在让学生分析讨论的过程中,要注意进行引导和提升总结,避免讨论中的误区。
悦纳生理变化 学会调节青春期的矛盾心理
青春期身体变化的表现 正确对待青春期生理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