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讲 心理实验研究的源流与发展
- 格式:pdf
- 大小:1.97 MB
- 文档页数:46
实验心理学的产生和发展实验心理学:应用科学的实验方法研究心理现象和行为规律的科学,是心理学中关于实验方法的一个分支。
在实验心理学建立之前,心理学附属于哲学,还不是一门独立的学科。
1879年,冯特在莱比锡大学建立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标志着科学心理学的诞生,也标志着实验心理学第二阶段的开始。
实验心理学的建立使心理学成了一门独立的科学。
今天,实验心理学已经成为了科学心理学研究的代表和主力,这一地位离不开以往众多研究者的贡献:(1)费希纳1860年,费希纳出版了第一部系统的心理物理学专著《心理物理学纲要》,这部纲要的出版对实验心理学的发展和心理学的诞生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他的研究和著述使心理学具备了实验和测量的特点,也使心理学更具严谨的科学性。
《心理物理学纲要》对实验心理学的贡献主要有三方面:①提出测量人感受性的三种物理学方法②提出了感觉阈限的感念③提出“负感觉”的概念。
费希纳开创性地提出了量化研究“心灵”的思想,以具体可操作的量化方法,运用心理物理法研究物理刺激变化和感觉变化之间的关系,从而为实验心理学指明了方向。
(2)赫尔姆霍茨赫尔姆霍茨曾经从事物理学和生理学方面的研究,后来在视觉和听觉方面进行了大量研究,并提出了关于颜色知觉和听觉知觉方面的理论。
1863年,他出版的专著《听觉与音乐学德生理学基础》是一部听觉心理学的经典著作。
1867年,他又出版了《生理的光学》。
总之,赫尔姆霍茨在视觉和听觉知觉方面的贡献对感知心理学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3)冯特冯特先后出版的《对于感知觉的贡献》、《生理心理学原理》提倡了实验在心理学研究中的作用和重要性。
1879年,他在德国莱比锡大学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标志着心理学称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之后,他又曾在《心理学大纲》中以通俗的形式向世人介绍心理学的研究内容。
他的实验室培养了大批杰出的心理学家。
冯特对心理学的产生和早期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是近代与现代心理科学和实验心理学的奠基人。
心理学研究的历史与发展趋势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追溯其历史可以追溯到古希腊时期的哲学家们,如亚里士多德和柏拉图等人。
然而,直到19世纪末期,心理学才正式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本文将通过回顾心理学的历史,并讨论其发展趋势,以展示心理学研究的进展和变革。
一、心理学的历史发展1.1 古代心理学在古希腊,一些哲学家开始对人类的思维和行为进行研究。
亚里士多德提出了关于感知、记忆和学习的理论,并将它们与行为联系起来。
然而,古代心理学的研究主要停留在哲学层面上,没有进行实验研究。
1.2 近代心理学的起源18世纪末至19世纪初,心理学开始走向实验研究的道路。
威廉·沃尔顿是第一个使用实验方法来研究心理现象的心理学家。
他运用实验手段研究感知和知觉的问题,开创了现代实验心理学的先河。
1.3 心理学的建立与发展19世纪末期,心理学正式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威廉·詹姆斯被誉为心理学的奠基人,他的著作《心理学导论》详细介绍了心理学的研究领域和方法。
同时,德国的威廉·蒂奇纳也对心理学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他倡导将心理学作为一门实验科学来进行研究。
二、心理学研究的主要流派2.1 结构主义心理学早期的心理学主要关注人类的意识和思维结构,将心理现象视为由基本单元组成的结构。
德国的威廉·蒂奇纳和爱德华·布兰特等人代表了结构主义心理学的研究方向。
2.2 功能主义心理学在功能主义心理学中,关注的是人类心理现象的功能和目的,而不是其结构。
美国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是功能主义心理学的重要代表人物,他强调心理现象对适应环境的作用。
2.3 行为主义心理学行为主义强调心理学应当以可观察的行为为研究对象,主张精确的实验和观察。
伊凡·帕夫洛夫的经典条件反射实验和约翰·华森的小白鼠实验等是行为主义心理学研究的经典例子。
2.4 认知心理学认知心理学强调人类思维和知觉过程的研究,它试图揭示思维、记忆和决策等高级心理功能的本质。
心理学的起源和发展历程心理学是研究人类思维、行为以及内心体验等方面的科学。
它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自己和他人,从而改善生活和促进人类的进步。
本文将探讨心理学的起源和发展历程。
1. 古代心理学的雏形在古代,人们对心理学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哲学和宗教领域。
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等人提出了一些关于心灵和心理过程的思想,奠定了心理学的基础。
古代宗教中的修行和冥想也与心理学有着密切关联,人们通过这些实践来探索内心的世界。
2. 现代心理学的奠基人18世纪末,心理学逐渐从哲学中分离出来形成独立的学科。
德国哲学家康德是现代心理学的奠基人之一,他提出了关于感觉和知觉的理论。
19世纪初,德国的威廉·旧金在他的研究中引入了实验方法,开启了心理学实验研究的先河。
同时,他也创立了第一个正式的心理学实验室。
3. 心理学的学派和流派自19世纪中叶以来,心理学出现了许多不同的学派和流派。
其中最著名的包括行为主义、结构主义、功能主义和精神分析学派。
行为主义强调对外在行为的研究,认为行为是可观察和可测量的。
结构主义则关注分析意识和经验的结构。
而功能主义追求研究思维和行为的功能和意义。
精神分析学派则培养了对潜意识和个体心理的关注。
4. 心理学的应用领域随着时间的推移,心理学逐渐扩展到了更多的应用领域。
临床心理学研究和治疗心理问题,为人们提供心理辅导和治疗服务。
教育心理学关注学习和教育过程,帮助教师和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对学习困难。
工业心理学研究和应用心理学原理和方法于组织和职场,优化工作环境和提升员工的工作效能。
5. 心理学的发展趋势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心理学也在不断发展。
神经科学的发展使得研究者能够更深入地了解大脑与行为的关系。
跨学科的研究成果使得心理学能够与其他学科融合,如工程心理学、社会心理学等。
另外,正向心理学的兴起则侧重于个体的幸福和积极心态。
总结起来,心理学作为一门科学,经历了漫长的发展历程。
从古代哲学和宗教的探索到现代实验研究的兴起,再到各种学派和流派的出现,心理学在追求理解人类内心世界的过程中不断发展和进步。
知识点详解第一章实验心理学概述一、实验心理学的产生和发展(一)孕育1.3种欧洲哲学流派(1)唯理论笛卡尔:天赋论笛卡儿认为人类生而具备足以产生感官经验的心理功能,且这种与生俱来的理性控制身体的一切活动。
他的心支配身的理念,后经十八世纪德国哲学家康德(Immanuel Kant)发展成哲学思想主流之一的理性主义。
笛卡儿关于身心关系的思想推动了对动物和人体作解剖学和生理学的研究,他对理性和天赋观念的重视,对现代心理学的理论发展也有重要影响。
(2)经验主义霍布斯和洛克:内部经验和外部经验洛克反对笛卡儿的先天观念论,提倡经验主义。
洛克认为人的心灵最初像一张白纸,没有任何观念,一切知识均来自后天经验(即他所谓的观念)。
观念分为两种:感觉(sensation)的观念(内部经验)和反省(reflection)的观念(外部经验)。
感觉来源于感官感受外部世界,而反省则来自于心灵观察本身。
与理性主义者不同的是,洛克强调这两种观念是知识的唯一来源。
经验主义的产生对心理学产生了巨大影响。
经验主义演变到18-19世纪,形成了联想主义思潮。
联想主义把联想的原则看成全部心理活动的解释原则,认为人的一切复杂观念是由简单观念借助联想而形成的。
(3)联想主义培因:联想的原则是解释一起心理活动的原则2.9种生理和心理学史的重大发现实验生理学对心理学诞生的贡献人物贡献人体解剖达芬奇和米开朗基罗维萨留斯解剖学奠基人《论人体构造》哈维生理学奠基人《关于动物心脏和血液运动的解剖学研究》列文霍克显微镜对生理解剖结构进行了微观的观察和研究哈勒“实验生理学之父”对人体生理解剖结构进行了实验研究;《人体生理学纲要》比夏《生理学与医学中的应用解剖学》近代哲学、解剖学和生理学的发展对心理学的诞生提供了理论和实验基础,而现代心理学的实验方法,则直接来源于近代(18世纪前半叶)实验生理学。
其中对心理学实验方法作出贡献的科学家和实验生理学家有:时间人物贡献1811 贝尔(英国),马戎第(法国)脊髓运动神经和感觉神经的区别(反射)1833-1840 缪勒(德国)《人类生理学纲要》,神经特质能说(反射)1840 雷蒙德(德国)发现神经电冲动现象1850 赫尔姆霍茨(德国)测量青蛙的神经传导速度1861 布罗卡(法国)失语症与左侧额叶部分组织病变有关1869 杰克逊(英国)大脑皮层的基本功能界限1870 弗里茨(德国)电刺激研究大脑的功能1800年~1850年生理学与心理学发展中的重大事件(1)感觉神经和运动神经的发现,盖伦(Galen, 129~199)、贝尔和马绒第采用神经解剖技术发现脊髓混合神经纤维后面神经--感觉功能,前面神经--运动功能。
心理学的历史与发展心理学学科的起源和发展过程心理学的历史与发展心理学这门学科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希腊哲学时期,但直到19世纪末期,心理学才逐渐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学科。
本文将介绍心理学的历史与发展过程,以揭示心理学学科的演进和重要里程碑。
古代哲学:心理学的起源在古代希腊哲学时期,一些思想家开始探索人们思维和行为的本质。
其中,苏格拉底、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等哲学家对心灵和心智的概念进行了广泛的讨论和思考。
苏格拉底强调人的内在思维过程,柏拉图则认为思想由超越世俗的形式构成,而亚里士多德则通过观察和实验提出了关于知觉和学习的理论。
19世纪初期的实验心理学:希尔和维尔特海默到了19世纪初,心理学的研究逐渐进入实验阶段。
威廉·詹姆斯与其他实验心理学家一起创建了第一所心理学实验室,并开始进行对感觉、知觉、思维和意识等心理现象的实验研究。
在20世纪初,进一步的实验心理学研究被引入到德国。
赫尔曼·冯·亥姆霍兹等科学家使用物理学、生理学和心理学的方法来研究感觉器官和感觉知觉的原理。
这段时间也出现了许多重要的心理学家,如明斯基和居里夫人。
心理分析学:弗洛伊德和荣格20世纪初,心理学家西格蒙德·弗洛伊德创建了心理分析学,该学派强调潜意识和个人的内心冲突对人的思维和行为产生影响。
弗洛伊德的理论对后来的心理学研究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卡尔·荣格是另一位对心理学发展有重要影响的心理学家。
他提出了分析心理学思想,强调个体的集体无意识以及自我实现的重要性。
荣格的理论为心理学开辟了新的研究领域。
行为主义:华生和斯金纳在20世纪20年代和30年代,行为主义在心理学界兴起。
行为主义者相信,行为是对外部环境刺激的反应,而不是心理过程的结果。
约翰·华生和B·F·斯金纳是该学派的重要代表人物,他们通过实验方法研究动物和人类行为的条件反射和操作性条件反射。
认知心理学的兴起到了20世纪50年代和60年代,心理学界出现了一股认知革命的浪潮。
实验心理学的诞生与发展实验心理学的产生是一个渐进的过程。
心理学脱胎于两个母体:哲学与自然科学。
实验心理学当然也受到了这两方面的影响。
19世纪以前,心理学思想散见于哲学领域内,这个时候对于心理学问题的讨论大多使用思辨和经验概括的方法。
值得一提的是文艺复兴以后在欧洲出现的唯物主义哲学思潮,如洛克开创的唯物主义经验论、哈特利的联想主义等,对实验心理学的诞生有很大的影响。
18世纪中叶到19世纪中叶是实验心理学的预备阶段,此时生理学、心理物理学等自然科学都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实验心理学。
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费希纳开创性的提出量化研究。
费希纳于1801年出生于德国,1817年在莱比锡大学学医,1822年获得医学博士学位,1824年被聘为莱比锡大学物理学教授,在此期间开始从事感觉研究。
1860年他出版了两卷本《心理物理学纲要》。
费希纳对心理学的贡献主要在于以下几个方面:⑴费希纳定律。
公式为:S=K㏒RS为感觉到的刺激强度;R为实际刺激强度;K 为常数;㏒取对数;费希纳定律对实验心理学的影响:第一,这一定律证明了内部世界与外部世界之间存在着联系,而且这种联系是可以进行简单的数学表达;第二,费希纳定律还表明内部世界和外部世界存在着差异,刺激强度增加的效果不是绝对的,而是的相对于已有的感觉强度。
⑵心理物理学实验方法。
他提出了3种心理现象的定量研究方法:最小可觉差、正误法和均差法。
1879年,冯特在德国莱比锡大学建立第一个研究心理学实验室,标志着心理学从哲学中分化出来,成为一门独立学科的标志,冯特因此被称为实验心理学的创始人。
冯特于1832年8月16日出生于德国;在海德堡大学任教45年,并在此从事生理学研究,这是他实验心理学概念的开始。
在《对感官知觉学说的贡献》一书中,冯特第一次提出“实验心理学”。
他所开创的现代意义上的心理学本质就是实验心理学。
他的贡献有:⑴冯特倡导用心理现实作为心理学的研究内容;⑵提出必须用实验法研究心理学;⑶培养了一大批学生,遍散心理学的国际性发展的种子。
简述心理学的产生和发展心理学,这个看似深奥又神秘的学科,其实它的历史和理论发展都充满了人类智慧的火花。
从古至今,心理学家们不断探索、研究,试图解开人类心理活动的奥秘。
1.1 心理学的起源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起源于古希腊时期。
当时的哲学家们在探讨人类行为和思维的本质时,提出了一些与现代心理学相近的概念。
例如,亚里士多德认为人类是理性的动物,而柏拉图则认为人类的灵魂分为理性和非理性两个部分。
这些观点为后来的心理学奠定了基础。
1.2 心理学的发展随着时间的推移,心理学逐渐发展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19世纪末,德国心理学家威廉·冯特在德国莱比锡大学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标志着心理学正式成为一门独立学科。
此后,许多心理学家相继涌现,如弗洛伊德、荣格、皮亚杰等,他们分别从不同的角度对心理学进行了深入研究。
2.1 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弗洛伊德是精神分析学派的创始人之一,他提出了“潜意识”的概念,认为人的心理活动是由意识、前意识和潜意识三个层次构成的。
他还提出了性欲是人类心理发展的动力,并提出了防御机制的理论。
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对于理解人类心理活动具有重要意义。
2.2 荣格的个体心理学荣格是个体心理学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他强调个体的独特性和整体性。
他认为人的心灵是一个整体,而不是孤立的部分。
荣格还提出了原型理论,认为人类共有的原型是文化的基础。
他的理论对于理解人类心理活动和文化传承具有重要意义。
2.3 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瑞士心理学家让·皮亚杰是认知发展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他提出了认知发展的四个阶段:感觉运动阶段、前运算阶段、具体运算阶段和形式运算阶段。
他认为儿童的认知发展是一个逐步成熟的过程,通过与环境的互动,儿童能够获得知识、技能和经验,从而推动认知发展。
3.1 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在心理学的研究方法方面,科学家们采用了多种方法来探究人类心理现象。
实验法是一种常用的方法,通过控制变量来观察和分析心理现象的变化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