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数学课堂偶发事件对我的启发
- 格式:pdf
- 大小:111.26 KB
- 文档页数:1
浅谈教学中处理偶发事件的心得偶发事件,顾名思义就是在预定计划之外偶然发生的事情。
小学生由于年龄小,自控能力和辨别是非的能力比较差,常会有违反课堂纪律、骂人、打架、损坏公物等偶发事件的发生。
作为一名教师,防微杜渐,尽量减少偶发事件的发生是首要工作,一旦出现偶发事件,也要采取恰当的方式予以处理。
一、降温处理,等待最佳时机心理学研究表明,外界的教育作用,在人们情绪激动时,常表现为零效应,甚至产生负效应。
发生了突发事件,学生犯了错误后,教师有时可不急于批评,而是有意“冷落”,耐心“等待”。
“冷落”就是降温处理,就是教师暂时采取淡化的方式,把偶发事件暂时“搁置”一下,或是稍作处理,留待以后再从容处理的方法。
偶发事件令老师感到棘手,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容易产生恼怒、委屈、急躁的情绪,此时头脑要冷静,感情要克制,态度要沉着,常用的办法就是冷处理。
实施冷处理,并不是对事件不作处理,也不是拖拖拉拉不及时处理,而是尽量减少偶发事件的负面影响,争取调查了解的时间,等待最佳的教育时机,为全面、干净、彻底解决偶发事件,做好充分准备。
二、变退为进法,引导自我教育很多偶发事件,事情本身并不大,但需要处理。
此时,教师可不必急于解决,而是巧妙地反过来把事情抛给学生,引导学生自我教育。
“老师,王兴全和王鼎打架了。
”当有学生气喘吁吁跑来报告时,我头脑里迅速做出决定。
让两名学生来到办公室,他们都是眼泪汪汪的一副冤枉相。
“老师,他狠狠地打我的头……”“是他先将我推到的……”瞧,大家都有理,互说苦衷,互不相让。
学生在陈述中仅站在自己的角度指责对方,诉说自己的“冤情”,如果老师此时不加分析甚至无端地根据一方之词批评另一方,不但解决不了问题,还会激化学生之间的矛盾。
处理此类问题,我认为搞清学生错误孰轻孰重是次要的,重要的是“化干戈为玉帛”。
达到这一目的,可以采用“退却”的方式,以退为进,不是不处理,而是充分地相信学生,引导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从而达到自我提高的目的。
课堂偶发事件之见解
课堂上难免会有偶发事件产生,因为它分散注意力,影响教学情绪,授课教师无不对此感到“头痛”。
偶发事件的处理是一件复杂的、自由度较大的创造性活动。
偶发事件的处理与其说是一门科学,不如说是一门艺术。
偶发事件的处理有一定的方法是需要老师机智灵活的加以运用。
下面我就谈谈我的一点做法:
1、在课堂上,教师那炯炯有神的目光,亲切安祥的态度,从容稳重的举止,都是无声的语言,对学生有着一定的教育影响,可大大的减少偶发事件的发生。
在教学过程中,当发现有不安定的因素,如:有人坐立不安、看图书或是打瞌睡时,教师可一面讲课,一面不动声色的走到有关同学身边站站,他们一般都会立即改正。
2、在讲课中,当发现有人窃窃私语、低声谈笑时,教师可暂停讲课,用目光注视有关同学。
这时无声胜有声,全班顿时一片寂静,违纪的同学会羞愧地低下头来。
3、有经验的教师,往往能有意识地针对课堂上学生的动向,结合教材有机地进行教育。
4、喜欢听故事,是孩子们的天性。
夏日炎炎,接连上了几节课,孩子们会出现倦态,注意力普遍有些分散,这时教师可在讲课的间隙,穿插讲述一则富有教育意义的与课相联系的简短的童话或故事, 就非常认真地听课了,这样,既振奋了学生的精神,有唤起了注意力,又起到了上课的效果,真是一得三收哇!。
处理教学中的偶发事件有感
在教学中,有时会出现一些偶然事件,处理得好,就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那天,我正在上周会课,总结期中考试的情况,这我严厉的批评了几个学困生,孩子们表现得诚惶诚恐。
这时,忽然从窗外飞进来一只鸟,教室里像开了锅,严肃的气氛荡然无存。
当时,我很想用厉声制止孩子们的好奇的天性,忽而我转念一想,何不借此机会让孩子们仔细观察,积累写作素材。
想了想,我用温和的声调说:“大家现在就仔细观察这只小鸟,今天下午我们就以‘教室里飞来一只鸟’为题写一作文。
”孩子们会意地点了点头,这时,教室里气氛十分热烈,孩子们饶有兴趣地看着小鸟的一举一动,到了全神贯注的地步,过了一会,鸟儿又飞了出去,孩子们又专心地听我讲起课来。
第二天,我把作业收上来,我一看,平时作文不生动的同学,那天也写得很生动、很具体…
由此可见,处理好课堂中出现的偶发事件,既能显示教师的大度,也可自然轻松地缓解因偶发事件引起的课堂紧张气氛,活跃课堂气氛,还可为学生创设自我教育的情境,让学生在经历中共同成长。
所产生的效果会是积极的、影响深远的;如果处理不当,所造成的伤害也会具有强烈的消极后果。
因此,课堂偶发事件的处理往往最能表现出作为一名优秀教师的机智和智慧,良好的处理方式常让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地位得到最终的肯定。
谈班级偶发事件的教育策略心得体会第一篇:谈班级偶发事件的教育策略心得体会谈班级偶发事件的教育策略心得体会我们在教师进修学校进行了又一轮的新教师培训,由信达学校的李老师给我讲课,李老师很好的为我们这些新教师上来一堂有意义的课。
李老师以在思考中提升教育的魅力为主题,谈及并说明班级偶发事件的教育策略。
她深动的讲了许多有关她在作为班主任的十几年里所遇到的事例,并总结归纳了一些方法,如降温消气法,简单一点的话就是通过一些方法来改善一下情绪,不让心情太激动急躁。
还有是归纳的几点,如自己有错在先,真诚道歉争取原谅,别人有错在先,千万不要错上加错,意思就是要及时认清事情的性质,而转变为最简单的处理。
其余的还有个别谈心,集体教育等。
这些都是很好的给了我一些经验。
李老师的许多案例及启示对于我们刚踏上教师岗位的新人来说,无疑是一笔巨大的财富及宝贵经验。
在班级的日常管理中我也会遇到一些像李老师的例子,特别是打架事件不在少数。
因为小学生还是一个似懂非懂的年龄段,对于有些事情还不是很了解,没能认清事情的性质,所以需要我们这些做班主任的对他们教育,化解这些矛盾及纠纷,从心理去跟他们交流。
李老师对于吵架**的几点建议很好,如写写说明,很好的将事情情况进行分析;不是所以的吵架**都要集体教育,说明有时也要区别对待;有时严厉的批评也是很需要的,就是以严厉的方式让学生知道吵架之类事情的严重性;还就是最重要的,教育要长期性,说明对于孩子的教育是一个长时间的任务,可能一生都需要教育。
成功的案例能给我们启发,但李老师也把她自己失败的案列跟我们分享了下,有句话说的好,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
对于我们刚踏上老师岗位,成功的事不会太多,但失败的却会很多,主要我们还不成熟,没经验,而李老师的事例为我们在以后的岗位工作,学生学习生活工作中的处理起到一定的指示作用。
作为一名好的班主任,在处理工作的同时,更近距离的了解学生的生活及学生,这样才会在教学工作中得心应手。
我的数学课堂教学中的一次教学突发事件及反思第一篇:我的数学课堂教学中的一次教学突发事件及反思我的数学课堂教学中的一次教学突发事件及反思娄底六小许跃明课堂突发事件是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出现而又出乎教师意料之外的事件,它直接影响和干扰教学活动的正常进行。
课堂是一个值得我们每个教师好好经营的地方,是教师人生修炼的道场,赢在课堂,就是赢得有意义的人生。
在教学过程中,面对课堂突发事件,教师如果处理不好,有可能会影响到教师教学的进程和其他孩子的学习。
这就需要教师具有处变不惊的良好心态和高超的应变能力,才能处理好课堂突发事件,变不利因素为有利因素。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处理好课堂突发事件有利于调节课堂气氛,激发孩子们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有利于孩子智力的开发和创新意识的培养。
记得有次在教学三角形的分类时,我正在黑板上画图,突然,“啪”的一声,一个什么东西打到了我的头上,不用说这是粉笔头了。
“是谁?站起来!”我大吼一声。
学生被这突如其来的吼声吓住了,一个个地低下了头。
想着学生这胆大妄为的行为,我满肚子是火,正想接着往下教训,但一见学生这惊惶失措的样子,我的心一下就软了下来。
得饶人处且饶人吧,再说这还是上课时间,如果我再这么纠缠下去,学生肯定没心思听下去了,达不到教学效果,我这一节课就这么泡汤了。
不行,我得把学生的注意力重新放到课堂学习中来。
于是,我灵机一动一动,笑哈哈地说:“谁的眼力这么好,扔得这么准,比古龙小说里的小李飞刀还厉害!弹无虚发。
要是在战争时期,他这绝技可是大有用场,一定能多杀几个鬼子,有前途!”边说我还边竖起了大拇指。
学生一看我这轻松搞笑的模样,哄堂大笑起来,气氛一下又活跃起来,我看机会到了,话锋一转:“刚才的小插曲还不错吧,不过,这是课堂,我们还是接着学习三角形的分类吧!”这样,学生又立刻回到了学习中去了,并且这节课纪律特别好,课后发现学习效果也很不错。
下课后,那位上课丢粉笔的同学不用我去找他,自己主动到我办公室承认了错误,以后再也没犯同样的错误。
浅谈数学小故事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一、数学小故事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二、数学小故事能够帮助学生理解抽象概念数学是一门抽象的学科,很多概念和原理对于学生来说常常比较晦涩难懂。
而数学小故事可以通过富有想象力的情节和生动形象的描述,将抽象的数学概念具象化,使学生更容易理解和接受。
教师可以通过一个有趣的故事情节来讲解平方根的概念,将平方根比作海底寻宝游戏,让学生在探险的过程中理解平方根的含义和运用。
这样一来,学生就能够更加直观地理解数学概念,减轻他们对数学抽象概念的恐惧感,使学习变得更加轻松快乐。
三、数学小故事可以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数学小故事往往融入了一定的逻辑推理和问题解决的过程,通过故事情节中的问题和挑战,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师可以设计一些富有挑战性的数学小故事情节,让学生在解答问题的过程中不断思考,锻炼他们的逻辑推理能力和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这种方式,学生能够在不知不觉中提高自己的数学思维能力,增强对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
四、数学小故事能够促进学生之间的合作与交流数学小故事往往需要学生们之间进行合作来解决问题,这不仅能够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还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师可以设计一些小组合作的数学小故事情节,让学生们在共同合作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相互交流,互相协助,共同完成任务。
通过这种方式,学生们能够培养团队合作的精神,增强彼此之间的友谊,同时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
数学小故事往往融入了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能够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通过讲述生动有趣的故事情节,教师可以激发学生的想象力,让他们能够在故事中想象自己成为主人公,参与到故事情节当中。
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们能够锻炼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培养他们积极探索和发现数学知识的能力,提高他们对数学的兴趣和热爱。
数学课堂中的“意外”情况引发的思考摘要: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每一位老师都或多或少地遇到了“意外”情况,它考量我们是否有胆识和教学智慧,把“意外”当作有价值的的数学思考。
面对“意外”,我们不妨采用小品演示法,力图事半功倍之效;需要认真倾听学生,力求打破常规解法;鼓励学生勤于思考,力促思路柳暗花明;不断尝试另辟蹊径,力争为教学锦上添花。
我们坚信,只要用心面对“意外”,就能演绎属于自己的精彩!关键词:数学、意外、精彩、智慧、思考在数学课堂教学中,相信每一位老师都或多或少地遇到了“意外”情况,面对一个个意外,考验的是教师的胆识和教学智慧,是否敢把“意外”当作有价值的的数学思考,是否敢放手让学生在自己的精心预设之外生成问题,让学生在探索中感悟,在感悟中发现,在发现中创新。
面对自己或别人课堂上的“意外”情况,作为教师,不管对“意外”情况的处理手段高明与否,我们都要勤于反思。
唯有如此,我们的教学技艺才能增长,今后处理问题才会更加得心应手,减少遗憾。
一、采用小品演示,力图效果事半功倍课堂教学是一门艺术,由于教师教学经验的缺乏,教育理论素养的缺失,亦或是带着“有色眼镜”看学生,因而常常会留下一些遗憾。
但课堂教学因遗憾而美丽,正是因为遗憾的存在,才能激发广大一线教师的探究热情,不断地提高教学水平。
行程问题素以难度著称,留下的遗憾也较多。
如果教师能巧妙地借助小品演示,往往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习题:甲、乙两名同学在相距100米的A、B两地同时出发,相向而行,当跑到另一点时,立即返回。
甲每秒跑6.5米,乙每秒跑5.5米,经过几秒钟两人第二次相遇?这类思考题,不少教师都是借助线段图反复分析,讲得可谓是声嘶力竭、满头大汗,遗憾的是学生还是听得云里雾里,不知所云。
一次,我灵机一动,临时充当了一次“导演”,请学生现场演了一次“小品”,着重于两人第一次相遇、演员甲到达B地、演员乙到达A地、两人第二次相遇这几个关键点的把握。
面对这个“意外”的情况,学生看得津津有味,对两次相遇的过程也有了清晰的认识。
课堂偶发事件之我见张学超乐亭县乐亭镇吉祥寺中心小学电话:4604158通讯地址:河北省乐亭县乐亭镇吉祥寺中心小学邮编:063600 课堂教学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在课前做好充分准备来开展教学,但课堂中出现的一些偶发事件,是教师课前无法预料的。
如何处理课堂突发事件关系到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威信,也关系到教师的育人效果:作为一名小学一线任课教师,在十年的教学过程中,我的课堂上出现过不少偶发事件,在此选取几件印象比较深刻的比较成功的事例与大家分享,以达到抛砖引玉的效果。
一、趁热加工法。
课堂偶发事件,要及时果断处理,趁热打铁,以取得最佳教育效果。
在一节语文课上,我让学生举生活中母爱的例子。
学生们纷纷发言:“放学后母亲给我准备可口的饭菜……”“阴雨天母亲给我送来衣服伞具……”“离开家门时母亲的一声声叮嘱……”教室里气氛热烈。
当问到贾馨时,她目无表情地站了起来小声说“我没有母爱。
”教室里顿时静了下来,所有学生的目光都在贾馨身上游动。
“没有母爱?生活中处处都有母爱,难道你不能发现一点吗?”我非常生气地问她。
“没有就是没有!”她提高声音再次回答。
课堂气氛瞬间紧张起来。
看着贾馨此时两眼通红难受得快要哭了的样子,我心里犯了嘀咕:为什么一向乐观的贾馨会这样?这时有知情的同学低声说:“老师,她的母亲神经不好,早离开家了。
”我恍然大悟,深深感到自己的武断已经严重伤害了学生的自尊!于是标准赶忙说“贾馨,老师错了,老师不了解情况。
”但是越安慰,她情绪越激动,低着头,泪水啪啪地落到了作业本上。
怎么办呢?得想办法赶快扭转课堂的尴尬局面,不能让她坐下就置之不理。
于是我灵机一动开始提问了:“同学们,贾馨的妈妈把这么可爱的女儿带到了世上,还有什么爱比这种爱更可敬呢?贾馨同学,你要坚强面对生活,今后要是有人再问你有没有母爱时,你应该大声说:“有,因为母亲给了你生命,你要好好的生活,好好学习,让你母亲的精神得到安慰,我们希望你母亲的病早日好起来。
一次课堂突发事件的处理与反思一次课堂突发事件的处理与反思在教学过程中,随时可能发生一些教师意想不到的事情,这就要求教师果断、巧妙地采取措施,迅速妥善处理。
下面以我亲身经历的一件课堂突发事件为例,谈谈自己的认识。
从教十余年,最难忘我由乡下调入县城任教时的第一节数学课。
当教学过程进行到课堂练习时,一位学生笔直地坐着,笔和本都在课桌上摆着,并以挑战的目光注视着我。
我走到他面前问道:“你为什么不做练习?”该生用非常生硬的口气答道:“我没有笔,也没有纸,怎么做练习?”全班同学都回过头来,目不转睛地看着我。
那些目光中有洋洋得意,有嘲讽,也有忧虑和担心,这不是故意刁难老师吗?应该怎么处理?是训斥一顿,还是置之不理?当时理智告诫我,既不能轻易发火,又必须立即巧妙处理。
否则,不仅会造成第一节课的失败,还会影响自己为人师表的形象。
片刻沉默之后,我转身回到办公室(恰好在教室隔壁),取来自己的笔和纸放到这个学生的桌上郑重地说:“请同学们继续做练习”。
下课后,这位学生尾随我来到办公室,将我送他的笔和纸放到办公桌上说:“老师,对不起,我们几个同学想看看您到底哪里与众不同,请不要生我们的气。
”这时,又有几名学生走进办公室。
通过这件事,我深深地认识到,作为一名教师,在受到学生顶撞和刁难时,切不可丧失理智,大发雷霆之怒。
那样不仅会使自己难堪,还可能使学生的心灵受到伤害。
如果处理得当,就架设了一座师生沟通思想和联络感情的桥梁。
此时,教师就能怀着一颗对学生炽热的爱心,积极主动地、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
学生也会信赖和尊重老师,乐于接受老师的教诲,并不断自觉地增强自我教育和自我约束的能力。
所以,处理课堂突发事件时,教师首先要保护当事人的尊严,不能使突发的事件损伤学生的身心健康。
其次要不影响其他学生的正常学习活动,巧妙而果断地将突发事件转化为有益的教育因素,使全体学生从中受到启发和教育。
这种灵活应变的教育艺术是厚积薄发的结果。
比较幸运,我抓住了这次事件带给我的契机,把它转化成了构建和谐师生关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催化剂。
一次偶发事件的感想在我所任班上常常有一些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这些事情有的让我沮丧,有的让我欣喜,但不管是哪一类,作为班主任往往只把它们当作过眼云烟。
其实不然,这些偶发点是稍纵即逝的、极为宝贵的教育契机。
在我担任过几届班主任的工作过程中,有一件事让我感触颇深。
那还是2011年我任四年级班主任时发生的一件事:那年的9月10日教师节,早自习是我的数学课,预备铃响了我就赶向教室。
我刚到教室门口,讲台上一个精美的大蛋糕便跃入眼睑,蛋糕上放着一束鲜花,教室里的同学们见到我到门口就报以热烈的掌声,张张笑脸透出节日的兴奋。
我走进教室见黑板上赫然写着两行大字:“你的恩情我们无以回报,教师节快乐------鲜花蛋糕送给为我们付出汗水的老师们!”置身于这动人的氛围中,一种从未有过的幸福感涌上心头,我的眼眶湿润了。
“蛋糕怎么办?”感动之余这一非常实际的问题摆在了我的面前。
自习课我取消了原来的教学计划,组织学生召开了一个别开生面的教师节庆祝会,并请来了本班的任课老师。
庆祝会由班长主持,共四项议程:首先,班长刘成落落大方地走上讲台:“同学们现在我们班召开一个简朴的庆祝会,真诚地祝福我们的每位老师节日快乐,万事如意!”同学们的掌声刚落,他接着说:“下面进行第一项议程:请同学们自由上台来对老师说句心里话。
”“小不点”王亚蓉第一个上台:“感谢老师的谆谆教诲,我一定好好学习!”调皮又不爱作作业的韩杨有些不好意思的走上讲台说:“我平时比较顽皮,贪玩,让老师费心生气了,今后我要改掉坏毛病,努力学习,不给老师增加负担,祝老师们永远年轻!”第二项议程是学习班级奋斗目标,并庄严宣誓。
我们班级的奋斗目标是:“尊重理解共发展,勤学守纪讲规范,开动脑筋多思考,合作探究创一流,你也行来我也棒。
”当全体学生举起右手庄严宣誓:“我们一定做到,请老师放心!”我的眼眶湿润了,并暗下决心一定要带好这个班。
第三项议程是任课老师讲话。
各任课老师都一一发言,既肯定了同学们的优点,又提出了新学期本学科的学习要求和努力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