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市初中信息技术教学研讨活动方案
- 格式:pdf
- 大小:8.23 KB
- 文档页数:1
南京市初中信息技术“关注课堂教学任务设计”主题教研活动方案(2009-2010学年度第一学期第七周,2009年10月16日)一、活动主题关注课堂教学任务设计。
二、活动内容1.专题讲座时间:8:40-9:40课题:课堂教学任务设计主讲人:胡敏(南京三中文昌校区)2.研究课时间:10:00-10:50(两个年级同时开课)课题:(七年级)给电脑带上“口罩”——计算机安全与防护执教:王璇(南京市中华中学)课题:(八年级)Flash形状补间动画制作执教:王芳(南京紫东实验学校)3.互动评课时间:10:50-11:10三、活动安排1.活动时间:2009年10月16日(星期五)上午8:302.活动地点:南京市中华中学3.参加人员:全市初中信息技术学科教师,各区县初中信息技术教研员。
郊县学校信息技术教研组可以组织教师在学校集体收看网络直播。
4.承办单位:秦淮区教师进修学校(教研室)5.协办单位:栖霞区教师进修学校(电教中心)南京市中华中学区地址及交通线路:学校地址:南京市中华路369号乘车路线:乘2路、16路、14路、23路、26路、33路、44路、46路、49路、63路、81路、301路、305路、游2、游4、101路、102路、103路、106路到长乐路下即可;乘地铁到三山街下;乘100路、38路到新桥下;乘1路、31路到夫子庙下车后穿过夫子庙到东牌楼即可。
南京市高中信息技术教研活动方案时间:2012年3月23日星期五8:30地点:南京市第一中学活动内容:1.专题讲座(“网站制作中系列化表格的应用”江苏省六合高级中学张涓)2.教学研究课(余晓珺、刘家宝、方健、宋卫娟)3.教学研讨参加人员:全市普通高中信息技术教师,区县高中信息技术教研员四、注意事项1.活动时间:2012年3月23日上午8:102.活动地点:建邺区南湖第一小学3.参加人员:全市小学信息技术学科教师,各区县小学信息技术教研员 4.承办单位:建邺区教研室,南京市南湖第一小学。
南京市初中信息技术教研活动方案
(高淳区、江宁区、溧水区三区联片教研活动)
(2018-2019学年度第一学期第6周,2018年10月12日)
一、活动主题
Flash同课异构课例研讨
二、活动目的
区域联合研究,提高教师根据教学内容选择合适教学方法的能力,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和学生信息素养的提升。
三、活动内容
1.研究课:
①9:40-10:20
(机房一)课题:《flash补间动画》授课教师:王玉花(金陵汇淳学校)
(机房二)课题:《flash补间动画》授课教师:钮馥怡(高淳区第二中学)
②10:30-11:15
(机房一)课题:《flash补间动画》授课教师:杨慧(金陵中学溧水分校)(机房二)课题:《flash补间动画》授课教师:曹一(江宁区麒麟初级中学)
2. 11:20-12:00 研讨、交流
四、注意事项
1. 活动时间:
2018年10月12日(星期五)上午9:40
2. 活动地点:
金陵汇淳学校(地址:南京市高淳区双湖路150号湖滨高级中学东北300米)3.参加人员:
江宁、溧水、高淳三区初中信息技术教师及三区教研员
4.承办单位:
高淳区教师发展中心、金陵汇淳学校
五、交通路线。
第1篇一、活动背景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教育信息化已成为推动教育改革的重要力量。
为了更好地适应新时代教育需求,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我校决定开展初中教育信息化教研活动,旨在探索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提升学生信息素养。
二、活动目标1. 提高教师对教育信息化的认识,掌握信息化教学的基本技能。
2. 推动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深度融合,创新教学模式。
3. 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
4. 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形成良好的教研氛围。
三、活动内容1. 信息化教学理论培训- 邀请教育信息化专家进行专题讲座,解读国家教育信息化政策,分析信息化教学的发展趋势。
- 组织教师学习信息化教学理论,掌握信息化教学设计、实施和评价的基本方法。
2. 信息化教学实践展示- 组织教师开展信息化教学设计比赛,鼓励教师运用信息技术设计出符合学生需求的教学方案。
- 开展信息化教学观摩活动,邀请优秀教师展示信息化教学案例,分享实践经验。
3. 信息技术应用培训- 组织教师参加信息技术应用培训,学习使用多媒体教学设备、网络教学平台等工具。
- 开展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融合的专题研讨,探讨如何将信息技术应用于课堂教学。
4. 学生信息素养培养- 开展信息素养教育课程,培养学生信息获取、加工、评价和应用的能力。
- 组织学生参加信息技术竞赛,激发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5. 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 建立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评价体系,定期对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进行评估。
- 开展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为教师提供专业培训和发展平台。
四、活动安排1. 前期准备阶段(第1周)- 成立活动筹备小组,制定活动方案。
- 确定活动时间、地点、参与人员及活动流程。
- 准备相关培训资料、教学设备等。
2. 实施阶段(第2-8周)- 每周开展一次信息化教学理论培训,邀请专家进行讲座。
- 每两周组织一次信息化教学实践展示,邀请优秀教师进行教学展示。
更多免费资料请访问:豆丁教育百科
南京市初中信息技术教学研讨活动方案
(2008-2009学年度第二学期第八周,2009年4月3日)
一、活动主题
江苏省初中信息技术新教材(苏科版)在郊县学校的实施研究。
二、活动内容
(1)第一节,研究课
时间:9:00—9:45
课题: 数据处理与统计
开课教师:张元龙(溧水县东庐中学,溧水县)
(2)第二节,研究课
时间:9:55—10:45
课题:图片处理
开课教师:蔡晓红(南京工大附属中学五十中校区,鼓楼区)
(3)第三节,讲座
时间:10:55—11:40
课题: 信息技术教学中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
主讲教师:杨长喜(溧水县电教中心,溧水县)
三、活动安排
1. 活动时间:2009年4月3日(星期五)上午8:45
2. 活动地点:溧水县东庐中学
3. 参加人员:溧水县初中信息技术教师,市初中信息技术教研中心组
4. 承办单位:溧水县教研室。
第1篇一、活动背景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信息技术教育在我国基础教育阶段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为了提高初中信息技术教师的教学水平和学生的信息素养,我校初中信息技术组定期开展教研活动。
本次教研活动旨在通过集体备课、教学研讨、经验分享等形式,促进教师间的交流与合作,提升教学质量。
二、活动目标1. 提高教师对信息技术课程的理解和认识,明确教学目标与要求。
2. 促进教师间的交流与合作,共同探讨信息技术教学中的难点与困惑。
3. 提升教师的教学设计能力,优化课堂教学。
4. 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提高学生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
三、活动内容1. 集体备课(1)确定备课主题:本次集体备课的主题为“信息技术的应用与拓展”。
(2)教师分享教学经验:各教师结合自身教学实践,分享在信息技术教学中的成功经验和创新做法。
(3)讨论教学设计:针对备课主题,教师们共同探讨教学设计,优化教学环节,提高教学效果。
2. 教学研讨(1)课堂观察与反思:教师们针对近期教学中的课堂现象,进行观察与反思,共同探讨如何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2)教学案例分析:选取典型案例,分析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措施。
(3)交流教学心得:教师们分享自己在教学过程中的心得体会,互相学习,共同进步。
3. 经验分享(1)信息技术教学资源整合:教师们分享信息技术教学资源整合的经验,提高教学效率。
(2)信息技术与学科融合:探讨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的融合,拓展学生视野。
(3)信息技术评价方法:交流信息技术评价方法,提高评价的客观性和科学性。
四、活动总结1. 教师们对信息技术课程有了更深入的理解,明确了教学目标与要求。
2. 教师间的交流与合作得到加强,共同探讨教学中的难点与困惑,提高教学质量。
3. 教师的教学设计能力得到提升,优化了课堂教学。
4. 学生的信息素养得到提高,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得到增强。
五、后续工作1. 教师们将继续关注信息技术课程的发展动态,不断更新教学理念。
2. 定期开展教研活动,促进教师间的交流与合作。
第1篇一、活动背景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信息学科已成为初中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了提高初中信息学科的教学质量,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我校于近期开展了信息学科教研活动。
本次活动旨在通过集体备课、课堂教学观摩、教学经验交流等方式,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和学科素养。
二、活动目标1. 提高教师对信息学科教学的认识,明确教学方向;2. 通过集体备课,优化教学设计,提高课堂教学效率;3. 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共同提高教学水平;4. 探索信息学科教学的新方法、新手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三、活动内容1. 集体备课本次教研活动首先进行了集体备课,教师们针对教材内容、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等问题进行了深入讨论。
在集体备课过程中,教师们分享了自己的教学经验和教学方法,共同探讨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2. 课堂教学观摩为了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本次活动安排了课堂教学观摩环节。
观摩课由我校优秀教师主讲,教学内容涉及信息技术的各个方面。
观摩课后,教师们对观摩课进行了点评,指出了优点和不足,并提出了改进建议。
3. 教学经验交流在经验交流环节,教师们分享了各自在教学过程中积累的经验和心得。
内容包括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如何处理课堂突发事件、如何运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等。
通过交流,教师们相互学习,共同提高。
4. 教学研讨针对信息学科教学中的热点问题,教师们进行了深入的研讨。
研讨内容包括:如何将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如何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如何应对信息学科教学中的道德与法律问题等。
在研讨过程中,教师们各抒己见,为解决实际问题提供了有益的思路。
四、活动成果1. 教师们对信息学科教学有了更深入的认识,明确了教学方向;2. 集体备课成果显著,优化了教学设计,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3. 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更加紧密,教学水平得到了提升;4. 探索出了一些信息学科教学的新方法、新手段,为今后的教学提供了有益借鉴。
五、活动总结本次初中信息学科教研活动取得了圆满成功。
第1篇一、活动背景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信息技术教育在初中教育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
为了提高我校初中信息技术教师的教学水平,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深度融合,特制定本教研活动安排。
二、活动目标1. 提高信息技术教师的专业素养,掌握最新的信息技术教学理念和方法。
2. 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深度融合,提高教学质量。
3. 增强信息技术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形成良好的教研氛围。
三、活动时间2022年9月至2023年6月四、活动内容1. 信息技术教学理念与方法的研讨2. 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融合的案例分享3. 信息技术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应用4. 信息技术教师技能培训5. 教学观摩与研讨6. 教学成果展示与交流五、活动安排(一)第一阶段:信息技术教学理念与方法的研讨(2022年9月)1. 时间:9月1日-9月10日2. 内容:- 组织教师学习最新的信息技术教学理念和方法。
- 开展信息技术教学案例研讨,分析优秀案例,总结经验。
- 邀请专家进行专题讲座,分享信息技术教学经验。
3. 形式:- 举办研讨会,组织教师进行交流与讨论。
- 开展教学案例分析,组织教师撰写心得体会。
(二)第二阶段: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融合的案例分享(2022年10月)1. 时间:10月1日-10月20日2. 内容:- 组织教师分享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融合的案例。
- 开展教学观摩活动,组织教师观摩优秀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融合案例。
- 分析案例,总结经验,提出改进措施。
3. 形式:- 举办教学观摩会,组织教师进行现场观摩与交流。
- 开展案例研讨,组织教师撰写教学反思。
(三)第三阶段:信息技术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应用(2022年11月)1. 时间:11月1日-11月30日2. 内容:- 组织教师开展信息技术课程资源的调查与评估。
- 开发适用于我校学生的信息技术课程资源。
- 探索信息技术课程资源的有效应用方法。
3. 形式:- 举办课程资源开发研讨会,组织教师进行交流与讨论。
南京市初中信息技术教研活动方案(2010-2011学年度第一学期第9周,2010年10月29日)一、活动主题中国电信未来信息馆参观活动二、活动内容1.9:00在信息馆门口集合,由电信工作人员组织教师参观未来信息馆2.参观过程中开展互动环节,答题就有机会获得体验机会(免费体验:驾驶体验项目,让你身临其境)3.教师集中,电信工作人员做介绍4.10:45活动结束三、活动安排活动时间:2010年10月29日(星期五)9:00活动地点:中国电信未来信息馆参加人员:全市初中信息技术教师,各区县初中信息技术教研员承办单位:南京电信分公司四、交通路线1.中国电信未来信息馆地址:鼓楼市民广场北侧,安仁街与大钟亭路交汇口2.公交路线:1、3、11、13、16、31、52、70、100、游1等至鼓楼或鼓楼医院站下,此外还可乘地铁至鼓楼下,出站后,在鼓楼市民广场的东侧。
五、附中国电信未来信息馆i-Next介绍中国电信未来信息馆i-Next介绍未来信息馆的“身份标签”——展示、科普、实践基地中国电信(江苏)未来信息馆位于南京市鼓楼电信多媒体大楼一楼与二楼,总面积约2000平方米,是中国电信江苏公司耗时1年多时间精心打造的信息通信科普知识的展示场所,是中国电信作为现代综合信息服务提供商转型与创新的展示窗口,同时也是一个向上下游产业链展示合作意向、合作模式和合作基础的沟通平台。
未来信息馆设入口区、发展历程区、科普区、形象区、家庭区、个人区、实力区、商务领航品牌区、信息化产品区、行业解决方案区等区域,通过实物呈现、场景模拟等形式,展示电信发展历程,提供工作、家庭、出行、休闲等方面近20个场景的50多项信息化产品体验,淋漓尽致地展现了现代信息通信技术激动人心的应用,以及人们借助信息通信技术实现高品质生活梦想的故事。
未来信息馆的英文名字是“i-Next”,“i”代表信息也代表创新,“Next”代表下一代也代表未来。
未来信息馆一诞生,就被赋予了“体验信息化的未来”和“关心青少年的未来”的双重涵义,其顺利落成对促进江苏信息化和教育事业的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第1篇一、活动背景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信息技术教育已成为我国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了提高初中信息技术教学质量,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我校于近期开展了初中信息技术教研活动。
本次活动旨在通过集体备课、课堂观摩、教学研讨等方式,加强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提升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水平。
二、活动目标1. 提高教师对信息技术课程的认识,明确信息技术教育的意义和目标。
2. 加强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3. 提升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水平,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效果。
4. 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奠定基础。
三、活动内容1. 集体备课本次活动首先进行了集体备课,教师们共同研究教材,分析学情,制定教学目标,设计教学方案。
在备课过程中,教师们充分交流教学心得,分享教学经验,共同探讨如何提高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效果。
2. 课堂观摩为了更好地了解和掌握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方法,教师们进行了课堂观摩活动。
观摩课后,教师们对课堂教学进行了点评,提出了改进意见和建议。
3. 教学研讨在课堂观摩的基础上,教师们进行了教学研讨。
研讨内容包括:(1)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目标的设定与实施;(2)信息技术课程教学内容的组织与呈现;(3)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方法与策略的选择与应用;(4)信息技术课程教学评价与反思。
4. 教学资源开发与应用为了丰富教学内容,提高教学质量,教师们共同探讨了信息技术课程教学资源的开发与应用。
包括:(1)网络资源的整合与利用;(2)多媒体资源的制作与运用;(3)教学案例的收集与整理;(4)教学活动的策划与组织。
四、活动成果1. 教师们对信息技术课程有了更深入的认识,明确了信息技术教育的意义和目标。
2. 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更加紧密,形成了良好的教研氛围。
3. 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水平得到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效果明显提高。
4. 学生信息素养得到培养,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奠定了基础。
五、活动反思1. 集体备课环节应进一步优化,提高备课效率和质量。
第1篇一、活动背景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信息科技已成为初中阶段教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了提高初中信息科技教师的教学水平,促进信息科技课程的教学改革,我校于近日开展了初中信息科技教研活动。
本次活动旨在通过交流、研讨、展示等形式,推动信息科技课程的教学研究,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
二、活动目标1. 提高初中信息科技教师对课程标准的理解和把握。
2. 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分享教学经验。
3. 探索有效的教学方法和策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4. 培养教师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三、活动内容1. 专家讲座邀请信息科技教育专家进行专题讲座,解读课程标准,分析当前信息科技教育的发展趋势,为教师提供理论指导和实践参考。
2. 教学研讨组织教师开展教学研讨活动,针对教学中的热点、难点问题进行深入探讨,共同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3. 课堂教学展示选拔优秀教师进行课堂教学展示,展示优秀教学设计和教学方法,为其他教师提供借鉴和参考。
4. 教学反思要求教师针对自己的教学实践进行反思,总结经验教训,提出改进措施。
5. 教学资源交流教师之间交流教学资源,包括课件、教学案例、教学设计等,丰富教学资源库。
四、活动安排1. 活动时间:2022年10月15日2. 活动地点:学校多功能厅3. 活动流程:(1)上午:专家讲座(2)下午:教学研讨、课堂教学展示、教学反思、教学资源交流五、活动成果1. 提高了教师对信息科技课程标准的理解和把握。
2. 增强了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分享了教学经验。
3. 探索出有效的教学方法和策略,提高了课堂教学质量。
4. 培养了教师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促进了教师专业成长。
六、活动总结本次初中信息科技教研活动取得了圆满成功,达到了预期目标。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继续加强信息科技教研活动,不断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为培养具有信息素养的创新型人才做出贡献。
以下是具体总结:1. 教师对信息科技课程标准的理解和把握得到了提高。
更多免费资料请访问:豆丁教育百科
南京市初中信息技术教学研讨活动方案
(2008-2009学年度第二学期第八周,2009年4月3日)
一、活动主题
江苏省初中信息技术新教材(苏科版)在郊县学校的实施研究。
二、活动内容
(1)第一节,研究课
时间:9:00—9:45
课题: 数据处理与统计
开课教师:张元龙(溧水县东庐中学,溧水县)
(2)第二节,研究课
时间:9:55—10:45
课题:图片处理
开课教师:蔡晓红(南京工大附属中学五十中校区,鼓楼区)
(3)第三节,讲座
时间:10:55—11:40
课题: 信息技术教学中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
主讲教师:杨长喜(溧水县电教中心,溧水县)
三、活动安排
1. 活动时间:2009年4月3日(星期五)上午8:45
2. 活动地点:溧水县东庐中学
3. 参加人员:溧水县初中信息技术教师,市初中信息技术教研中心组
4. 承办单位:溧水县教研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