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想变成大大的荷叶》说课
- 格式:pdf
- 大小:139.59 KB
- 文档页数:5
《真想变成大大的荷叶》说课稿一、说教材课文《真想变成大大的荷叶》是一首儿童诗,展现了孩子们在夏天的美丽遐想,洋溢着浓浓的童真童趣。
全诗共五个小节,第一节写夏天这位“小姐姐”问我在夏天想变点儿什么;第二、三、四节分别写“我”在令人神往的夏天想变成什么;第五节写“我”为什么“真想变成大大的荷叶”。
诗歌蕴含丰富,语言浅显明快,亲切生动,富有儿童情趣。
遵循新课标“以人为本,促进个体和谐发展”的基本理论,根据课标对低年级阅读教学的阶段要求和苏教版教材编写的意图。
本课设计教两课时,执教的是第二课时。
以尊重学生情感,张扬学生个性为立足点,紧紧围绕“读好书,写好字”这两大教学重点,通过多种形式的读说训练,让学生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和体验。
通过读中悟,悟中读,使学生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
故制定本课的教学目标及重难点为:教学目标(从认知、技能、情感三个维度进行设计):①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②学会本课7个生字,认识绿线内的4个字。
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③通过对课文的朗读感悟,激发学生对美好大自然的向往,体会亲近自然的愉快。
教学重点:识字、写字和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中悟,悟中读。
教学难点:通过对课文语言文字的朗读感悟,激发学生对美好大自然的向往,体会亲近自然的愉快。
根据本课教学要求及教学重难点,我把本课分为两个课时来进行教学。
第一课时:初读课文,把字音读准,把课文读通顺,大致了解课文内容,指导学生写好5个生字“戏、穿、柄、眨、蝈”。
第二课时: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中悟,悟中读。
通过对课文语言文字的朗读感悟,激发学生对美好大自然的向往,体会亲近自然的愉快。
指导学生写好2个生字“游、伞”。
二、说教学理念和方法(一)教学设计理念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
而感悟是一种复杂的心智和情感活动,也是一种心理能力。
【导语】《真想变成⼤⼤的荷叶》是⼀⾸⼉童诗,展现了孩⼦们在夏天的美好遐想,洋溢着浓浓的童真童趣。
这⾸诗由第⼀节开始,⼀步⼀步铺陈孩⼦的遐想,于遐想中⼜透出对⼤⾃然的向往和⼼灵的美好,读起来合情合理,易于引发学⽣的共鸣。
以下是整理的⼩学⼆年级语⽂《真想变成⼤⼤的荷叶》教案5篇相关资料,希望帮助到您。
1.⼩学⼆年级语⽂《真想变成⼤⼤的荷叶》教案 ⼀、齐读课题导⼊ ⼆、精读课⽂ 1、师:夏天来了,夏天是位⼩姐姐,看,她就在我们⾝边。
(学⽣欣赏夏天美景) 2、师:喜欢夏天⼩姐姐吗?那就热情地和她打个招呼吧!(学⽣⾃由说) 3、师:夏天⼩姐姐也热情地问我呢:想变点⼉什么?(课件出⽰句⼦)谁来替夏天⼩姐姐热情的问⼀问。
(学⽣读句⼦) 4、师:⼩朋友,你最想变什么呢?以六⼈为⼀⼩组进⾏合作学习。
友情提⽰(出⽰):把你最喜欢的句⼦美美地读给⼩伙伴听,互相说说听了朗读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还想到了什么? 5、交流汇报: 过渡:夏天⼩姐姐像个魔术师,你想变成什么就能变成什么!快告诉⼩姐姐吧,你想变什么? ⾬滴 学⽣说、读。
师随机表扬肯定:说得真美,(奖励图⽚),就让你变成透明的⾬滴。
让我们⼀起去欣赏透明的⾬滴,(多媒体显⽰⾬滴画⾯) 透明的⾬滴睡在绿叶上⼼⾥会怎么想呢? 你能读出他的快乐吗?(同桌互读,指名读,齐读) ⼩鱼 学⽣汇报,师随机肯定奖励。
(多媒体显⽰动画)你们想变成⼩鱼在这清凌凌的⼩河⾥快乐地游⼀游吗?(边做动作边读诗句) 蝴蝶 学⽣汇报,师随机肯定奖励。
师:看(多媒体显⽰)在这美丽的花丛⾥,这个⼩朋友变成了⼀只蝴蝶在花丛中飞来飞去,翩翩起舞,书上也⽤了⼀个词来形容的,你知道是哪个词语吗?(穿梭) 师:你能把这个词语读好吗?(指名读,齐读) 师:⽼师想采访⼀下这只⼩蝴蝶,刚才你在花丛中穿梭时的⼼情怎样? 你能读出当时的快乐吗?指名读可以加上穿梭的动作。
师:还有谁想变成快乐的蝴蝶?再指名读,想变蝴蝶的边穿梭边读(奖励图⽚)。
2023年真想变成大大的荷叶说课稿6篇真想变成大大的荷叶说课稿1说教材:1、教材简析:《真想变成大大的荷叶》是义务教化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语文(苏教版)小学二年级下册的一首儿童诗,全文由第一节起先,呈现了孩子们在夏天的美妙遐想,于遐想中又透出对大自然的憧憬和心灵的美妙,洋溢着浓浓的童真童趣。
全诗共5小节,通过“我”对夏天姐姐“想变点儿什么”的答问,绽开了丰富的想象,铺排出一系列想变的事物,落脚在变成大大的荷叶上。
这首诗歌重在写“变”,但“变”的过程中,也隐含了儿童的愿望,表现了他们酷爱自然的思想感情:雨滴是“透亮”的,河水是“清凌凌”的,蝴蝶穿梭于花丛,蝈蝈歌颂美妙生活,这是多么令人心驰神往的境界!而星星挤眼、新月生辉,尤其是荷叶这亭亭翠盖,上承雨点,下护小鱼,装饰着大自然,呈现了一派清爽可爱的景象,孩子们的憧憬之意、酷爱之情透纸欲出。
2、教学目标:(1)通过课文的朗读感悟,激发学生对美妙大自然的憧憬,体会、亲近大自然。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正确书写生字。
3、重点难点:在教学中,重点要指导学生通过对课文的朗读感悟,充分发挥想象,激发对大自然的酷爱之情。
诗的第五节,理解“我”为什么最想变成大大的荷叶,是教学的难点。
说教法:基于对教材的相识和学生的特点,采纳如下教法:1、角色体验法。
“注意体验”是《语文课程标准》重要的教化理念之一。
在本课教学中,从学生的生活入手,唤起学生生活与情感体验,通过有感情的、特性化的朗读和丰富的想象,体验夏天的美妙。
2、情境教学法。
低年级儿童形象思维占明显优势,借助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引导学生多种感官共同参加,把学生带进课文所描绘的情景之中,使学生产生身临其境的真实体验。
说学法:1、在朗读中感悟,在想象中体验。
2、合作学习。
说教学过程:第一课时简要说明1、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2、认读生字,读准字音。
3、用已驾驭的识字方法识记部分生字,指导书写。
重点说一下其次课时一、复习导入。
小学二年级语文《真想变成大大的荷叶》教案5篇【导语】《真想变成大大的荷叶》是一首儿童诗,展现了孩子们在夏天的美好遐想,充满着浓浓的童真童趣。
这首诗由第一节开始,一步一步铺陈孩子的遐想,于遐想中又透出对大自然的向往和心灵的美好,读起来通情达理,易于引发学生的共鸣。
以下是作者整理的小学二年级语文《真想变成大大的荷叶》教案5篇相干资料,期望帮助到您。
1.小学二年级语文《真想变成大大的荷叶》教案一、齐读课题导入二、精读课文1、师:夏天来了,夏天是位小姐姐,看,她就在我们身边。
(学生观赏夏天美景)2、师:爱好夏天小姐姐吗?那就热情地和她打个招呼吧!(学生自由说)3、师:夏天小姐姐也热情地问我呢:想变点儿什么?(课件出示句子)谁来替夏天小姐姐热情的问一问。
(学生读句子)4、师:小朋友,你最想变什么呢?以六人为一小组进行合作学习。
友谊提示(出示):把你最爱好的句子美美地读给小伙伴听,相互说说听了朗诵你好像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还想到了什么?5、交换汇报:过渡:夏天小姐姐像个魔术师,你想变成什么就可以变成什么!快告知小姐姐吧,你想变什么?雨滴学生说、读。
师随机夸奖肯定:说得真美,(嘉奖图片),就让你变成透亮的雨滴。
让我们一起去观赏透亮的雨滴,(多媒体显示雨滴画面)透亮的雨滴睡在绿叶上心里会怎么想呢?你能读出他的快乐吗?(同桌互读,指名读,齐读)小鱼学生汇报,师随机肯定嘉奖。
(多媒体显示动画)你们想变成小鱼在这清凌凌的小河里快乐地游一游吗?(边做动作边读诗句)蝴蝶学生汇报,师随机肯定嘉奖。
师:看(多媒体显示)在这美丽的花丛里,这个小朋友变成了一只蝴蝶在花丛中飞来飞去,翩翩起舞,书上也用了一个词来形容的,你知道是哪个词语吗?(穿梭)师:你能把这个词语读好吗?(指名读,齐读)师:老师想采访一下这只小蝴蝶,刚才你在花丛中穿梭时的心情怎样?你能读出当时的快乐吗?指名读可以加上穿梭的动作。
师:还有谁想变成快乐的蝴蝶?再指名读,想变蝴蝶的边穿梭边读(嘉奖图片)。
《真想变成大大的荷叶》教学设计2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9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2个字只识不写。
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通过对课文的朗读感悟,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向往,体会亲近自然的愉快。
教学重点:理解由生字组成的新词,感情朗读并背诵课文;激发学生对美好大自然的向往,体会亲近自然的愉悦。
教学难点:理解“我”为什么最想变成大大的荷叶。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激情1、同学们,你们看,夏天已经来了,夏天像位小姐姐,她还向我们提出问题呢。
听她在问什么?(教师配乐范读、动画课件)2、注意听了吗夏姐姐提了什么问题?(想变点儿什么)3、谁能像小姐姐一样问?4、一个变字让我们展开了很多的想象,课文中的这个“我”是怎么回答的呢?“我”想变点儿什么呢?自己小声读课文。
板书:“我”……变……。
?二、初读课文知情1、课文总共几个小节?指名朗读分小节朗读课文2、根据学生读课文,相机纠正3、小朋友第一次就能把课文读通顺了,那现在你知道课文中的“我”都想变点儿什么呢?4、根据学生回答指导(①找全;②我想变……)三、品读课文悟情(一)教学第二小节1、谁来找写雨滴的句子2、看图,多可爱的小雨滴啊,晶莹透亮的谁来读(出示:透明)3、声音不一定要高(指导朗读)4、在这青翠的绿叶上睡着,知道为什么想变雨滴了吗?(教学睡着)5、睡得怎么样?指导朗读睡着,轻轻的读6、睡得多么香甜啊,人们喜欢那葱翠的绿色,小雨滴也喜欢啊,让我们再读读过渡:这次睡得可香了,谁找到变小鱼的句子啦!1、(生读句子)你读正确了,声音放开就更好了(再读)2、我为什么想变小鱼(河水很凉快,小鱼在河水里很快活。
)3、是啊,在河水里,小鱼可以——生接:自由地游来游去4、出示生字——游,只有在水里才能游来游去,所以偏旁是三点水5、在什么样的河水里游(清凌凌的河里)6、看,你们从哪里感受到清凌凌的(出示图)7、你都看到什么什么啦8、这么清澈的小河,谁能读好这个词(出示:清凌凌)9、还能把这一句读好10、你游得很快乐,我们一起来11、滴美丽舒服,小鱼自由快乐,难怪我想变成他们,让我们一起读好这一段。
《真想变成大大的荷叶》第二课时说课稿一、说教材课文«真想变成大大的荷叶»是一首儿童诗,展现了孩子们在夏天的美丽遐想,弥漫着浓浓的童真童趣。
全诗共五个小节,第一节写夏天这位〝小姐姐〞问我在夏天想变点儿什么;第二、三、四节区分写〝我〞在令人神往的夏天想变成什么;第五节写〝我〞为什么〝真想变成大大的荷叶〞。
诗歌包括丰厚,言语浅鲜明快,亲切生动,富有儿童情味。
遵照新课标〝以人为本,促进集体谐和开展〞的基本实际,依据课标对低年级阅读教学的阶段要求和苏教版教材编写的意图。
本课设计教两课时,执教的是第二课时。
以尊重先生情感,张扬先生特性为立足点,紧紧围绕〝读好书,写好字〞这两大教学重点,经过多种方式的读说训练,让先生自动积极的思想和情感活动,加深对课文的了解和体验。
经过读中悟,悟中读,使先生取得思想启迪,享用审美乐趣。
故制定本课的教学目的及重难点为:教学目的(从认知、技艺、情感三个维度停止设计):①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诵课文,背诵课文。
②学会本课7个生字,看法绿线内的4个字。
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③经过对课文的朗诵感悟,激起先生对美妙大自然的向往,体会亲近自然的愉快。
教学重点:识字、写字和有感情地朗诵课文,读中悟,悟中读。
教学难点:经过对课白话语文字的朗诵感悟,激起先生对美妙大自然的向往,体会亲近自然的愉快。
依据本课教学要求及教学重难点,我把本课分为两个课时来停止教学。
第一课时:初读课文,把字音读准,把课文读迟滞,大致了解课文内容,指点先生写好5个生字〝戏、穿、柄、眨、蝈〞。
第二课时:有感情地朗诵课文,读中悟,悟中读。
经过对课白话语文字的朗诵感悟,激起先生对美妙大自然的向往,体会亲近自然的愉快。
指点先生写好2个生字〝游、伞〞。
二、说教学理念和方法(一)教学设计理念阅读教学是先生、教员、文本之间对话的进程,应让先生在自动积极的思想和情感活动中,加深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索。
而感悟是一种复杂的心智和情感活动,也是一种心思才干。
《真想变成大大的荷叶》教案(精选12篇)《真想变成大大的荷叶》教案篇1教学目标:1.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文中描绘的美丽情景,分享课文流露出的热爱生活的情趣。
2.引导学生展开想象,锻炼语言表达能力。
3.能在田字格内正确、规范地书写“戏、柄”。
教学重难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文中描绘的美丽情景,指导学生规范书写“戏、柄”。
难点是展开想象,锻炼学生的思维和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新课1.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齐读课题。
从一个真字可以看出想变成大大的荷叶的愿望很强烈。
谁来读好课题?(你的愿望很强烈,你这张荷叶真大啊)齐读2.夏姐姐给小朋友们带来了一些词语,谁能把这些词语读正确?指读齐读二.深入学习过渡:温暖的春天过去后,夏天来了,夏天是位热情的小姐姐,一看到小朋友,就和你们打招呼,谁来当回夏姐姐,和小朋友打打招呼。
点:想变点儿什么呢?(指读,齐读)(一)学习第一小节夏姐姐可真热情,是啊,你们想变点什么呢?请小朋友自己读读这一小节。
(二)学习第二小节(1)这是一个怎样的雨滴?点:透明是啊,特别是在阳光的照耀下,这个雨滴看上去很透明,晶莹剔透。
点图片它象什么?谁来把这个晶莹剔透的雨滴读出来?指读(你的朗读我看到了一颗闪闪发亮的雨滴)(2)透明的雨滴睡在绿叶上会是什么样子的呢?接下来老师来读这句话,请小朋友将课桌想象成绿叶,演演这个睡在绿叶上的雨滴。
师读,问:小雨滴,睡在绿叶上感觉如何?(3)睡在绿叶上的雨滴很舒服,很开心。
谁来美美的读一读。
齐读。
(4)小雨滴很开心,有的微侧着身子,有的闭目养神,有的舒展双臂,可是有那么一个雨滴很淘气,他在绿叶滚来滚去,哎呀,一不小心,就滑入了小河,变成了什么呢?出示句子:谁来继续往下读(5)指读---(6)评点:点:清凌凌读好(指读)“清凌凌”你想到了什么?河水真清,生活在这里肯定很快乐,让我们一起去看看快乐的小鱼吧。
你觉得这些小鱼看上去怎么样呢?那你能把这种快乐读出来吗?(指名读)(7)让我们和雨滴一起做梦和小鱼一起欢快地无拘无束游戏吧。
《真想变成大大的荷叶》教学设计5【教学目标】1、会认“梭嬉”两个生字,学写生字表中的“伞、眨、热”3个不同结构的生字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诗歌,争取随堂背诵课文。
3、通过朗读感悟,激发学生对美好大自然的向往,体会亲近自然的愉快。
【教学重点】1、认读本课生字、词语,正确、规范地书写本课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通过反复朗读,唤起学生对夏天生活的感受和体现,引发学生融于大自然,和大自然相亲相近的渴望。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课件、生字卡片、教杆、红笔、田字格卡片2、学生准备:课本、铅笔盒、四线方格本、荷叶形状发言评价卡【教学过程】一、交流导课、揭题设疑1、板书(真想)同学们,你能和我说说,你真想做什么呢?2、你们的奇思妙想真是有趣极了,这是什么呀?(教师贴荷叶)这是怎样的荷叶呀?(大大的荷叶)3、有位小朋友,真想变成大大的荷叶,(板书)4、指名读课题预设:他重读了“大大的”这个词,你想怎么读?这个同学重读了“真想”这个词,你还想怎么读?5、你们读得好极了,让我们带着自己的想法,一起来读课题吧。
二、初读课文,集中识字1、想自己读一读吗?把课本轻轻地翻到120页。
自己来读书,借助拼音读准生字朋友,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读完后就挺直腰板坐端正。
2、翻到后面的生字表,指着生字考一考你的同位。
如果他不会读,你教教他,如果他读对了,伸出大拇指来夸夸他吧。
3、小腰板挺起来,我们先和生字朋友打招呼吧。
(1)整屏出示词语,自己试着拼读。
(带拼音)(2)开火车的方式检查读词语。
(去拼音)眨眼的“眨”字,你想怎么记?(做动作是个记字好方法)清凌凌,你还会说这样的词吗?这样的词是ABB式词语。
“弯弯的”和“静静地”两个de一样吗?再读一读。
4、让我们再齐读一遍词语卡片。
5、(同学们表现得真棒!)现在,老师要奖励大家做小游戏了。
老师有要求,我要认真听。
每人有一个信封,里面装着生字卡片,把卡片一张一张摆在桌面上,看谁摆得又快又安静。
小学语文《真想变成大大荷叶》说课稿小学语文《真想变成大大荷叶》说课稿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说课稿,借助说课稿可以更好地提高教师理论素养和驾驭教材的能力。
那么应当如何写说课稿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小学语文《真想变成大大荷叶》说课稿,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小学语文《真想变成大大荷叶》说课稿1一、说教材课文《真想变成大大的荷叶》是一首儿童诗,展现了孩子们在夏天的美丽遐想,洋溢着浓浓的童真童趣。
全诗共五个小节,第一节写夏天这位“小姐姐”问我在夏天想变点儿什么;第二、三、四节分别写“我”在令人神往的夏天想变成什么;第五节写“我”为什么“真想变成大大的荷叶”。
诗歌蕴含丰富,语言浅显明快,亲切生动,富有儿童情趣。
遵循新课标“以人为本,促进个体和谐发展”的基本理论,根据课标对低年级阅读教学的阶段要求和苏教版教材编写的意图。
本课设计教两课时,执教的是第二课时。
以尊重学生情感,张扬学生个性为立足点,紧紧围绕“读好书,写好字”这两大教学重点,通过多种形式的读说训练,让学生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和体验。
通过读中悟,悟中读,使学生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
故制定本课的教学目标及重难点为:教学目标(从认知、技能、情感三个维度进行设计):①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②学会本课7个生字,认识绿线内的4个字。
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③通过对课文的朗读感悟,激发学生对美好大自然的向往,体会亲近自然的愉快。
教学重点:识字、写字和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中悟,悟中读。
教学难点:通过对课文语言文字的朗读感悟,激发学生对美好大自然的向往,体会亲近自然的愉快。
根据本课教学要求及教学重难点,我把本课分为两个课时来进行教学。
第一课时:初读课文,把字音读准,把课文读通顺,大致了解课文内容,指导学生写好5个生字“戏、穿、柄、眨、蝈”。
第二课时: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中悟,悟中读。
通过对课文语言文字的朗读感悟,激发学生对美好大自然的向往,体会亲近自然的愉快。
《真想变成大大的荷叶》说课稿
一、依据课标,说理念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低年级语文教学要让学生“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诵读儿歌、童谣和浅近的古诗,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
在新课标的指导下,我对本课的设计理念是:以读为主,以读代讲。
加强朗读和背诵,淡化内容理解,创设情境调协动学生的情感参与,让学生在读中感知、在读中感悟,在读中积累;在读中形成语感,在读中学会读书。
二、紧扣特点,说教材
1.教材分析
《真想变成大大的荷叶》是一首富有想象力、充满感情的优美诗歌,展现了孩子们在夏天的美丽遐想,洋溢着浓浓的童真童趣。
全诗共5小节,通过“我”对夏天姐姐“想变点儿什么”的答问,展开了丰富的想象,铺排出一系列想变的事物,落脚在变成大大的荷叶上。
这首诗歌重在写“变”,但“变”的过程中,也隐含了儿童的愿望,表现了他们热爱自然的思想感情,孩子们的向往之意、热爱之情透纸欲出。
诗歌用儿童的眼光看待世界,用儿童的思维想象世界,用儿童的笔触描绘世界,让学生在朗读、观察、想象、美读的过程中,架起抽象的语言文字符号与形象的自然画面间的桥梁,感受语言的优美,体会诗歌的意境,获得阅读的乐趣与美的熏陶。
2.教学目标
依据新课标要求、教材特点及学生现有的认知水平,我特拟定了第二课时的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学会本课9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2个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能力目标: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情感目标:有所体会并进而分享诗中流露出的热爱生活、驰骋想象的情趣。
3.教学重难点
重点:理解生字新词,感情朗读并背诵课文;激发学生对美好大自然的向往,体会亲近自然的愉悦。
难点:理解“我”为什么最想变成大大的荷叶。
三、联系实际,说策略
1.说教法
教无定法,贵在用法。
低年级孩子好奇心强,活泼好动,具体形象思维占明显优势,我运用喜闻乐见的方式,引领学生走进文本所展示的图画中,感受人与自然环境的和谐。
(1)创设情境
借助现代化的教学手段,用音乐渲染情境,用语言描绘情境,使学生产生身临其境的真切体验,达到景与情的统一、情与景的交融。
这种教学方法尤其适合运用在低年级的诗文教学中。
低年级儿童形象思维占明显优势,在课堂上引导学生多种感官共同参与,进行看、听、想、品一体化的语文实践活动,可以使他们获得立体的语言信息。
另外,情境教学法能充分地再现诗文优美的意境,使学生充分展开想象,用自己的心灵去感受美,用自己的语言去表现美,使诗文中蕴含的丰富的美育因素得到充分挖掘,使语文与美育和谐地得以整合。
(2)导读教学法
张田若先生说:“阅读教学第一是读,第二是读,第三是读”。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
”可见语文教学必须以读为本,因为诗歌的语言凝练,韵味无穷,所以在教学中,我采用了多种形式的朗读:自由读、指名展示读、合作读、表演读、配乐读……让学生在反复的品读中体会诗歌的意境,激发学生的情感,丰富学生的想象,以读为主,以读代讲,再结合图画等手段,引导学生联系生活,读中悟情,走进文本的情感世界。
(3)鼓励赏识法
一年级的孩子最喜欢听到老师表扬和赞赏,教学中我及时地评价学生,鼓励和赏识,激励学生充分地展示自我,体味成功,激起他们的学习兴趣,增强他们的自信心。
2.学法指导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造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
①朗读感悟法
阅读能培养学生感受、理解、欣赏、评价的能力,而自读、自悟是阅读的基础。
阅读也是低年级教学最基本最重要的方法,让学生在读中感知、感悟、积累,在读中形成语感,在读中学会读书。
因此,本课教学中,我始终引导学生通过自由读、个体读、合作读、表演读、配乐读等多种读法来让学生享受朗读。
“讲解只能让人知道,朗读却可以让人感受”,在诗化般的朗读中,进入优美的意境,可视、可感、可触,层次丰富,气氛浓郁。
②自主、合作的学习方法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
在教学中,充分体现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原则,通过师生之间,生生之间面对面地听、说、读、问、评、议、写等学习方法,培养学生自主、合作学习的能力。
四、感情互动,说流程
(一)激活经验,揭示课题
心理学研究表明,激活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能让学生快速轻松的进入学习状态。
上课伊始,我以轻松谈话的形式,激活学生既有的生活经验,引导学生从穿着、饮食、动植物、气候等方面来感知“夏天小姐姐”的形象,赋予无生命的夏天以生命意象,引起学生和大自然相亲、相融、相近的渴望。
(二)初读感知,学习生字
老师配以音乐的范读,让学生初步感知儿歌,然后再让学生自己读儿歌,并在语言环境中自由拼读生字。
在识字的过程中,我把生字写在荷叶上,学生来读词语,让学生轻松愉快地识字,体现了在玩中学,在乐中提高了学习的效率,巩固生字。
(三)品读诗文,读中感悟
全文共五个小节,学习第一小节时,我重点抓住“热情”一词,先让学生热情地读读夏天姐姐的话,然后两个同桌面对面,脸带笑容,热情地读读第一小节。
杨再隋教授说:“引导学生进入情感体验过程,教师要适时引起学生思维冲突。
——体验课文的情感因素并与之共鸣,这是教学成功的关键。
”本环节我创设文本情境,利用“角色”这一触动学生的情感点,让学生亲身经历角色的动作,通过游一游、飞一飞、唱一唱,体验角色的独特感受,真正使学生对文本由“近”感到“真”,由“真”感
到“亲”、“乐”,从而引起共鸣。
在学习第二、三、四小节时,我先
让学生说说文中的小诗人要变什么,相机把学生说到的东西贴于黑板。
之后,我创设了一个情境,自己扮演夏天姐姐,让学生展开想象,变雨滴、小鱼、蝴蝶、蝈蝈、星星、新月、荷叶,并配以相关的雨滴、小鱼等图片奖励,让学生从情景中体验自己就是一滴小雨滴,一条小鱼,一只蝴蝶,一只蝈蝈等,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讲第二小节时,我先引导学生体会小雨滴的感受,舒服、美丽,并通过朗读让学生体会小雨滴的感受。
接着,引导学生体会小鱼的快乐,为什么快乐呢,是因为有“清凌凌”的河水,由此让学生理解“清凌凌”的意思。
讲第三小节时,我用课件出示美丽的小蝴蝶图片,指名学生读小蝴蝶的句子,重点理解穿梭一词,让全班变成一个美丽的大花园,两个学生做小蝴蝶在花园里穿梭,配以优美的音乐,使得整个场面温馨漂亮。
随着蝈蝈声的响起,引出了蝈蝈的快乐,在师生快乐的歌声中,让学生体会快乐,并快乐的朗读。
第四小节的学习中,先让学生体会宁静的夜晚中星星和新月的美丽,并带着感情美读。
之后引出“最后,我看见小小的荷塘,真想变成大大的荷叶”,进入第五小节的学习。
第五小节中,通过让学生自读思考,教师引导等方式,让学生突破本课的教学难点:为什么当我看见小小的荷塘时,真想变成大大的荷叶?引导学生体会荷叶给人带来快乐,也快乐了自己,正如这句话所说:赠人玫瑰,手留余香。
之后,让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说说什么来了,在荷叶上或者下干什么?紧接着,我做了小小的总结,回顾课题。
整篇课文的学习中,我结合生活经验搭建语文实践活动的平台,为学生情感体验铺设了基础,最后让学生带着喜爱的语气来再读课文,尽情的朗读,入情入境,情景中积累感悟,这样感悟和朗读课文便有了依据。
(四)朗读背诵,丰富积累
首先配乐朗读课文,回归整体,让学生在朗读中整体感受诗歌的意境美、语言美,激发孩子们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接着,背诵全文。
语文学习的目的是为了用,要用就必须要有足够的积累,背诵是积累的基础,让学生背诵诗歌,丰富了语感和语言材料。
(五)发挥想象,拓展创新
得法于课堂,延伸于课外,提高语文实践能力,这是语文教学的目
的,最后安排这个拓展环节,有效地帮学生习得语言、发展语言。
诗歌篇幅是有限的,学生个性化体验的空间是无限的,学生用诗的语言,仿照课文表达自己想变……在富有个性、自由表达的过程中,学生想象更任意驰骋,内心的独特感受更得以抒发。
学完诗歌后,我让学生发挥,来说说,在这美丽的夏天,你想变什么?帮助学生运用语言,丰富语言,在广阔的生活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能力。
由此,拓展延伸,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
(六)小结
随着课铃的响起,一堂课也接近了尾声,我总结了整堂课的学习内容,并对学生给予的美好的愿望。
五、说板书设计
根据低年级学生喜欢直观形象的心理特点,本课的板书我采用了剪贴画为主的设计,课题写在上边,大大的荷叶贴于中间,四周环于雨滴、小鱼、蝴蝶、蝈蝈、星星和新月,美观大方直观,从视觉上给孩子们美的熏陶。
六、说教学反思
薛法根老师所说:“语文,因生活而灿烂!如果不能触及学生的心灵,不能触及学生的现实生活,语文就是灰色的!”在整堂课中,我想通过老师的引导,通过大自然的美好,通过知识的魅力让学生感受语文的灿烂。
但回顾今天这堂课,我觉得自己驾驭课堂的能力还有待提高,教学语言还不够丰富、精炼,评价语言单一,在利用课堂生成这一资源时,利用的不是很好。
我想 “梅花香自苦寒来,宝剑锋自磨砺出。
”只要自己肯“磨砺”,就一定会拥有一把“亮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