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抗原抗体反应的类型
分5大类型:
沉淀反应; 凝集反应; 补体参与的溶血反应、补体结合试验; 中和试验; 免疫标记技术。
思考题: 1.抗原抗体反应的原理 2.抗原抗体反应的特点 3.影响抗原抗体反应的主要因素 4.抗原抗体反应分哪些种类? 5.什么是交叉反应,有无特异性,为什么?在 临床工作中有何意义?
第二章 抗原抗体反应 (p12)
抗原抗体反应(antigen-antibody reaction)是指抗原和相应抗体之间所 发生的特异性结合反应,这种结合具有 高度特异性,它既可以发生在体内,也 可以发生在体外。
• 发生在体内的抗原抗体反应,是机体体液 免疫效应的表现方式,具有溶菌、杀菌、 中和毒素及调理吞噬的作用。
•
范得华力(又称电子云力):
该力是原子与原子、分子与分子间相互接近时 由分子的极化作用而产生的一种吸引力。 当Ag、Ab两分子外层轨道上的电子相互作用时, 电子云由于偶极摆动而产生吸引力,从而促使 Ag、Ab的结合。
该力大小小于静电引力。
•
氢键:
该力是由于分子中的H原子和电负性较大的O、 N、S原子间的相互吸引而形成的。 Ag( -NH2、 -COOH 、-OH 、-SH) Ab ( -NH2、 -COOH 、-OH 、-SH) 可形成氢键桥梁,促使Ag、Ab的结合。 氢键对于维持生物大分子(AgAb)的形态和结 构有重要作用。它的大小大于范得华力。
第三节 抗原抗体反应的影响因素
自身因素:
• 1.Ag:与Ag的理化性质、抗原表位的数 目及种类有关; • 2. Ab:与Ab的来源有关:是R 型抗体或H 型抗体; 与Ab的特异性、亲合性有关; 与Ab的浓度有关。
环境因素:
1.电解质:一般实验室所用电解质都是生理 盐水(0.9% NaCl),浓度不能过高。浓度过 高,会使Ab蛋白质优先沉淀而出现盐析现象。 2.PH:一般为PH 6-9。当PH<3时,可出现 颗粒性的非特异性凝集,称酸凝集;当PH过 高,可造成碱变性。 3.温度:抗原抗体反应的常用温度为37°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