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小学信息技术等级考试

中小学信息技术等级考试

中小学信息技术等级考试
中小学信息技术等级考试

中小学信息技术等级考试

八九年级通用

根据实际情况,本学年上学期八九两个年级主要练习“中小学信息技术等级考试系统”中的内容:文字处理、windows基本操作、计算机基础知识、浏览器和电子邮件等。

第一部分:文字处理(Word操作)

主要学习内容:1、查找替换;2、文字块操作;3、文字格式化;4、段落格式化;5、页面设置

教学时间:4课时

教学方法:讲练结合。教师精讲——学生练习——讨论交流——教师总结,解决问题

第一课时:

学习内容:中小学信息技术等级考试系统使用方法;Word中的查找替换功能。

1、认识中小学信息技术等级考试单机版:名称、图标

2、登录中小学信息技术等级考试系统的方法:打开系统——考试提示(提醒学生认真看考试提示)——关闭考试提示——考生登录——考号:0101010101010101~0101010101010110——点击“考生登录。

3、介绍考试系统中的几个模块。

4、学习文字处理模块中的第一部分:Word查找替换功能

点击“操作技能”——文字处理,出现Word操作试题,然后根据试题中的提示,找到Word 文档。这是本节中难点,要重点讲解:

右键单击开始按钮,点击资源管理器,

根据提示,找到考生文件夹—ITEXAM

单击ITEXAM,找到名为“Wordst”的Word文档,打开然后,按要求做第一题:查找替换

5、学生练习,遇到问题讨论交流,教师巡回指导。检查学生的操作情况。

6、小结。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文字处理中的“文字块操作”和“字体格式化”

教学方法:以学生练习为主,教师适当点拨。

这两部分内容学生基本掌握,教师只是指导其中的部分后进生。

一、教师精讲:

1、快操作:

文字块的选定方法;

复制和移动的区别

“移动到文章最后,成为最后一段”,操作时,先将光标移到文章最后,然后回车,让光标移到下一段,再粘贴。

2、字体格式化:

文字工具的使用。

二、学生练习

三、检查学生做题情况

四、教师小结。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段落格式化、页面设置

教学方法:以学生练习为主,教师适当点拨。

一、进入系统

二、学习目标:本节课学习文字处理模块中4、5两部分内容:段落格式化和页面设置。

三、教师精讲点拨

段落格式化时,各种单位可按要求键入。

设置完成后,点击“确定”按钮,然后存盘,关闭Word。

交卷。

四、学生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五、教师小结

第四课时:

复习、检测系统中文字处理模块。

Windows操作

一、资源管理器的使用

[教学目的与要求]

1、理解目录的树状结构

2、会使用资源管理器

3、会查找文件和文件夹

4、熟练掌握路径和地址的概念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认识资源管理器

1、启动资源管理器:资源管理器启动的方式有多少种?请同学们示范一下。

二、

2、认识资源管理器窗口

如图:资源管理器窗口分两部分,左侧是电脑的树状结构目录列表;右侧是文件夹列表,它将我们在左侧所选中的文件夹中的内容显示出来。

单击“资源管理器”左侧的“C盘”盘符,“C盘”呈反色显示,“地址栏”显示出“C:\”,表明当前打开的是“C盘”。右侧窗口显示的内容为C盘下的文件夹与文件。

我们知道,计算机的信息是以文件的形式存放在存储器里的,那么电脑是如何来管理这些文件的呢?前面我们学过用“我的电脑”来管理文件与文件夹。而这节课我们介绍的是资源管理器,那么这两个软件有什么区别呢?我们来比较一下两个软件的窗口:

“我的电脑”只相当于资源管理器的一部分,而且在运用过程中,资源管理器比我的电脑要灵活。

刚才我们提到了左侧窗口是文件目录的树状结构,为什么我们要把它称为树状结构了,我们看看下面的图:

从图中可以看出,“桌面”是最顶层的系统文件夹,它的下面有“我的文档”、“我的电脑”、“回收站”……

单击“资源管理器”左侧【我的电脑】前的,【我的电脑】被展开。而且变成了。

我们发现,在【我的电脑】中有软盘A、硬盘C、D、光盘F、控制面板……说明前面有的文件夹中有下一层的文件夹,我们称它为子文件夹。

再单击一下,“我的电脑”又折叠起来了。

注:表示此文件夹底下还有子文件夹,但没有显示出来。

表示此文件夹底下的子文件全部显示出来了。

没有的表示这些文件夹底下没有子文件夹。

由此,如果我们把“桌面”看成是树根,文件夹看成是树枝,文件看成是树叶,那整个电脑里的文件与文件夹不就是一棵树了吗?

二、查找文件或文件夹

资源管理器对电脑里的储存的文件和文件夹了如指掌,利用它可以方便地查找某个文件或文件夹。下面我们来看看C盘里有没有“winmine”。

步骤一:打开“资源管理器”,单击左侧文件夹清单中的C盘

步骤二:单击菜单栏上的“工具”,在“查找”子菜单中选择“文件或文件夹”命令,弹出“查找”窗口。

步骤三:输入“winmine”后单击“开始查找”按钮。

那么我们就找到了文件名中包含“winmine”的所有文件了,但他们究竟是在电脑的什么地方呢?“查找”窗口告诉我们,“winmine”这个应用程序在c:windows文件夹里,“winmine”帮助文件在C:\windows\help文件夹里。

这里的C:\windows和C:\windows\help叫文件的地址,它跟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地址非常相似。例如:我们要写信给同学,寄信就必须写上地址,告诉邮递员信该给谁。例如:广东碧桂园学校初一(4)班XXX同学。这就是一个地址,而电脑中的地址也是一样,用于选择大家这个文件究竟是指哪一个。C:是指盘符,C:\是指C盘的根目录,C:\windows是指C盘根目录下的Windows目录(目录即我们所说的文件夹)。

试一试:请指出format.exe这个应用程序地址。

方法:先查找format.exe这个文件,然后根据查找结果说出它的地址。

三、学生练习

1、启动资源管理器,查看C盘的内容。

2、查找C盘上的Wordpad文件。

3、在服务器上的\ST\1(x)\文件夹上建立一个自己的文件夹。

4、把Wordpad文件复制到自己的文件夹中。

5、把自己文件夹中的Wordpad文件改名为“写字板”。

二、文件与文件夹的操作

教学目的与要求

1.了解文件与文件夹的概念

2.掌握文件与文件夹的命名规则

3.掌握常见的文件类型

4.掌握文件夹以及文件的各种操作

5.能建立新文件并命名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重难点]

文件及文件夹的复制删除更名等操作

[教学过程]

一、导课:

我们在教室内的每一名学生都用一个唯一的名字,而我们这所有的同学又组成了一个大的班级,这样一来方便了各种管理。那么在计算机中人们也用相同的方法进行管理。

硬盘

C盘

D盘

E盘

F盘

二、文件与文件夹的概念:

文件是指有名字的相关数据的组合。每个文件都有自己唯一的名字,这个名字叫做文件名。它可以是程序、数据、文稿、声音、图像等。

为了便于管理把许多文件放在一起就形成了一个个的文件夹。形状如下:

文件夹

文件

文件

文件

三、文件与文件夹的命名规则:

win98对于文件和文件夹实行“按名存取”原则。文件与文件夹名可由英文字母、汉字、数字、符号等字符组成。名字最长可用255个字符,但不能用?、\、/、:、*、”、<、>、等字符。还要遵循不重名原则。

常见文件类型:

根据文件所含内容的不同,可将文件分成许多不同的类型并用扩展名加以区别,常见的文件扩展名有:

可执行程序的扩展名为:COM EXE。

文档文件的扩展名:WPS TXT DOC RTF。

图像文件的扩展名:BMP PCX JPG GIF。

音频视频文件的扩展名为:W A V MID A VI。

我们可以根据每个文件的扩展名来判断文件的类型。我们在保存文件时也应注意保存正确的文件类型。

四、文件及文件夹的操作。

1、文件夹的操作

打开我的文档,新建两个文件夹。

文件新建文件夹

更名为:“练习1”“练习2”

如上图所示:

把我的文档中的任何一个文件复制到“练习1”中

打开“练习1”看一看复制的文件是否在其中

(3)打开两个窗口,把其中一窗口内的文件利用鼠标的拖动功能来实现文件的复制或移动。明确操作步骤。

(4)把“练习1”内的文件删除,在把“练习1”文件夹删除。

(可以利用命令菜单栏中的删除命令;也可以利用工具栏中的删除快捷键同样也可以利用单击鼠标的右键调出命令快捷键用其中的删除命令删除文件夹)

在以上各种操作中应明确文件或文件夹所在的位置,能快速找到所需文件,并对其进行必要的操作。这就要明确在找寻过程中明确路径概念,注意观察所出现的对话框,在其中找好或键入正确的地址,以便让计算机能确认文件所在位置便于操作。

五、练习

练习时间,根据本节课所学内容,在D盘上建立属于自己的文件夹。

三、文件操作

[教学目的与要求]

(1)掌握选定一个和多个文件的方法。

(2)掌握删除、复制和移动文件的操作方法。

(3)认识“回收站”作用。

(4)能够理解移动与复制的区别。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重难点]

重点:选定文件,删除、移动和复制文件和文件夹。

难点:利用鼠标器的单击、右击操作。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小明从计算机C盘的“My Document”文件夹中找到了他的图画文件,他觉得有的图画文件他不想要了,想选几个画得较好的图画文件保存到软盘上带回家,再将这些文件转移到D 盘中。可是小明不会操作,你们想不想帮助小明呀?既然想帮助小明,首先你自己要学会,然后才能帮助小明。今天我们学习文件的操作。

二、新授

1.选定文件

师:在C盘的“My Documents”文件夹窗口,“画1.bmp”“画3.bmp”“画6.bmp”这三个文件不想要了,要把它删除。怎么办?

(师边讲解边演示)首先要选中这三个文件,但是鼠标器每次只能选中一个文件,这时按下Ctrl键不放,再单击“画1.bmp”“画3.bmp”“画6.bmp”文件,松开Ctrl键,这时这三个文件都被选定了。

师:要选定多个文件,按住Ctrl键不放,再单击文件;对于选定连续排列的文件,可以单击第一个文件,然后按住Shift键不放,再单击最后一个文件,松开Shift键。

这时这些文件就被选中了。如果要撤消选定的文件,只要单击选定文件旁边的空白处。[试一试]

选中C盘“My Documents”文件夹中的“画1.bmp”“画2.bmp”“画3.bmp”文件,再撤消。2.删除文件

删除硬盘中文件

(师边讲解边演示)单击“文件(F)”菜单中的“删除(D)”命令,弹出“确认删除多个文件”对话框,再单击“是(Y)”按钮,这些选定的文件“画1.bmp”“画3.bmp”“画6.bmp”就被删除了。

师:被这样删除的文件,被放在了“回收站”中了。

[读一读]

师:选定要删除的文件后,也可以直接按键盘上的Delete 键,完成删除操作。

[练一练]

打开C盘“My Document”文件夹窗口,选定几个已不需要保存的文件,用鼠标器将它们拖动到“回收站”,再确认删除。

师:删除文件除了用菜单和键盘以外,将文件拖到“回收站”也可以删除文件。如果“清空回收站”,那么文件将被全部删除,没有办法再恢复了。所以同学们在使用计算机时,不要随意乱删文件或文件夹,以免造成文件丢失,甚至影响计算机的启动。

3.复制文件

师:小明想把C盘“My Documents”文件夹中的“画4.bmp”“画5.bmp”复制到软盘中,怎么办?

(板书:二、复制文件)

(师边讲解边演示)打开C盘“My Documents”文件夹窗口,先选定几个需要复制的文件,

“画4.bmp”“画5.bmp”文件,然后单击[“编辑(E)”菜单中的“复制(C)”命令或单击工具栏中的“复制”按钮]。

(板书:选定文件—“编辑”—“复制”)

(师边讲解边演示)选单击“A:\”驱动器图标,再单击“编辑(E)”菜单中的“粘贴(P)”命令或工具栏中的“粘贴”按钮,窗口中将显示复制的几个文件。

[试一试]

(师边讲解边演示)我们还可以用快捷菜单来将文件复制到软盘中。在“My Documents”文件夹中,选定“画1.bmp”“画 2.bmp”文件,在选定的文件上右击,这时弹出快捷菜单,将指针依次指向快捷菜单中的“发送到(N)”“3.5英寸软盘A:\”命令再单击,可以将这几个画图文件保存到软盘上。

4.移动文件

(师边讲解边演示) 打开C盘“My Documents”文件夹窗口,先选定“画4.bmp”“画5.bmp”“画6.bmp”,然后单击“编辑(E)”菜单中的“剪切(T)”命令或单击工具栏中的“剪切”按钮。

(板书:选定文件—“编辑”—“剪切”)

(师边讲解边演示)再打开D盘“小明的文件”文件夹窗口,单击“编辑(E)”菜单中的“粘贴(P)”命令或工具栏中的“粘贴”按钮,窗口中将显示这两个文件。

师:除了用菜单对文件进行复制和移动外,还可以用鼠标的拖动操作来实现。

学生操作。

三、小结

(1)复制文件常用哪几种方法?

师:一是菜单操作;二是工具栏的“复制”“粘贴”按钮;三是快捷键操作;四是鼠标拖动操作。

(2)文件的复制和移动有什么区别?

师:复制文件是将文件复制一份或多份,而且该文件的位置不变;移动文件是将文件从一个地方移动到另一个地方,相应的该文件由一个位置移到另一个位置。

四、作业

将C:\My document中的“画1.bmp”“画2.bmp”“画3.bmp”复制到软盘上,再将“画1.bmp”“画2.bmp”文件移动到D盘中。

网络教程:

一、浏览信息

1、认识IE浏览器

师边演示边讲解:

认识IE浏览器图标,简介IE浏览器;

如果工具栏、地址栏找不到,进行“查看/工具栏/地址栏”。

2、登录网站

第一步:打开浏览器;

第二步:在地址栏中输入网址“https://www.doczj.com/doc/3717789795.html,”;

第三步:按Enter键确定。

生实践,师指导。

3、浏览网页

师讲解演示:

引导学生观察老师如何自如地操作,包括窗口大小的调整、最大化/最小化按钮的使用、使用垂直和水平

滚动条等。

引导学生掌握浏览网页的方法,认识网页中的导航栏,简介超链接,注意鼠标形状的变化,打开一些文学

4、上网技巧

1)试一试IE常用工具栏中的“后退”“前进”“停止”“刷新”按钮;

2)试一试在超链接击右键“在新窗口中打开链接”;

3)试一试实名访问登录。

二、保存图文

第一环节:复制并保存文字

1.必学:有选择地保存网页上的文字信息

(1)能够灵活自如地选定所需文字信息( )

(2)能够在指定位置新建文本文档( )

(3)能将网页上选定的文字信息粘贴到文本文档中,并进行保存操作( )

(4)能够在保存的文字信息之后,注明信息原作者及来源等()

教师演示讲解保存图片、文字、网页的方法。

初中信息技术等级考试题

初中信息技术等级考试题(一) 一、单项选择题(共25小题,每题1分) 1、关于信息,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b ) A、信息就是指计算机中保存的数据 B、信息可以影响人们的行为和思维 C、信息需要通过载体才能传播 D、信息有多种不同的表示形式 2、查询信息在信息处理中所属的阶段是( d ) A、输入 B、加工 C、输出 D、输入和输出 3、信息技术中不涉及的技术是( d ) A、通信技术 B、计算机技术 C、网络技术 D、生物技术 4、计算机所基于的存储程序工作原理是(c )提出的。 A、图灵 B、布尔 C、冯、诺依曼 D、爱因斯坦 5、一个完整的计算机系统包括( d ) A、主机、键盘、显示器 B、主机及其外部设备 C、系统软件与应用软件 D、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 6、在计算机硬件系统中,用来控制程序运行的部件是( c )。 A、键盘 B、控制器 C、运算器 D、鼠标 7、计算机病毒是指( d ) A、已感染病毒的计算机磁盘 B、由计算机磁盘携带能使用户发病的病毒 C、已感染病毒的程序 D、具有破坏性能自我复制的特定程序 8、在计算机的使用中,下述行为中不构成违法的是( b )。 A、私自复制别人制作的软件产品 B、设计和调试自己的计算机病毒 C、下载并运行一个黑客程序 D、毁坏自己的计算机系统中的程序和数据 9、下列软件均为操作系统的是(b) A、WPS与Pctools B、Windows与MS DOS C、Word 与Excel D、Foxbase与Basic

10、不能关闭Windows的应用程序主窗口的操作是( d ) A、双击窗口的控制图标 B、单击窗口的关闭窗口按钮 C、从"文件"菜单中选择"退出" D、关闭显示器电源 11、在Windows应用程序菜单中,含有子菜单的菜单项的标志是( d ) A、后跟"…" B、前有"对号" C、呈灰色 D、后跟一个向右的"实心三角形" 12、在Windows中,要移动某一个窗口时,应先将鼠标指在( c )上 A、窗口内的任意位置 B、窗口的边框 C、窗口的标题栏 D、窗口的四角 13、Windows中,在已经打开的应用程序之间交换数据最方便的方法是使用( d ) A、文件 B、窗口 C、变量 D、剪贴板 14、在Windows中,查看磁盘中有哪些文件可通过( a ) A、我的电脑 B、控制面板 C、"开始"菜单 D、任务栏 15、在Windows对话框中,可以在其中输入数据的控件是(c ) A、标签控件 B、列表 C、文本框 D、命令按钮 16、在Word的文档编辑区,不存在的组件是( c ) A、水平标尺 B、滚动条 C、菜单栏 D、插入点 17、Word文档的扩展名是( d ) A、Htm B、Txt C、Bmp D、Doc 18、在一个英文混排的Word文档编辑中,可以进行的选定是( c ) A、选定不同的段落的文字 B、选定不连续的文字 C、选定满足某一条件的文字 D、选定所有的英文文字 19、在使用Word编辑文档时,假设插入点在第一段最末位置,如果按Delete键,其结果是(c ) A、仅删除第一段最末行的最后一个字符 B、把第二段的第一个字符删除掉 C、把第一段落和第二段落合并成了一个段落 D、把第一段落全部删除 20、在Word的主菜单中,含有"字体…"的主菜单项是( c ) A、视图 B、插入 C、格式 D、工具 21、在word文字编辑中,不能实现的功能是( a )

2016年税务信息技术初级考试题

2016年税务信息技术初级考试题

2016年税务信息技术初级考试题 填空题(每空1分,共计10分) 1、当今计算机常用的操作系统有()、()、()。 2、计算机网络按照网络覆盖范围大小可分为()、()、()。 3、FTP服务器常用()、21端口。 4、OSI参考模型中自上而下分为应用层、表示层、会话层、()、网络层、()、物理层。 5、()命令显示所有当前的TCP/IP网络配置值、刷新动态主机配置协议(DHCP)和域名系统(DNS)设置。 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计40分) 1、固态硬盘和普通硬盘相比,不具有的特点() A、启动快 B、无噪音 C、无机械活动 D、价格便宜

2、防火墙用于将Internet和内部网络隔离()。 A、是防止Internet火灾的硬件设施 B、是网络安全和信息安全的软件和硬件设施 C、是保护线路不受破坏的软件和硬件设施 D、是起抗电磁干扰作用的硬件设施 3、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将信息系统划分为五个等级,其中第三级信息系统属于()。 A、强制保护级 B、监督保护级 C、指导保护级 D、专控保护级 4、以下不属于税务系统终端安全防护系统提供的安全功能是()。 A、资产管理 B、补丁分发管理 C、自动恢复 D、终端审计 5、信息安全等级保护是指国家通过制定统一的信息安全等级保护管理规范和技术标准,组织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对信息系统分等级实

行安全保护,对等级保护工作的实施进行监督、管理。我国信息系统的安全保护等级分为()级。 A、二 B、三 C、四 D、五 6、税务系统业务专网英文域名编码规范采用“根域名→税务机构域名→业务类别标识→()”的域名编码系统。 A、IP地址 B、主机名 C、专用标识 D、DNS 7、下列软件哪个不是数据库管理系统()。 A、Excel B、Access C、Oracle D、SQL Server 8、下列哪个数据类型不是SQL提供的基本数据类型()。 A、数值型

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标准及解读

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标准及解读 一、课程任务和教学目标 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信息技术基本知识和技能,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及其应用对人类日常生活和科学技术的深刻影响。通过信息技术课程使学生具有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的能力,教育学生正确认识和理解与信息技术相关的文化、伦理和社会等问题,负责任地使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把信息技术作为支持终身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手段,为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础。 信息技术课程的设置要考虑学生心智发展水平和不同年龄阶段的知识经验和情感需求。小学、初中和高中阶段的教学内容安排要有各自明确的目标,要体现出各阶段的侧重点,要注意培养学生利用信息技术对其他课程进行学习和探究的能力。努力创造条件,积极利用信息技术开展各类学科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知识目标:掌握信息科学,信息技术的基本知识。 技能目标:培养采集、加工以及发布信息等处理信息的基本技能。 情感目标:明确并接受参与未来信息社会特的道德规范与法律法规。 能力目标:能够利用信息工具和信息资源,通过评价信息、应用信息解决具体实际问题。 阶段教学目标理解为各学段各单元各课时的教学目标,要根据学生心智发展水平和不同年龄阶段的知识经验和情感需求制订阶段教学目标。总体目标中的知识目标与技能目标在各阶段有所侧重,但能力目标,情感目标要贯穿本课程教学始终。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既要把握总体目标,又要实现具体目标,既要明确显性目标,又要重视隐性目标,既要达到终极目标,又要促进条件目标。 解读一:初中和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标准(简称新课标) 一、义务教育阶段信息技术课程定位 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是为了适应技术迅猛发展的信息时代对人才培养提出的新要求而设置的必修课程,是以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和信息技术操作能力为主要目标,以操作性、实践性和探究性(创新性)为特征的指定学习领域。在国家规定的必修课程领域外,各省、市、自治区在保证最低要求的基础上,在课程内容、培养目标、课时安排等方面有一定的自主权。 二、义务教育阶段信息技术课程的总体价值 义务教育阶段信息技术教育的有效实施可以提高学生利用信息技术有效开展各学科学习和探究活动、积极参与社会实践、主动进行终身学习的能力;可以拓展学生适应现代社会生活所需的信息技术技能,巩固信息素养和技术创新意识;对于培养国家建设和国际竞争所需的信息技术人才、提高全社会的科技文化水平具有非常重要的奠基作用。 三、义务教育阶段信息技术教育目标 总体而言,义务教育阶段信息技术教育的课程目标为培养—发展学生积极学习和探究信息技术的兴趣,养成—巩固良好的信息意识和健康负责的信息技术使用习惯,形成—提高信息处理能力,培养—强化学生使用信息技术支持各种学习和解决各类问题的意识和能力。义务教育阶段信息技术教育强调,学生在实践活动中,体验借助计算机和网络获取、处理、表达信息并用以解决实际问题、开展学科学习的过程;活动中理解感知信息的重要性,分析信息编码以及利用计算机等常见信息处理工具处理信息的一般过程;积极参加信息技术活动,主动探究信息技术工作原理和信息科技的奥秘。

高中信息技术等级考试

广东省普通高中信息技术等级考试(多媒体技术应用)满分:100分 本卷含单选题和判断题,其中单选题45小题,共90.0分;判断题10小题,共10.0分。单选题 1、(2分) 某同学从网上下载了若干幅有关奥运会历史的老照片,需要对其进行旋转、裁切、色彩调校、滤镜调整等加工,可选择的工具是()。 A.Windows自带的画图程序 B.Photoshop C.Flash D.CooL3D 答案:B 2、(2分) 扫描仪可在下列()应用中使用。 (1)拍照数字照片(2)图像输入 (3)光学字符识别(4)图像处理 A.(1)(3) B.(2)(4) C.(1)(4) D.(2)(3) 答案:D 3、(2分) 下列不属于文本编辑软件的是()。 A.Word 2000 B.WPS 2000 C.写字板 D.Flash 答案:D 4、(2分) 下列不属于视频文件的格式的是()。 A..rm B..mpeg C..jpg D..avi 答案:C 5、(2分) Windows所用的标准音频文件扩展名为()。 A.WAV B.VOC

C.MID D.MOD 答案:A 6、(2分) 采用工具软件不同,计算机动画文件的存储格式也就不同。以下几种文件的格式那一种不是计算机动画格式() A.GIF格式 B.MIDI格式 C.SWF格式 D.MOV格式 答案:B 7、(2分) 以下列文件格式存储的图象,在图象缩放过程中不易失真的是()。 A.BMP B.WMF C.JPG D.GIF 答案:B 8、(2分) 静态图像压缩标准是()。 A.JPAG B.JPBG C.PDG D.JPEG 答案:D 9、(2分) 下列哪个文件格式既可以存储静态图像,又可以存储动画() A.bmp B.jpg C.tif D.gif 答案:D 10、(2分) 以下关于图形图像的说法哪个是正确的:() A.位图图像的分辨率是不固定的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师招聘考试试题附答案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师招聘考试试 题(模拟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40分小题、每小题1分共40分。) 1、CPU不能直接访问的存储器是() A、内存储器 B、外存储器 C、ROM D、RAM 2、世界上认的第一台计算机延生的时间是( ) A、1846年 B、1864年 C、1946年 D、1964年 3、磁盘操作系统简称() A、DOS B、WINDOWS C、UCDOS D、WPS 4、“文档”菜单中所保留有最近使用过的文档至多有()个。 A 、8 B、10 C、15 D、20 5、在Excel中删除单元格是将单元格从工作表上完全移去,并移动相邻的单元格来填充空格,若对已经删除的单元格进行过引用,将导致出错,显示出错信息是()。 A、#VLHE! B、#REF! C、#ERROR! D、#### 6、ESCEL的工作表名可以更改,它最多可含()个字符。 A、30 B、31 C、32 D、33 7、在PowerPoint中,如果要同时选中几个对象,按住( ),逐个单击待选的对象。 A、shift B、ctrl C、ctrl+Alt D、Alt 8、每张幻灯片中,除标题外最多可生成()个不同层次的小标题。 A、5 B、6 C 、7 D、8 9、以下()不是数字图形、图像的常用文件格式。 A、·BMP B、·TXT C、·GIF D、·JPG 10、音频卡是按()分类的。 A、采样方法 B、声道数 C、采样量化位数不清 D、压缩方式 11、具有很强异种网互联能力的广域网络设备是()。 A、路由器 B、网关 C、网桥 D、桥路器 12、下列四项中,合法的IP地址是()。

图论应用案例

题目:最小生成树在城市交通建设中的应用 姓名: 学号: 指导老师: 专业:机械工程 2014年3月16

目录 摘要..................................................................................... 错误!未定义书签。 1 绪论 (1) 2 有关最小生成树的概念 (2) 3 prim算法介绍 (3) 4 系统设计及其应用 (5) 一、系统设计 (5) 二、最小生成树应用 (8) 5 总结 (11) 参考文献 (12) 附件: (13)

最小生成树在城市交通建设中的应用 摘要:连通图广泛应用于交通建设,求连通图的最小生成树是最主要的应用。比如要在n个城市间建立通信联络网,要考虑的是如何保证n点连通的前提下最节省经费,就应用到了最小生成树。 求图的最小生成树有两种算法,一种是Prim(普里姆)算法,另一种是Kruskal(克鲁斯卡尔)算法。 本文通过将城市各地点转换成连通图,再将连通图转换成邻接矩阵。在Microsoft Visual C++上,通过输入结点和权值,用普里姆算法获得权值最小边来得到最小生成树,从而在保证各个地点之间能连通的情况下节省所需费用。 本文从分析课题的题目背景、题目意义、题目要求等出发,分别从需求分析、总体设计、详细设计、测试等各个方面详细介绍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过程,最后对系统的完成情况进行了总结。 关键字:PRIM算法、最小生成树、邻接矩阵、交通建设

Abstract Connected graph is widely applied in traffic construction, connected graph of minimum spanning tree is the main application.Such as to establish a communication network between the n city, want to consider is how to ensure n points connected under the premise of the most save money, apply to the minimum spanning tree. O figure there are two kinds of minimum spanning tree algorithm, one kind is Prim (she) algorithm, the other is a Kruskal algorithm (Kruskal). In this article, through the city around point into a connected graph, then connected graph is transformed into adjacency matrix.On Microsoft Visual c + +, through the input nodes and the weights, gain weight minimum edge using she algorithm to get minimum spanning tree, which in the case of guarantee every location between connected to save costs. Based on the analysis topic subject background, significance, subject requirements, etc, from requirements analysis, general design, detailed design, testing, and other aspects detailed introduces the system design and implementation process, finally the completion of the system are summarized. Key words: PRIM algorithm, minimum spanning tree, adjacency matrix, traffic construction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现状调查报告

调查报告 伴随着人类社会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与进步,世界各国均以不同方式在不同程度上加强了对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重视程度和投人力度。我国也自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加入了这一行列,开启了教育信息化的进程。到目前为止,我国绝大多数大中型城市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水平已取得很大进步,但与之相比农村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水平则稍显薄弱,这也造成了我国整体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水平参差不齐,较发达国家有一定差距的现状。在我国约2.3亿中小学生中,农村中小学生就有接近1.4亿之多,比例达到60.8%之多。未来他们将会陆续步入社会,因此,他们的综合素质与能力,与我国现代化建设事业有着极为密切的关联。所以,如何在农村中小学中开展更为优质的信息技术教育,如何更好地让农村中小学生为未来融入到信息化社会打好基础就成为当今中国急需解决的一个问题。 1 我国农村中小学生信息技术教育现状 1.1 思想认识有待提高 首先要明确的是中小学阶段的信息技术教学的核心目的是让学生在了解信息技术常识、掌握一定的计算机基本操作知识、获得初步的信息技术技能的同时,能够进一步地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锻炼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并在此基础上强化学生对信息的收集、分析、处理、应用的能力。 但由于升学率等客观因素的制约,目前大部分农村中小学主观上并不重视信息技术教育。尽管设置了信息技术教育的相关课程,但实际上却只是让其为语、数、外等与升学考试相关的课程让路。这样的课程安排一方面会使学生对其他课程的学习兴趣下降,另一方面也限制了学生在信息技术方面知识的获得,更令人担忧的是许多学生因此对形同虚设的“信息课”毫无了解,在缺少学校和学生推介的背景下,农村中小学生的家长自然也会产生对信息技术教育的茫然和懈怠的态度。因此我们首先应从根本上解决学校、学生、家长对信息技术教育的认知问题,才有可能改善我国农村中小学生信息技术教育现状。 1.2 基础设施匮乏 农村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中尽管有的地方已认识到其重要性,但真正要让其顺利开展起来也并不像想象中那样简单,这其中一个极其重要的制约因素就是资金的缺乏。从学校建设来看,农村中小学基本上将大量的资金用于建设、修缮教学楼、教职工宿舍、学生宿舍等基础设施上,因此能用于购进、维护、升级信息技术教育设施上的资金就十分稀缺。资金的稀缺造成了现在我国农村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一个显著特征:基础设施匮乏。大部分农村中小学的微机室计算机较少,甚至有些地方没有条件设立计算机教室;课堂上学生共用一台电脑的情况不占少数;普通教室中配备的信息技术教育设施也十分稀缺。也正是这样的现状使得当今我国农村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缺乏必备的物质载体。反观农村中小学学生及学生家庭,由于经济条件的限制,仅有少部分学生能拥有属于自己的计算机,大部分学生并无机会接触计算机。由此可见,农村中小学资金的缺乏,进而导致信息技术教育基础设施的匮乏,也成为影响农村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一个重要的制约因素。 1.3 教师欠缺专业技能 当前大多数农村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师在基本专业知识、教学能力方面存在一定的不足。目前农村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师以中老年教师为主,然而中老年教师的基本专业知识(具体体现在使用信息技术上)的实际情况却不容乐观。根据调查显示,吉林省伊通满族自治县的中小学42周岁以上(含42周岁)的中老年教师占教师总数的56%,其中能熟练使用信息技术的教师仅为24%,这显然没办法满足信息技术教育普及的基本要求。另一方面,农村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存在着一定问题,具体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由于条件所限,一些农村中小学教师并未受过完整的能力、技能、专业知识培训,这使得其在教学过

中小学信息技术等级考试

中小学信息技术等级考试 八九年级通用 根据实际情况,本学年上学期八九两个年级主要练习“中小学信息技术等级考试系统”中的内容:文字处理、windows基本操作、计算机基础知识、浏览器和电子邮件等。 第一部分:文字处理(Word操作) 主要学习内容:1、查找替换;2、文字块操作;3、文字格式化;4、段落格式化;5、页面设置 教学时间:4课时 教学方法:讲练结合。教师精讲——学生练习——讨论交流——教师总结,解决问题 第一课时: 学习内容:中小学信息技术等级考试系统使用方法;Word中的查找替换功能。 1、认识中小学信息技术等级考试单机版:名称、图标 2、登录中小学信息技术等级考试系统的方法:打开系统——考试提示(提醒学生认真看考试提示)——关闭考试提示——考生登录——考号:0101010101010101~0101010101010110——点击“考生登录。 3、介绍考试系统中的几个模块。 4、学习文字处理模块中的第一部分:Word查找替换功能 点击“操作技能”——文字处理,出现Word操作试题,然后根据试题中的提示,找到Word 文档。这是本节中难点,要重点讲解: 右键单击开始按钮,点击资源管理器, 根据提示,找到考生文件夹—ITEXAM 单击ITEXAM,找到名为“Wordst”的Word文档,打开然后,按要求做第一题:查找替换 5、学生练习,遇到问题讨论交流,教师巡回指导。检查学生的操作情况。 6、小结。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文字处理中的“文字块操作”和“字体格式化” 教学方法:以学生练习为主,教师适当点拨。 这两部分内容学生基本掌握,教师只是指导其中的部分后进生。 一、教师精讲: 1、快操作: 文字块的选定方法; 复制和移动的区别 “移动到文章最后,成为最后一段”,操作时,先将光标移到文章最后,然后回车,让光标移到下一段,再粘贴。 2、字体格式化: 文字工具的使用。 二、学生练习 三、检查学生做题情况 四、教师小结。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段落格式化、页面设置

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标准及解读

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标准及解读 知识目标:掌握信息科学,信息技术的基本知识。 技能目标:培养采集、加工以及发布信息等处理信息的基本技能。 情感目标:明确并接受参与未来信息社会特的道德规范与法律法规。 能力目标:能够利用信息工具和信息资源,通过评价信息、应用信息解决具体实际问题。 阶段教学目标理解为各学段各单元各课时的教学目标,要根据学生心智发展水平和不同年龄阶段的知识经验和情感需求制订阶段教学目标。总体目标中的知识目标与技能目标在各阶段有所侧重,但能力目标,情感目标要贯穿本课程教学始终。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既要把握总体目标,又要实现具体目标,既要明确显性目标,又要重视隐性目标,既要达到终极 课程标准 一、课程任务和教学目标 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信息技术基本知识和技能,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及其应用对人类日常生活和科学技术的深刻影响。通过信息技术课程使学生具有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的能力,教育学生正确认识和理解与信息技术相关的文化、伦理和社会等问题,负责任地使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把信息技术作为支持终身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手段,为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 信息技术课程的设置要考虑学生心智发展水平和不同年龄阶段的知识经验和情感需求。小学、初中和高中阶段的教学内容安排要有各自明确的目标,要体现出各阶段的侧重点,要注意培养学生利用信息技术对其他课程进行学习和探究的能力。努力创造条件,积极利用信息技术开展各类学科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各学段的教学目标是: 小学阶段 1.了解信息技术的应用环境及信息的一些表现形式。 2.建立对计算机的感性认识,了解信息技术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学习、使用计算机的兴趣和意识。 3.能够通过与他人合作的方式学习和使用信息技术,学会使用与学生认识水平相符的多媒体资源进行学习。 4.初步学会使用网络获取信息、与他人沟通;能够有意识地利用网络资源进行学习、发展个人的爱好和兴趣。 5.知道应负责任地使用信息技术系统及软件,养成良好的计算机使用习惯和责任意识。 6.在条件具备的情况下,初步了解计算机程序设计的一些简单知识。 二、教学内容和课时安排 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内容目前要以计算机和网络技术为主(教学内容附后)教学内容分为基本模块和拓展模块(带*号),基本模块是对学生的基本要求,拓展模块是对学生的较高要求各区县可根据教学目标和当地的实际情况,在保证学生掌握基本模块内容的基础上,适当选取拓展模块的内容。

信息技术等级考试之《信息技术基础》参考试卷

信息技术等级考试之《信息技术基础》参考试卷 一、单选题 1、下列选项中,()不是计算机病毒的特点。答案:C A.破坏性 B.隐蔽性 C.交互性 D.潜伏性 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答案:A A.使用正版软件,可以有效防止计算机感染病毒 B.只要尽量少用计算机,就可以防X病毒的入侵 C.计算机病毒会传染给计算机的操作者 D.只要计算机的各零部件性能良好,是能够阻挡病毒入侵的 3、要预防计算机犯罪,养成安全的信息活动习惯,以下哪种做法是不可取的()。答案:B A.在计算机中安装防火墙和杀毒软件,并注意定时升级。 B.只浏览知名;不打开电子的附件 C.增强自护意识,谨防泄露各种信息 D.不浏览不良信息,不单独约会网友 4、下面哪种类型的不是网络数据库()。答案:C A.天气预报查询 B.数字城市导游 C.工商企业的宣传 D.网上商城 5、小李的电子中经常收到很多无用的,这属于信息技术应用中带来的()。答案:B A.黑客问题 B.信息垃圾问题 C.计算机病毒问题 D.信息侵权问题 6、小组长东东最近碰到一个难题:语文老师要求分小组录制一段诗朗诵并配上背景音乐。你认为下列哪个方案是最佳可行的方法()?答案:D A.先用扫描仪把朗诵的声音扫描到电脑,再使用超级音频解霸进行后期处理 B.用windows自带的录音机程序把朗诵声音录制下来,再使用Photoshop软件合成背景音乐 C.用音响一边播放背景音乐,一边用带录音功能的MP3播放器录制朗诵的声音 D.先用录音笔录制朗诵声音并输入到电脑,再利用Cool edit Pro软件合成背景音乐 7、制作一个主题为《节约水资源》的多媒体作品,首先需要进行()答案:C A.脚本编写 B.准备素材 C.需求分析 D.确定制作工具 8、学校要开一个“弘扬奥运精神”的主题班会,现在你手里有一X有关奥运会的光盘,但是你只想要其中的一个片段,利用以下哪个计算机软件能把这片段截取出来呢?() A.画图 B.ACDSee C.超级解霸 D.Powerpoint答案:C 9、在制作作品标志logo图标时,使用以下()软件进行制作效果最好?答案:B A.Word B.PhotoShop C.Excel D.PowerPoint 10、我们平时所使用的各种软件,实际上是软件开发人员按功能需要编写的()的集合。 A.程序 B.软件 C.VB语言 D.代码答案:A 11、以下()活动是应用了信息智能处理的自然语言理解技术?答案:C A.爸爸利用蒙恬手写板输入汉字到计算机 B.李明利用IBM语音输入法读入汉字到计算机 C.王阳同学使用金山快译把《我的一家》一文译成英文 D.我与电脑下五子棋游戏,打成平手。 12、下列软件属于智能处理工具的是()。答案:B A.图片浏览软件 B.语音识别软件 C.网页浏览软件 D.动画播放软件 13、关系数据库是由相互关联的一个或多个()组成。 A.表 B.记录 C.字段 D.数据答案:A

中小学信息技术等级考试考点系统使用手册V1.2

中小学信息技术等级考试考点系统 使 用 说 明 书 2015年11月 山东山大鸥玛软件有限公司

1 系统安装与卸载.................................. - 3 - 1.1系统安装 - 3 - 1.2系统卸载 - 5 - 2 系统详细使用说明................................ - 6 - 2.1启动程序 - 6 - 2.2系统初始化 - 7 - 2.3导入基础文件 - 8 - 2.4考点注册 - 9 - 2.5设置通信参数 - 11 - 2.6导入考生包 - 12 - 2.7导入试题包 - 14 - 2.8考试监考

2.9考试报告单 - 17 - 2.10导入单个试卷 - 18 - 2.11导出试卷包 - 19 - 2.12合并试卷包 - 20 - 2.13上传成绩 - 21 - 2.14数据库备份 - 22 - 2.15数据库还原 - 22 - 3 常见问题汇总................................... - 23 - 3.1端口21被占用 - 23 - 3.2数据库服务启动失败 - 24 - 3.3考试机连接服务器失败

3.4考试机无法获取照片- 24 - 3.5单个考生多次交卷失败- 25 - 3.6交卷时上传试卷包失败- 25 - 3.7考生操作题加载异常- 25 -

1系统安装与卸载 1.1系统安装 (1)双击中小学信息技术等级考试考点系统安装程序,如下图: (2)选择程序的安装路径后,点击下一步开始安装程序:

(3)安装成功后,弹出完成界面: 1.2系统卸载

邻接矩阵的应用1

目录 前言 (1) 1. 邻接矩阵发展简史 (3) 2.基本概念及记号 (4) 3. 无向图的邻接矩阵 (6) 3.1 无向图的邻接矩阵定义及表示 (6) 3.2 无向图的邻接矩阵的性质 (8) 4. 有向图的邻接矩阵 (9) 4.1 有向图的邻接矩阵的定义及表示 (9) 4.2 有向图的邻接矩阵的性质 (10) 5. 邻接矩阵的重要定理及应用 (11) 6. 邻接矩阵的应用 (13) 6.1 邻接矩阵生成图的遍历序列 (13) 6.2用邻接矩阵生成图的广度优先遍历序列 (15) 6.3 矩阵构造最小生成树 (16) 6.4 用邻接矩阵寻找关键路径 (19) 参考文献 (21) 致谢 (22)

平顶山学院本科毕业论文(设计) 前言 图论最早起源于一些数学游戏的难题研究,如欧拉所解决的哥尼斯堡七桥问题,以及在民间广泛流传的一些游戏难题.这些古老的难题,当时吸引了很多学者的注意.在这些问题研究的基础上又继续提出了著名的四色猜想和汉米尔顿(环游世界)数学难题. 1847年,图论应用于分析电路网络,这是它最早应用于工程科学,以后随着科学的发展,图论在解决运筹学,网络理论,信息论,控制论,博奕论以及计算机科学等各个领域的问题时,发挥出越来越大的作用.在人们的社会实践中,图论已成为解决自然科学、工程技术、社会科学、生物技术以及经济、军事等领域中许多问题的有力工具之一,因此越来越受到数学家和实际工作者的喜爱.我们所学的这一章只是介绍一些基本概念、原理以及一些典型的应用实例,目的是在今后对工程技术有关学科的学习研究时,可以把图论的基本知识、方法作为工具[]1. “图论”是数学的一个分支,它以图为研究对象.图论中的图是由若干给定的点及连接两点的线所构成的图形,这种图形通常用来描述某些事物之间的某种特定关系,用点代表事物,用连接两点的线表示相应两个事物间具有这种关系. 图论是一门极有兴趣的学问,其广阔的应用领域涵盖了人类学、计算机科学、化学、环境保护、电信领域等等.严格地讲,图论是组合数学的一个分支,例如,它交叉运用了拓扑学、群论和数论.图论就是研究一些事物及它们之间关系的学科,现实世界中的许多事物能用图来表示其拓扑结构,把实际问题的研究转化为图的研究,利用图论的相关结论 对这些问题作分析或判断[]1. 图论是近二十年来发展十分迅速、应用比较广泛的一个新兴的数学分支,在许多领域,诸如物理学、化学、运筹学、信息论、控制论、计算机等方面甚至在生产生活中都有广泛的应用.因此受到全世界越来越广泛的重视。图论的内容十分丰富,涉及面也比较广. 研究节点和边组成的图形的数学理论和方法,为运筹学的一个分支。图论的基本元素是节点和边(也称线、弧、枝),用节点表示所研究的对象,用 1

山东省初中信息技术等级考试模拟盘试题及答案Word

2013年山东省初中信息技术等级考试模拟盘试题及答案(一) 一、选择题 1. 信息技术中所涉及到的技术是()。 A. 网络技术 B. 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和通信技术 C. 计算机技术 D. 通信技术 2. 计算机的存储程序工作原理是()提出的。 A.布尔 B.爱因斯坦 C.冯.诺依曼 D.图灵 3. 在windows中,将一个应用程序窗口最小化之后,该应用程序() A.暂时停止运行 B.仍在后台运行 C.完全停止运行 D.出错 4. 在Word的主菜单中,含有“字体…”的主菜单项是()。 A. 插入 B. 视图 C. 格式 D. 工具 5. 下列不属于计算机病毒特征的是()。 A. 潜伏性 B. 免疫性 C. 隐蔽性 D. 传染性 6. 在计算机软件系统中,下列软件不属于应用软件的是()。 A. AutoCAD B. MS-DOS C. Word D. Media Player 7. 在Windows中,查看磁盘中有哪些文件最方便的是通过()。 A. 控制面板 B. 任务栏 C. “开始”菜单 D. 我的电脑 8. 关于信息,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A. 信息就是指计算机中保存的数据 B. 信息有多种不同的表示形式 C. 信息可以影响人们的行为和思维 D. 信息需要通过载体才能传播 9. 在计算机硬件系统中,用来控制程序运行的部件是()。 A. 运算器 B. 鼠标 C. 控制器 D. 键盘 10. 一个完整的计算机系统包括()。 A. 系统软件与应用软件 B. 计算机及其外部设备 C. 计算机的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 D. 主机、键盘、显示器 11. 下列不属于Windows“关闭系统”对话框选项的是()。 A. 重新启动计算机 B. 重新启动计算机并切换到DOS状态 C. 关闭硬盘 D. 关闭计算机 12.下列对Windows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Windows打开的多个窗口可以重叠 B. Windows为每个任务自动建立一个显示窗口,其位置大小不能改变 C. Windows只能用鼠标操作 D. 不同磁盘间不能用鼠标拖动的方法实现文件的移动 13. 不能关闭Windows的应用程序主窗口的操作是()。 A. 从“文件”菜单中选择“退出” B. 单击窗口的关闭窗口按钮 C. 双击标题栏 D. 双击窗口的控制图标 14. 在Windows中,要移动某一个窗口时,应先将鼠标指在()上。 A. 窗口的四角 B. 窗口的边框 C. 窗口的标题栏 D. 窗口内的任意位置 15. 在Windows应用程序菜单中,含有下一级子菜单的菜单项的标志是()。 A. 后面跟一个小三角形 B. 前面有“√” C. 后面跟“…” D. 呈灰色 16. 在Word中,关于段落的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 段落是文本中由段落结束标志分隔而成的部分 B. 一个段落必须由多行组成 C.段落中字符之间的间距可以通过"段落"对话框调整 D. 同一段落中的文本字体格式完全相同

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学科特点、教学方法

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学科特点、教学方法 一、学科特点 根据我国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体系和教学内容来分析,基于信息素质教育的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学科特点有如下几方面: 1.发展性特点。由于现代信息技术发展日新月异,无论是硬件还是软件均取得了不少突破性的成就,开辟了许多新的领域,提出了许多新的观点,这就使得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具有明显的时代发展性特点。由于各地经济和教育发展不平衡,计算机硬件和软件配备及教师水平与学生的素质等条件差别较大,但不管条件差别有多大,我们都应该从培养学生的信息素质角度出发,选取《信息技术课程》学科中的基础知识和技能作为中小学的《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内容,因为越是基础的东西越具有普适性和迁移性,也就越适应于中小学的素质教育。 2.综合性特点。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与中小学其它学科比较,具有较强的综合性。它涉及众多的边缘和基础科学,比如信息论、控制论、系统论、哲学、美学、文学……等等,这就是说,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本来就不具备严格意义上的所谓计算机学科性,它兼有基础文化课程、劳动技术教育和职业教育的特点,也兼有学科课程、综合课程和活动课程的特点。从这一特点出发,针对目前我国中小学信息技术发展的状况,我们应该淡化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学科性”,强调它的综合性。特别是小学阶段,主要是用计算机,而不是学计算机,是以计算机为工具,与其它学科或活动整合在一起,其综合性非常强。 3.应用性特点。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是一门应用性学科。在《信息技术课程》教学过程中应该体现这样一种的教学氛围:创造尽可能多的机会(既包括课内也包括课外)让学生亲自动手使用计算机,学生只有在不断的使用过程中才能学好计算机。 4.工具性特点。以计算机为代表的信息技术不是一般的工具,而是“人类通用的智力工具”,所以,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学科具有工具性的特点。这就要求我们的教师严格执行“加强基础,淡化语言,注重应用,强化实践”的指导思想。 5.实验性特点。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是离不开实验的学科。它的创立和发展都离不开计算机的操作。同时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也必须突出实验性的特点。因为《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的性质决定了它不能离开上机实验,上机实验操作直接关系到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的发展水平和教学水平。 6.趣味性特点。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是一门趣味性很强的学科。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充分利用计算机的趣味性,无论在哪个年级,无论什么样的教学内容都应该重视挖掘和体现《信息技术课程》的趣味性,重视激发、培养和引导学生对计算机的学习兴趣。 二、教学模式 教学内容现代化,教学方法、课堂结构高效化,教学手段多样化,学法指导经常化,能力培养始终化是新时期给我们计算机教师提出的新要求、新任务。中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方法常有如下几种: 1、愉快式教学法。众所周知,指法训练是一项机械、枯燥的教学内容,可作为一项“一朝学会终身受益”的基本技能,不学又不行,如何进行教学呢?创设一种愉快的环境,让学生在玩中学,在练中学不失为一种好方法。 2、分解任务法。中小学生年龄较小,自控能力较差,教师的授课时间一长,往往注意力就分散了。在备课时,将课程分解成若干个模块,每一个模块再分解成若干个知识点,每次课讲解一个模块的一个知识点,马上动手进行训练,以增强趣味性,保证教学任务的完成。例如:一节课先安排3分钟的英文指法训练,接着安排5分钟的艺术字的制作内容讲解,10分钟的制作艺术字的实践训练。再安排10分钟的创作比赛,5分钟的评一评,看谁学得好、做得对。最后的几分钟时间,利用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件,生动形象地讲解一些计算机基础知识,设置几个小问题,留待下次课前抢答,对每一个知识点,每一次讲得虽少,但日子久了,积少成多,知识的聚集就越来越多。 3、任务驱动法。把教学内容设计在一个个实际任务中,教学过程变成教师带领学生在计算机上完成实际任务,让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掌握新的知识。

山东省中小学信息技术等级考试复习题——理论部分

[初三学生必会]山东省中小学信息技术等级考试复习 题——理论部分 一、选择题: 1. 以下不属于信息的是( C)。 A. 一段录像 B. 一则广告 C. 一张光盘 D. 一 段新闻 2. 计算机技术和通讯技术结合的产物是 ( D ) A. 操作技术 B. 资源共享技术 C. 资源独占技术 D. 网络技术 3. 以下对信息技术的解释不正确的是( D )。 A. 用于信息处理的技术 B. 信息技术是信息社会的基础技术 C. 信息技术融合了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以及网络技术等多种技术 D. 通信技术是信息技术的核心技术 4. 计算机技术发展的第二代是指( B )。 A. 大规模和超大规模集成电路时代 B. 晶 体管时代 C. 集成电路时代 D. 电子管时代 5. 微型计算机中,ROM指的是C. 只读存储器 6. 在计算机内部,一切信息的存取、处理和传递都是以( C )形式进行的。 A. 十六进制 B. 八进制 C. 二进 制 D. 十进制 7. 计算机病毒对于操作计算机的人( D )。 D. 不会感染 8. 计算机病毒是指( B )。 B. 具有破坏性且能自我复制的特定程序 9. 在选定文件或文件夹后,将其彻底删除的操作是 ( A )。 A. 用Shift+Delete键删除 10. 在Windows 98中,下列哪个文件名是不合法的 ( B )。 A. TEXT B. MY*.B C. ABC.ABC D. 《WORD 11. 在Windows 98中,要设置屏幕保护程序,下列操作步骤不正确的是( B )。 A. 右击桌面空白处,选择“属性”,再选择“屏幕保护程序” B. 执行“开始”→“控制面板”→“显示”→“屏幕保护程序” C. 打开“我的电脑”,选择“控制面板”→“显示”→“屏幕保护程序” D. 执行“开始”→“设置”→“控制面板”→“显示”→“屏幕保护程序”12. 在文字编辑时用( C )键删除文本光标左边的字符。 C. Backspace 13. 在Windows 98磁盘操作中,不属于“格式化”类型的 是( B )。 A. 快速(消除) B. 慢速 C. 仅复制系统文 件 D. 全面 14. 如果想在Word 2000窗口中显示常用工具按钮,应使用的菜单是(B)。 A. “工具”菜单 B“视图”菜单 C. “格式”菜单 D. “窗口”菜单 15. 在Word 2000中,将输入方式由"插入"置为"改写"的方法是( D )。 D. 双击状态栏中的"改写"按钮 16. 下列操作不能关闭Word 2000的操作是( A)。 A. 单击文件菜单下的“关闭”命令 B. 双击标题栏左边的“W” C. 单击标题栏右边的“关闭”按钮 D. 单击文件菜单下的“退出”命令 17. 在Word 2000窗口的工作区里,闪烁的小垂直条表示 (D )。 D. 光标位置 18. 中国公用互联网网络是( C )。 A. Internet B. CERNet C. ChinaNet D. ARPAnet 19. 计算机网络的基本功能是( C )。 A. 下载文件和搜索 B. 新闻组和网络聊天 室 C. 通信和资源共享 D. 网上浏览和收发电 子邮件 20. 人们可以在( C)上浏览丰富多彩的网页信息。 A. E-mail B. FTTP C. WWW D. Telnet 21. 计算机处理信息的工作过程是(C )。 A. 输出信息、处理与存储信息、收集信息 B. 处理与存储信息、收集信息、输出信息 C. 收集信息、处理与存储信息、输出信息 D. 输出与处理信息、信息存储、收集信息 22. 以下属于信息的是( A )。 A. 一段天气预报 B. 一张软磁盘 C. 记录成绩的纸张 D. 晚会实况录像带 23. 下列哪种行为不属于计算机犯罪(A )。 A. 编写程序中被感染病毒,但自己不知道 B. 未经软件著作人同意,复制其软件 C. 传播计算机病毒 D. 攻击别人的计算机 系统 24. 通常说1.44MB软盘中的1.44MB指的是( A )。 A. 磁盘容量 25. 在计算机内部,一切信息的存取、处理和传递都是以( A )形式进行的。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