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高考一轮复习精品学案经济全球化学案
- 格式:doc
- 大小:2.68 MB
- 文档页数:17
2012版政治一輪精品複習學案:4.11 經濟全球化與對外開放(必修1)【高考目標導航】一、考點集結1 經濟全球化:經濟全球化及其表現:跨國公司;經濟全球化的影響2 國際經濟競爭與合作:對外開放;國際經濟組織;國際經濟合作;“引進來”與“走出去”相結合的戰略,不斷提高對外開放水準。
二、考向動態1經濟全球化的影響,分析我國應對經濟全球化的措施。
2國際經濟合作,關注我國與國際社會【基礎知識梳理】(一)面對經濟全球化1、經濟全球化趨勢深化發展(1)經濟全球化的表現:、和。
(2)實現形式的迅猛發展為經濟全球化提供了強有力的載體。
為了實現自己的最大利益,跨國公司在全球範圍內組織生產和經營。
其全球化的生產經營方式大大促進了資本、技術、人力、商品等在全球範圍內組織生產和經營。
其全球化的生產經營方式大大促進了資本、技術、人力、商品等在全球範圍內的流動,推動了的提高。
2.經濟全球化的影響(1)積極影響:推動了生產力發展。
①它促進了在全球範圍內的流動、國際分工水準的提高以及國際貿易的迅速發展;②推動了世界範圍內的提高、各國生產力的發展,為各國經濟提夠了更加廣闊的發展空間;③使世界各國的經濟聯繫在一起,促進各國經濟合作。
(2)消極影響:①經濟全球化實質上是以為主導的,這使世界經濟發展更加,兩極分化更加嚴重;②加劇全球經濟的,尤其對的經濟安全構成極大的威脅。
(3)正確態度:抓住機遇,積極參與,趨利避害,防範風險,勇敢的迎接挑戰。
二、積極參與國際經濟競爭與合作1.對外開放的新階段(1)標誌:2001年12月11日,我國正式加入世貿組織,這是我國應對經濟全球化的重要戰略決策,標誌著對外開放進入了一個新階段。
(2)世界貿易組織性質世界性、專門協調國際貿易關係的經濟組織地位世界上最大的多邊貿易組織,與世界銀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並稱為世界三大經濟組織作用在國際經濟貿易領域發揮著積極地作用基本原則非歧視原則、市場准入原則、互惠原則、公平競爭與公平貿易原則、貿易政策法規透明原則。
11.1 面对经济全球化【学习目标】——明确目标,有的放矢。
1.明确经济全球化的含义、主要表现,理解跨国公司的作用。
(重点)2.理解经济全球化的实质及其重要影响,体会应对经济全球化的对策。
(重点、难点)【精华回放】——争分夺秒,巩固旧知。
1.科学发展观的地位和内涵是什么?2.如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3.如何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自主学习】——带着下列问题,自主阅读课本,在教材中圈划出问题答案,试着快速记忆。
1.什么是经济全球化?2.经济全球化的主要表现是什么?3.什么是跨国公司?跨国公司的作用有哪些?4.经济全球化的作用有哪些?5.我国该如何应对经济全球化?【质疑解惑】——在自主学习中遇到的问题,提交小组讨论解决,存在分歧的,小组间或提交全班讨论解决。
【互动探究】——先个人独立思考,在此基础上发挥小组集体智慧,共研共究,交流展示学习成果。
材料一条产业链分为四个区间(如图),其中生产制造环节总是处在产业链上的低利润环节:(1)中国制造利润率在2%~3%;(2)国际高端制造利润率为10%~20%。
而占据产业链高利润区的,分别是:(3)研发和设计,利润率在20%~50%;(4)品牌和营销,利润率在20%~50%。
在国际产业分工体系中,发达国家的企业往往占据着研发设计和品牌营销的产业链高端位置,发展中国家的厂商则被挤压在了低利润区的制造环节。
思考一:国际分工中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不同地位、利润的原因是什么?提示:这种国际分工是经济全球化的结果,这种分工使发展中国家处于不利地位,也说明了经济全球化实质上是由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主导的,这些国家主导着世界市场的发展,左右着国际经济的“游戏规则”,使世界经济发展更加不平衡,两极分化更加严重。
思考二:我国处于全球产业链的什么位置,原因是什么?提示:我国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不强,处于全球产业链的低端。
思考三:从企业经营的角度,你认为我国企业应如何参与国际分工?提示:制定正确的经营战略,在国际产业分工体系中走向产业链的高端位置;加大科技研发投入,促进自主创新,形成自己的竞争优势;调整产品结构,加快产品升级和转型;提高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改进营销方式,树立品牌形象。
诸城一中高三政治复习巩固课学案(011)《必修I第十一课经济全球化与对外开放》【宏观展示】经济全球化——对外开放【学习目标】1.经济全球化;经济全球化及其表现;跨国公司;经济全球化的影响2.国际经济竞争与合作;对外开放;“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的战略【自主学习】学习要求:1.请同学们阅读经济生活第五课P91-98,至少读一遍。
2.先用蓝笔默写,不会的内容再看书,然后用红笔默写!3.不会的内容进行标注,小组交流后仍不明确的请填写在【问题反馈】栏。
一、面对经济全球化(一)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1.经济全球化的含义:经济全球化是指、、、在全球范围内流动和配置,使各国经济日益、的趋势。
2.经济全球化的表现(1)(2)(3)3.经济全球化的载体:跨国公司(1)含义:(2)作用:①跨国公司的迅速发展为提供了强有力的载体。
②跨国公司全球化的生产经营方式大大促进了、、、等在全球范围内的流动,推动了。
判断:经济全球化是指商品在全球范围内的流动和配置。
()经济全球化主要是生产全球化、贸易全球化和劳动力全球化。
()经济全球化促进了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的流动,推动了各国生产力的发展。
()(二)经济全球化的影响1.经济全球化的有利影响:2.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挑战(不利影响)3.现阶段经济全球化的实质(1)实质:(2)原因:发达国家具有,掌握着,主导着,左右着。
4.发展中国家应对经济全球化的态度:【补充】面对经济全球化,我国应采取的措施:A、坚定不移地实行对外开放政策,充分利用经济全球化带来的各种机遇和条件,参与国际经济合作与竞争;B、深化改革,完善市场经济体制,健全市场经济法律法规;C、进行经济结构调整,促进科技进步和创新,提高国际竞争力;D、坚持独立自主,加强防范工作,维护我国经济安全。
二积极参与国际经济竞争与合作(一)对外开放的新阶段1.世界贸易组织的成立:世界贸易组织是,成立于1995年1月1日。
与、并称为世界三大经济组织。
热点专题复习《当今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学案编制:刘传英审订:王继梅 2009 5【目标引领】1 了解“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了解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的签订,认识二战后以美国为主导的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形成。
2了解欧盟与北美自由贸易区、亚太经合组织的情况,认识当今世界经济区域化发展的趋势。
3了解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探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的问题4 了解世贸组织的由来和发展,了解中国参加世界贸易组织的史实和影响。
【课前预习学案】【自学探究】一战后资本主义经济体系的形成三经济全球化的迅速发展(一)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形成原因 1根本动力:————背景:1二战教训:———— 2技术手段:————2格局变化:———— 3消除障碍:————3实力增强:———— 4疏通渠道:————组成:1世界银行:职能———表现 1——————2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职能———— 2——————评价积极 1稳定———— 3——————2促进——---- 4——————消极 1霸主地位————影响 1利用提供————2经济扩张———— 2丰富发展————(二)关贸总协定问题 1贫富差距加大:————背景:1阻碍:———— 2破坏性传染性强:————2教训:———— 3生态危机:——————成立:时间:———— 4生存危机:—————宗旨:————展望 1必然趋势:—————作用 1确立:———— 2合理秩序:—————2形成:———— 3趋利避害:————3促进:————(三)对这一体系的评价构成 1国际货币金融体系2国际贸易体系评价 1利于——扩张2顺应——趋势3世界经济向着————化、————化发展【课堂探究学案】【合作解疑精讲点拨】1 二战后资本主义经济体系包括哪两大体系三大支柱?在这一体系中占主导地位的是哪个国家?凭借什么占据这一地位的?这一体系的形成有什么影响?2“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对美国经济、世界经济格局、世界政治格局有什么影响?3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20世纪70年代初,在日本、西欧崛起的同时,美国经济实力相对衰落,无力承担稳定美元的责任,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先后两次宣布美元贬值。
第十一课经济全球化与对外开放【课标导航】1.知道经济全球化的含义、主要表现;2.跨国公司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的作用。
3.理解经济全球化的利弊影响、实质;知道发展中国家应对经济全球化的正确态度。
4.理解对外开放的必然性及“引进来”与“走出去”的关系。
5.运用所学知识,结合实际,说明我国应该如何进一步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如何成功实施“走出去”战略;说明我国在外开放进程中,必须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原则。
高考命题定位:1.从内容分布上看,近年来本专题内容在高考中主要集中在经济全球化的特点、对外开放的要求等知识点上,往往会与消费、企业的经营和发展、财政政策等知识结合起来进行考查。
2.从命题形式上看,近年来本专题内容在高考中主要以选择题为主,但也有主观题。
在对主观题的考查中,往往会综合前面专题的内容来命题。
【预习案】(30分钟)(1)[预习指南】自学引导:(阅读教材,写出、理解、熟记带★的重点知识)一、经济全球化及其表现和影响1、含义:2、表现:、和。
3、载体:公司4、实质:以国家为主导的。
5、有利影响:促进了在全球范围内的流动、水平的提高以及国际贸易的迅速发展,从而推动了世界范围内效率的提高和各国生产力的发展,为各国经济提供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不利影响:①由发达国家主导的经济全球化,使世界经济发展更加不,两极分化更加严重;②加剧了世界经济的性,尤其对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安全构成了极大的威胁。
二、跨国公司三、世界贸易组织的基本原则和作用1、世界贸易组织(WTO)(1)地位:(2)作用:(3)基本原则:(最惠国待遇、国民待遇) 原则、原则、原则等(4)我国加入WTO的利弊:★四、全面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1)我国对外开放的格局——、、(2)如何全面提高开放型经济发展水平?A.实行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完善、、的开放型经济体系。
B.要加快转变发展方式,推动开放朝着优化结构、拓展深度、提高效益方向转变,着力培育开放型经济发展新优势。
单元考情分析——对考向的把握要准(锁定热考点) (一)把握规律——2011~2015新课标全国卷考情统计(二)领悟真谛——全国卷五年真题精选(选择题)右图为波兰开放边境线时的情景,它反映的是(D) .关贸总协定维持了世界贸易秩序的基本稳定.单一商品出口国在经济全球化中陷入困境.贸易往来对国家间关系产生了决定性影响附:自主命题省份高考真题(教师用书独具,酌情备选)1.(2015·广东高考)一位学者说:“在自家的院子里有印钞机是一件愉快的事情,而黄金兑换标准给了我们这个特权。
”赋予“我们这个特权”的是( )A.《北美自由贸易协定》B.马歇尔计划C.《关税和贸易总协定》D.《布雷顿森林协定》解题提示:解答关键:依据材料中“黄金兑换标准给了我们这个特权”可知,该协定规定各会员国货币与美元挂钩,美元与黄金挂钩,确立了美元等同于黄金的特殊地位,结合所学可知,这个特权是《布雷顿森林协定》赋予的。
答案:D2.(2011·福建高考)1944年签订的《布雷顿森林协议》规定:美元与黄金直接挂钩;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会员国的货币与美元挂钩。
美元由此获得了“等同黄金”的特殊地位。
据此,对下图的推论正确的是( )A.70年代之前,各国货币可与黄金直接兑换,美元居强势地位B.70年代初,美元不再与黄金挂钩,黄金价格上扬C.70年代末,美元与黄金比价急剧上升,美国经济总量不再居各国之首D.90年代,欧元发行与流通导致美元与黄金比价持续回落,美元居弱势地位解题提示:①明考点:布雷顿森林体系。
②抓关键:70年代初,由于日本、西欧的崛起,美国经济实力相对削弱,美元不再与黄金挂钩,黄金价格上扬。
答案:B3.(2014·福建高考)下表是1980年、1996年世界不同类型国家进出口依存度表。
据此判断正确的是( )A.国际贸易总体发展缓慢B.经济全球化趋势加强C.区域经济集团化削弱D.各类国家经济发展水平差距缩小解题提示:①抓关键:比较和发现不同收入国家的世界市场联系程度的变化。
真正的高贵不是优于别人,而是优于过去的自己! 高密五中2012级政治复习课教学案 必修一 第四单元 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No.11273 270水平的跨国公司。
(”走出去”,是指通过到境外投资办厂、对外承包工程与劳务输出等各种形式,与其他国家进行经济技术合作。
)④必须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原则。
⑤要有规则意识和利用世贸组织规则的本领,要有经济安全的防范啥意识。
-----针对训练-----1.贸易摩擦增多是我国成为第二大经济体和世界贸易大国的伴生现象。
2012年共有21个国家针对中国发起77起贸易调查,其中仅欧盟对中国光伏产品发起的反倾销、反补贴调查,金额就高达204亿美元。
为了缓解此类贸易摩擦,我国可以A. 鼓励企业海外投资设厂B. 扩大进口以平衡贸易双方的利益C. 对外国相关产业采取贸易报复措施D. 加大对出口企业的补贴和支持力度2.(2007年山东高考)材料一 自2000年中央提出加快实施“走出去”战略以来,山东境外投资进入快速发展的新阶段,呈现一些新特点。
(1)图18、图19分别表明山东境外投资领域域进—步拓宽、投资区域不断扩大,以这样的思路,你认为图20体现的山东境外投资的特点应该如何概括?请对山东企业如何实现境外投资的新突破提出合理化建议。
材料二 山东省政府按照《对外贸易法》和中央的政策,出台了《关于加快实施“走出去”战略意见》等规定,制定和完善了为对外开放服务的具体措施,简化行政审批程序,建立完善各级行政许可中心,营造公正透明的行政环境,优化全方位的服务环境,为各类企业创造统一开放、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
(2)结合上述材料,简要分析山东省政府在为对外开放服务过程中是如何行使权力的?(7分)班级:_________学号: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第11课 经济全球化与对外开放编写:赵长荣 审核:田运成 课时:2课时 使用时间:----预习案---一、用大约25分钟的时间,结合课本和学案课堂案部分预习、巩固如下问题(考点):1.经济全球化:(1)经济全球化及其表现:(2)跨国公司;(3)经济全球化的影响 2. 积极参与国际经济竞争与合作:(1)对外开放新阶段;(2)国际经济组织;(3)全面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
1.经济全球化:经济全球化及其表现;跨国公司;经济全球化的影响。
2.国际经济竞争与合作:对外开放;国际经济组织;国际经济合作;“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的战略。
一、经济全球化的表现及影响1.正确认识经济全球化的实质(1)实质:是以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为主导的全球化。
(2)原因:发达国家具有经济和科技上的优势。
表现在:现代信息技术基本由发达国家掌握;世界市场由发达国家主导;国际经济交往中的“游戏规则”由发达国家制定。
(3)结果:发达国家是经济全球化的最大受益者,但其造成了严重的两极分化。
2.经济全球化的影响(1)积极影响: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
它促进了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的流动、国际分工水平的提高以及国际贸易的迅速发展,从而推动了世界范围内资源配置效率的提高、各国生产力的发展,为各国经济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
(2)消极影响:使世界经济发展更加不平衡,两极分化更加严重;经济全球化导致风险全球化,加大了全球经济的不稳定性,威胁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安全。
(3)正确态度: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发展中国家应抓住机遇,积极参与,趋利避害;同时,提高抵御国际经济风险能力,勇敢地迎接挑战。
3.正确区分经济全球化和经济一体化经济全球化是经济一体化的客观基础,经济一体化是经济全球化基础上的更高层次的经济融合。
目前来看经济全球化已经是一个既成事实,而经济一体化只是局部区域、局部领域内的状态和进程。
二、全面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1.新时期如何全面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1)正确态度适应经济全球化的要求,抓住机遇,积极参与,趋利避害;同时,提高抵御国际经济风险能力,勇敢地迎接挑战。
(2)基本战略“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的战略。
(3)基本目标适应经济全球化新形势,我们必须实行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完善互利共赢、多元平衡、安全高效的开放型经济体系。
(4)基本原则必须始终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原则。
发展对外经济关系,必须把独立自主、自力更生作为自己发展的根本基点,要在立足自身发展的基础上实行对外开放。
【课标考纲解读】课标分解考纲细化高考命题定位评析经济全球化的影响,结合具体事例,说明如何积极面对,迎接挑战;了解世贸组织的原则和作用;结合贸易摩擦的事例,理解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的意义、措施。
1.经济全球化:经济全球化及其表现;跨国公司;经济全球化的影响2.国际经济竞争与合作:对外开放;国际经济组织;国际经济合作;“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的战略1.从知识的考查看:试题主要立足企业经营,考查企业参与国际竞争的措施。
同时立足经济又好又快发展,考查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影响的试题也较多2.从试题类型上看:选择题多以体现类和启示类为主,考查经济全球化的影响,以及我国参与国际经济竞争的具体措施。
材料题多以措施类和意义类为主,重点考查企业“走出去”战略,以及我国应对国际贸易风险的措施【高考复习策略】该讲主要从“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三个方面阐述了中国与经济全球化的关系。
“是什么”是指什么是经济全球化,经济全球化的表现。
“为什么”是指为什么要推动经济全球化发展。
“怎么做”主要强调如何参与经济全球化,教材主要通过“引进来”与“走出去”发展战略进行了表述。
主要立足国内外两个市场,阐明了推动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具体措施。
所以复习中必须把握对外开放与宏观调控的关系,对外开放与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关系。
立足教材结构,必须明确对外开放与居民消费的关系,对外开放与企业生产的关系,对外开放与财政、税收等宏观政策的关系。
提高对外开放水平是本课时的主线,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水平,增强国际竞争力是核心。
所以复习中我们必须把握以下时事热点:①结合频发的贸易摩擦,总结应对国际贸易壁垒的措施。
②立足企业“走出去”的案例,认识提高国际竞争力的具体要求。
③结合我国对外贸易的发展趋势,认识“引进来”与“走出去”的关系。
④结合我国出口、投资和消费的比例协调,认识对外开放对提高我国经济发展质量的意义。
⑤结合当前国际金融形势分析经济全球化的影响,为我国进一步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提出建议。
第六课走进经济全球化[课程要求]辨识国际经济中的比较优势,描述当代国际经济发展的基本特点和趋势。
分析经济全球化的机遇和挑战,坚持正确义利观,阐释推动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的意义。
【知识梳理】一、认识经济全球化1.经济全球化的主要表现:________全球化、贸易全球化、金融全球化。
2.影响经济全球化的主要因素(1)经济全球化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和________的必然结果。
(2)经济全球化的根本动因是世界各国对________利益的追求。
(3)________________为经济全球化奠定了体制基础。
3.经济全球化的重要载体—跨国公司(1)积极影响:促进全球资源配置的优化和全球的科技合作与进步。
(2)消极影响:实行跨国行业垄断、破坏国际市场的________,向发展中国家转移________和环境污染等。
二、日益开放的世界经济1.经济全球化的机遇与挑战(1)机遇:经济全球化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产物,又推动着____________的发展。
发展中国家参与经济全球化有利于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种资源、两个________,推动自身经济发展。
(2)挑战: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世界经济发展面临着________问题,世界经济发展面临的________和风险加剧。
(3)措施:面对经济全球化,我们既要抓住________,积极参与,又要勇敢迎接________,同舟共济,实现合作共赢。
2.让经济全球化更有活力(1)适应经济全球化,引导并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开放、________、普惠、________、共赢的方向发展。
(2)要建设________、开放型、联动型、包容型世界经济。
(3)完善________。
【自主练习】判一判1.经济全球化就是经济一体化。
( )2.经济全球化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多种动因共同驱动的结果,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
( )3.经济全球化是美国等发达国家创造出来的。
( )4.运输和通信手段发生革命性变化,使得扩张国外市场的要求更加迫切。
第11课经济全球化与对外开放考纲展示1.经济全球化:经济全球化及其表现;跨国公司;经济全球化的影响2.国际经济竞争与合作:对外开放;国际经济组织;国际经济合作;“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的战略,【主干解读】牢记1个实质经济全球化的实质理解2种影响经济全球化的积极和消极影响区分3个表现经济全球化的3个主要表现把握4个基本原则和措施世贸组织的4个基本原则、全面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的4项措施考点一经济全球化考点梳理1.经济全球化及其表现(1)含义:商品、劳务、技术、资金在全球范围内流动和配置,使各国经济日益相互依赖、相互联系的趋势。
(2)主要表现:生产全球化、贸易全球化和资本全球化。
(3)载体:跨国公司。
(4)实质:是以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为主导的。
【温馨提示】经济全球化是资源配置的全球化,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
2.跨国公司(1)含义:跨国公司是指在本国或本地区拥有一个总部,并在其他国家或地区拥有子公司的国际性企业。
(2)作用:为经济全球化提供了强有力的载体,促进了资金、技术、人力、商品等在全球范围内的流动,推动了国际分工水平的提高。
3.经济全球化的影响(1)积极影响:推动了生产力发展。
①它促进了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流动,促进了国际分工水平提高和国际贸易迅速发展。
②它推动了世界范围内资源配置效率提高、各国生产力发展,为各国经济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
(2)消极影响①发达国家主导着世界市场的发展,使世界经济发展更加不平衡,两极分化更加严重。
【温馨提示】这是因为发达国家具有经济和科技上的优势,掌握着推动经济全球化趋势的现代信息技术,主导着世界市场的发展,左右着国际经济的“游戏规则”。
②经济全球化加剧了全球经济的不稳定性,尤其对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安全构成极大威胁。
(3)发展中国家的对策: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
发展中国家应抓住机遇,积极参与,趋利避害;同时,提高抵御国际经济风险能力,勇敢地迎接挑战。
【温馨提示】经济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来说,是一把“双刃剑”,既是机遇,又是挑战,所以不能笼统地说经济全球化是好还是坏。
1条历史发展主线2个知识归纳整合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历程及影响[活学活用]1.(2012·黄冈期末)七国集团2011年3月18日联手干预外汇市场,以遏制日本大地震后日元对美元急剧升值的势头。
分析人士指出,欧美应日本要求,一改对干预外汇市场惯常持有的谨慎姿态,宣布联手干预汇市,主要是出于担心日元进一步升值给日本经济及全球经济带来负面影响。
这主要是由于( )A.日本大地震对日本经济造成了重创B.经济全球化使各国经济相互依赖加深C.外汇市场的稳定关系到各国经济稳定D.各国自觉、主动地帮助日本抗震救灾解析:选B材料的关键是“出于担心日元进一步升值给日本经济及全球经济带来负面影响”,说明经济全球化的影响使各国经济相互依赖加深,B项符合题意。
二、二战后世界经济格局的变化过程1.战后初期到20世纪50年代末形成美国独霸世界的世界经济格局二战后初期美国经济占绝对优势,它通过1944年确立的“布雷顿森林体系”、1947年成立的关税与贸易总协定、1948年开始实施的“马歇尔计划”等确立了其世界经济霸主地位。
2.20世纪70年代经济格局向多极化方向发展70年代,美国丧失了世界经济霸主地位,世界上出现了包括美国、苏联、欧共体、日本在内的多种力量;发展中国家在世界经济舞台上进行了要求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的斗争,各种原料输出国和生产国组织纷纷建立,一批新型工业化国家和地区脱颖而出。
3.20世纪80年代以来世界经济格局多极化向纵深发展,区域集团化步伐加快中国经济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苏联东欧改革失败;美、日、欧争夺势力范围及经济主导权的斗争直接推动了西欧、北美、亚太三大区域集团化的发展;在东南亚、中东、拉丁美洲和非洲出现了一大批各种层次的区域集团化组织。
4.20世纪90年代世界经济发展进入一个新阶段经济区域集团化的趋势迅速地增强,同时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也在迅速增强;新科技革命对世界经济产生巨大影响;追求数量和速度的经济增长方式将让位于追求质量和效益的增长方式,知识经济初露端倪。
高考一轮复习学案经济全球化学案Coca-cola standardization office【ZZ5AB-ZZSYT-ZZ2C-ZZ682T-ZZT18】面对经济全球化预习案骆秀静高考考点及学习目标:1经济全球化及其表现(区分三个主要表现,记忆实质)2跨国公司(记忆含义及作用)3经济全球化的影响(从利与弊两个角度分析,强化记忆)考查重点:经济全球化的影响以及我国应怎样应对经济全球化高考解读:主要以选择题进行考查经济全球化的表现及其影响,关注热点:运用经济全球化的知识,理解维护国家经济安全、加强国际经济合作的必要性知识梳理:(要求:将以下内容课前全部找准、记准)考点1 经济全球化及其表现(1)经济全球化的含义。
经济全球化,指商品、劳务、技术、资金在全球范围内流动和配置,使各国经济日益相互依赖、相互联系的趋势。
(3)经济全球化的实质。
①实质:经济全球化实质上是以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为主导的。
②原因:这是因为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具有经济和科技上的优势,掌握着推动经济全球化趋势的现代信息技术,主导着世界市场的发展,左右着国际经济的“游戏规则”。
考点2 跨国公司(1)跨国公司的含义。
是指在本国拥有一个总部,并在其他国家或地区拥有子公司的国际性企业。
即总部为母公司,在其他国家或地区设有若干子公司的国际性企业。
(2)跨国公司的活动及目的。
为了实现自己的最大利益,跨国公司在全球范围内利用各地的优势组织生产,经营活动的触角几乎延伸到世界的每个角落。
(3)跨国公司的作用。
①跨国公司的迅速发展为经济全球化提供了强有力的载体。
②跨国公司通过其全球化的生产经营方式大大促进了资金、技术、人力、商品等在全球范围内的流动,推动了国际分工水平的提高。
考点3 经济全球化的影响(1)经济全球化的积极影响。
经济全球化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
它促进了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的流动、国际分工水平的提高和国际贸易的迅速发展,从而推动了世界范围内资源配置效率的提高、各国生产力的发展,为各国经济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
2016年高考一轮复习精品学案经济全球化学案面对经济全球化预习案骆秀静高考考点及学习目标:1经济全球化及其表现(区分三个主要表现,记忆实质)2跨国公司(记忆含义及作用)3经济全球化的影响(从利与弊两个角度分析,强化记忆)考查重点:经济全球化的影响以及我国应怎样应对经济全球化高考解读:主要以选择题进行考查经济全球化的表现及其影响,关注热点:运用经济全球化的知识,理解维护国家经济安全、加强国际经济合作的必要性知识梳理:(要求:将以下内容课前全部找准、记准)考点1 经济全球化及其表现(1)经济全球化的含义。
经济全球化,指商品、劳务、技术、资金在全球范围内流动和配置,使各国经济日益相互依赖、相互联系的趋势。
(2)经济全球化的主要表现含义表现共同点许多商品(如汽车、计算机),虽然品牌是某国的,其实是许多国家共同协作完成的 经济全球化是不可逆转的历史趋势。
生产全球化、贸易全球化、资本全球化是经济全球化的主要表现国际贸易规模迅速扩大,参与交换的商品种类越来越多,从一般商品到各类服务都进入了交易范围 投资者只要在计算机上敲几个键,大量资金就可以短时间内从全球一个市场转移到另一个市场(3)经济全球化的实质。
①实质:经济全球化实质上是以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为主导的。
②原因:这是因为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具有经济和科技上的优势,掌握着推动经济全球化趋势的现代信息技术,主导着世界市场的发展,左右着国际经济的“游戏规则”。
考点2 跨国公司(1)跨国公司的含义。
是指在本国拥有一个总部,并在其他国家或地区拥有子公司的国际性企业。
即总部为母公司,在其他国家或地区设有若干子公司的国际性企业。
(2)跨国公司的活动及目的。
为了实现自己的最大利益,跨国公司在全球范围内利用各地的优势组织生产,经营活动的触角几乎延伸到世界的每个角落。
(3)跨国公司的作用。
①跨国公司的迅速发展为经济全球化提供了强有力的载体。
②跨国公司通过其全球化的生产经营方式大大促进了资金、技术、人力、商品等在全球范围内的流动,推动了国际分工水平的提高。
考点3 经济全球化的影响(1)经济全球化的积极影响。
经济全球化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
它促进了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的流动、国际分工水平的提高和国际贸易的迅速发展,从而推动了世界范围内资源配置效率的提高、各国生产力的发展,为各国经济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
(2)经济全球化的消极影响。
①经济全球化是以发达资本主义为主导的,这种经济全球化使世界经济发展更加不平衡,两极分化更加严重。
②经济全球化使世界各国经济联系在一起,这在促进各国经济合作的同时,也使得一个国家的经济波动可能殃及他国,甚至影响全世界,加剧全球经济的不稳定性,尤其对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安全构成极大的威胁。
(3)应对经济全球化的措施。
(整合①对广大发展中国家来说,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既是机遇,又是挑战。
在经济全球化趋势面前,应当抓住机遇,积极参与,趋利避害,防范风险,勇敢地迎接挑战。
②坚定不移地实行对外开放政策,坚持把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坚持独立自主同参与经济全球化结合起来,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③积极参与国际分工与合作、优势互补,共同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均衡、普惠、共赢的方向发展;积极推进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④对风险要有清醒的认识,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原则,进行经济结构调整,促进科技进步和创新,提高国际竞争力,提高抵御和化解风险的能力,维护国家经济安全。
特别提醒:经济全球化对发达国家是利大于弊,对发展中国家则是机遇与挑战并存。
对广大发展中国家来说,正确的态度不是反对经济全球化,而是抓住机遇,积极参与,趋利避害,防范风险,迎接挑战,同时积极推动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预习检测1、经济全球化的表现是多方面的,其中最主要的是()①生产全球化②贸易全球化③分配全球化④资本全球化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2、经济全球化的实质是()A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为主导B资本主义国家为主导C发展中国家为主导D所有国家为主导3、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跨国公司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是因为跨国公司( )A.以对外输出产品为目的B.从事国际化的生产和经营C.控制着各国的经济命脉D.是一个国际组织4、经济全球化的实现途径()A、跨国公司B、市场经济C、市场规则D、市场秩序5.下列对经济全球化认识正确的是()①经济全球化已经取代了各国生产的社会化②经济全球化是以全球的市场经济为基础的③经济全球化会自然而然的缩小贫富差距④经济全球化,任何国家都无法置身事外A ①②B ②③C ③④D ②④6、在经济全球化趋势面前,任何国家都不能置身事外。
对此,我们应采取的态度是()A、把握机遇,回避挑战B、抓住机遇,积极参与,趋利避害,防范风险,迎接挑战C、面对挑战,我们应视而不见D、与发达国家步调一致,寻求发达国家的援助7.填表材料反映的经济现象“空中客车”宽体客机,是欧洲许多国家联合生产的①____________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贸易增长速度长期高于世界经济增长速度②____________资本的跨国运动速度不断加快③__________8. 阅读下边漫画,如果这一漫画反映的是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存在的现象,那么这种现象产生的根本原因是什么?9.2008年冬天,某报记者采访了一群准备回家的农民工。
记者:“过年还早呢,怎么回家了?”农民工:“工厂关门了,没活干了。
”记者:“怎么会没活干呢?”农民工:“听说是美国发生了金融危机。
”记者:“为什么美国发生金融危机会让你们下岗?”农民工:……请你运用经济全球化的有关知识,帮助农民工回答记者最后的提问。
课内探究学案探究一.(20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当今世界是开放的世界,经济全球化对世界各国产生了深远影响。
材料一2008年以来,包括美、日等发达国家以及中国、印度、巴西等发展中国家在内的二十国集团(G20)日益成为继八国集团(G8,由美、日等发达国家组成)之后全球重要的经济合作平台,在国际经济治理机制中,发展中国家更加平等地与发达国家对话,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统计,2010年发展中国家的GDP占全球的45%。
材料二根据2008年的改革方案,发展中国家在IMF(187个成员国)中的投票权比例从40.5%上升为42.1%,发达国家则相应地由59.5%下降为57.9%。
其中,投票权居前10位的国家中有4个发展中国家,他们的投票权合计占14.18%,中国的投票权为3.65%,居第六位,美国的投票权为16.74%,居第一位且拥有对重大决策的否决权。
(1)根据材料和所学经济生活知识,概括当前世界经济的主要特点,并指出经济全球化的影响。
(10分)探究二:(12分)材料一:有人描述20世纪初世界经济联系日益密切的情况时指出,伦敦的居民可以在1911年的某天,一边喝下午茶,一边打电话订购世界上任何产品,想订购多少悉听尊便,并放心地等着这些东西运到自家门口;同时,他也可以把自己的财富投资到地球任何角落的自然资源开发和新的冒险事业中,例如非洲的矿山,或上海的洋行;如果他愿意,他可能利用廉价和舒适的交通工具,立即动身去任何国家,在任何地方都能找到舒适的旅馆,他随身携带的金币可以在世界各个地方兑换成当地货币而通行无阻。
材料二:对于冷战结束后迅猛发展的经济全球化趋势,有人予以肯定,也有人持否定态度。
(1)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分析经济全球化我国经济的影响。
(6分)(2)面对经济全球化,我国应采取哪些积极地应对措施?(6分)巩固训练:1.当今从美国爆发的次袋危机从而引起的全球金融危机,又影响到各国的实体经济,证明了经济全球化给各国带来发展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风险共担,要立足国内,迎接挑战,发展好自己。
经济全球化是通过()来实现的。
A .企业B .股份有限公司C.跨国公司 D.有限责任公司2.由华尔街引发的“金融海啸”波及世界,我国经济发展受到了冲击。
这说明()①经济全球化使世界各国的经济联系在一起②经济全球化有利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③经济全球化也意味着“风险全球化”④我国必须重视维护自身的经济安全A.①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③④3.现在,跨国公司500强中有400强在中国投资开展业务,跨国公司在中国发展的新趋势表现出以占领与扩大在华市场作为对我国的主要投资取向。
下列选项中对跨国公司理解正确的是()①它是指在本国拥有一个总部,并在其他国家或其他地区拥有子公司的国际性企业②经济全球化是通过跨国公司实现的③跨国公司推动了国际分工水平的提高④跨国公司的最大利益是实现经济全球化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②④D.①③④4.美国次贷危机引起了美国经济危机,导致欧洲及日本经济增速明显放缓,全球经济发展将此蒙上阴影,外向型经济在中国已经占据很大份额,所以美欧日经济衰退,中国也不能避免地受到影响。
这场危机已引起了全球金融风暴。
这说明()①经济全球化使世界经济发展不平衡,两极分化更加严重②经济全球化加剧全球经济的不稳定性,尤其对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安全构成极大威胁③经济全球化使世界各国的经济联系在一起④经济全球化实质是以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为主导的A.②③B.③④C.①④D.①②5、当前经济全球化趋势进一步增强,经济全球化促进了世界经济发展,同时也带来负面影响,最突出的一点是加剧了世界范围内的贫富分化。
经济全球化趋势进一步增强的根本原因是()A社会生产力与科技革命迅猛发展 B 各国经济联系加强C 跨国公司的迅速发展D 各国经济结构调整步伐加快6、经济全球化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发展的必然结果。
它的产生是因为()①生产社会化和国际分工使生产要求打破地域和国界的限制②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要求在全球范围内配置资源③资金为了追逐利润,要求在全球范围内自由流动④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新技术革命以及现代交通工具发展的推动A、①②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③④7、在知识经济时代,要想在国际竞争中占据优势地位,维护国家经济安全,必须()A、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促进高新技术产业B、加快引进先进技术,提高产品科技含量C、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搞好国家的宏观调控D、用先进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传统产业,促进产业结构升级换代8、(08全国Ⅰ卷28)我国1978年进出口贸易总额为206.4亿美元,外贸依存度(贸易总额/国内生产总值)为9.7%;1998年进出口贸易总额为3239.5亿美元,外贸依存度为31.8%;2007年进出口贸易总额达到21738亿美元,位列全球第三位,外贸依存度为73%。
这表明()A.我国经济越来越脆弱B.我国经济与世界经济的联系越来越紧密C.我国出口商品结构越来越优化D.我国经济发展的速度越来越快预习检测:1-6CABAD B7答案:问题思考①生产全球化②贸易全球化③资本全球化8答案:现阶段,经济全球化实质上是以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为主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