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瓷窑炉及设计 辊道窑6
- 格式:ppt
- 大小:1.95 MB
- 文档页数:29
36米电热烤花辊道窑设计摘要:一、引言二、设计目标和要求三、设计原理和结构1.结构组成2.工作原理四、技术参数和性能指标1.规格尺寸2.温度控制3.产量和效率五、操作与维护1.操作流程2.注意事项3.维护保养六、应用领域和市场前景正文:【引言】随着我国陶瓷行业的快速发展,对生产设备的需求越来越高,电热烤花辊道窑作为一种先进的陶瓷烤花设备,具有节能、环保、高效等优点,广泛应用于建筑陶瓷、卫生陶瓷等领域。
本文将详细介绍36米电热烤花辊道窑的设计。
【设计目标和要求】36米电热烤花辊道窑的设计目标是满足陶瓷制品生产过程中对高质量烤花的需求,提高生产效率,降低能耗。
要求设备结构紧凑、稳定可靠、操作简便、维修方便。
【设计原理和结构】【结构组成】36米电热烤花辊道窑主要由辊道、燃烧器、电热元件、传动装置、温控系统、气氛控制系统等部分组成。
【工作原理】在烤花过程中,制品通过辊道进行输送,燃烧器提供热量,电热元件对制品进行加热,传动装置负责辊道的运行,温控系统控制烤花温度,气氛控制系统保持窑内气氛稳定。
【技术参数和性能指标】【规格尺寸】36米电热烤花辊道窑的长度为36米,宽度根据生产需求可定制。
【温度控制】温度控制范围:常温至1000℃,温度波动:±5℃。
【产量和效率】产量:根据制品尺寸和厚度不同,产量在3-8平方米/小时;效率:电热转换效率高达90%。
【操作与维护】【操作流程】设备启动前,检查各部件是否正常;启动后,将制品放入辊道,调节温度和气氛,进行烤花;制品烤花完成后,关闭设备,清理现场。
【注意事项】在操作过程中,要定期检查设备运行情况,避免过载、过热,确保设备安全。
【维护保养】设备维护保养主要包括清洁、润滑、检查紧固件等,定期进行,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应用领域和市场前景】【应用领域】36米电热烤花辊道窑广泛应用于建筑陶瓷、卫生陶瓷、日用陶瓷等领域。
我说设计的生产抛光砖的辊道窑,长131m,宽2m,高(辊上,辊下),年生产任务350万片,属大型辊道窑。
最高温度为1350℃,使用的燃料为焦炉煤气。
一:设计任务书及原始资料院(系)材料学院 2010 年7 月 1日基本要求(含成果要求):独立思考完成;设计计算准确,窑体结构及工作系统安排合理;说明书完整详细,并按格式排版打印;图纸整洁清晰,制图规范,尺寸齐全,计算机打印出图;设计图纸范围:窑体结构图,窑体断面图。
二. 窑体主要尺寸的确定内宽的确定窑内宽初步确定内宽坯体尺寸=产品尺寸/(1-烧成收缩)=600/(1-10%)=为计算窑内宽方便取为667mm,我设计的是两片并排烧,两侧坯体与窑墙之间的距离取185mm,两片砖间距300mm. 所以B=2×667+2×185+300=2000mm,取B=2000mm。
确定内宽窑内宽B=667+2×185+300=2000mm,取B=2000mm。
窑体长度的确定窑体长度的初步确定生产任务G同一列砖砖距取50 mm ,则装窑密度(件/每m窑长)所以窑长=129m窑体有效长度的计算因为是辊道窑,设设三个砖为一节,则每节长度为(667+50) 3=2150mm ,节数=(节)取节数为 60节。
因而窑长度为: mm再加上进口和出口各两米所以总长为129+4=133m窑内高度的确定辊道窑的内高被辊子分隔成辊上高和辊下高两部分。
内高是制品在窑内传热和烧成的空间,内高必须合理,既能有利于产品换热满足烟气有足够的流动空间,又必须满足一定的烧成空间和冷却空间,所以,内高的确定有一定的原则,经过一段时间的查阅资料,我设计的窑炉内高如下表:位置预热带烧成带冷却带辊上高500mm500mm500mm辊下高700mm700mm700mm总内高1200mm1200mm1200mm三烧成制度的确定窑炉的烧成制度取决于坯釉料的组成和性质、坯体的造型、大小和厚度以及窑炉结构、装窑的方法、燃料种类等等因素。
景德镇陶瓷大学《窑炉课程设计》说明书题目年产245万平米玻化砖液化气辊道窑设计学号:.201310260130姓名:黄慧莹院(系)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专业:粉体材料科学与工程O一六年六月六日目录1前言 (1)2设计任务书 (2)3窑体主要尺寸的确定 (3)4烧成制度的确定 (5)5工作系统的确定 (6)5.1 排烟系统 (6)5.2 燃烧系统 (6)5.3 冷却系统 (6)5.4 传动系统 (7)5.5 窑体附属结构 (8)5.6 窑体加固钢架结构形式 (9)6燃料燃烧计算 (10)6.1 空气量 (10)6.2 烟气量 (10)6.3 燃烧温度 (11)7窑体材料及厚度的确定 (11)8热平衡计算 (13)8.1 预热带及烧成带热平衡计算 (11)8.2 冷却带热平衡 (19)9烧嘴的选用 (26)参考文献 (29)1.刖言《热工过程及设备》作为一门热工以及材料专业的专业课程,目的是对学生学习《热工过程及设备》课程后,引导学生总结、归纳理论知识,在此基础上推陈出新,根据当前的社会和科学环境,不断创新,最大可能的从环境保护和能源节约方面考虑,设计出符合社会需要的新时代窑炉,为创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贡献自己的智力支持。
通过课程设计辊道窑,综合运用和巩固所学知识,学会将理论知识与生产实践相结合,去研究解决实际中的工程技术问题,本设计的任务主要是培养学生设计与绘图的基本技能,初步掌握窑炉设计的程序、过程和内容;进一步了解窑炉设备的基本结构;掌握窑炉设备的工作原理,工程制图方法和编制设计说明书的方法。
辊道窑属于连续性窑炉,传动方式有斜齿轮传动及链条传动两种形式,一般以刚玉瓷辊作为传动辊子运载产品。
按加热方式可分为火焰加热辊道窑炉和电加热辊道窑炉两类。
可根据要求通气氛。
辊道窑是当代陶瓷工业的先进窑炉,是近几十年来发展起来的新型快烧连续式工业窑炉,目前已广泛用于釉面砖、墙地砖、抛光砖、彩釉砖等建筑陶瓷工业生产中。
XX陶瓷大学《窑炉课程设计》说明书题目:年产245万平米玻化砖液化气辊道窑设计学号:201310260130姓名:黄慧莹院(系):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专业:粉体材料科学与工程二○一六年六月六日目录1 前言 (1)2 设计任务书 (2)3 窑体主要尺寸的确定 (3)4 烧成制度的确定 (5)5 工作系统的确定 (6)5.1 排烟系统 (6)5.2 燃烧系统 (6)5.3 冷却系统 (6)5.4传动系统 (7)5.5 窑体附属结构 (8)5.6 窑体加固钢架结构形式 (9)6 燃料燃烧计算 (10)6.1 空气量 (10)6.2 烟气量 (10)6.3 燃烧温度 (11)7 窑体材料及厚度的确定 (11)8 热平衡计算 (13)8.1 预热带及烧成带热平衡计算 (11)8.2 冷却带热平衡 (19)9 烧嘴的选用 (26)参考文献 (29)1.前言《热工过程及设备》作为一门热工以及材料专业的专业课程,目的是对学生学习《热工过程及设备》课程后,引导学生总结﹑归纳理论知识,在此基础上推陈出新,根据当前的社会和科学环境,不断创新,最大可能的从环境保护和能源节约方面考虑,设计出符合社会需要的新时代窑炉,为创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贡献自己的智力支持。
通过课程设计辊道窑,综合运用和巩固所学知识,学会将理论知识与生产实践相结合,去研究解决实际中的工程技术问题,本设计的任务主要是培养学生设计与绘图的基本技能,初步掌握窑炉设计的程序﹑过程和内容;进一步了解窑炉设备的基本结构;掌握窑炉设备的工作原理,工程制图方法和编制设计说明书的方法。
辊道窑属于连续性窑炉,传动方式有斜齿轮传动及链条传动两种形式,一般以刚玉瓷辊作为传动辊子运载产品。
按加热方式可分为火焰加热辊道窑炉和电加热辊道窑炉两类。
可根据要求通气氛。
辊道窑是当代陶瓷工业的先进窑炉,是近几十年来发展起来的新型快烧连续式工业窑炉,目前已广泛用于釉面砖﹑墙地砖﹑抛光砖﹑彩釉砖等建筑陶瓷工业生产中。
摘要本设计说明书对所设计的年产100万平方米瓷质砖以及100万件10寸平盘辊道窑加以说明。
说明书中具体论述了设计时应考虑的因素,诸如窑体结构、排烟系统、烧成系统和冷却系统等等.同时详细的进行了对窑体材料的选用、热平衡、管路、传动设计等的计算。
本次设计窑炉的燃料为焦炉煤气,在烧成方式上采用明焰裸烧的方法,既提高了产品的质量和档次,又节约了能源,辊道运输可减少窑内装卸制品,和窑外工序连在一起,操作方便,同时具有很高的自动化控制水平,在燃烧及温度控制上采用PID智能仪表,可以很方便的调节和稳定烧成曲线。
本说明书内容包括:窑体主要尺寸的确定、工作系统的确定、窑体材料的选择、燃料燃烧计算、热平衡计算、传动计算、管道尺寸阻力计算、风机的选型及工程材料概算。
目录前言 (5)1 原始资料收集 (5)2 窑体主要尺寸的确定 (6)2.1 进窑砖坯尺寸 (6)2.2 内宽的确定与排砖方法 (6)2.3 内高的确定 (7)2.4 烧成制度的确定 (8)2.5 窑长及各带长的确定 (8)2.5.1 窑长的确定 (8)2.5.2 各带长的确定 (9)2.5.3 辊道窑窑头、窑尾工作台长度 (10)2.5.4 窑体总长度的确定 (11)3 工作系统的确定 (11)3.1 排烟系统 (11)3.2 燃烧系统 (11)3.2.1 烧嘴的设置 (12)3.2.2 助燃系统 (12)3.2.3 液化石油气输送系统 (12)3.3 冷却系统 (13)3.3.1 急冷通风系统 (13)3.3.2 缓冷通风系统 (13)3.3.3 快冷通风系统 (14)3.4 温度控制系统 (14)3.4.1 热电偶的设置 (14)3.4.2 温度仪表选型 (14)3.5 传动系统 (15)3.5.1 辊棒的选择 (15)3.5.2 传动装置 (16)3.5.3 辊距的确定 (16)3.5.4 辊棒的联接形式 (17)3.5.5 传动过程 (17)3.6 窑体附属结构 (17)3.6.1 事故处理孔 (17)3.6.2 观察孔与测温口 (18)3.6.3 膨胀缝 (18)3.6.4 下挡墙和上档板 (18)3.6.5 钢架结构 (19)3.6.6 测压孔 (19)4 窑体材料确定 (19)4.1 窑体材料确定原则 (19)4.2 整个窑炉的材料表 (19)5 燃料及燃烧计算 (20)5.1 理论空气量计算: (21)5.2 烟气量计算 (21)5.3 燃烧温度计算 (21)6 物料平衡计算 (22)7 热平衡计算 (23)7.1 热平衡示意图 (23)7.2 热收入项目 (24)7.2.1 坯体带入显热Q (24)17.2.2 燃料带入化学热及显热Q (24)f7.2.3 助燃空气带入显热Q (24)a7.2.4 预热带漏入空气带入显热Q (25)a7.3 热支出项目 (25)7.3.1 热制品带出显热Q (25)27.3.2 窑体散失热Q (25)37.3.3 物化反应耗热Q (30)47.3.4 烟气带走显热Q (30)g7.3.5 其他热损失Q (30)57.4 列热平衡方程并求解 (31)7.5 列热平衡表 (31)(3)冷却带热平衡计算 (32)7.6 热平衡示意图 (32)7.7 热收入 (33)7.7.1 制品带入的显热Q (33)27.7.2 冷却风带入显热Q (33)67.8 热支出 (33)Q (33)7.8.1 制品带出显热7Q (34)7.8.2 热风抽出时带走的显热8Q (34)7.8.3 窑体散失热量97.8.4 由窑体不严密处漏出空气带走显热Q (36)107.9 列热平衡方程 (37)7.10 列热平衡表 (37)第八章管道尺寸以及阻力计算和风机选型 (38)8.1 抽烟风机的管道尺寸、阻力计算 (38)8.1.1 管道尺寸 (38)8.1.2 阻力计算 (39)8.1.3 风机的选型 (41)8.2 其他系统管路尺寸确定、风机的选型 (41)8.2.1 液化石油气输送管径的计算 (41)8.2.2 助燃风管计算 (42)8.2.3 冷却带风管计算 (43)8.2.4 风机选型 (45)第九章工程材料概算 (47)9.1 窑体材料概算 (47)9.2 钢材的概算 (49)前言随着经济不断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陶瓷工业在人民生产、生活中都占有重要的地位。
36米电热烤花辊道窑炉设计摘要:一、前言二、设计目标与要求三、窑炉结构与原理1.窑炉主体结构2.电热烤花系统3.传动系统4.控制系统四、窑炉性能参数1.长度2.宽度3.高度4.功率5.温度控制范围五、应用领域六、结论正文:【前言】随着我国陶瓷行业的迅速发展,电热烤花辊道窑炉作为一种高效、环保的烧结设备,越来越受到业界的关注。
本文将详细介绍一种36 米电热烤花辊道窑炉的设计。
【设计目标与要求】该窑炉的设计目标是满足陶瓷生产过程中对高质量、高效率、低能耗的需求。
要求具备稳定的温度控制、良好的传热效果、方便的操作和维修等特性。
【窑炉结构与原理】1.【窑炉主体结构】窑炉主体采用双层结构设计,内层为加热区,外层为保温层,以保证热量不易散失,提高热利用率。
窑炉内部设有多个加热器,以实现均匀加热。
2.【电热烤花系统】电热烤花系统是窑炉的关键部分,主要由加热器、温度传感器和传动装置组成。
加热器负责将电能转化为热能,温度传感器实时监测窑内温度,传动装置则保证烤花辊的稳定运行。
3.【传动系统】传动系统采用变频调速设计,可根据生产需要调整烤花辊的速度,以满足不同产品的烧结要求。
同时,该系统具有故障自动检测和保护功能,确保设备安全运行。
4.【控制系统】控制系统采用PLC 编程,可实现窑炉的自动控制,包括温度控制、速度控制、报警等功能。
操作人员可通过触摸屏进行参数设定和实时监控,方便快捷。
【窑炉性能参数】本窑炉长度为36 米,宽度、高度根据生产需要可定制。
功率为1200kW,温度控制范围为500-1200℃,可满足各类陶瓷产品的烧结需求。
【应用领域】36 米电热烤花辊道窑炉广泛应用于日用陶瓷、建筑陶瓷、卫生陶瓷等领域,尤其适用于高质量、大批量产品的生产。
【结论】总之,36 米电热烤花辊道窑炉设计合理,性能优良,能满足现代陶瓷生产的高标准要求。
辊道窑窑炉设计1 前言陶瓷窑炉可分为两种:一种是间歇式窑炉,比如梭式窑;另一种是连续式窑炉,比如本设计书设计的辊道窑。
辊道窑是当代陶瓷工业的先进窑炉,我国70 年代开始已陆续应用于日用陶瓷工业、建筑陶瓷工业。
80 年代后,滚到窑已广泛地用于我国建陶工业中。
辊道窑由于窑内温度场均匀,从而保证了产品质量,也为快烧提供了条件;而快烧又保证了产量,降低了能耗。
产品单位能耗一般在2000~3500 kJ/kg ,而传统隧道窑则高达5500~9000 kJ/kg 。
所以,辊道窑是当前陶瓷工业中优质、高产、低消耗的先进窑型,在我国已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烧成在陶瓷生产中是非常重要的一道工序。
烧成过程严重影响着产品的质量,与此同时,烧成也由窑炉决定。
在烧成过程中,温度控制是最重要的关键。
没有合理的烧成控制,产品质量和产量都会很低。
要想得到稳定的产品质量和提高产量,首先要有符合产品的烧成制度。
然后必须维持一定的窑内压力。
最后,必须要维持适当的气氛。
通过对其窑炉结构和控制的了解,借鉴经验数据,本文设计的辊道窑,全窑长200 米,内宽2.81米,烧成温度是1180 摄氏度,燃料采用天然气,单位质量得产品热耗为2543.6 kJ/kg。
热效率高,温度控制准确、稳定,传动用电机、链传动和齿轮传动结构,联接方式主要采用弹簧夹紧式,从动采用托轮磨擦式,传动平衡、稳定,维护方便,控制灵活。
经过紧张的三周,有时候,特别是画图时,对于没有经过训练的我们来说,很是不容易,进入状态时饭也顾不上吃,叫外卖,夜以继日的,就像绣花一样,不经历还真不知道这其中的滋味,我想这次的窑炉设计实习,给予我们的不仅仅是设计的本身,还让我们知道什么是细致,什么叫技术。
在此,特别感谢周露亮、朱庆霞、孙健、李杰几位老师的细心指导,没有他们的指导,我们就无从下手。
由于水平所限,设计书中一定有不少缺点和不足之处,诚挚地希望老师批评指正。
2 设计任务书一、设计任务:日产10000 平米玻化砖辊道窑设计设计任务:日产10000 平米玻化砖天然气辊道窑炉设计(一)玻化砖1.坯料组成(%):SiO2 Al2O3 CaO MgO Fe2O3 K2O Na2O I.L68.35 16.27 2.30 2.65 0.85 1.76 2.15 4.852.产品规格:400×400×8mm,单重3 公斤/块;3.入窑水分:<1%4.产品合格率:95%5.烧成周期:60 分钟(全氧化气氛)6.最高烧成温度:1180℃(温度曲线自定)(二)燃料天然气CO H2 CH4 C2H4 H2S CO2 N2 O2 Qnet(MJ/Nm3)0.2 0.2 95.6 3.5 0.3 0.1 0.1 0 41.58(三)夏天最高气温:37℃3 窑体主要尺寸的确定3.1 窑内宽的确定产品的尺寸为400×400×10mm,设制品的收缩率为8%。
辊道窑窑炉设计说明书目录摘要 (6)前言 (8)1 设计任务书及原始资料 (9)2 烧成制度的确定 (10)2.1 温度制度的确定 (10)2.2 气氛制度 (11)2.3 压力制度 (11)3 窑体主要尺寸确定 (12)3.1窑内宽的确定 (12)3.2 窑体长度的确定 (13)3.3 各带长度的确定 (13)3.4 辊上高、辊下高的确定 (14)4 工作系统确定 (15)4.1 排烟系统 (15)4.2 烧成系统 (16)4.3冷却系统 (16)4.4窑体附属结构的布置 (17)5 窑体材料及厚度的确定 (19)6 燃料及燃烧计算 (21)6.1理论空气需要量 (21)6.2实际空气需要量 (21)6.3 用经验公式计算实际烟气生成量 (22)6.4 燃烧温度 (22)7 物料平衡 (22)7.1每小时出窑制品的质量G出 (22)7.2每小时入窑干制品的质量G干 (22)7.3每小时入窑湿制品的质量G湿 (22)7.4每小时蒸发自由水的质量G w (23)8 预热带烧成带热平衡计算 (23)8.1热平衡计算基准及范围 (23)8.2热平衡示意框图 (24)8.3热收入项目 (24)8.4热支出项目 (25)8.5热平衡方程 (30)8.6热平衡表 (31)9 冷却带平衡计算 (31)9.1热平衡计算准则: (31)9.2热平衡示意图: (32)9.3热收入 (33)9.4热支出 (33)9.5热平衡方程 (41)9.6冷却带平衡列表 (41)10 传动计算 (42)10.1 传动系统的选择 (42)10.2 传动过程 (43)10.3 辊子材质的选择 (43)10.4 辊距的确定 (43)10.5 辊子传动过程中的联接方式 (44)10.6 辊子转速的选择 (44)11管道计算、阻力计算和风机选型 (44)11.1管道计算 (44)11.2阻力计算 (45)11.3排烟风机选型 (46)11.4其他管路阻力计算: (46)12 烧嘴选型 (50)12.1每个烧嘴所需燃烧能力 (50)12.2 选用烧嘴应注意的原则 (50)12.3 烧嘴选用 (50)13 工程材料概算 (52)13.1 钢架结构所用钢材用量概算: (52)13.2 钢板用量概算: (53)13.3 耐火材料概算: (54)致谢 (57)参考文献 (58)外文翻译 (59)摘要本设计的题目是日产1.4万㎡抛光砖气烧辊道窑。
36米电热烤花辊道窑设计摘要:一、引言二、36米电热烤花辊道窑的设计原理1.窑体结构2.加热系统3.温度控制系统4.通风系统三、36米电热烤花辊道窑的优势1.高产量2.节能环保3.高质量的花砖生产四、应用领域五、结论正文:【引言】在当今瓷砖生产行业中,36米电热烤花辊道窑的设计与应用受到了广泛关注。
本文将详细介绍这种窑炉的设计原理、优势以及应用领域,为相关人员提供参考。
【36米电热烤花辊道窑的设计原理】1.窑体结构36米电热烤花辊道窑采用先进的辊道式布局,将窑体分为预热区、加热区、保温区和冷却区。
这种布局使得瓷砖在烤花过程中能够均匀受热,保证产品质量。
2.加热系统窑体内部采用高性能电热管作为加热元件,能够在短时间内将瓷砖加热到所需的温度。
同时,加热系统还具有过热保护功能,确保设备安全运行。
3.温度控制系统温度控制系统采用先进的智能调节器,能够实现精确控温。
通过设置所需的温度参数,系统将自动调节功率,使窑内温度保持在设定范围内,保证瓷砖烤花质量。
4.通风系统36米电热烤花辊道窑配备高效的通风系统,确保窑内气体流通,有利于瓷砖表面花纹的固化。
同时,通风系统还能有效排出多余热量,降低能耗。
【36米电热烤花辊道窑的优势】1.高产量36米电热烤花辊道窑具有较高的生产效率,每天可生产数万平方米的花砖,满足市场需求。
2.节能环保采用电加热方式,热能利用率高,节约能源。
同时,良好的通风系统降低了废气排放,有利于环境保护。
3.高质量的花砖生产通过精确的温度控制和合理的窑体结构设计,36米电热烤花辊道窑能够生产出高质量的花砖,表面花纹清晰、色彩艳丽。
【应用领域】36米电热烤花辊道窑广泛应用于瓷砖、陶瓷、玻璃等行业,为各类企业提供高效、环保的生产解决方案。
【结论】总之,36米电热烤花辊道窑凭借其优良的设计和实用性能,已成为瓷砖生产行业的一大趋势。
第一章辊道窑的窑体结构1.1 概述辊道窑是一种截面呈狭长形的隧道窑,与窑车隧道窑不同,它不是用装载制品的窑车运转,而是由一根根平行排列、横穿窑工作通道截面的辊子组成“辊道”,制品放在辊道上,随着辊子的转动而输送入窑,在窑内完成烧成工艺过程,故称辊道窑。
1.1.1 辊道窑的分类辊道窑可按使用的燃烧结构分类,也可按加热方式分类,还可按通道多少来分类。
一般对建陶工业辊道窑结合燃料与加热方式进行分类。
1. 明焰辊道窑——火焰进入辊道上下空间,与制品接触并直接加热制品。
(1)气烧明焰辊道窑。
常用的气体燃料有:天然气、发生炉煤气、石油液化气等,要求煤气是洁净的。
(2)烧轻柴油明焰辊道窑。
由于供油系统比供气系统简单,投资也较少,国内近些年建造的明焰辊道窑大多为烧轻柴油的。
2. 隔焰辊道窑——火焰一般只进入与窑道隔离的马弗道中,通过隔焰板将热量辐射给制品并对其进行加热。
(1)煤烧隔焰辊道窑煤在火箱中燃烧,火焰进入辊道下的隔焰道(马弗道)内,间接加热制品。
国内有些煤烧辊道窑为稳定窑温、减少上下温差,采取在辊上安装若干电热元件(硅碳棒),对制品进行补偿加热,对提高产品质量有一定的效果。
这类辊道窑可称为煤电混烧辊道窑,但也属煤烧隔焰辊道窑的范畴。
(2)油烧隔焰辊道窑以重油或渣油为燃料,火焰一般也是进入窑道下的马弗道中,间接加热制品。
我国80年代初建造的油烧隔焰辊道窑除辊下设马弗道外还在辊上增设马弗道,但后来一般都取消了上马弗道。
80年代中后期,烧重油的辊道窑大都改进为油烧半隔焰辊道窑,即在适当的部位留设放火口,使部分燃烧产物进入工作通道中。
由于油烧半隔焰辊道窑除放火口外,其他结构与油烧全隔焰辊道窑类同。
故可将它归在一类。
3. 电热辊道窑——以安装在辊道上下的电热元件(硅碳棒或电热丝)作热源,对制品辐射加热。
适用于电力资源丰富的厂家或小型辊道窑。
在上述几种类型的辊道窑中,由于明焰辊道窑的燃烧产物直接与制品接触,对提高传热效率、均匀窑内断面温度场、节能等都是有利的,代表了辊道窑的主流。
辊道窑的工作原理
辊道窑是一种连续式窑炉设备,常用于烧结陶瓷、砖瓦等产品的生产。
其工作原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1. 进料:原料通过进料装置被连续地送入窑炉的上部,通常是通过一个输送带或者辊道来实现。
2. 预热:原料进入窑炉后,首先经过预热区,该区域内设有预热燃烧器,用于提高原料的温度,并将其预热至一定温度,以便后续的高温烧结。
3. 烧结:在经过预热后,原料进入烧结区,该区域内设有高温燃烧器。
燃烧器将燃料燃烧产生的热能传递给原料,使原料在高温下发生烧结反应,从而使其物理和化学性质发生变化,最终形成陶瓷、砖瓦等制品。
4. 冷却:经过烧结后,陶瓷、砖瓦等制品进入冷却区域,该区域内设有冷却装置。
冷却装置通过将冷却介质(通常为空气或水)吹入窑炉,迅速降低产品的温度,以防止其过热破裂。
5. 出料:经过冷却后,最终成品通过出料装置从窑炉的底部连续取出。
辊道窑的工作原理通过不断地将原料从窑炉的上部输入,并经过不同的区域进行预热、烧结和冷却等处理,最终得到所需的陶瓷、砖瓦等制品。
这种连续式的生
产方式具有高效率、节能等优势,并适用于大规模的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