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英翻译技巧未完待续
- 格式:doc
- 大小:133.50 KB
- 文档页数:4
吴老师翻译工作室英译汉翻译技巧归纳一、词汇方面㈠.词义选择:大多数英语词汇是多义的,翻译时必须选择正确的词义。
词义选择的方法有五:根据词类选择、根据上下文的语境选择、根据词的搭配选择、根据词的专业领域选择、根据词的语法特征选择。
㈡.词义转换在理解英文词汇的原始意义基础上,翻译时根据汉语的习惯选择词的褒贬色彩,词的引伸义、或是进行抽象词与具体词的转换。
㈢.词性转换根据英语的静态语言的特点,将英语中很多由动词转化而成的名词、形容词、介词、副词以及动名词、非谓语动词等,汉译时可将它们转换成动词。
㈣.增补词是指原文已有某种含义但未用词汇直接表达,译文中需将这些含义补充进去,这样才更通顺易读,如:语义增补、语法增补、修辞增补。
㈤.省略是指原文中某些词在译文中省略不译,译后完全不影响译文意义的完整性。
如代词省略、冠词省略、连词省略、介词省略、某些动词的省略、某些名词复数的省略以及根据汉语语言的表达习惯的省略。
㈥.并列与重复英语在表达重复含义的并列结构中常采用共享(承前省或拖车)、替代、转换等形式来避免重复,而汉语却经常有意重复表达以加强文字的力度,故有同词重复和异词重复的翻译对策。
二、句子结构方面句子结构方面的翻译技巧,主要有三种类型:语序类、组合类和转换类。
㈠.语序类1. 顺译法与逆译法英语在表达原因、条件、时间、说明等定语从句、状语从句时位子很灵活,既可以先述也可以后述。
而汉语表达往往是按时间或逻辑或评论的顺序进行的,因此,顺译法也罢逆译法也罢,其实都是为了与汉语的习惯相一致。
英语表达与汉语一致的就顺译,相反的则逆译。
当然,有的时候顺译法与逆译法,两者皆可,依译者的爱好而定。
2. 前置法英语中较短的限定性定语从句、表身份特征或较短等的同位语在译成汉语时,往往可以提到先行词的前面。
3. 分起总叙与总起分叙长句子和句子嵌套现象在英语中比较普遍,这是因为英语的连词、关系代词、关系副词等虚词比较活跃、生成能力强,可构成并列句、复合句以及它们的组合形式。
汉译英的技巧技巧一:解释(explanation)如果你查字典的话,你会发现,口译这个词的英语表达interpretation, 就是“解释”的意思,所以口译说到底就是在做一件事“解释”,把意思解释明白就是口译员的职责。
“口译”不可能像“笔译”那样做到“雅”,因为口译是即席的(impromptu),译员不可能找个安静的地方仔细推敲译文。
笔者发现在考试过程中,很多考生都不屑用一些简单的词来解释意思,而是用一些自己认为的“高级”词汇,似乎觉得这样才能获得考官的好感,其实,在很多情况下,考生所用的这些难词,往往不是读音错了,就是搭配出了问题。
所以,在考试的时候,用简单的词把意思说清楚就可以了,当然,用“高级”词也可以,可前提是不出错。
笔者还发现,在考试过程中,很多考生总是被“语言形式”所吓住,比如四字格,古诗词等,其实在遇到这些情况的时候,我们武器就是“解释”,下面我们一起来看几个例子:例中国古代有种舞,就是驱鬼逐疫的祭祀仪式上跳的舞。
In ancient China, there were a form of dance which was performed at ritual ceremonies to frighten off the ghosts and to relieve people of epidemics.当考生们看到“驱鬼逐疫”的时候,大可不必惊慌,一定要冷静。
先在脑子里把“驱鬼逐疫”解释一下,意思就是“让鬼和疾病都远离人们”,接着再口译就比较轻松了。
例近一时期,国际上发生了许多大事,上至政治家,下至老百姓,都无法视而不见,充耳不闻。
Some major events have taken place in recent months. None of us, from politicians to people in the street, can afford to overlook.“都无法视而不见,充耳不闻。
汉英翻译技巧汉英翻译需要注意三点:术语翻译、句段翻译、翻译格式要求第一步: 翻译前准备:操作步骤如下,Word工具选项视图选中各种符号,包括制表符、隐藏文字等。
要求显示空格、制表符、回车以及各种分隔符以及隐藏文字。
同时在“拼写和语法”中选择键入时检查拼写。
同时,将电脑屏显设置成护眼模式,除了缓解视疲劳以外,更重要的是让我们看清文字的页面布局。
如下所示:如果出现白色背景,表示文件有独立的页面设置,这样的设置会影响其他文件的设置,所以我们要将其清除。
可以选择清除格式,然后将字体设置成所需格式。
处理后应如图下图所示第二步:术语翻译1.术语的选择我们所指的术语就是一些专业名词。
首先我们要确定那些词是我们需要关注的术语。
例如: 1. 本项目起点位于S105与合肥南环高速交叉的龙塘互通立交东1公里处,终点位于巢湖市S105(巢湖市长江东路)与半汤路平交口处,路线全长50.595833公里(其中左线长1.478259公里,右线长1.464262公里)。
翻译人员将”半汤路平”做为术语显然是不对的.如果术语选择都出错的话,那么翻译肯定就是错的了.关于术语的选择我们可以借助"百度",通过百度知道进行确认,显然”半汤路”,是一条路名.这才是我们要翻译的内容.在进行术语翻译前,对术语进行的分析也要借助百度,对术语进行理解,有的时候术语的行业术语的缩写有特定含义,我们要充分理解。
从而判断术语之间的结构,这是术语准确的前提.2.术语翻译术语翻译步骤如下:A.通过金山词霸,根据所属领域,确定核心词的意思。
例如,对称式路灯透镜,首先确定核心词是透镜,在金山词霸中确定意思。
B.在google中搜索,发现无匹配词。
C.拆词:,可以优先选择百度百科和各种论文中的词汇,当然如果有多种参考可以选择应用较多的词语,即高频词汇。
如果拆分后仍然没有结果,就继续拆分,或者参考类似词语。
词语拆分过程中,例如XXX式,XXX 型之类的词可以拆出,形容性质的词可以拆出。
来源:英汉两种语言在句法、词汇、修辞等方面均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因此在进行英汉互译时必然会遇到很多困难,需要有一定的翻译技巧作指导。
常用的翻译技巧有增译法、省译法、转换法、拆句法、合并法、正译法、反译法、倒置法、包孕法、插入法、重组法和综合法等。
这些技巧不但可以运用于笔译之中,也可以运用于口译过程中,而且应该用得更加熟练,因为口译工作的特点决定了译员没有更多的时间进行思考。
1增译法:指根据英汉两种语言不同的思维方式、语言习惯和表达方式,在翻译时增添一些词、短句或句子,以便更准确地表达出原文所包含的意义。
这种方式多半用在汉译英里。
汉语无主句较多,而英语句子一般都要有主语,所以在翻译汉语无主句的时候,除了少数可用英语无主句、被动语态或”There be…"结构来翻译以外,一般都要根据语境补出主语,使句子完整。
英汉两种语言在名词、代词、连词、介词和冠词的使用方法上也存在很大差别。
英语中代词使用频率较高,凡说到人的器官和归某人所有的或与某人有关的事物时,必须在前面加上物主代词。
因此,在汉译英时需要增补物主代词,而在英译汉时又需要根据情况适当地删减。
英语词与词、词组与词组以及句子与句子的逻辑关系一般用连词来表示,而汉语则往往通过上下文和语序来表示这种关系。
因此,在汉译英时常常需要增补连词。
英语句子离不开介词和冠词。
另外,在汉译英时还要注意增补一些原文中暗含而没有明言的词语和一些概括性、注释性的词语,以确保译文意思的完整。
总之,通过增译,一是保证译文语法结构的完整,二是保证译文意思的明确。
如:(1)What about calling him right away?马上给他打个电话,你觉得如何? (增译主语和谓语)(2)If only I could see the realization of the four modernizations.要是我能看到四个现代化实现该有多好啊!(增译主句)(3) Indeed, the reverse is true实际情况恰好相反。
2008年9月第8卷第3期湖南学报Journal of Hunan First Nor mal CollegeSep 12008Vol 18No 13收稿日期:2008—05—15基金项目:湖南第一师范学院科研项目(XYS 07S03)作者简介:魏 艳(1979—),女,湖南汨罗人,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大学英语教学部助教。
汉英翻译中的语篇衔接与连贯魏 艳(湖南第一师范学院,湖南长沙 410205)摘 要:英语和汉语在运用各种衔接手段创建语篇的连贯关系上有着较大差异。
英语注重“形合”,倾向于采用显性的衔接手段;而汉语注重“意合”,较多地采用隐性的衔接方式。
因此,译者在汉译英时应当注意二者的不同,进行适当调整,才能译出流利通顺的文章。
关键词:连贯;衔接手段;汉译英中图分类号:H3151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4369(2008)03-0112-02 在汉英翻译中,要首先注意到汉英语言形式上的差异,如语篇衔接上的差异,才能译出流利的文字,才能使两种语言达到真正的等值。
所以,在翻译过程中,必须解决好衔接和连贯的问题。
一、衔接与连贯Halliday 和Hasan 都把连贯看作语篇自身拥有的深层语义特征。
[1]语篇内存在着诸多关系,而当篇章中某些成分的理解需要依赖于上下文时,就形成了语篇连贯。
连贯是文字成为语篇的原因,它是语篇的基本特征。
从形式上看,连贯主要通过词汇和语法共同促成,它们是两种基本的语篇衔接手段。
Halliday 和Hasan 归纳了几种主要的衔接途径:照应、替代和省略、连接、词汇。
衔接手段为篇章带来连贯,但衔接手段本身可以是显性或隐性的。
根据Reinhart 和Ehrilich 的理论,如果语篇没有显性的连贯手段,那么语篇连贯性的解读就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读者或听者,是他们通过语用推理等手段理解出语篇的内在连贯性,是他们通过自己的心理活动还原和创造出连贯关系。
[2][3]汉英翻译中,译者首先要发现汉英两种语言实现连贯而采用的不同手段,考察它们是隐性的还是显性的,即使是同一种衔接方式,有何种细微差别。
英译汉的翻译方法和技巧
随着全球交流的增加,英译汉的需求越来越大。
然而,英译汉并不是一项简单的任务,因为英文和汉语是两种完全不同的语言,包含着不同的语法、词汇和句式结构。
为了更好地进行英译汉翻译,下面将介绍一些方法和技巧。
1.理解背景知识:在开始翻译之前,首先要了解被翻译文本的背景知识。
这包括了解所涉及的主题、行业术语和文化背景。
了解这些背景知识将帮助你更好地理解原文,并确保翻译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常用英汉翻译技巧常用英汉翻译技巧来源:英汉两种语言在句法、词汇、修辞等方面均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因此在进行英汉互译时必然会遇到很多困难,需要有一定的翻译技巧作指导。
常用的翻译技巧有增译法、省译法、转换法、拆句法、合并法、正译法、反译法、倒置法、包孕法、插入法、重组法和综合法等。
这些技巧不但可以运用于笔译之中,也可以运用于口译过程中,而且应该用得更加熟练,因为口译工作的特点决定了译员没有更多的时间进行思考。
1增译法:指根据英汉两种语言不同的思维方式、语言习惯和表达方式,在翻译时增添一些词、短句或句子,以便更准确地表达出原文所包含的意义。
这种方式多半用在汉译英里。
汉语无主句较多,而英语句子一般都要有主语,所以在翻译汉语无主句的时候,除了少数可用英语无主句、被动语态或"Therebe…"结构来翻译以外,一般都要根据语境补出主语,使句子完整。
英汉两种语言在名词、代词、连词、介词和冠词的使用方法上也存在很大差别。
英语中代词使用频率较高,凡说到人的器官和归某人所有的或与某人有关的事物时,必须在前面加上物主代词。
因此,在汉译英时需要增补物主代词,而在英译汉时又需要根据情况适当地删减。
英语词与词、词组与词组以及句子与句子的逻辑关系一般用连词来表示,而汉语则往往通过上下文和语序来表示这种关系。
因此,在汉译英时常常需要增补连词。
英语句子离不开介词和冠词。
另外,在汉译英时还要注意增补一些原文中暗含而没有明言的词语和一些概括性、注释性的词语,以确保译文意思的完整。
总之,通过增译,一一是保证译文语法结构的完整,二是保证译文意思的明确。
如:(1)What about calling him right away?马上给他打个电话,你觉得如何?(增译主语和谓语)(2)If only I could see the realization of the four modernizations.要是我能看到四个现代化实现该有多好啊!(增译主句)(3) Indeed, the reverse is true实际情况恰好相反。
英汉互译技巧韩刚B2A“译点通”笔译独家秘笈之:汉译英十大技巧一、中文结构“三步走”。
主要是指涉及政府外宣类题材的句子结构划分技巧。
所谓“三步走”,具体是指:中文长句中,第一步给出理念、指导方针或原则,第二步具体阐述在这种方针原则的指导下都做了什么或者要做什么,第三步给出结果或者要实现的目标。
在具体行文时,可以按照“每一步”信息的多少进行“逐步”切句或者灵活整合。
有了“三步走”原则,长句一点儿都不可怕!这一汉英句式逻辑分析技巧在实操训练中非常实用也极易掌握!详见各循环相关实例分析。
二、“孰轻孰重”要分明。
主要是指中英句子结构差异:中文结构“前轻后重”,中文结构事实、背景在前,表态、判断、结论在后,英文恰恰相反,是“前重后轻”。
结构差异了然于胸,“表态判断为主,事实背景为从”,在翻译时有了这样一个主从句框架搭建原则,逻辑一目了然,译文自然“行云流水”!详见各循环相关实例分析。
三、结构搭建“三剑客”。
主要是指汉译英时结构搭建常用的三个功能词或形式,即as, ing, with。
译文结构好不好,它们说了算!可以不夸张地说,谁尽早熟练掌握了这三个功能词或形式,谁就能尽早步入汉英翻译的殿堂!详见各循环相关实例分析。
四、同义重复“并译”行。
主要是指中文具有前后呼应、信息重叠的特点,经常使用四字甚至八字表达同一意思,英译时必须压缩合并减译,提取核心意思,力求简洁、流畅,如:骄傲与自豪,千山万水,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等等。
中文还有一个典型特点,即“双动词现象”,如:调整和优化,提高和加强,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强和完善。
以“调整和优化”为例,这两个词在具体上下文中往往属于同义动词,调整的目的就是优化,而优化就是一种调整,直接取同义翻译即可。
详见各循环相关实例分析。
五、“千变万化”增张力。
主要是指中英翻译要“千变万化”,“同义发散”,选取不同角度对同一内容进行诠释,使用同义词进行替换等等,以此来凸显英文语言的多变性。
词汇翻译词义的确定一、词汇的信息含量为了使目标语言中某个或者某些特定的单词能够完整、准确地反映原语言中某个具体的单词的含义,就必须在目标语言的词汇当中进行谨慎的选择,并且可能还必须对所选择的单词的含义进行相应的限定或者扩展,以去除多余的信息量或者补足欠缺的信息量。
A=A’。
也就是说,在原语言和目标语言之间,相对应的两个单词的信息含量完全一致。
这实际上是比较不见的情况,只有一些专有名词或者科技词汇具有这种特性。
并不存在选择词义的问题,也不应该有选择的问题。
正是因为这类单词在两种语言之间已经建立了确定的对应关系,所以在翻译时译者就一定要搞清楚它们正确的译法。
根据约定俗成的翻译通例,已经有了固定译法的词汇就不能再随意重译。
A>A’,这是原语言中某个词的信息含量大于目标语言中对应词的情况。
目标语言相应词汇的信息含量要少于原语言,因而在翻译过程中就有一个对目标语言加以扩展,以补足其缺失部分的信息的问题。
A<A’,这是与第二种情况正好相反的情况,即原语言的信息含量小于目标语言诉信息含量。
在翻译过程中就必须对目标语言的相关词汇的信息加以限制,也就是说,必须适当缩小目标语言的信息含量,以保证目标语言与原语言所表达的信息尽可能地一致。
不能僵化地照搬字典中的释义进行翻译,从而纽曲了原文的意义。
二、词义的轻重三、词义的褒贬词义的褒贬既具有语言学的意义,同时也往往具有文化的意义。
要求我们在翻译中加以具体的体会和把握,并且在选择词义的时候进行细心的推敲,否则,即使我们把词义基本上翻译对了,但却把词的褒贬色彩弄错了,这实际上也是一种不准确的翻译。
第一、原语言中某些词本来就来有或褒或贬的色彩,翻译时就用目标语言中相应的词进行表达。
第二、英语中有些词是中性的,本身并不表示褒义或者贬义,但在一定的上下文中可能有褒贬的意味,汉译时就要相应地选择相应的表示褒贬的词来表达。
第三、有的词本来有褒义,而在文章中由于上下文的语境关系却有作贬义词,反过来也一样。
汉译英的几种常用技巧(一)常用的翻译技巧1. 增译2. 减译(省译)3. 重复 4. 转译 5. 语序(词序/句序)调整(倒置) 6. 拆句与合并7. 正说反译, 反说正译8. 语态变换1.增译法:指根据英汉两种语言不同的思维方式、语言习惯和表达方式,在翻译时增添一些词、短句或句子,以便更准确地表达出原文所包含的意义。
这种方式多半用在汉译英里。
汉语无主句较多,而英语句子一般都要有主语,所以在翻译汉语无主句的时候,除了少数可用英语无主句、被动语态或“There be…”结构来翻译以外,一般都要根据语境补出主语,使句子完整。
英语中代词使用频率较高,凡说到人的器官和归某人所有的或与某人有关的事物时,必须在前面加上物主代词。
因此,在汉译英时需要增补物主代词,而在英译汉时又需要根据情况适当地删减。
英语词与词、词组与词组以及句子与句子的逻辑关系一般用连词来表示,而汉语则往往通过上下文和语序来表示这种关系。
因此,在汉译英时常常需要增补连词。
英语句子离不开介词和冠词。
另外,汉译英时还要注意增补一些原文中暗含而没有明言的词语和一些概括性、注释性的词语,以确保译文意思完整。
总之,通过增译,一是保证译文语法结构的完整,二是保证译文意思的明确。
1. I am looking forward to the holidays. 我们等待假日的到2.Much of our morality is customary. 我们大部分的道德观念都有习惯性。
3.Reading makes a full man; conference a ready man; and writing an exact man.读书使人充实,讨论使人机智,笔记使人精确。
4.Histories make men wise; poets witty; the mathematics subtle; natural philosophy deep; moral grave; logic and rhetoric able to contend. 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科学使人深刻,伦理使人庄重,逻辑修辞之学使人善辩。
英译汉的翻译方法和技巧是建立在英汉两种语言的对比之上的。
这两种语言在词汇和句法方面的一些表达手段上各有其特点。
语序调整主要指词序、句序两方面的调整。
首先我们谈谈词序的调整。
英汉语句中的主要成分主语、谓语、宾语或表语的词序基本上是一致的,但各种定语的位置和各种状语的次序在英、汉语言中则有同有异。
汉语说“他正在卧室里睡觉”,而在英语中却说He is sleeping in the bedroom.(他睡觉在卧室。
);英语汉语都说“他出生于北京”,“He was born in Beijing”。
一、定语位置的调整1.单词作定语。
英语中,单词作定语时,通常放在它所修饰的名词前,汉语中也大体如此。
有时英语中有后置的,但译成汉语时一般都前置。
something important(后置)重要的事情(前置)如果英语中名词前的定语过多,译文中则不宜完全前置,因为汉语不习惯在名词前用过多的定语。
a little,yellow,ragged beggar(前置)一个要饭的,身材矮小,面黄肌瘦,衣衫褴褛(后置)2.短语作定语。
英语中,修饰名词的短语一般放在名词之后,而汉语则反之,但间或也有放在后面的,视汉语习惯而定。
their attempt to cross the river(后置)他们渡江的企图(前置)the decimal system of counting(后置)十进制计算法(后置)二、状语位置的调整1.单词作状语。
英语中单词作状语修饰形容词或其他状语时,通常放在它所修饰的形容词或状语的前面,这一点与汉语相同。
He was very active in class.(前置)他在班上很活跃。
(前置)英语中单词作状语修饰动词时,一般放在动词之后,而在汉语里则放在动词之前。
Moder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re developing rapidly.(后置)现代科学技术正在迅速发展。
英语翻译技巧英译汉:一、词义的选择和引伸技巧英汉两种语言都有一词多类和一词多义的现象。
一词多类就是指一个词往往属于几个词类,具有几个不同的意义;一词多义就是同一个词在同一词类中又往往有几个不同的词义。
在英译汉的过程中,我们在弄清原句结构后,就要善于运用选择和确定原句中关键词词义的技巧,以使所译语句自然流畅,完全符合汉语习惯的说法;选择确定词义通常可以从两方面着手。
1、根据词在句中的词类来选择和确定词义2、根据上下文联系以及词在句中的搭配关系来选择和确定词义。
词义引伸是我们英译汉时常用的技巧之一。
翻译时,有时会遇到某些词在英语辞典上找不到适当的词义,如果任意硬套或逐词死译,就会使译文生硬晦涩,不能确切表达原意,甚至会造成误解。
这时就应根据上下文和逻辑关系,从该词的根本含义出发,进一步加以引伸,引伸时,往往可以从三个方面来加以考虑。
1、词义转译。
当我们遇到一些无法直译或不宜直译的词或词组时,应根据上下文和逻辑关系,引伸转译。
2、词义具体化。
根据汉语的表达习惯,把原文中某些词义较笼统的词引伸为词义较具体的词。
3、词义抽象化。
根据汉语的表达习惯,把原文中某些词义较具体的词引伸为词义较抽象的词,或把词义较形象的词引伸为词义较一般的词。
二、词类转译技巧在英译汉过程中,有些句子可以逐词对译,有些句子则由于英汉两种语言的表达方式不同,就不能逐词对译,只能将词类进行转译之后,方可使译文显得通顺、自然;对词类转译技巧的运用须从四个方面加以注意。
1、转译成动词。
英语中的某些名词、介词、副词,翻译时可转译成汉语中的动词。
2、转译成名词。
英语中的某些动词、形容词,翻译时可转换成汉语中的名词。
3、转译成形容词。
英语中有些作表语或宾语的抽象名词,以及某些形容词派生的名词,往往可转译成汉语中的形容词。
另外,当英语动词转译成汉语名词时,原来修饰该动词的副词也往往随之转译成汉语中的形容词。
4、转译成副词。
英语中的某些名词、形容词,翻译时可转译成汉语中的副词。
英汉互译技巧-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556-EUATWK-MWUB-WUNN-INNUL-DDQTY-KII韩刚B2A“译点通”笔译独家秘笈之:汉译英十大技巧一、中文结构“三步走”。
主要是指涉及政府外宣类题材的句子结构划分技巧。
所谓“三步走”,具体是指:中文长句中,第一步给出理念、指导方针或原则,第二步具体阐述在这种方针原则的指导下都做了什么或者要做什么,第三步给出结果或者要实现的目标。
在具体行文时,可以按照“每一步”信息的多少进行“逐步”切句或者灵活整合。
有了“三步走”原则,长句一点儿都不可怕!这一汉英句式逻辑分析技巧在实操训练中非常实用也极易掌握!详见各循环相关实例分析。
二、“孰轻孰重”要分明。
主要是指中英句子结构差异:中文结构“前轻后重”,中文结构事实、背景在前,表态、判断、结论在后,英文恰恰相反,是“前重后轻”。
结构差异了然于胸,“表态判断为主,事实背景为从”,在翻译时有了这样一个主从句框架搭建原则,逻辑一目了然,译文自然“行云流水”!详见各循环相关实例分析。
三、结构搭建“三剑客”。
主要是指汉译英时结构搭建常用的三个功能词或形式,即as, ing, with。
译文结构好不好,它们说了算!可以不夸张地说,谁尽早熟练掌握了这三个功能词或形式,谁就能尽早步入汉英翻译的殿堂!详见各循环相关实例分析。
四、同义重复“并译”行。
主要是指中文具有前后呼应、信息重叠的特点,经常使用四字甚至八字表达同一意思,英译时必须压缩合并减译,提取核心意思,力求简洁、流畅,如:骄傲与自豪,千山万水,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等等。
中文还有一个典型特点,即“双动词现象”,如:调整和优化,提高和加强,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强和完善。
以“调整和优化”为例,这两个词在具体上下文中往往属于同义动词,调整的目的就是优化,而优化就是一种调整,直接取同义翻译即可。
详见各循环相关实例分析。
五、“千变万化”增张力。
主要是指中英翻译要“千变万化”,“同义发散”,选取不同角度对同一内容进行诠释,使用同义词进行替换等等,以此来凸显英文语言的多变性。
汉英翻译技巧
汉英翻译需要注意三点:术语翻译、句段翻译、翻译格式要求
第一步: 翻译前准备:操作步骤如下,
Word工具选项视图
选中各种符号,包括制表符、隐藏文字等。
要求显示空格、制表符、回车以及各种分隔符以及隐藏文字。
同时在“拼写和语法”中
选择键入时检查拼写。
同时,将电脑屏显设置成护眼模式,除了缓解视疲劳以外,更重要的是让我们看清文字的页面布局。
如下所示:
如果出现白色背景,表示文件有独立的页面设置,这样的设置会影响其他文件的设置,所以
我们要将其清除。
可以选择清除格式,然后将字体设置成所需格式。
处理后应如图下图所示
第二步:术语翻译
1.术语的选择
我们所指的术语就是一些专业名词。
首先我们要确定那些词是我们需要关注的术
语。
例如: 1. 本项目起点位于S105与合肥南环高速交叉的龙塘互通立交东1公里处,终点位于巢湖市S105(巢湖市长江东路)与半汤路平交口处,路线全长50.595833公里(其中左线长1.478259公里,右线长1.464262公里)。
翻译人员将”半汤路平”做为术语显然是不对的.
如果术语选择都出错的话,那么翻译肯定就是错的了.
关于术语的选择我们可以借助"百度",通过百度知道进行确
认,显然”半汤路”,是一条路名.这才是
我们要翻译的内容.在进行术语翻译前,对术语进行的分析也要借助百度,对术语进行理解,有的时候术语的行业术语的缩写有特定含义,我们要充分理解。
从而判断术语之间的结构,这是术语准确的前提.
2.术语翻译
术语翻译步骤如下:
A.通过金山词霸,根据所属领域,确定核心词的意思。
例如,对称式路灯透镜,
首先确定核心词是透镜,在金山词霸中确定意思。
B.在google中搜索
,发现无匹配词。
C.拆词:,
可以优先选择百度百科和各种论文中的词汇,当然如果有多种参考可以选择应用较多的词语,即高频词汇。
如果拆分后仍然没有结果,就继续拆分,或者参考类似词语。
词语拆分过程中,例如XXX式,XXX 型之类的词可以拆出,形容性质的词可以拆出。
3. 术语记忆。
对于初入行者而言,记忆术语是比较困难的。
所以经常会导致术语不一致的现象。
对此,可以借助word的一些功能进行辅助。
可以使用“术语【术语译文】”替换“术语”,例如:“对称式路灯透镜【symmetrical street lamp lens】”替换“对称式路灯透镜”,这样即出现了术语,节约了时间,又可以防止小术语将大术语拆分。
最后可以通过通配符将符号去掉。
第三步:句子翻译
1.句子结构分析。
2.句子组织。
3.句型统一。
最后希望大家注意一些翻译原则,即某些科技英语翻译中应该避免出现的词汇。
例如,1.情态动词大量使用shall,不用should 等。
2.动词中避免使用use(用adopt或employ)、have等。
时间有限,未能详细说明,日后将予以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