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和二叉树
- 格式:ppt
- 大小:3.73 MB
- 文档页数:88
说明树与二叉树的主要区别摘要:一、引言二、树与二叉树的定义及基本概念1.树的定义及特点2.二叉树的定义及特点三、树与二叉树的主要区别1.节点数量的限定2.节点连接方式的差异3.遍历方式的差异四、实例分析1.满二叉树与满树的对比2.完全二叉树与完全树的对比五、总结与展望正文:一、引言在计算机科学中,树和二叉树是广泛应用于数据结构和组织的重要概念。
尽管它们在某些方面具有相似之处,但它们之间仍存在显著差异。
本文将详细介绍树与二叉树的主要区别,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这两种数据结构。
二、树与二叉树的定义及基本概念1.树的定义及特点树(Tree)是一种非线性的数据结构,它由若干个节点组成,这些节点通过边连接在一起。
树中最顶层的节点称为根节点,最底层的节点称为叶节点,中间层节点称为内部节点。
树具有以下特点:(1)只有一个根节点。
(2)每个节点最多有若干个子节点,最少有一个子节点(除了根节点)。
(3)节点之间的连接顺序呈层次结构。
2.二叉树的定义及特点二叉树(Binary Tree)是一种特殊的树结构,其中每个节点最多有两个子节点,通常称为左子节点和右子节点。
根据这个定义,二叉树可以进一步细分为满二叉树、完全二叉树和不完全二叉树等。
二叉树具有以下特点:(1)每个节点最多有两个子节点。
(2)节点之间的连接呈二叉树结构。
三、树与二叉树的主要区别1.节点数量的限定树中每个节点可以有任意数量的子节点,而二叉树中每个节点最多有两个子节点。
这是树与二叉树最明显的区别。
2.节点连接方式的差异树中节点之间的连接顺序呈层次结构,呈放射状分布。
而二叉树中节点之间的连接呈二叉树结构,呈线性分布。
3.遍历方式的差异树的遍历方式有前序遍历、中序遍历和后序遍历等。
二叉树的遍历方式有前序遍历、中序遍历和后序遍历等。
不过,二叉树的遍历方式通常与树的遍历方式有所不同。
四、实例分析1.满二叉树与满树的对比满二叉树是一种特殊的二叉树,其每个节点都有两个子节点,且所有叶子节点都在同一层。
树和二叉树知识考点整理●树的基本概念●树的定义●n个结点的有限集●n=0代表空树●满足条件●只有一个根的结点●其余结点是互不相交的有限集,每个集合本身是一棵树,是根的子树●树是一种递归的数据结构●树的根结点没有前驱,其余结点只有一个前驱●树中所有结点可以有零个或多个后驱●基本术语●双亲、兄弟、孩子、祖先●度:孩子个数●分支结点:度大于0●叶子结点:度为0●深度:从下往上;●高度:从上往下;●有序树:从左到右是有次序的●路径和路径长度:路径是从上往下的●森林:m棵互不相交的树的集合。
●树的基本性质●结点数=所有结点度数之和+1●度为m的树中第i层上至多有m的i-1次分个结点●高度为h的m叉树至多有(m^h-1)/(m-1)个结点●具有n个结点的m叉树的最小高度为「logm(n(m-1)+1)]●二叉树的概念●定义●一种树形结构,特点是每个结点至多只有两棵子树(即二叉树中不存在度大于2的结点)并且二叉树的子树有左右之分,次序不可颠倒●二叉树与度为2的有序树区别●度为2的可以有三个结点,二叉树可以是空树●度为2的有序树的孩子左右之分是根据另一个孩子而言的;二叉树无论有没有,都要确定左右●特殊的二叉树●满二叉树●树中每一层都含有最多的结点●完全二叉树●高度为h,有n个结点的二叉树,当且仅当,每个结点都与高度为h的满二叉树中的编号一一对应●二叉排序树●用途:可用于元素的排序、搜索●左子树上所有结点的关键字均小于根结点的关键字;右子树上所有结点的关键字均大于根结点的关键字;左子树和右子树又是一棵二叉排序树●二叉树的性质●非空二叉树上的叶子结点数等于度为2的结点树加1,即n0=n2+1●非空二叉树上第k层至多有2^(k-1)个结点●高度为h的二叉树至多有2^h-1个结点●具有n个结点的完全二叉树的高度为log2(n+1)取顶或者log2n取底+1●二叉树的存储结构●顺序存储结构●只适合存储完全二叉树,数组从0开始●链式存储结构●顺序存储的空间利用率太低●至少三个指针域:数据域、左指针域、右指针域●增加了指向父结点后,变为三叉链表的存储结构●在含有n个结点的二叉链表中,含有n+1个空链域●二叉树的遍历和线索二叉树●二叉树的遍历●先序遍历●根左右●应用:求树的深度●中序遍历●左根右●后序遍历●左右根●应用:求根到某结点的路径、求两个结点的最近公共祖先等●三个遍历时间复杂度都是O(n)●递归算法和非递归算法的转换●层次遍历●需要借助队列●步骤●二叉树根结点入队,然后出队,访问出队结点,若有左子树,左子树根结点入队●遍历右子树,有右子树,右子树根结点入队。
数据结构树和二叉树知识点总结
1.树的概念:树是一种非线性的数据结构,由节点和边构成,每个节点只能有一个父节点,但可以有多个子节点。
2. 二叉树的概念:二叉树是一种特殊的树结构,每个节点最多只有两个子节点,一个是左子节点,一个是右子节点。
3. 二叉树的遍历:二叉树的遍历分为前序遍历、中序遍历和后序遍历三种方式。
前序遍历是先访问根节点,再访问左子树,最后访问右子树;中序遍历是先访问左子树,再访问根节点,最后访问右子树;后序遍历是先访问左子树,再访问右子树,最后访问根节点。
4. 二叉搜索树:二叉搜索树是一种特殊的二叉树,它满足左子树中所有节点的值均小于根节点的值,右子树中所有节点的值均大于根节点的值。
因此,二叉搜索树的中序遍历是一个有序序列。
5. 平衡二叉树:平衡二叉树是一种特殊的二叉搜索树,它的左子树和右子树的高度差不超过1。
平衡二叉树的插入和删除操作可以保证树的平衡性,从而提高树的查询效率。
6. 堆:堆是一种特殊的树结构,它分为最大堆和最小堆两种。
最大堆的每个节点的值都大于等于其子节点的值,最小堆的每个节点的值都小于等于其子节点的值。
堆常用于排序和优先队列。
7. Trie树:Trie树是一种特殊的树结构,它用于字符串的匹配和检索。
Trie树的每个节点代表一个字符串的前缀,从根节点到叶子节点的路径组成一个完整的字符串。
以上是数据结构树和二叉树的一些基本知识点总结,对于深入学
习数据结构和算法有很大的帮助。
常见基本数据结构——树,⼆叉树,⼆叉查找树,AVL树常见数据结构——树处理⼤量的数据时,链表的线性时间太慢了,不宜使⽤。
在树的数据结构中,其⼤部分的运⾏时间平均为O(logN)。
并且通过对树结构的修改,我们能够保证它的最坏情形下上述的时间界。
树的定义有很多种⽅式。
定义树的⾃然的⽅式是递归的⽅式。
⼀棵树是⼀些节点的集合,这个集合可以是空集,若⾮空集,则⼀棵树是由根节点r以及0个或多个⾮空⼦树T1,T2,T3,......,Tk组成,这些⼦树中每⼀棵的根都有来⾃根r的⼀条有向的边所连接。
从递归的定义中,我们发现⼀棵树是N个节点和N-1条边组成的,每⼀个节点都有⼀条边连接⽗节点,但是根节点除外。
具有相同⽗亲的节点为兄弟,类似的⽅法可以定义祖⽗和孙⼦的关系。
从节点n1到nk的路径定义为节点n1,n2,...,nk的⼀个序列,并且ni是ni+1的⽗亲。
这个路径的长是路径上的边数,即k-1。
每个节点到⾃⼰有⼀条长为0的路径。
⼀棵树从根到叶⼦节点恰好存在⼀条路径。
对于任意的节点ni,ni的深度为从根到ni的唯⼀路径长。
ni的⾼是从ni到⼀⽚叶⼦的最长路径的长。
因此,所有的树叶的⾼度都是0,⼀棵树的⾼等于它的根节点的⾼。
⼀棵树的深度总是等于它最深叶⼦的深度;该深度等于这棵树的⾼度。
树的实现实现树的⼀种⽅法可以是在每⼀个节点除数据外还要有⼀些指针,使得该节点的每⼀个⼉⼦都有⼀个指针指向它。
但是由于每个节点的⼉⼦树可以变化很⼤⽽且事先不知道,故在各个节点建⽴⼦节点的链接是不可⾏的,这样将会浪费⼤量的空间。
实际的做法很简单:将每个节点的所有⼉⼦都放在树节点的链表中。
下⾯是典型的声明:typedef struct TreeNode *PtrToNodestruct TreeNode{ ElementType Element; PtrToNode FirstChild; PtrToNode NextSibling}下⾯是⼉⼦兄弟表⽰法的图⽰:树的遍历及应⽤⼀个常见的使⽤是操作系统中的⽬录结构。
树、⼆叉树、查找算法总结树的定义形式化定义树:T={D,R }。
D是包含n个结点的有限集合(n≥0)。
当n=0时为空树,否则关系R满⾜以下条件:l 有且仅有⼀个结点d0∈D,它对于关系R来说没有前驱结点,结点d0称作树的根结点。
l 除根结点外,每个结点有且仅有⼀个前驱结点。
l D中每个结点可以有零个或多个后继结点。
递归定义树是由n(n≥0)个结点组成的有限集合(记为T)。
其中:l 如果n=0,它是⼀棵空树,这是树的特例;l 如果n>0,这n个结点中存在⼀个唯⼀结点作为树的根结点(root),其余结点可分为m (m≥0)个互不相交的有限⼦集T1、T2、…、Tm,⽽每个⼦集本⾝⼜是⼀棵树,称为根结点root的⼦树。
ð 树中所有结点构成⼀种层次关系!树的基本术语度结点的度:⼀个结点的⼦树的个数树的度:各节点的度的最⼤值。
通常将度为m的树成为m次树或m叉树结点分⽀结点:度不为0的结点(也称⾮终端结点)度为1的结点成为单分⽀结点,度为2的结点称为双分⽀结点叶结点:度为0的结点路径与路径长度路径:两个结点di和dj的结点序列(di,di1,di2,…,dj)。
其中<dx,dy>是分⽀。
路径长度:等于路径所通过的结点数⽬减1(即路径上的分⽀数⽬)结点的层次和树⾼度层次:根结点层次为1,它的孩⼦结点层次为2。
以此类推。
树的⾼度(深度):结点中的最⼤层次;有序树和⽆序树有序树:若树中各结点的⼦树是按照⼀定的次序从左向右安排的,且相对次序是不能随意变换的⽆序树:和上⾯相反森林只要把树的根结点删去就成了森林。
反之,只要给n棵独⽴的树加上⼀个结点,并把这n棵树作为该结点的⼦树,则森林就变成了⼀颗树。
树的性质性质1:树中的结点数等于所有结点的度数之和加1。
证明:树的每个分⽀记为⼀个度,度数和=分⽀和,⽽再给根节点加个分⽀性质2:度为m的树中第i层上⾄多有mi-1个结点(i≥1)。
性质3 ⾼度为h的m次树⾄多有个结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