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精选初中历史九年级上册[第17课 俄国的改革]北师大版巩固辅导[含答案解析]二十四
- 格式:docx
- 大小:778.35 KB
- 文档页数:11
精选2019-2020年初中历史九年级上册第六单元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展第17课俄国的改革北师大版习题精选第十八篇第1题【单选题】探究历史发展的共性是历史学习任务之一,请找出俄国农奴制改革和日本明治维新的共同点( )①废除农奴制②促进资本主义发展③允许土地买卖④向欧洲国家学习A、①②B、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③④【答案】:【解析】:第2题【单选题】19世纪法国著名的历史学家托克维尔认为:“当今世界存在着两个伟大的民族,……他们就是俄国人和英裔美国人。
这两个民族是在不知不觉中发展起来的,正当世界注意着其他地方的时候,他们却突然加入第一流民族行列。
”这“两个伟大的民族”“加入第一流民族行列”的时代背景是( )A、资本主义的兴起B、帝国主义殖民体系的确立C、资产阶级统治的巩固和扩大D、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完成【答案】:【解析】:第3题【单选题】《新全球史》中写到:“很多人认为,这种制度(农奴制)已经成为经济发展和国家生存的障碍……为了保持俄罗斯的大国地位,沙皇政府着手开始了一项改革计划……使俄罗斯社会在19世纪最后十年发生了转型。
”材料不能反映的是( )A、农奴制阻碍了俄国发展B、沙皇专制统治结束C、使俄国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道路D、改革目的是保持俄国大国地位【答案】:【解析】:第4题【单选题】列夫·托尔斯泰在《安娜·卡列尼娜》中,借列文(同情农奴的农奴主)之口说:“现在我们这里,一切都翻了一个身,一切都刚刚开始安排。
”列文所说的这些变化是因为( )A、彼得大帝改革B、十月革命C、二月革命D、1861年改革【答案】:【解析】:第5题【单选题】俄国1861年改革废除了农奴制,这次改革的直接作用是( )A、加强了俄国的中央集权B、发展了俄国的资本主义经济C、增强了俄国的军事力量D、为俄国对外扩张准备了条件【答案】:【解析】:第6题【问答题】革命或改革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之一。
19世纪60年代,为摆脱统治危机和解决内部矛盾,东西方一些国家掀起了一场国家体制改革和革命的潮流。
2019年精选北师大版历史九年级上册[第六单元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展第17课俄国的改革]巩固辅导[含答案解析]四十四第1题【单选题】1861年,沙皇亚历山大二世签署废除农奴制的法令。
法令规定,农奴在法律上是“自由人”,地主再也不许买卖这块份地。
由此可以分析出1861年改革为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 )①市场②劳动力③资金④原料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答案】:【解析】:第2题【单选题】下列关于俄国1861年改革和日本明治维新共同点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都开始于19世纪60年代B、都是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改革C、都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道路D、都避免了沦为半殖民地的命运【答案】:【解析】:第3题【单选题】亚历山大二世在俄国国务会议最后审查改革方案时说:“诸位会深信,凡能够维护地主利益的措施,都一一地做到了。
”从材料中可以得出的正确结论是,这场改革( )A、使农奴在法律上成为自由人B、是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C、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D、使俄国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答案】:【解析】:第4题【单选题】“劳动者要获得法律上的自由,必然要付出巨额的代价,当他们刚刚跳出牢笼,面临的将是无形的枷锁。
”下列事件符合这一评价的是( )A、美国南北战争B、俄国十月革命C、日本明治维新D、俄国1861年改革【答案】:【解析】:第5题【单选题】关于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俄国农奴获得了人身自由B、农民可以无偿得到一块“份地”C、不得再任意交换和买卖农民D、使俄国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答案】:【解析】:第6题【问答题】钓鱼岛问题的升级让中国人更加关注大洋彼岸的日本,某中学九年级学生张华看中央电视台栏目《大国崛起》——日本的解说词摘录,请你结合所学知识和他一起探究下列有关问题。
“大约在150年前,(一个)位于太平洋西岸的岛国,在西方殖民者坚船利炮的胁迫下遭遇了巨大的生存危机。
出人意料的是,它将此作为自己弃旧图新,迎头赶上的历史机遇,并最终使自己成为东方世界第一个摆脱西方大国的欺凌,顺利实现现代化的国家……今天,这个岛国依然是世界第二大经济强国。
精选2019-2020年初中历史九年级上册第17课俄国的改革北师大版习题精选第七十篇第1题【单选题】俄国实行1861年改革的根本原因是( )A、资本主义工业发展缓慢B、沙皇维护贵族、地主的利益C、农民遭受最严酷的剥削D、农奴制对经济发展的阻碍【答案】:【解析】:第2题【单选题】关于俄国1861年改革和日本明治维新,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俄国在克里米亚战争中惨败,暴露了农奴制的弊端B、明治维新后的日本,成为当时亚洲唯一的民族独立国家C、俄国和日本在社会生活方面的改革全盘西化D、改革使俄国和日本都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道路【答案】:【解析】:第3题【单选题】改革能够改变社会性质。
下列改革符合这一观点的是( )A、中国的改革开放B、辛亥革命C、管仲改革D、俄国废除农奴制改革【答案】:【解析】:第4题【单选题】使俄国走上资本主义发展道路的重大来说事件是( )A、彼得一世改革B、俄国成为中央集权的国家C、1861年改革D、俄罗斯帝国建立【答案】:【解析】:第5题【单选题】揭示历史事物的内存联系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
下列历史事件或现象之间没有因果联系的是( )A、罗伯斯庇尔执政——法国大革命走向高潮B、1861俄国年改革——废除黑人奴隶制C、第一次国共合作——北伐战争的胜利D、《慕尼黑协定》——绥靖政策发展到顶点【答案】:【解析】:第6题【多选题】19世纪中期,资本主义性质的革命或改革中包括( )A、俄国废除奴隶制B、日本明治维新C、日本明治维新D、太平天国运动【答案】:【解析】:第7题【问答题】19世纪60年代,在亚洲、欧洲和美洲的广袤大地上都发生了巨大的社会变革,产生了深远的历史影响。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今天发生在美国黑奴身上的事,明天就可能发生在你身上。
”“等到那么一天我有机会打击奴隶制的时候,我一定把它彻底打垮,废除奴隶制是我义不容辞的责任!”材料二:1861年2月1日,亚历山大二世主持国务会议开幕式,他强调说:“再拖延下去,只会更加激起狂怒,并且一般情况下只会给整个国家,特别是给地主造成有害的、灾难性的后果。
最新精选初中九年级上册历史第17课俄国的改革北师大版巩固辅导二十五第1题【单选题】19世纪60年代,正当中国进行洋务运动、美国进行第二次资产阶级革命时,俄国进行的是( )A、工业革命B、明治维新C、农奴制改革D、戊戌变法【答案】:【解析】:第2题【单选题】(2010·德阳中考)某位历史学家对俄国废除农奴制的法令作了这样的评价:“……因为赎买了土地,他们(农奴)就摆脱了对地主的义务,而成为拥有私产的“完全自由的农民。
”这位史学家认为这一法令( )A、解决了农奴的贫困问题B、为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劳动力C、加速了俄国向亚洲的扩张D、使俄国成为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答案】:【解析】:第3题【单选题】19世纪60年代美俄两国都要解决国内出现的危机,其相同的历史任务是( )A、推翻专制王朝B、维护国家统一C、反抗殖民压迫D、清除资本主义发展的障碍【答案】:【解析】:第4题【单选题】“人们有理由推断,农民对解放无比感激,无比高兴…可实际上,法令在农民中与其说是欣喜,不如说是失望。
”这是一位学者对发生在19世纪60年代某一历史事件的评述。
这一事件是( )A、农奴制改革B、新经济政策的实施C、农业集体化运动D、苏联解体【答案】:【解析】:第5题【单选题】普希金指出:“俄国在斧头的敲击声和大炮的隆隆声中作为一艘新下水的军舰进入了欧洲强国的行列。
”这说明彼得一世改革的主要目的是( )A、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B、促进工场手工业的发展C、改变落后状况,成为军事强国D、废除农奴制度,促进经济发展【答案】:【解析】:第6题【单选题】“臭名昭著的‘解放’实际上是对农民的残酷掠夺。
”这里列宁评价的是( )A、英国资产阶级革命B、美国独立战争C、俄国1861年改革D、俄国二月革命【答案】:【解析】:第7题【单选题】A、推翻了沙皇统治B、进行了社会主义革命C、实行了“五年计划”D、废除了农奴制【答案】:【解析】:第8题【单选题】关于俄国1861年改革和日本明治维新的评述,不正确的是( )A、都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B、都是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C、主要内容都是废除农奴制D、都使本国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道路【答案】:【解析】:第9题【单选题】1861年,伊凡获得人身自由,同时他交纳了一定的赎金得到了一块“份地”。
北师大版历史九年级上册第17课《俄国的改革》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本课《俄国的改革》是北师大版历史九年级上册第17课,主要介绍了19世纪中期俄国农奴制改革的背景、过程和影响。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可以了解俄国农奴制改革的必要性和必然性,以及改革对俄国社会和经济的发展所产生的深远影响。
教材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俄国农奴制改革的背景:俄国封建农奴制的落后性和人民不满情绪的高涨。
2.改革的过程:亚历山大二世的改革决策、改革法令的颁布和实施。
3.改革的影响:农奴制的废除、资本主义的发展、社会矛盾的加剧。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历史知识基础,对于封建制度和资本主义制度有一定的了解。
但对于俄国农奴制改革的具体内容和影响,学生可能较为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通过阅读教材、观看视频等途径,深入了解改革的过程和影响,从而提高学生的历史素养。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俄国农奴制改革的背景、过程和影响,认识改革对俄国社会和经济的发展所产生的深远影响。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等方法,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历史事件的客观评价能力,认识改革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俄国农奴制改革的过程和影响。
2.教学难点:改革背景的分析,改革对俄国社会和经济发展的影响。
五. 教学方法1.自主学习:引导学生通过阅读教材,了解改革的过程和影响。
2.合作探讨:分组讨论改革背景的必然性,分析改革对俄国社会和经济发展的影响。
3.视频教学:播放相关改革历程的纪录片,帮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改革的过程。
六. 教学准备1.教材:北师大版历史九年级上册。
2.视频资料:关于俄国农奴制改革的纪录片。
3.课件:制作课件,展示改革的过程和影响。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19世纪中期俄国的社会景象,引导学生关注农奴制的落后性和人民不满情绪的高涨。
2019-2020学年度初中九年级上册历史第17课俄国的改革北师大版课后辅导练习九十八第1题【单选题】1861年的俄国农奴制改革成为俄国历史上的一个重大转折点。
这个“转折”是指( )A、俄国的社会性质发生变化B、俄国封建势力被彻底清除C、俄国农民免费获得“份地”D、俄国废除了沙皇专制制度【答案】:【解析】:第2题【单选题】1861年改革是俄国历史上一个重大的转折点,这主要是指它使俄国( )A、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B、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C、巩固了沙皇专制统治D、增强了经济军事实力【答案】:【解析】:第3题【单选题】日本明治维新与俄国l861年改革的不同点是( )A、是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改革B、走上资本主义发展道路C、摆脱了严重的民族危机D、改革不彻底,保留了大量封建残余【答案】:【解析】:第4题【单选题】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写道:“旧制度所显示的破产导致旧制度的变革。
第一个变革是解放农奴……这是俄国历史上的一个重大转折点……工厂工人的数目从1865年的381000人上升到1890年的1620000人……”材料显示这次改革( )A、使俄国走上了对外侵略的道路B、使俄国摆脱了沦为半殖民地国家的命运C、促进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D、推翻了俄国沙皇专制统治【答案】:【解析】:第5题【单选题】从亚历山大二世废除农奴制法令主要内容上看,它主要为资本主义发展直接提供了( )①自由劳动力②市场③资金④技术A、①③B、②③C、①④D、③④【答案】:【解析】:第6题【单选题】19世纪中期,资本主义性质的革命或改革不包括( )A、美国南北战争B、俄国废除农奴制C、日本明治维新D、中国的太平天国运动【答案】:【解析】:第7题【单选题】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下列事件,正确的是( )①明治维新开始②美国入侵日本③美国内战爆发④德川幕府统治被推翻⑤日本开始宪政统治A、①②③④⑤B、②③④①⑤C、②③①④⑤D、③②①④⑤【解析】:第8题【单选题】1861年改革加快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2019年精选初中九年级上册历史[第六单元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展第17课俄国的改革]北师大版课后练习[含答案解析]六十六第1题【单选题】俄国1861年亚历山大二世的改革主要维护了下列哪个阶级的利益( )A、资产阶级B、地主阶级C、农民阶级D、农奴【答案】:【解析】:第2题【单选题】亚历山大二世在俄国国务会议最后审查改革方案时说:“诸位会深信,凡能够维护地主利益的措施,都一一地做到了。
”从材料中可以得出的正确结论是,这场改革( )A、使农奴在法律上成为自由人B、是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C、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D、使俄国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答案】:【解析】:第3题【单选题】废除农奴制改革的法令中,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资金却狭窄了市场的是( )A、农奴成为“自由人”B、“赎买”耕地C、仍归“村社”管理D、保留沙皇制度【答案】:【解析】:第4题【单选题】A、扩大了海外市场B、受益于工业革命C、大力发展科技教育D、废除了农奴制度【答案】:【解析】:第5题【单选题】下列哪一个国家与其它三国相比,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的方式明显不同( )A、英国B、美国C、法国D、俄国【答案】:【解析】:第6题【单选题】农奴在法律上是“自由人”,地主再也不许买卖农奴和干涉他们的生活。
与此规定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A、匈牙利改革B、美国南北战争C、俄国1861年改革D、日本明治维新【答案】:【解析】:第7题【单选题】下图反映了工业革命后,人类社会的三大发展趋势,图示中的括号内不应填( )A、美国南北战争B、俄国1861年改革C、日本明治维新D、中国洋务运动【答案】:【解析】:第8题【单选题】探究历史发展的共性是历史学习任务之一,请找出俄国农奴制改革和日本明治维新,它们的共同点有( )①废除农奴制②促进资本主义发展③允许土地买卖④向欧洲国家学习A、①②B、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③④【答案】:【解析】:第9题【单选题】19世纪中期,资本主义性质的革命或改革中不包括( )A、美国南北战争B、俄国废除农奴制C、日本明治维新D、中国的太平天国运动【答案】:【解析】:第10题【判断题】俄国废除农奴制改革和日本明治维新是两国近代历史上的重大转折点。
《俄国的改革》教学设计本课时编写:杨庄中心学校苏凤教材分析:本课是北师大九年级上册世界历史第六单元“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展”第17课内容,主要讲述了俄国彼得一世改革和俄国的农奴制改革。
俄国彼得一世改革为俄国资本主义发展准备了条件;俄国的农奴制改革,缓解了社会矛盾,使俄国走上了资本主义的发展道路。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1.识记沙皇彼得一世改革的背景、内容及意义。
2.知道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的背景、内容及意义。
3.通过分析彼得一世改革和俄国农奴制改革,提高学生客观、辩证地评价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目标】1.充分利用教材中的小字、史料、图片等,让学生加深对彼得一世改革和俄国废除农奴制改革以及对改革者彼得大帝和亚历山大二世的了解。
2.通过分析废除农奴制的法令的内容,引导学生认识自上而下的改革在一定程度上是沙皇政府和地主对农民的掠夺,从而加深学生对改革的目的和性质的理解。
3.指导学生对俄国彼得一世改革和农奴制改革作出客观的评价,使学生在明确其具有开启俄国近代化进程的积极意义的时候,认识到其改革的不足,提高学生评价史实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讲述俄国改革的内容,认识到改革虽然有历史局限性,但从历史的发展来看,它将使国家变得更为富强和谐;通过与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取得的巨大成就做对比,认识到在当今世界形势下,改革开放才是强国之路。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彼得一世改革的内容及影响,俄国农奴制改革的内容、性质及影响。
【教学难点】彼得一世改革和俄国农奴制改革的背景,对俄国农奴制改革的评价。
课前准备:【教师准备】研读课标、教材,撰写教学设计,制作多媒体课件。
【学生准备】预习本课内容,收集有关资料(含文字和图片资料)。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在历史名城圣彼得堡诞生300周年庆祝活动上,俄罗斯总统普京这位当前令俄罗斯大部分民众拥戴的总统饱含深情地说:“此生我最佩服的人就是彼得大帝。
”为什么普京最佩服彼得大帝呢?彼得大帝在俄国的历史上作出了什么重大贡献?他的改革在历史上产生了什么影响?下面我们一起来学习《俄国的改革》。
2019-2020学年度北师大版初中历史九年级上册第六单元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展第17课俄国的改革课后辅导练习六十八第1题【单选题】亚历山大二世在俄国国务会议最后审查改革方案时说:“诸位会深信,凡能够维护地主利益的措施,都一一地做到了。
”从材料中可以得出的正确结论是,这场改革( )A、使农奴在法律上成为自由人B、是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C、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D、使俄国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答案】:【解析】:第2题【单选题】1861年,一个俄国官员在评价本国农民时说:“人民挺起腰杆来了,样子变了,面貌表情、步履姿势、言论谈吐,一切都变了。
”与以上评论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A、美国的独立B、农奴制的废除C、《解放黑人奴隶宣言》的颁布D、工业革命【答案】:【解析】:第3题【单选题】下列革命和改革引起社会性质变化的是( )①法国大革命②俄国1861年改革③美国内战④日本明治维新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答案】:【解析】:第4题【单选题】1861年一个俄国官员评价农民的变化时说:“人民挺起腰杆来屯,样子变了,面貌表情,步履姿势,言论谈吐,一切都变了。
”出现上述变化的原因是( )A、推翻了沙皇专制统治B、亚历山大二世进行废除农奴制的改革C、苏维埃政权的建立D、俄国退出第一次世界大战【答案】:【解析】:第5题【单选题】19世纪60年代,俄国亚历山大二世改革和日本明治维新共同关注的民生问题是( )A、大力发展教育事业B、努力发展近代工业C、引进西方先进技术D、解决农民土地问题【答案】:【解析】:第6题【单选题】1861年改革后,俄国的近代化步伐依然沉重而缓慢,因为( )①农民背上了更为沉重的包袱②沙皇专制制度并没有发生本质性变化③劳动人民依然缺乏基本的民主权利④维护了地主、贵族的利益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②④D、②③④【答案】:【解析】:第7题【多选题】19世纪中期,资本主义性质的革命或改革中包括( )A、俄国废除奴隶制B、日本明治维新C、日本明治维新D、太平天国运动【答案】:【解析】:第8题【判断题】清政府首任驻日公使何如璋在《使东述略》中描述到:日本的景物风貌已由本来的“汉唐遗风”一变而“趋欧俗”。
最新精选历史九年级上册第17课俄国的改革北师大版习题精选第一百篇第1题【单选题】俄国废除农奴制是一次( )A、农奴兴起的“自上丽下”的革命B、资产阶级兴起的“自上而下”的革命C、沙皇进行的“自上而下”的改革D、地主阶级进行的“自上而下”的改革【答案】:【解析】:第2题【单选题】19世纪60年代,资产阶级统治在世界范围内得到巩固与扩大。
与这一历史现象相关的事件是( )A、新航路开辟、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法国大革命B、《权利法案》、《独立宣言》、《人权宣言》颁布C、美国内战、俄国农奴制改革、日本明治维新D、美国独立战争、拿破仑战争、美国内战【答案】:【解析】:第3题【单选题】“农民获得自由的时候,已经被剥夺得一干二净。
”这句话反映了( )A、英国圈地运动中出现了“羊吃人”的悲剧B、俄国废除农奴制后农民一贫如洗C、日本明治维新后农民纷纷破产D、美国内战后解放的黑奴的处境【答案】:【解析】:第4题【单选题】美国解放黑人奴隶和俄国废除农奴制的相同意义是( )①维护了专制统治②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发展③消灭了各族歧视④推动了文明进程A、①②B、②④C、②③④D、①③【答案】:【解析】:第5题【单选题】在俄国1861年的改革中,________作为改革的领导人发挥了重要作用。
( )A、明治天皇B、亚历山大二世C、亚历山大D、西乡隆盛【答案】:【解析】:第6题【单选题】如图是某同学所记录的一节历史课笔记(部分),这节课内容所反映的历史时期是( )A、十九世纪四五十年代B、十九世纪六七十年代C、十九世纪末期D、二十世纪初期【答案】:【解析】:第7题【单选题】艾瑞克·霍布斯鲍姆(英)在《资本的年代》中谈到:“然而到了19世纪60年代,它们(俄国)的弱点暴露无遗,内部很不稳定,对外则比想象中虚弱许多。
其关键弱点既是政治的,又是经济的。
”为此俄国采取的主要措施( )A、提倡“文明开化”B、废除黑人奴隶制C、“废藩置县”D、废除农奴制【答案】:【解析】:第8题【单选题】(2012·徐州模拟)沙俄历史上,多少高瞻远瞩的雄主,包括彼得一世和叶卡捷琳娜二世都不敢去打开这个“潘多拉魔盒”。
2019年精选北师大版历史九年级上册第17课俄国的改革复习巩固第六篇第1题【单选题】“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19世纪60年代,俄国农奴制改革和日本明治维新共同关注的民生问题是( )A、引进西方先进技术B、大力发展教育C、提倡文明开化D、解决农村土地问题【答案】:【解析】:第2题【单选题】比较法是中学生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之一。
美国内战前和俄国1861年改革前,两国经济发展的共同问题是( )A、资金不足B、企业设备陈旧C、缺乏自由的劳动力D、缺乏原料【答案】:【解析】:第3题【单选题】日本明治维新的改革措施中,对社会进步和可持续发展最有利,也是“文明开化”的核心内容的是( )A、废藩置县,加强中央集权B、引进西方技术,发展近代工业C、实行征兵制,建立新式军队D、实行强制性义务教育【答案】:【解析】:第4题【单选题】1861年改革是俄国历史发展的重要里程碑。
下列选项中与这次改革无关的是( )A、农民在法律上是自由人B、使俄国摆脱了民族危机C、使俄国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D、农奴制残余仍大量存在【答案】:【解析】:第5题【单选题】俄国废除农奴制的改革和日本明治维新的影响相同的是( )A、使本国走上资本主义道路B、保留了“天皇制”C、解放了农奴D、摆脱了美、英、法等国的殖民统治【答案】:【解析】:第6题【单选题】“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是对民生问题重要性的认识。
民生问题是当前我国“十二五”规划所关注的焦点,也是古今中外各国政府非常重视的问题。
19世纪60年代,俄国农奴制改革和日本明治维新共同关注的民生问题是( )A、引进西方先进技术B、大力发展教育C、提倡文明开化D、解决农村土地问题【答案】:【解析】:第7题【单选题】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写道:“旧制度所显示的破产导致旧制度的变革。
第一个变革是解放农奴……”与“解放农奴”相关的重大事件是( )A、日本明治维新B、俄国1861年改革C、美国南北战争D、俄国十月革命【答案】:【解析】:第8题【单选题】“驾着马车”的俄国被“开着轮船”的英法打败,这一现象出现在( )A、克里木战争中B、滑铁卢战役中C、来克星顿枪声中D、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答案】:【解析】:第9题【单选题】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记载:“在美国,《解放宣言》仅关系到少数黑人,而在俄国,废除农奴制的法令涉及到占压倒多数的人口。
第17课俄国的改革【学习目标】2′1.掌握彼得一世改革的背景、内容和影响。
2.了知道农奴制改革的历史背景,掌握农奴制改革的主要内容。
3.一分为二地看待农奴制改革的影响,培养学生全面看待历史的能力。
【自主学习】15′【巩固目标】26′(一)彼得一世改革1.背景:17世纪,俄国在、、等方面远远落后西欧。
2.改革人:。
3.时间:。
4.内容:政治上:设立,掌管。
,经济上:鼓励兴办,引进西方,实行政策,鼓励出口,军事上:实行,建立和,开办炮兵学校、海军学校培养专门军事人才。
同时,他还发展,改革。
5.评价:(1)作用:为俄国后来的发展准备了条件,增强了国家的和实力,把俄国推进到一个新的。
(2)局限:彼得一世改革主要是引进西欧的和,而拒绝西欧先进的。
(二)废除农奴制的改革1.背景:(1)成为资本主义发展的巨大障碍。
(2)导火线:战争的失败。
2.时间:3.人物:4.目的:5.主要内容:①;6.实质:7.性质:8.影响(评价):①废除了,缓解了,使国家;②沙皇俄国的。
【知识积累】2 ′1、俄国废除农奴制改革时间、领导者、目的、性质。
1861年,沙皇亚历山大二世,为了巩固统治、缓和阶级矛盾、避免人民革命。
性质: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改革。
2、1861年改革意义:俄国废除了农奴制,缓解了国内矛盾,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道路;沙皇俄国的专制制度没发生本质性改变,近代化步伐依然沉重而缓慢。
【知识链接】如果说20世纪是美苏争霸的时代,19世纪是强国瓜分弱国的时代,那么17~18世纪之交就是世界三大封建马车并驾齐驱的时代。
这段时间欧亚大陆的版图上同时出现了三位伟大的帝王:西边的太阳王路易十四,中部的沙皇彼得大帝,东部的康熙大帝。
这三个人身上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都是幼年登基(路易十四5岁继位,康熙8岁,彼得10岁),都是在位时间超级长,(路易十四在位72年,康熙61年,彼得43年)。
他们的人生经历也都颇为坎坷,路易十四幼年时经历了投石党人叛乱,被迫出走巴黎~康熙大帝经历了鳌拜专权和三藩之乱~彼得大帝经历了姐姐索菲亚乱权和射击军叛乱,他们也都进行了锐意改革,并且发动了数次战争,巩固了自己的疆域和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