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心病介入治疗的护理
- 格式:ppt
- 大小:9.41 MB
- 文档页数:39
冠心病介入术后护理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主要通过对冠心病患者予以血运重建进行治疗,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的特点,但临床护理不当会影响治疗效果。
因此,冠心病患者介入术后护理非常重要,综合以下几方面护理措施:一、一般护理(一)生命体征的观察1.心率、心律患者由导管室返回病房即做12导联心电图与术前心电图进行比较。
持续24h心电监护,严密观察有无心律失常、心肌缺血、心肌梗死等急性期并发症。
2.血压对血压不稳定者15~30min测量血压一次,直至血压稳定后改为1h测量一次。
3.神志观察患者术中用药后有无脑血管意外发生。
(二)休息及运动1.经桡动脉穿刺患者卧床休息,术侧肢体制动直至压迫器拆除,减少术侧肢体用力提重物等动作。
2.经股动脉穿刺卧床24小时后,嘱患者逐渐增加活动量,动作缓慢,避免突然用力。
(三)饮食护理1.指导患者饮食宜清淡易消化,宜低盐、低脂、低胆固醇、高维生素饮食,少食多餐,避免过饱,避免牛奶、豆浆等易胀气食物,保持大便通畅。
2.鼓励患者多喝水,可经静脉或口服补液,术后4~6小时内尿量应达到1000-2000ml,起到清除造影剂保护肾功能、补充血容量的双重作用。
(四)尿量观察1.术后观察患者是否出现少尿、水肿、乏力等症状,通过尿常规及肾功能检查等,观察患者病情变化,一旦出现异常,及时遵医嘱予以有效处理。
2.患者因不习惯床上排尿常出现尿潴留症状,可予热敷、按摩膀胱促进排尿,必要时留置尿管。
二、术肢护理(一)鞘管拔除1. 经桡动脉穿刺术后立即拔除鞘管,局部按压彻底止血后予压迫器加压包扎。
2.经股动脉穿刺于术后停用肝素4~6h后,测定ACT<150s,即可拔除动脉鞘管。
(二)肢体护理1.经桡动脉穿刺穿刺肢体略抬高,不可下垂,术后1h对肢体色泽、指温、指腹张力每15分钟观察1次,术后2小时内不能做屈腕动作,制动腕关节4~6h,指导患者活动手指。
术后8h拆除压迫器以促进静脉回流,24h内注意观察桡动脉搏动情况、皮肤温度及色泽变化。
冠脉介入术后的护理要点冠脉介入术是治疗冠心病的一种常见方法,术后的护理工作至关重要。
下面将为您介绍冠脉介入术后的护理要点。
一、术后第一天的护理要点1.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包括血压、心率、体温等,及时发现异常情况。
2.保持患者平卧位休息,减少患者的活动,避免劳累。
3.密切观察患者术后伤口情况,检查是否有红肿、渗液、感染等迹象。
4.保持患者的静脉通路畅通,定期观察静脉输液情况和输液速度。
5.严密监测患者的心电图变化,及时发现心律失常等异常情况。
6.注意术后出血情况,尤其是穿刺部位是否出现渗血、淤血等情况。
7.保持患者的排尿通畅,观察尿量和尿液颜色是否正常。
二、术后第二天至出院前的护理要点1.逐渐减少患者平卧时间,引导患者尽早活动,有助于身体康复。
2.进行常规术后检查,包括心电图、血液常规、肝肾功能等,确保患者病情稳定。
3.给予适量的镇痛药物,缓解患者的不适感。
4.进行术后心电监测,观察心脏功能恢复情况。
5.加强口腔护理,保持口腔清洁,防止感染。
6.指导患者正确用药,遵循医生的建议,按时服药,不随意停药。
7.进行心理护理,关心患者的情绪变化,帮助其积极面对治疗和康复过程。
8.指导患者术后生活及饮食调整,嘱咐患者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避免诱发心脏问题。
三、出院后的护理要点1.嘱咐患者定期复诊,根据医生的建议进行康复训练和药物治疗。
2.指导患者改变不良生活习惯,如戒烟、限制饮酒、均衡饮食等。
3.重点关注患者的心理状态,及时了解并处理其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
4.加强患者的健康教育,提醒其出现异常情况时及时就医。
5.定期进行心脏彩超、冠脉造影等检查,评估治疗效果和病情变化。
冠脉介入术后的护理要点包括监测生命体征、伤口护理、心电监测、口腔护理、药物指导、心理护理等方面。
通过科学规范的护理,可以促进患者康复,预防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患者在术后也要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和护理措施,注意保持心情愉快,与医生保持良好的沟通,以便更好地康复。
(2)了解患者术前准备是否充分,包括休息和睡眠,术晨少量进食,进入介入室前排空膀胱。
(3)了解检查及化验报告,包括心电图、胸片、血常规、出凝血时间、电解质、肾功能、肝功能、传染病四项、心脏彩超等。
(4)手术区已备皮且符合要求。
(5)检查急救仪器、物品、药品是否处于备用状态。
术前护理(1)心理准备:告知患者术中可能会出现的问题以及应对方案,消除患者及家属的负面心理。
(2)建立静脉通道:在患者的左侧肢体中植入静脉留置针。
(3)手术当日少量进食、服药,避免过饱及进食产气食物。
(4)遵医嘱使用抗血小板聚集药物术后评估(1)观察手掌部位颜色、温度、感觉、微血管充盈情况。
(2)观察有无渗血、红肿、疼痛情况。
(3)经股动脉穿刺者还要注意观察足背动脉搏动情况及有无鞘管。
(4)观察患者有无胸闷、胸痛情况。
术后护理(1)注重患者术后情况分析。
在患者完成介入治疗并回到病房后,护理人员需要与手术医生沟通患者的实际情况,检查穿刺点;了解手术过程中是否有用药,用什么药;关注异常情况,将患者的机能以及术后状态进行细致的记录,为后续治疗提供参考数据。
在此过程中,需要与患者以及陪伴人员进行用药规范告知,提高患者的用药依从性。
(2)密切关注患者的术后情况,强化专科护理。
经股动脉穿刺者穿刺伤口加压包扎,用1kg沙袋压迫穿刺点6~8 h,穿刺肢体限制屈曲活动24 h;经桡动脉穿刺者穿刺点局部压迫4~6 h,之后可视穿刺点情况去除加压弹力绷带。
如用专门桡动脉气囊压迫装置,术后4 h第一放气2ml,随后每隔2 h放气1~2 ml(视穿刺点情况而定),连放4次后松解止血器。
穿刺上肢体应适当抬高,勿握拳、用力支撑,1周内勿提重物;观察穿刺肢端皮肤状态以及足背动脉、桡动脉搏动等情况。
根据病情需要监护心电、血压;严密观察有无急性期并发症;患者返回病房后即刻做12导联心电图,与术前对比,有症状时再复查;术后鼓励患者少量多次饮水或静脉补液,并观察尿量应达到75~125 ml/h以上,以加速造影剂的排泄。
冠心病介入后如何护理冠心病是一种常见的心血管疾病,由于生活方式不健康、高血压、高血脂等原因引起的血管硬化,导致冠状动脉供血不足,进而引起心肌缺血、缺氧,严重者可发生心肌梗塞。
对于患有冠心病的患者,在接受介入治疗后,护理工作尤为重要。
介入治疗包括冠脉造影、冠脉球囊扩张术和支架植入术等,这些治疗不仅可以帮助患者缓解症状,改善心血管功能,还可以减少心血管事件的发生风险。
那么,冠心病介入后如何进行有效护理呢?首先,在冠心病介入治疗后,患者需要严格控制饮食,避免摄入高脂肪、高糖分、高盐的食物,增加膳食纤维摄入,保持血脂、血糖和体重在正常范围内。
同时,建议患者戒烟限酒,避免过度饮酒和吸烟,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
此外,定期进行体育锻炼,适当运动可以增加心肌的供血,改善心血管功能,同时有助于减轻体重、降低血压,预防心血管疾病的发生。
其次,患者在冠心病介入治疗后,需要定期服用药物,包括抗血小板药物、抗血脂药物、抗高血压药物等,根据医生的嘱托按时按量服药,不要随意停药。
同时,注意药物的不良反应和相互作用,如出现药物过敏、头晕、恶心等情况应及时就医。
在用药过程中,患者应避免食用大量含维生素K的食物,避免与药物发生相互作用,影响药效。
此外,患者在冠心病介入治疗后,需要保持情绪稳定,避免患者产生过度焦虑、紧张或情绪波动,有利于心血管的稳定,预防发生心脏病事件。
在日常生活中,家人朋友的支持和关心也是很重要的,可以给患者带来安慰和鼓励,帮助患者积极面对疾病,保持乐观的态度。
最后,在冠心病介入治疗后,患者需要定期复查,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心脏彩超、心电图、血脂、血糖等相关检查,了解身体情况的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同时,定期到医院进行康复训练,如心血管康复运动、心理疏导、饮食指导等,帮助患者加强身体锻炼,改善心理状态,提高生活质量。
综上所述,冠心病介入后的护理工作至关重要,患者和家人朋友应密切合作,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和护理工作,避免疾病反复,提高生活质量,延长生命。
冠心病介入术的护理1. 介绍冠心病是一种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其治疗方法之一就是冠脉介入手术。
本文档旨在提供关于冠心病介入术后患者护理的详细指导。
2. 护士角色和职责在冠脉介入手术中,护士起着重要作用。
他们负责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处理并发症、协助医生进行操作等工作。
3. 准备阶段a) 患者评估:包括过敏史、荷尔蒙使用情况以及其他与手术相关信息。
b) 心电图检查:记录基线数据,并观察是否存在异常波形。
4. 手术准备a)为了确保安全性,在进行任何类型的外科或内窥镜下诊断/治疡时都应遵守标准预先操作程序(SOP)。
这些步骤通常涉及对设备和器材进行清洁消毒;穿戴途径特定PPE; 进行必要测试, 如血压计校验仪表精度;b)确认患者身份,核对手术部位和操作内容;c)准备所需的设备、药物以及其他必要材料。
5. 术中护理a) 监测:密切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如心率、血压等),并记录相关数据。
b) 协助医生进行介入手术:包括递送器具、注射造影剂等。
6. 术后护理a) 观察与评估: 持续观察患者恢复情况,并定期检查各项指标。
特别关注是否出现不良反应或并发症。
b)卧床休息24小时, 并避免过度活动;7. 安全措施在整个治疗过程中,保持清洁环境是至关重要的。
同时还需要采取一些安全措施来预防感染和其他意外事件。
8. 康复计划提供详细且易于遵守的康复计划给予帮助提高成功机会本文档涉及附件:1)冠脉介入手术风险评估表格;2)常见荷尔蒙使用名词解释;法律名词及注释:1)SOP:标准预先操作程序,是指在特定情况下执行的一系列步骤和规程。
冠脉介入术后的护理要点1.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术后患者需要密切监测,包括心率、血压、血氧饱和度、呼吸等指标。
特别注意监测患者的心电图,以及有无出血、感染等并发症。
2.床旁护理:术后患者需要保持床旁护理,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和症状,及时发现并处理任何不适或并发症,如胸痛、呼吸困难、恶心呕吐等。
3.保持患者的统一环境:术后患者需要保持安静和舒适的环境,避免刺激和过度劳累。
鼓励患者休息,并提供适当的床上活动,以避免静脉血栓形成。
4.保持通畅的血管通路:冠脉介入术一般通过股动脉或桡动脉插入导管,术后需要定时观察血管通路是否通畅,以及有无出血或血肿。
保持插管部位的干燥和清洁,避免感染。
5.制定合理的饮食方案:术后患者需根据医生的指导制定合理的饮食方案,遵循低脂、低盐、低胆固醇的原则。
饮食应多控制脂肪、糖和盐的摄入,并增加蔬菜、水果和高纤维食物的摄入。
6.药物治疗管理:术后患者通常需要长期服用药物,如抗血小板、降脂、降压等药物。
护士应确保患者按时服药,并监测用药效果和患者的不良反应。
7.引导患者适当的运动:术后患者需要进行适当的运动,以促进恢复和预防并发症。
护士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运动计划,包括适度的散步、做床上运动和进行康复训练等。
8.提供心理支持:冠脉介入术对患者来说是一种心理压力较大的过程,术后患者容易出现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
护士应倾听患者的情绪和需求,并提供适当的心理支持和安慰。
9.鼓励患者参与康复:冠脉介入术后的患者需要积极参与康复计划,包括定期复查、进行生活方式改变、控制危险因素等。
护士应鼓励患者参与康复,提供相关信息和教育。
10.与医生合作:术后护理需要与医生紧密合作,定期汇报患者的病情和护理进展,及时处理患者的问题和并发症,确保患者得到最好的护理效果。
冠脉介入术后的护理要点十分重要,涉及到观察病情、通畅血管、饮食,药物,心理支持和协助康复等多个方面。
护士需要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保持通畅的血管通路,定期观察血管通路和监测并发症的发生。
冠脉介入术后的护理要点
冠脉介入术是一种重要的治疗冠心病的方法。
它可以有效地缓解心绞痛,改善心肌缺血。
但是,由于是通过导管直接进入心脏内部进行操作,冠脉介入术后需要注意一系列的护理要点,以下是一些需要注意的内容。
1.密切观察病人的生命体征:冠脉介入术后患者需要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包括心率、血压、呼吸、体温等指标,如果发现异常情况要及时采取相应的处理方法。
2.保持患者平卧:手术后患者需要保持平卧位,时间根据医生的建议而定,一般为
4-6小时。
在这期间需要随时观察患者的呼吸状况,避免出现低氧血症等不良反应。
3.确保病人充分休息:手术后的患者身体比较虚弱,需要充分休息。
在家庭护理的时候,尤其需要注意让病人保持充足的睡眠和休息。
4.口服药物:手术后的患者需要依照医师的嘱托合理使用药物,包括抗栓剂、抗心绞痛药、抗高血压药等等。
家庭护理的时候必须正确控制药物的用量和时间,防止患者出现不良反应。
5.饮食控制:手术后的患者需要注意饮食,建议多吃清淡、易消化的流质食物,避免摄入过多的油腻、高热量的食物。
6.避免过度活动:手术后的患者需要注意避免过度活动,尤其是在手术后的前几天。
患者需要逐渐恢复体力,避免剧烈运动造成冠状动脉再次阻塞。
7.定期追踪随访:手术后的患者需要定期复诊,检查心脏状况,观察是否存在再次发作的情况。
在家庭护理的时候也需要关注患者的身体变化,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处理。
冠脉介入术后的护理要点冠脉介入术是一种治疗冠心病的有效方法,术后的护理工作关乎患者的康复和预后。
下面是冠脉介入术后的护理要点。
1. 术后患者的卧姿:冠脉介入术后患者应以仰卧位休息,并保持平稳的呼吸。
躺平时应将枕头放低,保持颈部平直,以避免抬头过高压迫心脏。
2. 生命体征监测:术后患者应进行生命体征的密切监测,包括血压、心率、呼吸等。
一旦出现异常变化,及时采取相应措施,如及时予以调整体位、给予氧气等。
3. 切口护理:冠脉介入手术通常通过血管插管进行,术后需对插管点进行定时消毒和更换敷料。
注意观察切口是否有出血、渗出、肿胀以及感染等情况,一旦发现异常应及时处理。
4. 监测伤口渗血:术后要密切观察患者伤口渗血情况,注意血色和出血量的变化。
如出现大量渗血需及时向医生报告,并采取相应措施。
5. 心电监测:术后需进行24小时心电监测,以便及时发现和处理心律失常。
密切观察患者心电图是否有ST段改变,如有可提示心肌缺血。
6. 安静环境:术后患者需要保持安静的环境,避免嘈杂声和过度兴奋,以促进患者的休息和心脏的恢复。
7. 充足的液体摄入:术后患者需要适量地饮水,充足的水分摄入可帮助排除体内残留的造影剂,减少肾脏负担。
8. 药物管理:术后患者需按医嘱规定用药,例如抗凝药物、抗血小板药物等,定时给药并注意药物的副作用和不良反应。
9. 尽早活动:在医生的指导下,术后患者应适当进行床边活动和康复锻炼,以促进血液循环和恢复。
10. 心理疏导:术后患者可能会有焦虑、恐惧等不适情绪,需要进行心理疏导和支持,建立信任和安全感。
11. 定期复查:术后患者应按医嘱定期复查心电图、心脏超声等检查,以了解冠脉介入术效果及早发现异常情况。
12. 饮食调理:术后患者需均衡饮食,减少高脂、高盐等不良饮食习惯,多食用富含纤维、低脂肪和高维生素的食物。
13. 家庭护理:术后患者出院后,家庭成员需关注患者的病情变化,监测体温、生命体征等,并及时向医生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