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名著导读课件:星星离我们有多远PPT课件
- 格式:ppt
- 大小:630.50 KB
- 文档页数:14
《星星离我们多远》整理作者简介卞毓麟, 1965年南京大学天文学系毕业,在中国科学院北京天文台(今国家天文台)从事科研工作30余年,1998年前往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致力于科技出版工作。
现为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客座研究员,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编审。
曾任中国科普作家协会副理事长,中国天文学会常务理事,上海市天文学会副理事长等。
曾获全国先进科普工作者、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上海科普教育创新奖科普贡献奖一等奖、上海市科技进步奖二等奖、中国天文学会九十周年天文学突出贡献奖等多种表彰或奖励。
名著要点1.名著背景在科学文艺的百花园里,科学童话、科幻故事等犹如变幻无穷、美妙神奇、熠熠生辉的宝葫芦,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广大青少年走进广阔无垠、奇异瑰丽的科学世界,让他们从中获得摆脱愚昧的希望,觅求将来攀登高峰的志向。
“知识就是力量”,《星星离我们有多远》将成为引导广大青少年心想事成的“宝葫芦”!2.主要内容人类是天生的“追星族”,自古以来就对浩瀚星空怀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本书深入浅出地为我们解答了许多有趣的问题:月球、太阳等天体距离地球有多远?从古到今,天文学家是如何测量各种天体的距离的?哪些科学发现和发明拓展了人类对宇宙的认知?目前人类能观测到的最远天体有多远等等。
读这本书,你不仅能收获丰富的天文知识,掌握天文观测的发展历程,了解著名天文学家的故事,还能获得科学思维的启迪和科学精神的陶冶。
让我们一起来探索宇宙的奥秘,揭开灿烂星空的面纱吧!3.主题思想《星星离我们有多远》是一本科普著作,在讲求科学性、知识性的同时,还兼顾了趣味性。
该书采用深入浅出的语言,按照天文学的发展历史,从古到今,一步步揭示了人类探索宇宙、揭示天体奥秘的过程,呈现了科学发展的历程;不时穿插一些天文发现的故事,极大地激发了读者的阅读兴趣;把人类对天空的遐想和科学的解读进行鲜明的对比,在揭秘、纠偏的同时,表现了作者对浩渺宇宙的探索和赞美之情。
作者欲通过该书培养青少年学科学、爱科学的精神,吸引更多的青少年投身到天文学的研究当中。
《星星离我们有多远》考点精析一、选择题1.《星星离我们有多远》是一本讲述天体测量历程的科普作品,下列关于本书相关内容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A.人类最初测量天体距离的方法是三角视差法。
B.分光视差法利用恒星的光谱差别求距离,使测距能够达到30万光年左右。
C.所有的星系都可以用超新星测量其距离。
D.星系的普遍红移可以使天体的测量距离扩展到100亿光年的地方。
答案:C二、填空题1.国际上统一把整个天空划分为88个区域,一个区域便是一个星座,其中北天________个星座,南天________个星座。
答案:40 482.《星星离我们有多远》中提到我国唐代天文学家________是世界上最早测量子午线的人。
国外首次实测子午线是由回教王马蒙在________(地名)进行的。
答案:僧一行美索不达米亚平原3.1752年,拉朗德和他的老师拉卡伊分别在________和________这两个地方进行观测,首次用________法测定地月距离。
答案:柏林好望角三角4.德国天文学家开普勒以________说为基础,总结出了行星运动的三大定律。
开普勒定律为牛顿发现________定律筑起了攀登彼岸的桥梁。
答案:日心万有引力5.在布拉德雷发现了________之后________率先测出了恒星的视差。
答案:光行差贝塞尔6.最先发现的第一颗小行星被命名为“________”。
美国天文学家把发现的2051号小行星命名为“张”是为了表彰我国天文科学家________在研究小行星方面的突出贡献。
答案:谷神星张钰哲7.从地球上看一颗恒星的亮度,称它为“________”,它的星等数称为“________”。
答案:视亮度视星等8.________最先观测了恒星光谱,他曾将其与太阳光谱进行比较。
但是,恒星光谱分类工作的真正先驱者却是意大利天文学家________。
答案:夫琅禾费赛奇9.《星星离我们有多远》一书中提到利用“赫罗图”推求恒星视差的________是继三角视差法之后人类测量天体距离的一种新的方法。
八年级课外阅读《星星离我们有多远》导读及知识点《星星离我们有多远》导读及知识点名著档案《星星离我们有多远》作者卞毓麟,2009年由湖北少儿出版社出版2017年7月全新修订版由长江文艺出版社出版。
书中讲了银河系中的星团有上百万颗星星,他们组成了一个团队,星星有的离我们远,有的离我们近,星星的亮光看起来越亮,就离我们越近,最遥远的星系离我们有一百多亿光年,将我们引入神秘的天文学的大门,让读者逐渐感知天文学的无穷奥妙。
作者简介卞毓麟,1965年南京大学天文学系毕业,在中国科学院北京天文台(今国家天文台)从事科研30余年,1998年前往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致力于科技出版。
现为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客座研究员,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特邀编审。
曾任中国科普作家协会副理事长,中国天文学会常务理事,上海市天文学会副理事长等。
曾获全国先进科普工作者、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上海市科技进步奖二等奖、上海科普教育创新奖科普贡献奖一等奖、中国天文学会九十周年天文学突出贡献奖等表彰或奖励。
科普作品屡获国家级、省部级奖。
写作特色天文学是一门奥妙无穷,令人神往的学科。
作者把历代天文学家创造“量天尺”的过程娓娓道来,介绍了从近处的月亮到极远处的类星体的距离的量、估,包含了大量的天文知识和历史知识,作品文笔流畅,故事性强,是难得的天文科普佳作;用陈述故事的方式把历代天文学家创造“量天尺”的过程放到科学原理的叙述中,这样既介绍了科学知识又饶有兴味地衬托出历史人物和背景。
文章主旨作者把历代天文学家创造“量天尺”的过程娓娓道来,介绍了从近处的月亮到极远处的类星体的距离的量、估,包含了大量的天文知识和历史知识。
结构剖析第一部分(第一章):介绍天文学的相关知识;第二部分(第二至十章):介绍天文学家用各种巧妙方法测量天体距离的过程;第三部分(第十一章):介绍人类探索宇宙的进程。
价值取向《星星离我们有多远》是一部优秀的天文科普作品,从科普和历史的双重角度展现了历代天文工作者如何运用备种巧妙的方法测量天体距离的艰难历程,在讲求科学性、知识性的同时,还兼顾了趣味性。
《星星离我们有多远》一、填空题1.卡毓麟,我国家、著名作家,后改行投身出版业,成为一名优秀编辑。
著译图书30部,主编与参撰图书百余种,发表学术论文70余篇、科普和科学文化作品500余篇。
代表作有;《》《走近火星》《宇宙风采》等。
2.《星星离我们有多远》是一部科普类作品。
开篇用郭沫若的《》这首诗歌引出所要讲的内容——星星,整本书主要回答了“”这一问题,同时也系统地介绍了一些测量天体距离的方法。
3.作品中始终贯穿着一种的视角:由我们生活的地球到距离我们最近的月亮,再到远处的太阳以及所在的,最后延伸到更加辽远的太空,注视着更加遥远的星星世界。
4.随着仪器的改进和天文观测水平的提高,测量天体距离的方法也在不断地革新:三角视差法一一一利用新星和超新星以及亮星一依靠星系的大小和累积星一星系的普遍红移,等等。
5.介绍完人类铸造的备种“”后,作者留下一个“类星体距离之谜”,给大家留下了思考的空间。
人类对的探索是永无止境的。
6.国际上统一地将整个天空划分成大小不等的个区域,每个区域便是一个星座,它们犹如地球上大大小小的许多国家。
每个星座中都有许多星星,恰似一个国家中有许多城市和村镇一般。
牛郎星是“”中最亮的星星,按国际统一称呼,它就叫“天鹰α”。
7.世界上第一次子午线实测工作,是在我国 (朝代)时进行的。
国外首次实测子午线是由回教王阿尔马蒙在进行的,时间在公元84年,那时一行已去世86年了。
8.1752年,19岁的拉朗德来到。
当时,他的老师拉卡伊正在非洲南端的好望角。
这两个地方差不多处在同一经度圈上,纬度则相差90°有余。
他们同时在这两个地方进行观测,首次用来测定月亮的距离。
9.早在1946年,就有人首次尝试用测量地球到月球的距离。
现在,国际天文学界共同采用的地月平均距离则为千米。
10.中国古代有个神话,叫作“”,说的是有位名叫羿的英雄,奉尧之命,张弓搭箭射下九日。
蓝天之上还闪耀着一个太阳,给人间送来光明和温暖,百姓们非常高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