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 三相异步电动机变极调速控制电路
- 格式:pdf
- 大小:408.02 KB
- 文档页数:10
三相异步电动机连续控制电路一、引言三相异步电动机是工业生产中最常用的电动机之一。
它具有结构简单、使用可靠、运行平稳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各种机械设备中。
在实际应用中,为了满足不同的工艺要求和实现自动化控制,需要对三相异步电动机进行连续控制。
本文将介绍三相异步电动机连续控制电路的相关知识。
二、三相异步电动机基础知识1. 三相异步电动机的结构和工作原理三相异步电动机由定子和转子两部分组成。
定子上布置着三个对称排列的同心圆形线圈,称为定子绕组。
转子上也布置着类似的线圈,称为转子绕组。
当通过定子绕组通以交流电时,在定子内形成旋转磁场,磁场旋转速度等于供电频率除以极对数。
由于转子中也存在磁场,因此在磁场作用下,转子会受到一个旋转力矩,并随着旋转磁场而旋转。
2. 三相异步电动机的运行特性三相异步电动机具有以下运行特性:(1)起动特性:三相异步电动机的起动需要通过一定的方法来实现,常用的方法有直接启动、降压启动和星-三角启动等。
(2)空载特性:当三相异步电动机处于空载状态时,其转速会略高于额定转速。
(3)负载特性:当三相异步电动机处于负载状态时,其转速会下降,但不会低于额定转速。
三、三相异步电动机连续控制电路1. 三相异步电动机连续控制原理三相异步电动机连续控制是指通过改变电源对电机的供电方式和供电参数,来实现对电机的运行状态进行调节。
常用的控制方式有调速、正反转和制动等。
其中调速是最常见的一种控制方式。
2. 三相异步电动机调速控制原理调速是通过改变供电频率或改变供电电压来实现对三相异步电动机转速进行调节。
常用的调速方法有变频调速和降压调速两种。
(1)变频调速变频调速是指通过将交流供电源经过整流、滤波、逆变等处理后,得到一个可变频率、可变幅值的交流输出,从而实现对电机转速的调节。
变频调速的优点是调速范围大,控制精度高,但成本较高。
(2)降压调速降压调速是指通过改变电源对电机的供电电压来实现对电机转速的调节。
常用的降压调速方法有自耦降压启动、稳压变压器降压启动和可控硅降压启动等。
三相异步电动机调速方法三相异步电动机是工业生产中常见的一种电动机,它具有结构简单、运行可靠、维护方便等优点,因此在各种机械设备中得到广泛应用。
在实际生产中,为了满足不同工艺要求和工作条件,常常需要对三相异步电动机进行调速。
下面将介绍几种常见的三相异步电动机调速方法。
首先,我们来介绍电压调制调速方法。
这是一种最为简单的调速方法,通过改变电动机的供电电压来实现调速。
当电动机的供电电压降低时,电动机的转速也会相应降低,反之亦然。
这种方法简单易行,成本低廉,但是调速范围有限,且效率不高。
其次,我们来介绍频率调制调速方法。
这种方法是通过改变电动机的供电频率来实现调速。
通常情况下,电动机的供电频率是恒定的,但是通过变频器等设备可以改变供电频率,从而实现调速。
这种方法调速范围广,效率高,但是设备成本较高。
另外,我们还可以采用极对数调速方法。
这是通过改变电动机的极对数来实现调速。
当电动机的极对数增加时,电动机的转速会相应降低,反之亦然。
这种方法调速范围广,效率高,但是需要更换电动机的定子绕组,成本较高。
除了以上几种常见的调速方法外,还有一些其他的调速方法,如机械变速调速方法、液压变速调速方法等。
这些方法各有特点,可以根据具体的工艺要求和工作条件选择合适的调速方法。
总的来说,三相异步电动机的调速方法有多种多样,可以根据具体的需求选择合适的调速方法。
在选择调速方法时,需要考虑调速范围、效率、成本等因素,并结合实际情况进行综合考虑。
希望本文介绍的内容能够为大家在实际生产中选择合适的调速方法提供一些参考,使生产过程更加顺利高效。
三相异步电动机的调速方式一、变极对数调速方法这种调速方法是用改变定子绕组的接红方式来改变笼型电动机定子极对数达到调速目的,特点如下:具有较硬的机械特性,稳定性良好;无转差损耗,效率高;接线简单、控制方便、价格低;有级调速,级差较大,不能获得平滑调速;可以与调压调速、电磁转差离合器配合使用,获得较高效率的平滑调速特性。
本方法适用于不需要无级调速的生产机械,如金属切削机床、升降机、起重设备、风机、水泵等。
二、变频调速方法变频调速是改变电动机定子电源的频率,从而改变其同步转速的调速方法。
变频调速系统主要设备是提供变频电源的变频器,变频器可分成交流-直流-交流变频器和交流-交流变频器两大类,目前国内大都使用交-直-交变频器。
其特点:效率高,调速过程中没有附加损耗;应用范围广,可用于笼型异步电动机;调速范围大,特性硬,精度高;技术复杂,造价高,维护检修困难。
本方法适用于要求精度高、调速性能较好场合。
三、串级调速方法串级调速是指绕线式电动机转子回路中串入可调节的附加电势来改变电动机的转差,达到调速的目的。
大部分转差功率被串入的附加电势所吸收,再利用产生附加的装置,把吸收的转差功率返回电网或转换能量加以利用。
根据转差功率吸收利用方式,串级调速可分为电机串级调速、机械串级调速及晶闸管串级调速形式,多采用晶闸管串级调速,其特点为:可将调速过程中的转差损耗回馈到电网或生产机械上,效率较高;装置容量与调速范围成正比,投资省,适用于调速范围在额定转速70%-90%的生产机械上;调速装置故障时可以切换至全速运行,避免停产;晶闸管串级调速功率因数偏低,谐波影响较大。
本方法适合于风机、水泵及轧钢机、矿井提升机、挤压机上使用。
四、绕线式电动机转子串电阻调速方法绕线式异步电动机转子串入附加电阻,使电动机的转差率加大,电动机在较低的转速下运行。
串入的电阻越大,电动机的转速越低。
此方法设备简单,控制方便,但转差功率以发热的形式消耗在电阻上。
三相异步电动机的调速控制-变极调速电磁调速变极调速不能实现连续平滑调速,只能得到几种特定的转速。
但在很多机械中,要求转速能够连续无级调节,并且有较大的调速范围。
目前除了用变频器进行无级调速外,还有较多用调电磁转差率进行的调速,也就是电磁转差离合器调速,其优点是结构简单、维护方便、运行可靠、能平滑调速,采用闭环系统可扩大调速范围;缺点是调速效率低,低速时尤为突出,不宜长期低速运行,且控制功率小,机械特性较软。
1.电磁转差离合器的结构及工作原理电磁转差离合器调速系统是在普通笼型异步电动机轴上安装一个电磁转差离合器,由晶闸管控制装置控制离合器绕组的励磁电流来实现调速。
异步电动机本身并不调速,调节的是离合器的输出转速。
电磁转差离合器(又称滑差离合器)的基本原理就是基于电磁感应原理,实质上就是一台感应电动机,其结构如图所示。
下图(a)所示为电磁转差离合器结构,它是由电枢和磁极两个旋转部分组成:一个称为磁极(内转子),另一个称为电枢(外转子),两者之间无机械联系,均可自由旋转。
当磁极的励磁线圈通过直流电流时,沿气隙圆周表面的爪极便形成若干对极性相互交替的空间磁场。
当离合器的电枢被电动机拖动旋转时,由于电枢与磁场间有相对移动,在电枢内就产生涡流;此涡流与磁通相互作用产生转矩,带动磁极按同一方向旋转。
无励磁电流时,磁极不会跟着电枢转动,相当于磁极与电枢“离开”,当磁极通入励磁电流时,磁极即刻跟随电枢旋转,相当于磁极与电枢“合上”,故称为“离合器”。
因它是根据电磁感应原理工作的,磁极与电枢之间必须有转差才能产生涡流与电磁转矩,故又称“电磁转差离合器”。
因为工作原理和异步电动机相似,所以又将它及与其相连的异步电动机一起称为“滑差电动机”。
电磁转差离合器的磁极转速与励磁电流的大小有关。
励磁电流越大,建立的磁场越强,在一定转差率下产生的转矩越大。
当负载一定时,励磁电流不同,转速就不同,只要改变电磁转差离合器的励磁电流,即可调节转速。
一、双速电机控制原理调速原理根据三相异步电动机的转速公式:n1=60f/p三相异步电动机要实现调速有多种方法,如采用变频调速(YVP变频调速电机配合变频器使用),改变励磁电流调速(使用YCT电磁调速电机配合控制器使用,可实现无极调速),也可通过改变电动机变极调速,即是通过改变定子绕组的连接方法达到改变定子旋转磁场磁极对数,从而改变电动机的转速。
根据公式;n1=60f/p可知异步电动机的同步转速与磁极对数成反比,磁极对数增加一倍,同步转速n1下降至原转速的一半,电动机额定转速n也将下降近似一半,所以改变磁极对数可以达到改变电动机转速的目的(这也是常见的2极电机同步转速为3000rpm,4极电机同步转速1500rpm,6极电机同步转速1000rpm等)。
这种调速方法是有级的,不能平滑调速,而且只适用于鼠笼式电动机,这就是双速电机的调速原理。
下图介绍的是最常见的单绕组双速电动机,转速比等于磁极倍数比,如2极/4极、4级/8极,从定子绕组△接法变为YY接法,磁极对数从p=2变为p=1。
∴转速比=2/1=2双速电机的变速原理是:电机的变速采用改变绕组的连接方式,也就是说用改变电机旋转磁场的磁极对数来改变它的转速。
如你单位的双速电机(风机),平时转速低,有时风机就高速转,主要是通过外部控制线路的切换来改变电机线圈的绕组连接方式来实现。
1、在定子槽内嵌有两个不同极对数的共有绕组,通过外部控制线路的切换来改变电机定子绕组的接法来实现变更磁极对数;2、在定子槽内嵌有两个不同极对数的独立绕组;3、在定子槽内嵌有两个不同极对数的独立绕组,而且每个绕组又可以有不同的联接。
(一)双速电机定子接线图三相双速异步电动机的定子绕组有两种接法:△接和YY接法,如下图所示。
图(a)△接(低速)图(b)YY接(高速)图25-1 三相双速异步电动机定子绕组接线图图(a)为双速异步电动定子绕组的△接法,三相绕组的接线端子U1、V1、W1与电源线连接,U2、V2、W2三个接线端悬空,三相定子绕组接成△形。
三相异步电动机的调速控制-变极调速变极调速一般仅适用于笼型异步电动机。
变极电动机一般有双速、三速、四速之分,双速电动机定子装有一套绕组,而三速、四速电动机为两套绕组。
变极调速的原理和控制方法基本相同,这里以双速异步电动机为例进行分析。
1.双速异步电动机定子绕组的联结方式双速异步电动机是靠改变定子绕组的连接,形成两种不同的极对数,获得两种不同的转速。
双速异步电动机定子绕组常见的接法有△/YY和Y/YY两种。
双速电动机定子绕组接线图如图所示,通过改变定子绕组上每个线圈两端抽头的联结,图(a)由三角形改为双星形,图(b)由星形改为双星形,两种接线方式变换成双星形均使极对数减少一半,转速增加一倍。
双速异步电动机调速的优点是可以适应不同负载性质的要求,如需要恒功率调速时可采用三角形→双星形转换接法,需要恒转矩调速时采用星形→双星形转换接法,且线路简单、维修方便;缺点是只能有级调速且价格较高,通常使用时与机械变速配合使用,以扩大其调速范围。
注意:当定子绕组由三角形联结(各相绕组互为240°电角度)改变为双星形联结(各相绕组互为120°电角度)时,为保持变速前后电动机转向不变,在改变极对数的同时必须改变电源相序。
2.双速异步电动机控制线路下图所示为时间继电器控制的双速异步电动机自动控制线路。
图中SA为选择开关,选择电动机低速运行或高速运行。
当SA置于“低速”位置时,接通KM1线圈电路,电动机直接启动低速运行。
当 SA 置于“高速”位置时,时间继电器的瞬时触头闭合,同样先接通KM1线圈电路,电动机绕组三角形接法低速启动,当时间继电器延时时间到时,其延时断开的常闭触头KT断开,切断KM1线圈回路,同时其延时接通的常开触头KT闭合,接通接触器 KM2、KM3 线圈并使其自锁,电动机定子绕组换接成双星形接法,改为高速运行。
此时KM3的常闭触头断开使时间继电器线圈失电停止工作。
所以该控制线路具有使电动机转速自动由低速切换至高速的功能,以降低启动电流,适用于较大功率的电动机。
.一、三相异步电动机变频调速原理由于电机转速 n 与旋转磁场转速 n1接近,磁场转速 n1改变后,电机转速 n 也60 f 1可知,改变电源频率 f 1,可以调节磁场旋转,从就随之变化,由公式 n1p而改变电机转速,这种方法称为变频调速。
根据三相异步电动机的转速公式为60 f1n1 1 sn 1 sp式中 f 1为异步电动机的定子电压供电频率;p 为异步电动机的极对数;s为异步电动机的转差率。
所以调节三相异步电动机的转速有三种方案。
异步电动机的变压变频调速系统一般简称变频调速系统,由于调速时转差功率不变,在各种异步电动机调速系统中效率最高,同时性能最好,是交流调速系统的主要研究和发展方向。
改变异步电动机定子绕组供电电源的频率 f 1,可以改变同步转速n ,从而改变转速。
如果频率 f 1连续可调,则可平滑的调节转速,此为变频调速原理。
三相异步电动机运行时,忽略定子阻抗压降时,定子每相电压为U 1E1 4.44 f 1N 1k m m式中 E1为气隙磁通在定子每相中的感应电动势;f1为定子电源频率; N1为定子每相绕组匝数; k m为基波绕组系数,m为每极气隙磁通量。
如果改变频率 f 1,且保持定子电源电压U1不变,则气隙每极磁通m 将增大,会引起电动机铁芯磁路饱和,从而导致过大的励磁电流,严重时会因绕组过热而损坏电机,这是不允许的。
因此,降低电源频率 f 1时,必须同时降低电源电压,已达到控制磁通m 的目的。
.1、基频以下变频调速为了防止磁路的饱和,当降低定子电源频率 f 1时,保持U1为常数,使气每f 1极磁通m 为常数,应使电压和频率按比例的配合调节。
这时,电动机的电磁转[1][8]m 1 pU r 2r 21m 1 p U 1 2f 1ss 1T矩为222 f 1r 2 22 f 1r 2x 12r 1x 2r 1x 1 x 2ss上 式 对 s 求 导 , 即dT ,有最大转矩和临界转差率为ds12U2f11111T m22 f 1 r 1222 2 f1f 1r 1 22r 1x 1 x 2r 1 x 1 x 2s mr 2由上式可知:当U1常数时,在 f 1 较高时,即接近额22f 1x 1 x 2r 1定频率时, r 1 = x 1 x 2 ,随着 f 1 的降低, T m 减少的不多; 当 f 1 较低时, x 1 x 2较小; r 1 相对变大,则随着 f 1 的降低, T m 就减小了。
3.5三相异步电动机的变极调速线路三相鼠笼式异步电动机可以采用改变磁极对数调速。
可变极调速的电动机一般有双速、三速和四速之分。
双速电动机的定子只安装有一套绕组,而三速和四速的电动机则安装有两套绕组。
双速电动机对安装的一套定子绕组,通过改变它的联结方式来得到不同的磁极对数,如图所示。
左图是把定子绕组接成三角形,电动机磁极对数多,电动机低速。
右图是把同一套定子绕组接成双星形,磁极对数减少为原来的一半,电动机高速运行。
双速电动机调速控制线路的示意图如图所示。
图中采用了三个交流接触器,KM1用于控制电动机定子绕组接成三角形,KM2、KM3用于控制绕组接成双星形。
其中KM2控制绕组一端U2、V2、W2接到交流电源上,KM3用于把绕组另外一端接成星点。
图中还采用了断电延时型时间继电器KT,用于电动机高速运行时,先低速启动电机时间的控制。
若将SA置于“高速”档位→时间继电器KT线圈通电且瞬时动作触点KT-1瞬时闭合→KM1线圈通电→电动机M先接成三角形低速起动→KT延时时间到→延时动作触点KT-2断开→KM1线圈断电→延时动作触点KT-3同时闭合→KM2线圈通电→KM3线圈通电→M接成双星形高速运行本讲我们主要讲述了三相异步电动机的典型控制环节,包括电动机常用控制技术,以及电动机双向运行控制,降压启动控制,制动控制以及变极调速控制等。
各种控制电路都是采用各类主令电器、各种控制电器以及各种控制触点按一定逻辑关系的不同组合来实现。
掌握这些逻辑关系对于我们理解并掌握这些控制电路非常重要,也对于我们后续PLC的编程有很大帮助。
下面我们来总结一下这些逻辑关系:1.当几个条件中只要有一个条件满足接触器就可以得电,则所有条件采用并联接法;2.如果所有条件必须都具备,接触器才能得电,则所有条件应采用串联接法;3.要求第一个接触器得电后,第二个接触器才得电,可以将前者常开触点串接在第二个接触器线圈的控制电路中,或者第二个接触器控制线圈的电源从前者的自锁触点后引入;4.要求第一个接触器得电后,第二个接触器不允许得电,可以将前者的常闭触头串接在后者接触器的控制回路中;5.连续运转与点动的区别仅在于自锁触头是否起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