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荨麻疹诊疗指南(2014版)
- 格式:pdf
- 大小:302.53 KB
- 文档页数:4
中国荨麻疹治疗方案指南(2023版)
简介
本指南旨在为医务人员提供荨麻疹的治疗方案。
荨麻疹是一种常见的皮肤疾病,给患者带来不适与困扰。
在制定本指南时,我们结合了最新的研究和临床经验,旨在为荨麻疹患者提供有效的治疗方案。
诊断
荨麻疹的诊断主要基于患者的症状和皮肤检查。
典型的荨麻疹症状包括刺激性瘙痒、红斑丘疹和水肿。
通过详细询问病史和进行体格检查,可以排除其他可能的疾病。
非药物治疗措施
1. 避免诱发因素:尽量避免激发荨麻疹病发的环境或物质,如过敏原、刺激性食物等。
2. 温水浸泡:荨麻疹急性发作时,冷热敷患处可缓解症状,但应避免过度刺激。
药物治疗
1. 口服抗组胺药物:推荐使用非扩血管药物,如西替利嗪等,
以缓解瘙痒和减轻皮疹。
2. 局部激素药膏:轻度荨麻疹患者可外用激素药膏,但长期使
用需谨慎避免副作用。
3. 其他药物治疗: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可能需要使用其他药物
如免疫抑制剂、抗炎药等作为辅助治疗。
随访与复查
治疗期间,医务人员应定期随访患者,了解治疗效果和副作用。
患者症状缓解后,仍需定期复查,以监测疾病的复发情况。
结论
本指南提供了中国荨麻疹治疗的方案指导,旨在帮助医务人员
为患者提供专业和有效的治疗。
但需注意,治疗方案应根据患者具
体情况个体化制定,并在专业医务人员的指导下进行。
全国麻疹监测方案国务院《卫生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提出要努力实现消除麻疹的目标。
开展麻疹监测是消除麻疹的主要策略之一,为做好麻疹监测工作,根据国家卫生计生委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麻疹监测工作的通知》(国卫办疾控函〔2013〕484号,以下简称《加强麻疹监测工作的通知》)要求,制定本方案。
一、监测目的(一)及时发现麻疹病例,采取针对性措施,预防和控制疫情。
(二)掌握麻疹、风疹流行病学特征,分析人群免疫状况,确定易感人群,加强风险评估和预警。
(三)了解麻疹病毒学特征,追踪病毒来源、传播路径。
(四)评价麻疹、风疹预防控制效果,为适时调整疫苗免疫策略提供依据。
二、监测病例定义与分类(一)监测病例定义。
监测病例定义为发热、出疹,伴咳嗽、卡他性鼻炎、结膜炎、淋巴结肿大、关节炎/关节痛症状之一者,或传染病责任疫情报告人怀疑为麻疹或风疹的病例。
(二)监测病例分类。
1.实验室确诊病例(1)实验室确诊麻疹病例。
符合下面条件之一的监测病例,为实验室确诊麻疹病例。
①血标本检测麻疹IgM抗体阳性者;②病原学标本检测麻疹病毒核酸阳性或分离到麻疹病毒者;③恢复期血清麻疹IgG抗体滴度比急性期有≥4倍升高,或急性期抗体阴性而恢复期抗体阳转者。
(2)实验室确诊风疹病例。
符合下面条件之一的监测病例,为实验室确诊风疹病例。
①血标本检测风疹IgM抗体阳性者;②病原学标本检测风疹病毒核酸阳性或分离到风疹病毒者;③恢复期血清风疹IgG抗体滴度比急性期有≥4倍升高,或急性期抗体阴性而恢复期抗体阳转者。
2.临床诊断病例(1)流行病学联系病例①流行病学联系麻疹病例。
监测病例无标本或标本不合格,但与实验室确诊麻疹病例有流行病学关联。
②流行病学联系风疹病例。
监测病例无标本或标本不合格,但与实验室确诊风疹病例有流行病学关联。
(2)临床符合病例①临床符合麻疹病例。
具备发热、出疹并伴有咳嗽、卡他性鼻炎或结膜炎症状之一,或传染病责任疫情报告人怀疑为麻疹的监测病例,无标本或标本不合格,与实验室确诊麻疹病例无流行病学关联,未明确诊断为其他疾病者。
长期管理荨麻疹患者,疾病评估要随行
欧洲皮肤病学论坛(EDF)以及世界过敏组
织(WAO)共同制定的《2018荨麻疹的定
义,分类,诊断和管理》国际指南保持一
致,首先根据病程是否大于6周,划分为急
性和慢性,然后再根据诱因的不同分为自
发性和诱导性。
而针对慢性可诱导性的荨
麻疹,又可以进一步根据诱因细分为物理
以,我们还需要进一步研究鉴别荨麻疹的具体特征,提出更为科学分类分型,以利于精准的治疗和判断预后。
以风团和血管性水肿为皮损表现的疾病,虽然以荨麻疹最常见,但和一些疾病鉴别也很有必要。
比如荨麻疹性血管炎,两者典型症状表现还是有明显差异的。
荨麻疹是一过性的风团,荨麻疹性血管炎是可以表现为风团的血管炎。
虽然风团持续时间是否超过24小时是初筛的标准,但这并不是唯一的,也不是完全准确的标准,因为部分荨麻疹的风团持续时间可以超过24小时。
如果将风团持续时间超过24小时。
中国荨麻疹诊疗指南荨麻疹是一种常见的皮肤病,也叫做风疹、风团病等。
它的主要表现为皮肤上出现红色、瘙痒、大小不一的风团或斑块,有些会伴随着皮肤红肿、水肿、脱屑、表面积水囊等症状。
此外,荨麻疹还可能会影响到呼吸系统、消化系统、泌尿系统等,导致相应的症状,使患者的生活质量受到很大的影响。
荨麻疹的病因和诊断荨麻疹是由身体对某些过敏源(包括药物、食物、化学物质、寄生虫等)发生过敏反应而引起的皮肤病。
另外,荨麻疹可能与自身免疫、感染、体内激素以及心理因素等有关。
因此,荨麻疹的患者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对可能引起过敏反应的物质进行测试和鉴定,从而找出可能的病因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荨麻疹有时也会因为病史不清、诊断错误、误诊等原因而延误治疗。
因此,为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最好选择具有丰富临床经验和专业知识的医生进行诊断和治疗。
常规检查包括皮肤病理学检查、过敏试验、血液检查等,并需要针对患者的症状和严重程度来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荨麻疹的治疗原则荨麻疹的治疗原则是清除过敏源、缓解皮肤症状、预防复发,同时也应根据患者的情况进行相应的辅助治疗。
清除过敏源首先要清除过敏源,例如避免接触或食用可能引起过敏的食品或药物,清除体内的激素水平,避免过于紧张或焦虑等。
此外,平时也要注意改善生活习惯,增强免疫力,提高身体的抵抗力。
缓解皮肤症状治疗荨麻疹的主要手段是使用药物。
常用的药物有抗组胺药、肾上腺素能药、口服激素及其类似物等。
其中,抗组胺药是缓解症状最快,用量较小,且不易产生副作用。
因此,抗组胺药是治疗荨麻疹的首选。
对于激素类药物,建议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避免不当使用导致副作用。
同时,还需要注意药物的跟踪监测,早期发现并处理可能的不良反应。
此外,患者在接受治疗时也应注意注重个人卫生,保持皮肤的干燥清洁,避免使用含磨砂颗粒的沐浴露或洗涤剂等。
预防复发除了药物治疗外,预防荨麻疹的复发也非常重要。
对于过敏性荨麻疹的患者,在发病期间应避免接触过敏源,同时也要避免轻易地改变药物或化妆品使用。
中国荨麻疹治疗指南(2023版)中国荨麻疹治疗指南(2023版)概述本指南旨在提供最新的关于荨麻疹治疗的指导,以帮助医务人员更好地诊断和治疗患者。
本指南基于最新的临床研究和专家共识,并参考了国内外相关指南。
诊断荨麻疹的诊断应基于患者的病史和体格检查。
以下特点对于荨麻疹的诊断很关键:- 突然出现的病情- 皮肤上出现丘疹、水泡或肿块,伴有瘙痒- 丘疹出现快速消退的现象- 可能伴有其他过敏反应(如呼吸困难、腹泻等)如上述特点出现,且其他病因得以排除,则可以诊断为荨麻疹。
治疗原则荨麻疹的治疗目标是减轻症状、控制病情,并提高生活质量。
治疗原则包括:- 避免诱发因素:对确定的过敏原、刺激性物质等进行避免,以减少荨麻疹反复发作的可能性。
- 皮肤护理:保持皮肤清洁和湿润,避免刺激性洗涤剂和热水,使用舒缓性护肤品。
- 药物治疗:选择合适的抗组胺药物、口服或局部使用的类固醇药物,以及其他辅助治疗药物,根据病情和严重程度进行不同的治疗方案。
药物治疗- 抗组胺药物:选择高效、非镇静作用的第二代抗组胺药物,例如赛庚啶、非洛地平等,口服或局部使用。
- 类固醇药物:对于病情严重、反复发作或难以控制的患者,可以考虑口服或局部使用的类固醇药物。
- 其他药物:如有需要,医生可酌情选择其他辅助治疗药物,如抗白细胞介素药物、免疫调节剂等。
预防预防荨麻疹的复发或加重应从以下方面进行:- 避免接触过敏原或刺激性物质- 保持良好的生活惯,避免过度劳累、精神紧张等- 注意饮食健康,避免摄入过敏食物或刺激性食物- 特殊人群,如孕妇、哺乳期妇女、儿童等需特殊注意请注意:本指南仅提供一般性的治疗建议,具体治疗方案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医生的判断进行决定。
参考资料:1. 中国荨麻疹诊断与治疗指南(2018版)2. International Consensus on the diagnosis and management of urticaria (2017 update)。
2020年华医网继续教育答案--慢性荨麻疹的中医治疗方案与进展备注:红色选项或后方标记“[正确答案]”为正确选项(一)慢性荨麻疹的病因病机及临证体会1、慢性荨麻疹肝经郁热证的治法是()A、调和营卫B、散风清热除湿C、养血祛风D、疏肝清热[正确答案]E、解表散邪2、慢性荨麻疹营卫不和证的治法是()A、调和营卫[正确答案]B、散风清热除湿C、疏肝平肝,祛风止痒D、疏肝清热E、养血祛风3、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可用于治疗慢性荨麻疹()证A、肝经郁热证B、血虚风恋证C、营卫不和证D、肝旺风动证[正确答案]E、风湿热证4、根据《中国荨麻疹诊疗指南(2014版)》:风团反复发生,至少每周发作2次,持续≥()周者,即可称为慢性荨麻疹A、6[正确答案]B、4C、5D、3E、25、慢性荨麻疹肝旺风动证大便干结者,加()A、制附子B、炒山药C、生地D、生大黄[正确答案]E、生牡蛎6、慢性荨麻疹外风侵入常见()表现A、恶寒、发热[正确答案]B、肢体震颤C、偏瘫不遂D、头目摇动E、肢体瞤动7、中医认为,内风的产生多与()有关A、肝[正确答案]B、脾C、肾D、心E、胆8、慢性荨麻疹风湿热证的治法是()A、调和营卫B、散风清热除湿[正确答案]C、养血祛风D、解表散邪E、疏肝清热9、慢性荨麻疹风湿热证易感冒,畏寒肢冷者,加()A、蝉蜕、浮萍B、当归C、生牡蛎D、生黄芪、桂枝、制附子[正确答案]E、黄芩10、慢性荨麻疹肝旺风动证的治法是()A、调和营卫B、散风清热除湿C、疏肝平肝,祛风止痒[正确答案]D、疏肝清热E、解表散邪11、慢性荨麻疹营卫不和证的治疗方剂是()A、荆防四物汤B、桂枝汤[正确答案]C、散风除湿汤D、丹栀逍遥散E、柴胡加龙骨牡蛎汤12、慢性荨麻疹血虚风恋证的治法是()A、调和营卫B、散风清热除湿C、养血祛风[正确答案]D、解表散邪E、疏肝清热(二)慢性荨麻疹中医治疗技巧1、荨麻疹疹及全身,日久难愈者选()治疗A、半夏厚朴汤B、过敏煎C、玉屏风桂枝龙骨牡蛎汤D、消风散[正确答案]E、茯苓杏仁甘草汤2、以下哪项不是慢性荨麻疹卫表不固型的临床表现()A、裸出部位易发风团B、大便溏泻,甚至恶心呕吐[正确答案]C、疹色淡微红或见苍白D、两手洗冷水亦起E、舌质淡,苔白3、以下对慢性荨麻疹的防治措施的认识,错误的是()A、忌食鱼腥虾蟹、辛辣刺激之物B、多饮药酒进行治疗[正确答案]C、积极防治某些肠道寄生虫病D、注意气温变化,自我调摄寒温E、加强体育锻炼,保持心情舒畅4、以下对慢性荨麻疹治则治法的认识,错误的是()A、重视活血疏风B、注意驱邪而不伤正C、注意滋阴补肾[正确答案]D、注意扶正固表E、注意调理脾胃5、胆碱能型荨麻疹体质偏热者选用以下哪个方剂治疗()A、八珍汤B、温清饮[正确答案]C、补阳还五汤D、柴胡桂枝干姜汤E、当归饮子6、慢性荨麻疹脾失健运型可用以下哪个方剂治疗()A、乌梅丸B、补阳还五汤C、柴胡桂枝干姜汤D、平胃散[正确答案]E、复元活血汤7、风、寒、暑、湿、燥、火等外邪是荨麻疹发作的常见诱因,六淫之中又以()邪致病最为常见A、暑B、湿C、风[正确答案]D、燥E、寒8、慢性荨麻疹风热型的治疗法则是()A、辛凉解表,疏风止痒[正确答案]B、益气固表,御卫止痒C、益气活血,通络止痒D、健脾燥湿,祛风止痒E、辛温透表,疏风止痒9、辛温透表,疏风止痒适用于治疗慢性荨麻疹的哪种证型()A、风寒型[正确答案]B、风热型C、卫表不固型D、血虚生风型E、气虚血瘀型10、物理性荨麻疹可选用以下哪个方剂进行治疗()A、温清饮B、当归饮子C、过敏煎D、补阳还五汤[正确答案]E、平胃散11、慢性荨麻疹气虚血瘀型可使用以下哪个方剂进行治疗()A、八珍汤B、温清饮C、补阳还五汤[正确答案]D、柴胡桂枝干姜汤E、当归饮子12、以下哪个方剂适用于治疗慢性荨麻疹血虚生风型()A、当归饮子[正确答案]B、补阳还五汤C、玉屏风散D、复元活血汤E、柴胡桂枝干姜汤(三)六经辨证治疗荨麻疹(上)1、荨麻疹急性发作剧烈,其疹红、肤热明显,使用葛根汤加()取效更捷A、半夏B、黄芩C、黄芪D、石膏[正确答案]E、赤芍2、《伤寒论》:恶风、汗出、口干,发热或未发热,()主之A、麻杏石甘汤B、桂枝加葛根汤[正确答案]C、小青龙汤D、越婢汤E、桂枝麻黄各半汤3、《伤寒论》:恶寒(风)、无汗、口中和,发热或未发热,()主之A、桂枝加黄芪汤B、麻黄汤[正确答案]C、桂枝麻黄各半汤D、小青龙汤E、麻杏石甘汤4、《伤寒论》:恶寒、无汗、口干而烦躁,发热或未发热,风团瘙痒剧烈者,()主之A、葛根汤B、越婢汤C、大青龙汤[正确答案]D、桂枝加葛根汤E、麻杏石甘汤5、西医治疗荨麻疹首选()A、第二代非镇静或低镇静抗组胺药[正确答案]B、阿司匹林C、抗病毒药物D、第三代头孢E、抗真菌药物6、以下哪项不是桂枝麻黄各半汤的治疗主证()A、发热或不发热B、无汗或微有汗C、口干而烦躁[正确答案]D、恶寒或恶风E、口中和7、青年女性之慢性荨麻疹反复发作时,常使用()合用当归芍药散A、麻黄附子细辛汤B、麻杏石甘汤C、小青龙汤D、桂枝麻黄各半汤[正确答案]E、桂枝加黄芪汤8、《伤寒论》:发热或不发热、恶寒(风)、无汗,疲倦甚、四逆、脉沉细者,()主之A、桂枝加附子汤B、葛根汤C、麻黄附子细辛汤[正确答案]D、真武汤E、桂枝人参汤9、慢性荨麻疹的治疗疗程一般不少于()A、1个月[正确答案]B、1周C、2周D、2个月E、3个月10、荨麻疹通常在()内消退A、2~24小时[正确答案]B、1~2天C、2~3天D、4~5天E、5~6天11、《伤寒论》:恶风、汗出、口中和,发热或未发热,()主之A、小青龙汤B、桂枝汤[正确答案]C、桂枝加黄芪汤D、桂枝麻黄各半汤E、麻杏石甘汤(四)六经辨证治疗荨麻疹(下)1、病在阳明,兼夹湿热者,()主之A、小柴胡汤B、茵陈蒿汤[正确答案]C、柴胡桂枝干姜汤D、大柴胡汤E、四逆散2、以下哪项不是小柴胡汤的四大主证A、汗出口渴[正确答案]B、往来寒热C、胸胁苦满D、嘿嘿不欲饮食E、心烦喜呕3、病在阳明,兼入少阴者,()主之A、柴胡桂枝干姜汤B、大黄附子汤[正确答案]C、大柴胡汤D、四逆散E、半夏泻心汤4、荨麻疹若兼见上热下寒之口干苦、舌苔黄腻、呕而肠鸣、心下痞硬、或下利者,可选用()治疗A、五苓散B、茵陈蒿汤C、小柴胡汤D、半夏泻心汤[正确答案]E、大柴胡汤5、以下哪个方剂不适宜治疗在太阴者,多见脾胃系统的虚弱,及运化功能的不足导致气血的亏虚()A、半夏厚朴汤B、理中汤C、茯苓饮D、乌梅丸[正确答案]E、当归芍药散6、慢性荨麻疹夹饮,可用小柴胡汤合()治疗A、乌梅丸B、白虎汤C、五苓散[正确答案]D、半夏泻心汤E、大黄附子汤7、少阳、太阴证合病,可用()治疗A、柴胡桂枝干姜汤[正确答案]B、大黄附子汤C、大柴胡汤D、四逆散E、小柴胡汤8、病在厥阴者,多见寒热错杂之症候,可用()治疗A、白虎汤B、乌梅丸[正确答案]C、三承气汤D、茵陈蒿汤E、四逆散9、当归芍药散主治()A、少阳、阳明证合病B、少阳、太阴证合病C、少阳、太阳证合病D、太阴病之血虚水盛证[正确答案]E、太阴、少阴合病10、少阳、太阳证合病,常用()治疗A、柴胡桂枝汤[正确答案]B、四逆散C、小柴胡汤D、半夏泻心汤E、大黄附子汤11、荨麻疹发热、机体机能颓衰状态,可用小柴胡汤合()A、茵陈蒿汤B、四逆散C、麻黄附子细辛汤[正确答案]D、柴胡桂枝干姜汤E、大黄附子汤12、太阳、少阴合病,兼夹表证,可见()A、倦怠欲寐B、面浮肢肿C、发热,四肢沉重疼痛[正确答案]D、小便不利E、心下悸,头眩。
中国荨麻疹诊疗指南引言:荨麻疹是一种常见的皮肤病,主要特征是皮肤出现红色、瘙痒、隆起的疱疹,通常会消失和重新出现。
荨麻疹的发病机制及诊治方法一直在不断研究和发展,中国荨麻疹诊疗指南(2024版)是根据最新的临床实践及研究成果制定的指南,旨在提供给临床医生最新的诊疗方法。
第一部分:定义与病因一、定义荨麻疹是一种以瘙痒为主要症状的皮肤病,特征为皮肤隆起的红色疱疹,可持续数分钟至数小时。
二、病因1.免疫介导荨麻疹:由于过敏反应引起的免疫系统异常,包括IgE介导的变态反应、药物过敏等。
2.非免疫介导荨麻疹:与体温变化、运动、应激等因素有关。
3.特发性荨麻疹:病因未知。
第二部分:临床表现一、急性荨麻疹1.全身性瘙痒2.皮肤出现红色、隆起的疱疹3.结局良好,一般数小时至数天会自行消退二、慢性荨麻疹1.持续或反复出现荨麻疹疱疹,持续超过6周2.结局不一,有的会痊愈,有的会持续数年第三部分:诊断一、根据病史和症状1.病史:详细询问发作时间、消失时间、出现诱因等。
2.症状:红色、隆起的疱疹,伴有瘙痒。
二、实验室检查1.皮肤划痕试验:用尖锐器轻轻划破皮肤后观察是否出现红色、隆起的疱疹。
2.血清IgE水平测定:可用于判断是否过敏反应引起的。
第四部分:治疗方案一、避免诱因1.避免与过敏源接触2.避免剧烈运动、高温等刺激二、药物治疗1.抗组胺药物:适用于急性荨麻疹,如非那根、氯雷他定等。
2.变应原免疫治疗:适用于过敏引起的荨麻疹,如单克隆抗体药物。
3.免疫抑制剂:适用于慢性荨麻疹,如环孢素A等。
三、中医中药治疗中医中药可以作为辅助治疗荨麻疹的方法,具体的药方根据病情和体质进行个性化调整。
四、其他治疗1.冷敷或温水浸泡:可以缓解瘙痒、减轻红肿。
2.心理辅导和应激管理:对于因精神压力引起的荨麻疹可进行心理辅导和应激管理。
结语:中国荨麻疹诊疗指南(2024版)是根据最新的临床实践及研究成果制定的指南,为临床医生提供了最新的诊疗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