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因矿物学及应用共40页文档
- 格式:ppt
- 大小:3.65 MB
- 文档页数:40
金矿成因矿物学与找矿矿物学引言金矿是一种重要的矿产资源,其存在与地球深部地壳变动有密切关系。
金矿成因矿物学是研究金矿产生的地质过程及相应的矿物组成的学科,而找矿矿物学是以矿物为指示标志来寻找金矿化点的方法。
本文将从金矿成因矿物学和找矿矿物学两个方面来探讨金矿与矿物学的关系及应用。
金矿成因矿物学金矿成因矿物学是研究金矿形成过程的科学,它通过分析和研究金矿矿物的形成机制和特征,揭示金矿形成的地质条件和演化历史。
1. 主要金矿矿物在金矿中存在着一些主要的矿物,如黄金(Au)、石英(SiO2)等。
黄金是金矿的主要矿石,其化学元素符号为Au,属于贵金属。
黄金以其独特的黄色、不锈蚀、延展性和韧性等特点而被广泛应用于珠宝、电子等领域。
石英是一种常见的硅酸盐矿物,其化学成分为SiO2。
在金矿中,石英往往与黄金共生,因为石英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受热性,能够在地壳变动的过程中保存黄金。
2. 金矿形成机制金矿的形成与多种地质作用有关,主要包括构造变化、岩浆活动、热液流体作用等。
构造变化是指地壳中发生的断裂、褶皱等变形,这些变形会导致地壳中的岩石和矿物重新分布。
金矿往往形成于构造变形的断裂和褶皱带附近。
岩浆活动是指地壳中的岩浆运动,通过岩浆的上升和冷却结晶,金矿可以在岩浆中形成或沉淀。
热液流体作用是指地壳中的热水或热气体与矿石接触或通过地下渗透而产生化学反应,形成金矿。
热液流体作用是金矿生成的主要方式之一。
找矿矿物学找矿矿物学是利用矿物学的知识和方法来寻找金矿化点的科学。
通过观察和分析矿物的特征,可以推断出潜在的金矿化区域。
1. 与金矿成因矿物学的关系找矿矿物学与金矿成因矿物学密切相关。
通过对金矿成因矿物学的研究,找矿矿物学可以了解金矿在地质过程中的形成机制和矿物组成,从而指导找矿工作。
2. 金矿指示矿物的特征金矿化过程中存在一些与金矿相关的指示矿物,如黄铁矿、黄铜矿、菱铁矿等。
这些矿物往往与金矿共生或伴生,通过观察这些指示矿物的存在和分布,可以推测出潜在的金矿化点。
海绿石的成因与应用海绿石作为沉积学领域研究中的一种重要矿物,其成因至今尚无定论。
通过总结前人关于海绿石的形成机理、地质条件以及沉积模式,并结合现代洋底的海绿石,综合归纳探讨可能的成因。
此外,文章简述了海绿石的鉴定特征及其在地学领域的几种应用。
标签:海绿石;鉴定特征;地质条件;成因1 概述海绿石的历史发展至今已有近两百年的历史。
1823年,Brongniart首先使用“la glauconite”一词大致给予命名,五年后,Keferstein正式给予该矿物命名为海绿石。
1882年,Dana细致的研究该矿物,并得出了海绿石的基本物理性质和显微镜下的光学性质(王玉文,1979)。
海绿石是一种生成于海洋环境中的含水的钾、铁、铝硅酸盐矿物,晶体属于单斜晶系的层状结构硅酸盐矿物。
在沉积学领域,它是一种重要的指相矿物,成因复杂,对于探索研究以及在实际工作中的运用具有重大意义。
通常认为形成于水深在15m至大陆架之间,有机质丰富的温暖浅海区(徐宝政,1982),也有学者认为海绿石形成于水深100~300米的浅海环境,并伴随着缓慢的沉积及蒙脱石的存在。
通常后者的观点被普遍接受和运用。
通过研究海绿石可以推测古海洋环境、确定地层层序、提供地层划分和对比的参考依据、确定不整合面及相应的沉积间断,以及测定地层的绝对年龄(K-Ar法和Rb-Sr法);此外,海绿石可以用于评价生油条件,从而在石油地质工作中指导勘探(王玉文,1979)。
除了地质领域的应用,海绿石作为一种极具潜力的资源,应用于其他许多领域。
例如农业方面,海绿石可用于提取钾原料;在工业方面,其可用于生產净水剂以及隔热材料等。
此外,海绿石具有一定的粘土矿物性质,可用于处理放射性废物而应用于环保领域。
2 海绿石的基本鉴定特征根据矿物光性鉴定手册,海绿石的K2O含量为3.7%-7.8%,常混有Mn、Li 等杂质,有时还含有机械混入物形式存在的磷酸钙物质。
它的物理性质包括自形晶少见,常呈细粒状或土状集合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