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风景园林绿化植物配置
- 格式:doc
- 大小:28.00 KB
- 文档页数:4
风景园林设计的植物配置与规划分析摘要:风景园林设计在城市建筑发展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风景园林作为城市居民休闲娱乐的关键场所,也是城市标志性的建筑,对展现当地的风貌风景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在开展实际工作过程中,要加强对植物的配置规划,围绕绿色发展,结合当地实际情况,这样才能够保证最终风景园林设计的整体性和合理性,因此本文围绕着内蒙古乌兰察布市察右后旗区的风景园林设计中植物配置和规划展开分析研究,以求为广大从业人员提供借鉴参考。
关键词:风景园林设计;植物配置;规划在风景园林设计中,不仅要和当地的自然环境相联系,更要和城市发展居民生活需求相适应。
在城市生态化进程中,风景园林设计中的植物配置是非常重要的工作。
做好风景园林设计,不仅要对植物种类数量进行设计,还要结合当地的结构布局进行综合规划,只有这样才能够为居民提供一个放松环境,全面提升城市居民的综合生活质量。
察右后学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乌兰察布市中北部,大青山北麓。
当地处于内蒙古高原,地形起伏不平,北部丘岭起伏,中部地形平坦,西南路高山绵延。
当地属于北温带干旱大陆性气候,年平均气温在3.4摄氏度左右。
因此本文中立足当地的自然环境,展开对风景园林设计中植物配置和规划分析。
1.风景园林设计的植物配置和规划原则概述(一)植物种类多样性原则不同类型的植物生长习性不同,对阳光雨水敏感程度也不同,这时植物也会展现最终不同的生长状态,这些增长状态就是植物多样性的表现,这也是在风景园林区域内部保持稳定性的基础[1]。
设计人员在进行风景园林设计过程中,应当结合园林植物的特点,在减少风景园林土地资源和空间资源浪费的前提下进行有效的应用。
除了享受美观之外,这些植物能够在其中对城市排放的污染物有效吸收,净化当地的空气质量,保障人们生活健康。
最后兼具观赏性的资源,可以让风景园林功能更加完善。
察右后旗是察哈尔文化发祥地之一,该地区。
可以在当地种植梭梭和半日花等相关的植物,这类植物虽然其貌不扬,不引人注目,但是它们能够长期生活在干旱或土壤盐分布利的条件下,也可以种植相关的灌木,这种灌木花呈淡红色,果肉干燥,种植在风景园林区也具有一定的观赏性。
风景园林施工中的植物选择及配置秦成青摘要:在城市中,植物是一种非常重要的点缀,也是构成园林工程的主要部分。
在一个城市中,园林工程所起到的作用是美化城市环境、减少城市空气污染,但是不同的城市由于自然条件的不同所以适宜栽种的植物也是不同的。
这就需要我们结合当地的气候条件、土壤条件以及传统风俗等等相关因素来综合考虑,这样植物选择才能更加合理,进而提高园林工程的质量。
关键词:风景园林施工;植物选择;配置引言植物是一种非常重要的点缀,也是构成园林工程的主要部分。
在一个城市中,园林工程所起到的作用是美化城市环境、减少城市空气污染,但是不同的城市由于自然条件的不同所以适宜栽种的植物也是不同的。
这就需要我们结合当地的气候条件、土壤条件以及传统风俗等等相关因素来综合考虑,这样植物选择才能更加合理,进而提高园林工程的质量。
1风景园林植物选择和配置的重要性在社会快速发展下,城市内部自然环境逐渐减少,而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各行业对绿色生态理念也越来越重视,园林风景作为城市小生态的重要体现,合理选择植物并进行有效的配置,能够提高园林的观赏性,保证生态效益的最大化发展。
从但前来看,植物已经成为风景园林建设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为了更好地满足人们的多样化需求,在风景园林植物选择中应该尽量保留一些本土植物,选择天然、未经雕饰的植物种类,提高风景园林的实用价值,植物选择和配置不仅要满足风景园林的需求,还应该与城市发展相协调,为广大的人民群众提供一个自然、和谐的园林环境。
2园林工程植物选择原则分析2.1因地制宜原则对于一个园林工程的兴建来说,植物的选择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但是植物和其他材料并不相同,植物是有生命的物体,不同的植物对自然环境也有着不同的要求。
植物生长中的自然要素包括土壤、环境和水源,所以在正常情况下,结合因地制宜原则,最优的植物选择就是乡土植物。
其次,植物的选择需要结合工程的设计要求,体现设计主题,形成独特的景观效果。
景观园林设计中的植物选择及配置摘要:近年来,在经济和政策因素的作用下,城市化进程不断深入,城市基础建设内容也在不断跟进。
为了增加城市的绿化面积,充分发展城市生态,景观园林项目的数量持续增加,而且在城市中的地位越来越高,已经成为关键性的绿化建设内容。
为了充分发挥景观园林的功能作用,景观园林的设计环节需要进行科学的植物选型。
同时,根据城市的规划需求,合理地进行景观配置,利用植物构建各种自然景观,在提高城市美观性的同时,进一步推动了城市的生态发展。
关键词:景观园林设计;植物选择;配置1园林设计中植物配置和造景设计的必要性1.1改善生态环境园林绿化利用植物来改善环境、净化空气和保护生态环境,为人们提供一个舒适、优美的生活和工作场所。
除此以外,在园林设计的过程中,对不同的植物利用科学合理的手法进行配置,注重植物的生态特性和景观效果,促进园林绿化建设绿色环保性、艺术感及舒适度等方面的综合提升,能够起到增加环境含氧量、空气湿度和降噪、除尘、防止水土流失等方面的作用。
湿地公园同样是城市景观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可以为城市生态环境的改善提供有力的支持。
1.2提高景观园林美观性美观性强是景观园林的主要特点,也是景观园林的设计导向。
景观园林中包含多种植物,通过植物之间的搭配以形成各种自然景观,尤其是在艺术元素的作用下,景观园林会更加美观,符合城市的建设要求。
近年来,由于社会经济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审美更加苛刻,原有的景观园林设计模式和思路明显不能满足人们的审美需求。
然而,科学的植物选型和物种之间的有效搭配,可以大幅度提高景观园林的美观性,给人们带来更好的视觉体验。
而且在景观园林的带动作用下,整个城市的美观性都会有所提高,从而实现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
1.3弘扬传统文化园林景观设计作为一种艺术形式,其在满足一定的美学需求同时,还能够使我国的传统文化、设计思想、文化符号等得到有效的传承与弘扬,为人们创造出具有中国特色、传统韵味的园林景观。
园林景观植物配置园林景观植物配置园林景观植物配置是打造美丽环境的重要一环。
无论是公园、花园还是私人住宅的庭院,合理的植物配置可以为人们带来视觉享受,提供自然的氛围。
在园林景观植物配置中,需要考虑植物的种类、大小、颜色等因素,以及它们与周围环境的协调性。
首先,植物的种类是园林景观植物配置中最基本的考虑因素之一。
不同的植物有不同的特点和生长环境要求,因此需要根据场地的条件和主题选择合适的植物种类。
例如,在阳光充足的地方可以选择喜阳的植物,而在阴暗潮湿的地方可以选择喜阴的植物。
此外,可以根据植物的花期、叶色等特点进行搭配,以达到丰富景观的目的。
其次,植物的大小也是园林景观植物配置中需要考虑的因素。
大型植物可以起到绿色屏障的作用,给人带来遮荫和私密感。
小型植物可以用于填补空白区域,增加层次感和细节之美。
在配置时,需要注意植物的生长特点,避免过度生长而导致拥挤和遮挡景观的问题。
此外,植物的颜色也是园林景观植物配置中非常重要的因素之一。
不同颜色的植物可以给人带来不同的情感和视觉效果。
例如,红色和黄色的植物可以给人带来热情和活力,而蓝色和紫色的植物则可以给人带来宁静和冷静的感觉。
植物的颜色也可以与周围环境进行搭配,增强整体的美感。
最后,园林景观植物配置还需要考虑植物与周围环境的协调性。
植物应该与建筑物、地面铺装等元素相互呼应,形成统一的整体效果。
例如,在现代建筑中可以选择简洁大方的植物,而在传统园林中可以选择古朴典雅的植物。
此外,还可以根据季节和气候变化进行植物的调整,保持景观的变化和新鲜感。
综上所述,园林景观植物配置是打造美丽环境的重要一环。
在植物的选择、大小、颜色等方面需要进行合理的考虑,以达到丰富景观、营造宜人环境的效果。
只有合理配置植物,才能让人们享受到自然之美,融入到和谐的园林环境中。
园林植物配置及造景设计要点分析摘要:为进一步提升景观设计的质量和水平,文章就植物配置和景观设计的重点和重点进行了简单的阐述,并就如何进行合理的规划和优化,以期达到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关键词:园林设计;植物配置;造景设计一、园林设计中植物配置和造景设计的必要性近年来,我国城市化进程迅速,对生态环境造成的危害越来越大,对人类的健康造成了极大的危害。
因此,改善我国生态环境已成为当务之急。
在现代社会,园林植物绿化是提高生态环境质量的一个关键因素。
在园林植物中,高大的树木与灌木、花卉的巧妙搭配,既可以改善景观,又能满足人们对观赏、休闲娱乐、植物科普的需要。
另外,通过光合作用,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大气中的CO2,从而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城市的环境。
(一)改善生态环境通过植物来改善环境,净化空气,保护环境,使人类的生活和工作环境得到改善。
此外,在园林设计中,运用科学、合理的方法对各种植物进行配置,强调其生态特征和景观效果;提高园林绿化的绿色、环保性、艺术性和舒适性,达到防火、防震、防水土流失的效果。
作为城市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湿地公园对改善城市的生态环境具有很大的作用。
(二)满足人们观赏需求园林的设计不但可以抚慰人的心灵,而且可以使人在欣赏自然和艺术的同时,也能体会到大自然的魅力。
比如,在园林的规划中,植物的精心布置,可以使人在欣赏园林的同时,获得心灵的愉悦;给人以足够的视觉乐趣。
在花园中,人们可以暂时抛开烦恼,远离都市的喧闹,陶冶情操,舒缓身心。
(三)弘扬传统文化园林设计是一种既能满足特定审美要求的艺术形式,又能有效地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设计思想和文化符号,从而为人民营造出富有中国特色和中国传统韵味的园林景观。
运用现代设计方法和传统文化,对植物、树木进行艺术化的修剪,赋予其一定的文化意蕴和审美意义,既可以深化园林的文化内涵,又可以促进我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弘扬;为国家的现代化建设注入新的活力。
(四)陶冶身心情操在生活中运用科学、合理的方法来搭配、造景,既可以让人感觉到周围的环境与植物的和谐,也可以让人忘记那些机械化、程序化的生活,给这座城市带来一种生机,让人与大自然的联系更加紧密,从而逐步改善生活品质。
风景园林植被绿化分布和配置作者:纪占峰来源:《现代园艺·下半月园林版》 2015年第9期纪占峰(石家庄市藁城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局,河北石家庄052160)摘要:风景园林建设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社会意义,能够有效提升整体的环境质量和城市的美观程度,同时还能为居民提供一个温馨绿色的生活场所,因此风景园林建设工作是城市管理部门应当重点关注和重视的环节,是提高城市品位的重要措施之一。
风景园林植被在实际工作开展过程中,应当重视对于绿化分布和配置的管理,合理地安排相应的植物类型,使风景园林能够充分地发挥出自身的作用。
关键词:风景园林;植被;绿化;配置1 风景园林的重要性风景园林是通过人工的方式重建生态系统,模仿自然的运作方式,使其为人类提供一定的生活所需,不仅能够保证城市中具有一定自然环境风景,同时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对自然环境进行再创造,实现风景园林在实际生活中体现出更高的利用价值。
合理科学地安排好风景园林设计工作,对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具有明显的实际意义,可以有效地提高城市文明建设程度,优化城市环境质量,提升居民的整体幸福度。
2 风景园林植被绿化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2.1 合理科学的配置植物在进行植被分布和配置过程中,应当注意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合理地安排植被分布,二是充分掌握不同植被对于外界环境条件的适应性,例如在我国的华南地区,在环境中常见的植物类型为榆树、黄刺玫、五叶地棉等草本植物,能够用于植被的绿化工作;同时乔木类型包括柳树、槐树、椿树、银杏树等,这些树木不仅不会产生树脂分泌,同时受到病虫害的影响相对较少,具有较高程度的抗倒伏能力,对于降低城市噪音污染,控制尘土污染具有重要的作用。
2.2 合理的种植植物合理有效地分配和安排不同种类的植物对提升绿化效果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设计人员必须加强研究植物之间相互联系,避免出现植物之间相互存在负面影响的情况,而且在考虑时将植物的病虫害影响降到最低,因为本身在植被的整体分布面积十分广泛,依靠农药或者其他手段控制病虫害的难度较大,因此在进行园林植被设计时,必须重视该内容。
园林规划212 2015年26期生态风景园林设计的植物配置方法王欲妍烟台市园林绿化工程公司,山东烟台 264000摘要:在园林设计过程中,合理的植物配置是十分重要的,植物可以增强园林的观赏性和艺术感。
因此在生态园林设计中遵循人与环境可持续发展原则,采用科学合理的植物配置,可以充分发挥园林的观赏效益和生态效益。
关键词:生态园林;设计;植物配置;规划中图分类号:TU985.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5810(2015)26-0212-011 风景园林设计的植物配置与规划原则1.1 生态性原则与地域性原则首先,生态是当代城市建设的重要原则,也是现代城市发展的重要方向。
其次,园林植物的配置除了美化城市面貌外更重要的功能是通过扩大城市绿化面积,利用植物的光合作用、蒸腾作用、吸附和吸收粉尘的作用来净化城市空间、调节城市气候、维护城市生态平衡。
最后,生态性的植物配置原则也更有利于植物之间互相补充,利于生长与繁衍,以免破坏城市本身的错综复杂的植物群落系统。
同时,每一个城市、区域、小区的风景园林都应当具有各自的地域性特色,例如每一个城市在进行植物配置与规划时都会将地方特色的植物进行重点展示,以体现这座城市独特的地理环境和人文素养。
1.2 协调、统一的原则在设计生态园林时,要求植物的颜色、形态、线条以及搭配比例都具有一定的差异性,从而展示出园林结构的多样性和复杂性。
为避免植物配置结构混乱,繁杂无序,需要使植物之间保持一定的相似性,不仅可以给人以自然、和谐统一的视觉效应,同时植物搭配生动活泼、变化自如。
因此在配置植物时,如果变化繁复,整个设计会失去美感,降低其观赏价值;但过于平铺直叙,缺少变化,就会显得园林景观单调,这就需要设计人员在园林设计和植物配置中,把握好变化的度,遵循协调、统一的设计原则,提高园林的美感和观赏价值。
1.3 景观性原则和经济性原则景观性原则主要是指通过对植物的配置与规划来达到一种美学效果,拥有造景娱乐、美化容貌的效果。
现代风景园林绿化植物配置
【摘要】
由于现在环境污染日益严重,人们更加向往绿色生活环境,也就促进了园林绿化的发展。
文章就园林绿化植物配置进行了简单分析。
【关键词】风景;园林;绿化;植物;配置
【引言】
园林设计中,最主要的就是绿化物。
用于园林设计中的绿色植物也是多种多样的,在实际操作中,对这些绿化物要进行合理配置,根据一定的原则来严格执行。
在现在园林设计中,对于绿化物的配置还并不是很合理,仍有待于进一步完善,根据科学合理原则,采取相关方案措施,进行合理配合,发挥其最优效果。
1、园林绿化概述
1.1、园林绿化的重要性
园林绿化是根据我国国情,响应环境保护号召,顺应经济发展趋势的一项正确决策,环境绿化在城市中的作用十分重要。
通过合理配置的园林植物绿化工作,可以优化当地的生态环境,有利于美化市容,进行科学配置的植物绿化园还可以充分发挥其周边环境的作用,充分体现当地的文化氛围以及艺术主题,通过环境绿化植物的合理配置,可以提供很好的城市景观,吸引游客,增加经济效益,对于城市的发展建设有着十分重要的推动作用。
2、风景园林设计中植物的配置与规划
2.1植物的配置
风景园林中植物的配置与规划必须结合风景园林的布局与植物的习性来确定,进而科学的配置与规划园林植物,合理利用植物改善环境的作用,充分发挥出植物在园林中的价值,从而达到维护生态平衡、美化环境、提高人们生活质量地目的。
由此可得出,园林建设的重点就是对园林植物进行科学的配置与规划。
园林植物的配置与规划主要包括下列几方面:一是结合风景园林的布局与植物的习性,选择植物的种类与组合,且以符合园林设计要求并具备一定的观赏价值为前提,从而将不同种类植物合理进行搭配;二是植物的配置与规划还应充分考虑与园林中其他要素的契合度,如与喷泉、建筑等园林要素的契合度,只有具备较高的契合度,才能体现出园林的美感[1]。
2.2、植物的季相
植物的生长特性导致植物具有季相性,即在不同季节植物的外貌会随季节变化而产生不同的变化。
植物具有季相性并不是坏事,因植物季相性而导致外貌色彩发生不同变化反而会令其具有更多的观赏价值。
植物具有季相性就表面植物的配置与规划必须与季节相协调,气候的变化会导致不同植物的季相出现差异,例如颜色深浅、不同的发芽与开花时间等。
除了气候园林土壤、相关的养护管理等因素也会对植物季相变化产生影响,所以,应采取人工控制季相变化的方式,确保植物季相变化所带来的观赏价值。
例如人工授粉提早或催延花期,使不同开花期的植物同时开花。
科学的配置与规划风景园林植物,不仅给人创造一个舒适、极具美感的生活环境,还能增加园林观赏价值,使园林一年四季都充满生机,各具特点。
例如春天满园山花灿烂,夏天荷花映日心渐凉,秋天硕果满园,冬天腊梅飘香等。
园林植物的配置与规划应充分考虑四季的景观价值,从而使配置与规划的植物更贴近自然。
同时为了确保植物由于季相而影响观赏价值,应采用花、草、树木相混搭的方式,正所谓红花配绿叶,这样就能增加植物间的协调感,从而使植物的观赏价值一直延续。
2、植物造景与植物配置在园林绿化中的作用
2.1、美化环境
在园林植物造景与植物配置中,充分利用不同园林植物自身所具有的独特姿态进行合理配置,呈现出变化万千、形态各异的形态美;根据植物的生命周期,将不同繁盛期的植物进行搭配种植,使其在同一地点不同时间段产生不同的时空变化,表现出具有装饰性的景观美;根据园林植物给人们带来的不同感官与视觉冲击,将植物配置在各种园林小品和山水中作为点缀和补充,增加园林景观的层次变化,从而形成令人向往的自然景观,成为城市规划设计中的亮点,起到了美化城市环境的作用。
2.2、改善生态环境
园林植物在改善城市生态环境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这主要源于植物的叶子在光合作用下,可以吸收大量的CO2并释放出O2,从而达到净化空气,提高空气质量的目的。
一部分植物除了可以吸收CO2外,还可以吸收空气中的有毒气体,如夹竹桃、大叶黄杨具有抗SO2的作用;荷花、睡莲等水生植物可吸收细菌和有毒物质,具备净化水源的功能。
因此,园林植物是生态景观中必不可少的关键组成部分。
2.3、防护作用
将多种多样的园林植物进行合理配置,在保护人们基本生存环境,以及预防各种自然灾害方面具有积极作用。
2.4、提供休闲场所
通过利用园林植物进行造景,不但可以形成可供观赏的自然景观,同时也可以满足人们避暑纳凉的需求,赋予人们以远离城市喧嚣、回归大自然怀抱的感觉。
3、园林绿化植物配置的手法
3.1、各类植物相互之间的配置
园林植物的布置方法主要有孤植、列植、对植、丛植和群值等几种。
孤植主要显示的是树木的个体美,常作为园林的主景。
在其周围配置其它树木时,应保持合适的种植距离,保证其观赏效果。
列植也称为带植,是指成带成行栽植树木,多应用于道路的两旁的绿化,或者规则式广场周围。
若作为园林景物的背景或隔离措施,一般采用密植,形成植物屏障。
对植就是对称地种植数目、体积大致相等的树木。
多应用于门口、广场或桥头的两边。
丛植为三株以上不同树种的组合方式,广泛运用在园林中。
既可用作主景也可用作配景,也可用作背景或隔离措施。
配置应自然,符合艺术中的构图规律,达到既能表现植物的群体美,也能看出个体美的效果。
3.2、园林植物与其它园林要素相互之间的配置
水景植物配置:园林中的各种水体,要满足水体生态环境要求。
水边植物应选用姿态优美、耐水喜湿、色彩鲜明的灌木和乔木构成主景,或与花草、湖石相结合装饰。
丰富水景要选用花木或有色叶木。
在较大的水面旁栽种高大乔木时,要注意林冠线的起伏、透景线的开辟。
在有景可映的水面,则不栽种水生植物,以扩大空间感,将远近景色构成一幅”水中画”。
路旁植物配置:需要注意创造出不同的园路景观,例如竹径、山道、花径、野趣之路等。
在自然式园路中,应打破一般行道树的栽种格局,两旁的植物不一定为同一种类,但必须取得均衡和谐的效果。
株行距应与路旁景物相协调,预留出透景线,创造”步移景异”的条件。
路口可以栽种鲜艳的孤植树或树丛,作为对景或作标志,起想到作用。
在次要的园路或小路路面,可铺镂空瓷砖镶嵌草皮,丰富园路景致。
建筑物旁的植物配置:首先要符合建筑物的风格,例如在杭州”平湖秋月”碑亭旁边栽植一株树冠硕大的秋色树。
第二,要令建筑物与周围环境协调。
如果建筑物形体过于大,建筑形式略显呆板,或地理位置不当等,都可栽植植物弥补。
再次,要增强建筑物的基础种植,墙基应栽种花草或灌木,使得建筑物与地面之间有一个过渡的空间,起稳基的作用。
假山观赏石旁植物配置:假山景观一般以表现石头的外形、质地为主,不应过多地配置植物。
可在石旁配置一两株小乔木或小灌木。
在需要遮掩处,可种植攀缘植物。
半埋于地面的石块,常常以稀疏带草或低矮花卉相搭配。
溪涧旁石块,常植以各种水草,以映自然之趣。
4、园林工程中绿化植物配置存在的问题
4.1、绿化植物配置的空间利用率低
在我国的城市绿化建设中我们经常看到的就是一些用绿色的草坪铺设的绿地,很多人认为这样是增加绿化面积的最方便有效的办法,然而这样的绿化效果
仅限于平面的,难道你不希望自己生活和工作在一个立体的绿化环境中吗?答案当然是肯定的,所以,我们要增强园林工程中的绿化植物的配置,在城市中增添不同种类的树木、植被等,增加空间利用率。
4.2、绿化植物配置太过模式化
事实上,园林工程是一项需要想象力和创造力的专业,我国的一些设计师就缺乏这种创新的意识,在植物配置方面过于死板,致使很多地方的绿化千篇一律,缺乏美感,设计师们可以借鉴国外的一些好的思想创意,再加上自己的创新,把我国的城市绿化工作更好的完善。
4.3、植物的色彩和功能单一
不知大家有没有注意到自己身边被绿化的环境都是绿色的,虽然叫做绿化,但是,永远单一的颜色难免不会让人觉得厌倦,大自然本来就是丰富多彩的,园林工程建设的设计师们应该充分利用不同植物的特色,合理的进行植物的配置。
另一方面,植物不仅仅是为了美观,它们还有各自不同的功能,比如,净化空气、防止沙尘暴和水土流失等等,园林工程的设计师们绝对不能只重视植物的绿化功能,还要通过合理的配置来最大限度的实现植物的实际功能。
【结语】
总之,在园林植物的配置中,要从植物本身的生态学及生物学特性出发,全面考虑水体、土壤、气候等因素,以乡土植物为主,因地制宜地将乔木、灌、藤本植物相互配置为一植物群体;结合美学要求,使人的设计与植物的生态种植有机地结合起来,创造出完善的园林意境。
【参考文献】
[1]呼娜. 园林绿化植物配置和绿化造价问题浅谈[J]. 现代园艺,2013,16:233-234.
[2]郝大伟. 当前园林绿化中植物配置中的问题与有效措施[J]. 现代园艺,2013,24:1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