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化植物配置技巧
- 格式:docx
- 大小:11.71 KB
- 文档页数:1
庭院植物配置技巧及搭配方案,还附赠案例分析,不可错过平时常见的植物有很多,如春鹃、夏鹃、西洋鹃、栀子、四季桂、石楠、小叶女贞、含笑、海桐、鹅掌柴、山茶、茶梅、南天竹、黄杨、丝兰、洒金珊瑚、双色茉莉、六月雪、八角金盘。
植物有个分类,应用起来会很得心应手,下面给你整理了庭院常用配置植物。
观花植物春季:中国水仙(1-3月),白千层(1-2月),深山含笑(2-3月),梅(2-3月),迎春(2-4月),白玉兰/紫玉兰/二乔玉兰(3-4月),紫荆(3-4月),贴梗海棠(3-4月)。
桃(3-4月),紫叶李(3-4月),火棘(春),喇叭水仙(3-4月),郁金香(3-4月),含笑(4-5月),垂丝海棠(4-5月),黄刺玫(4-5月),棣棠(4-5月),红花機木4-5月)。
红花酢浆草(4-11月),四季海棠(4-12月),雏菊(4-6月),蒲公英(6-9月),鸢尾(4-5月),紫藤(4月)、双色茉莉(开花二次,早春和秋,早春开花最盛)、蓝花楹(5月)。
夏季:四季桂(5-9月),茉莉(5-11月),白兰花(5-9月),石榴(5-6月),月季(5-1月),木本绣球(5-6月),夏鹃(5-6月),半支莲(5-10月),六月雪(5-6月)。
萱草(5-8月),金银花(5-7月),合欢(6-7月),广玉兰(6-7,扶桑(夏、月)6-9,木槿(,夹竹桃(夏),蒲桃(夏)月).秋),五色梅(马缨丹)(夏)。
八仙花(6-7月),丝兰(6-7月),紫薇(6-9月),千屈菜(6-10月),银叶菊(6-9月),万寿菊(6-10月),孔雀草(6-10月),沿阶草(麦冬、书带草)(6-7月)。
玉簪(6-7月),唐菖蒲(夏、秋),美人蕉(夏、秋),睡莲(6-8月),荷花(6-9月),葱兰(8-11月),大花紫薇(夏秋)。
秋季:桂花(9月),木芙蓉(9-10月),野菊(9-11月),吉祥草(9-11月),凤尾兰(9-11月),羊蹄甲(10月),黄花决明(全年均能开花,但以9~10月为盛期)冬季:茶梅(11至次年4月),山茶(冬至次年春),叶子花(九重葛、三角花、冬至春),蜡梅(12至3月)花境植物宿根花卉:菊花、萱草、玉簪、阔叶麦冬、沿阶草、鸢尾、扁竹根球根花卉:大丽花、葡萄风信子、郁金香、喇叭水仙、葱兰、唐菖蒲、美人蕉藤本植物:常春藤、爬山虎、蔷薇、叶子花、紫藤、油麻藤、金银花草坪地被植物:黑麦草、草地早熟禾、细叶结缕草、马蹄金、狗牙根1中式庭院常用植物配置常用植物竹、樟、槐、楸、榆、杏、柳、梧桐、女贞、兰、梅、木兰、桃、山茶、杜鹃、迎春、海棠、李花、牡丹、芍药、紫薇、栀子、木槿、合欢、木樨、桂花、木芙蓉、腊梅。
植物景观配置技巧《说说植物景观配置那些事儿》嘿,大家好呀!今天咱就来说说植物景观配置这档子事儿。
你可别小瞧了这植物景观配置,就好像给大地化个妆,得把各种“色彩”和“形状”调配得恰到好处,才能出效果嘞!首先呀,咱得讲究个“层次分明”。
就跟咱人穿衣服似的,不能从头到脚一个颜色吧,那多单调。
植物也一样,高的矮的、胖的瘦的,都得搭配起来。
比如说,弄棵大树在那儿当主角,下面再种点小花小草当配角,这层次感不就出来啦。
然后呢,还得注意“色彩搭配”。
红的绿的黄的紫的,怎么组合能好看呢?这可得动点小脑筋。
别整那些大红大紫的凑一块儿,那可容易看花眼喽。
得有个主色调,再来点小点缀,就像画画一样,得有个整体的色调风格,这样看上去才舒服。
再来说说“季节变化”。
咱总不能一年四季就那几种植物摆在那儿吧,那多没趣。
得选些不同季节开花结果的植物,春天有桃花杏花,夏天有荷花,秋天有菊花,冬天嘞,嘿嘿,可以来点傲雪的梅花呀。
这样四季都有不同的风景,得多有意思。
还有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顺其天性”。
每一种植物都有它自己的脾气,有的喜欢晒太阳,有的喜欢躲阴凉。
咱可不能乱来,得顺着它们的性子来安排位置。
不然把那怕晒的植物放在大太阳底下晒,那不得晒蔫儿啦。
另外啊,咱配置植物景观的时候,还得考虑到实际情况。
比如说空间大小,别整一堆植物塞得满满当当的,走都走不进去。
也得考虑到周围的环境,和周围的建筑啦、道路啦得搭配和谐,不能显得格格不入。
总之呢,这植物景观配置就像是一门艺术,要用心去琢磨,去尝试。
有时候可能会出点小差错,没关系,咱再调整调整嘛。
等你看到自己精心打造的那片美景,心里那个美呀,就跟吃了蜜似的。
大家都快来试试吧,让我们身边的植物变得更漂亮,让我们的生活更加多姿多彩!。
园林绿化施工的重要环节与关键技巧园林绿化的施工过程是创建美丽、舒适的自然环境的关键步骤。
一个成功的园林绿化项目需要经过严密的计划、设计和施工,以确保最终的成果能够满足人们对于美的追求和对自然环境的保护。
在园林绿化施工的过程中,有一些重要的环节和关键技巧需要注意,以确保项目的顺利进行和质量的控制。
第一个重要环节是土壤处理。
土壤是园林绿化的基础,它的质量决定了植物的生长状况。
在施工前,需要对原有的土壤进行分析和改良。
通常,先进行土壤检测,了解土壤的酸碱度、肥力和水分保持能力,然后根据检测结果进行土壤改良,如添加有机质和调节土壤酸碱度。
通过合理的土壤处理,可以为植物提供良好的生长环境,提高植物的成活率和生长质量。
第二个重要环节是植物选择和配置。
在园林绿化的施工过程中,植物的选择和配置是至关重要的。
首先,需要根据项目的需求和场地的条件,选择适合生长的植物种类。
比如,阳光充足的地方适合种植喜阳性植物,而阴暗潮湿的环境适合种植耐阴植物。
其次,需要注意植物的色彩搭配和形态特点,以创造出美观和谐的景观效果。
同时,还要注意植物的生长速度和疾病抵抗力,选择具有良好生长特性和抗病虫害能力的植物种类。
最后,合理的植物配置可以形成层次感和景深感,增加景观的立体感和层次感。
第三个重要环节是施工技术与细节。
园林绿化的施工过程中,技术与细节决定了最终成果的质量。
在施工中,需要注意以下几个关键技巧。
首先是园林绿化施工的施工顺序。
通常,施工的顺序应该是从大到小,从深层到地表,从远到近。
比如,先进行地形的雕刻和平整,然后进行路面和水系的铺设,最后进行植物的种植。
这样的施工顺序可以确保不同环节的施工之间的协调和合理性。
第二是施工工艺的掌握。
园林绿化施工涉及到多种工艺,如土方工程、路面工程、绿化工程等。
在进行施工前,需要对不同工艺的施工原理和要求进行充分了解,并配合使用适当的工具和设备,以确保工艺的高效和质量。
比如,在进行路面的铺设时,需要掌握好材料的选择和比例,加强路面的厚度和密实度等。
公园植物选择配置原则
公园植物选择配置的原则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生态性原则:在选择植物时,应充分考虑其生态适应性,确保所选植物能在公园的生态环境中健康生长。
同时,应尽量选择本地植物,以降低养护成本。
美观性原则:植物的配置应与公园的整体景观相协调,提升公园的美观度。
在配置时,应注重植物的色彩、形态、季相变化等因素,以创造丰富多彩的景观效果。
实用性原则:在满足景观需求的同时,也应考虑到植物的实用性。
例如,选择具有良好滞尘、隔音、降温等功能的植物,以提高公园的使用舒适度。
序列性原则:在配置植物时,应注重空间序列的营造。
通过合理地运用对景、借景、障景等手法,使植物景观呈现出良好的空间层次感和立体感。
安全性原则:在选择植物时,应考虑到其生长速度、是否易倒伏、是否有刺等因素,以确保公园使用者的人身安全。
文化性原则:植物的选择和配置应与公园的文化主题相契合,通过植物的寓意和象征意义,传达出文化内涵,提升公园的文化价值。
经济性原则:在选择植物时,应考虑到其养护成本。
尽量选择耐粗放管理、适应性强、生命力强的植物品种,以降低养护难度和成本。
可持续性原则:在配置植物时,应考虑到生态平衡和生物多样性。
合理搭配不同种类的植物,形成稳定的生态系统,保证公园的可持续发展。
综上所述,公园植物选择配置的原则是多方面的,需要综合考虑生态、美
观、实用、安全、文化、经济和可持续性等多个因素。
园林绿化植物造景及其植物配置园林绿化植物是城市建设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可以提高环境质量,美化城市形象,让人们更加舒适地生活。
在园林绿化中,植物的配置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不同的植物可以形成不同的景观,给人们不同的感受。
植物的配置应该以环境要素为基础,如土壤、气候、人工干预等,同时也要根据景观的需要进行选择。
不同的植物在不同的环境下有不同的表现,例如喜阳的植物在充足的阳光下会更加茁壮,而喜荫的植物则需要在阴凉的环境中才能生长良好。
因此,在选择植物时要考虑它的适应性和繁殖能力。
另外,植物的形态和颜色也是一个重要的考虑因素。
高大的乔木可以给人一种宏伟壮观的感觉,而低矮的灌木则可以形成丰富多样的层次感。
植物的颜色也可以起到很好的点缀作用,如黄色的花朵可以给人一种阳光灿烂的感觉,而蓝色的花朵则可以增加湖泊和河流的清新感。
下面以城市公园为例介绍园林绿化植物的配置和造景技巧。
一、公园的绿地公园中的绿地是一个开敞的空间,可以选择一些结构简单、颜色明亮的植物作为点缀,例如灌木类的红枫和白色的樱花等。
这些植物可以形成显著的视觉效果,让人赏心悦目。
二、公园的湖泊和水系公园中的湖泊和水系是一个重要的景观要素,可以选择一些水生植物和沿岸植物进行配置。
如荷花、芦苇和莲藕等水生植物,以及高大的杨树和柞树等沿岸植物。
这些植物可以形成清新自然的感觉,给人一种亲近自然的感觉。
三、公园的草坪和道路绿化公园的草坪和道路绿化是公园中最常见的绿化形式,可以利用不同高度、颜色和质地的草坪进行配置,比如矮草坪和高草坪的搭配,可以形成多层次的视觉感受。
还可以选择一些耐干旱、抗盐碱的植物进行配置,如白花鸢尾、紫羽扇花和绣球花等。
总之,在园林绿化植物的配置中,应该根据不同的景观和环境要素进行选择,使选择的植物在公园中发挥最大的作用。
植物的配置应该考虑到植物的适应性、繁殖能力、形态和颜色等多方面因素,才能真正营造出一个美丽、舒适、生态的城市公园。
园林景观植物配置园林景观植物配置园林景观植物配置是打造美丽环境的重要一环。
无论是公园、花园还是私人住宅的庭院,合理的植物配置可以为人们带来视觉享受,提供自然的氛围。
在园林景观植物配置中,需要考虑植物的种类、大小、颜色等因素,以及它们与周围环境的协调性。
首先,植物的种类是园林景观植物配置中最基本的考虑因素之一。
不同的植物有不同的特点和生长环境要求,因此需要根据场地的条件和主题选择合适的植物种类。
例如,在阳光充足的地方可以选择喜阳的植物,而在阴暗潮湿的地方可以选择喜阴的植物。
此外,可以根据植物的花期、叶色等特点进行搭配,以达到丰富景观的目的。
其次,植物的大小也是园林景观植物配置中需要考虑的因素。
大型植物可以起到绿色屏障的作用,给人带来遮荫和私密感。
小型植物可以用于填补空白区域,增加层次感和细节之美。
在配置时,需要注意植物的生长特点,避免过度生长而导致拥挤和遮挡景观的问题。
此外,植物的颜色也是园林景观植物配置中非常重要的因素之一。
不同颜色的植物可以给人带来不同的情感和视觉效果。
例如,红色和黄色的植物可以给人带来热情和活力,而蓝色和紫色的植物则可以给人带来宁静和冷静的感觉。
植物的颜色也可以与周围环境进行搭配,增强整体的美感。
最后,园林景观植物配置还需要考虑植物与周围环境的协调性。
植物应该与建筑物、地面铺装等元素相互呼应,形成统一的整体效果。
例如,在现代建筑中可以选择简洁大方的植物,而在传统园林中可以选择古朴典雅的植物。
此外,还可以根据季节和气候变化进行植物的调整,保持景观的变化和新鲜感。
综上所述,园林景观植物配置是打造美丽环境的重要一环。
在植物的选择、大小、颜色等方面需要进行合理的考虑,以达到丰富景观、营造宜人环境的效果。
只有合理配置植物,才能让人们享受到自然之美,融入到和谐的园林环境中。
植物配置与造景手法分析(6篇)目录植物配置与造景手法分析(6篇) (1)1居住环境的植物配置与造景手法 (2)1.大力发展居住庭院的园林艺术的重要意义 (3)2.环境设计在园艺植物中存在的问题 (3)3.植物造景配置和优化环境标准 (4)4.现代风格配置的优化措施 (6)5.结语 (7)2论园林植物造景的技术性 (8)1 园林植物造景技术性的定义 (8)2 园林植物造景技术性的作用 (8)3 园林植物造景设计图纸技术性 (9)4 园林植物造景现场施工技术性 (10)5 结语 (12)3探究园林造景中常见耐阴植物 (14)1、耐阴植物在园林造景中的应用 (16)2、耐阴植物在园林造景中应用的意义 (17)2、从耐阴植物的生态环境进行分析,可以遵循以下具体的原则: (18)3、稳定发展耐阴植物的生长环境和生态环境的原则 (18)4植物文化在现代园林植物造景中的应用 (20)1.植物文化及其在园林配置中的体现 (21)2.现代园林造景策略 (22)3.园林造景应该掌握的原则 (24)4.结语 (25)5关于园林植物配制造景的探讨 (26)3、园林植物配置在庭院绿化体现特色环境 (30)6节约型风景园林及园林植物造景的经济学原理 (32)1. 科学设计,形成相对稳定的植物景观 (33)2. 科学选用植物,适地适树 (33)3. 妥善结合生产,注重改善环境质量 (34)4. 最大限度地减少管理养护成本 (35)1居住环境的植物配置与造景手法摘要:目前,传统的居住环境已经不能满足居民对住宅的要求,本文主要是分析如何将园林艺术用到住宅庭院中,对住户的要求和植物配置的园艺设计相结合起来等。
通过不断分析和完善庭院的生态,创造私家园艺技术的价值,利用现代化科技对居住环境的布局和造景策略。
以至于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视野和经济价值一体化的发展。
关键词:小区规划;造景配置;园艺景观植物配置和园艺造景的应用是居住环境的重要环节,在城市住宅园林绿地的规划中,部分住宅区的自然环境因素是不可代替的,植物的种植配置使庭院在层次上显得丰富、美丽柔和、心情放松、自然舒适的感觉;色彩丰富的花草、树木、叶片使得园艺更加千娇百媚。
城市园林绿化植物配置原则与方法城市园林绿化是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美化了城市环境,还改善了人们的生活质量。
而植物是绿化的核心元素,合理的植物配置对于城市园林绿化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城市园林绿化植物配置的原则与方法进行探讨,并提出相关建议。
一、原则植物配置的原则是指在进行城市园林绿化植物配置时应当遵循的准则和规定。
在制定植物配置方案时,需要考虑以下原则:1. 生态性原则生态性原则是进行城市园林绿化植物配置的首要原则。
城市园林绿化植物配置应当符合当地的生态环境和气候条件,选择适应当地气候、土壤和生长条件的植物,以确保植物能够健康生长,形成独特的城市生态景观。
2. 美学性原则美学性原则是进行城市园林绿化植物配置的重要原则。
植物的配置应当考虑到景观的整体效果及其与周围环境的协调性,使得植物的选择和布局能够更好地体现出城市园林绿化的美感,提升城市景观品位。
3. 实用性原则实用性原则是进行城市园林绿化植物配置的必要原则。
植物的配置应当尽可能满足城市居民的生活需要,比如提供遮阳、净化空气,增加观赏性等功能,并且能够为城市提供各种生态服务。
4. 多样性原则多样性原则是进行城市园林绿化植物配置的追求目标。
植物的配置应当注重植物种类的多样性,避免出现大规模单一种类植物的配置,以充分体现城市园林绿化的丰富多彩。
二、方法植物配置的方法是指在实际进行城市园林绿化植物配置时所采用的手段和技巧。
合理的植物配置方法能够确保绿化工作的顺利进行,提升城市园林绿化的效果。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植物配置方法:1. 分区配置分区配置是指根据城市不同的功能区域进行植物配置,比如居住区、商业区、交通干道等,根据各自的特点和需求进行植物的选择和布局。
居住区的植物配置可以以景观花灌木为主,商业区的植物配置可以注重观赏性和热带植物,交通干道的植物配置可以以耐旱、抗污染的植物为主。
2. 植物组合植物组合是指将具有相似生长习性、形态特征和生态环境要求的植物进行组合配置,形成良好的景观效果。
园林绿化的植物配置和树种选择的分析园林绿化是城市建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植物配置和树种选择是影响园林绿化效果的关键因素之一。
通过合理的植物配置和树种选择,可以打造出美丽宜人的园林景观,提高城市的生态环境质量,增加城市居民的生活幸福感。
本文将对园林绿化的植物配置和树种选择进行分析,为城市园林绿化工作提供一些参考和建议。
一、植物配置1.植物配置的原则植物配置是指在园林绿化中,按照一定的布局和设计原则,将不同种类的植物合理搭配,形成一定的景观效果。
在植物配置的过程中,应该遵循以下原则:多样性原则:尽量选择多样性的植物进行配置,包括乔木、灌木、草本植物等,以增加景观的层次感和变化性。
季节性原则:在植物配置中,应该考虑不同植物的季节性特点,合理安排植物的生长周期,使园林四季有景,春夏有绿,秋冬有花。
生态性原则:在植物配置中,应该尽量选择符合当地气候条件和土壤环境的植物,以保证植物的生长健康,提高园林绿化的生态效益。
美观性原则:植物配置应该以美观为目标,根据园林的整体风格和主题,选择适合的植物进行配置,打造出令人赏心悦目的景观效果。
植物配置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巧妙的布局和组合,以下是一些植物配置的技巧:色彩搭配:选择具有搭配效果的植物进行配置,包括叶色、花色、果实等,形成色彩的对比和协调,增加园林景观的艺术感。
高矮错落:在植物配置中,要根据植物的生长习性和高矮形态,合理进行错落布局,形成丰富多样的层次感。
树荫效果:对于园林中的大型乔木,可以根据其树冠形状和树干高度,选择不同位置进行配置,以形成树荫效果,为园林增加舒适感和遮阳保湿效果。
整体协调:植物配置应该考虑园林的整体风格和特点,力求整体协调,避免出现杂乱无章的布局,影响园林的整体美观性。
二、树种选择1.树种选择的考虑因素树种选择是园林绿化中最为重要的环节之一,选对树种可以为园林增添生机、提升景观品质。
在进行树种选择时,需要考虑以下因素:气候适应性:选择适合当地气候条件的树种,考虑树种的耐寒、耐旱、耐盐碱等特点,以确保树种的生长健康。
绿化工程中的植物选择与配置技巧绿化工程是城市建设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通过种植各种植物,可以改善空气质量、美化环境,并提供生态系统服务。
在绿化工程中,植物的选择与配置是十分重要的,它们直接关系到绿化效果和成本。
本文将探讨绿化工程中的植物选择与配置技巧。
一、生态环境条件在选择植物时,首先要考虑生态环境条件。
不同植物对光照、温度、水分等环境要求不同,因此在确定植物种类时,需要根据所在地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查和研究。
例如,在阳光充足的地区,适合选择耐旱、喜光的植物;而在湿润的地区,可以选择喜湿润环境的植物。
只有充分了解生态环境条件,才能选择适宜的植物。
二、景观效果除了生态环境条件外,植物的景观效果也是选择植物的重要因素之一。
植物的形态、花色、叶色等都会对绿化效果产生直接的影响。
在选择植物时,要根据具体的绿化项目来确定所需的景观效果。
例如,在公园绿化中,可以选择花草繁茂、色彩鲜艳的植物,以增加游客的赏花体验;而在行道树的选择中,可以考虑选择高大挺拔、阴凉遮阳效果好的树种。
三、生长特性除了考虑环境条件和景观效果外,还需要注意植物的生长特性。
不同植物的生长速度、根系发达程度、疏枝性等都会对植物的配置产生影响。
为了避免植物生长过快导致维护难度加大,可以选择生长缓慢的植物;为了避免植物的根系破坏地下管网,可以选择根系不发达的植物;为了保持植物的形态美观,可以选择具有疏枝性的植物。
综合考虑植物的生长特性,可以更好地进行植物配置。
四、生态适应性植物的生态适应性也是选择植物时需要考虑的因素之一。
生态适应性包括植物的抗病虫害能力、耐污染能力、适应土壤类型等。
选择具有较强生态适应性的植物,可以减少植物的生长难度和维护成本。
例如,在城市道路的绿化中,可以选择具有较强抗污染能力的植物,以适应城市环境的特殊要求。
五、物种多样性在绿化工程中,注重物种多样性也是非常重要的。
选择不同种类的植物,可以提高绿化工程的生态效益,增加生物多样性。
绿化植物选择与配置技巧人们常说“绿化美化”,在城市环境中,绿色植物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植物的选择与配置对于创造一个宜人的绿色空间至关重要。
本文将探讨一些绿化植物的选择与配置技巧,帮助您打造一个美丽宜人的绿色环境。
1. 地域适应性在选择植物时,要考虑其地域适应性。
不同植物对环境的要求不同,有的适应炎热干旱的气候,而有些则喜欢潮湿多雨的环境。
了解当地的气候和土壤条件,选择适应性强的植物,可以确保植物的生长状况更好。
在城市中,可以选择一些耐污染和适应性强的植物,如银杏、利波顿艾美、垂柳等。
2. 植物高度与层次绿化空间的美感在于高度与层次的变化。
选择不同高度和形态的植物可以营造出丰富多样的景观效果。
通常,可以将高大的乔木放在空地或中央位置,起到引导和点缀的作用;将中等高度的灌木丛组织起来,形成绿色屏障;同时,还可以在底下添置一些草本植物,增添层次感。
通过这样的配置,不仅能丰富空间层次,还能提供不同的视觉体验。
3. 植物色彩与花期花朵的色彩可以在绿地中起到一种独特的装饰效果。
选择不同颜色的花卉可以营造出不同的氛围和视觉感受。
例如,红色和黄色的花朵会给人一种热烈和活力的感觉,而蓝色和紫色的花卉则能带给人一种宁静和祥和的感觉。
此外,花期的选择也非常重要,因为不同花期的植物可以保持花团锦簇的效果。
合理的植物选择和配置可以使绿化空间绽放出不同季节的美丽。
4. 植物的形状和质地植物的形状和质地对于整体的美感来说也很重要。
通过选择形状各异的植物,可以打造出丰富的空间结构。
例如,选择直立的竹子可以构成垂直感强的绿化屏障,而选择蔓性植物可以给垂直空间增加一层绿色装饰。
此外,植物的质地也会给人不同的触觉感受。
光滑的植物叶片和粗糙的树干搭配在一起,会给人一种丰富纹理的视觉效果。
因此,在选择和配置植物时,要根据植物的形状和质地相互搭配,创造出更美观的效果。
总结起来,绿化植物的选择与配置是创造美丽绿色环境的重要因素。
要考虑植物的地域适应性、高度与层次、色彩与花期以及形状与质地等因素,灵活地搭配和组织,才能达到理想的效果。
1. 配置按植物生态习性和园林布局要求,合理配置园林中各种植物(乔木、灌木、花卉、草皮和地被植物等),以发挥它们的园林功能和观赏特性。
园林植物配置是园林规划设计的重要环节。
园林植物的配置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各种植物相互之间的配置,考虑植物种类的选择, 树丛的组合,平面和立面的构图、色彩、季相以及园林意境;另一方面是园林植物与其他园林要素如山石、水体、建筑、园路等相互之间的配置。
2. 季相植物在不同季节表现的外貌。
植物在一年四季的生长过程中,叶、花、果的形状和色彩随季节而变化。
开花时,结果时或叶色转变时,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
园林植物配置要充分利用植物季相特色。
在不同的气候带,植物季相表现的时间不同。
北京的春色季相比杭州来得迟,而秋色季相比杭州出现得早。
即使在同一地区,气候的正常与否,也常影响季相出现的时间和色彩。
低温和干旱会推迟草木萌芽和开花;红叶一般需日夜温差大时才能变红,如果霜期出现过早, 则叶未变红而先落,不能产生美丽的秋色。
土壤、养护管理等因素也影响季相的变化,因此季相变化可以人工控制。
为了展览的需要,甚至可以对盆栽植物采用特殊处理来催延花期或使不同花期的植物同时开花。
园林植物配置利用有较高观赏价值和鲜明特色的植物的季相,能给人以时令的启示,增强季节感,表现出园林景观中植物特有的艺术效果。
如春季山花烂熳,夏季荷花映日,秋季硕果满园,冬季腊梅飘香等。
要求园林具有四季景色是就一个地区或一个公园总的景观来说;在局部景区往往突出一季或两季特色,以采用单一种类或几种植物成片群植的方式为多。
如杭州苏堤的桃、柳是春景,曲院风荷是夏景,满觉陇桂花是秋景,孤山踏雪赏梅是冬景。
为了避免季相不明显时期的偏枯现象,可以用不同花期的树木混合配置、增加常绿树和草本花卉等方法来延长观赏期。
如无锡梅园在梅花丛中混栽桂花,春季观梅,秋季赏桂,冬天还可看到桂叶常青。
杭州花港观鱼中的牡丹园以牡丹为主,配置红枫、黄杨、紫薇、松树等,牡丹花谢后仍保持良好的景观效果。
园林景观yuan lin jing guan14园林景观绿化工程项目中的植物配置要求及其措施◎张书慧 魏玮摘要:植物配置在园林景观绿化工程项目中是至关重要的工作,关系着园林绿化工程项目的实际效果,所以有其系统性和复杂性,在设计施工的过程中需要对园林自身的要求、区域内的气候条件、环境等方面有充分的考虑,遵循植物配置的相关原则,以此更好地实现现代园林绿化对植物配置的种种要求,提升园林的观赏价值和艺术水平。
基于此,本文就园林景观绿化工程项目中的植物配置要求进行分析,并提出其配置措施。
关键词:园林景观;植物配置;要求;措施一、园林植物配置的概念及意义园林植物配置的概念。
园林植物配置是利用针叶树、乔木、灌木、藤本和草本等植物与其它造景题材相结合,通过艺术的手法使园林植物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创造的各种景观。
不仅符合植物的生长发育规律,还能满足人们游憩观赏的需要。
园林植物配置的意义。
有效的植物配置除了供人们欣赏外,更重要的是植物所产生的生态效益。
植物有滞尘杀菌、减弱噪声、净化空气等生态功能,为市民提供优质的空间环境。
优秀的植物景观设计是植物配置的科学性和园林造景的艺术性高度统一,让园林景观展现自然美、生态美和艺术美。
二、园林景观绿化工程项目中的植物配置要求确保园林中的植物可以整体协调配置。
园林景观绿化工程项目通常针对的是完整的园林工程,这要求在植物配置中可以整体协调。
在实际配置的过程中,一方面要考察整个园林中植物生长的环境需求以及各板块之间的艺术性要求;另一方面要对园林的视觉效果以及整体上的艺术风格进行特别的规划,将综合利用的规则和不规则的配置进行结合,从而确保园林植物能够在整体上达到科学配置的效果,以此来提升园林绿化的专业和艺术性。
一般来说,园林景观绿化工程项目中使用规则配置模式的结构包括主干道路、广场、大门等功能区域,而利用自然布置手段的包括娱乐、休息、遮阴等多种功能区域。
另外,现代园林中的植物种类丰富,要促使植物发挥本身所具有的生态价值,降低种类间的影响,要求以合理、专业的配置来达到相互协调的效果。
Word 文档1 / 1绿化植物配置技巧绿化植物配置技巧导语:城市道路两边的绿化带就特殊简洁表达出韵律,在设计时要留意空间问题,要做到有起有伏,高低搭协作理。
下面是绿化植物配置技巧,欢迎参考!1.绿化植物配置的原则主体原则。
在建设任何园林工程之前,首先都要先制定出园林的主题,只有首先将主题确定,才能够根据主题来进行园林的设计,并根据主题的需要来选择用什么植物,植物的配置分布如何都要根据主题来确定。
所以说绿色植物的配置必需要根据主题来进行。
整体优先原则。
园林工程的植物配置不应只考虑到自身的园林工程,而是应当首先考虑身处的城市,要考虑到城市的环境、特征、自然景观、历史文化等很多要素,园林的植物配置要将自然景观、历史文化等有价值的事物都给与高度的爱惜。
所以园林植物的配置必需要遵从整体优先性。
适合原则。
所谓的适应原则主要指两方面,一方面是指要选择合适的树木,也就是说应当选择能适合当地气候、地质、温度等自然环境的树木。
另一方面是指园林工程的植物配置必需要与四周的环境相适应、相协调。
经济原则。
所谓的经济原则就是在植物配置中要将节水问题考虑在内,也就是说在园林工程的植物配置时,要尽量选择一些耐旱、节水的植物,例如银杏、国槐等。
生态原则。
植物是环境的一部分,反过来说,环境对于植物的生长也会产生不同的影响。
而环境是我们转变不了的,所以在选择植物上,应当尽量选择可以适应当地环境的,对于外来植物,应领先通过试验,之后再进行种植和配置。
2.绿化植物配置的艺术手法衬托和对比。
利用不同植物的特征,加上不同形式的`对比手法,就可以将植物景观的美感衬托出来。
而树丛的组合中要留意的是协调问题,尽量不要将差异过大的树种进行组合。
动势和均衡。
每种植物的自然姿态都不尽相同,所以在进行配置的过程中要讲究植物和植物之间,以及植物和环境之间的协调。
另外还要将植物生长中的转变考虑在内。
起伏和韵律。
韵律分两种:严格韵律和自由韵律。
城市道路两边的绿化带就特殊简洁表达出韵律,在设计时要留意空间问题,要做到有起有伏,高低搭协作理。
一目了然的植物配置技巧植物配置技巧1、雪松长势较快,最适合成片在宽阔地种植作景观树种(若相对狭隘区域,不妨考虑种植乐昌含笑,栾树等),可与红枫,红花继木等进行配置。
2、竹类的种植:(1)西侧:紫竹、黄杆竹或丛生孝顺竹(每小块一种),竹下种植阔叶麦冬。
(2)东侧:刚竹、早竹。
形成以竹类为主的特色区域。
3、珊瑚树绿篱:(1)球场四周(2)沿围墙4、棕榈林中,下层种植加拿利海藻、凤尾兰等。
5、灌木种植要分高低层次有色彩方面的变化:(1)金边黄杨---红花继木---火棘(2)金边黄杨---火棘---红叶石楠6、合欢耐干旱,不耐水涝,若在水中的树池,不宜种植,应改种华盛顿棕,加拿利海藻等南方棕榈科植物.而在汀步边种植合欢为行道树效果佳.7、若区域最高处种植杜英林,既可作为樱花林的背景,也可丰富林际线.其下种植桂花,海桐球,茶梅等灌木.8、群落:以香樟为主的大乔木,桂花,红叶李,紫薇,红枫为小乔木,增加海桐球,龙柏球,火棘球,金边胡秃子球等与原有的无刺构骨球,红花继木球进行配植,以葱兰为地被,林缘线附近种植红花乍浆草.9、地被(5种):(1)红花乍浆草:花期4月下旬至11月上旬,7~8月酷暑处于半休眠状态.H20~30cm,丛生,有粉红,玫红,紫红色. eg:刚劲的丝兰在红花乍浆草的点缀下,增添了几分柔美.(2)白三叶:除夏季酷暑外,4~11月一直有花,花白色.耐半阴,耐热性较差,尤耐瘠薄.可做绿地覆盖植物,与红花乍浆草,石竹等组成色块,观赏及绿化效果极佳.(3)佛甲草(垂盆草,爬景天):初夏开五星状黄色小花,H15~20cm,聚伞花序.很适合屋顶绿化.(4)小冠花:豆科小冠花属植物,奇数羽状复叶,小叶长椭圆形或倒卵形.伞形花序,蝶形花,花期5~6月,为优良的固土护坡蔓性地被植物,可用于铁路,公路两旁绿化.也是很好的蜜源植物,也可用做牧草.(5)马蹄金:旋花科,H5~15cm,匍匐茎节间着地生根,扁平小叶直径1~3cm.有一定耐寒性,耐旱性较强,繁殖快,2~3月就能铺满地表.用做花坛,花径及山石园地表覆盖以及观赏性草坪,也可用做护土护坡材料.10 蕨类的绿化应用价值:(1)碱性蕨类:如蕨,井栏边草,贯众. A蕨类:>H1m,管理粗放,适于各类土壤,也用于贫瘠,甚至有大量废土废渣环境绿化,并且是风味独特的野菜,也是良好的地被植物. B 贯众:株形优雅,半喜阴,耐林阴环境,可做绿地路边,林下,林缘的地被植物C 井栏边草:姿态细柔,适当配以石景,可达到独特的景观效果.(2)中性蕨类:如渐尖毛蕨,金星蕨. A渐尖毛蕨:其叶片羽状细长,特别适合在绿地中成片种植,色彩鲜艳可人,可形成独特的景观.(3)偏酸性蕨类:如海金沙,乌蕨(4)石生蕨类:石景是城市绿地中常用的造景手法,石缝中种植不同大小的蕨类,使石之刚强和蕨之柔美相济,浙江为石景增色不少.其中瓦韦,石韦,虎尾铁角蕨类,在石景建造中有一定的应用前景.(5)水生蕨类:如萍,槐叶萍,满江红. A萍:横走的茎生于水底泥中,可用于水体驳岸边缘. B:漂浮水生植物,可用于较深的水域.着3种只适当用于水体一角,为绿地水景将增色不少,但应注意满江红等的蔓延和疯长.11 棕榈科植物最能体现热带景观,具体体现: A 少量临界城市道路有微地形草坪上B 水边配植,可以赏倒影C 园路两旁不规则的配植D 桥头或建筑小品前组景.12 竹(1)色彩对比:黄金碧玉竹(黄色),粉单竹(白色),青皮竹(白色),紫竹(紫色),斑竹(斑块),菲白竹(叶有白色条纹)(2)节间形状对比:方竹(方形),大佛肚竹(佛肚状),龟甲竹(龟甲形),人面竹(人面形).(3)成丛栽植:大佛肚竹,孝顺竹,钓鱼慈竹+红刺露兜竹.13、地被植物的理性回归:*地被植物:指那些生长高度或修剪后高度在1m以下(国内:<<50cm,国外:<1.2m),包括萌檗性强的灌木,草本和藤蔓类植物外,其他如低矮的花灌木和多年生草本,或通过密植达到作为地被植物应具有的条件,均可当地被植物来应用。
绿化工程植物搭配方案随着城市的发展,绿化工程在城市规划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良好的绿化工程不仅可以美化城市环境,还可以改善空气质量,调节气温,减少城市噪音,保护生态平衡等。
而正确的植物搭配方案是一个成功的绿化工程的关键。
本文将针对绿化工程中植物的搭配方案进行详细的探讨。
一、选择植物的原则1. 适应当地气候选择植物时,首先要考虑植物对当地气候的适应能力。
比如在南方地区,常见的植物有榕树、菩提树等,而在北方地区,常见的植物有杨树、白蜡等。
这些植物都具有良好的适应性,可以在相应的地区生长茂盛,因此在进行植物搭配时,要根据当地气候条件进行选择。
2. 耐污染、耐盐碱城市环境中常常伴随着大量的污染物和盐碱土壤,因此选择植物时,要考虑植物的耐污染和耐盐碱能力。
一般来说,银杏、榆树、槐树等植物对污染较为耐受,可以在污染环境中生长。
而对于盐碱土壤,选择海棠、柏树、柳树等植物则是比较合适的选择。
3. 观赏性在城市绿化工程中,观赏性是植物选择的重要考量因素。
植物的花、叶、果、枝等都可以成为观赏的亮点。
在选择植物时,要考虑植物在不同季节的观赏价值,比如春季开花的植物、秋季变色的植物等,都可以增加绿化的美感。
4. 生长特性不同植物的生长特性各有不同,有的快速生长,有的生长缓慢,有的繁茂,有的匀称。
在进行植物搭配时,要考虑植物的生长特性,组合出具有层次感和动态美的植物群落。
二、植物搭配的原则1. 高矮错落在植物搭配时,要避免高大植物与矮小植物混植在一起,这样容易造成视觉上的不协调。
因此在设计植物搭配方案时,要将高大的植物与矮小的植物错落排列,使整个植物群落更加有层次感。
2. 叶色搭配植物的叶色也是植物搭配中的重要考量因素。
在选择植物时,要考虑不同植物叶色的搭配,比如绿色、红色、黄色等,可以形成丰富多彩的叶色搭配效果。
3. 季节性搭配在植物搭配中,要考虑植物在不同季节的变化,从而形成季节性的植物搭配效果。
比如春季樱花盛开、夏季绿叶繁茂、秋季枫叶变色、冬季常青树楼等,都可以形成季节性的植物搭配。
绿化植物配置技巧
绿化植物配置技巧
导语:城市道路两边的绿化带就非常容易体现出韵律,在设计时要注意空间问题,要做到有起有伏,高低搭配合理。
下面是绿化植物配置技巧,欢迎参考!
1.绿化植物配置的原则
主体原则。
在建设任何园林工程之前,首先都要先制定出园林的主题,只有首先将主题确定,才能够根据主题来进行园林的设计,并根据主题的需要来选择用什么植物,植物的配置分布如何都要根据主题来确定。
所以说绿色植物的配置必须要依照主题来进行。
整体优先原则。
园林工程的植物配置不应只考虑到自身的园林工程,而是应该首先考虑身处的城市,要考虑到城市的环境、特征、自然景观、历史文化等很多要素,园林的`植物配置要将自然景观、历史文化等有价值的事物都给与高度的保护。
所以园林植物的配置必须要遵从整体优先性。
适宜原则。
所谓的适应原则主要指两方面,一方面是指要选择合适的树木,也就是说应该选择能适合当地气候、地质、温度等自然环境的树木。
另一方面是指园林工程的植物配置必须要与周围的环境相适应、相协调。
经济原则。
所谓的经济原则就是在植物配置中要将节水问题考虑在内,也就是说在园林工程的植物配置时,要尽量选择一些耐旱、节水的植物,例如银杏、国槐等。
生态原则。
植物是环境的一部分,反过来说,环境对于植物的生长也会产生不同的影响。
而环境是我们改变不了的,所以在选择植物上,应该尽量选择可以适应当地环境的,对于外来植物,应该先通过试验,之后再进行种植和配置。
2.绿化植物配置的艺术手法
衬托和对比。
利用不同植物的特征,加上不同形式的对比手法,就可以将植物景观的美感衬托出来。
而树丛的组合中要注意的是协调问题,尽量不要将差异过大的树种进行组合。
动势和均衡。
每种植物的自然姿态都不尽相同,所以在进行配置的过程中要讲究植物和植物之间,以及植物和环境之间的协调。
另外还要将植物生长中的变化考虑在内。
起伏和韵律。
韵律分两种:严格韵律和自由韵律。
城市道路两边的绿化带就非常容易体现出韵律,在设计时要注意空间问题,要做到有起有伏,高低搭配合理。
背景和层次。
在植物的配置时要避免出现景观的单调,在配置要进行多层的配置,由此让景观不再单调,而是丰富多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