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公平的涵义及理论评述-精选资料

  • 格式:docx
  • 大小:12.10 KB
  • 文档页数:5

下载文档原格式

  / 5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社会公平的涵义及理论评述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领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国民经济取得了飞速发展,人们的整体生活质量有了显著提升。当然,与经济社会急剧发展相伴随的,是国内社会矛盾同时日益凸显,诸如富差距拉大、阶层分化加剧、社会冲突与不稳定等等。当下,国民大众对日益凸显的社会不平等和不公平现象表现极大的不安和不满情绪,使得如何有效协调社会公平与经济发展之间的权衡成为现阶段中国社会发展的关键性主题。

当个体受到社会不公平或不公正待遇时,往往会体验到强烈的负性情绪,并伴随有不同程度的过激行为,诸如抱怨、拒绝甚至攻击他人。迄今为止,国内外学者对社会公平开展了数十年研究,已经取得了十分丰硕的研究成果并提出了不平等厌恶理论、情绪满足理论、利他性理论和互惠理论来解释社会公平加工。本文介绍社会公平的涵义及其研究范式,回顾不同学科对社会公平的理论解释,并分析各种理论对当前中国社会公平的可借鉴性与意义。

1社会公平的涵义及其研究范式

公平正义是社会稳定的基础,实现社会公平正义是中国特色社会物质财富、不断改善人民生活,又要通过发展保障社会公平正义、不断促进社会和谐”。作为人类社会生活的重要社会规范,

社会主义的重要内涵。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要通过发展增加

公平概念由来已久。我国春秋时期便有社会公平思想的记载。比如,《论语?季氏》中有“不患寡而患不均”。西方社会对社会

公平的理解则要追溯到亚里士多德,他认为实现公平正义需要具备三个基本要素,即正义即合法、正义即平等和正义是优良政体的核心原则。现代经济学和心理学研究将公平定义为自我收益与他人收益的比较,强调社会公平是人类追求理想生活的一个永恒主题。

目前研究者采用最后通牒任务(Ultimatum Game, UG)来

探究社会公平加工。该任务由两名玩家共同完成,其中分配者提出双方如何分配特定数目金钱(如10 元)的方案,然后反应者决定是否接受此分配方案:如果反应者接受分配方案,则双方将获得相应的金钱;

如果反应者拒绝分配方案,则双方均一无所获。

被试往往充当反应者的角色,并选择是否接受对方提供的方案。

依据经济人理论,被试应接受任何非零的分配方案,以实现自我利益最大化。然而,大量研究发现被试会拒绝那些低于总额20%- 30%的方案,即使拒绝意味着被试一无所获。这种拒绝行为违背

了经济人理论,表明了人们存在追求公平的普遍意愿,因此UG

任务成为探究社会公平的重要范式。

2社会公平的理论模型

2.1不平等厌恶理论

经济学领域研究者强调资源分配中双方收益的平等性非常重要,个体讨厌并试图回避双方的不平等状况。Fehr 和Schmidt

在1999 年发展的不平等厌恶理论认为,人类社会中并非全部个体都是追求自我利益最大化的,至少有某些个体是关注双方结果公平性的。这部分个体并不喜欢双方收益或待遇存在显著性区别,因此他们具有较强的不平等厌恶动机。不平等厌恶动机会驱使个体拒绝或回避不平等性的情境,进而实现双方的平等状态,即便这样做会导致自我利益的损失。不平等厌恶理论的另一个关键点在于如何判断或评定事件的公平性。该理论认为上述社会公平的判断标准是一条建立在社会比较过程之上的心理预期基线,当某个事件超出这种心理预期基线一定程度后,就会被个体判定为不公平或不平等的,需要进行对该事件进行回避或拒绝。

2.2情绪满足理论

心理学领域研究者强调资源分配中双方收益的平等性所诱发情绪的重要性,公平事件往往使得个体体验到欢愉、高兴等积极情绪,驱动个体追求双方收益均等,而不公平事件则容易导致愤怒、厌恶等负性情绪,驱使个体回避双方收益的不平等性状况。

情绪满足理论强调当个体遭遇不公平或不平等现象时,会体验到强烈的负性情绪,需要通过回避或拒绝不公平事件来宣泄这种不满、愤怒或厌恶等情绪。新近的心理学研究已经初步证实了上述观点。脑成像研究发现最后通牒博弈任务中不公平分配提议会导致前脑岛的激活,而前脑岛常常涉及到厌恶等负性情绪的加工;而这些脑区的激活程度与分配建议

的公平性、被试施加非理性决策的可能性之间存在显著相关。

2.3利他性理论

生物进化学领域研究者强调从生物种群延续与发展的角度

审视人类的社会公平行为,认为合作和公平在人类社会从石器时

代向工业时代的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维持合作与公平规

范的行为在种群生存层面上意义非凡。研究者认为最后通牒任务中个体对不公平提议的拒绝,从种群生存进化角度来看是具有利他性的,即个体牺牲自我利益来惩罚违规者,促使违规者未来对自己或其他潜在互动者表现出公平行为,进而有助于种群成员生存与繁衍的概率。利他性理论认为人类社会普遍存在一种群体利他倾向,即牺牲自我利益以惩罚违反群体规范的个体,使得群体和个体均得到较大利益,提升个体自己和所在群体的生存适应度。

2.4互惠理论

社会学领域的研究者则强调社会规范在社会公平加工当中的重要性,其中互惠规范是指人们对友善行为的奖励和对敌对行

为的惩罚。社会学家Gouldner 强调互惠规范在人类社会文化当

中是普遍存在的,其重要性不亚于乱伦禁忌规范。Falk 和Fischbacher 在2006 年提出的互惠理论模型是比较成功的典型代表。该理论核心假设认为,人类个体对待他人的行为方式比较

致,即奖励对自己友善的行为,惩罚对自己敌意的行为;个体体验到他人对自己友善或敌意的程度越强烈,其表现出相应奖励或惩罚行为的几率和幅度就越大。互惠理论核心关键点在于如何

判断或评定行为事件的友善性。该理论认为上述行为友善性的判断依据是他人行为所导致的结果和施加行为时的主观动机。

3小结

到目前为止,社会公平加工的相关研究已经取得了非常丰硕的成果,能够较好地从多次层次水平上描述并解释人们追求社会公平的缘由。上述不同理论对当前我国社会不公平现象具有重要的可借鉴性和意义。首先,社会公平所涉及的根本便是社会生产关系。公平是一个历史演进的过程,其具体实现必须建立在现实的生产关系和经济关系,超越经济基础的社会公平均是空中楼

阁,因此处理社会公平必须以现实经济基础为依托。其次,社会

公平在当代中国国情上是存在多样性与差异性的。目前我国正处

于社会转轨阶段,社会各阶层之间利益分配的多元化必然导致贫富差距等社会问题,但仍需制度上加大保证弱势社会群体的利益

与权益。最后,社会公平需要保持各阶层彼此流动渠道的畅通。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阶层固化现象日趋显著,社会公共资源如教育资源、医疗资源等)被少数社会成员占优,而另一部分社会成员则沦为边缘群体和弱势群体,容易滋生弱势群体的负性情绪和极端行为,因此需要在体制和政策上保证底阶层流通的机会和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