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商品学概论 第八章
- 格式:pdf
- 大小:6.81 MB
- 文档页数:42
商品学概论重点总结第一篇:商品学概论重点总结1商品:商品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
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种基本属性,是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的统一体。
2商品属性:商品能够满足人们某种消费需要。
3商品使用价值:是指商品对于人或社会的正面意义或积极作用,或者说是指商品具有能够满足人或社会需要的能力。
4商品的交换使用价值:可以用它来进行交换从而获得所需要的货币,商品成为交换价值的物质承担者,成为企业经济效益的源泉,为了反映这种使用价值的客观存在及其本质称其为商品的交换使用价值。
5商品的消费使用价值:马克思把商品对消费者、用户所具有的直接的消费使用价值称为实际使用价值,它是由具体劳动赋予商品以各种有用性而产生的,是由商品的有用性在实际消费中所表现出来的满足消费者需要的作用而形成的。
6以具体商品为例,试说明其功能、商品体、有形附加物和无形附加物,并阐述他们之间的关系(1)商品的功能效用是指商品为了满足消费者的一定需要所能提供的可靠地、必须的职能或效用,如电冰箱的功能和效用是冷藏食物。
(2)商品体。
是商品功能效用的载体,它是人们利用原材料,通过有目的有效用的劳动投入而创造出来的具体劳动产物。
不同的使用目的要求商品有不同的功能和效用。
而功能效用又是商品体在不同使用条件下所表现出来的各种性能如化学性能、物理性能、生理生化性能等的综合。
商品体能够具备哪些性能,是由商品体的成分组成和形态结构所决定的。
(3)有形附加物。
商品的有形附加物包括商品名称、商标、及其注册标记或品牌、商品条码、商品包装及其标识、专利标记及其原产地标志或证明、质量及安全卫生标志、环境标志、商品使用说明标签或标识、检验合格证、使用说明书、维修卡、购货发票。
(4)无形附加物。
是指人们购买有形商品时所获得的各种有形附加物或附加利益。
7如何正确理解商品使用价值的本质?商品学如何研究商品使用价值?8为什么说商品使用价值是相对的、动态的、发展的?商品使用价值的实现,要经历一个过程,即由潜在的使用价值向现实的使用价值转换的过程,我们把该过程称为商品使用价值的动态系统。
.第一章第一节1、商品学已有两百余年,属于历史范畴。
2、陆羽公元780年《茶经》最早的商品学专著。
3、9-10世纪阿里。
阿德。
迪米斯基《商业之美》现存最早的商业著作。
4、18世纪德国人约翰.贝克曼首先开设课程,出版《商品学导论》,被西方称为创始人。
5、西欧,“经济学体系”的商品学。
“经济商品学”,前苏联、东欧“自然技术科学”,美国、日本、意大利“经营商品学”6、1976年10月8日奥地利的萨尔斯堡成立“国际商品学会”德文缩写“IGWT”,会刊《商品论坛-科学与实践》,活动中心——维也纳经济大学。
意义:商品学在世界范围内建成了巩固的地位。
第二节1、商品是指用来交换、能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劳动产品。
2、一切商品都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二个因素。
3、使用价值是自然属性,价值是社会属性,使用价值是前提、物质承担者。
价值从属于自然属性并从中派生。
4、生产者占用价值,不占用使用价值;消费者占用使用价值,不占用价值。
5、一切商品都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统一体。
6、商品应包括一切能满足消费者某种需求和利益的有形实体和无形服务。
7、(问答题)商品整体概念是指由商品的实质性、实体性和服务性三方面构成的统一体或系统。
8、核心是效用,关心是品质,竞争是特点,增值是包装,吸引是式样。
9、商品保证、运送、安装、维修属于商品整体概念中的无形产品。
第三节1、商品学是研究商品使用价值以及实现商品使用价值规律的科学。
商品学是一门研究商品使用价值的决定及实现商品使用价值规律的应用技术科学。
2、研究对象:商品的使用价值,出发点:满足消费者对商品的需求,中心:商品质量,线索:商品整体概念,目的:为了认识和掌握商品能够满足各种消费效用以及实现这些效用的规律。
3、人们追求商品的效用从商品的自然有用性(成分、结构、性质等)和社会适应性(时代、流行、民族、地域性)二个方面展开。
4、商品学研究商品的使用价值必须从商品的效用入手。
5、作为商品学研究的使用价值,必须具备以下三点:第一,必须是劳动产品的使用价值;第二,必须对他人有用,是社会的使用价值;第三,必须通过等价交换让渡给他人,从而成为交换价值的物质承担着。
商品学概论第1章商品学的研究对象、内容和任务关键概念(1)商品学:商品学以商品客体为研究对象,以商品质量为中心内容,研究商品使用价值的科学。
(2)商品:商品是指用来交换,并能满足人们和社会某种消费需要的劳动产品。
商品是一种特指范畴的产品。
(3)商品使用价值:商品的使用价值是指商品满足人们和社会需要的效用,即有用性。
(4)通用商品:通用商品是有形商品和无形商品的结合,具有广义商品的概念,是现代商品的整体概念,即商品是由商品体、有形附加物和无形附加物构成的完整商品。
(5)硬件商品:硬件商品一般是指有形的商品体,例如,微机的主机。
简答题1.我国商品学的发展过程历经了几个阶段?每个阶段的基本观点和学术主张是什么?答:(1)我国商品学的发展过程历经了三个阶段:1)商品学的萌芽阶段;2)商品学的创立和发展阶段;3)商品学的全面质量观阶段(2)每个阶段的基本观点和学术主张是:1)萌芽阶段:这些学科商品学从内容看趋近于商品学体系,但并未系统化、理论化,只是处在商品学的萌芽阶段;2)创立和发展阶段:这个阶段,我国商品学的研究范畴,还只限于商品质量的自然属性研究,还不是全面的商品质量观;3)全面质量观阶段:不少学者普遍认为商品学研究的核心——商品质量应包含商品的明确质量和隐含质量,商品的有形质量与无形质量,商品的内在质量与外在质量,商品质量应是商品质量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的总和,从而使商品学的研究和教学工作进入一个崭新的发展时期,商品学进入全面质量观阶段。
这个阶段还将不断深化完善。
2.国际商品学界的主要学派及我国商品界属于哪个学派?其基本学术主张是什么?答:(1)当今世界商品学界存在着三大学派,即技术学派、经济学派和融合学派。
1)技术学派:主张从自然科学方面研究商品学;2)经济学派:主张从社会科学方面研究商品学;3)融合学派:主张从技术和经济两方面来研究和评价商品的使用价值。
(2)我国商品界属于融合学派,进入全面质量观阶段。
商品学概论●绪论●商品质量和商品质量管理●商品标准与标准化●商品分类与编码●商品大类概述●商品检验●商品包装●商品运输储存和养护●商品、资源与环境●商品信息与商品预测第一章绪论商品学的产生与发展、商品学研究的对象与内容、商品学研究的任务和方法第一节商品学的产生与发展一、商品学理论的产生与发展1、萌芽期《商业之美》(1175年)《生药学》(1553年)《商业大全》(1675年)2、创立期18世纪,德国,约翰·贝克曼,《商品学导论》3、发展期➢自然科学商品学(贝克曼)➢社会科学商品学(索费特)➢现代商品学二、商品学理论在我国的发展●商品知识汇集《禽经》《竹谱》《本草纲目》主要内容:释名、集解、修治、气味、主治、发明、正误、附方《茶经》源、具、造、器、煮、饮、事、出、略、图。
二、商品学理论在我国的发展●1902年废除科举之后●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后➢1976年国际商品学会(IGWT)成立➢1992年中国人民大学商品学系加入国际商品学会➢1995年中国商品学会(CSCS)成立,并在北京成功举办第十届国际商品学学术讨论会➢2004年在北京举办第十四届国际商品学学术会议第二节商品学研究的对象与内容一、商品及其本质商品产生在社会生产发展的一定历史阶段,它是为了交换或出卖而生产的劳动产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二重性的统一体。
1、商品的特征●商品能满足人和社会的需要。
●商品是具有使用价值的劳动产品。
●商品不是供生产者自己消费,而是供他人和社会消费的劳动产品。
●商品必须通过交换,使其使用价值和价值得以实现。
2、商品的整体概念(1)核心商品(2)形式商品(3)附加商品二、商品学的研究对象商品学的研究对象是商品的使用价值。
1、商品使用价值的概念是指商品对于其使用者(包括社会)的意义、作用或效用。
它反映了商品属性与人或社会需要之间的满足关系。
2、商品使用价值的特征(1)商品使用价值具有二重性(2)商品的使用价值是社会的使用价值(3)商品的使用价值是相对的、动态的、发展的(4)商品使用价值与商品价值既对立又统一,不能人为将其割裂开来三、商品学的研究内容商品学的研究范围侧重于有形物质商品中的生活资料商品1、商品学研究的中心内容是商品质量2、商品学研究分宏观和微观部分四、商品学的学科性质●学科性质: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相融合的交叉型应用学科●商品学是从自然科学、技术科学与经济管理科学相交叉、相结合的角度,系统地研究商品使用价值的开发、形成、维护、评价和实现过程规律的一门学科。
第一章:商品学的研究对象与内容1.商品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种基本属性,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的统一体2.商品的使用价值是商品学研究的对象3.商品具有不同于一般物品、产品的三个基本特征:商品是具有使用价值的劳动产品商品是供别人消费即社会消费,而不是供生产者或经营者自己消费的劳动产品商品是为交换而生产且必须通过交换到达用户手中的劳动产品4.商品属性可概括为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5.价值的概念价值关系是客观存在的价值都是历史的具体的相对的动态的6.使用价值一般是指物对于人或社会的正面价值7.物的属性与人的需要的吻合程度或一致性程度就决定了物对人的使用价值大小8.商品学是研究商品使用价值及其变化规律的科学9.商品使用价值的特征商品自始至终处于社会中,其使用价值是社会的使用价值商品使用价值具有二重性商品使用价值是相对的动态的发展的商品的使用价值与商品价值既对立又统一不能人为地将其割裂开来10.商品学的研究内容以商品体为基础,商品人环境为系统,商品质量和品种为中心,商品属性不断满足商品交换和消费需要以及其他社会需要为主线11.商品品种和商品质量及其系统的微观,宏观管理是商品学研究的中心内容12.商品学产生于德国第二章商品分类与编码13学会判断分类标志P1414.商品分类的作用为政府行业和企业实施各项管理活动以及实现信息化管理奠定了科学基础有利于商品标准化的实施和商品质量标准的制定便于商品经营管理和顾客选购消费商品有利于开展商品研究和教学工作15.商品分类的基本原则科学性原则系统性原则可延性原则兼容性原则整体最优化原则16.商品分类的方法线分类法:属于传统的分类方法,使用范围最为广泛优点:信息容量大,层次好,逻辑性强,符合传统应用的习惯缺点:结构弹性差,分类结构一经确定不易改动面分类法:优点:弹性较大,一个面内的类目改变不会影响其他面;适应性强,可根据需要组成任何面同时也便于计算机处理,易于添加和修改目类缺点:不便于手工处理,不能充分利用其容量,尽管其可组配的复合类目很多但实际可用的复合类目并不多17分类标志选择的基本原则目的性原则稳定性原则唯一性原则逻辑性原则包容性原则18.学会判断商品分类标志的类型P1919.商品代码具有分类标识和便于信息交换的功能。
《商品学概论》形成性作业3第八章商品检验一、单选题1、商品的()检验是商品检验的中心内容。
A重量 B数量 C质量 D含量(有效成分)2、第二方检验又称()检验。
A自检 B卖方 C验收 D法定3、需要进行全数检验的商品是().A牛奶 B电缆 C电器漏电性 D服装4、检验西瓜是否成熟,常用的检验法是()。
A嗅觉法 B味觉法 C听觉法 D光照法5、检验白酒的方法第一步是用()检验法A视觉 B嗅觉 C味觉 D触觉6、商品品级划分时质量分数越高,质量等级越低的商品是()。
A食品 B纺织品 C日用工业品 D家电7、()尤其适用于批量较大且质量也可能波动较大的商品批。
A简单随机抽样 B系统随机抽样C分层随机抽样 D分组随机抽样8、在多次抽样检验方法中,对抽样样本大小的要求是()A逐步递增 B逐步递减 C每次相同 D没有规律性9、采用百分计分法对茶叶进行评级时,评得下列四种茶叶的分数如下,由此可见()茶叶的等级最高A95 B85 C75 D6510、采用限定计分法对棉织布进行评级时,评得下列四种棉织布的分数如下,由此可见()织布的等级最高A61 B21 C11 D6二、多选题1、在味觉检验中,基本味觉有()A甜 B酸 C苦 D辣 E咸2、在下列检验方法中,属于物理检验法的有()A热学检验法 B生理学检验法 C光学检验法D仪器分析法 E力学检验法3、进出口商品检验工作程序的主要环节有()A受理报验 B抽样制样 C检验鉴定D判定处理 E签证放行4、商品检验的方法主要有(ABCD)A感官检验 B化学检验 C物理检验D微生物检验 E视觉检验三、填空1、商品检验依据其检验主体不同,可分为()(第一方检验)、()(第二方检验)和()(第三方检验)。
其中,()具有法律效力。
2、商品质量检验的工作程序为()、()、()、()、()。
3、组成被检批的基本单位称为(),其划分形式有()和()。
4、差别检验法包括()、()、()、二——三点检验、()等方法。
第一章商品学概述1 、解释商品的概念2 、商品的特征有哪些?3 、商品学的主要研究内容有哪些?第二章商品质量与商品标准化1 、解释商品质量的概念2 、商品质量构成的内容是什么?3 、商品质量属性的表现在哪些方面?4 、影响商品质量的因素有哪些?5 、商品质量评价的基本原则是什么?6 、商品质量管理的内容主要包括哪些?7 、产品质量认证是如何分类的?第三章商品品种与商品分类1 、解释商品品种的概念2 、商品品种划分标准有哪些?3 、商品分类的意义表现在哪些方面?4 、商品分类的基本方法有哪些?5 、选择商品分类标志的基本原则是什么?6 、常用的条形码有哪些?第四章商品检验与监督1 、解释商品检验的概念。
2 、商品检验的种类有哪些?3 、商品检验的方法主要有哪些?4 、商品质量监督的重要性体现在哪些方面?5 、商品质量监督的种类有哪些?第五章商品的包装与商标1、商品包装主要功能有哪些?2、按商品流通过程的需要划分商品包装的种类有哪些?3、运输包装技术主要有哪些?4、商品包装标准化的内容主要有哪些?5、商标管理的基本原则是什么?6、包装推行标准化的原因有哪些?7、包装标志的要求是什么?精选文库8、商标及其特征是什么?9、商标的作用有哪些?10、按商标结构组成划分时,商标的分类有哪些?11、商标管理的基本原则有哪些?精选文库第六章工业原材料类商品(茶叶钢及钢材)1、钢常用的分类方法有哪些?2、什么是钢的组织结构?3、钢的化学成分主要有哪些?精选文库4、简述钢的热处理及其分类。
5、钢的基本性能主要有哪些?茶叶习题:1.茶叶的主要成分有哪些?2.解释茶叶的陈化性3.如何按制造方法对茶叶进行分类?4.简要说明绿茶的初制过程?5.茶叶外形审评与内质审评的内容有哪些?第七章农产品商品(饮料酒)1、说明酿造酒及其特点。
2、简述酿酒基本原理。
3、白酒的原料主要有哪些?4、简述酒的分类5、白酒的质量鉴定的主要指标有哪些?6、啤酒的原料有哪些?7、啤酒的分类有哪些?精选文库8、啤酒的的质量鉴定的主要指标有哪些?第八章电子电器商品1.如何正确鉴别电子电器商品?2.家用电器是如何分类的?3.电声器具的质量鉴别主要包括哪些内容?4.彩色电视机的质量鉴别主要包括哪些内容?5.手机的质量鉴别主要包括哪些内容?《商品学概论》模拟试题1一、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20分)1. 广义的商品质量:2. 商品分类:3. 商品标准化:4. 微观检验:5. 联合商标:二、填空题:(每题1.5分,共15分)1. 商品标准按性质可分为技术标准、管理标准、_______三种。
第一章商品学概述1 、解释商品的概念2 、商品的特征有哪些—3 、商品学的主要研究内容有哪些【第二章商品质量与商品标准化1 、解释商品质量的概念|2 、商品质量构成的内容是什么3 、商品质量属性的表现在哪些方面@4 、影响商品质量的因素有哪些5 、商品质量评价的基本原则是什么(6 、商品质量管理的内容主要包括哪些—7 、产品质量认证是如何分类的~第三章商品品种与商品分类1 、解释商品品种的概念/2 、商品品种划分标准有哪些*3 、商品分类的意义表现在哪些方面4 、商品分类的基本方法有哪些。
5 、选择商品分类标志的基本原则是什么'6 、常用的条形码有哪些第四章商品检验与监督1 、解释商品检验的概念。
、2 、商品检验的种类有哪些3 、商品检验的方法主要有哪些{4 、商品质量监督的重要性体现在哪些方面'5 、商品质量监督的种类有哪些第五章商品的包装与商标1、商品包装主要功能有哪些\2、按商品流通过程的需要划分商品包装的种类有哪些3、运输包装技术主要有哪些'4、商品包装标准化的内容主要有哪些5、:6、商标管理的基本原则是什么7、包装推行标准化的原因有哪些,8、包装标志的要求是什么9、商标及其特征是什么'10、商标的作用有哪些11、按商标结构组成划分时,商标的分类有哪些.12、商标管理的基本原则有哪些…第六章工业原材料类商品(茶叶钢及钢材)1、钢常用的分类方法有哪些2、什么是钢的组织结构[3、钢的化学成分主要有哪些4、简述钢的热处理及其分类。
·5、钢的基本性能主要有哪些、茶叶习题:1.茶叶的主要成分有哪些2.解释茶叶的陈化性;3.如何按制造方法对茶叶进行分类)4.简要说明绿茶的初制过程【5.茶叶外形审评与内质审评的内容有哪些】第七章农产品商品(饮料酒)1、说明酿造酒及其特点。
2、简述酿酒基本原理。
3、白酒的原料主要有哪些~4、简述酒的分类|5、白酒的质量鉴定的主要指标有哪些6、。
第一章商品学的研究对象与内容二、单项选择题1.商品是()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
A.劳动力;B.人类社会生产力;C.工业化;D.农业化2.商品是具有使用价值的()。
A.劳动产品;B.社会产品;C.工业品;D.农产品3.商品是供()消费的。
A.生产者;B.经营者;C.社会;D.城乡4.从本质上说,消费者购买的不是商品本身,而是它的()。
A.功能 / 效用;B.附加服务;C.使用价值;D.价值5.商品的使用价值就是商品的()。
A.功能;B.有用性;C.价值性;D.价格6.商品使用价值的大小是由()来衡量的。
A.消费需要;B.商品属性;C.商品价格;D.商品品种和质量7.商品学是研究()的科学。
A.商品质量;B.商品品种;C.商品消费;D.商品使用价值及其变化规律8.商品学是一门()。
A.自然科学;B.技术科学;C.社会科学;D.综合性交叉应用学科9.商品学研究的核心内容是()。
A.商品使用价值;B.商品价值;C.品种、质量及其相关问题;D.微观、宏观管理10.商品学起源于()。
A.美国;B.英国;C.意大利;D.德国11.商品学的产生大约在()。
A.18 世纪末;B.19 世纪末;C.300 年前;D.400 年前12.商品学产生和发展的前提在于()。
A.第一次工业革命;B.第二次工业革命;C.商品生产的发展,特别是商人的出现;D.商业教育的发展13.国外最早涉及商品学领域的着作是()。
A.《完美商人》;B.《商业之美》; C.《商品学导论》14.商品学的创始人是()。
A.约翰·贝克曼;B.达尔文;C.陆羽;D.李时珍15.()年,我国商业教育中开始把商品学作为一门必修课。
A.1902;B.1949;C.1978;D.1985三、多项选择题1.某些天然物品,如()等,虽然具有使用价值,但因其不是劳动产品,所以不能称为商品。
A.空气;B.阳光;C.雨水;D.原始森林2.商品一旦进入市场交换,就要受到()的支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