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学概论---第八章
- 格式:ppt
- 大小:408.00 KB
- 文档页数:18
商品学概论重点总结第一篇:商品学概论重点总结1商品:商品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
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种基本属性,是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的统一体。
2商品属性:商品能够满足人们某种消费需要。
3商品使用价值:是指商品对于人或社会的正面意义或积极作用,或者说是指商品具有能够满足人或社会需要的能力。
4商品的交换使用价值:可以用它来进行交换从而获得所需要的货币,商品成为交换价值的物质承担者,成为企业经济效益的源泉,为了反映这种使用价值的客观存在及其本质称其为商品的交换使用价值。
5商品的消费使用价值:马克思把商品对消费者、用户所具有的直接的消费使用价值称为实际使用价值,它是由具体劳动赋予商品以各种有用性而产生的,是由商品的有用性在实际消费中所表现出来的满足消费者需要的作用而形成的。
6以具体商品为例,试说明其功能、商品体、有形附加物和无形附加物,并阐述他们之间的关系(1)商品的功能效用是指商品为了满足消费者的一定需要所能提供的可靠地、必须的职能或效用,如电冰箱的功能和效用是冷藏食物。
(2)商品体。
是商品功能效用的载体,它是人们利用原材料,通过有目的有效用的劳动投入而创造出来的具体劳动产物。
不同的使用目的要求商品有不同的功能和效用。
而功能效用又是商品体在不同使用条件下所表现出来的各种性能如化学性能、物理性能、生理生化性能等的综合。
商品体能够具备哪些性能,是由商品体的成分组成和形态结构所决定的。
(3)有形附加物。
商品的有形附加物包括商品名称、商标、及其注册标记或品牌、商品条码、商品包装及其标识、专利标记及其原产地标志或证明、质量及安全卫生标志、环境标志、商品使用说明标签或标识、检验合格证、使用说明书、维修卡、购货发票。
(4)无形附加物。
是指人们购买有形商品时所获得的各种有形附加物或附加利益。
7如何正确理解商品使用价值的本质?商品学如何研究商品使用价值?8为什么说商品使用价值是相对的、动态的、发展的?商品使用价值的实现,要经历一个过程,即由潜在的使用价值向现实的使用价值转换的过程,我们把该过程称为商品使用价值的动态系统。
.第一章第一节1、商品学已有两百余年,属于历史范畴。
2、陆羽公元780年《茶经》最早的商品学专著。
3、9-10世纪阿里。
阿德。
迪米斯基《商业之美》现存最早的商业著作。
4、18世纪德国人约翰.贝克曼首先开设课程,出版《商品学导论》,被西方称为创始人。
5、西欧,“经济学体系”的商品学。
“经济商品学”,前苏联、东欧“自然技术科学”,美国、日本、意大利“经营商品学”6、1976年10月8日奥地利的萨尔斯堡成立“国际商品学会”德文缩写“IGWT”,会刊《商品论坛-科学与实践》,活动中心——维也纳经济大学。
意义:商品学在世界范围内建成了巩固的地位。
第二节1、商品是指用来交换、能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劳动产品。
2、一切商品都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二个因素。
3、使用价值是自然属性,价值是社会属性,使用价值是前提、物质承担者。
价值从属于自然属性并从中派生。
4、生产者占用价值,不占用使用价值;消费者占用使用价值,不占用价值。
5、一切商品都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统一体。
6、商品应包括一切能满足消费者某种需求和利益的有形实体和无形服务。
7、(问答题)商品整体概念是指由商品的实质性、实体性和服务性三方面构成的统一体或系统。
8、核心是效用,关心是品质,竞争是特点,增值是包装,吸引是式样。
9、商品保证、运送、安装、维修属于商品整体概念中的无形产品。
第三节1、商品学是研究商品使用价值以及实现商品使用价值规律的科学。
商品学是一门研究商品使用价值的决定及实现商品使用价值规律的应用技术科学。
2、研究对象:商品的使用价值,出发点:满足消费者对商品的需求,中心:商品质量,线索:商品整体概念,目的:为了认识和掌握商品能够满足各种消费效用以及实现这些效用的规律。
3、人们追求商品的效用从商品的自然有用性(成分、结构、性质等)和社会适应性(时代、流行、民族、地域性)二个方面展开。
4、商品学研究商品的使用价值必须从商品的效用入手。
5、作为商品学研究的使用价值,必须具备以下三点:第一,必须是劳动产品的使用价值;第二,必须对他人有用,是社会的使用价值;第三,必须通过等价交换让渡给他人,从而成为交换价值的物质承担着。
商品学概论第1章商品学的研究对象与内容商品:商品是人类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是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
具有使用价值、供他人消费、用于交换的特征。
商品使用价值:商品使用价值是指商品对于人或社会的正面意义或积极作用,或者说是指商品具有能够满足人或社会合理的正当需要的能力。
第2章商品分类与编码商品分类标志:①基本原则:目的性原则、稳定性原则、唯一性原则、逻辑性原则、包容性原则②常用的商品分类标志:商品用途、原材料、加工工艺、商品的化学成分、商品的产地商品编码:商品编码是指根据一定规则赋予某类或某种商品以相应的商品代码的过程。
商品分类:商品分类是指根据一定的管理目的,为满足商品生产、流通、消费活动的全部或部分需要,将管理范围内的商品集合总体,以所选择的适当的商品基本特征作为分类标志,对商品进行明确区分与体系化的过程。
商品分类的作用:①为政府、行业和企业实施各项管理活动以及实现信息化管理奠定基础。
②有利于商品标准化的实施和少年宫品种来那个标准的制定。
③便于商品经营管理和顾客选购、消费商品。
④有利于开展商品研究和教学工作。
商品分类的主要方法:线分类法、面分类法第3章商品品种商品品种:商品品种是指按某种相同的特征划分的商品群体,或者是指具有某种共同的属性和特征的商品群体。
商品品种结构:商品品种结构是在一定范围的商品集合体中,对于各类商品及每类商品中不同品种的组合状况及其相对数量比例的客观描述。
商品品种合理增长的规律:①必须建立在市场需求的基础上。
②尽量简化商品品种第4章商品质量质量特征:①产品质量特征:使用性能、人体功效学特征、安全性、使用寿命、可信性、环境友好性、审美性、经济性、信息性、可追溯性。
②服务质量特征:功能性、时间性、安全性、舒适性、文明性、经济性。
商品质量:商品质量是指商品的一组固有特性满足明确规定和通常隐含的需求或期望的程度。
影响商品质量的因素:①人的因素:质量意识是决定商品质量的关键因素、坚持开展质量教育。
第一章商品学的研究对象与内容二、单项选择题1.商品是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A.劳动力;B.人类社会生产力;C.工业化;D.农业化2.商品是具有使用价值的 ;A.劳动产品;B.社会产品;C.工业品;D.农产品3.商品是供消费的;A.生产者;B.经营者;C.社会;D.城乡4.从本质上说,消费者购买的不是商品本身,而是它的 ;A.功能/效用;B.附加服务;C.使用价值;D.价值5.商品的使用价值就是商品的 ;A.功能;B.有用性;C.价值性;D.价格6.商品使用价值的大小是由来衡量的;A.消费需要;B.商品属性;C.商品价格;D.商品品种和质量7.商品学是研究的科学;A.商品质量;B.商品品种;C.商品消费;D.商品使用价值及其变化规律8.商品学是一门 ;A.自然科学;B.技术科学;C.社会科学;D.综合性交叉应用学科9.商品学研究的核心内容是 ;A.商品使用价值;B.商品价值;C.品种、质量及其相关问题;D.微观、宏观管理10.商品学起源于 ;A.美国;B.英国;C.意大利;D.德国11.商品学的产生大约在 ;世纪末;世纪末;年前;年前12.商品学产生和发展的前提在于 ;A.第一次工业革命;B.第二次工业革命;C.商品生产的发展,特别是商人的出现;D.商业教育的发展13.国外最早涉及商品学领域的着作是 ;A.完美商人;B.商业之美;C.商品学导论14.商品学的创始人是 ;A.约翰·贝克曼;B.达尔文;C.陆羽;D.李时珍15. 年,我国商业教育中开始把商品学作为一门必修课;;;;三、多项选择题1.某些天然物品,如等,虽然具有使用价值,但因其不是劳动产品,所以不能称为商品;A.空气;B.阳光;C.雨水;D.原始森林2.商品一旦进入市场交换,就要受到的支配;A.价值规律;B.供求规律;C.竞争规律;D.社会规律3.商品流通包括等;A.运输;B.装卸;C.储存;D.销售4.商品的无形附加物有等;A.送货上门;B.售后维修;C.免费调试;D.使用说明书5.下列项目中,可能成为商品学研究内容的是 ;A.商品质量;B.商品标准;C.商品检验;D.商品包装第二章商品分类与编码二、单项选择题1.商品分类是商品学研究的 ;A.前提;B.条件;C.基础;D.本质2.根据选择商品分类标志的唯一性原则,商品分类时,在范围内,只能采用一种分类标志;A.同一层级;B.不同层级;C.所有层级;D.大类和中类3.商品分类标志的选择要能够包括分类的商品;A.少数;B.部分;C.多数;D.全部4.商品分类时主要采用线分类法和面分类法,实践中通常将两种方法 ;A.分别使用;B.组合使用;C.交叉使用5.线分类法属于的分类方法,使用范围最广泛;A.古典;B.传统;C.现代6.根据不同,可将商品分为生活资料商品和生产资料商品;A.用途;B.原材料;C.加工工艺;D.化学成分7.商品分类和商品编码的关系是 ;A.分类在先;B.编码在先;C.不分先后8.商品条码是用来表示商品标识代码的一种条码,可被机器快速识读和处理;A.数字型;B.字母型;C.模块组合型UCC-13代码的结构有个层次;;;UCC-8代码的结构有个层次;A. 1;;UCC-8代码用于印刷面积的商品零售包装;A.较小;B.较大;C.不分大小代码适用于地区;A.东南亚;B.欧洲;C.北美13.厂家条码是由直接印刷到商品包装上的条码;A.供应商;B.生产商;C.销售商14.店内条码是商店对商品自行编制的代码及条码标识;A.长期性;B.季节性;C.临时性15.零售商通过可以随时了解生产商、批发商及运输在途货物的有关信息,以便控制销售活动;A.商品代码;B.商品编码;C.商品条码;D.物流条码三、多项选择题1.在商品的分类实践中,通常以商品的作为分类标志;A.用途;B.原材料;C.加工工艺;D.化学成分2.商品代码依其所用符号不同,可分为等类型;A.数字型;B.字母型;C.数字-字母混合型3.商品标识代码的编制必须遵循原则;A.唯一性;B.稳定性;C.无含义性;D.简明性4.商品条码一般印在上;A.商品;B.商品包装;C.商品标签5.商品条码中的条码符号由等部分构成;A.起始符;B.终止符;C.数据符;D.校验符第三章商品品种二、单项选择题1.在现代经济中,全面的质量概念就包含着对的要求;A.品种;B.数量;C.市场2.商品使用价值是商品满足人们一定需要的的总和;A.消费性;B.有用性;C.实用性3.商品只有通过才能进入消费领域,实现其使用价值;A.生产;B.消费;C.交换4.商品的质量必须与其品种结合起来,才能保证顺利实现;A.价值;B.使用价值;C.经济效益5.商品品种是构成的基础;A.经济效益;B.生产效率;C.劳动生产力6.走道路,是现代企业迈向成功的必由之路;A.数量效益型;B.质量和品种效益型;C.规模效益型7.商品品种结构框架一般是按形排列的;A.灯塔;B.宝塔;C.金字塔8.商品品种是消费者对的要求,是商品结构状况的反映;A.商品广度;B.商品美誉度;C.商品知名度9.商品品种的多样性不是随意的,它必须以人们的为基础;A.生活水平;B.兴趣爱好;C.消费需求10. 许多商品都有其 ,从增长到兴旺乃至萎缩,最后退出市场;A.生产周期;B.销售周期;C.生命周期11.为了适应市场需要,会有一些不断涌现出来而形成商品品种的新陈代谢规律;A.新技术;B.新工艺;C.新品种12.商品品种新陈代谢规律意味着就要被淘汰;A.老商品;B.没有需求的商品;C.高价商品13.加速商品品种的 ,符合一般的经济规律;A.研究开发;B.更新换代;C.技术改造14.生产的不合理,势必会造成商品滞销和积压,从而使生产效益下降;A.商品品种;B.商品数量;C.商品质量15.商品品种的 ,是改进和提高商品质量的重要前提;A.数量增加;B.有效更新;C.不断完善三、多项选择题1.高质量的商品必须 ,并且最大限度地满足人们全面发展的需要;A.对路;B.适销;C.价廉2.商品品种结构的决策要考虑到等因素;A.市场引力;B.企业实力;C.消费能力3.商品品种结构必须与人们的及其变化相适应;A.生活习惯;B.实际需要;C.消费结构4.科学合理地简化商品品种,有利于 ;A.控制生产;B.提高产量;C.降低成本;D.节约能源5.质量、品种、效益三者之间 ,体现有机的内在联系;A.互相依赖;B.互相制约;C.互相共存第四章商品质量二、单项选择题1.商品质量是商品学研究的 ;A.中心内容;B.主要内容;C.突出内容2.商品要想能够符合规定和隐含要求,通常要靠若干个才能达成;A.计量数据;B.质量特性;C.技术标准3.在商品质量评价和管理过程中,要尽量选择对质量有的特性;A.相关作用;B.决定作用;C.影响作用4.商品标准中所反映的质量特性,大多数是 ;A.真实质量特性;B.代用质量特性;C.附加质量特性5. 是进入市场的通行证;A.花色;B.品种;C.质量6. 是指商品为满足一定的用途所必须具备的各种性能;A.有用性;B.使用性;C.应用性7. 是指商品在储存、流通和使用过程中保证人身安全和健康不受伤害的能力;A.安全性;B.卫生性;C.安全卫生性8. 是指商品在规定条件下和规定时间内,完成规定功能的能力;A.可用性;B.可靠性;C.稳定性9. 是指商品在发生故障后,能被迅速修好并恢复其功能的能力;A.可用性;B.完好性;C.可维修性10. 质量是优质与低成本的统一;A.最适;B.最佳;C.可靠11. 是商品开发设计的基础;A.市场调研;B.商品信息;C.技术培训12.在不影响商品质量的前提下,选用时还应考虑资源的合理使用和综合利用;A.原料;B.工艺;C.设备13.在质量形成和实现过程中,每一个环节的 ,对于下一个环节又是事前的控制;A.把关;B.检验;C.改进14.使用过的商品及其包装物作为废弃物对环境的影响,应纳入到中;A.商品质量指标体系;B.经济技术指标体系;C.环境综合指标体系15.在影响商品质量的各种因素中, 是决定性因素;A.环境条件;B.工艺技术;C.原材料;D.人的作用三、多项选择题1.质量概念的产生和演变,取决于的发展程度;A.技术;B.经济;C.社会;D.管理2.人们对商品质量的认识和理解,是随着而变化的;A.生产环境;B.社会生产;C.经济发展;D.技术进步3.商品质量往往综合反映出一个国家水平的整体实力;A.经济;B.科技;C.教育;D.管理4. 是构成商品的原始物质;A.包装物;B.原材料;C.零部件;D.半成品5.质量检验的好坏主要取决于的质量;A.检测方法;B.检测量具;C.检测仪器;D.检测环境第六章商品标准二、单选题1、标准是一定范围内共同使用和重复使用的一种文件;A、强制性B、技术性C、规范性D、逻辑性2、我国强制性国家标准代号为A、GBB、GB /TC、DBD、ISO3、GB/T3856-2007是代号;A、推荐性国家标准B、推荐性行业标准C、企业标准D、地方标准4、对已有产品国家标准的企业,鼓励制定国家标准的企业标准;A、参照B、等同C、低于D、高于5.按标准的约束性,国际标准是 ;A.管理标准B.推荐性标准C.文件标准D.强制性标准6.国际贸易中,一些难以用文字表达商品质量的产品,如土特产、某些工艺品,常常使用作为交货和验收的依据;A.技术标准B.文件标准C.实物标准D.强制性标准7、按 ,商品标准可分为文件标准和实物标准A、标准化对象的内容B、标准的表达形式C、标准的约束性D、标准的适用范围8、在下列选项中, 是商品标准的中心内容A、确定商品分类B、规定商品的技术要求C、说明标准所使用的对象D、规定抽样办法和试验方法9、对同一类产品中的一组产品同时进行标准化的一种形式是 ;A、简化B、统一化C、系列化D、通用化10、在国际贸易中与标准化和认证有关的贸易壁垒是 ;A、关税壁垒B、贸易技术壁垒C、贸易经济壁垒D、类关税壁垒11、在商品标准化的形式中,简化是指在一定范围内缩减商品的A、数量B、比例C、层次D、类型数目12、在标准化的形式中,通用化要以为前提A、互换性B、组合型C、模数化D、一致性13、在标准化得形式中,统一化的实质是使商品的形式、功效或其他技术特征具有A、整体性B、一致性C、互换性D、组合性14、在下列选项中,是国际标准通常采用的标准代号A、ISOB、IECC、END、BSE、ANSI三、多选题1、根据标准化法,我国标准划分为等几个级别A、国家标准B、部准标准C、行业标准D、地方标准E、企业标准2、按照标准的适用范围,商品标准可划分为A、文件标准B、实物标准C、技术标准D、生产型标准E、贸易型标准3、在商品标准化的形式中,系列化是使某一类商品系统的的标准化形式A、结构统一B、结构优化C、结构互换D、结构精炼E功能最佳4、地方标准是指在没有的情况下,需要在某一地区内统一制定和使用的标准;A、国际标准B、国家标准C、部标标准D、行业标准E、企业标准5、在下列选项中, 属于传统的非关税贸易壁垒;A、进口配额制B、反补贴C、进口许可证制D、技术壁垒E、反倾销6、地方标准的范围主要包括A、工业产品安全卫生要求B、有地方特色的产品标准C、农业标准D、工业产品标准第八章商品检验一、单选题1、商品的检验是商品检验的中心内容;A重量 B数量 C质量 D含量有效成分2、第二方检验又称检验;A自检 B卖方 C验收 D法定3、需要进行全数检验的商品是 .A牛奶 B电缆 C电器漏电性 D服装4、检验西瓜是否成熟,常用的检验法是 ;A嗅觉法 B味觉法 C听觉法 D光照法5、检验白酒的方法第一步是用检验法A视觉 B嗅觉 C味觉 D触觉6、商品品级划分时质量分数越高,质量等级越低的商品是 ;A食品 B纺织品 C日用工业品 D家电尤其适用于批量较大且质量也可能波动较大的商品批;A简单随机抽样 B系统随机抽样C分层随机抽样 D分组随机抽样8、在多次抽样检验方法中,对抽样样本大小的要求是A逐步递增 B逐步递减 C每次相同 D没有规律性9、采用百分计分法对茶叶进行评级时,评得下列四种茶叶的分数如下,由此可见茶叶的等级最高A95 B85 C75 D6510、采用限定计分法对棉织布进行评级时,评得下列四种棉织布的分数如下,由此可见织布的等级最高A61 B21 C11 D6二、多选题1、在味觉检验中,基本味觉有A甜 B酸 C苦 D辣 E咸2、在下列检验方法中,属于物理检验法的有A热学检验法 B生理学检验法 C光学检验法D仪器分析法 E力学检验法3、进出口商品检验工作程序的主要环节有A受理报验 B抽样制样 C检验鉴定D判定处理 E签证放行4、商品检验的方法主要有ABCDA感官检验 B化学检验 C物理检验D微生物检验 E视觉检验第九章商品包装三、单选题1、因其成本低无污染可回收而备受青睐;A、纸质材料B、PE材料C、金属材料D、木材原料2、商品包装的容纳功能所起的作用主要是 ;A、保护商品B、形成商品C、促销商品D、消费商品3、由于包装具有传达信息的功能,使得包装具有 ;A、保护功能B、容纳功能C、便利功能D、促销功能4、真空包装和充气包装是商品销售包装的 ;A、材料要素B、造型要素C、技术要素D、装潢要素5、下列包装中,不适合作食品包装的是A、PEB、PVCC、PSD、PVDC6、标志图“”属于标志;A、收发货B、储运图示C、危险货物D、集合7、根据我国商标法的规定,商标局应依法驳回的商标注册申请的有A“幸福”牌奶糖 B“红葡萄”牌葡萄酒C“连环”牌乒乓球 D“飞马”牌电筒8、收发货标志是商品运输过程中识别货物的标志,在下列收发货标志中,除必须具备外,其他各项可以合理选用;A、FHB、FLC、GHD、PGE、YH9、在下列选项中, 与包装的各种功能密切相关,特别是与保护功能关系密切;A包装技术 B包装材料 C记号商标 D组合商标 E立体商标10、下列包装中, 适用于果蔬的包装;A真空包装 B充气包装 C无菌包装 D硅窗气调包装四、多选:1、下列属于商品包装特点的有A、技术性 B形态性 C层次性 D艺术性 E层次性2、下列包装材料中具有无毒无味特点的有A、PEB、PVCC、PSD、PAE、PP3、下列包装材料中, 是属于可再生的,起到了节约资源的作用;A、纸板B、钙塑材料C、玻璃D、金属材料E、天然材料4、商品运输包装的主要功能有A保护功能 B容纳功能 C便利功能 D美化功能 E促销功能5、过分包装的表现形式有A材料过当 B体积过大 C分量过轻 D装潢过奢 E成本过低6、商标按其结构可以划分为A文字商标 B图形商标 C记号商标 D组合商标 E立体商标7、根据我国商标法的规定,在下列选项中为禁用标志,不得用于商标;A所有商品的通用名称和图形B有损社会道德风尚的标志C直接标志商品质量的文字图形D带有民族歧视性的标志E直接表示商品功能、用途的文字图形8、在下列关于“商标”的说法中,正确的有A商标的使用者是商品的生产者和经营者B商标的标志物是商品或服务C商标反映了企业的信誉和商品质量信誉D商标的使用目的是为了区别不同的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E商标经企业使用后,禁止他人使用,并受到法律保护第十章商品储运的质量管理一.单项选择每题1分,共15分1. 是细菌作用于食品中的蛋白质而发生的分解反应;A.腐败B.霉腐C.发酵D.霉变2.仓库按照使用性能分类,可分为营业型仓库和 ;A.流通型仓库B.普通仓库C.自用型仓库D.露天仓库3. 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尤其是其单元化的装载系统,有效地缩短了商品装卸时间;A.客货混载机B.客运飞机C.直升机D.专用货物运输机4.管道运输的缺点是 ;A.不占用或较少占用地面位置B.维修成本低C.不适合固态商品的运输D.运输效率和设备运转效率高5.商品储存形成的原因在于A.商品流通与商品消费的不一致或背离B.商品采购与商品消费的不一致或背离C.商品销售与商品生产的不一致或背离D.商品生产与商品消费的不一致或背离6.与液态商品的挥发速度无关的是A.气温高低B.空气流速C.沸点D.化学特性7.航空运输的优点 ;A.费用高B.速度快C.质量受限制D.物流中心离或仓库不能离机场太远8.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挥发B.熔化C.水解.分解D.粘结9.属于物理变化的是A.氧化B.腐蚀C.老化D.发软10.当低温时,成熟和自溶A.缓慢B.加快C.不变D.以上答案均不对11.不是辐射防霉腐的是A.剂量辐照B.大量辐照C.中量辐照D.混合型量辐照12. 是利用害虫的天敌和人工合成的昆虫激素类似物来控制和消灭害虫的一种方法A.生物杀虫法B.低温杀虫法C.高温杀虫法D.微波杀虫法13.霉腐微生物中,细菌.酵母菌属于A.高湿性微生物B.低湿性微生物C.中湿性微生物D.日照性微生物14.出库管理要贯彻的原则A.后进先出.易变后出B.先进先出.易变后出C.先进先出.易变先出D.后进先出.易变先出15.自溶作用是的前奏乐;A.氨基酸作用B.肉腐坏作用C.蛋白腐坏作用D.酶腐坏作用二.多项选择每题2分,共10分1.常用的气相防锈的形式有A.气相防锈纸防锈B.粉末法气相防锈C.热熔型可剥性塑料D.溶液法气相防锈E.溶剂法气相防锈2.控制储运中引起老化的因素有A.妥善包装B.控制温度C.油封D.挥发E.合理堆码3.运输商品质量要遵循的基本准则是A.及时B.准确C.安全D.经济E.可靠4.商品入库验收的要求有A.校对凭证.清点检查B.商品包装验收C.商品质量验收D.及时办理交接.入库手续,建立存储商品档案E.定位和编码5.商品运输方式有A.铁路运输B.公路运输C.航空运输D.水路运输E.管道运输。
商品学概论•第一章绪论•第二章商品分类与编码•第三章商品品种•第四章商品质量•第五章商品质量管理•第六章商品标准与标准化•第七章质量认证与质量监督•第八章质量检验•第九章商品包装•第十章商品的储运与养护教学目的:(1)了解商品学研究的理论与现状(2)掌握商品学研究的基本理论知识与运作原理(3)在理论知识方面,能将商品学的基本理论应用于商品学实践(4)在实际能力方面,通过案例剖析,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第一章绪论第一节商品及其本质一、商品的定义与特征1、商品的定义商品是指用来交换,并能满足人们和社会某种消费需要的劳动产品。
2、商品的特征①商品是具有使用价值的劳动产品②商品能满足别人和社会的消费需要③商品必须用于交换二、现代的商品概念1、商品体:由多种不同层次要素构成的有机整体,使商品使用价值形成的客观物质基础。
2、有形附加物:商品的有形附加物主要是为满足商品流通需要、消费需要以及环境保护需要所附加的。
包括:商品包装与标识、商品名称、商标与注册标记、专利标记、质量和安全标志、环境标志等。
3、无形附加物:人们购买有形商品是所获得的各种附加服务和附加利益。
如提供信贷、送货上门或售后维修服务、质量保证措施、免费安装调试服务等第二节商品的使用价值一、使用价值的本质物的有用性——即是指物的属性与人的需要的吻合程度。
二、商品使用价值1、商品使用价值的概念●商品使用价值是商品对于其使用者的意义、作用或效用。
●广义的商品使用价值,包括商品的交换使用价值,商品的消费使用价值●狭义的商品使用价值概念仅指商品的消费使用价值●“商”与“品”的统一2、商品使用价值的结构系统(1)静态系统由不同种类、不同层次的使用价值构成的:●从满足需要的性质来看,包括商品的物质使用价值和精神使用价值●从主体的社会层次来看,包括商品的个人和社会使用价值●从客体的层次来看,包括商品的个体使用价值和群体使用价值●从主客体发生作用的地位来看,包括商品的主要使用价值和次要使用价值,●从主客体发生作用的性质来看,包括商品的正的使用价值和负的使用价值●从实现的客观依据来看,包括商品的现实(实际)使用价值和潜在(名义)使用价值(2)动态系统由潜在的使用价值向现实的使用价值转化的过程;交换过程消费过程;三个基本要素:需求、商品、使用价值第三节商品学的产生与发展一、商品学的产生伴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而产生:德国:贝克曼 1780年《商品学导论》中国:陆羽唐朝《茶经》二、商品学的发展国际:德国——欧洲、美洲、亚洲国内:1902年引进商品学课程技术论与经济论商品学在20世纪80年代相交融为现代商品学第四节商品学的研究对象、内容与任务一、商品学的研究对象研究对象:商品使用价值及其变化规律。
商品学概论●绪论●商品质量和商品质量管理●商品标准与标准化●商品分类与编码●商品大类概述●商品检验●商品包装●商品运输储存和养护●商品、资源与环境●商品信息与商品预测第一章绪论商品学的产生与发展、商品学研究的对象与内容、商品学研究的任务和方法第一节商品学的产生与发展一、商品学理论的产生与发展1、萌芽期《商业之美》(1175年)《生药学》(1553年)《商业大全》(1675年)2、创立期18世纪,德国,约翰·贝克曼,《商品学导论》3、发展期➢自然科学商品学(贝克曼)➢社会科学商品学(索费特)➢现代商品学二、商品学理论在我国的发展●商品知识汇集《禽经》《竹谱》《本草纲目》主要内容:释名、集解、修治、气味、主治、发明、正误、附方《茶经》源、具、造、器、煮、饮、事、出、略、图。
二、商品学理论在我国的发展●1902年废除科举之后●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后➢1976年国际商品学会(IGWT)成立➢1992年中国人民大学商品学系加入国际商品学会➢1995年中国商品学会(CSCS)成立,并在北京成功举办第十届国际商品学学术讨论会➢2004年在北京举办第十四届国际商品学学术会议第二节商品学研究的对象与内容一、商品及其本质商品产生在社会生产发展的一定历史阶段,它是为了交换或出卖而生产的劳动产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二重性的统一体。
1、商品的特征●商品能满足人和社会的需要。
●商品是具有使用价值的劳动产品。
●商品不是供生产者自己消费,而是供他人和社会消费的劳动产品。
●商品必须通过交换,使其使用价值和价值得以实现。
2、商品的整体概念(1)核心商品(2)形式商品(3)附加商品二、商品学的研究对象商品学的研究对象是商品的使用价值。
1、商品使用价值的概念是指商品对于其使用者(包括社会)的意义、作用或效用。
它反映了商品属性与人或社会需要之间的满足关系。
2、商品使用价值的特征(1)商品使用价值具有二重性(2)商品的使用价值是社会的使用价值(3)商品的使用价值是相对的、动态的、发展的(4)商品使用价值与商品价值既对立又统一,不能人为将其割裂开来三、商品学的研究内容商品学的研究范围侧重于有形物质商品中的生活资料商品1、商品学研究的中心内容是商品质量2、商品学研究分宏观和微观部分四、商品学的学科性质●学科性质: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相融合的交叉型应用学科●商品学是从自然科学、技术科学与经济管理科学相交叉、相结合的角度,系统地研究商品使用价值的开发、形成、维护、评价和实现过程规律的一门学科。
第一章:商品学的研究对象与内容1.商品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种基本属性,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的统一体2.商品的使用价值是商品学研究的对象3.商品具有不同于一般物品、产品的三个基本特征:商品是具有使用价值的劳动产品商品是供别人消费即社会消费,而不是供生产者或经营者自己消费的劳动产品商品是为交换而生产且必须通过交换到达用户手中的劳动产品4.商品属性可概括为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5.价值的概念价值关系是客观存在的价值都是历史的具体的相对的动态的6.使用价值一般是指物对于人或社会的正面价值7.物的属性与人的需要的吻合程度或一致性程度就决定了物对人的使用价值大小8.商品学是研究商品使用价值及其变化规律的科学9.商品使用价值的特征商品自始至终处于社会中,其使用价值是社会的使用价值商品使用价值具有二重性商品使用价值是相对的动态的发展的商品的使用价值与商品价值既对立又统一不能人为地将其割裂开来10.商品学的研究内容以商品体为基础,商品人环境为系统,商品质量和品种为中心,商品属性不断满足商品交换和消费需要以及其他社会需要为主线11.商品品种和商品质量及其系统的微观,宏观管理是商品学研究的中心内容12.商品学产生于德国第二章商品分类与编码13学会判断分类标志P1414.商品分类的作用为政府行业和企业实施各项管理活动以及实现信息化管理奠定了科学基础有利于商品标准化的实施和商品质量标准的制定便于商品经营管理和顾客选购消费商品有利于开展商品研究和教学工作15.商品分类的基本原则科学性原则系统性原则可延性原则兼容性原则整体最优化原则16.商品分类的方法线分类法:属于传统的分类方法,使用范围最为广泛优点:信息容量大,层次好,逻辑性强,符合传统应用的习惯缺点:结构弹性差,分类结构一经确定不易改动面分类法:优点:弹性较大,一个面内的类目改变不会影响其他面;适应性强,可根据需要组成任何面同时也便于计算机处理,易于添加和修改目类缺点:不便于手工处理,不能充分利用其容量,尽管其可组配的复合类目很多但实际可用的复合类目并不多17分类标志选择的基本原则目的性原则稳定性原则唯一性原则逻辑性原则包容性原则18.学会判断商品分类标志的类型P1919.商品代码具有分类标识和便于信息交换的功能。
《商品学概论》形成性作业3第八章商品检验一、单选题1、商品的()检验是商品检验的中心内容。
A重量 B数量 C质量 D含量(有效成分)2、第二方检验又称()检验。
A自检 B卖方 C验收 D法定3、需要进行全数检验的商品是().A牛奶 B电缆 C电器漏电性 D服装4、检验西瓜是否成熟,常用的检验法是()。
A嗅觉法 B味觉法 C听觉法 D光照法5、检验白酒的方法第一步是用()检验法A视觉 B嗅觉 C味觉 D触觉6、商品品级划分时质量分数越高,质量等级越低的商品是()。
A食品 B纺织品 C日用工业品 D家电7、()尤其适用于批量较大且质量也可能波动较大的商品批。
A简单随机抽样 B系统随机抽样C分层随机抽样 D分组随机抽样8、在多次抽样检验方法中,对抽样样本大小的要求是()A逐步递增 B逐步递减 C每次相同 D没有规律性9、采用百分计分法对茶叶进行评级时,评得下列四种茶叶的分数如下,由此可见()茶叶的等级最高A95 B85 C75 D6510、采用限定计分法对棉织布进行评级时,评得下列四种棉织布的分数如下,由此可见()织布的等级最高A61 B21 C11 D6二、多选题1、在味觉检验中,基本味觉有()A甜 B酸 C苦 D辣 E咸2、在下列检验方法中,属于物理检验法的有()A热学检验法 B生理学检验法 C光学检验法D仪器分析法 E力学检验法3、进出口商品检验工作程序的主要环节有()A受理报验 B抽样制样 C检验鉴定D判定处理 E签证放行4、商品检验的方法主要有(ABCD)A感官检验 B化学检验 C物理检验D微生物检验 E视觉检验三、填空1、商品检验依据其检验主体不同,可分为()(第一方检验)、()(第二方检验)和()(第三方检验)。
其中,()具有法律效力。
2、商品质量检验的工作程序为()、()、()、()、()。
3、组成被检批的基本单位称为(),其划分形式有()和()。
4、差别检验法包括()、()、()、二——三点检验、()等方法。
第一章商品学概述1 、解释商品的概念2 、商品的特征有哪些?3 、商品学的主要研究内容有哪些?第二章商品质量与商品标准化1 、解释商品质量的概念2 、商品质量构成的内容是什么?3 、商品质量属性的表现在哪些方面?4 、影响商品质量的因素有哪些?5 、商品质量评价的基本原则是什么?6 、商品质量管理的内容主要包括哪些?7 、产品质量认证是如何分类的?第三章商品品种与商品分类1 、解释商品品种的概念2 、商品品种划分标准有哪些?3 、商品分类的意义表现在哪些方面?4 、商品分类的基本方法有哪些?5 、选择商品分类标志的基本原则是什么?6 、常用的条形码有哪些?第四章商品检验与监督1 、解释商品检验的概念。
2 、商品检验的种类有哪些?3 、商品检验的方法主要有哪些?4 、商品质量监督的重要性体现在哪些方面?5 、商品质量监督的种类有哪些?第五章商品的包装与商标1、商品包装主要功能有哪些?2、按商品流通过程的需要划分商品包装的种类有哪些?3、运输包装技术主要有哪些?4、商品包装标准化的内容主要有哪些?5、商标管理的基本原则是什么?6、包装推行标准化的原因有哪些?7、包装标志的要求是什么?精选文库8、商标及其特征是什么?9、商标的作用有哪些?10、按商标结构组成划分时,商标的分类有哪些?11、商标管理的基本原则有哪些?精选文库第六章工业原材料类商品(茶叶钢及钢材)1、钢常用的分类方法有哪些?2、什么是钢的组织结构?3、钢的化学成分主要有哪些?精选文库4、简述钢的热处理及其分类。
5、钢的基本性能主要有哪些?茶叶习题:1.茶叶的主要成分有哪些?2.解释茶叶的陈化性3.如何按制造方法对茶叶进行分类?4.简要说明绿茶的初制过程?5.茶叶外形审评与内质审评的内容有哪些?第七章农产品商品(饮料酒)1、说明酿造酒及其特点。
2、简述酿酒基本原理。
3、白酒的原料主要有哪些?4、简述酒的分类5、白酒的质量鉴定的主要指标有哪些?6、啤酒的原料有哪些?7、啤酒的分类有哪些?精选文库8、啤酒的的质量鉴定的主要指标有哪些?第八章电子电器商品1.如何正确鉴别电子电器商品?2.家用电器是如何分类的?3.电声器具的质量鉴别主要包括哪些内容?4.彩色电视机的质量鉴别主要包括哪些内容?5.手机的质量鉴别主要包括哪些内容?《商品学概论》模拟试题1一、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20分)1. 广义的商品质量:2. 商品分类:3. 商品标准化:4. 微观检验:5. 联合商标:二、填空题:(每题1.5分,共15分)1. 商品标准按性质可分为技术标准、管理标准、_______三种。
第一章商品学概述1 、解释商品的概念2 、商品的特征有哪些—3 、商品学的主要研究内容有哪些【第二章商品质量与商品标准化1 、解释商品质量的概念|2 、商品质量构成的内容是什么3 、商品质量属性的表现在哪些方面@4 、影响商品质量的因素有哪些5 、商品质量评价的基本原则是什么(6 、商品质量管理的内容主要包括哪些—7 、产品质量认证是如何分类的~第三章商品品种与商品分类1 、解释商品品种的概念/2 、商品品种划分标准有哪些*3 、商品分类的意义表现在哪些方面4 、商品分类的基本方法有哪些。
5 、选择商品分类标志的基本原则是什么'6 、常用的条形码有哪些第四章商品检验与监督1 、解释商品检验的概念。
、2 、商品检验的种类有哪些3 、商品检验的方法主要有哪些{4 、商品质量监督的重要性体现在哪些方面'5 、商品质量监督的种类有哪些第五章商品的包装与商标1、商品包装主要功能有哪些\2、按商品流通过程的需要划分商品包装的种类有哪些3、运输包装技术主要有哪些'4、商品包装标准化的内容主要有哪些5、:6、商标管理的基本原则是什么7、包装推行标准化的原因有哪些,8、包装标志的要求是什么9、商标及其特征是什么'10、商标的作用有哪些11、按商标结构组成划分时,商标的分类有哪些.12、商标管理的基本原则有哪些…第六章工业原材料类商品(茶叶钢及钢材)1、钢常用的分类方法有哪些2、什么是钢的组织结构[3、钢的化学成分主要有哪些4、简述钢的热处理及其分类。
·5、钢的基本性能主要有哪些、茶叶习题:1.茶叶的主要成分有哪些2.解释茶叶的陈化性;3.如何按制造方法对茶叶进行分类)4.简要说明绿茶的初制过程【5.茶叶外形审评与内质审评的内容有哪些】第七章农产品商品(饮料酒)1、说明酿造酒及其特点。
2、简述酿酒基本原理。
3、白酒的原料主要有哪些~4、简述酒的分类|5、白酒的质量鉴定的主要指标有哪些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