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地理一轮复习考点微专题考点11 两极地区(考点专练)
- 格式:docx
- 大小:379.63 KB
- 文档页数:12
1. 关于两极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A.气候非常寒冷,至今没有常住人口B.我国在两极地区均建有科学考察站C.多冰雪,降水丰富D.南极地区矿产资源丰富,北极地区矿产资源贫乏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了两极地区的基本情况,根据四个选项的描写,只有答案A是正确的。
题干评注:两极地区的有关知识问题评注:两极地区纬度高,太阳斜射,所得的太阳光热少,气温低,大部分地区冰雪终年不化,所以形成厚厚的冰雪,覆盖着陆地和大洋。
2. 通过经线最多的大洋是()A.太平洋B.大西洋C.印度洋D.北冰洋答案:D解析:北冰洋位于亚洲、欧洲和北美洲之间,地球最北端,且面积最小、最浅的大洋。
题干评注:两极地区的有关知识问题评注:两极地区纬度高,太阳斜射,所得的太阳光热少,气温低,大部分地区冰雪终年不化,所以形成厚厚的冰雪,覆盖着陆地和大洋。
3. 纬度最高的大洲是()A.亚洲B.南美洲C.南极洲D.大洋洲答案:C解析:南极洲是人类最后到达的大陆,也叫“第七大陆”。
位于地球最南端,土地几乎都在南极圈内,四周濒太平洋、印度洋和大西洋。
是世界上地理纬度最高的一个洲,同时也是跨经度最多的一个大洲。
总面积约1400万平方千米,约占世界陆地总面积的9.4%,位于七大洲面积的第五位。
题干评注:两极地区的有关知识问题评注:南极洲是人类最后到达的大陆,也叫“第七大陆”。
位于地球最南端,土地几乎都在南极圈内,四周濒太平洋、印度洋和大西洋。
4. 两极地区共有的自然地理特征是()A.以陆地为主B.冰雪覆盖C. 纬度较低D. 气候类型多样答案:B解析:在终年冰封的高山或两极地区,多年的积雪经重力或冰河之间的压力,沿斜坡向下滑形成冰川。
题干评注:两极地区的有关知识问题评注:两极地区纬度高,太阳斜射,所得的太阳光热少,气温低,大部分地区冰雪终年不化,所以形成厚厚的冰雪,覆盖着陆地和大洋。
5. 素有“冰雪高原”之称的大洲是()A.南极洲B.非洲C.亚洲D.北美洲答案:A解析:冰雪高原是指南极,南极是世界上最冷的地方。
【地理考点】中考总复习——考点13《两极地区》一、南极地区1.自然环境(1)位置:在南极圈以内,临大西洋、印度洋、太平洋。
(2)范围:南极大陆以及周围的海洋。
(3)地形:以高原为主,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大洲,有“冰雪高原”之称。
(4)气候①特征:严寒(酷寒)、干燥、烈风(大风)。
②形成原因a.纬度高,接受太阳辐射少;冰层反射强烈;西风漂流和中纬西风带阻碍了南极地区与低纬地区的热量交换;地势高,所以气温低。
b.酷寒使南极大陆形成了强大的高压中心,常年在高压控制下,降水稀少。
c.南极大陆上气温低,极地冷高压气压高,与位于海洋上的副极地低压带之间,气压差异突出,所以南极地区风力极大。
(5)自然资源固体淡水资源;石油、天然气等能源资源;煤、铁等矿产资源丰富;生物资源有企鹅、鲸等。
2.科考宝地原始自然环境,科研价值高,我国在南极地区建立的科考站有长城站、中山站、昆仑站和泰山站。
每年11月到次年3月是科考的最佳时期。
二、北极地区1.自然环境(1)位置:北极圈以北广大区域。
(2)范围:北冰洋的大部分,以及沿岸的北美洲、欧洲、亚洲的陆地和岛屿(如格陵兰岛)。
(3)气候:严寒、干燥、没有南极冷(4)自然资源矿产资源有石油、天然气等;生物资源有北极熊、海豹、海狮等。
(4)科考宝地我国在北极地区建立的科考站是黄河站。
每年6月到8月是科考的最佳时期。
三、极地地区的环境保护1.极地地区的环境问题近年来,由于乱捕滥杀,南极地区的鲸陷入危机之中。
北极地区的北极熊、海豹、海狮、海象等动物,也遭到人们的滥杀。
2.和平利用,保护环境为了保护南极地区的生态环境,和平利用南极,1959年12月,澳大利亚、阿根廷等12个国家签订了《南极条约》。
为了保护南极的资源和生态环境,《南极条约》协商国于1964年、1972年、1980年先后签订了《保护南极动植物议定措施》、《南极海豹保护公约》、《南极生物资源保护公约》。
我国于1983年正式加入《南极条约》。
中考地理专题复习题:大洋洲和南北两极地区一:知识要点梳理考点一:澳大利亚的自然地理特征1、位置:①海陆位置:东临_____洋,西临_____洋;②纬度位置:位于南半球,被_____线穿过。
2、地形:西部高原(60%);中部平原(_______盆地);东部山地(_________岭)。
3、气候:澳大利亚气候呈______状。
面积最大的两种气候_________气候和________气候。
4、河流:_______河5、资源:①原始低等动物: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动物低等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②坐在矿车上的国家重要的出口矿产有:______、______、_______考点二:澳大利亚的人口城市分布与经济1、人口城市分布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最大工业城市和港口:_________,海边建有_________。
首都___________3、澳大利重要的农牧产品有:________和_______,有_____________这称。
澳大利亚适合养羊业的条件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
思考:为什么悉尼放寒假时间与我们相反?考点三:南北极地区(P5859图)1、范围:北极地区是指北极圈以北的地区,包括北冰洋、亚欧大陆和北美大陆的北部及一些岛屿;南极地区包括南极大陆及其沿海岛屿和陆缘冰,还包括南太平洋、南大西洋、南印度洋的一部分。
2、气候特征:极地酷寒、多狂风、降水稀少。
地球上68%的淡水以冰雪的形式储存在两极地区。
思考:为什么南极比北极要冷?(从海陆位置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从海拔高低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南极洲的冰川反射太阳能量。
专题11 极地地区导航-明考情、知考向本专题的主要考察内容是南极、北极的相关知识,如极地的自然环境,南北极特有的自然景观,极地资源的开发与保护等。
根据历年真题,这部分内容主要考察人地协调观与地理实践力,在考试中以选择题为主,综合题考察较少,难度中等。
学生在复习这部分时要注意图文结合,其中南极的科学考察站较为重要。
巡航-记考点、学策略一、极地地区1. 位置和范围。
(1)南极地区主要位于南极圈以南。
包括南极洲及其周边的海域。
(2)北极地区主要位于北极圈以北,包括北冰洋大部分及其周边的亚、欧、北美三洲部分地区。
2. 自然环境。
3.自然资源。
(1)南极地区:南极地区是自然资源的“大仓库”。
地下埋藏着丰富的矿产资源,地上储存着大量的固体淡水资源,海域及沿岸栖息着无数的海洋生物。
(2)北极地区:北极地区资源丰富,有石油、天然气、煤、铁等资源。
4. 极地的科学考察。
(1)南极地区: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原始的自然环境,为科学家们进行地质、冰川、海洋、生物、气象、天文等学科的科学研究,提供了领域广阔的天然实验室。
(2)北极地区:对北极地区大规模的科学考察开始于20世纪50年代末,其规模远远超过南极地区。
5. 我国的科学考察站。
南极地区长城站:1985年建成,是我国第一个南极科学考察站,位于南极圈之外的乔治王岛上,无极昼极夜现象中山站:1989年建成,位于印度洋沿岸,有极昼极夜现象昆仑站:2009年建成,是我国首个南极内陆考察站泰山站:2014年建成,是南极内陆的度夏考察站罗斯海新站:2018年,在恩克斯堡岛正式选址奠基,预计2022年建成北极地区黄河站:2004年建立,是我国第一个北极科学考察站,位于挪威的斯瓦尔巴群岛6.问题与保护措施。
南极地区北极地区问题过度捕杀鲸等极地动物,破坏了南极地区的生物多样性,从而破坏其生态环境滥杀海豹、海狮、海象等动物;开采和加工石油、天然气等资源的活动,导致环境污染;石油泄漏等重大污染事件,破坏了海洋生态环境保护1959年12月,12个国家签订了《南极条约》,我国于1983年正式加入该条约1991年制定了《北极环境保护战略》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2021·山东济南·中考真题)每年,我国科考队员都要赴南极考察。
一、极地地区选择题1.(滨州)关于两极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A. 北极地区指北冰洋海区B. 南极考察的最佳时间是每年7月至9月C. 南极地区年平均降水量小,淡水资源缺乏D. 南极地区比北极地区更加寒冷【答案】D【解析】【分析】A、北极地区包括北冰洋、亚欧大陆和北美大陆的北部及一些岛屿,故叙述错误,不符合题意;B、去南极地区考察的最佳时间是每年的11月至次年的3月,故叙述错误,不符合题意;C、南极地区降水量少,但该地区是世界上淡水资源最丰富的地区,故叙述错误,不符合题意;D、南极地区是陆地且海拔高,北极地区是海洋,南极地区比北极地区气温更低,叙述正确,符合题意。
故选:D【点评】两极地区是指极圈到极点之间的广大地区,北极地区以北冰洋为主,南极地区以南极大陆为主,两个地区在特有生物、气候等方面有不同的特点。
本题考查两极地区的相关知识,比较后即可解答。
2.近几年,远赴南极旅游的人数不断攀升,登上南极大陆可谓是所有游客最为期待的项目。
读南极旅行路线图,完成下面小题。
(1)旅行团从布宜诺斯艾利斯出发至乌斯怀亚再前往长城站,最后沿原路线返回,此次旅程中,游客将()A. 乘飞机到达长城站B. 在南极大陆附近海面上观赏到冰山C. 在乌斯怀亚看到北极熊D. 乘游轮返回布宜诺斯艾利斯(2)相关组织和旅游公司为了不破坏南极当地环境,制定了许多严格规定,旨在对南极游客的行为有所限制。
下列做法不正确的是()A. 游客在登陆的时候必须穿着船上提供的经过消毒的高筒靴B. 人们必须在规定区域内行走,不能单独行动C. 禁止任何人在南极陆地上遗留下任何个人物品D. 游客可以采集少量南极大陆上的岩石带走留作纪念【答案】(1)B(2)D【解析】【分析】(1)由题目可知,旅行团从布宜诺斯艾利斯出发至乌斯怀亚再前往长城站,最后沿原路线返回,此次旅程中,游客将乘轮船到达长城站,沿途可以看出到处漂浮的冰山;北极熊生活在北极地区,在该地区是看不到的;从乌斯杯亚到布宜诺斯艾利斯是乘坐飞机。
专题11 极地地区学案【课标解读】(2022版)●运用地图和相关资料,描述某地区的地理位置,简要归纳自然地理特征。
备考指南知识导图考点梳理【考点01】:独特的自然环境一、极地地区的自然环境南极地区北极地区位置主要位于以南,濒临洋、洋和洋主要位于以北,四周临洲、洲、北美洲范围南极洲及其周边的海域,隔德雷克海峡与南美洲相望北冰洋大部分及其周边的亚、欧、北美三洲部分地区海陆状况以为主以为主地形特征高原为主海洋为主气候特征: (被称为“冰雪高原”“寒极”“白色荒漠”)终年冰雪覆盖,但气候却不像南极那么酷寒,比南极地区降水量大很多自然资源矿产资源、固体淡水资源、海洋生物资源煤、铁、石油、天然气等资源代表动物居民无常住居民因纽特人【易错警示】地球自西向东旋转,在南、北极地区用箭头标注地球自转方向时呈“南顺北逆”。
二、两极地区气候的异同点及形成原因相同点酷寒、干燥二、科学考察的时间(1)北极地区的科考时间:每年月,此时是北半球的夏半年,北极地区气温相对较高,有极昼现象出现,有利于科学考察工作的进行。
(2)南极地区的科考时间:每年月,原因是:中国科考站泰山站采用高架设计,这种设计与当地气候有何关系?高架设计利于大风通过,吹走建筑附近积雪,避免飞雪堆积甚至掩埋。
【要点提示】:黄河无极昼极夜纬度最高7月至9月 11月到次年3月此时是南半球的夏半年,南极地区气温相对较高,有极昼现象出现,有利于科学考察工作的进行。
【考点03】极地的保护和利用1.极地目前的环境问题(1)生物资源遭到破坏:南极周围的鲸遭到乱捕滥杀,北极地区的北极熊、海豹、海狮、海象等也遭到了滥杀。
(2)全球气候变暖,两极冰川开始大面积融化,固体淡水在减少。
(3)南极臭氧层空洞。
2.保护措施(1)南极地区:签订了《南极条约》,规定南极的利用只用于和平目的,禁止一切军事活动和任何核爆炸或处理放射性废弃物等;禁止南极的乱捕滥杀活动。
中国于1983年正式加入《南极条约》。
考点11两极地区1. 世界各国的科考队到南极考察大多选择在11月到第二年的3月进行,因为此时南极A. 正值冬季B. 正处于极夜C. 冰雪已经全部融化D. 是一年中相对温暖的时段【答案】D【解析】【分析】【详解】世界各国的科考队到南极考察大多选择在11月到第二年的3月进行,因为此时南极是一年中相对温暖的时段,白昼时间长,故答案选D。
随着全球变暖和冰川融化,北冰洋沿岸每年有两个月时间可以通航。
下图示意一轮船从诺姆港到摩尔曼斯克港的航线。
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2. 该轮船执行航行任务的时间应选择在( )A. 1~2月B. 4~5月C. 8~9月D. 11~12月3. 北冰洋沿岸通航期间,轮船可能遇到的最大危险来自( )A. 暴风雪B. 冰山C. 严寒D. 巨浪【答案】2. C 3. B【解析】【2题详解】北极地区的暖季是6-9月,所以C项是该轮船执行航行任务的时间,此时北冰洋沿岸气温相对较高,且有极昼现象。
【3题详解】北冰洋沿岸通航期间,轮船可能遇到的最大危险来自冰山,北冰洋是世界上纬度最高、气温最低的海域。
4. 关于两极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A. 北极是地球上最冷的地区B. 两极地区气候严寒的主要原因是冰雪覆盖C. 南极地区被称为“冰雪高原”D. 企鹅是北极代表性的动物【答案】C【解析】【详解】关于两极地区的叙述,南极地区纬度高、海拔高,是地球上最寒冷的地区;两极地区气候严寒的主要原因是纬度高;南极地区因冰雪厚,有“冰雪高原”称号;企鹅是南极地区的代表动物,北极熊是北极地区的代表动物,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两极地区有关知识,要知道两极地区的代表动物及南极比北极更寒冷的原因。
5. 下列为两极地区共同特点的是()A. 都被称为“冰雪大陆”B. 都是面积广阔的海洋C. 都有丰富的自然资源D. 科考的最佳时间都为每年6~8月【答案】C【解析】【详解】两极地区都是大部分位于极圈内,但北极地区以海洋为主,南极地区以陆地为主,所以北极地区有面积广阔的海洋,而南极地区则是气温最低的大陆,覆盖着两千多米厚的冰雪,有“冰雪大陆”的称号;两极地区都有丰富的自然资源;两极地处的季节相反,所以科学考察的时间也不同,北极地区最佳时间是6-8月,而南极地区最佳时间则是气温最高的12月-次年的2月,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两极地区的有关知识。
6. 关于南极洲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南极大陆全部位于南极圈以内B. 是世界上跨经度最广的、纬度最高的大洲C. 发达国家有优先开发利用的特权D. 冰川的融化会导致地球气候变暖【答案】B【解析】【分析】南极地区包括南极大陆及其沿海岛屿和陆缘冰,还包括南太平洋、南大西洋和南印度洋的一部分。
【详解】南极地区包括南极大陆及其沿海岛屿和陆缘冰,还包括南太平洋、南大西洋和南印度洋的一部分,故A错误。
南极洲绝大部分位于南极圈以内,是七大洲中纬度位置最高、跨经度最广的大洲,故B正确。
极地地区是研究地球环境的“天然实验室”。
20世纪50年代以来,各国掀起了极地科学考察的热潮。
世界各国家拥有平等开发利用的权力,故C错误。
地球变暖的一个征兆是南北极地地区永久冰雪的快速消融。
20世纪90年代以来,南极洲冰山脱离南极大陆的速度与日俱增,南极大陆冰盖的体积迅速缩小,故D错误。
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了南极地区的基本概况。
7. 甲图和乙图中的动物分别是哪个地区的代表动物()A. 南极和北极B. .北极和南极C. 澳大利亚和南极D. 北极和俄罗斯【答案】A【解析】【详解】读图可知,甲图中动物是企鹅,主要生活在南极地区,乙图中的动物是北极熊,生活在北极地区。
故根据题意选A。
【点睛】该题考查南极地区和北极地区的代表动物,记住即可。
8. (原创)中国在极地地区建立的第一个科学考察站是()A. 长城站B. 中山站C. 黄河站D. 昆仑站【答案】A【解析】【详解】本题考查我国的科学考察站。
1985年2月14日,我国在南极地区建成了第一个科学考察站──长城站(南极圈外);1989年2月26日,我国在南极地区上建成了中山站(南极圈内);2004年7月28日我国在北极地区建成了黄河站;2009年2月2日,我国在南极地区建成了昆仑站;2014年2月8日我国在南极地区建成了泰山站。
中国第五个南极科考站———罗斯海新站于2018年2月7日正式在难言岛奠基。
下图为我国南极科考站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9. 我国南极科考站中濒临太平洋的是A. 罗斯海新站B. 长城站C. 中山站D. 昆仑站10. 我国在南极建立科学考察站一般选在2月份,原因是A. 有极昼现象,宜于科学考察B. 有极夜现象,利于星空观测C. 此时正值南极的暖季,降水丰富D. 此时正值南极的冬季,风力较小【答案】9. A 10. A【解析】【9题详解】图中未标记出海洋位置,可以通过经线位置来判断,在所有的特殊经线中,180度经线穿过了太平洋,0度经线穿过的是大西洋,可以看出罗斯海新站是濒临太平洋,故选A。
【10题详解】我国在南极建立科学考察站一般选在2月份,原因是此季节是南半球的暖季,南极地区有极昼现象,气温较高,适宜科学考察,故选A。
南极大陆有四个点因其突出特征被分别冠以极点、寒点、磁点和高点。
读“南极大陆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1. 图中①、②、③分别位于为()A. 大西洋、太平洋、印度洋B. 印度洋、太平洋、大西洋C. 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D. 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12. 2019年1月18日,中国极地固定翼飞机“雪鹰601”成功降落在位于“高点”附近的昆仑站机场。
飞机降落时可能遇到()A. 极昼、强日照B. 酷寒、烈风C. 缺氧、暴雨D. 极夜、沙尘暴13. 多国在南极地区建立科学考察站的主要目的()A. 体验南极地区酷寒的气候特点B. 开发世界独特的旅游观光资源C. 开发南极地区丰富的淡水资源D. 开展对特殊自然地理环境的研究【答案】11. A 12. A 13. D【解析】【11题详解】读图可知,图中的海洋:①是大西洋;②是太平洋;③是印度洋;故答案选A。
【12题详解】2019年1月18日,太阳直射南回归线附近,是北半球的冬季,对于南极地区来说,正好是夏季;昆仑站的纬度位置是80°25′S,纬度较高,处于南极圈内,有极昼现象,日照时间最长、最强,故答案选A。
【13题详解】根据所学的知识可知,我国对极地地区进行考察的目的有对环境进行监测、寻找未来的资源储备、探索新的海上通道;南极洲是地球上最后一个被发现,唯一没有人定居的大陆,拥有丰富的矿产资源,因冰雪覆盖,气候寒冷,被誉为世界上的“寒极”,近年来,许多国家都设立了众多的科学考察站,作为科研基地和平利用;故答案选D。
14. 南极地区的代表动物是()A. 北极熊B. 企鹅C. 海牛D. 大熊猫【答案】B【解析】【详解】随着人类日益广泛地进入两极地区,那里原有的安宁环境被无情地破坏了,大批极地野生动物遭到残酷的猎杀。
如今,人类已经懂得极地野生动物对于生态环境的重要性,并制定出一系列保护法规。
北极熊、海象、海豹、企鹅、鲸等,都被列为保护动物。
企鹅是一种不会飞的游禽,是南极洲的代表动物,被称为南极的主人。
企鹅长有很厚的皮下脂肪层和密实的羽绒,具备高强的御寒本领,故选B。
下图是我国建于南极大陆的泰山科考站图。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5. 下列有关南极地区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 南极地区最常见的动物是大象B. 南极地区降水极少,淡水资源匮乏C. 南极素有“白色荒漠”和“风库”之称D. 南极无人类常住,科考时可以随意扔垃圾16. 建筑物的特点大都是为了更好的适应所处地区的地理环境。
推测图6泰山站架空的房屋设计主要目的是A. 利于防洪水冲击B. 通风防暴雪堆堵C. 便于天文观测D. 防紫外线辐射【答案】15. C 16. B【解析】【15题详解】南极地区冰层厚,是世界上淡水资源最丰富的地区,素有“冰雪高原”之称;该地区的气候具有酷寒、烈风,干燥的特征,大风日数多且风力强劲,所以有“风库”之称;南极大陆降水稀少,冰雪遍布,被称为“白色荒漠”;故选C。
【16题详解】南极内陆冬季经常刮起8至10级大风,主体建筑架空离地,可减少风阻,避免在迎风的一面出现飞雪堆积甚至掩埋,故选B。
17. 假如要建造一座四面都朝北的房子,位置应选在()A. 赤道B. 极圈C. 北极点D. 南极点【答案】D【解析】【详解】北极是地球的最北端,在北极点上判定方向,其四周都是南方;南极是地球的最南端,在南极点上判定方向,其四周都是北方。
南极是地球的最南端,在南极点上判定方向,其四周都是北方。
因此有一位建筑设计师,想要建设一所房子,房子四面的窗户都朝北,这样的房子应该建在南极点上。
故选项D符合题意。
【点睛】本题考查经纬度定向。
18. 比较南极地区和北极地区,说法合理的是()A. 南极地区更冷干,科学考察站更多B. 都有企鹅、海豹、蓝鯨C. 今天南极科学家可能遇到极昼现象D. 南北两极地区不存在环境污染【答案】A【解析】【详解】北极地区指北极圈以北的区域,包括北冰洋、亚欧大陆和北美大陆的北部及一些岛屿。
北极圈以内的陆地面积约800万平方千米,北冰洋面积约1310万平方千米。
南极地区包括南极大陆及其沿海岛屿和陆缘冰,还包括南太平洋、南印度洋、南大西洋的一部分。
南极大陆孤独地位于地球的最南端,南极大陆95%以上的面积为厚度极高的冰雪所覆盖,素有“白色大陆”之称。
南极地区比北极地区更冷干,科学考察站更多,故A正确;企鹅是南极地区的代表动物,故B错误;今天是6月30日,此时南极地区有极夜现象,故C错误;南北极地区都有环境污染的现象,故D错误。
故选A。
【点睛】本题考查两极地区的自然地理环境、极地科考。
19. 我国在北极地区建立的科学考察站是()A. 黄河站B. 长城站C. 中山站D. 昆仑站【答案】A【解析】【分析】根据中国的极地科学考察站,在南极有长城站、中山站和昆仑站等;在北极有黄河站,进行分析解答。
【详解】中国的极地科学考察站,在南极有长城站、中山站和昆仑站等;在北极有黄河站。
2004年中国在挪威的斯瓦尔巴群岛上建立了第一个北极科考站---黄河站。
故选A。
【点睛】考查极地地区科考站的分布。
20. 下列是芳芳学习区域地理后整理的知识记忆卡,其中有误的是( )A. B.C. D.【答案】D【解析】【详解】日本是一个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北部的东亚岛国。
日本位于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的交界处,地壳活跃,多火山地震。
日本是一个岛国,国土面积狭小,矿产资源贫乏,但是依靠便利的海运,经济发达。
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东南亚、南极、日本、澳大利亚的自然与社会经济状况。
21. 酷寒、烈风,神秘的南极,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