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单电路
- 格式:doc
- 大小:171.00 KB
- 文档页数:27
第十一章简单电路知识点一、认识电路1、电源:提供电能的装置,将其他形式的能转化为电能。
⑴干电池:干电池是日常生活中使用最多的直流电源,有1号、2号、5号、7号等。
⑵蓄电池:蓄电池也是电池中的一种,应用于汽车、摩托车、通讯等。
⑶纽扣电池:电脑、手表、石英钟等。
⑷锂电池:手机以上都是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⑸太阳能电池:广泛应用光能转化为电能。
2、电路⑴电路的组成:电路是由电源、用电器、开关和导线四部分组成,缺少或不完整都会影响电路的正常工。
⑵电路各部分的作用①电源:提供电能的装置,它保证电路中有持续电流,工作时将其他形式的能转化为电能。
②用电器:用电来工作的设备,工作时将电能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
③开关:用来接通或断开电路,起控制电路的作用。
(闭合或断开)④导线:导线将电源、用电器、开关连接起来。
⑶电路的三种状态①通路:正常连接的电路,即用电器能够工作的电路.通路特征:电路中有电流,用电器正常工作。
②断路(开路):断开的电路。
断路特征:电路中无电流,用电器不工作.原因有开关没闭合,接线处松动,导线断了,用电器损坏等③短路:不经过用电器而直接跟电源的两极相连的电路(用电器和导线并联,用电器被短路也就是不工作了)短路特征:用电器不工作,电路有很大电流,会损坏电源甚至烧坏导线的绝缘皮,引起火灾。
⑷电路故障的判断根据现象判断故障在哪里,在确定故障原因(短路、短路)3、电路图①电路图:用规定的符号表示电路连接情况的图叫做电路图。
②记住常见电学元件符号(电源、单刀单置/双置、交叉导线/连接、电动机、伏特表、安培表、电铃、电阻、互动变阻器等)③电路图要规范,画成矩形。
元件不能放在拐角处。
注意开关的状态。
④双控电路图、楼道感应灯电路图。
4、实物图与电路图互相转化⑴根据实物图画电路图看实物画电路图,关键是在看图,实物图实际上只有两种电路,一种串联,另一种是并联。
①串联电路非常容易识别,先找电源正极,沿电流方向顺序前进直到电源负极为止,明确每个元件的位置,然后作图。
1、最基本的电路是由电源、开关、导线、用电器等部分构成。
2、用电器:像灯泡这样利用电能工作,把电能转变为其余形式的能的装置叫做用电器。
如:电灯,电视机,电动机,电铃等。
3、电源:为用电器供给电能的装置叫电源。
如发电机,电池等。
电源是把其余形式的能转变为电能。
如干电池是把化学能转变为电能。
发电机则由机械能转变为电能。
4、开关:在电路中,控制电路通断的装置叫开关。
5、导线:把电源、开关、用电器、连结起来起导电作用的金属线称为导线。
6、电路的三种状态:通路、断路、短路。
7、通路:连结好电路后,闭合开关,灯泡发光。
这类到处连通的电路,叫做通路。
(又叫闭合电路 )8、断路:一个电路假如没有闭合开关,或导线没有连结好,电路在某处断开,处在这类状态的电路叫做断路。
(又称开路 )9、短路:不经过用电器,直接用导线把电源两极连结起来的电路,叫做短路。
10、电路图:我们常用规定的符号表示电路中的元器件,把这些符号用代表导线的线段连结起来,就能够表示由实物构成的电路,这类图就叫做电路图。
11、电路的连结方式分:串连和并联两种。
12、电流方向:人们规定正电荷定向挪动的方向为电流的方向。
13、电流用符号 I 表示,国际单位是:安培 (A) 常用单位是:毫安(mA) 、微安 (μA) 。
1 安培 =103 毫安 =106 微安。
14、丈量电流的仪表是:电流表,它的使用规则是:①电流表要串连在电路中;②接线柱的接法要正确,使电流从“ +”接线柱入,从“ -”接线柱出 ;③被测电流不要超出电流表的量程;④绝对不同意不经过用电器而把电流表连到电源的两极上。
15、实验室中常用的电流表有两个量程:① 0~安,每小格表示的电流值是安;② 0~3 安,每小格表示的电流值是安。
16、电压 (U): 电压是使电路中形成电流的原由,电源是供给电压的装置。
电路中有电压不必定有电流,有电流电路的两头必有电压。
17、电压 U 的国际单位是:伏特(V); 常用单位是:千伏(KV) 、毫伏(mV) 、微伏 (μ V) 。
天天向上辅导班一、电荷1、摩擦起电:用摩擦的方法使物体带电。
摩擦起电并不是创造了电荷,只是电荷发生了转移。
原因:由于不同物质的原子核对核外电子的束缚能力不同,当两个物体相互摩擦时,哪个物体的原子核对核外电子的束缚本领弱,它的一些电子就会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上,失去电子的物体带正电,得到电子的物体带负电。
2、二种电荷(1)电荷:物体具有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即带了电或者带了电荷。
(2)自然界中只有两种正负电荷,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上所带的电荷叫正电荷;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上所带的电荷叫做负电荷。
(3)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3、实验室用验电器检验物体是否带电当带电的物体接触不带电的验电器的金属球时,就有一部分电荷转移到验电器的金属箔上,这二片金属箔由于带同种电荷互相排斥而张开。
带电体所带的电荷越多,验电器金属箔张开的角度越大。
3、电荷量(1)定义:电荷的多少叫电荷量,简称电荷。
(2)单位:库伦。
简称库,符号C(3)公式:Q=It二、导体和绝缘体1、根据材料的导电性,可以将物体分为导体、半导体和绝缘体。
容易导电的物体是导体,不容易导电的物体是绝缘体,导电性能介于导体和绝缘体之间的叫半导体。
导体和绝缘体之间没有绝对的界限.(即同种物质的导电性能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在外界温度、压力、光照等条件发生改变或掺入杂质时,绝缘体有可能变成导体)2、(1)常见的导体有:金属、石墨、人体、大地、以及酸碱盐的水溶液.(2)常见的绝缘体有:橡胶、玻璃、塑料等.(3)锗、硅、砷化镓都是半导体3、超导体:当温度降低到某一温度时,物质的电阻变为零,这种现象叫做超导现象。
发生超导现象的物质叫作超导体。
三、电路1、组成:电源、开关、导线、用电器(1)电源:能够向用电器提供电能的装置叫电源。
A、电源是把其他形式的能转化为电能,干电池是把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B、电源有直流和交流二种,一般有二个极,即正极和负极,正极通常标有“+”,负极通常标有“—”(2)用电器:能够把电能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的装置叫作用电器。
中学简单电路知识点总结电路是由电源、导体和负载组成的,而导体是连接电源和负载的通路,然后,导体中的电流就是负载的用电量。
电路主要分为串联电路、并联电路和复合电路。
1. 串联电路串联电路是指电流在电路中只有一个路径,这些路径中的每一个元件都按顺序排列在一起。
串联电路中的电流是相等的,而电压则是各个电阻之和。
在串联电路中,如果其中任何一个元件出现故障,电路就会中断。
2. 并联电路并联电路是指电路中的电流有多个路径,它的特点是各个电路元件连接在一起并排列在一条直线上。
并联电路中的电压是相等的,电流是各个路径上电流的总和。
3. 复合电路复合电路是由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组成的,它的结构比较复杂,但是在实际中常常会遇到。
电路中的基本元件有电源、电阻和电流。
1. 电源电源是电路中的能量来源,一般有电池、干电池和交流电源。
电源的作用是提供电流。
2. 电阻电阻是电路中的一种元件,它是用来限制电流流动的。
电阻的大小用欧姆(Ω)来度量。
3. 电流电流是电荷在单位时间内通过导体的数量,通常用安培(A)来度量。
在电路中,电流的大小与电压和电阻有一定的关系。
这个关系可以用欧姆定理来表示:电压等于电流乘以电阻。
这个公式可以用来计算电路中的电流和电压。
电路中的电压是一个重要的概念,它是指电流流动的能量。
电压的大小与电池的电势差有关,而且在不同位置电压也是不同的。
用伏特(V)来度量电压。
在电路中,电压和电流之间有一个很重要的关系:欧姆定律。
这个定律是一个基本的电学定律,它描述了电压、电流和电阻之间的关系,即电压等于电流乘以电阻。
另外,电路中还有一个重要的概念就是功率。
功率是指电流在单位时间内所做的工作,它的大小与电流和电压有关。
功率可以用瓦特(W)来度量,它是电流乘以电压的乘积。
在电路中,还有一些其他的重要概念,比如电流的方向、电路中的特定组件。
在实际中,我们可以通过各种电子设备和仪器来检测电路中的电流、电压和功率等信息。
同时,我们可以通过各种方法来改变电路中的电流、电压和功率,比如电阻、电容和电感等元件。
《简单电路》主题单元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电路的基本概念,知道电路的组成部分。
2. 让学生掌握电路的连接方法,能够正确搭建简单电路。
3. 让学生了解电路中的电流、电压和电阻的概念,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
4. 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二、教学内容:1. 电路的基本概念:电路、电源、负载、导体等。
2. 电路的组成部分:电源、导线、开关、灯泡等。
3. 电路的连接方法:串联、并联。
4. 电路中的电流、电压和电阻概念及其关系。
5. 简单电路的搭建与实验。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电路的基本概念、组成部分、连接方法以及电流、电压和电阻的关系。
2. 教学难点:电流、电压和电阻的测量以及简单电路的搭建。
四、教学方法:1. 采用讲授法,讲解电路的基本概念、组成部分、连接方法以及电流、电压和电阻的关系。
2. 采用演示法,展示电路的搭建与实验过程。
3. 采用小组讨论法,让学生分组讨论并解决实验中遇到的问题。
4. 采用问答法,鼓励学生提问,解答学生心中的疑问。
五、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出电路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讲解电路的基本概念、组成部分、连接方法以及电流、电压和电阻的关系。
3. 演示电路的搭建与实验过程,让学生直观地感受电路的工作原理。
4. 学生分组讨论,尝试搭建简单电路,并解决实验中遇到的问题。
5. 总结课堂内容,布置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评估:1. 课后作业:要求学生完成电路基础知识的学习,包括电路的组成部分、连接方法以及电流、电压和电阻的定义。
2. 实验报告:评估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的动手操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以及他们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和分析。
3. 课堂提问:通过提问了解学生对课堂内容的掌握情况,及时发现并解决学生的疑惑。
七、教学资源:1. 教材:《简单电路》相关章节。
2. 教具:电路演示板、电线、灯泡、开关等。
3. 实验器材:电流表、电压表、电阻器等。
动手实践制作简单的电路实验电路实验是电子学学习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通过实践,我们可以更加直观地理解电路原理和电子元件之间的关系。
本文将介绍一些简单的电路实验,让大家能够亲自动手操作,并理解其中的原理。
一、LED灯电路实验1. 实验材料准备材料:LED灯、电池、导线、电子万用表。
工具:剥线钳。
2. 实验步骤(1) 准备一个导线,两端分别剥去一小段绝缘层。
(2) 将一个导线的一端连接到LED灯的长脚上,另一端连接到电池的正极。
(3) 将另一个导线的一端连接到LED灯的短脚上,另一端连接到电池的负极。
(4) 打开电子万用表,选择电压档位,并将两个探针依次连接到LED灯的两个脚上,观察显示的电压值。
3. 实验原理在这个实验中,LED灯是一个二极管元件。
当在适当的电压下施加在LED灯的两个脚上时,LED灯就会发光。
通过万用表可以测量电压值,以更直观地了解电压对电路的作用。
二、串联电阻电路实验1. 实验材料准备材料:电池、导线、电阻(可以使用电阻盒调节阻值)、电子万用表。
2. 实验步骤(1) 准备两根导线,两端分别剥去一小段绝缘层。
(2) 将一根导线的一端连接到电池的正极,另一端连接到一个电阻的一段。
(3) 将另一根导线的一端连接到电阻的另一段,另一端连接到电池的负极。
(4) 打开电子万用表,选择电流档位,并将两个探针依次连接到电流通过的部分,观察显示的电流值。
3. 实验原理在串联电阻电路中,电流只有一个路径可以流过。
根据欧姆定律,电流大小和电阻的阻值以及电压有关系。
通过测量电流值,并了解电阻和电压的关系,可以更好地理解电路中的电流流动情况。
三、并联电阻电路实验1. 实验材料准备材料:电池、导线、电阻(可以使用电阻盒调节阻值)、电子万用表。
2. 实验步骤(1) 准备两根导线,两端分别剥去一小段绝缘层。
(2) 将一根导线的一端连接到电池的正极,另一端连接到一个电阻的一段。
(3) 将另一根导线的一端连接到电阻的另一段,另一端连接到电池的负极。
简单电路的组成
简单电路是由三种基本组件组成的,它们是源、负载和控制元件。
电路的源是提供电流和电压的机械设备,如电池或外部电源。
它们通常使用交流电源发电,使用直流电源发电也是可能的。
源可以产生有多种原因的电压信号,这些信号一般用于在电路中添加电压,以便推动电路工作所需的额外电流。
负载是简单电路的终点,用于吸收电流和功率。
许多电子组件都可以作为负载,例如电阻、灯泡和电动机。
电路最终目的是通过将负载连接到源来控制电压和电流流向,以实现某种
功能。
控制元件是在简单电路中扮演重要角色的电子部件。
它们可以根据电路中传输信号的特性
来控制电流的流向,影响电流的大小,并最终影响整个电路的性能。
许多控制元件都可以
用来创建复杂的电路,比如电阻、二极管、逻辑门等。
简单电路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了解电子工程,它们的基本组件是整个电子行业的基本砖块。
通过搭建不同的电路,并研究它们的工作原理,我们可以了解不同类型的控制元件如何操作,进而更好地掌握电子工程的基本知识。
《简单电路》教学设计4篇(设计简单电路教案)下面是收集的《简单电路》教学设计4篇(设计简单电路教案),供大家品鉴。
《简单电路》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能够连接基本电路,并画出电路图。
2、能够根据电路图连接简单电路。
3、能够制作简单的红绿灯模型。
科学知识:1、知道一个基本电路的组成要素。
2、认识一些常见的电路符号并能画出简单的电路图。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愿意与同学一起去探讨有关电路的问题。
2、体会制作的快乐,感受成功的喜悦。
教学重难点:让学生认识电路的基本特征,能够根据自己的组装图画出较规范的电路图,在画图中逐渐认识电路的组成条件。
教学准备:导线、电池、开关、小灯泡、透明胶带、各种电工工具。
教学方法目标教学法教学时间: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出示电池,谈话:看老师今天带来了什么?它有什么用途?师:电池能够提供什么?指出:它是一种电源。
二、新授:1、认识简单电路元件:(1)除了同学们自备的电池,老师还为同学们提供了一个盒子,里面有:电池盒——上面有+、-符号,表示“正极、负极”导线——用来传输电能小灯泡——也称为小电珠,出示简图灯座——用于插放小灯泡2、连接电路:(1)利用盒子里的工具及电池,使灯泡亮起来,你会怎样做?(2)在白纸上,画出你的连接实物图。
(3)指名展示学生的想法。
3、分析连接后的情况:(1)根据学生的摆放,说明连接后的结果。
(2)说一说,电池是怎样使灯泡会亮起来的?(3)电流是按照怎样的方向传输的?(4)说明电流从正极出发最后回到负极。
(5)用手指沿着电流的方向“走几趟”体会一下,这是一条怎样的路?(板书:回路)(6)改变电池的位置、样子(盒式、条形等),请学生标出电流方向。
4、开关的认识:(1)灯泡亮了,能让它一直亮着吗?我们怎样控制家里的灯。
(2)给这个灯加一个开关,使它能够控制你的灯泡。
(3)领取开关,进行试验。
(4)为什么开关能够控制灯泡的?(5)电流被断开了,是一条断路。
《简单电路》教案《简单电路》教案1活动目标:1、能够根据电路图连接简单电路。
2、知道一个基本电路的组成要素,认识电池的正负极与科学符号。
3、体会探索的快乐,感受成功的喜悦。
活动准备:电池和导线若干,小电珠活动过程:一、教师出示活动材料,激发幼儿的探索兴趣。
二、幼儿认识、操作探索:利用材料使小灯泡亮起来。
1、观察了解灯泡。
师:看!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了什么?请你们观察一下小灯泡,想一想你们小组发现了什么?我们发现小灯泡里面有钨丝。
中间有灯丝。
(它是灯泡的发亮部分)灰色的小圆点叫连接点,一共有两个。
2、观察了解电池。
师:我们生活中用到电池吗?谁能说说电池的外形是怎样的。
电池分为两极,正极和负极。
负极为锌皮的一端,正极是一根碳棒上有铜帽的一端。
电池上有两个符号,正极用“+”一样的符号表示,负极用“-”一样的符号表示。
3、引导学生认识不同的电池。
师:你能说说你见过哪些电池吗?遥控器里的圆形的7号电池,手电筒里的1号电池,圆形的5号电池,手表里的圆形的电池。
4、幼儿合作尝试,点亮小灯泡师:大家观察了小灯泡、电池,现在想不想点亮小灯泡呀?幼:想。
师:每个小组的桌上已经准备好了材料,先尝试一下,好不好?学生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师:哪几组亮了?我们请接亮小灯泡的小组上来展示一下。
5、幼儿探究小灯泡电路的连接方式。
师:小灯泡亮了,说明有电流过小灯泡了。
那你猜测一下,电是怎样流过小灯泡的?师:说得没错,通常我们是这样认为的:电从电池的正极出发,从小灯泡的一个连接点进入,经过灯丝再从另一个连接点流出,流到电池的负极,形成了回路。
这条路一通,小灯泡马上就亮了。
6、教师总结。
三、活动结束《简单电路》教案2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知道数字电路和模拟电路的概念,了解数字电路的优点。
2、知道“与”门、“或”门、“非”门电路的特征、逻辑关系及表示法。
3、初步了解“与”门、“或”门、“非”门电路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二)过程与方法突出学生自主探究、交流合作为主体的学习方式。
最简单的直流限流电路最简单的直流限流电路有以下几种:1.电流限制电阻:这是最简单的直流限流电路。
它由一个电阻和一个电源组成。
当电流通过电阻时,它会产生一定的电压降。
通过选择适当的电阻值,可以限制电流的大小。
例如,如果我们选择一个10欧姆的电阻,当通过1安培的电流时,电压降为10伏。
通过这种方式,电流可以被限制在一个特定范围内。
2.二极管限流电路:二极管是一种具有单向导电性的器件。
在直流电路中,它可以被用作限流器。
通过将二极管正向放置在电路中,电流只能沿着一个方向流动。
当达到二极管的额定电流时,它会产生一个固定的电压降。
通过选择适当的二极管和电阻值,可以实现所需的电流限制。
3.稳压二极管限流电路:稳压二极管(Zener二极管)是一种特殊的二极管,它可以在反向击穿时保持稳定的电压输出。
通过将稳压二极管放置在电路中,可以实现直流电流的限制。
当电流超过稳压二极管的额定值时,它开始击穿并产生一个稳定的电压输出。
通过选择适当的电阻和稳压二极管,可以实现所需的电流限制。
4.晶体管限流电路:晶体管可以用作直流电流的限制器。
晶体管的基极-发射极电压(Vbe)具有温度补偿特性,当通过晶体管的电流增加时,Vbe也会增加。
这可以用作限流器。
通过选择适当的电阻和晶体管类型,可以实现所需的电流限制。
5.整流电路:整流电路也可以用作直流电流的限制器。
整流电路的主要作用是将交流电转换为直流电。
在这个过程中,电流会受到电源和负载电阻的限制。
通过选择适当的电源电压和负载电阻,可以限制直流电流。
最后,需要注意的是,以上列举的电路只是最简单的直流限流电路之一。
在实际应用中,根据具体的需求和应用场景,可能还会设计更复杂的电路来实现更精确的电流限制。
所以在设计电路时,需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限流电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