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一简单电路原理图绘制
- 格式:pdf
- 大小:4.77 MB
- 文档页数:90
电气原理图绘制步骤
(1)设置SCH编辑器的工作参数(也可以采用系统内缺省参数)。
(2)选择图纸的幅面、标题栏式样、图纸的放置方向(横向或纵向)。
(3)放大绘图区,直到绘图区域呈现大小适中的栅格线为止。
(4)在工作区域放置元器件:先放置核心元器件的电气符号图形,再放置其他调整元器件位置。
(5)修改和调整元器件的标号、型号及其字体大小与位置等。
(6)连线,放置电气节点、网络标号及I/O端口。
(7)放置电源及地线符号。
(8)运行电气设计规则检查(ERC),寻找可能存在的设计缺陷。
(9)加注释信息。
(10)生成网络表文件(或直接执行PCB更新命令)。
(11)打印。
eda最简单的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掌握EDA(电子设计自动化)的基本概念,理解其在现代电子设计领域的重要性。
2. 使学生了解并能够描述EDA工具的基本功能,如电路图绘制、电路仿真、PCB设计等。
3. 帮助学生理解并掌握简单电路的EDA设计流程。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EDA软件进行电路图绘制和电路仿真的能力。
2. 培养学生通过EDA工具设计简单的PCB布线图,并能进行基本的质量检查。
3. 培养学生具备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能够就设计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有效讨论。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电子设计领域的兴趣,激发创新意识,提高实践能力。
2. 培养学生具有严谨的科学态度,对待设计任务认真负责,追求卓越。
3. 培养学生具备合作精神,学会尊重他人意见,共同解决问题。
分析课程性质、学生特点和教学要求:本课程为电子技术相关课程,旨在让学生通过实践操作,掌握EDA技术的基本应用。
针对初中年级学生,课程内容需结合学生已有的电子知识,注重启发性和趣味性。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二、教学内容1. EDA基本概念介绍:包括EDA的定义、发展历程、主要应用领域。
2. EDA工具功能概述:介绍常见的EDA软件,如Altium Designer、Cadence等,以及它们的主要功能特点。
- 电路图绘制:学习如何使用EDA软件绘制电路原理图。
- 电路仿真:了解仿真原理,学习使用EDA软件进行电路功能仿真。
- PCB设计:学习PCB布线设计的基本概念和方法,掌握简单PCB布线图的绘制。
3. 简单电路的EDA设计流程:以实际案例为引导,让学生了解从电路设计到PCB制作的完整流程。
- 设计任务分析:明确设计任务,分析电路功能需求。
- 电路图绘制与仿真:根据需求,使用EDA软件完成电路图绘制并进行仿真测试。
- PCB布线与制作:将电路图转化为PCB布线图,并进行基本的质量检查。
《电子设计基础》课程报告设计题目:变调警笛电路设计学生班级:通信1303学生学号:学生姓名:指导教师:黎恒时间:2015.7.2西南科技大学信息工程学院实验一基于Protel的电路图编辑一、实验目的1. 了解Protel 99SE的功能。
2. 了解库文件中常用的元器件的位置及功能。
3. 了解常用元器件的属性、封装等信息。
4. 掌握Protel 99SE绘制电路原理图的基本步骤。
二、实验内容本次实验设计采用在Protel 99S E的平台下来设计相关的电路原理图以及PCB设计;因为Protel 99SE是一款稳定、小巧、功能强大的电脑PCB设计软件,在Windows2000/xp下均能完美运行,另外它的功能也比较全面设计流程很清晰明了;因此采用在该平台下设计是一个很好的选择。
实验要求发光二极管按照“渐亮—渐灭—渐亮……”的方式进行闪烁,系统的核心器件为运算放大器U1A和U1B(同一双运放集成器件U1内部的两个运算放大器单元)。
同时采用“退耦电容”的方式来滤除经电源连接线传至电路的高频噪声。
实验步骤包括:(1)了解涉及到的元器件:电阻器、电解电容、运算放大器、无电性电容、接插件、发光二极管、晶体管、电源、地线。
(2)加载库文件,在库文件中找到对应的元器件。
(3)在原理图绘图窗口中对元件进行调整及属性修改,并对元器件进行封装。
(4)对已经布局好的元件进行电气连接、电气节电放置以及布置电源和地线。
(5)最后进行绘制总线、放置总线分支、放置网络标号。
电路原理图:三、实验总结这是我们第一次通过Protel 99 SE来绘制简单的电路原理图,第一次接触这个软件感觉还有一点陌生,在做实验时暴露了很多的问题,比如对于一些基本的操作或者在浏览器件时还不是很熟悉这些操作;不过在老师讲解了一遍以后,在对于简单原理图的绘制时就显得要稍微轻松一点;总的来说这次试验是很有意义的,又让我们了解一种新的工具,在对于将来的工作经验上有了一定的积累。
绘制电路原理图一、背景分析:1\、教材地位分析本节课内容选自中等职业教育电子信息类专业“双证课程”培养方案配套的《电子线路计算机辅助设计Protel 2004》第二章。
《电子线路计算机辅助设计Protel 2004》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专业课,学习绘制电路原理图是学习印制电路板板图设计的基础,根据课程要求学生只有熟练掌握电路原理图的绘制,才能为后面的PCB板的设计做好铺垫。
学好本节课还会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对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
2、学习任务分析本节课内容信息量较大,涉及到操作点多,在学生已经掌握电路原理图的创建的基础上,侧重于培养学生在元器件的查找、放置与连接方面的能力。
具体的学习任务:能够准确的完成元器件的查找与连接,正确的绘制电路原理图。
3、学生情况分析学生已经学习了《电子技能训练》、《电子线路》等专业课,有一定的理论基础,但学习兴趣不高,学习比较被动,自主学习能力比较差,而且技能基础和个性差异较大,探究能力与合作交流能力有待加强。
但学生愿意学习专业课,特别是实践技能性强的课程;同时对外界事物有强烈的好奇心。
二、教学目标设计1、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掌握电路原理图的绘制过程及基本操作步骤,并能准确的完成简单电路图的绘制。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教师演示以及小游戏,让学生能够熟记绘图的步骤与重点操作。
情感与态度目标:情感目标:通过本专业课与其他专业课之间的内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态度目标:在学习电路原理图的绘制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与合作学习,努力变学生的不良学习习惯。
2、教学重点电路原理图的绘制,元器件的查找和简单编辑、连接。
3、教学难点元器件的正确查找和连接。
4、教学方法本节课运用到创设问题情境——教师引导与学生自主探究和讨论——练习总结的教学模式;采用启发式教学法及比较记忆法,类比和迁移法并借助实验教学,让学生理解电路图的绘制过程,总结操作步骤,进而掌握其应用,以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
实习报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电工技能实训报告一、实训目的通过实训培养同学们的读图能力,使同学们全面掌握电工的基本知识、基本操作、线路与布线的合理布局与安装工艺,常用设备的使用、安装、检测、调试与维护,电路故障的分析与处理,同时使同学们通过电工基本操作技能训练,注意与生产劳动相结合,重视工艺规程,促进理论联系,为今后从事专业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实训要求1.本实训要求每人1组完成实训项目;2.严格遵守作息制度,不得迟到缺席,如确需临时到图书馆查找资料,报告指导老师;3.根据安装接线图连接好后,先自我检查,再经老师检查确认接线正确后,方可进行通电调试;若有故障则判断故障的可能原因及排除故障。
4.安全文明操作。
三、实训注意事项本实训系强电实训,接线前(包括改接线路)、实训后都必须断开实训线路的电源,特别是改接线路和拆线时必须遵守“先断电,后拆线”的原则。
电机在运转时,电压和转速均很高,切勿碰触导电和转动部分,以免发生人身和设备事故。
为了确保安全,学生应穿绝缘鞋进入实验室。
接线或改接线路必须经指导教师检查后方可进行实验。
第1页共5页实习报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课题一:用两只双联开关在两地控制一盏灯一、实验元件名称序号元件名称数量备注1 单相闸刀开关220V/10A 12 双联开关250V/6A 13 灯座(插口) 14 灯泡220/25W 15 软导线若干6 接线端子(XT)2(10档)7 接线板 1二、白炽灯的控制原理图如下图所示图一:白炽灯控制原理三、实验步骤1、按图纸的要求,正确使用工具和白炽灯安装电气元器件及布线。
原理图绘制步骤
1. 打开绘图软件,创建一个新文档或选择一个已有的文档。
2. 确定需要绘制的电路图的元件和连接方式。
3. 在绘图软件的工具栏中选择合适的元件图形,如电阻、电容、电感、晶体管等。
4. 先画出电路图中的主要元件,按照电路的连接顺序逐步添加。
5. 对每个元件进行标注,如电阻的阻值、电容的容值、晶体管的型号等。
6. 使用连接线将元件连接起来,注意按照电路正确的连接方式进行连接。
7. 为了增加可读性,可以为连接线添加箭头、标记电压节点等。
8. 检查电路图是否准确,并进行必要的修改和调整。
9. 添加电源、接地符号和其他辅助元件。
10. 完成电路图绘制后,保存文件并根据需要进行打印或导出。
【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下册《简单电路》公开课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简单电路》是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下册的一章内容,主要让学生了解电路的基本概念,认识电路的组成,以及掌握电路的连接方法。
通过本章的学习,学生能够初步认识电路,培养他们观察、思考、操作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对于生活中的简单科学现象有所了解。
但在电路方面,大部分学生可能是初次接触,对于电路的认识和理解还需要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来提高。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电路的基本概念,认识电路的组成。
2.让学生掌握电路的连接方法,能自己动手搭建简单电路。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和动手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电路的基本概念和组成。
2.电路的连接方法。
3.动手搭建简单电路。
五. 教学方法1.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电路的奥秘。
2.利用实验和操作,让学生亲身体验电路的连接和作用。
3.采用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电路实验器材,如电池、灯泡、导线等。
2.准备教学课件和教学素材。
3.准备实验报告,用于学生记录实验结果。
七. 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生活中常见的电路现象,如照明、充电等,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电路?电路有哪些组成?2. 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课件介绍电路的基本概念和组成,如电源、导线、开关、灯泡等。
同时,讲解电路的连接方法,如串联和并联。
3. 操练(15分钟)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根据教师提供的实验器材,自己动手搭建简单电路。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4. 巩固(10分钟)学生汇报自己的实验成果,教师点评并纠正错误。
同时,教师通过提问,检查学生对电路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5. 拓展(10分钟)教师提出一些拓展问题,如:如何设计一个电路?电路在生活中的应用有哪些?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
6. 小结(5分钟)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电路的基本概念、组成和连接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