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届高考语文一轮必备:自主测验试卷【08】及答案
- 格式:doc
- 大小:34.55 KB
- 文档页数:6
2015届高考语文一轮专题训练:专题08 古典诗歌鉴赏1 1.(14届湖南十三校高三一模)阅读下面的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8分)梅花陈焕云里溪桥独树春,客来惊起晓妆匀。
试从意外看风味,方信留侯似妇人。
【注】司马迁在《史记•留侯世家》里赞留侯张良说:“余以为其人计魁梧奇伟,至观其图,状貌如妇人好女。
”【小题1】结合全诗,赏析诗中梅花的形象特点。
(3分)【小题2】这首诗最突出的艺术手法有哪些?试作简要赏析。
(5分)【答案】【解析】【小题1】2.(14届吉林吉大附中实验学校高三三模)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后面题目。
春日耕者苏辙阳气先从土脉知,老农夜起饲牛饥。
雨深一尺春耕利,日出三竿晓饷①迟。
妇子同来相妩媚,乌鸢飞下巧追随。
纷纭政令②曾何补,要取终年风雨时。
[注]①晓饷,指送早饭到田间。
②政令,指当时王安石变法所颁布的各种法令。
【小题1】请对颈联作简要赏析。
(5分)【小题2】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概括。
(6分)【答案】3.(14届江西师大附中等重点中学高三联考)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8分)和沈石田落花诗唐寅(明)万紫千红莫谩夸,今朝粉蝶过邻家。
昭君偏遇毛延寿,炀帝难留张丽华。
深院青春空白锁,平原红日又西斜。
小桥流水闲村落,不见啼莺有吠蛙。
(1)诗中颔联主要运用了哪种表现手法?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4分)(2)请结合全诗,赏析尾联的妙处。
(4分)【答案】4.(2014届安徽省淮南市高三第一次模拟)阅读下面这首元曲,完成后面题目。
(8分)【双调】沉醉东风秋日湘阴①道中赵善庆山对面蓝堆翠岫,草齐腰绿染沙洲。
傲霜橘柚青,濯雨蒹葭秀,隔沧波隐隐江楼。
点破潇湘万顷秋,是几叶儿傅黄②败柳。
【注】①湘阴:县名,今属湖南,在湘江下游,滨临洞庭湖,擅山水之胜。
②傅黄:涂染上黄颜色。
【小题1】请赏析“山对面蓝堆翠岫,草齐腰绿染沙洲”两句中“堆”、“染”二字的妙处。
(4分)【小题2】试分析这支曲子中所表现出的作者思想感情的变化。
2015届高三语文一轮复习检测卷文言文分析综合1、分析综合(选择题每题3分,满分:27分时间:60分钟)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
杨信民,名诚,浙江新昌人。
乡举入国学。
宣德时,除工科给事中。
母忧归。
营葬土石必躬舁数百步,曰:“吾葬吾母,而专役他人,吾不安也。
”服阕,改刑科。
寻以王直荐,擢广东左参议。
清操绝俗,尝行田野,访利弊为更置。
性刚负气,按察使郭智不法,信民劾之下狱。
黄翰代智,信民复发其奸。
已,又劾佥事韦广,广遂讦信民,因与翰俱被逮。
军民哗然,诣阙下乞留信民。
诏复信民官,而翰、广鞫实,除名。
景帝监国,于谦荐之,命守备白羊口。
会广东贼黄萧养围广州急,岭南人乞信民,乃以为右佥都御史巡抚其地。
士民闻而相庆曰:“杨公来矣。
”时广州被围久,将士战辄败,禁民出入,樵采绝,而乡民避贼来者拒不纳,多为贼所害,民益愁苦归贼。
信民至,开城门,发仓廪,刻木锲给民,得出入。
贼见木锲曰,“此杨公所给也”,不敢伤。
避贼者悉收保,民若更生。
信民益厉甲兵,多方招抚,降者日至。
乃使使持檄入贼营,谕以恩信。
萧养曰:“得杨公一言,死不恨。
”克日请见。
信民单车诣之,隔濠与语。
贼党望见,欢曰:“果杨公也。
”争罗拜,有泣下者。
贼以大鱼献,信民受之不疑。
萧养且降,而都督董兴大军至,贼忽中变。
夜有大星陨城外,七日而信民暴疾卒。
时景泰元年三月乙卯也。
军民聚哭,城中皆缟素。
贼闻之,亦泣曰:“杨公死,吾属无归路矣。
”未几,兴平贼,所过村聚多杀掠。
民仰天号曰:“杨公在,岂使吾曹至是!”讣闻,赐葬祭,录其子玖为国子生。
广东民赴京请建祠,许之。
成化中,赐谥恭惠。
久之,从选人卢从愿请,命有司岁以其忌日祭焉。
(节选自《明史·杨信民传》,有删改)1. 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部表明杨信民深受军民拥戴的一组是( )①诣阙下乞留信民②避贼者悉收保,民若更生③得杨公一言,死不恨④城中皆缟素⑤杨公在,岂使吾曹至是⑥命有司岁以其忌日祭焉A.①③⑥ B.②③⑤C.①④⑤ D.②④⑥解析:本题考查筛选文中信息的能力。
2015年高考语文全国卷试题及答案解析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宇,完成1-3題。
艺术品的接受在过去并不被作是重要的美学问題,20世纪解释学兴起一个名为“接受美学”的美学分支应运而生,于是研究艺术品的接受成为艺术美学中的显学。
过去,通常只是从艺术家的立场出发,将创作看作艺术家审美经验的结晶过程,作品完成就意味着创作完成,而从接受美学的角度来看,这一完成并不说明创作已经终结.它只说明创作的第一阶段告一段落,接下来是读者或现众、听众的再创作。
由于未被阅读的作品的价值包括审美价值仅仅是一种可能的存在,只有通过阅读,它才转化为现实的存在,因此对作品的接受具有艺术本体的意义,也就是说,接受者也是艺术创作的主体之一。
艺术文本即作品对于接受者来说具有什么意义呢?接受美学的创始人德国的伊瑟尔说艺术文本是一个“召唤结构”,因为文本有“空白”“空缺”“否定”三个要素。
所谓“空白”,是说它有一些东西没有表达出来,作者有意不写或不明写,要接受者用自己的生活经验与想象去补充;所谓“空缺”,是语言结构造成的各个图像间的空白,接受者在阅读文本时要把一个个句子表现的图像片断连接起来,整合成一个有机的图像系统;所谓“否定”,指文本对接受者生活的现实具有否定的功能,它能引导接受者对现实进行反思和批判,由此可见,文本的召唤性需要接受者呼应和配合,完成艺术品的第二次创作,正如中国古典美学中的含蓄与简洁,其有限的文字常常引发出读者脑海中的丰富意象。
2015年高考语文全国卷1试题及答案接受者作为主体,他对文本的接受不是被动的。
海德格尔提出“前理解”,即理解前的心理文化结构,这种结构影响着理解。
理解不可能是文本意义的重现,而只能是文本与“前理解”的统一。
这样,文本与接受就呈现出一种相互作用的关系:一方面文本在相当程度上规定了接受者理解的范围、方向,让理解朝它的本义靠拢;另一方面,文本不可能将接受者完全制约住、规范住,接受者必然会按照自己的方式去理解作品,于是不可避免地就会出现误读或创造。
2015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精题精练(二)专题08 古典诗歌鉴赏1.(14届湖北孝感高三第一次统考)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8分)阁夜杜甫岁暮阴阳催短景,天涯霜雪霁寒宵。
五更鼓角声悲壮,三峡星河影动摇。
野哭几家闻战伐,夷歌数处起渔樵。
卧龙跃马终黄土,人事音书漫寂寥。
【注】本诗选自选修教材《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诗人当时旅居在夔州西阁楼中的,他从霜雪之夜的所见所闻,联想到当前国家时事和自己衰老多病飘泊天涯的生活,心情异常沉重,于是写下了这首诗。
【小题1】杜甫在这首诗中感慨万千,请联系具体诗句,说说诗中表达了诗人的哪些悲慨之情。
(4分)【小题2】颔联“五更鼓角声悲壮,三峡星河影动摇”创造了一种悲壮雄浑的意境,请说说诗人在此联中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
(4分)【答案】2.(14届吉林高中毕业班摸底)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的题目。
菩萨蛮周邦彦银河①宛转三千曲,浴凫飞鹭澄波绿②。
何处是归舟,夕阳江上楼。
天憎梅浪发③,故下封枝雪。
深院卷帘看,应怜江上寒。
[注]①银河:天河。
借指人间的江河。
②浴凫飞鹭:凫:野鸭。
鹭:白鹭。
③浪发:滥开。
【小题1】这首羁旅词中的“天憎梅浪发,故下封枝雪”运用了哪种表达技巧?请简要分析。
(6分)【小题2】这首词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请简要分析。
(5分)【答案】3.(14届辽宁省实验北校高三上期中)古代诗歌阅读(8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后面问题。
画菊郑思肖花开不并百花丛,独立疏篱趣无穷。
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
【注】郑思肖,宋末诗人、画家。
元军南侵时,曾向朝廷献抵御之策,未被采纳。
宋亡后,隐居苏州。
【小题1】这首诗写了菊花什么特点?请结合诗句分析。
(4分)【小题2】这首诗采用什么表现手法,表达了诗人怎么样的思想感情?(4分)【答案】【解析】【小题1】4.(14届湖北武汉部分学校新高三第一次调研)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8分)送陈七赴西军孟浩然吾观非常者,碌碌在目前。
习题课4专题八综合检测(一)(时间:45分钟总分:80分)提示:对常见文言实词、虚词、句式的用法,应进行归类,凡课文中多次出现过的实词,应把其读音,义项和例句熟记,只要学得扎实,学会迁移、准确答题不是难事。
另外,考前还应有目的地,精选一些练习进行实战前的操练,特别是一些传记类的文章,多选几篇进行思悟、揣摩,这一点很重要啊!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
(19分)张浩字浩然,辽阳渤海人。
天辅中,辽东平,浩以策干.太祖,太祖以浩为承应御前文字。
太宗将幸东京,浩提点缮修大内,超迁卫尉卿。
平阳多盗,临汾男子夜掠人妇,浩捕得,榜杀之,盗遂衰息。
近郊有淫祠,郡人颇事之。
庙祝、田主争香火之利,累年不决。
浩撤其祠屋,投其像水中。
强宗黠吏屏迹,莫敢犯者。
郡中大治。
乃缮葺尧帝祠,作击壤遗风亭。
贞元元年,浩进拜.平章政事。
浩请凡四方之民欲居中都者,给复十年,以实京城,从之。
未几,改封蜀王,进拜左丞相。
正隆二年,改封鲁国公。
表乞致仕。
海陵曰:“人君不明,谏不行,言不听,则宰相求去。
宰相老病不能任事则求去。
卿于二者何居?”浩对曰:“臣羸病不堪任事,宰相非养病之地也,是以求去。
”不许。
海陵欲伐宋,将幸汴,而汴京大内失火,于是使浩与敬嗣晖营建南京宫室。
浩从容奏曰:“往岁营治.中都,天下乐然趋之。
今民力未复,而重劳之,恐不似前时之易成也。
”不听。
浩朝辞,海陵问用兵利害。
浩不敢正谏,乃婉词以对,欲以微止海陵用兵,奏曰:“臣观天意欲绝赵氏久矣。
”海陵愕然曰:“何以知之?”对曰:“赵构无子,树立疏属,其势必生变,可不烦用兵而服之。
”海陵虽喜其言,而不能从也。
海陵至汴,累月不视朝,日治兵南伐,部署诸将。
浩欲奏事,不得见。
会海陵遣周福儿至浩家,浩附奏曰:“诸将皆新进少年,恐误国事。
宜求旧人练习兵者,以为千户谋克。
”而海陵部署已定,恶闻其言,乃杖之。
初,近侍有欲罢科举者,上曰:“吾见太师议之。
”浩入见,上曰:“自古帝王有不用文学者乎?”浩对曰:“有。
2015届高三语文一轮复习检测卷小说的主旨技巧与探究(满分:68分时间:90分钟)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题。
茶王梁凌清风镇的人,都知道老萧有两只奇特的手。
他的手,大,粗糙,结着厚厚的茧。
两手摊开来,像两只焦焦黄黄,粘满土的耙子。
他的手抚摸孩子细嫩的皮肤时,孩子会“哇”地一声吓跑开去。
清风镇的地形,高低错落。
老萧的家,在一个高高的台子上,远看,像老鹰伸出的长长的脖子。
没事的时候,老萧就在鹰脖子上练功。
弯着腰,摊开蒲扇似的手,手指撑开又合拢,提起,同时,胳膊和腰也扭来扭去,行云流水,腾挪跌宕,像打太极,却速度极快。
他到底练的什么功,谁也看不懂。
老萧不是清风镇的人,他搬来清风镇,算来,有七八个年头了,谁也不知道,为什么突然有一天,清风镇的鹰脖子上,住了这么一个外地人,说话像是鸟语,还爱喝茶,镇上的茶叶店,是他常光顾的地方。
老萧最爱品的茶是龙井。
镇上有五家开茶店的,每年新龙井茶下来,老萧会一家家喝将过去,喝来喝去,却只是摇头。
“老萧,快进来,告诉你一个好消息。
”“九五茶行”的老赵,看见老萧,一把拉进自家店里,神秘兮兮地说,“我这里,昨天刚进来一批新龙井,只进了一点点,太贵,那味道,嘿!你肯定没喝过,尝尝?”老萧闻了闻,看了看,叹一声:“可惜了!”老赵问:“可惜什么?”老萧不语。
老赵在杯中注入烧好的水,倒入多半杯,只见杯中嫩叶成朵,一旗一枪,交错相应,亭亭玉立。
老萧端起茶,先深吸一口,又呷一口,喉结微动,徐徐下咽。
只见他双眸轻合,半晌,睁开眼道:“可惜,可惜啊……”老赵问:“你刚才就说可惜,现在又说可惜,可惜什么?”“可惜了这份好茶”,老萧说,“茶是好茶,只是炒茶时炒坏了!”老赵问:“怎么叫炒坏了?”老萧伸出他那焦黄的手,做了个“太极”的动作,说:“机器炒的茶,香味没有了灵气,各种各样的茶,都是那样炒,形千叶一律,味道吧,也大同小异,没灵气,没个性啊!最好的茶,还是用手炒出来的。
”老赵说:“你说的极是,但现在手炒的茶,很难喝到了,炒茶的活又苦又累,据说会炒茶的人,已没有多少了。
2015届高考语文一轮专题训练:专题08 名句默写2一、(2014届安徽安庆六校高三联考)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6分)【小题1】,到黄昏、点点滴滴。
(李清照《声声慢》)【小题2】元嘉草草,封狼居胥,。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小题3】,秋水共长天一色。
(王勃《滕王阁序》)【小题4】鹤汀凫渚,。
(王勃《滕王阁序》)【小题5】引壶觞以自酌,。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小题6】,鸟倦飞而知还。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答案】二、(2014届安徽亳州高三期末)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甲乙两题任选一题作答;如果两题都答,则按甲题计分)。
(6分)【小题1】于是余有叹焉。
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①。
夫夷以近,②;③,则至者少。
而④,⑤,而人之所罕至焉,⑥。
(《游褒禅山记》)【小题2】①子日:“,可以为师矣。
”(《论语》)②,悠悠我心。
(《短歌行》)③芳草鲜美,。
(《桃花源记》)④,归雁入胡天。
(《使至塞上》)⑤千岩万转路不定,。
(《梦游天姥吟留别》)⑥人生自古谁无死?。
(《过零丁洋》)【答案】三、(2014安徽省合肥八中等届高三上学期联考)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限选6小题)(6分)(1)熊咆龙吟殷岩泉,。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2)梦入神山教神妪,。
(李贺《李凭箜篌引》)(3),皓腕凝霜雪。
(韦庄《菩萨蛮(其二)》)(4),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王安石《游褒禅山记》)(5),小楫轻舟,梦入芙蓉浦。
(周邦彦《苏幕遮》)(6),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苏轼定风波》)(7)寻寻觅觅,冷冷清清,。
(李清照《声声慢》)(8)遥岑远目,献愁供恨,。
(辛弃疾《水龙吟》)【答案】【解析】四、(2014届安徽省合肥市高三第一次教学质量检测语)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甲乙两题任选一题作答;如果两题都答,则按甲题计分)。
(6分)【小题1】想等年,①,②。
习题课6专题八综合检测(三)(时间:45分钟总分:80分)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
(19分)刘大夏,字时雍,华容人。
大夏年二十举乡试第一。
登天顺八年进士,改庶吉士。
汪直好边功,以安南黎灏败于老挝,欲乘间取之。
言于帝,索永乐间讨安南故牍。
大夏匿弗予,密告尚书余子俊曰:“兵衅一开,西南立糜烂矣。
”子俊悟,事得寝.。
中官阿九者,其兄任京卫经历,以罪为大夏所笞。
宪宗入其谮,捕系诏狱,令东厂侦之无所得。
乃杖二十而释之。
十九年,迁福建右参政,以政绩闻。
弘治二年服阕,迁广东右布政使。
田州不靖.,大夏往谕,遂顺命。
后山贼起,承檄讨之。
令获贼必生致,验实乃坐,得生者过半。
十年命兼左佥都御史,往理宣府兵饷。
尚书周经谓曰:“塞上势家子以市籴为私利,公毋以刚贾祸。
”大夏曰:“处天下事,以理不以势,俟至彼图之。
”初,塞上籴买必粟千石、刍万束乃得告纳,以故,中官、武臣家得操利权。
大夏令有刍粟者,自百束十石以上皆许,势家欲牟利无所得。
明年秋,三疏移疾归,筑草堂东山下,读书其中。
越二年,廷臣交荐,起右都御史,总制两广军务。
敕使及门,携二僮行。
广人故思大夏,鼓舞称庆。
十五年拜兵部尚书,屡辞乃拜命。
既召见,帝曰:“朕数用卿,数引疾何也?”大夏顿首言:“臣老且病,窃见天下民穷财尽,脱.有不虞,责在兵部,自度力不办,故辞耳。
”帝默然。
南京、凤阳大风拔木,河南、湖广大水,京师苦雨沈阴。
大夏请凡事非祖宗旧而害军民者,悉条上厘革。
其年六月再陈兵政十害,且乞归。
帝不许,令弊端宜革者更详具以闻。
帝乃召见大夏于便殿,问曰:“卿前言天下民穷财尽。
祖宗以来征敛有常,何今日至此?”对曰:“正谓不尽有常耳。
如广西岁取铎木,广东取香药,费固以万计,他可知矣。
”又问军,对曰:“穷与民等。
”帝曰:“居有月粮,出有行粮,何故穷?”对曰:“其帅侵克过半,安得不穷。
”帝太息曰:“朕临御久,乃不知天下军民困,何以为人主!”遂下诏严禁。
大夏忠诚恳笃,遇知孝宗,忘身徇国。
高考提醒一轮看功夫,二轮看水平,三轮看士气梳理考纲,进一步明确高考考什么!梳理高考题,进一步明确怎么考!梳理教材和笔记,进一步明确重难点!梳理错题本,进一步明确薄弱点!抓住中低档试题。
既可以突出重点又可以提高复习信心,效率和效益也会双丰收。
少做、不做难题,努力避免“心理饱和”现象的加剧。
保持平常心,顺其自然绝密★启用前河南省201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作答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阅读题甲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毎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宋代的农业、手工业、商业在唐代的基础上又有了新的发展,特别是商品经济出现了空前的繁荣。
在此背景下,宋代的货币流通和信用进入迅速发展时期,开创了古代金融的新篇章。
宋代在信用形式和信用工具方面都呈现出新的特点。
信用形式有借贷、质、押、典、赊买赊卖等多种形式。
借贷分为政府借贷和私人借贷。
政府贷借主要表现为赈贷的形式,在紧急情况下通过贷给百姓粮食或种子的方式,帮助他们度过困境。
私人借贷多为高利贷,它可以解决社会分化和“钱荒”带来的平民百姓资金严重不足的问题,满足特殊支付和燃眉之急的需要。
质、押是借贷的担保形式,由质库、解库等机构经营。
质属于动产担保,它必须转移动产的占有;押属于不动产担保,通常将抵押物的契约交付债权人即可。
债务人违约时,债权人可用变卖价款优先受偿。
典作为不动产转移的一种形式是在宋代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其特点是典权人向出典人支付典价后,在典期内就占有了出典人典产的使用权和收益支配权,出典人也不必向典权人支付利息。
宋代的商业贸易非常发达,但存在着通货紧缩现象,故赊买赊卖行为也很普遍,几乎生产、流通、消费领域的所有物品都能进行赊买赊卖。
从实际效果看,它解决了军需、加强了流通,更重要的一点,它向束缚生产流通扩大和发展的高利贷构成了冲击。
2015届高考语文一轮必备 自主测验08一.选择题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相同的一组是( )A.映衬. 寒伧. 称.体裁衣 称.兄道弟 B.敕.造 炽.烈 叱.咤风云 赤.胆忠心 C.诞.辰 锻.造 啖.以重利 肆无忌惮.D.匮.乏 溃.脓 功亏一篑. 振聋发聩.【解析】 A.寒伧.chen 称.chēng兄道弟,其余为chèn C.锻.duàn造,其余为dàn D 溃.huì脓,其余为kuì。
【答案】 B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奉承 凑合 不孚众望 得鱼忘筌B.缴纳 撕杀 尾大不掉 无上荣光C.针砭 精典 曲意逢迎 食不果腹D.诤友 博弈 群贤必至 老羞成怒【解析】 B撕—厮;C精—经;D必—毕。
【答案】 A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①目前的文学创作不可谓不繁荣,但厚重的、________时代精神的作品还不多,描写普通大众的作品偏少。
②正是由于水源的________,人类才开始考虑如何来使相对________的水资源,最大限度地满足人们的各种需要。
③最近,MSN服务将要收费的消息在媒体和用户中流传。
微软在华的MSN负责人告诉记者,这是由中美商业模式差别造成的________,基于个人计算机的MSN将________免费下去。
A.引领 短缺/稀缺 误解/始终B.引导 稀缺/短缺 曲解/始终C.引领 短缺/稀缺 误解/一直D.引导 短缺/稀缺 曲解/一直解析“引领”,引导,带领;“引导”,带领,指引。
①句陈述的对象是“时代精神”,应用“引领”。
“短缺”,缺乏、不足;“稀缺”,稀少,短缺。
②句第一空只有用“短缺”才能与“相对”“最大限度地……”照应;对“水资源”而言当用“稀缺”表明它的现有状况。
“误解”,不正确的理解;“曲解”,错误地解释客观事实或别人的原意(多指故意地)。
③句第一空应为“误解”。
“一直”表示动作始终不间断或状态始终不变;“始终”表示从头到尾。
③句第二空用“一直”更合适。
答案 C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文化遗产是一种不可再生的珍贵资源。
当前,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和现代化步伐,世界文化的多样性面临着一体化的趋势,文化遗产的保护形势非常严峻。
B.不知不觉间,“微时代”已经来到了我们面前。
微博取代博客成为网络上最主流的信息分享平台,微电影也逐渐成为年轻观众躲避影院烂片“轰炸”的首选。
C.平民文化的重新崛起,不仅会对我国整个社会文化的建设大有裨益,更会对我国电影产业的发展起到巨大推动作用。
D.新华发行集团主办旨在“推广深度阅读,倡导理性精神,传承经典文化”的第二期知本读书会日前在新华文化空间举行。
解析A项,成分残缺,在“步伐”后加“的加快”;C项,语序不当,把“不仅”与“更”后面的内容互换;D项,句式杂糅,在“新华发行集团主办”后加“的”。
答案 B一. 默写题1.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
(欧阳修《醉翁亭记》)(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李商隐《无题》)(3)可堪回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答案 (1)若夫日出而林霏开 云归而岩穴暝 (2)晓镜但愁云鬓改 夜吟应觉月光寒(3)佛狸祠下 一片神鸦社鼓三.文言文阅读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
非 相《荀子》(节选)相人,古之人无有也,学者不道也。
古者有姑布子卿①,今之世,魏有唐举,相人之形状、颜色而知其吉凶、妖祥,世俗称.之。
古之人无有也,学者不道也。
故相形不如论心,论心不如择术,形不胜心,心不胜术。
术正而心顺之,则形相虽恶而心术善,无害.为君子也;形相虽善而心术恶,无害为小人也。
君子之谓吉,小人之谓凶。
故长短、小大、善恶形相,非吉凶也。
古之人无有也,学者不道也。
盖帝尧长,帝舜短;文王长,周公短;仲尼长,子弓短。
昔者,卫灵公有臣曰公孙吕,身长七尺,面长三尺,焉②广三寸,鼻、目、耳具,而名动天下。
楚之孙叔敖,期思③之鄙人也,突秃长左,轩较之下,而以楚霸。
叶公子高,微小短瘠,行若将不胜其衣然;白公之乱也,令尹子西、司马子期皆死焉,叶公子高入居楚,诛白公,定楚国,如反手尔,仁义功名善于后世。
故士不揣长,不挈大,不权轻重,亦将志乎尔;长短、小大、美恶形相,岂论也哉?且徐偃王之状,目可瞻焉;仲尼之状,面如蒙供;周公之状,身如断蓄;皋陶之状,色如削瓜;闳夭之状,面无见肤;傅说之状,身如植鳍;伊尹之状,面无须麋,禹跳,汤偏,尧、舜参牟子。
从者将论志意、比类文学邪?直将差.长短、辨美恶而相欺傲邪?古者,桀、纣长巨姣美,天下之杰也;筋力越劲,百人之敌也。
然而身死国亡,为天下大僇,后世言恶,则必稽焉。
是非容貌之患也。
闻见之不众,论议之卑尔!今世俗之乱君,乡曲之儇子,莫不美丽姚冶,奇衣妇饰,血气态度拟于女子;妇人莫不愿得以为夫,处女莫不愿得以为士,弃其亲家而欲奔之者,比肩并起。
然而中君羞以为臣,中父羞以为子,中兄羞以为弟,中人羞以为友;俄则束乎有司而戮乎大市,莫不呼天啼哭,苦伤其今而后悔其始。
是非容貌之患也。
闻见之不众,论议之卑尔。
然则从者将孰可.也?【注】①姑布子卿:春秋时郑国人,曾看过孔丘和赵襄子的相,见《韩诗外传》卷九和《史记·赵世家》。
②焉:通“颜”,额。
③期思:地名,在今河南省淮滨县东南。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
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世俗称.之 称:称呼。
B.无害.为君子也 害:妨碍。
C.直将差.长短、辨美恶而相欺傲邪? 差:区别。
D.然则从者将孰可.也 可:认同,赞同。
解析 A项,称:称道。
答案 A2.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属于从正面论述“非相”的一组是( )①梁有唐举,相人之形状、颜色而知其吉凶、妖祥②术正而心顺之,则形相虽恶而心术善,无害为君子也③楚之孙叔敖,期思之鄙人也,突秃长左,轩较之下,而以楚霸④禹跳,汤偏。
尧、舜参牟子⑤桀、纣长巨姣美,天下之杰也;筋力越劲,百人之敌也⑥今世俗之乱君,乡曲之儇子,莫不美丽姚冶,奇衣妇饰,血气态度拟于女子A.①③⑤ B.②④⑥ C.②③④ D.①⑤⑥解析①是列举了唐举善于相人,并非从正面议论“非相”;⑤是写通过桀纣外貌特征推断其能力;⑥也是通过外貌来判断其举止行为。
都是从反面进行论述。
答案 C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和《劝学》一样,开篇就提出了自己的观点,批判、否定了相术,指出这是有学识的人从来也不谈论的事。
B.作者认为,观察人的相貌不如考察他的思想,考察他的思想不如鉴别他立身处世的方法,身材相貌不是判断君子小人的标准。
C.古代的夏桀、商纣魁梧英俊,但却落得身死国灭,成为天下最可耻的人,这都是容貌造成的祸患。
D.文章结尾又用当时犯上作乱的人和乡里的轻薄少年为例,从反面否定了相术,并以反问结尾,表明自己的观点。
解析C项,“这都是容貌造成的祸患”错。
答案 C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加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古之人无有也,学者不道也。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故士不揣长,不挈大,不权轻重,亦将志乎尔。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莫不呼天啼哭,苦伤其今而后悔其始。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古代的人没有这种事,有学识的人也不谈论这种事。
(2)所以对于士人,不是去测量个子的高矮,不是去围量身材的大小,不是去称量身体的轻重,而只能看他的志向。
(3)没有谁不呼天喊地号啕大哭,痛心自己今天的下场而后悔自己当初的行为。
【参考译文】观察人的相貌来推测祸福,古代的人没有这种事,有学识的人也不谈论这种事。
古时候有个姑布子卿,当今的魏国有个唐举,他们观察人的容貌、面色就能知道他的吉凶、祸福,世俗之人都称道他们。
古代的人没有这种事,有学识的人也不谈论这种事。
观察人的相貌不如考察他的思想,考察他的思想不如鉴别他立身处世的方法。
相貌不如思想重要,思想不如立身处世的方法重要。
立身处世的方法正确而思想又顺应了它,那么形体相貌即使丑陋而思想和立身处世的方法是好的,也不会妨碍他成为君子;形体相貌即使好看而思想与立身处世的方法丑恶,也不能掩盖他成为小人。
君子可以说是吉,小人可以说是凶。
所以高矮、大小、美丑等形体相貌上的特点,并不是吉凶的标志。
古代的人没有这种事,有学识的人也不谈论这种事。
据说帝尧个子高,帝舜个子矮;周文王个子高,周公旦个子矮;孔子个子高,子弓个子矮。
从前,卫灵公有个臣子叫公孙吕,身高七尺,脸长三尺,额宽三寸,但鼻子、眼睛、耳朵都具备,而他的名声轰动天下。
楚国的孙叔敖,是期思地方的乡下人,发短而顶秃,左手长,站在轩车上个子还在车厢的横木之下,但他却使楚国称霸诸侯。
叶公子高(“高”是叶公子的名字),弱小矮瘦,走路时好像还撑不住自己的衣服似的;但是白公胜作乱的时候,令尹子西、司马子期都死在白公手中,叶公子高却领兵入楚,杀掉白公,安定楚国,就像把手掌翻过来似的一样容易,他的仁义功名被后人所赞美。
所以对于士人,不是去测量个子的高矮,不是去围量身材的大小,不是去称量身体的轻重,而只能看他的志向。
高矮、大小、美丑等形体相貌方面,哪能用来评判人呢?再说徐偃王的形状,眼睛可以向上看到前额;孔子的形状,脸好像蒙上了一个丑恶难看的驱邪鬼面具;周公旦的形状,身体好像一棵折断的枯树;皋陶的形状,脸色就像削去了皮的瓜那样;闳夭的形状,脸上的髭须多得看不见皮肤;傅说的形状,身体好像竖着的柱子;伊尹的形状,脸上没有胡须眉毛。
禹瘸了腿,走路一跳一跳的;汤半身偏枯;尧、舜的眼睛里有两个并列的瞳仁。
信从相面的人是考察他们的志向思想、比较他们的学问呢?还是只区别他们的高矮、分辨他们的美丑来互相欺骗、互相傲视呢?古时候,夏桀、商纣魁梧英俊,是天下出众的身材;他们的体魄敏捷强壮,足可对抗上百人。
但是他们人死了、国家亡了,成为天下最可耻的人,后世说到坏人,就一定会拿他们作例证。
这并不是容貌造成的祸患啊。
信从相面的人见闻不多,所以谈论起来才是这样的不高明。
现在世上犯上作乱的人,乡里的轻薄少年,没有不美丽妖艳的,他们穿着奇装异服,像妇女那样装饰打扮自己,神情态度都和女人相似;妇女没有谁不想得到这样的人做丈夫,姑娘没有谁不想得到这样的人做未婚夫,抛弃了自己的亲人、家庭而想和他们私奔的女人,比肩接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