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复合材料结构耐久性损伤容限设计4-4.
- 格式:doc
- 大小:81.51 KB
- 文档页数:8
结构耐久性和损伤容限设计第一课概述:飞机设计思想的发展●静强度/刚度设计:结构可承受最大设计载荷,变形满足设计要求。
●安全寿命设计:在设计时认为结构中是无缺陷的,在整个飞机使用寿命期间,结构不会发生可见的裂纹。
●损伤容限设计:在规定未经维修的使用阶段内,结构抵抗由于存在瑕疵、裂纹或其他损伤导致损坏的能力。
损伤容限设计结构:按照损伤容限的概念来设计使用的结构。
损伤容限结构的特点:该结构的某一部分产生裂纹后,结构仍能在规定载荷下工作一定时间,直到下一次检修为止,在这段时间内裂纹不会发展到临界尺寸,或即使某一部分发生断裂,结构仍能承受规定的载荷。
耐久性:是指在规定期限内,飞机结构抵抗疲劳开裂(包括应力腐蚀等引起的开裂)、腐蚀、热退化、剥离、磨损和外表损伤作用的能力。
耐久性设计:使飞机结构承受设计使用载荷/环境谱时,其经济寿命大于设计寿命的耐久性分析计算。
耐久性设计的目的:确保飞机结构在整个使用寿命期间,结构的强度、刚度、维形、保压和运动等功能的可靠和最经济性维修,使飞机经常处于良好的备用状态。
耐久性方法:设计使用寿命≤经济寿命=1/2(全尺寸结构耐久性试验或分析寿命)经济寿命:由于疲劳、意外损伤/环境侵蚀引起结构损伤的情况,使得战备状态目标不能通过可接受的经济维修方式保持的时候,所对应的使用时间为经济寿命。
第二课断裂力学第一章 线弹性断裂力学1.1引言◆ 线弹性断裂力学:用弹性力学的线性理论研究含裂纹体在载荷作用下的力学行为和失效准则的工程学科。
◆ 裂纹种类:张开型、滑移型、撕开型。
如图1所示。
(I )张开型 (II )滑移型 (III )撕开型图1裂纹的基本类型1. 张开型或I 型外载荷为垂直于裂纹平面的正应力,裂纹面相对位移垂直于裂纹平面。
2. 滑开型或II 型外载荷为面内垂直裂纹前缘的剪力。
裂纹在其自身平面内作垂直于裂纹前缘的滑动。
3. 撕开型或III 型外载荷为离面剪力。
裂纹面在其自身平面内作平行于裂纹前缘的错动。
《复合材料结构设计》教学大纲课程编号:B03080600课程名称:复合材料结构设计英文名称:Architectural Design of Composites课程性质:限选课学时/学分:32/2考核方式:考核内容分为两个部分,即平时成绩(占总成绩的30%)和考试成绩(占总成绩的70%)选用教材:《复合材料结构设计》,王耀先编,化学工业出版社出版,2001年先修课程:复合材料导论、复合材料学、复合材料聚合物基体后继课程:高性能纤维制备及应用、复合材料与工程前沿、纳米复合材料、功能复合材料适用专业及层次:复合材料与工程本科一、课程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具备下列能力:1.能够准确理解复合材料力学研究、复合材料结构力学研究以及复合结构设计中有关力学的一般规律和基本概念;2.能够运用复合材料结构设计中的基本原理、基本方法,进行复合材料结构设计和新产品开发的基本技能;3.能够把握国内外复合材料结构设计的新技术及工业生产情况;4.能够掌握一种常用的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进行计算机辅助设计。
三、教学基本内容第一章绪论(支撑课程目标1、4)1.1复合材料的发展与现状1.2复合材料的分类1.3 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特点1.4复合材料结构设计的特点要求学生:了解复合材料的发展与现状、掌握复合材料的基本概念及分类;掌握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特点;掌握复合材料结构设计的特点。
第二章单层的刚度与强度(支撑课程目标1、2)2.1 基本概念2.2 单层的刚度2.3 单层的偏轴刚度2.4单层的强度2.5单层的三维应力一应变关系要求学生:掌握正轴、正交各项异性等基本概念;掌握单层刚度的表示方法及应力-应变关系、应变-应力关系推导;单层偏轴刚度与正轴刚度推导;单层强度的表示方法及基本强度准则。
第三章层合板的刚度与强度(支撑课程目标1、2)3.1 层合板简化表示方法3.2 对称层合板的面内刚度3.3 对称层合板的弯曲刚度3.4 一般层合板的刚度3.5 层合板的强度要求学生:掌握层合板简化表示方法;掌握对称层合板面内刚度,层合板强度表示方法及失效准则第四章复合材料结构分析(支撑课程目标1、2)4.l复合材料结构分析的基本问题4.2复合材料梁4.3夹层结构分析4.4复合材料板的弯曲分析要求学生:掌握复合材料结构分析的基本问题,三大方程;复合材料梁、板弯曲分析第五章复合材料连接(支撑课程目标1、2、3)5.1复合材料连接方式5.2胶接连接5.3机械连接要求学生:掌握复合材料胶接连接、机械连接特点、连接方式。
课
题
第八章复合材料结构耐久性损伤容限设计(四)
目的与要求复合材料制件的敏感环境因素
克服复合材料敏感因素在设计上采取的方法主要补工艺方法
材料制作过程
重点复合材料制件的敏感环境因素
克服复合材料敏感因素在设计上采取的方法
难
点
克服复合材料敏感因素在设计上采取的方法
教
具
复习提问克服复合材料敏感因素在设计上采取的方法主要补工艺方法
新知
识点
考查
克服复合材料敏感因素在设计上采取的方法
布置
作业
课堂布置
课后
回忆
克服复合材料敏感因素在设计上采取的方法?备注
教员
1.湿热、腐蚀环境的设计考虑
1.1.特殊环境
1.1.1环境耐久性设计的目的
●提高复合材料抵抗环境的能力,包括抗腐蚀性、抗磨损型、抗疲劳性/环
境影响损伤等;
●降低复合材料制件的维修费用,包括简化维修程序、减少维修人员、缩短
维修周期等。
1.1.2飞机运行的环境
●载荷外环境
✧机动载荷
✧突风载荷
●对完整性有影响的总体环境
✧温度
✧湿度
✧雷击
✧砂石
✧冰雹
✧雨雪
✧阳光
✧大气
●局部环境
✧燃油
✧润滑油
✧清洁剂
1.1.3复合材料所遭受的环境因素
●环境的强度
●出现的频率
●持续的时间
●发生的次序
1.1.4针对复合材料提出的要求
●机构设计的要求
✧选材
✧选型
✧详细设计中的周围零件的要求
✧实验验证阶段的折中数据
●零部件的赋役区域
✧赋役区域
✧飞行范围
✧使用任务
✧结构状态
1.2.复合材料结构设计中必须考虑的环境
1.2.1湿热环境
●主要因素
✧温度
✧复合材料的吸湿量
●环境分类
✧干冷气温低,年均气温低于10℃,降雨量少,年均相对湿度大于
80%的小时数不大于500h,工业污染较少,空气中腐蚀介质含量低,没有
中型以上的化学工业区。
典型区域有,西藏、青海、宁夏、新疆、吉林以及黑龙江的大部分区域等。
✧基本(湿和环境区)气温适中,年均气温低于15℃,降雨量适中,
比较干燥,年均相对湿度大于80%的小时数不大于3000h,工业污染较严
重,空气中腐蚀介质含量比较高,有大、中型化学工业区。
典型区域有西安、郑州、北京、沈阳。
✧内陆湿热气温较高,年均气温低于15~20℃之间,降雨量较大,
露日数和雾日数较多,空气潮湿,年均相对湿度大于80%的小时数不大于
4000h,工业污染较严重,空气中害介质含量高,该环境区气候基本上属
于亚热带湿润型气候,有大型以上的化学工业区。
典型区域有重庆、武汉、长沙、广州、南京。
✧湿和沿海气温适中,年均气温低于15℃,降雨量大,空气潮湿,
风大,空气中盐含量大,盐雾沉淀量大,工业污染较严重,空气中腐蚀介
质含量比较高,有大、中型化学工业区。
典型区域有青岛、厦门、沿海区域
✧湿热沿海气温高,年均气温大于20℃,其他情况与温和沿海环境
区相似。
典型区域有海南沿海区域。
1.2.2冲击环境
1.2.3老化环境
●湿热环境
●腐蚀性液体
✧燃油
✧液压油
✧防冻液
●紫外线辐射
●风化
●砂蚀
●雨蚀
1.3.湿热环境效应计设计考虑
1.3.1.湿热环境对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
1.3.
2.湿热环境对复合材料物理性能的影响
1.3.3.湿热环境对复合材料破坏模式的影响
1.3.4.湿热老化效应
1.3.5.湿热环境设计考虑
●设计选材阶段,主要考虑最高工作温度Tmax和长时高温下材料的饱和吸
湿。
✧军用产品
✧商用产品
●设计分析阶段,综合考虑温度湿度/载荷应力。
●验证时阶段,试件预吸湿,有时进行温度谱与载荷谱的叠加实验。
●湿热和某些化学介质的防护设计。
湿热对复合材料的基体和胶层的性能影
响较大,会大大降低结构的耐久性,为此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在被胶接结构件的接缝处全密封保护。
✧整体油箱或容器边界用密封胶密封,内表面涂防渗透材料,以防受到
冲击后渗透。
✧结构设计上要求具备有效的排水系统和防水口,以便定期排出积水,
消除隐患。
1.4.腐蚀环境及其防护设计
1.4.1腐蚀环境
1.4.2环境介质的腐蚀控制
●提高材料自身的耐蚀性,主要是提高基体的紧密型,使介质的扩散、渗透
系数下降;
●在复合材料表面使用防护层,应用恰当的防护层可以达到不同的目的。
1.4.3复合材料与金属材料的电偶腐蚀及防护设计
2.雷电防护设计
2.1.雷电环境
2.1.1雷电特性和雷电效应
●雷电特性
✧云对地雷电
✧云内雷电
✧云对云雷电
●雷电附着
✧初始附着区域
✧扫掠冲击冲击区域
✧其他区域
●雷电效应
✧雷电的直接效应
✧雷电的间接效应
2.1.2雷电环境
2.1.3雷电附着区域划分
●雷电附着概率
●雷电附着区域划分
2.2.雷电防护设计
2.2.1雷电防护设计概念
●隔离设计概念草取有效措施,把复合材料与雷电电流隔离开,既防止雷
电电流附着在复合材料构件上,又阻止雷电电流在复合材料内部传输。
●传导设计概念采取有效的措施,使复合材料结构有传导雷电电流的通
路,保持结构电道路连续,低阻抗的方法。
2.2.2雷电防护措施
●表面火焰喷涂铝
●附着(铺贴)铝或铜网
●装配分流条
●突覆防雷击导电涂层
2.2.3机翼油箱防雷击设计
●在总体设计时,应该将体征油箱布置在遭受雷击概率低的区域。
●要采用合适的防雷击措施,及时传导并释放整体油箱表面的雷击电荷。
●因该进行模拟雷击实验,也可以借助已经完成并取得合格要求的防雷电实
验结构。
2.2.4雷电防护设计原则
●直接雷击不应对结构和设备,引起需要立刻修理的击穿损伤或任何其他部
位。
●直接雷击不应引起影响飞行安全或要求卸下零部件进行维修,特别是大型
部件要求进行现场修理,不得进行反厂修理。
2.3.静电及其防护
2.3.1发生的原因
●设备或系统运行时,使用的油类与金属件发生振动、摩擦、撞击、溅波等
现象时,累计静电。
●存储大量燃油时,由于燃油自身的搅动、摩擦、振动,也会引起静电,存
储在油内。
●油内或金属件内存储的大量静电,可以传导到其他部件上。
2.3.2防护措施设计
●连接放电机构
●设置放电通道
●安装放电设施
3.课后作业
3.1.复合材料中出现的湿热环境因素有哪些?如何设计防护措施?
3.2.复合材料腐蚀环境有哪些因素决定?如何设计其防护措施?
3.3.复合材料制件雷电防护设计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