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论《尔雅》的语言学价值
- 格式:doc
- 大小:25.00 KB
- 文档页数:5
尔雅与古代语言学尔雅是中国古代的一部辞书,收录了许多古代汉语的词汇和用法。
它所包含的内容不仅涵盖了古代社会的各个方面,还反映了汉代语言、文字和文化的特点和演变。
因此,学习尔雅对于了解古代汉语及其文化背景十分重要。
然而,尔雅在古代语言学中的地位远不止如此。
尔雅的出现和意义尔雅最早是在东汉时期编撰的,成书时间约在公元150年左右。
虽然在河南省荥阳市发现了一个比今传本更早的版本,但它并未流传下来。
尔雅共收录了14700多个词汇和用法,并根据意义、读音和文献来源进行分类。
上卷主要涉及天、地、人、官、军、车、器等方面的词汇,下卷则集中介绍人体、动植物、工艺、娱乐、宗教、祭祀等方面的用词。
尔雅之所以能够在古代时期受到广泛关注,是因为它是一本官方正式的辞书。
它的主要作用是阐明各种用词的确切含义,维护汉字的规范和统一。
因此,尔雅对于汉字的普及和推广也起到了重要作用。
它还被广泛用于教育和文化交流,对于汉字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也有着深远的影响。
尔雅在古代语言学中的地位近年来,学者们在研究古代语言学时,越来越注意到了尔雅这一辞书的重要性。
在语言学上,尔雅是对古汉语的一种系统化描述和解释,是早期汉语音韵系统的重要参考来源之一。
通过对其中出现的古代用词、文化现象、法律制度等的分析,不仅可以了解古代汉语的特点和演变,还可以揭示汉代社会的文化、政治和经济形态。
例如,在尔雅中,可以看到许多现在已经很少被使用的汉字和读音,这些古代汉语的特殊用法和变化规律对研究汉语语言史具有重要价值。
另外,在尔雅中关于礼制、文化习俗和祭祀仪式的记载也是了解古代汉族文化的重要资料之一。
通过对这些内容的研究,可以深入了解汉代社会的文化、思想和价值观。
尔雅的相关争议虽然尔雅在古代文化及语言研究中有着重要的地位,但它也存在着某些争议。
总体来说,尔雅文字表达并不十分严格,词语解释也存在一定的模糊和歧义。
此外,它编纂时代较早,所收词汇和文化现象也有局限性。
因此在研究中,需要充分考虑这些问题,并寻找其他历史文献作为辅助材料。
《尔雅》的贡献及影响作者:周晓宇来源:《北方文学·下旬》2013年第03期摘要:《尔雅》是我国第一部语言学专著,它是我国古代典籍词语的总汇,被历代的文人学者视为经典。
《尔雅》的内容包罗万象,涉及到中国传统文化的诸多领域。
它的编写结构和释词体例对后代编纂辞书的人造成了很大的影响。
因此,《尔雅》在中国语言学史上的地位和影响是不容忽视的。
本文试从释词体系和编纂体例这两个方面来论述《尔雅》的贡献和影响。
关键词:《尔雅》贡献影响释词体系编纂体例一、引言《尔雅》是我国训诂学方面的专著,它以解释词义为主,也是我国第一部兼有百科性和辞书性的语义应用词典。
它的学术价值很高,被历代的文人学者视为词义注释和词义考证的经典。
《尔雅》的内容丰富,包罗万象,涉及到中国传统文化的诸多领域。
基于以上观点,本文将从两个方面论述《尔雅》的贡献及其影响。
二、《尔雅》的贡献及其影响(一)释词体系《尔雅》始创于西周初年,后来不断经过孔子及其弟子们的增益和润色,最后成书于战国中期。
《尔雅》的产生、流传乃至成书,或者接近于先秦古籍产生的年代,或者要早于先秦晚期古籍产生的年代,它是我国最古老的辞典式的训诂著作,是古代典籍词汇的汇总。
《尔雅》对古代汉语的词汇,加以类聚和群分,在解释词义方面具有系统性,表现为能够揭示词语的各种义项上,于是就为古代汉语词汇的研究勾画出了大的轮廓。
这也使《尔雅》由帮助阅读古代文献为目的的著作,变成独立研究词汇这门学科开端的著作。
同时,《尔雅》不是一些词汇材料没有内在联系的堆积,而是始创分类的结构模式,为同时代的词书树立了分类规范,成为最早的一部研究古汉语词汇的专著,并且形成了一定的规模。
上古汉语词汇中存在很多的同义词,因此很多词语都可以包括本义、引申义和假借义这三种义项。
《尔雅》在以解释先秦古籍为落脚点时,并没有注意到词语义项的类别,原因在于当时人们的头脑中还没有区分词语义项类别的概念,但《尔雅》却能够客观地揭露出词语的各种义项,这在某种程度上说是难能可贵的。
”尔雅“是什么意思?一、起源与历史背景《尔雅》一书的作者许慎是西汉初年的著名学者。
当时,汉文化蓬勃发展,古籍繁多,但汉字的定义和解释并不统一。
为了归纳和规范古代汉字的用法,许慎决定编写一本专门的字典。
二、《尔雅》的内容与特点1. 《尔雅》的组织结构《尔雅》共分为十六类,涵盖了各个方面的词语,如天文、地理、人物、动植物等。
每一类中的字词均依据音韵和义项进行排列。
2. 《尔雅》的语言风格《尔雅》以简练明晰的文字风格著称,它不仅为读者提供了各个字词的定义和用法,还配以丰富的注释和例证。
这些例证来源广泛,既有儒家经典,也包括了其他学派的文献。
这一特点为读者提供了更多的知识背景和上下文信息。
三、《尔雅》的学术价值与影响1. 奠定了汉字规范化的基础《尔雅》通过对汉字的义项和用法进行系统整理和解释,为后世的汉字研究和规范化奠定了基础。
它提供了汉字学习的标准教材,成为中国古代文化传承的重要工具书。
2. 对后世字典的影响《尔雅》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字典之一,对后世的辞书编纂产生了深远影响。
它的组织结构和注释方式成为后来字典编纂的借鉴对象,为后世学者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参考。
3. 体现了中国古代学术精神编纂《尔雅》需要广泛涉猎各个领域的知识,并具备深厚的学术功底。
这一点体现了中国古代学者对于严谨求实的追求,也体现了他们对中国古代文化的深度理解和继承。
总结:《尔雅》是古代中国一部具有重要学术价值的经典辞书。
它以其独特的组织结构、简练明晰的语言风格以及对汉字定义和用法的全面解释,对于中国汉字的规范化与传承发挥了重要作用。
它不仅是中国文化宝库中的一颗明珠,也是中国古代学术精神的杰作。
在今天,我们依然可以从《尔雅》中汲取智慧,拓展我们对于古代汉字和文化的理解。
《尔雅》主要内容简介及赏析(最新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诗歌散文、原文赏析、读书笔记、经典名著、古典文学、网络文学、经典语录、童话故事、心得体会、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poetry and prose, original text appreciation, reading notes, classic works, classical literature, online literature, classic quotations, fairy tales, experience,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if you want to know the difference Please pay attention to the format and writing of the sample essay!《尔雅》主要内容简介及赏析【导语】:最早解释词义的训诂著作。
de作为一部辞书式训诂著作,《尔雅》是我国先秦时期重要古籍, 其学术价值很高, 被历代文人学者奉为经典。
《尔雅》内容很丰富, 涉及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很多领域。
《尔雅》是我国最古老的辞典式训诂著作, 其解释词义系统而准确, 为后代学者注释古籍、编纂辞书所广泛采用, 为汉语词义的深入研究创造了条件。
《尔雅》解释词义有系统性, 表现在能揭示词语的各种义项上。
上古汉语多义词居多, 往往很多词都同时包含本义、引义、借义三种义项。
《尔雅》立足于解释先秦古籍, 并没有顾及词语义项的类别, 况且当时人们还没有这样的观念, 但是《尔雅》却客观地披露出词语的各种义项, 则难能可贵。
《尔雅》解释词义很准确, 往往能再现词语的古训。
先秦很多典籍深奥简古, 不易读懂。
尤其很多词语长期被借用, 其本义早已湮没, 然而在《尔雅》的义训中还保留着。
《尔雅》解释词义严谨、可靠, 对后代产生极其深远的影响。
从汉至今历代学者编纂辞书、注释古籍均广泛采用《尔雅》的义训, 几乎形成一种社会风尚《尔雅》是我国先秦词语的汇编, 收集词语丰富据笔者统计,《尔雅》共收集各类词语四千三百多个, 各种释条二千多个。
多彩, 概括而全面地展示出上古时期词汇的历史面貌。
从构成上看,《尔雅》所收词语多为单音词。
这些单音词集中于《释诂》、《释训》, 分散于其馀各篇; 多数属于普通语词, 少数属于专科名词。
《尔雅》收词单音词居多的局面, 恰好说明汉语词汇起源于单音词, 反映出古汉语词汇的特点, 与现代汉语词汇以双音词为主的格局, 形成鲜明对照, 也展示出古今汉语词汇的巨大变化。
当然上古时期汉语词汇绝非纯粹单音词的世界, 还有不少双音词,《尔雅》所收双音词就是明证。
《尔雅》所收双音词不仅数量可观, 而且类型多样《尔雅》还收录近三百个合成词, 尽管为数还不算多, 但是构词方式齐全, 其价值不能低估。
从词性角度看,《尔雅》所收词语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代词、副词、介词、连词、语气词、叹词, 共有十一大类, 基本上能反映出古汉语词法的框架结构。
《尔雅》简介《尔雅》是我国古代为消除语言文字时空限制,统一古代和当代各地语言文字,使语言文字趋于规范化,能正确、规范地训释古书词语意义的一本工具书。
它是孔子及后学所著,是我国古代重要经典“十三经”之一,也是我国古代以训释词语为主的词语文字重要文献。
作为书面语言,其规范的准则应该是当时社会能普遍接受的书面语言,《尔雅》成书时代的规范书面语言是“雅言”,就是“五经”“六艺”中的通语。
为此,《论语·述而》中说:“子所雅言,诗、书执礼,皆雅言也。
”孔安国作注说:“雅言,正言也。
”郑玄进一步解释说:“读先王典法,必正其音,然后义全,故不可有所讳,礼不诵,故言执。
”由此可以看出,以“雅言”来“正言”的《尔雅》,正是以经典中的规范书面语,作为规范社会语言文字的标准来编写的。
从《尔雅》全书的内容来看,有的是解释经传文字的,有的是解释先秦子书的,其中还间杂有称说战国秦汉间地理名称的。
从这些方面来看,《尔雅》一书绝非一人、一时之作,它大约是在春秋至秦汉之间编纂汇集,后经汉魏时期增益而成的一部语言文字工具书。
它在训释古代词语时,大致按词义系统和事物分类而编纂,但在训释某些词义时,出现了把某些同义词或类义词收在一起而产生的不必要的重复现象;有的内容又出现了前后矛盾,或者体例不一的现象;在引用古书时也有出自不同时代、不同学者之手的瑕疵。
从这些方面可见,《尔雅》一书的作者确非一人,而是由几个时代的许多文人学士编纂增益,后又经东汉以后至东晋初郭璞注《尔雅》,才把它完成。
尽管《尔雅》是一部自秦以来最为重要的古代语言论著,但它的价值不仅在于它正确、规范地训释古书词语,更在于它客观而真实地保存了古代社会制度、天文、历法等资料,在于它为后人编纂辞书提供了极好的借鉴。
尔雅词源学在语言规范中的重要性语言,作为人类交流的重要工具,其规范与准确运用至关重要。
而在探索语言规范的道路上,尔雅词源学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首先,我们要明白什么是尔雅词源学。
简单来说,词源学是研究词的形式和意义的来源的学科。
尔雅,则是中国古代最早的一部解释词义的专著。
将两者结合,尔雅词源学就是通过对《尔雅》这部经典著作的研究,来探寻词汇的起源、发展和演变。
在语言规范中,尔雅词源学为我们提供了词汇的准确含义和用法。
很多词汇在长期的使用中,其意义可能会发生变化,甚至出现误解和误用。
通过研究尔雅词源,我们可以追溯到词汇最初的意义,从而避免错误的理解和运用。
比如,“凯旋”这个词,在使用时经常有人会说“凯旋而归”,但从词源学的角度来看,“凯旋”本身就包含了“归来”的意思,再加“而归”就属于语义重复。
了解了词源,我们就能更准确地使用语言,避免这种错误。
尔雅词源学有助于我们理解词汇之间的关系。
语言中的词汇并非孤立存在,它们往往有着密切的联系。
通过研究词源,我们可以发现词汇之间的同源、派生、转化等关系。
例如,“宽”“阔”“广”这几个词,它们在意义上有相似之处,通过词源研究,我们可以了解到它们可能有着共同的起源或者发展脉络。
这种理解有助于我们更系统地掌握词汇,丰富我们的语言表达。
再者,尔雅词源学对于语言的规范化具有重要的历史参考价值。
《尔雅》作为一部古老的典籍,反映了当时的语言规范和使用习惯。
通过研究它,我们可以了解到古代语言规范的标准和原则,为现代语言规范的制定提供借鉴。
同时,也能让我们认识到语言规范是一个不断发展和变化的过程,从而以更加开放和包容的态度对待语言的创新和演变。
此外,尔雅词源学还有助于我们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词汇中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
通过研究词源,我们能够深入挖掘词汇背后的文化信息,更好地理解和传承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
比如,“社稷”这个词,在古代指的是土神和谷神,后来被用来象征国家。
略论《尔雅》的语言学价值
【摘要】《尔雅》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训诂专著,也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词书。
本文将对其语言学价值做以论述。
【关键词】《尔雅》;语言学;价值
长期以来,人们一直为中国古代到底有没有语言学所困扰。
岑麒祥在其《语言学史概要》中说:“只有十九世纪以后的语言学研究才是科学的。
” [1]王力在《中国语言学史》中指出:“中国在‘五四’以前所作的语言研究,大致是属于语文学的范围。
” [2]从中我们可知,中国古代的语言学研究由于受到传统“小学”的影响而显得比较零碎,缺乏科学的系统性,应当纳入语文学研究范围。
所谓语文学研究就是对文字或书面语言的研究,特别着重在文献资料的考证和故训的寻求。
它和语言学是两个带有褒贬性的概念。
总体说来,中国古代语言学研究主要的特点有三:第一,研究对象是文字,不是语言。
第二,研究目的是为解经服务的。
第三,研究成果比较零碎,缺乏系统性。
上述三点可以认为是中国古代语言学研究的特点,亦可认为是其缺点。
但是,任何一门科学在经历由草创到确立,到发展,再到成熟和完善的过程都会存在许多问题,我们不应当因为这些问题而把中国古代语言学排斥在语言科学之外。
中国古代是有语言学的,并且有着丰富的古代语言学著作,《尔雅》就是其中的杰作。
一、先秦时期的“名实之辩”
先秦时期是我国语言研究的萌芽和草创时期。
这一时期语言研
究在理论上表现为人们在讨论哲学、逻辑、思维问题时已经不自觉地涉及到了语言的社会本质、语言与思维的关系等问题。
在哲学上有所谓“名实之辩”,即讨论思维与存在的关系。
墨家认为“所以谓,名也;所谓,实也”。
即用来称呼的叫做“名”,所称呼的事物叫“实”,而“名”必须通过语言活动才能表示出来,“声出口,俱有名”。
这里的“名”实际上是语言范围的问题。
在思维和存在谁是第一性的问题上,墨家认为“有之实也,而后谓也;无之实也,则无谓也”。
在政治上有所谓“正名主义”。
孔子首先提出“正名”思想,这里的“名”一方面是伦理等级制度在词的内涵和外延上的表现,另一方面要求人在运用语言时要按确定的词义来选择词语,即“名不正,则言不顺”。
在逻辑上墨子提出“以名举实”。
“名”就是用词表示的概念。
“举实”即用概念反映客观事物,“以名举实”就是说概念反映事物要靠词语来实现。
先秦诸子在上述问题中涉及到的语言问题归结起来就是语言的社会本质,语言和思维的关系即语言符号的形式和内容的关系问题。
在这个问题上先秦诸子有截然不同的观点,老子、管仲等人认为词与概念之间存在必然联系,“名生于实,实生于德,德生于理,理生天智,智生于当”。
而荀子则说明了词与概念之间的关系是“名无固宜,约之以命,约定俗成谓之宜,异于约则谓之不宜。
名无固实,约之以命实,约定俗成谓之实名”。
按荀子的观点,词与概念之间没有必然联系,是社会成员约定俗成的,语言是一种社会现象。
显然这种观点是符合语言实际的。
二、《尔雅》是先秦语言研究的集大成之作
先秦诸子“名实之辩”的语言理论探讨对语言实践产生了很大影响,《尔雅》正是“名实之辩”的产物。
《尔雅》成书于战国末年,编纂人是齐鲁儒生。
[3]作为书名,“尔”是“近”的意思(后来写作“迩”),“雅”是“正”的意思,在这里专指“雅言”,即在语音、词汇和语法等方面都合乎规范的标准语。
《尔雅》的意思是接近、符合雅言,即以雅正之言解释古语词、方言词,使之近于规范。
这说明先秦时期名不副实的词汇变异现象影响到了人们的交际,语言的社会性要求人们按确定的词义理解和使用词语。
《尔雅》用标准语解释方言和古语,贯穿着“以名举实”的语言理论,为当时的人们正确理解、运用“名”提供了标准。
《尔雅》每一篇的篇题都是“释×”,篇与篇之间的安排都经过认真考虑,释诂、释言、释训三篇,属语词部分,其中有形容词、名词,也有动词,释亲以下十六篇,几乎全是名词,其中释亲、释宫、释器、释乐四篇是对名物称谓制度的释义,释天至释畜十二篇属于自然科学的名物称谓,其中释天、释地、释丘、释山、释水五篇为一组,是对天文、地理名词的释义,释草、释木、释虫、释鱼、释鸟、释兽、释畜七篇是关于动植物名称的释义。
在语辞性条目中,《尔雅》用当时的标准语,对人们容易产生语义分歧的方言语辞、古代语辞、日常用语给予正名。
春秋战国是社会大变革,大动荡,思想大解放的时代,在语言上表现出“名不符
实”的词汇变异现象,《尔雅》在这个时候“正名”,对社会稳定,语言进步有重要的作用。
在社会关系条目中,《尔雅》对称谓进行了统一解释正名,这对维护封建等级制度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在人文名物和自然名物条目中,《尔雅》对客观事物本身的名号与实体进行了分辨正名。
由于语言的时代和地域变异,同一自然现象,人文名物在不同时代和区域有不同的“名”,《尔雅》的正名,对汉语词汇的稳定和发展极其重要。
纵观《尔雅》二千多个条目,涉及社会,自然的方方面面,充分体现“正名”、“名实相符”的先秦语言学思想,可谓先秦语言研究的集大成之作。
三、《尔雅》首创按词的意义类别编排词汇的体例,形成了后世的“雅学”
在历史上,《尔雅》备受推崇。
这是由于《尔雅》汇总、解释了先秦古籍中的许多古词古义,成为儒生们读经、通经的重要工具。
事实上,《尔雅》并不是经,也不是某一部经书的附庸,它是以“正名命物”和解经为目的的教科书。
人们借助这部词典的帮助,可以阅读古籍,进行古代词汇的研究,可以了解古代社会,增长知识。
它首创的按意义分类编排的体例和多种释词方法,把两千多个条目分成十九个义类,对后世影响深远,形成了后世所谓的“雅学”——按《尔雅》体例编排的书。
如汉代扬雄的《方言》是典型的仿《尔雅》之作,东汉刘熙的《释名》分类比《尔雅》还细。
此外,《汉
书·艺文志》的“小尔雅”、三国张揖的《广雅》,唐宋的《蜀尔雅》、《羌尔雅》,明代的《通雅》、《骈雅》,清代的《说雅》、《选雅》、《毛雅》等,都是仿《尔雅》体例之作。
《尔雅》在中国辞书编纂体例上打下了深深的烙印,对后代词书、类书的发展产生了很大影响。
四、《尔雅》对研究汉语词义演变史具有重要价值
《尔雅》中保留了不少古义。
如《释宫》:“宫谓之室,室谓之宫。
”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在先秦时代宫和室是同义词,《诗经·鄘风·定之方中》“作于楚宫”,又说:“作于楚室。
”证明《尔雅》的释义是有语言事实为依据的。
“宫”在先秦时有“围绕”的意思,从《尔雅·释山》中可以得到证实:“大山宫小山,霍。
”由于“宫”的“围绕”义汉以后已消失,有的人把这个句子的标点也搞错了。
郦道元的《水经注》就以为“宫”是名词,结果成了“大山曰宫”。
《尔雅》作为我国第一部语言学著作、第一部训诂学著作,为后世语言学的学习和研究留下了宝贵的遗产,它的语言学价值是非常巨大,值得后人认真学习并继承和发展。
【参考文献】
[1]岑麒祥.语言学史概要[m].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08:8.
[2]王力.中国语言学史[m].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15.
[3]何九盈.中国古代语言学史(新增订本)[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35.
[4]濮之珍.中国语言学史[m].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