漳州地区仓储物害虫及其天敌调查初报
- 格式:pdf
- 大小:264.42 KB
- 文档页数:7
本章重点内容:象甲和豆象甲类(△:玉米象、米象、谷象;蚕豆象、豌豆象、绿豆象);谷蠧、谷斑皮蠧;谷盗类(△:赤拟谷盗、杂拟谷盗、锯谷盗、长角扁谷盗、大谷盗);蛾类(△麦蛾、印度谷螟、一点谷螟、粉斑螟蛾、米黑虫);螨类(腐嗜络螨)。
上述各主要储粮害虫(害螨)的形态特征、分布及为害、生活史和习性、预测预报及其综合防治方法。
储粮害虫指在粮仓内、加工及运销过程中为害贮藏粮食、油类、豆类等及其加工品的害虫(螨),亦称仓库(储)害虫。
至今全世界已定名的储粮害虫(螨)约600多种。
我国的储粮害虫有383种,其中昆虫纲242种,螨类141种,专门为害粮食的约有30多种,包括一些重要的国内、外检疫对象。
据统计,全世界储粮害虫造成的损失约为5-10%。
它们不仅直接食害粮食造成数量上的损失,同时还混入大批排泄物和分泌物(虫皮、虫尸、虫粪等)、吐丝连缀粮粒等污染粮食,引起粮食发热和霉变造成粮食品质及营养价值的降低,甚至无法食用或有毒;降低种子发芽率;在国际贸易中降低收益及国家外贸声誉等。
因此,大力防治储粮害虫,保证粮食不受虫害和安全储藏,是关系“米袋子”和国泰民安的大事,在目前国家粮库扩容、规模化、规范化的形势下,更具有十分重要的社会和现实意义。
储粮害虫的发生为害(生态)及防治具有以下几个显著的特点:1、种类多,分布广泛,为害场所多样。
大多害虫、害螨为世界性害虫,其活动场所包括动、植物及产品仓库、加工厂、运输工具、携带者及载体,甚至如图书馆、博物馆、药店、食品店、厨房等。
2、食性广。
一般皆多食性,蚕豆象、豌豆象等例外;3、生态系基本封闭,环境稳定↓↓(1)食物充足,运动器官退化;(2)天敌种类及数量少;(3)小气候较稳定;(4)储粮干燥。
4、为害方式多样(蛀食、剥食、侵食、缀食),不易被发现,与粮食内理化性状等关系密切↓↓防治困难;5、传播方式主要以人为传播(如仓、厂日常清洁、消毒管理不善、调运检疫不力)为主,自然传播为次(包括主动传播—自行飞传;被动传播—由鼠类、昆虫、鸟类等携播);6、繁殖力强。
仓库害虫调研报告仓库害虫调研报告一、引言仓库害虫是指那些在仓库环境中繁殖生长并对仓库内储存物品造成危害的昆虫。
害虫的存在给仓储业务和物资保存带来了很多困扰,因此调研仓库害虫的种类、数量及防治方法对于提高仓储管理水平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次调研旨在了解仓库害虫问题的现状,并针对性地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二、调研方法1. 网上调研:通过查阅相关文献、资料和仓储行业论坛,了解当前仓库害虫问题的普遍存在情况以及一些常见的防治方法。
2. 实地调研:选择了几家具有代表性的仓库进行实地调研,通过观察、访谈仓库管理人员以及鉴定采样虫种等方式,获取相关数据。
三、调研结果1. 仓库害虫种类通过调研发现,仓库害虫主要有:衣鱼蛀虫、谷物蠹虫、木犀蛾、屋角蛛等。
其中,衣鱼蛀虫对纺织品造成危害,谷物蠹虫对储存的谷物、米粉等食品产生危害,木犀蛾和屋角蛛则对木材和纸张等物品造成威胁。
2. 仓库害虫数量据统计,仓库害虫的数量普遍较多,且呈逐年增长的趋势。
由于仓库环境通常潮湿且温度较稳定,这些条件为害虫繁殖提供了有利条件。
而在管理不善、卫生条件差的仓库中,害虫数量尤为严重。
3. 防治方法(1)物理防治:通过保持仓库的清洁卫生,防止害虫滋生繁殖的环境。
此外,可以采取安装纱窗、用密封容器存储物品等措施,有效阻断害虫的进入路径。
(2)化学防治:使用害虫防治药剂进行喷洒、熏蒸等作业,以便迅速有效地控制害虫的数量。
(3)生物防治:利用天敌、天然杀虫剂等生物手段对害虫进行防治,有效降低对环境的污染和对人体的危害。
四、解决方案根据调研结果,针对仓库害虫问题,可以提出以下解决方案:1. 加强仓库卫生管理,定期清洁和消毒,保持干燥通风,减少害虫滋生的条件。
2. 定期进行害虫防治工作,可以使用物理和化学两种方法相结合,综合进行防治。
3. 建立害虫监测和预警机制,及时发现害虫的滋生繁殖情况,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
4. 引入生物防治技术,利用天敌等生物对害虫进行防治,减少对环境和人体的危害。
仓储害虫防治xx年xx月xx日CATALOGUE目录•仓储害虫概述•仓储害虫防治策略•仓储害虫防治管理•案例分析•前沿技术与发展趋势01仓储害虫概述常见仓储害虫种类如谷物象甲、米象甲等,是仓储中常见的害虫。
甲虫类蛾类蚂蚁类蟑螂类如印度谷蛾、大谷蛾等,对食品和饲料造成危害。
如红火蚁等,会入侵食品和饲料。
如德国小蠊、美洲大蠊等,在仓储中繁殖迅速。
害虫会吃掉大量的粮食,造成经济损失。
仓储害虫的危害损耗粮食害虫的排泄物和尸体会对食品造成污染,引发食品卫生问题。
污染食品有些仓储害虫会携带病原菌,传播疾病危害人类健康。
传播疾病仓库环境仓库的卫生环境不佳,有利于害虫的繁殖和传播。
货物运输在货物运输过程中,害虫会被携带传播。
人为因素人员进出仓库时,可能会带入害虫。
仓储害虫的传播途径02仓储害虫防治策略预防措施严格控制仓库温度和湿度保持仓库温度在10℃以下,相对湿度在65%以下,可有效防止仓储害虫的繁殖。
清洁仓库定期清理仓库内的垃圾、残留物和死虫,保持仓库的清洁卫生。
阻断害虫进入仓库的途径采取密封、防虫包装等措施,防止害虫进入仓库。
利用紫外光、红外光等光照技术杀死仓储害虫。
光照灭虫冷冻灭虫高温灭虫将物品放入冰箱或冷冻设备中冷冻,以杀死仓储害虫。
将物品放入高温设备中加热,以杀死仓储害虫。
030201使用熏蒸剂如溴甲烷、环氧乙烷等,在密封的仓库中杀死仓储害虫。
熏蒸灭虫使用杀虫剂如有机磷、氨基甲酸酯等,对仓库进行喷雾,杀死仓储害虫。
喷雾灭虫使用熏烟剂如敌敌畏、甲基嘧啶等,对仓库进行熏烟,杀死仓储害虫。
熏烟灭虫03仓储害虫防治管理对仓库进行定期检查,及时发现害虫踪迹和危害,采取防治措施。
定期检查设置监测点,利用诱饵、红外线等手段监测害虫活动,及时发现并控制。
监测定期检查与监测防治计划制定防治计划,明确防治目标、措施和责任人,确保防治工作有序开展。
防治标准制定防治标准,规范防治流程、用药及安全措施,确保防治效果和员工安全。
仓库常见害虫及其防治[学习与研究5]2008-1-4来源:发展管理部李彦1 仓库常见害虫1.1 蟑螂善于爬行,会游泳,危机时也可飞行。
扁平身体使其善于在细小缝隙中生活,几乎有水和食物的地方都可生存。
喜暗怕光,喜欢昼伏夜出,白天偶尔可见。
一般在黄昏后开始爬出活动、觅食,清晨回窝。
温度在24-32℃最为活跃,4℃时完全不能活动。
在热带地区,可四季繁殖、活动。
繁殖快,一只受精雌性蟑螂在食料充足下,一年内可演化成数十万只,且可无性繁殖三代以上。
它生存能力强,能自由穿梭于1.6mm的空隙,若有水即使不吃任何食物也能存活40天。
现已成为入侵室内最多、危害人类最大、涉及范围最广的仓库害虫。
1.2 褐家鼠栖息地非常广泛,主要栖息于住宅墙根屋角、厨房、畜圈、厕所、垃圾堆、下水道以及随着季节和作物的成长迁居到附近的耕地、菜地、沟边、路旁、河堤上。
其掘土挖洞能力强。
活动多在夜间,每夜外出吃食两次。
一次在天刚黑后,一次在黎明前,行动敏捷,视觉差,但听觉、嗅觉和触觉都很灵敏。
攀登能力较差,行动时多沿墙根壁角。
记忆力较好,警惕性高,在活动期间遇到惊扰,立即隐避。
对环境的变更很敏感,遇新出现物体(即使是食物)常回避一段时间。
繁殖力特强。
分布很广,属于世界性分布的鼠类,凡是有人类居住的场所几乎都有它的踪迹,往往可以随各种交通工具而扩散。
我国各省、市自治区均有分布,是危害最大的一种家鼠。
1.3 黄胸鼠栖息于建筑物的上层,如屋顶、天花板、屋山尖、椽瓦间隙、门框和窗框上端等,夹墙、墙缝、地面杂物堆中和地板下也有。
野外则在住区附近的水沟、灌丛、田野中活动。
夹墙中的鼠洞构造一般较复杂,洞口多,上通天花板,下达地板,前后左右相连贯。
黄胸鼠多在夜间活动,能攀高、跳远,警惕性高,稍有异常即逃窜。
一般是夜里9时出洞,11时左右回洞,到了凌晨1时再出来,3时左右再回洞。
在农村,部分鼠随农作物的生长、收获等,在住房和田野间作季节性的迁移。
生活条件好时,一年四季均可繁殖,一般一年6-8胎,每胎产仔鼠4-8只。
第1篇一、总则为加强仓储害虫防治工作,保障仓储物资安全,维护仓储环境,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等法律法规,结合本单位的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本单位所有仓储区域,包括库房、仓库、堆场等。
三、管理职责1. 仓储部门负责本制度的组织实施和监督检查。
2. 设备管理部门负责仓储害虫防治设备的维护和管理。
3. 人力资源部门负责对害虫防治工作人员进行培训和考核。
4. 安全生产管理部门负责对仓储害虫防治工作进行监督检查。
四、仓储害虫防治原则1. 预防为主,综合防治。
2. 以人为本,确保安全。
3. 科学合理,经济有效。
4. 依法行政,规范管理。
五、仓储害虫防治措施1. 防治目标(1)降低仓储害虫密度,控制害虫危害。
(2)保障仓储物资安全,防止因害虫造成损失。
(3)维护仓储环境,保障职工身体健康。
2. 防治方法(1)物理防治1)加强仓储设施建设,提高仓储环境的抗害虫能力。
2)合理布局仓储区域,避免害虫滋生。
3)定期清理仓储区域,清除害虫栖息场所。
(2)化学防治1)根据害虫种类,选择合适的杀虫剂。
2)严格按照杀虫剂使用说明,合理配比和施用。
3)对易受害虫侵害的物资,采取防护措施,如使用防虫网、防虫板等。
4)对杀虫剂残留物进行检测,确保残留量符合国家标准。
(3)生物防治1)引入天敌生物,如捕食性昆虫、微生物等,控制害虫数量。
2)采用生物农药,如昆虫生长调节剂、微生物农药等,降低害虫危害。
3)推广生物防治技术,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
3. 防治周期(1)害虫防治周期为每月一次。
(2)特殊情况下,如害虫密度过高,可增加防治次数。
4. 防治记录(1)记录害虫种类、防治方法、用药量、防治时间等信息。
(2)对防治效果进行评估,分析原因,改进防治措施。
六、仓储害虫防治设备管理1. 设备管理部门负责对仓储害虫防治设备进行维护和管理。
2. 设备管理部门应定期检查设备,确保其正常运行。
一、总则为有效防治仓库害虫,保障仓储物资安全,维护仓库环境整洁,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仓储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结合本仓库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本仓库所有仓储区域,包括但不限于仓库内存储区、办公区、休息区等。
三、害虫种类及危害1. 害虫种类:烟草粉螟、烟草甲、大谷盗、白蚁、鼠类等。
2. 危害:害虫对仓储物资造成破坏,导致经济损失;污染仓库环境,影响员工健康;影响仓储物资品质,降低产品竞争力。
四、防治原则1. 预防为主,防治结合。
2. 绿色环保,减少化学药剂使用。
3. 严格管理,责任到人。
五、防治措施1. 环境卫生管理(1)保持仓库内外环境卫生,定期清理垃圾,消除害虫滋生条件。
(2)加强仓库通风,保持仓库内空气流通,降低湿度。
(3)定期检查仓库门窗、墙壁、地面等,发现害虫侵入及时处理。
2. 药物防治(1)选用高效、低毒、环保的化学药剂进行防治。
(2)按照说明书要求,合理配制药剂,确保防治效果。
(3)定期对仓库进行喷雾、熏蒸等防治措施,消灭害虫。
3. 生物防治(1)引入天敌昆虫,如捕食螨、寄生蜂等,降低害虫数量。
(2)利用生物农药,如昆虫信息素、植物提取物等,防治害虫。
4. 物理防治(1)加强仓库门禁管理,防止害虫侵入。
(2)使用物理防虫网、防虫板等物理方法,隔离害虫。
(3)对仓库内物品进行防虫处理,如密封包装、冷藏等。
5. 鼠害防治(1)定期检查仓库鼠洞、鼠迹,及时填补、封堵。
(2)使用毒饵诱杀、粘鼠板等物理方法,消灭鼠害。
(3)加强仓库内部管理,减少鼠害发生。
六、责任与奖惩1. 仓库管理人员负责害虫防治工作的组织实施,确保防治措施落实到位。
2. 对在害虫防治工作中表现突出的个人和集体给予表彰和奖励。
3. 对未按规定执行害虫防治工作,导致仓储物资受损的,依法依规追究相关责任。
七、附则本制度由仓库管理部门负责解释,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如有未尽事宜,可根据实际情况予以修订。
甲虫类,1、玉米象,2、谷蠹,3、赤拟谷盗,4、锯谷盗,5、长角扁谷盗,6、绿豆象,7、豌豆象,8、蚕豆象,9、大谷盗,10.黑皮蠹。
蛾类,1、麦蛾,2、印度谷螟,3、粉斑螟,4、地中海粉螟,5、粉虱。
螨类,主要是粉螨。
1玉米象1.1.1.1百科名片玉米象玉米象成虫:体长2.9~4.2毫米。
体暗褐色,鞘翅常有4个橙红色椭圆形斑(见图)。
喙长,除端部外,密被细刻点。
触角位于喙基部之前,柄节长,索节6节,触角棒节间缝不明显。
前胸背板前端缩窄,后端约等于鞘翅之宽,背面刻点圆形,沿中线刻点多于20个。
鞘翅行间窄于行纹刻点。
前胸和鞘翅刻点上均有一短鳞毛。
后翅发达,能飞。
雄虫阳茎背面有两纵沟,雌虫“Y”字形骨片两臂较尖。
1.2概述分类地位:玉米象(Sitophilus zeamais)是节肢动物门、有颚亚门、六足总纲、昆虫纲、有翅亚纲、鞘翅目、象甲科(Curculionidae)的1种。
种属分布:世界性分布。
中国各省(区)均有分布,惟新疆尚无记录。
1.3形态特征玉米象卵:椭圆形,长约0.65-0.70mm,宽约0.28-0.29mm,乳白色.半透明.下端稍圆大,上端逐渐狭小,上端着生帽状圆形小隆起;谷象的卵与其相似。
玉米象幼虫:体长2.5-3.0mm,乳白色,体多横皱,背面隆起,腹面平坦,全体肥大粗短,略呈半球形.无足.头小,淡褐色,略呈楔形.谷象幼虫与其相似。
玉米象蛹:体长3.5-4.0mm,椭圆形,乳白色至褐色.头部圆形,喙状部伸达中足基节.前胸背板上有小突起8对,其上各生1根褐色刚毛.腹部10节,腹末有肉刺1对。
玉米象成虫:体长2.9~4.2毫米。
体暗褐色,鞘翅常有4个橙红色椭圆形斑(见图)。
喙长,除端部外,密被细刻点。
触角位于喙基部之前,柄节长,索节6节,触角棒节间缝不明显。
前胸背板前端缩窄,后端约等于鞘翅之宽,背面刻点圆形,沿中线刻点多于20个。
鞘翅行间窄于行纹刻点。
前胸和鞘翅刻点上均有一短鳞毛。
仓储害虫大全附防治方法本章重点内容:象甲和豆象甲类(△:玉米象、米象、谷象;蚕豆象、豌豆象、绿豆象);谷蠧、谷斑皮蠧;谷盗类(△:赤拟谷盗、杂拟谷盗、锯谷盗、长角扁谷盗、大谷盗);蛾类(△麦蛾、印度谷螟、一点谷螟、粉斑螟蛾、米黑虫);螨类(腐嗜络螨)。
上述各主要储粮害虫(害螨)的形态特征、分布及为害、生活史和习性、预测预报及其综合防治方法。
储粮害虫指在粮仓内、加工及运销过程中为害贮藏粮食、油类、豆类等及其加工品的害虫(螨),亦称仓库(储)害虫。
至今全世界已定名的储粮害虫(螨)约600多种。
我国的储粮害虫有383种,其中昆虫纲242种,螨类141种,专门为害粮食的约有30多种,包括一些重要的国内、外检疫对象。
据统计,全世界储粮害虫造成的损失约为5-10%。
它们不仅直接食害粮食造成数量上的损失,同时还混入大批排泄物和分泌物(虫皮、虫尸、虫粪等)、吐丝连缀粮粒等污染粮食,引起粮食发热和霉变造成粮食品质及营养价值的降低,甚至无法食用或有毒;降低种子发芽率;在国际贸易中降低收益及国家外贸声誉等。
因此,大力防治储粮害虫,保证粮食不受虫害和安全储藏,是关系“米袋子”和国泰民安的大事,在目前国家粮库扩容、规模化、规范化的形势下,更具有十分重要的社会和现实意义。
储粮害虫的发生为害(生态)及防治具有以下几个显著的特点:1、种类多,分布广泛,为害场所多样。
大多害虫、害螨为世界性害虫,其活动场所包括动、植物及产品仓库、加工厂、运输工具、携带者及载体,甚至如图书馆、博物馆、药店、食品店、厨房等。
2、食性广。
一般皆多食性,蚕豆象、豌豆象等例外;3、生态系基本封闭,环境稳定↓↓(1)食物充足,运动器官退化;(2)天敌种类及数量少;(3)小气候较稳定;(4)储粮干燥。
4、为害方式多样(蛀食、剥食、侵食、缀食),不易被发现,与粮食内理化性状等关系密切↓↓防治困难;5、传播方式主要以人为传播(如仓、厂日常清洁、消毒管理不善、调运检疫不力)为主,自然传播为次(包括主动传播—自行飞传;被动传播—由鼠类、昆虫、鸟类等携播);6、繁殖力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