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用水水源地水污染防治体系的建立——以贵州省盘县白河沟水库流域为例
- 格式:pdf
- 大小:313.98 KB
- 文档页数:4
贵州省饮用水水源环境保护办法(试行)贵州省饮用水水源环境保护办法(试行)第一章总则第一条目的与依据为了加强贵州省范围内饮用水水源环境保护工作,确保公众的饮用水安全,保护水资源和生态环境,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和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合用范围本办法合用于贵州省范围内的各类饮用水水源地的保护工作,包括表面水源地、地下水源地、湖泊和水库等。
第二章饮用水水源地划定与保护第三条水源地的划定根据饮用水水源地的特点和相关规定,省环境保护部门应当划定饮用水水源地的保护范围,并进行公告。
第四条饮用水水源地的保护水源地的保护包括以下内容:1. 禁止在水源地及其周边区域进行工业生产、废水排放等高污染活动;2. 加强农村饮用水水源地的管理,加强农药、化肥等污染物的管理和使用;3. 完善饮用水水源地保护设施,如建设护坡、护岸、拦河坝等;4. 增加水源地周边的绿化覆盖,降低水源地的土地侵蚀;5. 健全饮用水水源地监测体系,及时发现和处理水质问题。
第三章饮用水水源污染防治第五条水源地保护区的禁止性开辟在划定的水源地保护区范围内,禁止进行矿山开采、房屋建设和其他对水源地环境具有破坏性的活动。
对已经存在的违法建设和活动,应当即将住手并进行整改。
第六条水源地周边区域的污染防治水源地周边区域的环境污染防治应采取以下措施:1. 加强农业面源污染的防治,推广无污染农业技术,合理使用化肥、农药等农业投入品;2. 加强工业废水管理,实施企业的污染防治责任,加大排污口监控力度;3. 严格控制水源地周边的固体废物、危(wei)险废物和垃圾的排放和处置;4. 加强水资源的管理和调控,合理保护水源地的水量。
第四章饮用水水源地监测与评估第七条监测体系建设建立完善的饮用水水源地监测体系,包括水质监测、生态监测、环境监测等。
监测结果应及时上报,并公开辟布。
第八条预警与应急处理加强对饮用水水源地的预警监测,一旦发现水质异常或者其他突发事件,应及时采取应急处理措施,并向相关部门和公众发布信息。
农村供水工作的问题与解决措施作者:郭洪英来源:《时代经贸》2014年第12期摘要:水是生命的源泉,安全饮水是人类最基本的权益,保证农民的饮水安全,是一件不可忽视的大事,对农村的饮水工程如何管理成为了人们比较关注的问题。
本文通过农村供水工作的问题和农村供水工作的解决措施两方面对农村供水工作的问题与解决措施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农村;供水工作;问题;解决措施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农村的饮水问题日益凸显,也受到了各地政府部门的重视。
对于农村供水工作的开展是必要的,这是广大农民群众非常迫切的需求,也关系到农民的身体健康,是科学发展观的体现。
发展供水工作能够加快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是构建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点任务,但是现阶段农村的供水工作还是有一些不足之处,本文通过分析农村供水工作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积极地探索了解决问题的对策,以下进行探讨。
一、农村供水工作的问题(一)处理设施不达标,集中供水率低现阶段,我国农村现有的供水工程建设的标准比较低,只保证了水源,在农民用水的方便程度等方面都没有达标,在我国的农村有很多都是一户一井或者是多户一井来取水的,集中供水率比较低,自来水没有得到全面的普及。
设置的水厂供水范围比较小,受益的人数也相对较少,有一些村镇建立了供水管网,但是对于水的处理设施不够完善,即使有一些具有水处理设施的水厂,也是小规模的,其在很多方面都不能够达到标准,尤其是卫生方面,并且受到很多方面因素的制约,资金的投入比较困难,所以对于水的处理设施通常比较简陋,也不注重对于水的消毒处理。
(二)工程建成后的管理没有完善的体制在农村地区,水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基础设施,但却没有得到重视,没有政策给予支持,在工程建成之后的管理方面问题仍然很严重。
农村的每家每户分布不规则,也不集中,比较广泛,供水工程的规模又相对较小,所以在管理上造成了一定的难度,成本要高出预算,导致工程不能够正常运转。
为了将农村的供水问题有效解决,国家投入了很大的力度,建设农村的供水工程,但是在工程建成之后的管理方面却没有得到全面的落实,没有先进的体制,不能发挥其效益,这样就会使得一部分农民在饮水方面出现困难。
煤炭资源型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变化与污染防治--以贵州盘县白河沟水库流域为例卢波;王斌;彭熙【摘要】作为煤炭资源型城市盘县即将启用的集中式饮用水源之一,近10年来白河沟水库流域内主要干流水质超标,直接影响水库建成后的水环境质量及饮水安全,必须对其进行长期监测与治理。
本研究在对盘县白河沟水库流域水污染源及生态环境状况进行长期监测的基础上,就流域污染成因进行深度剖析,有针对性地提出了饮用水源地水污染典型工程防治措施,以探索煤炭资源型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污染防治对策。
【期刊名称】《中国水土保持》【年(卷),期】2014(000)007【总页数】4页(P40-42,43)【关键词】煤炭资源型城市;水源地;水质现状;影响因素;污染防治;白河沟水库流域【作者】卢波;王斌;彭熙【作者单位】盘县环境保护局,贵州盘县553537;盘县环境保护局,贵州盘县553537;贵州省山地资源研究所,贵州贵阳55000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X524饮用水安全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大问题,水源地水质状况直接关系到供水区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1]。
世界卫生组织调查显示,80%的人类疾病与水质污染有关[2],获得安全的饮用水是城市发展的基本需求和根本保障[3]。
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我国饮用水资源供需矛盾凸显,有近1/5的水源地存在污染物超标现象[4],尤其是在煤炭资源型城市,水污染严重与工程性缺水、地下水位下降、泉水流量锐减[5]等问题并存,因此调查和分析城镇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环境现状,对保障饮用水安全具有重要的社会和经济意义[6]。
本研究以贵州省盘县白河沟水库流域为例,利用多年监测数据进行水质状况分析,提出了有针对性的水源地保护措施,以期为饮用水源地管理和保护提供参考。
1 流域概况白河沟水库位于贵州省盘县西部煤炭资源丰富的平关镇境内,地处云贵两省交界地带,位于E104°18′—104°23′、N25°36′—25°44′,属珠江流域南盘江水系。
贵州省饮用水水源环境保护办法(试行)贵州省饮用水水源环境保护办法(试行)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贵州省饮用水水源环境的保护工作,保障人民群众饮用水的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贵州省范围内的饮用水水源环境保护工作。
第三条饮用水水源环境保护应当坚持预防为主、综合管理、源头治理的原则。
第四条饮用水水源环境保护应当坚持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分类管理、有序建设的原则。
第五条饮用水水源环境保护应当坚持依法管理、科学监管、公众参与、社会共治的原则。
第二章饮用水水源环境保护的目标及范围第六条饮用水水源环境保护的目标是确保饮用水水源的质量安全,维护饮用水供应的稳定。
第七条饮用水水源环境保护的范围包括水库、河流、湖泊、地下水等作为饮用水水源的自然水体,以及与饮用水水源有直接关系的地质、生态等相关环境。
第三章饮用水水源环境保护的责任主体第八条贵州省环境保护厅是贵州省饮用水水源环境保护的主管部门,负责组织、协调、监督和指导全省的饮用水水源环境保护工作。
第九条各级地方应当加强对饮用水水源环境保护的领导,制定相关政策措施,落实饮用水水源环境保护的责任和任务。
第十条城市供水企业、农村饮水安全管理机构、水资源管理机构等相关单位应当按照法律法规和本办法的要求,履行饮用水水源环境保护的职责。
第四章饮用水水源环境保护的规划和建设第十一条各级地方应当制定饮用水水源环境保护的规划,明确发展目标、布局要求和重点保护区域。
第十二条饮用水水源环境保护规划应当包括资源调查评价、水环境功能区划、保护与修复措施等内容。
第十三条饮用水水源环境保护工程的建设应当符合环境影响评价要求,确保水建设与环保相统一。
:::附件:附件1:贵州省饮用水水源环境保护工程评价指标附件3:饮用水水源环境保护工程管理制度法律名词及注释: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指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立法机关制定的环境保护相关法律。
2、饮用水:指供人体直接饮用、生活用水等日常生活中使用的水。
贵州省饮用水水源环境保护办法饮用水是人类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资源,而保护饮用水水源环境对于人类健康和生态平衡的保持至关重要。
为了确保贵州省的饮用水源环境得到有效保护,贵州省政府制定并实施了《贵州省饮用水水源环境保护办法》。
一、总则《贵州省饮用水水源环境保护办法》是贵州省为保护饮用水水源环境制定的法规性文件,旨在加强对饮用水水源地的保护、合理利用和科学管理,以确保饮用水质量安全。
本办法适用于贵州省境内的饮用水水源地的保护工作。
二、饮用水水源地保护目标贵州省饮用水水源地的保护目标是保证供水源地水质达到国家和地方标准要求,减少水污染源的污染,保持水源地的生态环境良好,确保饮用水的安全性和可持续供应。
三、水源地保护措施1. 饮用水水源地划定饮用水水源地应根据地质水文特征、水质状况、人类活动等因素进行科学、准确的划定。
划定后的饮用水水源地应依法保护,不得改变其用途或破坏其生态环境。
2. 禁止性行为为确保饮用水水源地的水质安全,禁止在水源地周边从事以下活动:(1)工业废水排放;(2)垃圾填埋和焚烧;(3)农业化肥和农药使用;(4)厕所、化粪池等与饮用水水源地安全相关的设施建设;(5)其他有可能对饮用水水源地产生污染的活动。
3. 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划设饮用水水源地划定后,应根据其特点划分为重点保护区、一般保护区和缓冲区。
重点保护区是指水源地的核心保护区,严格限制人类活动和开发。
一般保护区是指水源地周边范围,限制部分人类活动和开发。
缓冲区是指水源地的外围保护区,较为宽松地限制人类活动和开发。
4. 环境监测与评估对饮用水水源地进行定期环境监测和评估,及时发现并解决可能存在的水质问题和环境污染隐患。
根据监测结果,采取必要的措施进行治理和修复。
5. 法律法规的约束各级政府部门及相关单位应制定、修订并严格执行相关法律法规,对饮用水水源地的保护工作进行监管和管理。
违反保护规定的行为将受到法律制裁。
四、饮用水水源环境保护责任1. 政府责任各级政府应加强对饮用水水源环境保护工作的组织领导和综合协调,确保有关政策的实施,加大对饮用水水源环境保护的财力投入和科技支持。
饮用水水源的地方立法保护探究——来自贵州省毕节市的调研报告李东澍;罗昌琪【摘要】水是生命之源,对饮用水水源保护是地方立法工作的重中之重.贵州省毕节市人大常委会为此于2016年制定了《毕节市饮用水水源保护条例》,并于2017年7月1日起实施.通过调查毕节市饮用水水源保护所面临的困境,探讨《毕节市饮用水水源保护条例》的立法目的、立法原则、立法结构和立法重点等问题.【期刊名称】《贵州警官职业学院学报》【年(卷),期】2018(030)006【总页数】9页(P61-69)【关键词】饮用水水源;地方立法;毕节市饮用水水源保护条例【作者】李东澍;罗昌琪【作者单位】华东师范大学,上海200241;贵州省毕节市人大常委会,贵州毕节5517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D927一、研究的缘起地球是人类生活的家园,积极保护生态环境,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守护祖国绿水青山是广大人民的共同心愿和各级政府的神圣职责。
有鉴于此,在2015年的《立法法》修订中,设区的市被明确授予环境保护、城乡建设与管理等方面的地方立法权,以期各市结合自身实际来科学立法,从而实现当地社会的良法善治。
众所周知,水是生命之源。
然而,近年来“全球每天都有多达6000名少年儿童因饮用水卫生状况恶劣而死亡。
水污染问题已经成为目前世界上最为紧迫的卫生危机之一,水污染问题在那些人口急剧增长的发展中国家尤为严重”,“据统计,目前水中污染物已达两千多种,主要为有机化学物、碳化物、金属物,其中自来水里有765种(190种对人体有害,20种致癌,23种疑癌,18种促癌,5种致突变——肿瘤)”。
[1]10因此,对饮用水水源的保护无疑是地方立法工作的重中之重。
以贵州省毕节市为例,该市人大常委会将《毕节市饮用水水源保护条例》(下文简称《条例》)列入2016年立法计划。
经过为期近一年的工作,《条例》在2016年12月25日经毕节市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四十一次会议顺利通过,并于2017年7月1日起实施。
饮用水水源地水污染防治体系的建立——以贵州省盘县白河
沟水库流域为例
董云仙;徐长城;马杏;张军莉;谭志卫
【期刊名称】《环境科学导刊》
【年(卷),期】2012(031)004
【摘要】在对贵州省盘县白河沟水库流域自然-经济-社会复合生态系统现状和主要环境问题诊断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白河沟水库流域水污染系统防治体系建设的指导思想、建设原则和总体框架,为饮用水源地水污染系统防治建立提供参考。
【总页数】4页(P35-38)
【作者】董云仙;徐长城;马杏;张军莉;谭志卫
【作者单位】云南省环境科学研究院,云南昆明650034;云南省环境科学研究院,云南昆明650034;云南省环境科学研究院,云南昆明650034;云南省环境科学研究院,云南昆明650034;云南省环境科学研究院,云南昆明650034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X52
【相关文献】
1.盘县白河沟水利工程水库溢洪洞消能设计与优化 [J], 潘燕
2.煤矿酸性废水污染综合治理技术与展望r——以贵州省鱼洞河流域综合治理技术应用研究为例 [J], 李曦滨
3.煤炭资源型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变化与污染防治--以贵州盘县白河沟水库
流域为例 [J], 卢波;王斌;彭熙
4.贵州省盘县西得泥水库溢洪道引渠段滑坡成因分析 [J], 王银军
5.综合勘查技术方法在喀斯特地区煤矿酸性矿井水污染勘查的应用——以贵州省凯里市鱼洞河流域龙洞泉水污染勘查为例 [J], 李曦滨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