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师范大学714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阅读 - 2016年考研专业课真题
- 格式:pdf
- 大小:896.13 KB
- 文档页数:2
2014年江西师范大学中国古代文学硕士考试试题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一、解释加点的字词,并写出篇名或作者名(5分*10)1、七月流火,九月授衣2、女嬃之婵媛兮,申申其詈予3、方六七十,如五六十,求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足民。
4、且为穷豪?这个记不住了5、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6、秋坟鬼唱鲍家诗,恨血千年土中碧7、君不见咫尺长门闭阿娇,人生失意无南北8、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9、纵荒坟横断碑,不辨龙蛇10、不师秦七,不师黄九,倚新声玉田差近二、作品赏析(25分*3)1、陶渊明《桃花源诗》嬴氏乱天纪,贤者避其世。
黄绮之商山,伊人亦云逝。
往迹浸复湮,来径遂芜废。
相命肆农耕,日入从所憩。
桑竹垂馀荫,菽稷随时艺;春蚕收长丝,秋熟靡王税。
荒路暧交通,鸡犬互鸣吠。
俎豆犹古法,衣裳无新制。
童孺纵行歌,斑白欢游诣。
草荣识节和,木衰知风厉。
虽无纪历志,四时自成岁。
怡然有余乐,于何劳智慧!奇踪隐五百,一朝敞神界。
淳薄既异源,旋复还幽蔽。
借问游方士,焉测尘嚣外。
愿言蹑清风,高举寻吾契。
2、刘禹锡《西塞山怀古》王濬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黯然收。
千寻铁锁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头。
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
今逢四海为家日,故垒萧萧芦荻秋。
[3、柳永《蝶恋花》伫倚危楼风细细,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
草色烟光残照里,无言谁会凭阑意。
拟把疏狂图一醉,对酒当歌,强乐还无味。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三、给文句加标点并翻译,概括大意(25分)书非借不能读也子不闻藏书者乎七略四库天子之书然天子读书者有几汗牛塞屋富贵家之书然富贵人读书者有几其他祖父积子孙弃者无论焉非独书为然天下物皆然非夫人之物而强假焉必虑人逼取而惴惴焉摩玩之不已曰今日存明日去吾不得而见之矣若业为吾所有必高束焉,庋藏焉曰姑俟异日观云尔中国古代文学:一、名词解释(6*5=30)1、《九歌》2、《文心雕龙》3、沉郁顿挫4、骚雅派5、后七子6、兰陵笑笑生二、简答(3*10=30)1、叙述宋诗的发展过程2、有人说《牡丹亭》写得是“风情”,而不是“爱情”,对此阐述你的意见3、简述《世说新语》的艺术价值三、阐述(3*30=90)1、试述《史记》中的纪传体对后世小说的影响2、评价白居易在中国诗史的地位3、概述清代文学成就。
A-PDF OFFICE TO PDF DEMO: Purchase from to remove the watermark江西師範大學統考試卷中國古代文學(二)一 填空題。
20’⒈ 建安七子是指孔融、陳琳、 、徐幹、阮瑀、應瑒、劉楨等七人。
⒉ 阮籍《 》82首是詩歌史上影響深遠的作品,唐代陳子昂《感遇》組詩就直接受到它的影響。
⒊ 現存最早的一首完整七言詩是 的《燕歌行》。
⒋ 魏晉南北朝時期的《 》體大思精,是我國最重要的文學理論著作。
⒌ 南朝時期的《 》素描式的人物描寫非常成功,因而被視為佚事小說的代表。
⒍ 名句“戰士軍前半死生,美人帳下猶歌舞”是盛唐詩人 所作。
⒎ 所作的傳奇《鶯鶯傳》是元劇《西廂記》的故事源頭。
⒏ 柳宗元貶謫永州期間所作的《始得西山宴遊記》等作品,合稱為“ ”⒐ 韓愈文中被公認為“祭文中千年絕調”的是《 》。
⒑ 白居易寫有60多首諷諭詩,此外他影響最大的詩是 。
⒒ 王勃:老當益壯, ; ,不墜青雲之志。
⒓ 曹操:山不厭高,水不厭深, ,天下歸心。
⒔ 左思: ,英俊沉下僚⒕ 鮑照:自古聖賢盡貧賤, 。
⒖ 孟浩然: ,波撼岳陽城。
⒗ 李白:西當太白有鳥道, 。
⒘ 杜甫:世亂遭漂蕩, 。
⒙ 王維: ,陰晴眾壑殊。
⒚ 李煜:獨自莫憑欄, ,別時容易見時難。
二 以下簡答題選做三個。
30’⒈ 建安詩歌有哪幾大特徵⒉ 謝霛運在詩歌發展中所起的作用⒊ 王維“詩中有畫”的特色⒋ 韓孟詩派的共同特徵⒌ 近體詩的用韻規則三 以下簡述題選做二個。
20’⒈ 簡要比較李白與杜甫的思想個性⒉ 王世貞說:“盛唐之於詩也,其氣完,其聲鏗以平,其色麗以雅,其力沉而雄,其意融而無跡。
”請簡要談談你對這個說法的理解。
⒊ 簡要說明李商隱詩歌的特點。
四 解釋鮑照下面這首《擬行路難》各句的意思。
10’對案不能食,拔劍擊柱長歎息。
丈夫生世會幾時,安能蝶躞垂羽翼。
棄置罷官去,還家自休息。
朝出與親辭,暮還在親側。
弄兒床前戲,看婦機中織。
2016年江西师范大学汉语国际教育基础考研真题壹中外文化及跨文化交际基础知识(共80分)一、填空题(每小题2分,共30分)1.()是我国最长的河流,发源于青海省唐古拉山主埠各拉丹冬山西南侧,全长六千三百多公里,流经青海、西藏、四川、云南、重庆、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苏、上海等十一个省、市、自治区。
2.()朝奠定了以后中国疆域的基础。
3.王阳明集心学之大成,提出()的观点。
4.佛教在()之间传入中国是比较可信的。
5.荀子在()中突出了教师的地位和作用,把天地、先祖、君师三者相提井论,认为君师是治理国家的根本。
6,最迟在(),火药已经被发现和利用。
7,四大名旦是()、尚小云、程砚秋、荀慧生。
8.媒人的最早产生,大约在()9.号的流行是在()以后,明清时为盛。
10.我们所说的甲骨文包括原始甲骨文和()11.墨家学说在战国时代与儒学并称为两大“显学”,其代表人物是()。
12.()是清代儒林第一人,他的两部著作《日知录》、《天下郡国利病书》被认为“无一字无来历”。
13.道教的产生大体在()。
14.传教士的先行者和奠基人()于公元16世纪来到澳门。
15.法国人杜赫德编撰的(),于1735年在巴黎印行,是欧洲人研究中国的百科全书式的著作。
二、判断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神农时代已经进入血缘群婚时代。
()2.父权制度确立后,形成了一夫一妻制。
()3.古文经学家尊崇周公,认为六经不过是孔子整理过的古籍史料,真正的古意还有待研究,注重名物训诂。
()4.道家是“入世之学”,其作用偏重于个人。
()5.汉高祖刘邦亲祭孔子是封建帝王祭孔的开始。
()6.在《世界遗产名录》中,江西的庐山属于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
()7.刘向的《列女传》,首开为中国妇女立传的先河。
()8.唐代建于江苏省常州市的赵州桥,是我国最长的石拱桥。
()9.清代早期和乾嘉时期的朴学推崇今文经。
()10.小乘佛教流行于中国、朝鲜和日本等,称谓“北传佛教”;大乘佛教流行于东南亚各国,称谓“南传佛教”。
江西师范大学2005年硕士研究生中国古代文学专业入学考试试题二、名词解释1、楚辞楚辞,其本意是指楚地的言辞,后来逐渐固定为两种含义:一是诗歌体裁。
“楚辞”是战国时代以屈原为代表的楚国作家在楚国民歌的基础上创造的一种具有浓厚地方色彩的诗歌,它是《诗经》三百篇以后的一种新诗体。
所谓“书楚语,作楚声,纪楚地,名楚物,故可谓之楚辞”。
二是诗歌总集的名称。
汉成帝时,刘向整理时将屈宋等人作品编辑成书,定名为《楚辞》,从此,楚辞成为了一部诗歌总集名称。
“楚辞”包括屈原、宋玉等楚国人的作品以及汉初淮南小山,东方朔、刘向等人的仿骚作品。
刘向所编《楚辞》现已不存,目前能见最早的本子是东汉王逸《楚辞章句》,是最早为之作注的作品。
2、新乐府新乐府,即“新题乐府”,就是相对于汉魏旧(题)乐府而言的“即事名篇,无复依傍”的诗歌,指的是一种用新题写时事的乐府诗,它自创新题,抒写时事,不再以入乐与否作为衡量的标准。
新乐府即讽喻诗,是谏官文学。
新乐府诗始创于杜甫,为元结、顾况等继承,后来又得到白居易、元稹大力提倡,他们继承了杜甫现实主义的文学传统,倡导了“重通俗,尚写实”,以创作新题乐府诗反映现实为中心的诗歌革新运动。
3、建安风骨建安是东汉献帝刘协的年号,此时期朝政大全实握于曹操之手,因此,文学史上向来把建安文学作为魏晋南北朝文学的起点,建安文学包括汉魏初期(190-232)的文学,获得了繁荣的发展,取得了突出的成就:五言腾涌,俊才云蒸,作家作品大量涌现,在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建安文学的特色是:在内容上反映了动乱的社会面貌和人民丧乱的痛苦,抒发了建功立业的理想和人生悲哀。
(现实主义精神)在艺术上具有一种清峻、通脱、华丽、壮大的文风,风格多慷慨激昂。
(慷慨激昂的风格)前人用“建安风骨”(或“建安风力”、“汉魏风骨”)来赞扬建安文学,就是指建安文学的这种现实主义精神和慷慨激昂的风格,这是汉魏时期文人创作的群体风范。
4、唐传奇唐传奇指唐代流行的文言短篇小说,作者多以记、传名篇,以史家笔法,传奇闻异事。
2008年江西师大中国古代文学专业考研试题一、解释(6×5=30’)1. 汉大赋2. 建安风骨3. 初唐四杰4. 诚斋体5. 《长生殿》6. 李渔二、简答(3×10=30’)1. 简述《左传》战争描写的成就。
2. 说明唐代古文运动的文学史意义。
3. 叙述“公安派”的文学理论。
三、阐述与分析(3×30=90’)1. 与《国风》相比,汉乐府民间作品有何发展?2. 辛弃疾的词有怎样的艺术成就?3. 阐述《水浒传》在人物形象塑造上的成就。
科目二: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阅读一、指出下列诗文的篇名或作者,并解释红色的字词。
(每句5分,共50分)1、王事靡盬,不遑启处。
2、岂余身之惮殃兮,恐皇舆之败绩。
3、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
4、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5、夷,戮也,物过盛而当杀。
6、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
7、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
8、没揣菱花,偷人半面,迤逗的彩云偏。
9、不师秦七,不师黄九,倚新声玉田差近。
10、年来肠断秣陵舟,梦绕秦淮水上楼。
二、作品分析(每题25分,共75分)1、陶渊明《饮酒》其五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①“问君何能尔”采用的是什么修辞手法?请解释其中“尔”字的具体含义。
②诗人所说的“真意”,你是怎样理解的?③“采菊东篱下”以下四句,古人曾予以高度赞赏,你认为妙在何处?请作简要分析。
2、李白《行路难》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馐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击柱心茫然。
欲度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①此诗明显受到前代哪位诗人影响?②“闲来垂钓”两句用了什么典故?③此诗体现了李白诗歌哪些特征?试作具体分析。
3、关汉卿《不伏老》我是个蒸不烂煮不熟捶不匾炒不爆响珰珰一粒铜豌豆,恁子弟每谁教你钻入他锄不断斫不下解不开顿不脱慢腾腾千层锦套头?我玩的是梁圆月,饮的是东京酒,赏的是洛阳花,攀的是章台柳。
江西师范大学2007年硕士研究生中国古代文学专业入学考试试题中国古代文学史1、解释(6×5=30’)1. 毛诗1)《诗经》虽然遭到秦火的焚毁,但是由于学者的讽诵,至汉复得流传。
汉代传授《诗经》的共有四家:“齐诗(齐人辕固生)”“鲁诗(鲁人申培公)”“韩诗(燕人韩婴)”“毛诗”,合称为四家诗。
2)大毛公鲁人毛亨和小毛公赵人毛苌的古文诗经“毛诗”较之于“三家诗”更为晚出,未被立为学官。
毛氏说诗,事实多联系《左传》,训诂多同于《尔雅》。
3)“三家诗”盛时,“毛诗”受压。
东汉末年,儒学大师郑玄作《毛诗笺》“申明毛义难三家”,学习毛诗的人逐渐增多,“毛诗”遂盛行于天下,其后“三家诗”先后失传,存者唯《毛诗》,即今之《诗经》。
2.乐府乐府的含义是演变的。
1)在汉代,所谓乐府是指乐府机关,乐即音乐,府即官府,指国家设立的诗乐舞三者相结合的音乐机构。
这是乐府的原始意义。
2)但魏晋六朝却将乐府所唱的诗也叫乐府,六朝人的着眼点主要是在音乐上,显然是把乐府看成是一种诗体。
于是乐府便由机关的名称变为一种带有音乐性的诗体的名称。
3)到了唐代,已经撇开音乐,注重其社会内容。
如元结的《系乐府》、白居易的《新乐府》、皮日休的《正乐府》等,都不入乐,但是都称之为乐府。
于是乐府又变为一种批判现实的讽刺诗。
4)宋元以后,也有称词、曲为乐府的,是单从乐府入乐来说的。
3. 韩孟诗派韩孟诗派是中唐时期以来以韩愈、孟郊为代表的一个重要的诗歌流派。
此外还有张籍、李翱、卢仝、李贺、马异,刘叉,贾岛等参加,诗派成员酬唱切磋,相互奖掖,形成了审美意识的共同趋向和艺术上的共同追求。
他们作诗不重视写实,而注重主观感受。
内容态度上讲究的是煊才,苦吟,不把诗歌作为讽喻时政、干预现实的手段,也不重视社会接受。
形式上不注意从俗趋易,追求的是独创、出奇,用语务去陈言,选择物象剔怪,风格深险怪癖,故又称“险怪诗派”、“奇崛诗派”。
韩孟诗派有明确的理论主张,主要包括“不平则鸣”、“笔补造化”。
2004年江西师范大学中国古代文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卷课程: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一、指出下列诗文的篇名或作者,并解释红色字词。
(每句3分,共30分)1.乘彼垝垣,以望复关。
2.荒忽兮远望,观流水兮潺湲。
3.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4.去矣方滞淫,怀哉罢欢宴。
5.恍恍与之去,驾鸿凌紫冥。
6.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
7.君不见咫尺长门闭阿娇,人生失意无南北。
8.中州盛日,闺门多暇,记得偏重三五。
9.人为动物,惟物之灵,百忧感其心……,而况思其力之所不及,忧其智之所不能,宜其渥然丹者为槁木,黟然黑者为星星。
10.不师秦七,不师黄九,倚新声玉田差近。
二、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30分)1. 赋比兴2. 骈体文3. 文心雕龙4. 江西诗派5. 拟话本6. 南戏三、论述题(每题20分,共60分)1. 结合作品阐述陶渊明诗“似癯实腴”的特点。
2.试述杜甫诗的叙事艺术。
3.《红楼梦》中充满着日常生活的描写,这种描写很容易写平庸、重复,作者是如何在日常描写中推动情节发展的?试举例具体阐述四、作品评析(30分)苏轼《定风波》小序: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不觉。
已而遂晴。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作品分析答题需对以下问题有所分析:1.此词是苏轼哪个阶段所作?词中反映出苏轼怎样的人生态度?请举出苏轼其他作品中相似的人生表白。
2.此词体现了苏轼词的何种艺术追求?试联系整个北宋词坛加以比较分析。
2005年江西师范大学中国古代文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卷课程: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一、指出下列诗文的篇名或作者,并解释红色字词。
(每句3分,共30分)1.八月剥枣,十月获稻。
2.鸟飞还故乡兮,狐死必首丘。
3.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
4.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
2016届新余一中、宜春中学高三联考语文试卷命题人:朱宇审题人:章兴华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I卷(阅读题)和第II卷(表达题)两部分,满分150分。
考试时间150分钟。
2.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作答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I卷阅读题甲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毎小题3分)①与一些新兴的视觉艺术形式如设计、摄影等相比,书法的审美评价有一个清晰、成熟的标准和参照系,那就是历朝历代经典的书法范本。
众多传统范本本身存在多元化的风格趋向,并不是每一种风格都适合每一个现代人,只有选择最符合自身气质与审美的范本入手,才能够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理想的书法启蒙教育,应该是给学习者开列一个由三至五种不同审美类型的范本组成的‚帖目‛,由学习者根据自身喜好来判断、选择一种最契合的风格。
与此同时,如果范本的内容本身也是文史经典,能够引起阅读和研习的兴趣,就更好了。
②还应该认识到,并不是所有的范本都具有通向行书、草书或者其他字体的可能性。
如果只是当作修养,传统所谓的欧、颜、柳、赵都是可取的范本,但如果考虑到学习者日后可能进行专业的书法学习与创作,则入手时所选择的范本就要细加斟酌。
当然,即便日后从事专业的篆书和隶书创作,楷书和行书的训练也是必需的基础和必经的阶段。
以唐楷而论,如果日后要进入行书及其他字体的学习,则应该考虑在虞世南、褚遂良、颜真卿、张旭等书家中选择,而不宜从欧阳询、柳公权、薛稷等入手。
③究其原因,是因为虞世南的书法尚在唐楷严谨的‚法度‛形成的早期,一些笔法与晋人楷书更加接近,因此他的楷书与晋人行书的接续更加自然。
此外,虞世南尚有摹本《兰亭序》传世,学习一段时间其楷书后,过渡至虞摹本《兰亭序》或者虞世南之甥陆柬之的《文赋》来学习行书都是不错的选择。
褚遂良亦然。
他的楷书灵动飘逸,甚至略有行书的笔意,而褚遂良也有临本《兰亭序》传世,从其楷书转入此帖也顺理成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