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省市专用)备战2020高考化学主观题热点押题练(五)(含解析)
- 格式:docx
- 大小:313.81 KB
- 文档页数:8
主观题热点1.某二元化合物甲(M=233.5)是一种易潮解的橙黄色晶体,性质类似卤素单质。
将2.335 g甲加热至完全分解,生成0.01 mol液体乙和224 mL(标准状况下)黄绿色的单质丙气体,乙遇水发生非氧化还原反应生成等物质的量的次碘酸和氯化氢。
(1)乙的化学式为________。
(2)写出甲在热水浴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下列有关化合物甲的性质及保存方法正确的是________。
A.不能与可燃物、碱类一起储运B.不能与活泼金属反应C.与硝酸酸化的硝酸银溶液作用无明显现象D.一定条件下能与乙烯或苯反应(4)用海带制碘时,生成的粗碘中常混有乙,请你设计最佳实验加以提取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乙遇水发生非氧化还原反应生成等物质的量的次碘酸和氯化氢,则乙为ICl,2.335 g甲即0.01 mol,加热至完全分解,生成0.01 mol液体乙和224 mL(标准状况下)黄绿色的单质丙气体即为0.01 mol Cl2,根据元素守恒可知,甲为ICl3。
(1)根据上面的分析可知,乙的化学式为ICl。
(2)甲为ICl3,甲在热水浴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ICl3===ICl+Cl2↑。
(3)甲为ICl3,甲性质类似卤素单质,不能与可燃物、碱类一起储运,故A正确;甲性质类似卤素单质,能与活泼金属反应,故B 错误;甲与硝酸酸化的硝酸银溶液作用能产生白色沉淀,故C错误;甲性质类似卤素单质,一定条件下能与乙烯或苯反应,故D正确。
(4)用海带制碘时,生成的粗碘中常混有ICl,ICl能与碘离子反应生成碘单质,所以提取碘时可以向粗碘中加入适量的KI固体加热升华可得碘单质。
山东省2020届高三新高考仿真试卷系列(5)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N 14 O 16 P 31 S 32 Zn 65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在2020年抗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战役中化学品发挥了重要作用。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医用消毒酒精中乙醇的浓度为95%B.生产医用防护口罩的原料聚丙烯纤维属于有机高分子材料C.84消毒液、二氧化氯泡腾片可作为环境消毒剂D.硝酸铵制成的医用速冷冰袋利用了硝酸铵溶于水吸热的性质『答案』A『解析』医用消毒酒精中乙醇的浓度为75%,这个浓度的酒精使病毒中的蛋白质变性,从而杀死病毒,A错误;PP纤维也称聚丙烯纤维,由聚丙烯及多种有机、无机材料,经特殊的复合技术精制而成的有机高分子材料,B正确;84消毒液、二氧化氯具有强氧化性,可作为环境消毒剂,C正确;硝酸铵溶于水是吸热的,可以用于医用速冷冰袋,D正确;故选A。
2.下列实验操作正确但不是从实验安全角度考虑的是()A.使用稍浸入液面下的倒扣漏斗检验氢气的纯度B.使用CCl4萃取溴水中的溴时,振荡后需打开活塞使漏斗内气体放出C.吸收氨或氯化氢气体并防止倒吸D.用食指顶住瓶塞,另一只手托住瓶底,把瓶倒立,检查容量瓶是否漏水『答案』D『解析』A. 由于连通氢气发生装置的导管在液面以下,所以可以防止点燃不纯氢气时发生爆炸,该操作是从安全角度考虑,A项不符合题意;B. 打开活塞使漏斗内气体放出以防止分液漏斗内压强过大引起危险,该操作是从安全角度考虑,B项不符合题意;C. 水层在下层不能防止倒吸,应该使用四氯化碳,该操作不正确,C项不符合题意;D. 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时的“查漏” 操作正确,但不是从实验安全角度考虑的,D 项符合题意;答案选D。
3.下列化学用语表达不正确的是()①丙烷的球棍模型②丙烯的结构简式为CH3CHCH2③某有机物的名称是2,3-二甲基戊烷④与C8H6互为同分异构体A.①②B.②③C.③④D.②④『答案』D『解析』①丙烷的球棍模型为,①正确;②丙烯的结构简式应为CH3CH=CH2,②不正确;③某有机物的名称是2,3-二甲基戊烷,③正确;④的分子式为C8H6,但分子式为C8H6的其结构并不知道,因此二者不一定是同分异构体,④不正确;答案选D。
精品文档,欢迎下载如果你喜欢这份文档,欢迎下载,另祝您成绩进步,学习愉快!主观题热点押题练(三)1.人们利用羟胺(NH2OH)氧化的方法可以检测生物系统中O-2含量,原理是O-2与羟胺反应生成NO-2和一种过氧化物。
NO-2在对氨基苯磺酸和α萘胺作用下,生成粉红的偶氮染料,该染料在λ=530 nm处有显著吸收,且其吸收值与c(NO-2)成正比,从而可计算出样品中的O-2含量。
某实验室用以上方法处理后测得溶液中c(NO-2)=2.500×10-3mol·L-1。
(1)计算该样品中c(O-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如用羟胺氧化法测定O-2时,将其生成的过氧化物作为检测物,若选用酸性的K2Cr2O7进行定量分析,请写出相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
(3)NO-2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
NaNO2大量进入血液时,能将血红蛋白中的Fe2+氧化成Fe3+,正常的血红蛋白转化为高价铁血红蛋白,失去携氧功能,引起中毒,甚至死亡。
下列各组试剂不能检验NO-2的是________。
A.FeCl2KSCN B.KMnO4H2SO4C.AgNO3HNO3D.KI 淀粉(4)某研究性学习小组,为研究光化学烟雾消长规律,在一烟雾实验箱中,测得烟雾的主要成分为RH(烃)、NO、NO2、O3、PAN(CH3COOONO2),各种物质的相对浓度随时间的消失,记录于图,根据图中数据,下列推论最不合理的是________。
A.NO的消失的速率比RH快B.NO生成NO2C.RH及NO2可以生成PAN及O3D.O3生成PAN解析:(1)根据反应式:NH2OH+2O-2+H+===NO-2+H2O2+H2O,c(NH2OH)∶c(O-2)=1∶2,则c(O-2)=2×2.500×10-3mol·L-1=5.000×10-3mol·L-1。
2020届河北衡水密卷新高考押题信息考试(五)化学试题★祝你考试顺利★注意事项:1、考试范围:高考考查范围。
2、答题前,请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的相应位置,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试卷类型A后的方框涂黑。
3、选择题的作答:每个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选择题答题区域的答案一律无效。
4、主观题的作答: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主观题答题区域的答案一律无效。
5、选考题的作答:先把所选题目的题号在答题卡上指定的位置用2B铅笔涂黑。
答案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写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选修题答题区域的答案一律无效。
6、保持卡面清洁,不折叠,不破损。
7、本科目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答题卡、草稿纸一并依序排列上交。
1.用N 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含0.1 mol Na2O2的晶体中阳离子与阴离子总数为0.4N AB. 46 g NO2和N2O4的混合气体中含有的氧原子数为2N AC. 1 mol Fe与一定量硝酸恰好完全反应时,转移电子数一定为3N AD. 1 mol CH4与过量氯气发生取代反应,生成CH3Cl气体的体积约为22.4 L【答案】B【解析】A.0.1mol Na2O2晶体中阳离子Na+为0.2mol,阴离子O22-物质的量为0.1mol,阳离子与阴离子总数为0.3N A,故D错误;B.NO2和N2O4的最简式相同,只需要计算46g NO2中氧原子数=4646/gg mol×2×N A=2N A,故B正确;C.1mol Fe与硝酸反应可能生成硝酸铁也可能生成硝酸亚铁,故C错误;D.氯气与甲烷反应发生取代反应,同时有多个反应发生,所以标准状况下,1mol CH4与过量的氯气发生取代反应,生成CH3Cl气体的体积小于22.4L,故D错误;故选B。
2020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高考化学仿真押题试卷一、单选题(本大题共7小题,共42.0分)1.下列物质的性质与应用对应关系正确的是()A. 氢氟酸具有弱酸性,可用作玻璃蚀刻剂B. 干冰气化时吸热,可用作制冷剂C. 钠与水反应,可用于除去乙醇中少量的水D. 硅酸钠易溶于水,可用作木材防火剂2.某烃结构式如下:−C≡C−CH=CH−CH3,有关其结构说法正确的是()A. 所有原子可能在同一平面上B. 在同一平面上的原子最多有14个C. 在同一直线上的碳原子有6个D. 在同一平面上碳原子可能有11个3. 5.下列有关实验装置进行的相应实验,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A. 用图甲装置配制100mL0.1mol·L−1的硫酸B. 用图乙装置吸收氨气并防止倒吸C. 用图丙装置制取少量乙烯气体D. 用图丁装置验证溴乙烷发生消去反应4.设N 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常温下,pH=11的氨水中所含OH−的数目小于1×10−3N AB. Na2O2与H2O反应,消耗1moLNa2O2时,转移的电子数N AC. 1L0.1mol⋅L−1硫酸溶液中,所含氧原子的数目为0.4N AD. 通常状况下,30g乙烷中含有极性共价键的数目为7N A5.室温下,用0.1mol/LHCl滴定10mL0.1mol/LNa2CO3,滴定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水电离程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为:a>b>c>dB. a点时:c(Na+)>c(CO32−)>c(HCO3−)>c(OH−)C. b点时:3c(Na+)=2c(CO32−)+2c(HCO3−)+2c(H2CO3)D. d点时:c(H+)>c(HCO3−)=c(CO32−)6.碱性硼化钒(VB2)—空气电池工作时反应为:4VB2+11O2=4B2O3+2V2O5。
用该电池为电源,选用惰性电极电解硫酸铜溶液,当外电路中通过0.04mol电子时,B装置内共收集到0.448L气体(标准状况),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VB2电极发生的电极反应为:2VB2+11H2O−22e−=V2O5+2B2O3+22H+B. 外电路中电子由c电极流向VB2电极C. 电解过程中,c电极表面先有红色物质析出,然后有气泡产生D. 若B装置内的液体体积为100mL,则CuSO4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2mol/L7.Y、Z、M为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主族元素。
2020年高考化学临考冲刺卷51.在常温下,下列可逆反应的平衡移动伴随着颜色变化,但颜色变化不受压强变化影响的是( )A.2NO2N2O4 B.2NO22NO+O2C.2HI H2+I2 D.FeCl3+3KSCN Fe(SCN)3+3KCl2.可逆反应A(g)++D达到平衡时,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若增大A的浓度,平衡体系颜色加深,D不一定是具有颜色的气体B.增大压强,平衡不移动,说明B、D必是气体C.升高温度,C的百分含量减小,说明正反应是放热反应D.若B是气体,增大A的浓度会使B的转化率增大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凡是放热反应都是自发的,由于吸热反应都是非自发的B.自发反应一定是熵增大,非自发反应一定是熵减少或不变C.自发反应在恰当条件下才能实现D.自发反应在任何条件下都能实现4.对处于化学平衡的体系,关于化学平衡与化学反应速率的关系正确的是 ( ) A.化学反应速率变化时,化学平衡一定发生移动B.只有在催化剂存在下,才会发生化学反应速率变化,而化学平衡不移动的情况C.正反应进行的程度大,正反应速率一定大D.化学平衡发生移动时,化学反应速率一定变化5.据报道,在300 ℃、70MPa下由二氧化碳和氢气合成乙醇已成为现实。
2CO2(g)+6H2(g) CH3CH2OH(g)+3H2O(g)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使用Cu—Zn—Fe催化剂可大大提高生产效率B.反应需在300 ℃进行可推测该反应是吸热反应C.充入大量CO2气体可提高H2的转化率D.从平衡混合气体中分离出CH3CH2OH和H2O可提高CO2和H2的利用率6.下图表示反应X(g)4Y(g)+Z(g),ΔH<0,在某温度时X的浓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下列有关该反应的描述正确的是 ( )A.第6min后,反应就终止B.X的平衡转化率为85%C.若升高温度,X的平衡转化率将大于85%D .若降低温度,v 正和v 逆将以同样倍数减小7.已知:X(g)+Y(g)3Z(g),X 与Y 在有催化剂条件下发生反应建立平衡如下列各图实线所示,在无催化剂条件下发生反应建立平衡如下列各图虚线所示,则相应的图示正确的是 ()8.在一体积可变的密闭容器中,加入一定量的X 、Y ,发生反应m X(g)n Y(g)ΔH =Q kJ/mol 。
主观题热点押题练(五)1.化合物甲(Fe 3C)是一种常见材料的主要成分。
一定条件下18.0 g 甲和O 2反应只得到一种金属氧化物乙(具有磁性)和2.24 L 的CO 2(已折算成标准状况)。
金属氧化物乙溶于足量盐酸中,再加入过量NaOH 溶液出现红褐色沉淀,该沉淀经高温灼烧可得到红棕色化合物丙。
请推测并回答:(1)化合物甲与O 2反应得到金属氧化物乙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
A .可利用铝和化合物丙的高温反应产物来焊接钢轨B .若将红褐色沉淀溶于足量盐酸中,加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若高锰酸钾溶液褪色,则可证明红褐色沉淀不纯净C .甲与过量浓硝酸反应生成一种无色气体和红棕色气体的化学方程式为Fe 3C +22HNO 3(浓)===3Fe(NO 3)3+CO 2↑+13NO 2↑+11H 2OD .工业上可用金属氧化物乙来作为红色颜料解析:(1)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和金属氧化物乙具有磁性可推出金属氧化物乙为Fe 3O 4,化合物丙为Fe 2O 3,根据反应物和生成物的量的关系,可写出甲与O 2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Fe 3C +3O 2=====一定条件Fe 3O 4+CO 2。
(2)A 项,铝与Fe 2O 3发生铝热反应,生成的液态铁可用于焊接钢轨,正确;B 项,高锰酸钾溶液褪色可能是高锰酸钾氧化了Cl -,不能判断红褐色沉淀中是否有氢氧化亚铁,错误;C 项,根据氧化还原反应配平原理及题给信息,可写出Fe 3C +22HNO 3(浓)===3Fe(NO 3)3+CO 2↑+13NO 2↑+11H 2O ,正确;D 项,Fe 3O 4呈黑色,红色颜料为Fe 2O 3,错误。
答案:(1)Fe 3C +3O 2=====一定条件Fe 3O 4+CO 2(2)AC2.亚氯酸钠(NaClO 2)是一种重要的亚氯酸盐,常温下稳定,但加热条件下易分解,其分解实验和结果如下:请回答:(1)实验室检验气体Y 常用的方法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白色沉淀的化学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写出NaClO 2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NaClO 2与稀硫酸混合,生成一种新型的气体灭菌消毒剂ClO 2,该消毒剂现已逐渐取代氯气对饮用水进行消毒,写出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3.62 g NaClO 2的物质的量为0.04 mol ;滤液A 中加入酸化后的硝酸银溶液,生成5.74 g 白色沉淀,则AgCl 的物质的量为0.04 mol ,Cl 元素完全转移到固体A 中,故可以判断气体Y 为O 2,由此可判断出X 中含有NaClO 2受热分解产生的NaClO 3和NaCl ,其中NaClO 3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下,分解生成气体Y(O 2)和固体A(NaCl)。
(3)NaClO 2与稀硫酸混合发生歧化反应,生成一种新型的灭菌消毒剂ClO 2,故该离子方程式为5ClO -2+4H +===4ClO 2↑+Cl -+2H 2O 。
答案:(1)观察是否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AgCl(2)3NaClO 2=====△NaCl +2NaClO 3(3)5ClO -2+4H +===4ClO 2↑+Cl -+2H 2O3.NaHSO 3被用于棉织物和有机物漂白以及在染料、造纸、制革等工业中用作还原剂。
(1)NaHSO 3可由NaOH 溶液吸收SO 2制得。
2NaOH(aq)+SO 2(g)===Na 2SO 3(aq)+H 2O(l)ΔH 12NaHSO 3(aq)===Na 2SO 3(aq)+SO 2(g)+H 2O(l)ΔH 2则反应SO 2(g)+NaOH(aq)===NaHSO 3(aq)的ΔH 3=________(用含ΔH 1、ΔH 2的代数式表示)。
(2)NaHSO 3在不同温度下均可被KIO 3氧化,当NaHSO 3 完全消耗即有I 2析出,根据I 2析出所需时间可以求得NaHSO 3的反应速率。
将浓度均为0.020 mol·L -1的10.0 mL NaHSO 3(含少量淀粉)和40.0 mL KIO 3(过量)酸性溶液混合,记录10~55 ℃间溶液变蓝时间,55 ℃时未观察到溶液变蓝,实验结果如图。
①a 点时,v (NaHSO 3)=________ mol·L -1·s -1。
②10~40 ℃区间内,显色时间越来越短,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已知:t ℃时H 2SO 3的K a1=1.5×10-2,K a2=1.0×10-7;NaHSO 3溶液pH<7。
在t ℃时,往NaOH 溶液中通入SO 2。
①在NaHSO 3溶液中加入少量下列物质后,c (H 2SO 3)c (HSO -3)的值增大的是________(填标号)。
A .H 2OB .稀H 2SO 4C .H 2O 2溶液D .NaOH 溶液②某时刻,测得溶液的pH =6,则此时,n (HSO -3)n (SO 2-3)=________。
③请画出从开始通入SO 2直至过量时,溶液中n (SO 2-3)∶n (HSO -3)随pH 的变化趋势图。
(4)以硝酸、硫酸水溶液作电解质进行电解,在汞电极上NO -3可转化为NH 2OH ,以铂为另一极,则该电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将已知两个热化学方程式分别编号为①②,由盖斯定律:①-②2得到反应SO 2(g)+NaOH(aq)===NaHSO 3(aq)的ΔH 3=ΔH 1-ΔH 22。
(2)①混合后NaHSO 3的浓度为0.020 mol·L -1×0.01 L 0.05 L =0.004 0 mol·L -1,反应所用时间为80 s ,则v =0.004 0 mol·L -180 s=5.0×10-5 mol·L -1·s -1。
②升高温度反应速率加快,所以变色时间减小,即10~40 ℃时,温度升高,NaHSO 3和KIO 3反应的速率加快,显色时间减小。
(3)①NaHSO 3中存在水解平衡,其平衡常数为K =c (H 2SO 3)·c (OH -)c (HSO -3),则c (H 2SO 3)c (HSO -3)=K c (OH -),K 为常数保持不变,则加H 2O ,溶液的pH 值增大,则c (OH -)增大,所以c (H 2SO 3)c (HSO -3)的值减小,A 错误;加稀H 2SO 4,溶液的pH 减小,则c (OH -)减小,所以c (H 2SO 3)c (HSO -3)的值增大,B 正确;H 2O 2溶液与HSO -3反应生成NaHSO 4,溶液的酸性增强,则c (OH -)减小,所以c (H 2SO 3)c (HSO -3)的值增大,C 正确;加NaOH 溶液,溶液的pH 增大,则c (OH -)增大,所以c (H 2SO 3)c (HSO -3)的值减小,D 错误。
②NaHSO 3中存在电离平衡HSO -3SO 2-3+H +,亚硫酸的K a2=c (SO 2-3)·c (H +)c (HSO -3)=1.0×10-7,则c (HSO -3)c (SO 2-3)=c (H +)K a2=1.0×10-61.0×10-7=10,所以n (HSO -3)n (SO 2-3)=10。
③往NaOH 溶液中通入SO 2至过量,溶液中发生的反应为2NaOH +SO 2===Na 2SO 3+H 2O ,Na 2SO 3+H 2O +SO 2===2NaHSO 3,溶液中碱性越强,则SO 2-3的浓度越大,所以n (SO 2-3)∶n (HSO -3)随pH 的增大而增大。
(4)在汞电极上NO -3可转化为NH 2OH ,氮元素化合价从+5价降低到-1价,得到电子,因此另一极应该是溶液中的氢氧根失去电子转化为氧气,所以该电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HNO 3+2H 2O=====通电2NH 2OH +3O 2↑。
答案:(1)ΔH 1-ΔH 22(2)①5.0×10-5②升温反应速率加快,所以变色时间减短 (3)①BC ②10 ③(4)2HNO 3+2H 2O=====通电2NH 2OH +3O 2↑ 4.实验室可利用环己醇的氧化反应制备环己酮,反应原理和实验装置(部分夹持装置略去)如下:有关物质的物理性质见下表:实验中通过装置B 将酸性Na 2Cr 2O 7溶液加到盛有10 mL 环己醇的A 中,在55~65 ℃进行反应。
反应完成后,加入适量水,蒸馏,收集95~100 ℃的馏分,得到主要含环己酮粗品和水的混合物。
(1)装置D 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
(2)酸性Na 2Cr 2O 7溶液氧化环己醇反应的ΔH <0,反应剧烈将导致体系温度迅速上升,副反应增多。
①如何滴加酸性Na 2Cr 2O 7溶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蒸馏不能分离环己酮和水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环己酮的提纯需要经过以下一系列的操作:a .蒸馏,除去乙醚后,收集151~156 ℃的馏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