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化学反应的快慢和限度》教案(第2课时)新人教版必修2
- 格式:doc
- 大小:39.00 KB
- 文档页数:3
第三节化学反应的速率和限度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和限度(第2课时)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知道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有温度、催化剂、反应物浓度、固体颗粒大小等2.过程与方法:在设计验证实验的过程中,学会运用控制变量的方法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逐渐养成全面分析问题的思维习惯(内因、外因等角度)二、教学重点: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三、教学难点: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四、教学过程:【PPT展示】食品包装袋的保质期【问题】保质期长短不同说明了什么问题?生:回答【过渡】为什么化学反应有快慢之别呢,这是本节课要学习的内容,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说一说】在相同条件下,Li、Na、K(颗粒大小相同)与水反应,反应最剧烈(快)的是哪种金属?为什么?生:回答【讲述】K的金属性活泼,K与水反应反应最剧烈。
这是由于反应物本身的性质影响反应速率的快慢,属于内部因素(内因)。
物质的性质是决定化学反应速率快慢的主要因素,物质的性质越活泼,反应速率越快。
【过渡】影响化学反应速率还有哪些外界因素呢?【问题】下面的实例,分别说明了什么影响化学反应速率?1.将食品置于冰箱里,常常可以保存更长的时间2.实验室用H2O2制备氧气时,通常要加催化剂MnO23.同样大小的石灰石分别与0.1mol/L的盐酸和1mol/L的盐酸反应,产生气泡的速度不同4.实验时,通常将两种块状或颗粒状的固体药品研细,混合均匀再进行反应5.人们通常把固体试剂溶于水配成溶液进行化学实验生:回答【过渡】以上是从生活或实验中总结的影响反应速率的因素,那么如何验证这些因素对化学反应速率有影响呢,下面我们从实验的角度验证温度、催化剂及浓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验证1:温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提示】应设计不同温度的对比实验,验证温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实验用品】5%的H2O2溶液;1mol/L FeCl3溶液;冷水;热水;烧杯;试管【注】2H2O2 == 2H2O +O2↑(现象?);FeCl3溶液的作用:使现象更加明显【问题】应该设计几组实验?生:思考、回答【讲述】要验证低温条件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应设计冷水条件下的实验与常温条件下的实验作对比;验证高温条件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应设计热水条件下的实验与常温条件下的实验作对比,设计3组实验比较合理。
第3节化学反应的速率和限度(第2课时)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1.理解可逆反应、化学反应平衡的概念2.化学反应限度的本质原因及外部特征。
3.学习实验研究的方法,能设计并完成一些化学实验。
通过实验探究响形成化学反应平衡的概念及化学反应限度的概念过程与方法1.重视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提高科学探究的能力。
2.通过探究实验认识化学平衡与反应限度,并用得到的结论去指导去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有参与化学科技活动的热情,有将化学知识应用于生产、生活实践的意识,能够对与化学有关的社会和生活问题做出合理的判断。
教学重点化学反应速率概念;了解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
教学难点化学反应限度概念;了解影响化学反应限度的因素。
教学难点:化学反应限度的本质原因及外部特征。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投影仪。
教学过程[新课导入]二、化学反应的限度(一)可逆反应:1、定义:在同一条件下,同时向正、反两个方向进行的反应2、特点:(1)向两个相反的方向进行的两个化学反应,在相同的条件下同时进行、共存,两个化学反应构成了一个对立的统一体。
(2)符号:“”号(3)通常从左向右的反应称为正反应,从右向左的反应称为逆反应;(4)在反应体系中,与化学反应有关的各种物质浓度均不能为零。
(二)化学反应限度1、定义:. 当一个可逆反应进行到正向反应速率与逆向反应速率相等时,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浓度_ 不再改变_,达到表面上静止的一种“_状态_”,这就是这个反应所能达到的限度;此时这个状态就叫做化学平衡状态。
反应开始:υ正 > υ逆反应过程中:υ正逐渐减小,υ逆逐渐增大;反应物浓度减小,生成物浓度增大;平衡时:υ正 ==υ逆;各组分的浓度不再变化。
2.化学平衡的特征:等:υ正=υ逆;定:各组分的浓度一定;动:动态平衡。
变:如果外界条件的改变,原有的化学平衡状态将被破坏,平衡发生移动。
【例1】.在可逆反应体系2SO2(g)+O2(g) 2SO3(g)加入18O2后,哪些物质中会含有18O?答:SO2、O2、SO3中均含有18O 。
第二节化学反应的快慢和限度一、教材分析<一)知识脉络在学生认识了化学反应中的物质变化和能量变化的实质后,引入化学反应进行的快慢和限度,使学生从化学反应快慢和限度这一全新的视角,继续认识化学反应。
化学反应的快慢主要由物质本身的性质决定,但外界条件的改变如:反应物的浓度、反应的温度、反应物间的接触面积、光、波、以及气体反应体系的压强等因素的变化都可影响反应的快慢。
催化剂的使用同样会改变化学反应的快慢。
在可逆反应中,一定条件下反应只能进行到一定的程度,外界条件的改变会影响到化学平衡的移动,这是反应的限度问题。
从分析化学反应的快慢和限度优化工业生产的条件的选择。
b5E2RGbCAP <二)知识框架方法和科学素养。
p1EanqFDPw二.教案目标<一)知识与技能目标1、使学生了解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知道浓度、温度和催化剂等条件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初步了解如何调控化学反应的快慢。
DXDiTa9E3d2、使学生了解化学平衡的特征,建立化学平衡的观点,认识化学反应的进行是有一定限度的,化学平衡是相对的。
了解化学平衡的标志及平衡移动RTCrpUDGiT3、通过“认识化学反应的快慢”“催化剂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等探究活动,培养学生设计半定量实验方案的能力,以及分析和处理实验数据的能力。
5PCzVD7HxA4、通过“硫酸制造工业的发展”“催化剂和化学工业”等资料介绍,使学生了解控制反应条件在生产和科学研究中的重要作用。
jLBHrnAILg<二)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引导学生对自己熟悉的化学反应、工业生产的分析,让他们学会怎样提炼总结出解决问题的科学方法,半定量实验的研究方法。
xHAQX74J0X2、通过“联想·质疑”、“活动·探究”、“交流·研讨”、“观察·思考”等活动,提高学生分析、联想、类比、迁移以及概括的能力。
LDAYtRyKfE<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的1、通过“联想·质疑”、“活动·探究”、“交流·研讨”、“观察·思考”等活动,激发学生探索未知知识的兴趣,让他们享受到探究未知世界的乐趣。
第二节化学反应的速率与限度第2课时◆本章教材分析1.教材地位和作用(1)本章内容分为两个部分——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化学反应速率和限度,都属于化学反应原理范畴,是化学学科最重要的原理性知识之一,也是深入认识和理解化学反应特点和进程的入门性知识。
同时,本章内容又在社会生产、生活和科学研究中有广泛的应用,对人类文明进步和现代化发展有重大价值,与我们每个人息息相关。
因此,化学能对人类的重要性和化学反应速率、限度及其条件控制对化学反应的重要性,决定了本章学习的重要性。
初中化学从燃料的角度初步学习了“化学与能源”的一些知识,在选修4《化学反应原理》中,将从科学概念的层面和定量的角度比较系统、深入地学习化学反应与能量、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的原理。
本章内容既是对初中化学相关内容的提升与拓展,又是为选修4《化学反应原理》的学习奠定必要的基础。
学生通过学习化学能与热能、化学能与电能的相互转化及其应用,对化学在提高能源的利用率与开发新能源中的作用与贡献有初步的认识;通过引入新型化学电池开发与利用的知识,学生将对化学的实用性和创造性有更多的体会;通过对化学反应速率和限度的学习与讨论,学生将对化学反应的条件有更深的认识。
这些都会增进学生对化学学习的兴趣,使学生体会化学学习的价值。
(2)内容的选择与呈现新课程标准关于化学反应与能量及化学反应速率与限度的内容在初中化学、高中必修模块和选修模块中均有安排,既有学习的阶段性,又有必修、选修的层次性,在具体内容上前后还有交叉和重叠,学生概念的形成和发展呈现一种螺旋式上升的状态。
根据新课程标准,关于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原因,在此只点出化学键的断裂和形成是其主要原因,并笼统地将化学反应中吸收或放出能量归结为反应物的总能量与生成物的总能量的相对高低,不予深究。
关于化学能与热能、化学能与电能的相互转化,侧重讨论化学能向热能或电能的转化,以及化学能直接转化为电能的装置——化学电池,主要考虑其应用的广泛性和学习的阶段性。
《化学反应的速率和限度》教案第1课时一、三维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认识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并尝试应用化学反应速率说明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2.学会描述化学反应速率以及其表示方法、表达式、单位,学会用化学反应速率进行简单的计算。
(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由浅到深、由感性到理性的认知思维学习化学反应速率;2.通过对影响过氧化氢分解速率的因素的探究培养自己的观察、分析能力、通过简单实验探究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对化学反应研究的兴趣,能够在对化学反应原理的探究过程中找到成功的喜悦,激发学习化学、探究原理的动力;2.通过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和原因探究,培养学生严谨细致的科学态度和质疑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学会应用化学反应速率进行简单的计算;2.认识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
教学难点: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和相关计算。
三、教学过程【问题引入】这些反应的发生所经历的时间一样吗(看图片)?炸药爆炸(图1)、金属锈蚀(图2)溶洞形成(图3)、溶液中的离子反应(图4、图6、图7)、镁条燃烧(图5)、溶液中新制的氢氧化亚铁转化为氢氧化铁(8)、食物腐败、塑料老化……【结论】有的化学反应进行得快,有的化学反应进行得慢。
【分组讨论】化学反应有快有慢,我们可以通过观察反应的一些现象来判断反应的快慢。
例如:硫酸铜溶液中加入铁丝(图4),你能通过观察什么现象来判断反应进行得快慢?还有哪些方法可以观察该化学反应的快慢呢?在日常生活和化学实验过程中,观察化学反应进行得快慢的方法都有哪些?请举例说明。
【副板书】观察反应快慢的方法:①冒气泡快慢;②固体量的改变;③浑浊程度;④颜色变化;⑤温度变化等。
【过渡】物理学中用什么定量描述物体的运动快慢?——速度。
不考虑速度的方向仅考虑大小称之为速率。
化学中用化学反应速率来表示化学反应的快慢。
因为很多化学反应在溶液中进行,因此化学反应速率通常用物质的量浓度在单位时间内的改变量来表示。
第二节化学反应的速率与限度-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第二册(2019版)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和意义;2.掌握控制化学反应速率的方法和影响反应速率的因素;3.知晓化学反应的限度和反应的失控条件;4.认识催化剂的作用,掌握催化剂的类型和作用机理。
二、教学重点1.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和意义;2.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3.化学反应的限度和失控条件。
三、教学难点1.催化剂的类型和作用机理;2.化学反应的速率与反应物浓度,反应温度,催化剂等因素的关系。
四、教学过程1. 概念解释1.速率概念:化学反应速率是指单位时间内反应物消耗量或生成物产生量的比值。
在化学反应过程中,系统从初始状态(反应物)到最终状态(生成物)的转化需要一定的时间。
反应速率反映了从初始状态到最终状态的转化速度,即反应速度。
2.反应速率的意义:分子和离子在化学反应中的碰撞是化学反应进行的基础,因此反应速率反映了反应物分子之间在单位时间内的相互碰撞频率。
进而,我们可以通过控制反应速率来促进反应或者减缓反应,使化学反应达到更理想的效果。
2. 影响反应速率的因素反应速率受温度、浓度及催化剂等多种因素影响。
下面我们来看一下课本中的实验,探究这些因素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实验1: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实验方法:1.取两个相同的容器放入盐酸、碳酸钙和机械钟摆装置;2.在每个容器中分别加入一定量的碳酸钙和不同浓度的盐酸,其中一个容器中盐酸的浓度较高;3.观察机械钟摆在不同时刻的摆动情况。
实验结果:在浓度较高的盐酸中,机械钟摆的摆动情况比浓度较低的盐酸中的要明显。
实验分析:浓度是影响反应速率的重要因素之一,浓度大意味着反应物相互碰撞的频率高,反应速度也相应提高。
实验2:温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实验方法:1.取两个相同的容器放入丙酮和过氧化氢;2.在一个容器中加入少量漂白剂,观察其在阳光下的反应;3.在另一个容器中加热丙酮和过氧化氢混合液体使其发生自燃反应,观察漂白剂在阳光下的反应。
第二章第三节化学反应速率与限度(第2课时)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通过实验认识化学反应的可逆性、化学反应限度的存在;2、了解化学反应限度的概念和产生原因;3、学会用可逆反应的限度原理来解决与之相关的问题。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验探究、交流讨论等学习活动主动构建可逆反应和化学反应限度知识,发展学生基于实验证据推理并形成结论的思维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1.通过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和原因探究,培养学生严谨细致的科学态度和质疑精神。
2.通过同组合作实验和相互交流培养合作精神和与人沟通交流分享的精神。
3、培养学生将化学知识应用到生产、生活实践的意识,能够对与化学有关的社会和生活问题作出合理的判断【学情分析】学生已经具备元素化合物性质、元素周期律和一定的物质结构基础,知道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且在必修1已接触过一些可逆反应,但可逆反应的普遍性,理解可逆反应为什么有一定的限度,学生在这方面缺少类似的研究方法和探究经历,需要一定的指导。
【教学重点】可逆反应和化学平衡状态的概念建构【教学难点】理解可逆反应为什么有一定的限度【教学准备】多媒体,0.1mol/L KI溶液,0.1mol/L FeCl3溶液,KSCN溶液,CCl4溶液,紫甘蓝水,稀盐酸,NaOH溶液,热水,装有NO2封闭球,一瓶可乐饮料。
【教学过程】【回顾旧知】FeCl3 溶液和KI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2Fe3+ + 2I- = 2Fe2++ I2【思考】1、产物如何检验?2、反应物是否完全转化为生成物?如何检验?3、要让Fe3+完全反应,应如何操作?【实验探究】(1)取一支试管,加入3ml 0.1mol/L KI溶液,然后滴入4滴0.1mol/L FeCl3溶液,振荡。
向此混合液中加入约2ml CCl4溶液,振荡,观察现象。
(2)在向该试管中滴加2滴KSCN溶液,观察上层溶液颜色变化。
学生分组实验,得出现象和结论。
【阅读科学史话】高炉一开始就高吗?为什么加高?炼铁高炉尾气之谜谜底是什么?【总结】可逆反应的特点:反应物不能完全转化为生成物,反应物和生成物共存,反应具有一定的限度。
第三节化学反应速率与限度第2课时【学习目标】1、掌握和理解可逆反应的概念,形成化学平衡状态的概念2、了解控制反应条件的意义以及相应的措施【学习重点】化学反应限度概念和简单判断方法;了解影响化学反应限度的因素【学习难点】化学反应限度的本质原因及外部特征教学过程【思考】一个反应在实际进行时,反应物能否按化学方程式中相应的物质的计算关系完全转变为生成物?如果能,是在什么条件下?如果不能,原因是什么?【实验探究】实验步骤在一支试管中加入3~4mL1mol/L CaCl2溶液,然后滴加1mol/L Na2SO4溶液5~10mL 静置,取上层清液少许,置于另一只试管中,向其中滴加适量1mol/L Na2CO3溶液实验现象用离子方程式解释结论二.化学反应的限度1、可逆反应(1)概念:一定条件下,既能向进行同时又能向进行的化学反应叫可逆反应。
例如:合成氨的反应(N2+ 3H22NH3),SO2和O2化合生成SO3的反应(2SO2+O22SO3),等等。
有些化学反应在同一条件下可逆程度很小,如:H2+ Cl2=2HCl,Ag++Cl-=AgCl↓等,我们在通常意义下不把它们称为可逆反应。
【思考交流】(1) 我们还学过哪些可逆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以下三个反应是否是可逆反应?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① 2H2 + O2 2H2O ② CO2 + H2O 糖③ 3Zn + 2K2FeO4 + 8H2O 3Zn(OH)2 + 2Fe(OH)3 + 4KOH(3)掌握可逆反应概念需要注意哪些问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思考交流】(1)在上述实验中,随着反应的进行,反应物的浓度和生成物的浓度是怎样改变的?(2) 刚开始时,正向反应逆向反应同时进行,反应速率是否相同?(提示:此时反应速率与溶液的浓度有关)(3) 随着反应的进行,正反应速率和逆反应速率是怎样改变的?最终达到怎样的状态?(4) 能否用图示表示该过程?2.化学反应的限度(化学平衡状态)(1)定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思考交流】达到化学反应限度的特征有哪些?(2)达到化学反应限度的特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对于反应N2+3H2 2NH3,下列说法处于化学平衡状态的是:①υ(N2生成)=υ(N2消耗),②N2、H2、NH3的分子数之比为1∶3∶2,③单位时间内生成2molNH3,同时消耗1molN2,④N2、H2、NH3的物质的量不再发生变化。
第四讲化学反映的速度和限度要紧知识点回忆一、化学反映速度的特点:①化学反映速度表示的是一段时刻内的速度,均取。
②同一反映能够选用不同的物质来表示速度,其数值可能不同,但意义相同。
且用不同物质表示的速度之比等于方程式中计量数之比:aA+bB=cC+dD,速度关系式:v(A)∶v(B)∶v(C)∶v(D) =。
③比较反映速度快慢的方式:依照速度关系式,转化成同一种物质的速度,再比较大小④固体和纯液体的浓度视为常数(维持不变),因此,它们的化学反映速度也视为常数。
二、阻碍化学反映速度的因素⑴内因(决定性因素):反映物本身的性质。
反映物的化学性质越活泼,化学反映速度越。
⑵外因(外界条件):①在其他条件相同时,利用(正)催化剂,通常能够化学反映速度,不同的催化剂对同一反映的催化成效。
②在其他条件相同时,温度越高,化学反映速度。
③在其他条件相同时,反映物浓度越大,化学反映速度。
④在其他条件相同时,反映物之间接触的表面积越大,化学反映速度。
⑤其它条件:压强、反映物状态、光、溶剂等,也能阻碍化学反映速度。
三、反映速度定性观观点:①冒气泡快慢②颜色转变③固体量减少④混浊程度⑤温度转变等四.达到化学平稳的标志(1)从反映速度判定:V正=V逆判定可逆反映达到平稳状态的方式和依据重点难点解析重难点一有关化学反映速度的注意事项1.化学反映速度事实上指的是某物质在某一段时刻内化学反映的平均速度,而不是某一时刻的即时速度。
2.关于有纯液体或固体参与的化学反映一样不用纯液体或固体来表示化学反映速度。
3.由于压强的转变对固体和液体的体积阻碍很小,故改变压强对它们的浓度阻碍很小,因此改变压强对无气体参与的反映的化学反映速度无阻碍。
4.关于同一化学反映,在相同的反映时刻内,用不同的物质来表示其反映速度,其数值可能不同,但这些不同的数值表示的都是同一个反映的速度。
因此,表示化学反映的速度时,必需指明是用反映体系中的哪一种物质作标准。
5.同一化学反映,用不同物质的浓度转变表示的化学反映速度之比等于反映方程式中相应物质的化学计量数之比,这是有关化学反映速度的计算或换算的依据。
必修2第二章化学反应与能量第三节化学反应速率与限度(第二课时)一、教材分析及教材处理《化学反应速率与限度》是高中化学人教版必修二第二章《化学反应与能量》第三节的内容,前两节的内容属于化学热力学和电学,而本节是化学动力学的内容,是对前两节内容的拓展和延伸,引出了定性角度表示化学反应进行的“快慢”,简单学习“化学平衡”相关理论的知识,同时也为选修四的《化学反应原理》深化理解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通过第三节内容的学习使学生对化学反应特征的认识更深入、更全面,在头脑中建立起一个有关化学反应与能量完整而合理的知识体系。
考虑到我们山区的学生基础较差,速率和平衡的理解能力、计算能力、对实验现象的概括能力等比较弱,故学生要掌握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以及计算需要通过大量的练习一一巩固,让学生自己总结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会有困难,故要通过教师辅助学生使用规范用语来总结,介于这些实际因素,本节课参考教师教学用书和考试大纲后,把本节的每个课时教学内容具体划分如下:第一课时学习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公式的计算和应用;第二课时学习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及其在生产生活和科学研究中的应用;第三课时学习化学平衡概念的建立、特征;第四课时学习化学反应平衡的判断依据。
本次参评的材料是第二课时: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及其应用。
二、教学模式与学习方式设计根据教育部相关文件提出高中化学学科的核心素养是:以培养学生完美人格和终身学习能力为宗旨,指导学生从更高的视野和境界上自我发展,培养学生的化学学科素养、化学信息素养、化学学习能力、合作能力和语言素养、化学思维素养;跨学科综合创新素养;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
其中培养学生的化学学科核心素养这一内容,需要我们一线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渗透,不断下苦功,由重视教学中“化学知识体系的科学性和系统性”,转向重视“学生化学核心能力和化学素养的生成”;由重学生“化学知识结构”,轻“学生能力”培养,转向促进“学生化学能力提升和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