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辽盆地梨树断陷油气资源动态评价
- 格式:pdf
- 大小:1.05 MB
- 文档页数:7
梨树断陷原油地球化学特征杨晶华,孙 阳,徐 文(中石化东北油气分公司,吉林长春 130062) 摘 要:梨树断陷是目前松辽盆地南部勘探程度较高的地区,也是油气资源相对富集的地区,原油物性具有“三低一高”的特征。
原油生物标志化合物组合特征表明四五家子油田与秦家屯原油极具有相同的成因。
八屋油田与七棵树油田成因类型可能相同。
成熟度参数表明,梨树断陷原油均达到成熟,且秦家屯和四五家子油田原油成熟度低于其他油田原油。
关键词:梨树断陷;原油;地球化学 中图分类号:T E3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7981(2012)12—0044—04 梨树断陷位于松辽盆地东南隆起区,面积2346km 2,最大埋深逾万米,是发育在中生代变质基底上,受桑树台、小城子、等断裂及杨大城子古隆起控制的早白垩世西断东超的箕状断陷,平面上总体上呈三隆二凹的构造格局[1]。
图1 梨树断陷构造分区图根据研究需要和实际钻井和生产的情况,原油样品主要采自秦家屯、七棵树、四五家子、皮家、八屋和太平庄等油气田。
1 原油物性特征梨树断陷原油颜色主要有黑色、黄色、黄褐色、棕黑色,原油密度介于0.82~0.9g/cm 3,以中质油为主,重质油仅有零星分布;原油含蜡量普遍较高,在%以上,为高蜡原油;原油粘度在5~之间,原油凝固点普遍小于℃,绝大多数在~40℃之间;原油含硫量较低,多数在0.1%以下,属低硫原油[2-5]。
2 原油地球化学特征2.1 正构烷烃从梨树断陷原油正构烷烃色谱图上可以看出,该区原油正构烷烃大体可分为三种分布模式(图2):第一种为正构烷烃呈正态分布或微弱双峰前峰型,以秦家屯油田SN 107A 井1331.8~1338.2m 段和八屋油田SW1井1689.7~1855.5m 段原油为例,此种模式是十屋断陷绝大多数原油正构烷烃主要的分布模式;第二种分布模式以SW11井2595.2~2613.9m 段原油为代表,正构烷烃呈单前峰型,显示出典型的凝析油正构烷烃分布特征;第三种分布模式以PK2-4井2368.3~2381m 段原油为代表,正构烷烃呈单峰态后峰型。
松辽盆地梨树断陷营城组致密砂岩储层及油气特征研究摘要:针对松辽盆地梨树断陷营城组砂岩储层及油气特征,首先对该区域的基本特征进行简单分析,在此基础上,对其储层特征及油气进行深入研究,为该区域下一步的油气生产工作奠定基础。
研究表明:该区域的岩石类型主要以砾岩和砂岩为主;填充物中黏土和方解石的含量相对较高;孔隙类型主要以粒间孔和溶蚀孔隙为主;储层的渗透情况相对较好;该区域受到火山喷发以及风化的影响,使得该区域产生了大量的次生溶孔,并产生了有利于油气储存的空间。
关键词:松辽盆地;梨树断陷;营城组;储层特征;油气特征松辽盆地属于我国油气分布的重要区域,受到地质环境的影响,非常容易形成大量的油气资源,同时,也非常容易使得油气资源在该区域中聚集。
为了更好的开发油气资源,必须对油气所处区域的储层特征进行深入研究,了解地层中油气资源的分布特征,进而可以为钻井作业中井位的布置提供指导建议,不但可以提高油气资源的开采效率,而且还可以提高油气资源的开采量,十分有利于我国能源行业的发展。
在本次研究中,首先对该区域的地质状况进行介绍,在此基础上,结合该区域的勘探以及钻井成果,对其储层特征以及油气特征进行深入分析,为下一步的油气开采工作奠定基础。
1 地质概况梨树断陷营城组位于松辽盆地的东南位置,面积约为2346km2。
早在晚侏罗时期,该区域就已经形成了盆地,且盆地的面积相对较广,从盆地构造上分析,该区域的盆地构造类型相对较多,拥有的活火山数量也相对较多[1]。
对于梨树断陷而言,该区域与公主岭和杨大城子等区域相连接,受到盆地应力以及地质活动的影响,该区域的西部位置产生了洼陷,从西向东,具有明显的地层变薄趋势。
对于营城组而言,根据区域构造特点以及所处地理位置的不同,将其分为多个构造单元。
2 营城组致密砂岩储层特征2.1 岩石特征通过提取营城组地层中的岩石标本,并使用薄片镜下观察的方式对其岩石特征进行分析,可以发现,该区域的岩石主要以砾岩和砂岩为主,其中,砂砾岩和粗砂的含量相对较高,从总体分析结果上可以看出,该区域岩石的粒度相对较高,说明该区域的岩石距离物源的距离相对较近。
松辽盆地梨树断陷营城组储层特征分析松辽盆地梨树断陷营城组是中国北方主要的含油气盆地之一,储层特征分析对于勘探和开发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对松辽盆地梨树断陷营城组储层特征进行分析,为相关工作提供参考。
一、梨树断陷概况松辽盆地梨树断陷位于辽宁省境内,是典型的沉陷盆地,地处华北平原之上。
该区域自古以来就是重要的石油气资源勘探区,尤其是营城组石油气资源非常丰富。
梨树断陷营城组主要包括下白垩统下坂庄组、中坂庄组和上坂庄组,是目前盆地沉积学和油气地质学研究的热点。
二、储层特征分析1. 储层类型梨树断陷营城组储层主要为砂岩和砂质泥岩,其中砂岩储层主要发育于下白垩统上坂庄组和中坂庄组。
砂岩储层孔隙度普遍较高,孔隙类型以粒间孔和压实孔为主,具有比较好的渗透性和储层性质。
2. 储层分布梨树断陷营城组储层分布广泛,储层性质多样。
在断陷盆地中,储层分布受到断裂、褶皱和岩性差异的影响,呈现出多个小规模的储层块状分布。
3. 储层岩性梨树断陷营城组储层岩性以细粒砂岩和细砂质泥岩为主,岩性较坚硬,具有较强的储层承压能力。
4. 储层孔隙结构梨树断陷营城组砂岩储层孔隙结构丰富多样,主要包括粒间孔、溶蚀孔、微裂缝孔等,其中粒间孔是主要的储集孔隙类型,溶蚀孔和微裂缝孔是次要的储集孔隙类型。
5. 储层孔喉特征梨树断陷营城组砂岩储层孔喉特征分布集中,孔喉大小较为均匀,分布形态较规整,孔喉连通性好,有利于油气的运移和储集。
梨树断陷营城组砂岩储层物性优良,孔隙度普遍在15%以上,渗透率在10×10-3μm2以上。
砂岩岩性坚硬,密度高,导致储层物性较好,对油气的储集和运移有利。
三、研究结论梨树断陷营城组储层具有较好的油气储集条件,砂岩储层孔隙度高,孔隙结构丰富,物性优良,具有较好的渗透性和储层性质。
在勘探开发过程中,需要充分认识储层特征,科学合理地进行勘探开发工作,提高勘探开发的效率和成功率。
梨树断陷营城组储层特征分析对于盆地油气勘探和开发工作具有重要意义,只有深入研究储层特征,充分认识油气资源的分布、特征和规律,才能更好地指导勘探开发工作,实现资源的有效利用和经济价值的最大化。
松辽盆地梨树断陷营城组致密砂岩储层及油气特征研究梨树断陷营城组是松辽盆地南部的一个重要油气层位,在油气勘探与开发中有着重要的地位。
对于梨树断陷营城组致密砂岩储层及油气特征的研究,对于油气资源的评价、储层解释和开发方案的制定具有重要意义。
梨树断陷营城组是一套深层沉积,主要由致密砂岩和泥页岩组成。
在不同断陷区域,梨树断陷营城组的岩性和物性特征有所不同。
在丰镇隆起和营河坳陷区域,梨树断陷营城组主要以致密砂岩为主,砂岩主要为亲水性,具有较好的储集能力;在大庙子和小庙子地区,梨树断陷营城组主要以泥页岩为主,储层主要以页岩气为主。
致密砂岩储层具有较高的孔隙度和渗透率,能够形成较好的储集空间,是主要油气来源地。
梨树断陷营城组储层主要有两种类型:一是渗流储层,即砂体储层;二是吸附储层,即页岩储层。
渗流储层主要指的是砂岩储层,具有良好的储集性能;吸附储层主要指的是页岩储层,具有高含气量和高孔隙度,具有较好的吸附能力。
在渗流储层中,油气主要以自由气存在,孔隙中包含着一定的水相;在吸附储层中,油气主要以吸附气存在,孔隙中包含着一定的有机质和水相。
通过对储层类型的划分和分析,可以更好地评价油气资源潜力和储集性能。
梨树断陷营城组油气的特征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油气的成因特征。
梨树断陷营城组油气主要来自干酪根类有机质的热演化,有机质主要分布在砂岩和泥页岩中,热演化程度较高,有利于油气的形成和富集。
二是油气的分布特征。
梨树断陷营城组油气主要分布在断裂带和裂缝中,油气具有较好的储集空间和储集能力。
在断裂带和裂缝中,油气以富集流体的形式存在,可以形成较大的储集空间。
三是油气的运移特征。
梨树断陷营城组油气主要通过断裂、裂缝和孔隙的连通性进行运移,油气的运移是多相流体运移过程,受到断裂和裂缝的控制。
四是油气的储集特征。
梨树断陷营城组油气主要以自由气和吸附气的形式存在,其中以吸附气为主。
油气在砂岩和泥页岩中主要以微观孔隙和纳米孔隙的形式存在。
松辽盆地梨树断陷营城组致密砂岩储层及油气特征研究作者:郭鹏来源:《中国化工贸易·下旬刊》2019年第05期摘要:针对松辽盆地梨树断陷营城组砂岩储层及油气特征,首先对该区域的基本特征进行简单分析,在此基础上,对其储层特征及油气进行深入研究,为该区域下一步的油气生产工作奠定基础。
研究表明:该区域的岩石类型主要以砾岩和砂岩为主;填充物中黏土和方解石的含量相对较高;孔隙类型主要以粒间孔和溶蚀孔隙为主;储层的渗透情况相对较好;该区域受到火山喷发以及风化的影响,使得该区域产生了大量的次生溶孔,并产生了有利于油气储存的空间。
关键词:松辽盆地;梨树断陷;营城组;储层特征;油气特征松辽盆地属于我国油气分布的重要区域,受到地质环境的影响,非常容易形成大量的油气资源,同时,也非常容易使得油气资源在该区域中聚集。
为了更好的开发油气资源,必须对油气所处区域的储层特征进行深入研究,了解地层中油气资源的分布特征,进而可以为钻井作业中井位的布置提供指导建议,不但可以提高油气资源的开采效率,而且还可以提高油气资源的开采量,十分有利于我国能源行业的发展。
在本次研究中,首先对该区域的地质状况进行介绍,在此基础上,结合该区域的勘探以及钻井成果,对其储层特征以及油气特征进行深入分析,为下一步的油气开采工作奠定基础。
1 地质概况梨树断陷营城组位于松辽盆地的东南位置,面积约为2346km2。
早在晚侏罗时期,该区域就已经形成了盆地,且盆地的面积相对较广,从盆地构造上分析,该区域的盆地构造类型相对较多,拥有的活火山数量也相对较多[1]。
对于梨树断陷而言,该区域与公主岭和杨大城子等区域相连接,受到盆地应力以及地质活动的影响,该区域的西部位置产生了洼陷,从西向东,具有明显的地层变薄趋势。
对于营城组而言,根据区域构造特点以及所处地理位置的不同,将其分为多个构造单元。
2 营城组致密砂岩储层特征2.1 岩石特征通过提取营城组地层中的岩石标本,并使用薄片镜下观察的方式对其岩石特征进行分析,可以发现,该区域的岩石主要以砾岩和砂岩为主,其中,砂砾岩和粗砂的含量相对较高,从总体分析结果上可以看出,该区域岩石的粒度相对较高,说明该区域的岩石距离物源的距离相对较近。
松辽盆地梨树断陷营城组储层特征分析松辽盆地梨树断陷是中国重要的油气勘探开发区域之一,营城组是梨树断陷地层中的重要储层之一。
本文将对营城组储层特征进行深入分析,以期为勘探开发提供参考。
一、地质背景松辽盆地是中国最主要的油气盆地之一,位于华北地台与华北平原之间,地质构造复杂。
梨树断陷是松辽盆地的一个重要构造区域,地处辽宁省西部,地势东北高,西南低。
营城组是梨树断陷晚侏罗世—早白垩世的沉积组合,是典型的碳酸盐岩储层。
该地区沉积环境复杂,受岩浆活动、构造变形等多种因素影响,形成了多类型多相的储层。
二、储层岩性特征营城组地层主要由白云质、中厚层板状石灰岩和灰质粉砂岩组成,岩性具有一定的均质性和连续性,这些岩性在储层中形成了充满与孔隙连续的特点。
石灰岩的颗粒间隙可以形成白云质或糙面,这些孔隙构成了更多的孔隙和裂缝,对储层的含油性具有重要影响。
在部分地区,还有夹层和泥板岩等次品油层岩性,这些岩性在勘探开发中需要加以识别和分析。
三、储层孔隙结构特征营城组储层的主要孔隙类型为溶洞孔隙、裂缝孔隙和颗粒间隙。
石灰岩溶洞孔隙发育,是其储层的主要孔隙类型。
这些溶洞孔隙具有规模大、分布广、连续性好、孔隙率高的特点,是储层中的主要含油空间。
裂缝孔隙则主要形成于构造变形和岩浆充填等作用下,裂缝发育程度较高,对储层的渗透性和含油性有较大影响。
颗粒间隙则是次要孔隙类型,由于灰质粉砂岩的成分和结构,颗粒间隙的发育程度较低。
这三种孔隙类型组合成了多相、多孔、多缝的复杂储层结构。
四、储层渗透特征营城组储层的渗透性主要受孔隙结构、裂缝发育、成岩作用等多种因素影响。
由于溶洞孔隙的发育及规模大、连续性好,使得储层的整体渗透性较高,有利于油气的运移和聚集。
裂缝孔隙的发育程度高,使得部分地区的储层渗透性得到增强。
而颗粒间隙的渗透性相对较低,但由于成岩作用的影响,局部地区的储层渗透性也有所提高。
营城组储层的渗透性表现为非均质性和非均一性。
五、储层物性特征营城组储层物性特征主要受石灰岩和粉砂岩等岩性的影响,石灰岩的物理性质优于粉砂岩。
梨树断陷油气藏烃源岩评价摘要:梨树凹陷存在四套烃源岩层,即青山口组、登娄库组、营城组和沙河子组地层的暗色泥岩,这四套烃源岩在有机质含量、有机质类型、热演化史及生、排烃特征等方面存在着较大差异性,也决定了不同层位油气勘探的潜力。
烃源岩综合评价表明,研究区深部断陷营城组和沙河子组暗色泥岩及煤系地层发育,有机碳含量高,母质类型以Ⅲ型为主,处于高成熟-过成熟阶段,生排油气能力较强,是本区主力烃源岩层。
关键词:梨树凹陷;烃源岩;地化特征;生排烃1.研究区概况1.1 环境因素梨树凹陷位于松辽盆地东南隆起区南部,面积约为2746km2,盆地形状近似菱形,沿北西方向展布。
梨树凹陷是发育在前中生代变质基底之上于晚侏罗一中自垩世形成的多层叠置的断-坳型盆地,五家子组为其主要烃源岩.泉头组砂岩为其主要储集层.长期在杨大城子古隆起控制下形成的各类圈闭为重要的油气勘探靶区。
2 烃源岩评价。
梨树凹陷存在四套烃源岩层,即青山口组、登娄库组、营城组和沙河子组地层的暗色泥岩,营城组沙和河子组虽然不属于中浅层,但在研究的中浅层区域里,可能是烃源岩为中浅层提供油气,所以针对研究区来讲也是主要的研究对象。
受区域构造-沉积演化的影响,这四套烃源岩在有机质含量、热演化史及生、排烃特征等方面存在着较大差异性,也决定了不同层位油气勘探的潜力。
2.1 研究区烃源岩地化特征2.1.1 青山口组烃源岩地化特征梨树凹陷烃源岩样品分析化验表明(表1),梨树地区烃源岩层剥蚀严重,基本不具备生烃潜力,是一套较差的烃源岩。
表1 梨树凹陷青一、二层序烃源岩地化特征统计表地区 TOC/% 有机质类型 Ro/% “A”/%综合评价平均值最大值王府 1.96 4.29 Ⅱ1~Ⅰ,Ⅱ2 0.46~0.70 0.07 中等-好德惠Ⅱ1~Ⅰ,Ⅲ 0.39~0.96 0.06 中等-好梨树Ⅱ1 0.47 差梨树凹陷青一、二层序镜质体反射率表明,梨树凹陷青一、二层序烃源岩镜质体反射率Ro为0.47%,处于未成熟阶段,相比较东南隆起区的其他地区,如王府、德惠凹陷的镜质体反射率都处于0.39%-0.96%,大部分地区都处于低成熟-成熟阶段2.1.2 登娄库组烃源岩地化特征从研究区登娄库组烃源岩地化特征分析可以看出,梨树凹陷登娄库组烃源岩有机碳含量比较高,平均有机碳含量是1.17%,其次是德惠凹陷,平均有机碳含量是0.86%(表2),平均有机碳含量0.86%。
松辽盆地梨树断陷营城组储层特征分析松辽盆地梨树断陷营城组是盆地中的一个储层,具有一定的油气勘探潜力。
本文将从储层地质特征、储集层特征以及储层物性等方面对其进行分析。
梨树断陷营城组的储层地质特征主要包括构造特征、层序地层特征和储集层岩性特征。
该区域断陷的构造特征比较复杂,主要表现为断块状和拗曲状断陷,断陷重叠叠加,形成了多层次的构造陷落,为油气的运聚提供了有利条件。
层序地层特征主要表现为陆相沉积与湖相沉积的交替,沉积相变化明显,沉积物源丰富,形成了较好的储集层条件。
储集层岩性以砂岩为主,也有部分页岩和泥岩等非储集层岩性,具有一定的孔隙和渗透性。
梨树断陷营城组的储集层特征主要包括储集层孔隙结构、储集层连通性和储层厚度等方面。
储集层孔隙结构以溶蚀孔、溶蚀裂缝和颗粒孔隙为主,具有一定的孔隙度和孔隙体积。
储集层连通性较好,因为梨树断陷区域层状储集层的连通性较差,存在大量的连通隔层,从而阻碍了油气的垂向运移,形成了多个相对独立的储层系统。
储层厚度相对较薄,但在断块状和拗曲状断陷的部分,储层厚度明显增厚,有利于油气的聚集。
梨树断陷营城组的储层物性主要表现为孔隙度、渗透率、饱和度等方面。
储层孔隙度较低,一般在10%以下,但在部分高孔隙性储层中,孔隙度可以达到20%以上。
渗透率较低,一般在10-100mD之间,但在某些好储层中,渗透率可以达到几百mD。
储层饱和度一般较高,约为50%以上。
梨树断陷营城组是松辽盆地的一个潜在油气储层,具有较好的地质特征和储集层特征。
但需要进一步的勘探工作,包括沉积相划分、断陷演化、储层物性测井与实验研究等方面的研究,以进一步揭示储层的形成机理和油气运聚规律,为油气的勘探和开发提供科学依据。